(完整)9.2心理课堂——提高记忆力教案

合集下载

增强记忆力主题班会教案(5篇范文)

增强记忆力主题班会教案(5篇范文)

增强记忆力主题班会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增强记忆力主题班会教案主题班会教案:怎样增强记忆力活动设计记忆是智力基本要素之一。

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又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识记和保持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再认和回忆;识记和保持是有规律可循的,遵循其规律就可增强记忆力辅导目的1、使学生了解记忆的概念,记忆的三条规律2、通过活动与训练,让学生掌握记忆的一些诀窍3、结合学生情况,选用一些记忆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辅导重点掌握三条记忆规律和二种记忆方法辅导难点结合学生自身情况,运用记忆规律改进记忆方法辅导方式:讲述、自测、讨论、表演辅导前准备将记忆训练材料写在小黑板上或制成投影片辅导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平时我们非常羡慕别人聪明,你们是否知道,一个人聪明与否,与记忆力有很大的关系。

记忆力通过训练是可以增强的。

我们每个同学,经过训练后都可以大大增强记忆力,变得聪明起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增强记忆力”(板书:怎样增强记忆力)2、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记忆力情况你们想不想了解自己的记忆力如何?请看我即将出示的材料,上有三行数字,每行12个。

你可任选一行,在一分钟内读完,然后把那些记住的数字写出来,位置可以颠倒。

(1)出示数字材料。

上面的数字是:63、85、34、27、59、48、92、47、12、75、28、41 76、29、59、24、67、19、83、49、23、91、12、46 58、62、87、93、25、98、28、32、45、16、73、51(2)让学生读1分钟(3)让学生默写(4)记忆自测结果评价如果把每一行中的12个数字正确的写下来,记忆力是惊人的;如果能写下8-9个数字记忆力可得优;如果能写下4-7个数字,记忆力只能算一般;如果写下的数字在4个以下,则记忆力很不理想(5)启发同学讨论,理解什么是记忆力老师归纳:记忆力是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其印象仍保留在头脑里,又能根据需要提取出来的能力3、告诉同学们,记忆力是有规律可循的请同学记下以下词莲花、电灯、卜克牌、黑板、松树、葡萄、蛤蟆、寺院、山羊、秋千、飞机、树、信封、耳环、水桶、唱歌、篮球、腊肠、鼻子、气球、天空、导弹、苹果、小狗、闪电、街道、柳树(1)出示词组材料一分钟①让全班同学默写,另请4位同学在黑板上写②启发同学们观察中间7个词,与前后7个词出现的情况③引出记忆规律一,中间的材料较难记对策:①把重要的材料放在最前面或最后面记②把长材料分割成短材料记,最后串起来一起记(2)出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①请同学讲解,老师补充、举例曲线表明了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②引出记忆规律二,遗忘进程先快后慢对策:学习的东西要及时复习,如在晚上进行学习,第二天早晨复习效果较好(3)出示字材料花万近方高多楼伤难客此心登临锦玉江垒春浮色来云天变地古今①让同学读一分钟②请4个同学在黑板上默写③请默写得好的同学谈经验④引出记忆规律三,理解的材料容易记对策:不要死记硬背,对一些枯燥的材料可赋于意义联想归类等记忆4、记忆方法训练(1)谐音记忆法例如:班超出使西域:73年(带着旗和伞)(2)奇特形象联想记忆法①例:(眼睛)可发挥成@y@ ②出示词材料,示范及让学生练习5、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掌握记忆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记忆训练,是可以增强记忆力的,记忆方法要灵活运用,记忆的十个要诀,供同学们参考背诵——记忆的根本理解——记忆的基础趣味——记忆的媒介应用——记忆的动力卡片——记忆的仓库争论——记忆的益友重复——记忆的窃门联想——记忆的捷径简化——记忆的助手整理——记忆的措施第二篇:增强记忆力学生心理辅导教案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教案活动主题:增强记忆力活动设计:记忆是智力基本要素之一。

9.2 心理课堂——提高记忆力教案

9.2 心理课堂——提高记忆力教案

09心理课堂——提高学习能力教案——提高记忆效率一、教学背景记忆力是智力的基本要素之一。

人们通过记忆来积累知识、经验。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知识都需要记忆的参与。

记忆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学生进入高中后,课程增多,内容增多,要记忆的东西较多。

因此,学生必须进一步加强有意记忆,由机械记忆为主转向意义记忆为主。

了解一下遗忘规律,掌握一点记忆方法和技巧很重要。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粗略地了解记忆和遗忘的基本知识;2、情感目标:学生学会记忆的技巧,能把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从而喜欢记忆和学习3、行为目标:学生能利用遗忘规律和掌握几种有效的记忆方法。

三、教学过程1、暖身活动:案例导入记忆力不好怎么办?一封同学的来信:我发现自己很笨,不是学习的料。

英语单词常常记不住,历史年份记不住,数学定理、公式也记不住。

别人背书只需要一会儿,我却需要几小时!太累了,有些东西虽然当时记住了,可过一段时间后就记不清了。

是不是我的记忆力不好?请问有什么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吗?师:升入高中以后,科目增多,大家普遍觉得课程紧,要记的内容多,脑子整天似乎忙不过来了,而且经常出现“记得快,忘得快;记得慢,忘得更快”的现象。

许多人抱怨记不过来,或者埋怨脑袋不灵光,但实际的情形却不完全是这样。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记忆和大脑的工作方式和规律,逆规律而行,因此,学点记忆和遗忘方面的知识很重要。

下面我们就先简单地了解一些关于记忆和遗忘的知识。

2、学习新知:了解记忆概念及分类(1)记忆是对信息进行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识记——保持——回忆/再认)(2)了解记忆分类大家可能都知道这样一种现象,当你数两叠钞票,在数到第二叠一半的时候,有人插进来和你说话,干扰了你的数数,这时你可能还记得第一叠钞票有多少张,但却不记得第二叠数到哪里了。

为什么我们会对这两个数的记忆有差别呢?现代心理学认为,这是因为你把第一叠的钞票数放进了长时记忆,而把第二叠的钞票数只放在短时记忆中。

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教案

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教案

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教案教案一:活动名称:记忆力训练游戏教学目标: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适用对象:中学生教学内容:1. 游戏一:记忆图形- 将一系列图形以一定的顺序展示给学生观看。

- 学生们需要在展示结束后按照记忆顺序依次说出所看到的图形。

- 每次游戏逐渐增加图形数量,以挑战学生的记忆能力。

- 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细节以提高记忆精度。

2. 游戏二:记忆单词- 以卡片的形式展示一组单词给学生观看。

- 学生们需要在展示结束后尽量回忆并写下他们所看到的单词。

- 每次游戏逐渐增加单词数量和展示时间,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容量和速度。

- 鼓励学生使用记忆助手,如联想和关键词,来增强记忆效果。

3. 游戏三:连线记忆- 将一组相关的图片或文字随机排列展示给学生观看。

- 学生们需要记住展示的内容,并将相关联的项目用线连起来。

- 游戏难度可根据学生的记忆能力适当调整,如增加选项数量或减少展示时间。

- 鼓励学生使用心智地图或关键词来帮助记忆和复习。

4. 游戏四:数字链记忆- 展示一串数字给学生观看,学生需记忆。

- 学生们需要根据记忆的数字,依次说出下一个数字。

- 游戏过程中逐渐增加数字长度和难度,以提高学生的数字链记忆能力。

- 鼓励学生使用数字编码或者以歌曲的形式来记忆数字链。

教学要点:1. 设计多样的记忆力训练游戏,确保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

2. 引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注意观察和细节,帮助他们提高记忆的准确性和精度。

3. 在游戏过程中鼓励学生使用记忆助手,如联想和关键词,培养他们记忆的技巧和策略。

4. 通过逐渐增加游戏难度,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记忆容量和记忆速度。

5.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奖励,鼓励学生在记忆力训练中取得进步,并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教学后记:通过本次教学中的记忆力训练游戏,学生们得到了一次有趣而有效的记忆力锻炼机会。

通过多次练习,他们的记忆能力明显得到了提高,不仅在课堂学习中取得了更好的成绩,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更好地应对记忆任务。

第十三课增强记忆力(教案)

第十三课增强记忆力(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增强记忆力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记忆力训练实验。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运用联想记忆法提高记忆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但从成果分享来看,部分小组的讨论成果较为表面,可能是因为我在讨论过程中的启发和引导不够深入。
针对以上反思,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对于基本概念的讲解,可以尝试使用更生动的例子或实物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第十三课增强记忆力(教案)
一、教学内容
《增强记忆力》是《心理学》教材的第十三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记忆力的构成,掌握提高记忆力的方法与技巧。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记忆力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等。
2.记忆力的影响因素:注意力、兴趣、情绪、健康等。
3.增强记忆力的方法:
a.提高注意力:通过练习专注力游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增强记忆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记忆力的基本概念、影响记忆力的重要因素以及增强记忆力的方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增强记忆力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心理健康教育《增强记忆有策略》教案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增强记忆有策略》教案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增强记忆有策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记忆的重要性,认识到增强记忆的必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有效的记忆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1. 记忆的重要性2. 常见的记忆策略3. 如何运用记忆策略5. 提升自信心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忆的重要性、常见记忆策略及如何运用记忆策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4. 实践演练法:引导学生运用记忆策略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展示记忆的重要性、常见记忆策略等。

2.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练习题:设计一些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记忆策略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入记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记忆的重要性:讲解记忆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增强记忆的必要性。

3. 讲解常见记忆策略:介绍一些常用的记忆策略,如联想记忆、图像记忆、编故事等。

4. 讲解如何运用记忆策略:讲解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和运用记忆策略。

5.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记忆策略解决问题。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互相借鉴。

7. 实践演练:引导学生运用记忆策略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8. 总结讲解: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记忆策略的重要性。

9.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10. 课后辅导:提供课后辅导机会,解答学生在运用记忆策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记忆策略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思考深度和分享的质量。

3. 实践演练:观察学生在实践演练中的表现,评估他们运用记忆策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初中生提高记忆力教案模板

初中生提高记忆力教案模板

初中生提高记忆力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
年级:八年级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记忆力的相关知识,认识到提高记忆力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记忆方法。

3. 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内容:
1. 记忆力的重要性
2. 记忆的原理
3. 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4. 训练记忆力的小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记忆力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记忆力问题。

二、讲解记忆的原理(10分钟)
1. 教师讲解记忆的三个阶段:编码、存储、回忆。

2. 学生了解记忆的原理,认识到记忆力可以通过训练提高。

三、分享提高记忆力的方法(10分钟)
1. 教师分享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如:重复、联想、图像记忆等。

2. 学生学习并讨论这些方法的有效性。

四、训练记忆力的小技巧(10分钟)
1. 教师讲解一些训练记忆力的小技巧,如:定时回忆、做记忆游戏等。

2. 学生实践这些技巧,提高自己的记忆力。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记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教学评价:
1. 学生课堂参与度: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实践。

2. 学生课后反馈:是否掌握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和小技巧。

3. 学生记忆力提升:通过课后练习和考试,观察学生的记忆力是否有提高。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记忆力提高方法课程设计

记忆力提高方法课程设计

记忆力提高方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记忆力的重要性,掌握至少三种提高记忆力的科学方法。

2. 学生能描述大脑记忆的工作原理,并解释为何特定方法能提高记忆力。

3. 学生能结合课本内容,运用记忆技巧记住至少五个重要知识点。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练习,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记忆策略,提高记忆效率。

2. 学生能够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组织和串联学习内容,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3. 学生能通过自我评估和同伴互助,反思并改进自己的记忆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提高自己的记忆力。

2. 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耐心和毅力,面对记忆困难时能够坚持不懈。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自信心,认识到个人潜力,并在生活中积极推广有效的记忆方法。

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提高记忆力的方法,提升学习效率。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年级阶段,课程设计注重互动性和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个性化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实质性的提升。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独立运用所学方法,有效提高记忆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忆力概述- 认识记忆力的概念和重要性。

- 大脑记忆的工作原理。

2. 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关联记忆法:通过将新信息与已知信息建立联系,提高记忆效果。

- 思维导图法:运用图像、颜色、关键词等,构建知识框架,帮助记忆。

- 重复记忆法:通过定期复习,巩固知识点,延长记忆周期。

3. 实践与应用- 结合课本内容,运用所学记忆方法记住五个重要知识点。

- 以小组讨论形式,分享并评价各自的学习成果。

4. 自我评估与改进- 学生进行自我评估,了解自己在记忆方面的强项和弱项。

- 同伴互助,互相借鉴优秀的记忆方法,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记忆力概述,大脑记忆工作原理。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增强记忆力》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增强记忆力》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增强记忆力》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增强记忆力》为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单元内容,本章主要围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认识记忆的原理,了解记忆的类型和过程;2.介绍提升记忆力的方法和技巧,如联想记忆、编故事、重复练习等;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记忆误区,避免常见的记忆错误;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记忆效率,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保持专注等;5.组织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记忆力,增强自信心。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注重实践与应用,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提升学习效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提高记忆力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记忆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联想记忆法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分析常见的记忆误区,如重复阅读但不理解、一次性记忆过多信息等,提供具体策略帮助学生避免这些误区,如分块记忆、定期复习等。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增强记忆力》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忘记重要事情的情况?”(如忘记带作业、忘记朋友生日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提高记忆力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记忆的基本概念。记忆力是指我们大脑保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它是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联想记忆法快速记忆单词,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心理课堂——提高学习能力教案
——提高记忆效率
一、教学背景
记忆力是智力的基本要素之一。

人们通过记忆来积累知识、经验。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知识都需要记忆的参与。

记忆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学生进入高中后,课程增多,内容增多,要记忆的东西较多。

因此,学生必须进一步加强有意记忆,由机械记忆为主转向意义记忆为主。

了解一下遗忘规律,掌握一点记忆方法和技巧很重要。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能粗略地了解记忆和遗忘的基本知识;
2、情感目标:学生学会记忆的技巧,能把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从而喜欢记忆和学习
3、行为目标:学生能利用遗忘规律和掌握几种有效的记忆方法。

三、教学过程
1、暖身活动:案例导入
记忆力不好怎么办?
一封同学的来信:
我发现自己很笨,不是学习的料。

英语单词常常记不住,历史年份记不住,数学定理、公式也记不住。

别人背书只需要一会儿,我却需要几小时!太累了,有些东西虽然当时记住了,可过一段时间后就记不清了。

是不是我的记忆力不好?请问有什么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吗?
师:升入高中以后,科目增多,大家普遍觉得课程紧,要记的内容多,脑子整天似乎忙不过来了,而且经常出现“记得快,忘得快;记得慢,忘得更快”的现象。

许多人抱怨记不过来,或者埋怨脑袋不灵光,但实际的情形却不完全是这样。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记忆和大脑的工作方式和规律,逆规律而行,因此,学点记忆和遗忘方面的知识很重要。

下面我们就先简单地了解一些关于记忆和遗忘的知识。

2、学习新知:了解记忆概念及分类
(1)记忆是对信息进行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识记——保持——回忆/再认)
(2)了解记忆分类
大家可能都知道这样一种现象,当你数两叠钞票,在数到第二叠一半的时候,有人插进来和你说话,干扰了你的数数,这时你可能还记得第一叠钞票有多少张,但却不记得第二叠数到哪里了。

为什么我们会对这两个数的记忆有差别呢?现代心理学认为,这是因为你把第一叠的钞票数放进了长时记忆,而把第二叠的钞票数只放在短时记忆中。

教师:上面出现了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概念,这是怎么分的呢?
心理学家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的存储时间大约为0.25~2秒,长时记忆的存储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2分钟。

任何信息都必须经过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才可能转入长时记忆。

总结:所以,我们想要牢记所学的知识,就是要想办法将新学到的暂时保存在感觉记忆或短时记忆中的知识转入长时记忆中。

(3)了解遗忘
教师:关于遗忘,大家一定深有体会。

比如,大家在考试中的暂时遗忘经历,明明知道该填的那句古诗词,但就是想不起来。

干扰说:输入大脑的信息储存以后,受到内外因的干扰而无法提取。

例:汉语学习对英语学习的干扰。

消退说:暂时神经联系得不到强化而消退所致,记忆痕迹不常被强化、重复,容易随时间而淡薄。

例:你能否想起上周一中午你吃什么饭菜?二年级第一学期同桌姓名?舌尖效应—过度学习(150%)
师:我们为什么会遗忘,因为我们没有进行过度学习,大家可能都遇到舌尖效应的情况,本来复习的非常熟悉的知识到了考试就差一点点想不起来。

识记的不牢固是因为我们没有了解记忆规律和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3、记忆的规律及策略
(1)记忆规律大搜索
练习一:下面有一行数字,共12个。

请在40秒内用“心”记,然后把记住的数字写出来,写的时候可以不按原顺序。

63 85 34 27 59 48 92 47 12 75 28 41
请观察你所写出来的数字,中间4个数字,与前后4个数字,哪一项你记得牢?
练习二:请记忆下列20个单词,规定记忆时间为40秒,40秒后即行默写。

乌克兰人经济学KFC
烟嘴UFO 小蛋糕纸
WTO 房屋斑马
社会主义爱情飞机
动词CEO 缺口油
良心逃兵走马观花
想一想,广告中,商品名称一般放在哪个位置?
1 收礼只收脑白金。

2 安踏,我选择,我喜欢。

3 飘柔,就是这么自信。

4 胃酸胃痛,请用斯达舒。

总结:记忆规律一:
处在中间的材料不易记
策略:
1 重要的知识放在最前面或者最后面记。

2 把长的材料分割成短材料,最后串起来一起记。

练习三:以下有4组记忆内容,A、B两组是数字,C、D两组是汉语词组,每组将分别展示15秒,再给20秒回忆时间,回忆时请把记住的项目写在纸张上。

A 365 108 1949101 1990
B 637 293 7162613 8091
C 春天咖啡马上狮子悲伤飞机
D 工问类方开意可沙续司公提
总结:记忆规律二:
有意义的材料容易记。

策略:对枯燥的材料赋予意义
例如:1谐音法又叫换字法,是通过相同或相似字的变换,以达到记忆的目的。

谐音越形象越新奇越能帮助记忆。

1秦朝兼并六国的顺序:韩、赵、魏、楚、燕、齐可以谐音为“喊赵薇去演戏”
2八国联军“俄、德、法、美、日、奥、意、英”可以谐音为“饿的话每日熬一鹰”
3唐朝是哪年由谁建立的?李渊公元618年建立唐朝可以谐音为“李渊见糖搂一把”
4班超出使西域的时间?公元73年可以谐音为:班超出使西域带着“旗和伞”
总结:记忆规律二:
有意义的材料容易记
策略:对枯燥的材料赋予意义
2 联想法是用编故事的方式,把毫无关联的记忆项目编成一个故事,建立起它们之间的联系。

练习四:
柬埔寨阿拉伯墨西哥越南
老挝好望角罗马阿富汗
名古屋也门葡萄牙
从前有一个柬埔寨,寨里有个老公公,大家就叫他阿拉伯。

一天,他带着墨西哥去爬山。

突然,从最越南的那个老窝(老挝)飞奔出一匹长着好望角的骡马(罗马),吓得阿拉伯出了一身阿富汗。

他赶快钻进名古屋,关上也门,结果碰掉了一颗葡萄牙。

总结:记忆规律二:
有意义的材料容易记
策略:对枯燥的材料赋予意义:1 谐音法 2 联想
先快后慢
总结:在学习识记完某一知识后,遗忘就开始发生,尤其在起始阶段遗忘的速度较快。

策略:及时复习!记忆的规律及策略:
规律一:处在中间的材料不易记。

策略:重要知识放最前或最后记、分段识记
规律二:有意义的材料容易记。

策略:对枯燥的材料赋予意义
规律三: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

策略:及时复习
4、学生活动:多种有效的记忆方法
师:谈一谈你的记忆方法
背诵——记忆的根本
理解——记忆的基础
趣味——记忆的媒介
应用——记忆的动力
卡片——记忆的仓库
争论——记忆的益友
重复——记忆的窍门
联想——记忆的捷径
简化——记忆的助手
整理——记忆的措施
5、学以致用
教师:请同学们选用一定的方法记忆下列内容
1.火车、河流、风筝、大炮
奇特联想:火车在河流上奔跑风筝跟着大炮在飞!
2.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
谐音法: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把资产阶级打得呜呜直哭
3.苹果、马、香蕉、大象、蚂蚁、桔子(归类记忆)
6、小结
同学们,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保证,只有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忆的方法和策略多种多样,需要大家在不断尝试中善于总结,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从而提高记忆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