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药浓度监测健康宣传手册合理用药常识

合集下载

血药浓度检查的注意事项

血药浓度检查的注意事项

血药浓度检查的注意事项
血药浓度检查是指通过血液样本检测药物浓度的一种方法,常用于治疗药物剂量的个体化调整和监测药物治疗效果。

在进行血药浓度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检查前需告知医生您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中药等,因为某些药物会影响药物代谢和排泄,从而影响药物浓度的测定结果。

2. 检查前需告知医生您的身体情况,如肝肾功能、体重、年龄等,因为这些因素也可能影响药物代谢和排泄,从而影响药物浓度的测定结果。

3. 检查前需遵循医生的指示,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服用药物。

如需空腹服用,则需遵守空腹服药的规定;如需餐后服用,则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餐后服药。

4. 检查前需禁食或限制饮食。

如检查需要空腹,需在检查前8-12小时禁食;如检查需要餐后,需在检查前规定的时间内禁止进食或饮水。

5. 检查前需保持身体状态稳定,避免过度运动、剧烈运动、紧张等情况,因为这些情况可能会导致药物浓度的变化。

6. 检查时需按照医生的要求采集血液样本,遵守规定的采样方式和时间,以保证样本的准确性。

总之,进行血药浓度检查前需与医生充分沟通,遵守医生的指示和要求,以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合理用药知识

合理用药知识

合理用药知识一、合理用药基本原则是什么?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概括地讲就是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在安全的前提下确保用药有效。

具体包括以下7条:1.正确的诊断。

2.注意病史和用药史。

3.注意个体化用药。

4.严格掌握适当证。

5.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6.注意不良反应。

7.全面深入地了解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注意药物的选择(疗效高、毒性低)和用法(合理的疗程和合理的停药)。

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禁用或慎用哪些药物?1.禁用药1)肝、肾功能不全者应禁用的药物:肝素、氯磺丙脲、甲苯磺丁脲、甲氨蝶呤、苯巴比妥、保泰松、己烯雌酚、右旋糖酐铁注射液、氟烷、氯贝丁酯、扑米酮(扑痫酮)、胰蛋白酶、阿司米唑、酒石酸锑钾(钠)注射液以及避孕药(炔诺酮、复方炔诺酮片、复方炔诺酮膜、复方甲基炔诺酮片)。

2)肝功能不全者应禁用的药物: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吗啡、阿片(片、酊)、两性毒素B等。

3)肾功能不全者应禁用的药物:丙磺舒、复方炔诺孕酮片、碳酸锂、卡那霉素等。

2.慎用药1)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的药物:土霉素、四环素、磺胺类、对氨基水杨酸、水合氯醛、呋塞米、卡氟噻嗪、依他尼酸、氯化铵、碘化钠、氨苯砜、乙酰唑胺、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右旋糖酐注射液、泛影葡胺、胆影葡胺、苯丙酸诺龙、甘珀酸钠、双氯非那胺、复方新诺明、环磷酰胺、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左旋多巴、对乙酰氨基酚、利多卡因、维拉帕米、硝苯地平、氨茶碱、华法林、双香豆素、氟胞嘧啶、吡哌酸、阿糖胞苷、塞替哌等。

2)肝功能不全者应慎用的药物: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克林霉素、利福平、利福定、利福喷丁、异烟肼、红霉素、异丙嗪、氯丙嗪、奋乃静、格鲁米特、别嘌醇、氯氮䓬、普萘洛尔、硫喷妥钠、乳酸钠、氟哌啶醇、阿司匹林、胺碘酮、酮康唑等。

3)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的药物:呋喃妥因、洋地黄毒苷、地高辛、氨甲苯酸、氨甲环酸、氯化钾、氯化钠、硝普钠、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万古霉素、头孢噻啶、两性霉素B、顺铂、氢氯噻嗪、氨苯蝶啶、胍乙啶、卡托普利、秋水仙碱、别嘌醇、金刚烷胺、布洛芬、萘普生、吡罗昔康、哌唑嗪、西咪替丁、新霉素、乙胺丁醇及氨及氨基苷类抗生素等。

合理用药宣传手册

合理用药宣传手册

合理用药宣传手册1. 引言在当今社会,药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合理用药是指在医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体的情况和药物的用途正确使用药物,从而达到安全、有效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合理用药对于保障个人健康、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手册旨在向大众传递合理用药的知识和技巧,帮助人们正确使用药物,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滥用和副作用。

2. 药物的分类药物根据其用途和作用机制可以分为多个类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2.1. 西药和中药西药是指从西方国家引进的药物,其研究和生产符合国际标准,并且通常经过较严格的临床试验。

中药是指中医学传承下来的药物,其中包括了从天然植物、动物、矿物中提取的药物。

2.2.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是指需要医师开具处方才可以购买和使用的药物,通常用于治疗较复杂的疾病。

非处方药是指无需医师处方即可购买和使用的药物,用于治疗较简单的疾病或症状缓解。

2.3. 治疗药和预防药治疗药是指用于治疗疾病并使患者康复的药物,多数需要医师的指导和监督。

预防药是指用于预防疾病或减少患病风险的药物,通常需要医师的建议和衡量风险与效益。

3. 合理用药的原则3.1. 医学指导合理用药首先要求医师的指导和监督,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病情等,合理选择药物,并根据需要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

3.2. 注意药物说明书药物说明书中包含了关于药物的详细信息,包括用途、剂量、不良反应等。

在使用药物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正确使用和保存药物。

3.3. 遵循用药方案在医师的指导下,按照规定的用药方案进行用药。

不得自行增加或减少剂量,也不能随意中断治疗。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向医师咨询。

3.4. 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包括头痛、恶心、皮肤过敏等。

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和处理副作用。

4. 常见用药误区4.1. 自行购买处方药处方药通常需要医师开具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自行购买处方药可能会导致用药不当,加重病情或产生其他不良后果。

监测血药浓度应注意什么

监测血药浓度应注意什么

监测血药浓度应注意什么对于长期服药的患者,在症状控制良好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反应的情况下,应每半年至一年检测一次血药浓度。

那么监测血药浓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1)抽血时间:抽血时间对于血药浓度的结果十分重要,有些患者在服药后抽血,造成血药浓度值高于实际值,而误导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使得测血药浓度意义减少许多。

由于所监测的药物浓度为谷浓度,所以监测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的血样应在浓度最低时采取。

【患者在抽血前应注意有什么事项?】(2)药物浓度达稳态:除非怀疑患者服用抗癫痫药中毒,一般监测血药浓度的目的是为了根据体内药物具体浓度,调整个体化给药方案。

所以,此时监测的血药浓度时是指药物在人体血液中的稳态浓度。

在药物未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会造成检测数值低于实际应达到的浓度值,不利于对患者的服药剂量做出客观合理的判断。

【稳态浓度是指什么?】(3)客观看待血药浓度值:血药浓度测定在癫痫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临床医生不能只重视血药浓度的数值而忽略临床实际情况分析,在许多情况下,即使血药浓度不在有效范围也不需要马上进行调整用药。

【血药浓度在什么范围内算正常,可以不用调整用药?】(4)定期复查:对于长期服药的患者,应每半年至一年监测一次血药浓度,如果患者为儿童,身体发育较快,即使对于治疗顺利的患者来说,半年前和半年后的药物代谢情况可能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每半年监测一次血药浓度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患者出现了药物不良反应或者发作频率增加等情况,就更应该及时地进行血药浓度检测,以便查找原因。

【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的患者除了要做血药浓度检测外还应做什么检查?】(文章来源:全球医院网来源链接:/dianxian/150112/1114.html)。

血药浓度监测指导原则_概述及解释说明

血药浓度监测指导原则_概述及解释说明

血药浓度监测指导原则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血药浓度监测指导原则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实践,它可以通过定期检测和分析患者体内药物的血药浓度来评估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并为个体化用药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血药浓度监测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并成为现代医学中重要的辅助手段之一。

1.2 文章结构本篇长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首先,我们将对血药浓度监测指导原则进行定义与重要性的介绍;其次,我们将详细探讨监测方法及技术,以及相关因素对血药浓度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将揭示血药浓度监测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包括药物疗效与安全性评估、个体化用药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以及药物相互作用与代谢酶相关性分析;然后,我们将深入讨论血药浓度监测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样本收集与处理技巧、分析方法与设备选择准则,以及数据解读与临床决策支持;最后,我们将总结血药浓度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强调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价值,同时对未来发展和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介绍血药浓度监测指导原则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为医学从业者提供清晰全面的指导依据。

通过深入探讨血药浓度监测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加深人们对该领域的认识,促进其在临床实践中更广泛地应用。

此外,通过对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的展望,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科研人员的关注,并为该领域的不断进步贡献力量。

以上就是“1. 引言”部分内容,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会逐一展开阐述。

2. 血药浓度监测指导原则2.1 定义与重要性血药浓度监测是指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的药物血药浓度,来评估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况。

血药浓度监测可以提供关于个体对药物的反应程度和安全性的信息。

血药浓度监测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达到治疗效果所需的理想药物浓度范围。

其次,监测血药浓度可用于优化个体化治疗方案,因为个体差异可能导致对同一剂量的药物有不同的反应。

血药浓度监测

血药浓度监测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是近 20年来在临床药理学和治疗学领域内兴起的一门新的边缘学 科。它是以药代动力学原理为指导,通过测定血液或其它体 液中的药物浓度,从而用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达到提高疗 效,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同时,它也为药物过量中 毒的诊断以及病人依从性提供重要依据。
5
我院开展的治疗药物浓度检测项目(一)
监测项目 丙戊酸
卡马西平 苯妥英 苯巴比妥
采血时间 参考范围
建议测谷值, 正常范围50-100ug/mL 服药到达稳 中毒浓度100-150ug/mL 态后,在下 一次服药前 抽血测定。
同丙戊酸
正常范围4-12ug/mL 中毒浓度>12ug/mL (峰浓度)
同丙戊酸
Hale Waihona Puke Emit2000试剂 可测范围2.5-40ug/mL 灵敏水平0.75ug/mL
可测范围0.2-5.0ng/mL 灵敏水平0.2ng/mL
可测范围2.0-50ug/mL 灵敏水平2.0ug/mL
7
我院开展的治疗药物浓度检测项目(三)
监测项目 采血时间
参考范围
甲氨蝶呤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白细胞白血病:
服药稳态后,再 次服药前,测谷 浓度C0; 服药稳态后,再 次服药前,测定 谷浓度C0
参考范围 C0: 100-350ng/mL;中毒 浓度:急性肾中毒:> 400ng/mL 急性感染:>600ng/mL
C0: 术后1-3个月 515ng/mL术后4-6个月 510ng/mL术后6个月 310ng/mL中毒浓度:> 20ng/mL
C0: 1-3.5 mg/L AUC:30-60mg*h/L

合理用药知识培训

合理用药知识培训

▲11.病人目前伴有的其他疾病,所用药 物可能加重哪些疾病 ▲12.病人目前正服用的其他药物(是否 与处方所开药物有相互作用) ▲13.病人的肝肾功能情况(若有损害, 是否需要调整给药剂量) ▲14.了解药物的剂型并告诉病人不同剂 型药物的正确服法(口服)或用法(外 用)
▲15.药物对化验结果的影响(以便于 鉴别假阳性) ▲16.药物对大便、尿液颜色的影响 (给病人解释清楚,减少病人心理负担) ▲17.注射用药物体外配制的配伍禁忌 (选择合适的溶媒、不能混合的药物分 别给药等) ▲18.明确药物治疗所需要的时间,即 治疗疗程,也可以说是最佳停药时间。
便宜的治疗药认为是“差药”、“不好的药”,以 得到药精价昂的心理满足。
★病人迷信于电视、电台等的药品广告,以及 其他亲朋好友的推荐,不按照疾病情况用药。
合理用药有关知识
如何做好合理用药工作
▲从医疗角度出发,在安全用药的基础上确保有效 ★首先是诊断正确:只有诊断正确,用药才能
有的放矢,特别是急诊和重症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注意病史和用药史: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发病
★全面深入地了解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注 意药物的选择(疗效高、毒性低)和掌握用法用量(合 理的疗程和合理的停药)。
合理用药有关知识
如何做好合理用药工作
▲从行政管理出发做好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必须重视和加强行政管理; ★开展合理用药咨询,提倡用药监护; ★发挥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和地位; ★开展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促进合理用
药的发展。


谢谢大家!
▲6.了解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罕见不 良反应,应知道如何避免或减少不良反 应,出现不良反应后如何处理 ▲7.了解食物、饮料或运动对所处方药 物是否有影响

医院临床药学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药学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药学管理制度1.目的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提供药学技术服务,保证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

2.标准2.1 临床药学工作主要包括:血药浓度监测、不良反应监测及报告、处方医嘱点评、人员教育培训、药讯、药物手册等书籍的编撰与管理、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等。

2.2 血药浓度监测。

2.2.1 按照中心《血药浓度监测规程》开展血药浓度工作。

2.2.2 主要负责样本的接收、监测、结果发布及解释。

2.2.3 每天登记冰箱、环境温湿度、贵重仪器使用登记、检测费用、结果、质控等。

2.2.4 每月初向负责人反馈上个月的监测工作量。

2.2.5 定期养护和维修仪器,并做好记录。

2.3 不良反应监测及报告。

2.3.1 按照中心《不良反应报告处理制度》开展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

2.3.2 每季度收集ADR报告,并通过全国不良反应监测网在线呈报。

2.3.3 每季度根据ADR反馈情况,分析改进措施。

2.3.4 不定期邀请ADR管理专家作演讲、教育、宣传,并记录。

2.3.5 定期在办公网发布国内外ADR信息(如每月初将上个月的ADR信息发布于内网)。

2.3.6 每年年底汇总报告医生名单并报告主任采取相应奖励措施。

2.4 处方医嘱点评。

2.4.1 按照中心《处方点评制度》开展处方、医嘱、抗菌药物、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等点评工作。

2.4.2 每月按不少于总处方量的1%进行随机抽查,点评的处方绝对数每月至少100张;点评结果上报药学部负责人及医务部。

2.4.3 每月按不少于出院病历数的1%进行随机抽查,点评的出院病历数绝对数每月至少30份; 点评结果上报药学部负责人及医务部。

2.4.4 每季度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等专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点评,点评结果上报药学部负责人及医务部。

2.5 人员教育培训。

2.5.1 按照中心《药学部人员教育计划》开展药学技术人员、进修生、研究生的培训教育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有效血浓度范围狭窄治疗指数小的药物。 如强心苷,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 近,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和调整 给药方案,以获得疗效幵避免毒性反应。 2.个体差异大,同一剂量可能出现较大的血 药浓度差异的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 3.具有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性的药物,如苯 妥英钠,茶碱等。 4.特殊人群,如新生儿、妊娠妇女、老人、 肝肾功能受损病人等,因特殊的生理、病 理状态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 5.检查患者是否规律服药,保证疗效。
血药浓度监测的时间点
药物在连续恒速给药(如静脉输 注)或分次恒量给药(口服)的过程 中,血药浓度会逐渐增高, 经4~5个 半衰期可达稳定而有效的血药浓度。 何时监测血药 浓度,测定峰 浓度还是谷浓 度,应根据临 床需要决定。
1.谷浓度( 即在给药前抽血测定): 用于 控制症状发作、巩固疗效的长期用药,根 据谷浓度与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特别是下 限的关系调整剂量;
2.峰浓度(最高血药浓度):对于已达疗效 但需了解是否可能产生慢性毒性作用时, 应在达峰浓度时取样;
3.急性药物中毒的诊断及处理:应立即取样 测定,幵可根据临床需要,在必要时随时 取样,以监测抢救效果。
我院目前开展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浓度监测的药物 抗菌药物:万古霉素 平喘药物:茶碱 强心苷类药物:地高辛 免疫抑制药物:环孢霉素、他克莫司 抗癫痫药物:丙戊酸、卡马西平、
苯妥英钠
XXXXXXXXXXX医院 XXX市XXXX区XXXXX路1号 XXXXXXXX电话:020-XXXXXXXX
合理安全用药常识
血药浓度监测宣传手册
XXXXXXXXX医院XXXXXX部宣 2015年5月
什么是血药浓度监测?
血药浓度监测:是以药代动力学 原理为指导,分析测定药物在血 液中的浓 度,用以 评价疗效 或确定给 药方案, 使给药方案个体化,以提高药物 治疗水平,达到临床安全、有 效、合理用药之目的。
6.怀疑患者药物中毒,尤其是某些药物 的中毒症状与剂量不足的症状类似,而 临床又不能明确辨别。如苯妥英钠中毒 引起的抽搐与癫痫发作不易区别。
7.预防用药,短期内难判断能否达到预 防效果的药物。氨茶碱预防哮喘发作。
8.合幵用药产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或 出现毒副反应需要调整剂量时。
9.由于遗传造成药物代谢速率明显差异 的情况,如普鲁卡因胺的乙酰化代谢。
药学部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 制造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Viva-E进 行血药浓度分析。该仪器以酶放 大免疫测定法(Emit)为原理,用 于多种药物的血药浓度测定,具 有测定速度快、操作方便、取样 量少、测定精度和灵敏度高、抗 干扰能力强、结果稳定等特点。
哪些情况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幵不是所有的药物都需要监测血药 浓度,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要进行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