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生物挑战性试验考察化妆品防腐剂效果

合集下载

化妆品防腐挑战测试 标准

化妆品防腐挑战测试 标准

化妆品防腐挑战测试标准化妆品是现代女性的必备品之一,它们不仅可以让我们的容貌更加美丽动人,还可以提升我们的自信心。

然而,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化妆品防腐挑战测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那么,什么是化妆品防腐挑战测试呢?化妆品防腐挑战测试是一种用来评估化妆品中防腐剂抗菌性能的测试方法。

防腐剂是为了防止化妆品受到细菌、霉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而添加的一种特殊成分。

它们的作用是抑制和杀灭这些微生物,从而延长化妆品的保质期,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化妆品防腐挑战测试的标准是一套规范,旨在确保化妆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对细菌和真菌的抗菌性能。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美国药典(USP)等机构制定和发布。

化妆品生产商在生产过程中应遵守这些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化妆品防腐挑战测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抗菌活性测试:该测试用来评估化妆品中防腐剂对常见细菌和真菌的抗菌能力。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菌落计数法、抑菌环法和滤膜法等。

2. 最大抗菌负荷测试:该测试用来确定化妆品中所添加的防腐剂对细菌和真菌的最大抗菌负荷。

通过在一定浓度的化妆品中接种一定数量的微生物,并观察其生长情况,来评估防腐剂的抗菌能力。

3. 防腐剂有效性测试:该测试用于评估化妆品中防腐剂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加速老化试验、温度循环试验和抗压力试验等。

化妆品防腐挑战测试的目的是确保化妆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受到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化妆品变质、产生异味、失去功效甚至引发皮肤过敏等问题。

因此,进行防腐挑战测试是确保化妆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化妆品生产商应该重视化妆品防腐挑战测试,并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测试。

只有通过了测试的化妆品才能上市销售,以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此外,化妆品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也应该关注产品的保质期和防腐性能,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

化妆品防腐挑战测试是保证化妆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完整word版)微生物挑战性实验方法

(完整word版)微生物挑战性实验方法

微生物挑战性实验方法1.0目的新产品防腐效果的测试2.0 范围公司新产品3.0参考:4 材料与方法4. 1化妆品中常用的防腐体系[ 6]营养琼脂培养基、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0.9%氯化钠溶液、平皿、接种环、培养箱等4. 2微生物挑战性实验4. 2. 1受试用微生物测试用细菌和霉菌均由浙江省食品和药品检验所提供。

细菌包括: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巨大芽胞杆菌、绿脓杆菌。

霉菌包括: 黑曲霉、黄曲霉、变色曲霉、桔青霉、拟青霉、腊叶芽枝霉、球毛壳霉、绿色木霉。

实验前,将各菌种接种于合适的培养基中, 于37℃( 细菌) 或28℃( 霉菌) 下培养。

细菌培养在2天后, 霉菌培养在3-5 天后,挑选适量菌落于灭菌的生理盐水中,制成一定浓度的混合细菌( 1×108个/ ml) 或混合霉菌悬液( 1×107个/ ml) , 置于4℃贮放备用。

4. 2. 2一次加菌的28 天微生物挑战试验此方法参照美国药典( 第2 1 版) 上微生物挑战性试验检测防腐剂效果的方法。

称取各受试样品30g, 加入混合细菌或混合霉菌悬液, 每克受检膏霜最终含菌量分别为5×106个细菌和3 ×105个霉菌。

然后充分混匀, 置于28℃下。

在接菌的0、7、14、2 1 和28天取样分析: 准确称取3g样品, 加到含有玻璃小珠的灭菌锥形瓶内, 加入27ml灭菌生理盐水, 充分震荡混匀, 此悬液为1∶10稀释液;然后再用灭菌生理盐水按10倍依次稀释。

按平板倾注法计数受试品中含菌量, 细菌培养是37 ℃下24h~48h,霉菌培养为28℃下3~5 天。

此实验用以评判防腐剂的有效与否。

评判标准为: 当每克样品中一次接菌( 1×106细菌和1×105霉菌) 后, 在第14天存活菌量减少至不高于起始浓度的0. 1%, 以后逐渐减少, 在28 天为0 。

符合标准为防腐剂有效( 通过测试) , 不符合为防腐剂无效(不通过测试)。

化妆品微生物挑战试验

化妆品微生物挑战试验

化妆品微生物挑战试验刘树葆臧跃扬桂菊(天津化妆品科学技术研究皖有强公司)摘要:本文参照美国化妆品、盥洗用品和香精协会(CTFA)推荐的防腐体系效能评价方法,研究了不同产品在相同防腐条件下,微生物挑战试验结果的差异性。

关键词:防腐体系,微生物挑战试验,膏霜,乳液,水剂。

目前,化妆品琳琅满目,产品配方复杂多样,通常包含多种成分,尤其许多化妆品中的营养成分非常适合微生物的生长,而微生物存在于我们生活着的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而为化妆品的生产和保存带来困难。

微生物污染将导致产品在气味、颜色、粘度、性能上都会发生改变。

因此化妆品微生物污染对产品质量、正常使用以及使用者健康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冒险“’。

为防止微生物污染,就对产品的防腐提出了挑战,所以必须建立很好的防腐体系,以保证产品的安全、稳定性“’,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和高品质的产品。

评价化妆品质量的~个重要指标就是微生物是否达到化妆品卫生规范的要求,本实验参照美国化妆品、盥洗用品和香精协会(CTFA)推荐的防腐体系效能评价方法。

’,对相同防腐体系不同功能的膏霜、乳液及水剂产品进行微生物挑战试验,以指导配方师合理添加防腐剂。

1.实验方法i.I.CTFA推荐的防腐单次挑战试验CTFA推荐的经典的为期28天的防腐单次挑战实验,是将防腐剂混入配方基质中,然后~次性接入若干种类、~定数量的微生物进行挑战,将样品存放于适当的温度下,定期抽样检测其中残存的微生物,并根据微生物的数量变化情况评价样品的抗菌效果。

1.2试验仪器恒温培养箱:霉菌培养箱:显微镜:灭菌平皿:直径为9cm;pH计;高压灭菌锅;酒精灯:锥形烧瓶;量筒:灭菌刻度吸管:lOml、2ml、iml;试管。

I.3.培养基和试剂生理盐水:SCDLP液体培养基:卵磷脂、吐温80一营养培养基:乳糖胆盐培养基:蛋白胨水:靛基质试剂: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培养基;绿脓菌素测定用培养基:硝酸盐蛋白胨水培养基: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基:血琼脂培养基;甘露醇发酵培养基:血浆:孟加拉红培养基。

化妆品防腐挑战测试 标准

化妆品防腐挑战测试 标准

化妆品防腐挑战测试标准摘要:1.化妆品防腐挑战测试的背景和意义2.化妆品防腐挑战测试的标准和方法3.化妆品防腐挑战测试的应用案例4.化妆品防腐挑战测试对保障消费者健康的重要性正文:一、化妆品防腐挑战测试的背景和意义化妆品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和安全性备受关注。

在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由于水分、营养物质等成分的存在,容易引发微生物污染,导致化妆品变质、失效,甚至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化妆品防腐挑战测试应运而生,其目的是评估化妆品中防腐剂的效果,以确保产品在保质期内不会发生微生物污染。

二、化妆品防腐挑战测试的标准和方法1.标准在我国,化妆品防腐挑战测试的标准主要参照国家药监局的相关规定。

例如,2020 年第141 号公告批准月桂酰精氨酸乙酯hcl 作为化妆品准用防腐剂;2021 年74 号公告将苄氯酚列为禁用防腐剂。

此外,欧盟和美国等国家也有相应的防腐挑战测试标准。

2.方法化妆品防腐挑战测试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1)一次加菌法:在受试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已知菌种,要求样品中的细菌初始加菌浓度达到10^5~10^6 cfu/g;酵母和霉菌初始加菌浓度达到10^4~10^5 cfu/g。

然后定期跟踪检测产品中微生物的消长情况,以评估防腐剂的效果。

(2)连续接种法:在化妆品中连续加入不同种类和浓度的微生物,观察化妆品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以评估防腐剂的效果。

三、化妆品防腐挑战测试的应用案例某化妆品生产商在开发一款新的护肤品时,为了确保产品在保质期内不会发生微生物污染,需要进行防腐挑战测试。

测试过程中,分别采用一次加菌法和连续接种法,选取多种菌株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当防腐剂浓度为0.5% 时,产品中的微生物生长得到了有效抑制。

因此,该生产商决定在生产该护肤品时,添加0.5% 的防腐剂。

四、化妆品防腐挑战测试对保障消费者健康的重要性化妆品防腐挑战测试有助于确保化妆品在保质期内不会发生微生物污染,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化妆品防腐性能挑战性试验及评价标准

化妆品防腐性能挑战性试验及评价标准

化妆品防腐‎性能挑战性‎试验及评价‎标准化妆品防腐‎挑战性试验‎及评价标准‎投产前对产‎品防腐体系‎的可靠性做‎效能测试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国内外配方‎设计时普遍‎采用防腐挑‎战性试验评‎价防腐剂的‎有效性。

防腐挑战性‎试验更接近‎实际应用,该方法能够‎模拟化妆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受到‎高强度的微‎生物污染的‎潜在可能性‎和自然界中‎微生物生长‎的最适宜条‎件,从而避免由‎微生物污染‎造成的损失‎和为消费者‎健康提供可‎靠的保证。

1.CTFA推‎荐的一次加‎菌防腐挑战‎性试验及评‎价标准CTFA的‎方法初始的‎霉菌和细菌‎的接种量分‎别为100‎00cfu‎/g(ml)和1000‎000cf‎u/g (ml)(CFU为菌‎落单位),要求在第7‎天时霉菌降‎低90%,细菌降低9‎9.9%,并且在28‎天内菌数持‎续下降。

美国在CT‎FA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更为严‎格的标准,即,若单菌接种‎的三个平行‎试验中任何‎一种微生物‎数量的平均‎值,在第七天时‎下降到10‎0 cfu/g (ml)以下,28天全部‎为0,则视为效果‎优良通过挑‎战试验;若第七天时‎下降到10‎00 cfu/g(ml)以下,则视为勉强‎通过;若单菌接种‎的任何一种‎微生物,任何一个平‎行样达不到‎上述标准,也达不到C‎TFA的要‎求,防腐体系则‎评定为无效‎。

2.国内参照C‎TFA加菌‎防腐挑战性‎试验及评价‎标准初始接种细‎菌量100‎0000 cfu/g(mL)(1)第28天时‎,样品中含细‎菌或霉菌>1000c‎fu/g(mL)该样品不能‎通过微生物‎攻击的挑战‎试验,表明样品的‎防腐体系不‎能有效地志‎到抑制微生‎物的作用,产品在生产‎、贮藏和使用‎中很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2)第28天时‎,样品中含细‎菌或霉菌在‎100 cfu/g-1000 cfu/g(mL),该样品有条‎件地通过挑‎战试验,即当产品中‎蛋白质或其‎他动植物材‎料成分不是‎特别高,同时生产的‎卫生环境符‎合要求,包装物不易‎发生二次污‎染时,该防霉体系‎可以使用,否则不能。

化妆品防腐及防腐体系的构建_胡梅

化妆品防腐及防腐体系的构建_胡梅

1 化妆品的微生物污染及防腐 化妆品变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微生物污染,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内,大量存在有微生物。化妆 品中微生物污染的主要途径包括生产过程中由于 原料、人员、设备、操作工艺、包装及储存时受 到的一次污染和消费者在使用时产生的二次污 染。 1.1 一次污染 原料:化妆品中的成分,多半属于富含营养 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蛋白质、糖类、维生素、 植物胶等,无一不是微生物滋生的有利环境,原料 污染是一次污染的最大原因。 人员:人体在正常状态下带有无数微生物, ·490·
这些微生物可以从生产人员体表带到产品中。 设备:设备的密封性或清洗消毒时的卫生死
角问题,化妆品生产中常用的各种输送泵、研磨 机、搅拌机、乳化机、灌装机等设备常常成为微 生物积聚之处,易造成相应的生产隐患。
操作工艺:不合适的操作工艺或生产配制过 程中人为改变温度和次序等因素,均会产生微生 物污染或被污染的风险。
·491·
第九届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3.3 异噻唑啉酮类 用于化妆品中的此类防腐剂俗称凯松,为异 噻唑啉酮混合物,其产品中含有 2 种有效成分: 甲基氯异噻唑啉酮(简称 MCI)和甲基异噻唑啉酮 (简称 MI),以及一定量的硝酸镁及氯化镁,总活 性物(MCI 和 MI)含量为 1.5%,MCI 和 MI 的质量比 约为 3:l。凯松产品属强力、广谱、高效、无毒 的防腐防霉杀菌剂,但在过量使用时有一定的刺 激性和致敏性。以总活性物含量为 1.5%的产品计, 一般添加量为 0.02%~0.1%,我国和欧美都规定在 化妆品中的最大使用浓度为 0.1%。 近年来,甲基异噻唑啉酮(MI)已作为单一 成分产品推出,其与凯松产品相比,无刺激,不 引起过敏,安全性更佳,使用禁忌更少,配伍性 更出色。以 10%含量的产品计,一般添加量为 0.05%~0.1%,我国和欧美都规定在化妆品中的最 大使用浓度为 0.1%。 3.4 尼泊金酯类 是对羟基苯甲酸酯的总称,本类防腐剂是目 前应用最广泛的防腐剂之一,但用量相对较大, 随着碳链的增长,其水溶性逐渐变差,影响其在 水相中的分配率。尼泊金甲酯水溶性最好,常可 以直接添加在水相;而尼泊金乙酯、丙酯、丁酯 和异丁酯则倾向于溶解在油相中。其抗真菌效果 比较突出,对细菌效果较差,一般都是一种或几 种尼泊金酯与其他防腐剂如咪唑烷基脲、双(羟 甲基)咪唑烷基脲、乙内酰脲、异噻唑啉酮、苯 氧乙醇、布罗波尔等复配使用。我国和欧美都规 定了在化妆品中的最大使用浓度,单一酯为 0.4% (以酸计),混合酯为 0.8%(以酸计)。 3.5 布罗波尔 布罗波尔(Bronopol)是 2-溴-2-硝基-1,3丙二醇的简称,具有广谱抑菌作用,能有效地抑 制大多数细菌,特别是对革兰氏阴性菌抑菌效果 极佳。但在高温和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在太阳光 照下颜色变深。布罗波尔可与大多数表面活性剂 ·492·

防腐剂的防腐效力检测

防腐剂的防腐效力检测

防腐剂的防腐效力检测本研究结合美国药典(USP)、欧洲药典(EP)及中国药典(2010,防腐效力检测的指导原则)等对某防腐剂的防腐效力进行检测,从实验用菌种、实验方法等方面考察,建立某防腐剂的防腐效力的检测方法并评价相应防腐剂的防腐效力。

防腐剂一般是化学物质,经常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降解或失活。

为确保防腐剂效力的有效性,有必要对含防腐剂最终产品的防腐效力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

防腐效力检测实验程序一、USP、EP防腐剂防腐效力检测实验方法介绍USP、EP对防腐效力检测均有具体规定,虽然内容特别是判定标准有所不同,但所用的实验方法和原理是一致的:取一定量挑战性微生物(challenge microorganisms),接种至一定量的被测样品中,在规定温度下培养接种试样。

在28 d的培养期内,于规定时间点取样,通过平皿菌落计数法(plate-count method)或其它方法测定接种样品中剩余的存活菌浓度,通过对比菌浓度下降值,判定样品是否符合规定。

二、检测用的微生物USP、EP及中国药典推荐用的挑战微生物挑战性微生物USP EP 中国药典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 ATCC 10231 ATCC10231 ,NCPF 3179, IP48.72CMCC(F)98001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ATCC 16404 ATCC16404 , IMI149007, IP1431.83CMCC(F)98003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ATCC 8739 ATCC8739 ,NCIMB 8545,CIP53.126CMCC(B)44102铜绿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ATCC 9027 ATCC9027,NCIMB 8626,CIP82.118CMCC(B)10104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6538 ATCC6538,NCIMB 9518,NCTC10788 CIP4.83CMCC(B)26003试验所用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

微生物挑战性实验方法

微生物挑战性实验方法

微生物挑战性实验方法1.0目的新产品防腐效果的测试2.0 范围公司新产品3.0参考:4 材料与方法4. 1化妆品中常用的防腐体系[ 6]营养琼脂培养基、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0.9%氯化钠溶液、平皿、接种环、培养箱等4. 2微生物挑战性实验4. 2. 1受试用微生物测试用细菌和霉菌均由浙江省食品和药品检验所提供。

细菌包括: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巨大芽胞杆菌、绿脓杆菌。

霉菌包括: 黑曲霉、黄曲霉、变色曲霉、桔青霉、拟青霉、腊叶芽枝霉、球毛壳霉、绿色木霉。

实验前,将各菌种接种于合适的培养基中, 于37℃( 细菌) 或28℃( 霉菌) 下培养。

细菌培养在2天后, 霉菌培养在3-5 天后,挑选适量菌落于灭菌的生理盐水中,制成一定浓度的混合细菌( 1×108个/ ml) 或混合霉菌悬液( 1×107个/ ml) , 置于4℃贮放备用。

4. 2. 2一次加菌的28 天微生物挑战试验此方法参照美国药典( 第2 1 版) 上微生物挑战性试验检测防腐剂效果的方法。

称取各受试样品30g, 加入混合细菌或混合霉菌悬液, 每克受检膏霜最终含菌量分别为5×106个细菌和3 ×105个霉菌。

然后充分混匀, 置于28℃下。

在接菌的0、7、14、2 1 和28天取样分析: 准确称取3g样品, 加到含有玻璃小珠的灭菌锥形瓶内, 加入27ml灭菌生理盐水, 充分震荡混匀, 此悬液为1∶10稀释液;然后再用灭菌生理盐水按10倍依次稀释。

按平板倾注法计数受试品中含菌量, 细菌培养是37 ℃下24h~48h,霉菌培养为28℃下3~5 天。

此实验用以评判防腐剂的有效与否。

评判标准为: 当每克样品中一次接菌( 1×106细菌和1×105霉菌) 后, 在第14天存活菌量减少至不高于起始浓度的0. 1%, 以后逐渐减少, 在28 天为0 。

符合标准为防腐剂有效( 通过测试) , 不符合为防腐剂无效(不通过测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 《中国药典》 的方法分别考察以上做过方法 学验证的几个品种。取化妆品每份 20 mL,制成供试 液,分别加入试验菌液,使其最终细菌浓度为 106 / mL, 酵母菌和霉菌浓度为 105 / mL。放置在室温,7 天、 14 天和 28 天分别检测 1 次。检测方法是将试验样用 10 倍稀释法做系列稀释,取 1 mL 注入平面皿,加入 适宜各种菌生长的培养基,混匀,待凝固后于 37 ℃ 至少培养 3 天,霉菌和酵母菌在 25 ℃培养 5 天,然 后计数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即可得出每毫升样品 中的微生物数。 1.2.3 评价标准
摘要:为了考察 2010 年化妆品风险监测抽验样品的防腐效果,参考 《中国药典》(2010 年版附录) 对 3 种
化妆品进行菌落计数方法学验证,选取回收率达到 70%以上的 3 种化妆品进行微生物挑战性试验。通过对 3
类化妆品进行挑战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选择的 3 种化妆品均能通过挑战性试验。通过此次考察,可以
祛斑类 金黄色葡萄球菌 1.5×106
lg6.18 1.4×105 lg5.15
<10 <lg1
<10 <lg1 <10 <lg1
铜绿假单胞菌 1.6×106
lg6.20 1.4×102 lg2.15
10
lg1
<10 <lg1 <10 <lg1
大肠埃希菌
2.3×106
lg6.36 1.6×106 lg6.20
2 结果与讨论
2.1 结果 受试的 3 种类型的化妆品在检测时间内细菌和真
菌的防腐能力见表 1。从表 1 结果看,选取的 3 种类 型的化妆品,14 天细菌菌数下降不少于 2.0 lg,14 天~ 28 天细菌菌数未增加;与初始值比,14 天和 28 天真 菌数均未增加,受试的 3 种类型的化妆品均能够通过 挑战性试验。为了考察化妆品的防腐效力,本次试验 所选取的 3 种类型的产品都是经过微生物验证过的, 将 3 种类型的产品按照 《中国药典》 微生物限度检查 方法 (常规法) 进行验证,结果 3 种产品经过验证 后,各验证菌的回收率均能达到 70%,且该 3 种样 品按照化妆品卫生规范 (2007 年版) 方法进行检验 为无菌产品。因此,选择这 3 种样品作为供试品代表 进行研究,通过本次试验初步对 2010 年化妆品风险 监测抽验样品的防腐效果进行了考察,为消费者选择 健康的化妆品提供可靠依据。 2.2 讨论
防腐效能试验又称“挑战性试验”,它是用来测 定防腐剂有效抗菌的最低浓度,所有的化妆品在生产 和消费者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受到微生物污染 (一次污 染和二次污染)。微生物挑战性试验是目前评价防腐 剂效果的最为广泛和经典的检测方法。微生物挑战试 验有单一菌接种法和混合菌接种法,由于混合接种法 更能接近生活实际,代表实际污染的条件和状况,所 以混合菌接种的方法更容易被生产企业所采用和接 受,即在待测样品中分别接种混合细菌液或混合霉菌 液,搅拌均匀。再将样品置于室温下存放,并于不同 的时间分别测定样品中的活细菌和活霉菌含量[2]。为 了考察市场上化妆品的抑菌效果,在此采用单一加菌
实验前将各菌株分别接种到相应培养基斜面,细 菌 36 ℃±1 ℃恒温培养 48 h,霉菌、酵母菌 28 ℃±1 ℃ 恒温培养 5 天,然后用少量无菌生理盐水分别将斜面 上的菌苔洗出,充分摇荡均匀,经适当稀释分别制成 106cuf/ mL 混合细菌悬液和 105cfu / mL 霉菌孢子悬液, 置于 4 ℃贮放备用。 1.2 试验方法 1.2.1 方法
10
lg1
<10 <lg1 <10 <lg1
黑曲霉
1.8×105
lg5.26 1.6×105 lg5.26
<10 <lg1
<10 <lg1 <10 <lg1
白色念珠菌
1.4×105
lg5.15 1.4×105 lg5.15
<10 <lg1
<10 <lg1 <10 <lg1
护肤类 金黄色葡萄球菌 1.5×106
化妆品挑战性试验方法有很多,目前化妆品生产 制造企业或研究机构所使用的防腐检测方法主要有 CTFA、ASTM (美国检验方法及材料协会),USP 和 《英国药典学》 方法,《中国药典》 中的微生物标抑菌 浓度试验等方法。CTFA 要求在第 7 天时霉菌降低 90%,细菌降低 99.9%,并且在 28 天内菌数持续下 降。美国在 CTFA 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更为严格的 标准,即若单菌接种的 3 个平行试验中任何一种微生 物数量的平均值,在第 7 天时下降到 100 cfu / mL 以 下,28 天全部为 0,则视为效果优良通过挑战试验; 若第 7 天时下降到 1 000 cfu / mL 以下,则视为勉强 通过;若单菌接种的任何一种微生物,任何一个平行 样达不到上述标准,也达不到 CTFA 的要求,防腐体 系则评定为无效。按照 CTFA 的方法,本次考察的 3 种化妆品中,均能通过 CTFA 的要求,但是相对美 国的方法而言,只有祛斑类产品防腐效果优良,护肤 类产品中,铜绿假单胞菌没能通过美国的标准,防晒 类产品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没能通过美国标准。 可能由于 3 种类型的产品的制造工艺不同或者是使用 的防腐剂不同造成的。因此,好的加工工艺和防腐剂 的应用可以提高化妆品的品质,消费者的健康也能 得到保障。通过此次考察,可以为化妆品生产企业 提高防腐工艺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消费者的健康提供 保障。 2.3 化妆品防腐体系快速评价方法探讨
常规的微生物挑战试验方法的试用周期都在 28 天以上,这对于确定一个产品的防腐体系是必须 的。但很多生产企业在产品的防腐体系的筛选时,由 于摸索试验周期太长,不利于尽快淘汰无效的防腐体 系而选择有希望的防腐体系作进一步试验,以缩短研 究周期。通过检测数据,可看到:① 当测试进行到 第 7 天时,若细菌和霉菌数均能降低到 103 级以下 时,第 28 天时的结果和评价一般都能通过挑战试验; ② 当测试进行到第 14 天时,细菌和霉菌数在 104 级 以上时,第 28 天时的评价基本都不能通过挑战试验。 虽然这仅仅是一个经验性的规律观察,还需要在实践 中进一步验证,但对加快化妆品产品防腐体系筛选的 过程,应该是一个有价值的帮助。
的方法对 2010 年化妆品风险监测抽验样品进行了考 察,来初步评价此次抽检的化妆品的使用安全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种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金黄色葡萄球 菌[CMCC(B)26003]、大肠埃希菌[CMCC(B)44102]、 白 色 念 珠 菌[CMCC(F)98001]和 黑 曲 霉[CMCC(F) 98003],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lg6.18 3.6×105 lg5.56
5.7×102 lg2.76 2.9×102 lg2.46 2.8×102 lg2.45
·37·
管理·法规
日用化学品科学
表 1 3 种化妆品微生物挑战性试验结果 Tab.1 Result of three kinds of cosmetic challenge test
第 35 卷
产品
菌种
接种菌液浓度 / cfu·mL-1 lg 值
产品在不同培养天数的菌落浓度和 lg 值 0 天 /cfu·mL-1 lg 值 7 天 /cfu·mL-1 lg 值 14 天 /cfu·mL-1 lg 值 28 天 /cfu·mL-1 lg 值
20 lg1.3
<10 <lg1 <10 <lg1
黑曲霉
1.8×105
lg5.26 1.5×105 lg5.18
<10 <lg1
<10 <lg1 <10 <lg1
白色念珠菌
1.4×105
lg5.15 1.1×105 lg5.05
<10 <lg1
<10 <lg1 <10 <lg1
防晒类 金黄色葡萄球菌 1.5×106
为化妆品生产企业提高防腐工艺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消费者的健康提供参考。
关键词:化妆品;微生物;防腐体系;挑战性试验
中图分类号:TQ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7264(2012)03- 0036- 03
化妆品中一般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1], 容易造成 微生物的污染,因此在化妆品中常添加不同种类的防 腐剂来防止微生物的大量繁殖。随着化妆品种类和剂 型的繁多以及高科技生物原料应用的增加, 许多化妆 品公司都在积极研究防腐剂问题 (包括其品种和使用 浓度),并不断建立新的防腐体系。大多数化妆品不 能认为是无菌产品,因为制造它们的原材料不是无菌 的,且在生产过程中没有采用无菌程序,没有灭菌过 程,而且常常装在多次使用过的包装容器内,这就可 能造成了微生物的污染。产品的微生物污染是多种多 样的,最严重的微生物污染是致病性微生物的污染, 如致病性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条件致病性微生物 绿脓杆菌或白色念珠菌的污染,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对 消费者造成极大的危害。非致病性微生物的污染一般 不会对消费者造成生命威胁,然而很高浓度的微生物 的污染 (如达到 105 个 / mL),会引起产品的变质 (在颜色、气味、香味和透明度等方面),导致产品不 能使用。
样品为 2010 年化妆品风险监测抽验样品,选择 防晒类、护肤类和祛斑类,3 种具有代表性的产品进 行考察 。 1.1.2 培养基与主要仪器设备
洁净工作台 (苏州苏洁净化设备公司)、生化培 养箱 (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生 理 盐 水 、 SCDLP 液体培养基、卵磷脂吐温 - 80 营养琼脂培养 基、双倍乳糖胆盐 (含中和剂 ) 培养基、Baird Parker 和孟加拉红培养基等均由陆桥试剂公司提供。 1.1.3 实验用菌液的配制
参考 《中国药典》(2010 年版) 附录 XVⅢ D 抑 菌剂效力检查法指导原则,产品类别 2 类,参考局部 给药制剂、非灭菌鼻用制剂及用于粘膜的乳剂,细菌 于第 7 天时菌落总数下降 3 lg,至第 28 天时无增长; 真菌于第 14 天下降 2 lg,至第 28 天时无增长,判断 为防腐剂防腐效果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