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教案
以爱为话题的作文写作指导教案

以爱为话题的作文写作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爱的内涵,感悟爱的力量。
2. 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具体的细节来表达爱。
3.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爱的重要性2. 爱的类型及表达方式3. 作文写作技巧4. 作文修改与评价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关于爱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爱的内涵,引导学生感悟爱的力量。
3. 分析不同类型的爱,如亲情、友情、爱情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4. 教授作文写作技巧,如选材、构思、表达等。
5. 学生现场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6. 学生互评、自评,教师总结评价。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爱的内涵、类型及表达方式。
2. 示范法:展示优秀作文,分析其写作技巧。
3. 实践法:学生现场作文,教师指导。
4. 互动法:学生互评、自评,教师总结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的质量:内容是否具体、情感是否真挚、语言是否生动。
2. 学生参与度: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是否主动请教问题。
3. 学生进步程度:对比前后作文,观察是否有进步。
六、教学活动设计1. 爱的分享会: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亲身经历的或者知道的关于爱的故事,通过真实案例来感受爱的力量。
2. 爱的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探讨不同类型的爱在他们生活中的体现,以及如何用语言表达这些爱。
3. 爱的小练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爱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准备1. 爱的故事集:收集一些关于爱的感人故事,用于启发学生思考和感悟。
2. 作文评价标准:制定作文评价的标准,包括内容、情感表达、语言运用等方面。
3. 写作素材库:提供一些关于爱的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丰富作文内容。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表达爱。
2. 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不拘泥于传统观念。
以“责任”为话题的作文优质教案

以“责任”为话题的作文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主题为“责任”。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责任的含义与重要性,学习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展现责任担当,探讨责任与成长的关系,以及运用写作技巧表达个人对责任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责任的内涵,掌握通过具体事例体现责任担当的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例文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积极承担责任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责任的含义,学会运用具体事例表达对责任的认识。
难点:如何将抽象的责任概念具体化,并通过写作技巧展现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责任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责任话题的思考。
2. 新课内容:讲解责任的含义与重要性,引导学生分享生活中承担责任的事例。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具体事例表达对责任的认识,并进行课堂交流。
5. 写作指导: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写作指导。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完成一篇以“责任”为主题的作文草稿。
六、板书设计1. 核心词汇:责任、含义、事例、成长、写作技巧。
2. 板书提纲:责任的含义与重要性;具体事例展现责任担当;责任与成长的关系;写作技巧与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社会热点,了解不同领域的人物如何承担责任,拓宽写作思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度。
2. 教学目标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和突破。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文分析。
5. 板书设计的系统性和直观性。
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度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学生实际,从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责任的内涵。
话题作文拟题技巧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话题作文拟题技巧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话题作文的基本拟题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1. 话题作文的基本拟题技巧。
2. 如何运用拟题技巧进行创新。
教学难点:1. 创新拟题技巧的运用。
2. 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培养。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典型的作文题目,引发学生对话题作文拟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拟题技巧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话题作文的基本拟题技巧,包括:a. 从话题中提炼核心词。
b. 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拟题。
c. 结合话题背景进行拟题。
3. 拟题技巧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话题,运用所学的拟题技巧进行拟题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建议和帮助。
4. 创新拟题技巧讲解(5分钟)教师讲解如何运用创新拟题技巧,包括:a. 结合时事热点进行拟题。
b. 从不同角度进行拟题。
c. 尝试与众不同的拟题方式。
5. 创新拟题实践(5分钟)学生独立思考,结合所学的创新拟题技巧,对给定话题进行创新拟题。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建议和帮助。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在拟题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拟题技巧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三、课后作业1. 结合本节课所学的拟题技巧,对给定话题进行拟题实践。
2. 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尝试对其进行修改,使其更具吸引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基本拟题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创新拟题中的表现。
3. 学生对写作兴趣的提高程度。
五、板书设计话题作文拟题技巧1. 从话题中提炼核心词2. 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拟题3. 结合话题背景进行拟题4. 结合时事热点进行拟题5. 从不同角度进行拟题6. 尝试与众不同的拟题方式六、教学过程7. 优秀作品展示(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作文,让学生分析其拟题技巧,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作文教学设计教案7篇

作文教学设计教案7篇凶恶是一种直接的伤害,慈善是一种间接的伤害凶恶是一种赤裸裸的伤害,而慈善是一种静悄悄的伤害。
2、谓语的角度慈善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
慈善可以帮助人,慈善也可以打击人慈善有时能扶起人,有时能打倒人;慈善有时能彰显爱心,有时能泯灭良知。
慈善需行之有道。
3、宾语的角度慈善能救人慈善能拯救一个人的身体,更能拯救一个人的灵魂4、定语的角度慈善是一份最持久也最短暂、最昂贵也最廉价、最美好也最沉重的生命礼物。
5、主语和宾语的矛盾慈善是一种凶恶!有时,慈善也是一桩罪恶;有时,慈善换来更大的冷漠。
步骤小结:第一步是定点,就是选“主谓定宾”四个成分一个成份作为矛盾点。
第二步是造句,即制造出与话题相关的句子。
第三步,调适,对句子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就可以形成一个矛盾的句子了。
概括为——定点——造句——调试。
四、课堂小结作文语言,要变成一种刻意追求的制造行为,而不是随心所欲的闲来之笔。
这是解决你的意识问题。
第二句话是:技术的力量不在于懂得道理,而在于运用娴熟。
作文教学设计教案篇4学习目标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情。
2.积累读书方法。
课时布置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一)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感受1.导入:同学们,最近几天,俺们学习了几篇写俺们同龄人生活的课文,俺们深深被感染了。
课文中的那些事,好像就发生在俺们的身边,读起来非常亲切。
说说课文中的哪些事让你感到特别亲切,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2.同学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二)交流从课文得到怎样的启示1.导语:怎样做到让文章这样亲切感人,打动俺们呢?2.同学发言。
3.归纳:(1)把看到的、想到的如实地写下来,不说假话,比方,《祖父的园子》里,把“俺”的顽皮,干的傻事都一一写下来,这样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让俺们觉得写的就是俺们同龄人的真实生活,所以才打动了俺们,感染了俺们。
(2)观察细致,把细节描写得很生动,比方《童年·冬阳·骆驼队》中对“俺”模仿骆驼磨牙动作的描写。
以“幸福”为话题作文教案

以“幸福”为话题作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幸福的含义,提高对幸福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表达对幸福的感悟,提升情感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幸福的含义及其在不同领域的体现。
作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与技巧。
表达幸福感悟的常用句型与表达方式。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以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供范文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和创作。
2.2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幸福的含义。
讲解幸福含义:讲解幸福的含义及其在不同领域的体现。
讲解作文写作要求:介绍作文的基本要求与技巧。
讲解表达幸福感悟的句型与方式:提供常用的句型与表达方式供学生参考。
布置作文练习:根据所学内容,布置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题目。
第三章:教学案例与讨论3.1 教学案例提供范文或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幸福的含义。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幸福,培养其思维的多样性和深度。
3.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对幸福的理解和感悟。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培养其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第四章:作文练习与指导4.1 作文练习根据所学内容,布置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题目。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注重作文的结构和语言表达。
4.2 作文指导提供作文修改和评价的标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导他们改进表达方式和作文结构。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幸福的含义和作文写作要求。
强调学生对幸福的理解和感悟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5.2 反思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思考如何改进。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写作技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写作实践中,提升写作能力。
第六章:幸福作文素材积累6.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积累关于幸福的素材,丰富作文内容。
初中话题作文讲评课教案

初中话题作文讲评课教案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话题作文的基本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讨论、练习等环节,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围绕话题进行思考和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话题作文的基本写作技巧和方法。
2. 如何围绕话题进行思考和表达。
教学难点:1. 写作技巧的灵活运用。
2. 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话题作文的讲解稿和示范文章。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写作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话题作文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话题作文的基本写作技巧和方法,如如何选材、如何构思、如何表达等。
2. 教师示范一篇话题作文的写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如何围绕话题进行思考和表达。
三、讨论(15分钟)1. 教师提出几个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素材和想法,互相启发和借鉴。
四、练习(2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话题,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和建议。
五、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写作心得和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 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讨论、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话题作文的基本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教师也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对学生的写作过程和思维过程的引导还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加强。
初中话题作文讲评教案

初中话题作文讲评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话题作文的写作要求和结构特点。
2. 引导学生分析优秀作文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1. 话题作文的写作要求。
2. 优秀作文的特点。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分析优秀作文。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准备:1. 选取几篇优秀的话题作文。
2. 准备作文评价标准和分析框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话题作文写作技巧。
2. 提问:你们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二、优秀作文展示(15分钟)1. 展示优秀作文,让学生初步感受优秀作文的特点。
2. 引导学生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分析优秀作文。
三、作文评价标准和分析框架介绍(15分钟)1. 介绍作文评价标准,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2. 提出分析框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作文。
四、学生作文互评(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篇作文进行评价。
2. 引导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和分析框架,对作文进行评价。
3. 鼓励学生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
五、教师总结和点评(10分钟)1. 总结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对学生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指导。
3. 针对学生的写作困难,给出相应的建议。
六、布置作业(5分钟)1. 让学生根据本次讲评,修改自己的作文。
2. 布置下次作文的主题和要求。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优秀作文展示、作文评价标准和分析框架介绍、学生作文互评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话题作文的写作要求和结构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写作困难,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小学作文的教案(精选5篇)

小学作文的教案(精选5篇)一、引言作文是培养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的重要课程。
为了帮助小学生提高作文写作水平,本文精选了五篇小学作文的教案,通过合理设计的教学步骤和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和培养创造力。
二、教案一:《我喜欢的季节》1. 教学目标通过这篇作文,学生能够描述自己喜欢的季节,并表达自己对该季节的感受。
2. 教学步骤(1)创设情境,引入话题。
教师可以播放相关季节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不同季节的喜好。
(2)讲解关键词汇。
教师给学生介绍一些描述天气、景色和活动的词汇,如“阳光明媚”、“草地上开满了鲜花”、“我喜欢在秋天踩着落叶玩耍”等。
(3)示范写作。
教师以“我喜欢的季节”为题目,现场示范写作一篇作文,并逐步解释自己选择的词句和表达方式。
(4)学生写作。
学生根据自己对季节的喜好,用所学词汇和句型写一篇短文。
(5)展示和讨论。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展示自己的作文,进行互动和讨论。
三、教案二:《我的梦想》1. 教学目标通过这篇作文,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梦想,并描述如何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2. 教学步骤(1)启发思考。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有什么梦想?希望将来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梦想。
(2)展示范例。
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或事迹,激发学生对梦想的向往,并向学生介绍一些表达梦想的句子。
(3)学生写作。
学生根据自己的梦想,用所学句子和表达方式写一篇短文。
(4)分享和讨论。
学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梦想和写作,进行互动和讨论。
四、教案三:《我的假期生活》1. 教学目标通过这篇作文,学生能够描述自己的假期生活,并用适当的描述词语表达对假期的喜爱之情。
2. 教学步骤(1)启发思考。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一般是如何度过假期的?最喜欢假期的哪些事情?”激发学生对假期生活的思考。
(2)讲解关键词汇。
教师给学生介绍一些描述假期活动和感受的词汇,如“快乐”、“玩耍”、“游泳”等,并逐步展示如何将这些词汇运用到作文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路拓展—话题作文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课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
”他又说:“人类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
”的确如此,人类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能思考。
对于我们高三学生而言,思考可以让我们成熟,可以让我们深刻,可以让我们个性回归,并且更重要的是它能导引我们走向未知……
今天这节课,
我希望每位同学能充分利用上苍赐给我们的这一个大脑进行思考(打出思想者塑像),来完成今天我们作文前的思路拓展练习。
二、首先让我们看一幅画片。
(打出画片:非洲饥饿的儿童)你在画上看到了什么?看到这幅画你的心情如何?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议论发言。
)
小结: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有说直觉的,也有深层的分析。
这中间既带上了强烈的情感的色彩,
又带上了理性色彩。
其实,同情与关注源于我们一颗善良的心,更在于我们与生俱来的思想者的素质。
(打出幻灯:思想者的基本素质:冷峻的理性思考下是火一样的情感潜流。
)
三、接下来,我们走入今天的正题——思路的拓展。
先看第一个话题:生活中我见过各种形状、各样色彩、各种质地的绳,长的短的、粗的细的,绳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假如此时在你面前放着一根绳,你会想到什么?请以“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拟题目,自定体裁。
(打出“语意拓展法”)
我们可以先模仿《自然·社会·人生》的开头进行拓展。
学生议,教师点评。
]
鸟—一只鸟—一只死鸟—一只被刮到地上毛羽未丰的死鸟
绳一一根绳—一根细绳—一根拴在木桩上即将断裂的细绳
绳—一根绳—一根粗绳—一根挂在悬崖上的摇摇晃晃的粗绳
绳—一根绳—一根长绳—一根牵在孩子手中悠悠荡荡的长绳
接着我们再作推进式拓展:
绳——一根打了套结的绳——它挂在高高的绞刑架上
绳——一根无形的绳——在我的心灵上打了一个死结
绳——一根挂在墙头的绳——它牵着我在时光里游荡
刚才我们想的都是相对具体的绳,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下去,
运用相关联想,
我们都会想到一些
什么呢?
纤绳——三峡的纤夫
拴在心灵中的绳——我
墙上的绳——幻影与错觉
绞刑架上的绳——受难者
拉风筝的绳——田野里的孩子
挂在悬崖上的绳——登山者
“绳”往往具有“束缚”或暗含着“某种关系纽带”的意思。
在没有爱情的婚姻里,婚姻是根绳索;溺爱,有时使母爱成为一根绳索;在喜欢记恨人的心里,恨是一根绳索;有时,思维定势也是一根绳索。
甚至,自责与自卑也会成为一根束缚心灵的绳索。
在此,我可以这样假定,上帝给了你的一根绳子,让你去关着鸡、鸭、羊、猪的屋子里,去捆走它们其中的一种。
此时你该如何使用你的绳索子呢?
说到这里,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话可说了。
下面我们再看一则相对抽象的话题。
四、[打出第二题,要求学生齐读材料]
红、黄、蓝三种颜色构成我们这个多彩的世界,一块调色板一支画笔可以描画出世界最美的图画,一块普通的石头可以雕塑成不朽的艺术,法国著名的面包大王昂内尔·普尔拉纳仅仅利用三种原料做出千种以上不同的面包,他将一个普通的家庭公司发展为庞大的跨国公司,“普瓦拉纳”面包几乎成了法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象征之一……
你还能想到类似的现象吗?请以“简单”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拟题目,不限文体。
根据话题的定位,
你能看出材料中包含的哲理吗?
(学生议)。
下面我们从三个角度打开思路。
[打出三道题]
(1)找出与“简单”内涵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平凡、朴实、简单、朴实、单调、纯朴、简洁、容易等。
(2)找出几个与材料现象相同的例子来。
七个简单的音符构成无数的美妙的音乐,
世界上最易写的字是一,最难写好的字也是一。
一根普通的绳子可以打成各种各样奇妙无比的中国结;一黑一白的两种棋子,在一张格子棋盘上可以变幻莫测;平平常常的泥巴,
在泥人张的手里能变成美丽的泥娃娃。
墙头一只小小的蜗牛却让伍尔夫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写出了划时代的艺术作品。
(3)从简单到复杂,这中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过程?
[学生议论,教师点评]
五、下面我们重点从哲学和美学角度来审视这两个字——简单
问:“简单”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学生议后,再打出]
(1)简单中孕育着复杂,复杂寓于简单之中。
(2)平凡里孕育着伟大,伟大出自于平凡。
(3)将生活看得简单些,更容易获得快乐。
(4)简单包含着无穷的人生趣味。
(5)只有那些善于创造的人才能将平淡演绎成至味。
(6)善待简单正是成熟的开始。
(7)最好的方法往往是最简单的方法,而发现最简单的方法往往需要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
(8)复杂与纯朴无缘。
“简单”到底有怎样的美?能说说你所看到的“简单”吗?
[学生议,教师点评,再打出]
(1)最伟大的服装设计往往是最简洁的设计
(2)艺术的趋于平淡往往是成熟的结果。
(如陶潜)
(3)现代家庭装饰走的是简洁化的道路。
(色彩与线条)
(4)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5)有古朴民风之地成了现代社会旅游的热点。
(周庄、香格里拉、西藏高原)
(6)简洁、质朴、纯洁、天真
六、下面是老师搜集的有关“简单”的材料,请大家一起读读。
(1)《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2)汪国真:通俗易懂的东西不一定是名著,名著一般都是通俗易懂的。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中国近代学贯中西的作家的作品几乎都是通俗易懂的,而一些不通今不博古的却偏好云遮雾盖。
(3)灵感是石头中的美,不知要凿多少废料,才能最终把它捕捉。
(4)一无所需最像神。
(苏格拉底)
(5)质朴是大师的品质,它既体现在日常举止中,也体现在作品中。
这是一种丰富的简洁、
深刻的平淡、自信者的谦虚,知道自己无需要矫饰。
(6)把简单的事情说得玄妙复杂,或把复杂的东西说得简单明白,都是不寻常的本领。
前者靠联想和推理,后者靠的是直觉和洞察。
前者非聪明不能为,能为后者的人则不但要聪明,
而且要诚实。
(7)“大羹无味”、“寄至味于平淡”。
七、小结:我们每个人都长着一个脑袋,脑袋上一律有眼有耳有鼻有嘴,上帝在这一点上是偷懒的,人都是这个样子,然而在这样看简单的脑袋里,却装着一个复杂的大脑,以至科学发展到今天还未能彻底解开大脑之迷。
思维是千差万别的。
我说这话的意思是,“简单”虽包含如此丰富的哲学意义和美学意义,但我们的大脑决不可以“简单”。
归根结蒂,就是希望你开动脑筋写出富有个性色彩的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