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合集下载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实践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实践
• 帮助个体发现自己的存在困境和心理需求,实现自我认识 • 通过自我反思和意义寻求,帮助个体成长和发展 • 通过自我价值的实现,帮助个体达到自我实现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在个人成长 中的实际应用
•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在个人成长中的实际应用包括生活叙事、自我 反思和意义寻求
• 通过生活叙事,帮助个体讲述自己的生活故事,理解存在的意 义
• CBT关注个体的认知和行为问题,强调解决问题 •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关注个体的存在本质和意义寻求,强调自我成长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与心理分析有某种程度的联系
• 都关注个体的潜意识和心理冲突 • 但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更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和责任,而非潜意识
02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核心技术与方法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
提高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效果的对策还包 括文化敏感和治疗效果评估
• 需要考虑文化背景对个体的影响,采 用文化敏感的治疗方式 • 需要评估治疗效果,确保治疗的有效 性和安全性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可能包括跨学科 合作和技术创新
• 可以与其他学科(如社会学、人类学 等)进行合作,深入研究个体的存在困 境和心理需求 • 可以采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 术,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可及性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实践
DOCS SMART CREATE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基本概念与理论背景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定义与起源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是一种以存在主义 哲学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起 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
初的存在主义哲学
• 重视个体存在的本质和意义 • 强调个体在人生困境中的自由意 志和责任

最新人本—存在主义 心 理 治 疗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人本—存在主义 心 理 治 疗教学讲义ppt课件

▪ 人类社会的发展
▪ 自然界本身的发展------是两个不同的系统,又
是两个相互影响的系统,这两个系统之间应保 持协调与和谐。

不应以一个方面去损坏另一个方面。人类应
在追求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的同时,不应凭
借手中的技术和资金,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
态、污染环境的方式求得发展。倡导的是把生
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一作为至上的道德价
人本—存在主义 心 理 治 疗
第一节 人本—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概述
人本—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是一组方法极为类似的心理疗法的总称。这些疗法曾被贴上过 不同的标签,如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模式、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模式、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模式、 经验性心理治疗模式等。
第二节 来访者中心心理治疗
一、基本理论
(一)自我实现 人除了一般生物的自身潜能外还有人特有的心理潜能,即指人有一种要求发挥内在潜能
一、决策失误可以导致灾难性的生态破坏

我国历史上因决策失误导致灾难性生态破坏的教训
是十分惨痛的。。


时至今日,我们仍有许多开发与建设项目由于决策者
的生态保护意识薄弱,缺乏制度保障。
▪ ----决策前期无生态保护评估、咨询: ▪ ----决策过程中无生态保护参与; ▪ ----决策实施无生态保护监督; ▪ ----实施后无生态保护审计或回顾性评价制度。
▪ 第五章 环境伦理实践
▪ 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环境伦理,既是一种新
的环境道德理念,更是一种指导人类实践活动的 行为规范,它广泛渗透并应用于决策、科学技术 和工程、人口和生态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环境 法制和环境教育等社会领域之中。
第一节:决策中的环境伦理
▪ 面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冲突,政府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与罗杰斯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与罗杰斯

1罗杰斯把心理治疗领域的存在主义治疗称做“来访者中心疗法”。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核心假设是:如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他能够和别人正常交往、沟通,便可以发挥他的潜力,改变其适应不良行为。

来访者中心疗法认为,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着积极、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潜力。

作为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创始人,罗杰斯是提出一个新兴的心理疗法,同时也是当时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变革者。

比如罗杰斯本人推行心理治疗演示,将心理治疗本身从重重黑幕中解放出来,被世人接受。

实行咨询录音,对心理治疗的本身提供数据支持,科学分析。

提出社会性心理咨询,而非只针对个别富裕阶层的心理服务,让心理服务从此脱离了医疗结构与私人诊所的局限等。

在心理治疗倾向方面,由之前的医生、专家的“有指导方针”,转向为“无指导方针”或来访者自我指导趋向,实现了心理治疗认识的再一次认识变革。

罗杰斯的贡献,是心理治疗发展史上的一大贡献。

2在心理治疗领域,应当说有贡献的人还是不少。

比方说弗洛伊德有贡献,荣格有贡献、罗杰斯同时期的贝克认知治疗也有贡献。

但是比较而言,罗杰斯的贡献又是最“无形广阔”的,为什么呢?罗杰斯更多是在针对心理学应用社会与服务社会的整体贡献。

他这个贡献,更多是在针对社会文化、心理融合、民生民主、国际信任合作的贡献。

当时就有很多人觉得把来访者中心疗法也归类为广义的心理学第三势力。

可以说,如果没有罗杰斯,在美国、在世界领域,心理学未必发展的如此迅捷。

随着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流派,罗杰斯本人社会影响力的逐渐扩大,以至于后来几乎影响了世界心理学发展。

另外,在理论渊源上,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创建者马斯洛曾在韦特海默指导下,研究整体论,形成整体分析的方法论。

罗杰斯也主张对人的心理事件或直接经验进行现象描述和整体研究。

罗洛•梅强调对主观意识经验的整体体验和描述,主张存在意义的心理实践等等。

主张存在主义的马斯洛提出了口号;主张实践的罗杰斯则促成了国际间心理治疗领域的响应。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读后感心理学的思考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读后感心理学的思考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读后感心理学的思考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读后感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作为一种心理学流派,通过对人类存在状态的深入研究,探索了人类的自由、责任和意义等核心问题。

阅读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相关文章让我思考了许多与心理学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就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主要观点与方法展开讨论,并结合心理学的观点进行思考。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强调人类存在的核心问题,认为人类是自由、责任和寻求意义的存在。

相比于其他心理治疗流派,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更加关注个体与世界的联系以及个体自主塑造自己生活的权力。

在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中,治疗师与客户的关系是平等的,治疗师不是权威的专家,而是提供帮助和指导的人。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核心方法之一是帮助个体面对存在的不确定性与困境。

人类存在的本质就是不确定的,面对生活的苦难和挑战时,个体常常感到无助和焦虑。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通过与个体的对话和探索,帮助个体接纳生活的困境,找到积极应对的策略。

这种方法在心理学中可以与“认知重建”这一概念相联系,即通过改变个体对问题的看法,从而改变个体的情绪和行为。

此外,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还注重个体对自由和责任的认识。

作为一个自由的存在,个体具备塑造自己生活的能力和选择权。

治疗师通过与个体探讨其真实的欲望和价值观,帮助个体认识到自己的选择权,并引导个体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选择。

这种方法在心理学中可以与“自主性”这一概念相对应,即通过增强个体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决策能力,从而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还关注人类对意义的追求。

在现代社会,许多人感到生活缺乏意义和目标,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通过与个体对话,帮助个体发现自己对真正重要的事物的渴望和关注,从而找到生活的意义和目标。

这种方法在心理学中可以与“幸福感”这一概念相联系,即通过追求个体真正感兴趣的事物和价值,从而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在阅读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相关文章后,我深感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对于心理学领域的重要性。

最新人本―存在主义心理治疗PPT课件

最新人本―存在主义心理治疗PPT课件
心理潜能,即指人有一种要求发挥内在潜能的普 遍倾向以推动个体生长、成熟,靠这种力量人能 发展成为一个健全的、机能完善的人。所谓自我 实现就是充分地、完善地发挥人自己的潜在能力。
第三节 格式塔心理治疗
格式塔心理治疗(gestalt therapy)又称完形 心理治疗,是劳拉·培尔斯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 方法。
人本―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第一节 人本—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概述
人本—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是一组方法极为类 似的心理疗法的总称。这些疗法曾被贴上过不同 的标签,如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模式、以人为中心 的心理治疗模式、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模式、经验 性心理治疗模式等。
第二节 来访者中心心理治疗
一、基本理论
(一)自我实现 人除了一般的概念,如现象学、 场理论、存在观点、对话、责任、心理代谢、有 机体自我调节及觉察等。在格式塔治疗中心理代 谢(mental metabolism)比喻心理功能。
二、治疗技术
觉察或称“领悟”是格式塔治疗的主要目标, 即知道环境、选择的责任、自我知识、自我接受 及接触的能力等。要实现这一目标,格式塔治疗 者主要采用存在对话(dialogue)的方式来进行。
第五节 过程—经验心理治疗
一、基本理论
过程—经验治疗模式是一种现象学的、经验 支持的、情绪取向的方法,它系统而灵活地帮助 来访者意识到其情绪并有效地利用其情绪,发展 其情绪智力。
二、治疗技术
过程—经验治疗与治疗师有关的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来访者—治疗师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 方面是治疗的主要任务。
第四节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一、基本概念
(一)自我知觉能力 (二)自由和责任 (三)建立个人认同和建立与他人有意义的关系 (四)寻找意义 (五)焦虑是生活的一种状态 (六)对死亡和不存在的知觉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 人类最大的冲突,来自于与生俱来的关于存在的 最终意义:包括死亡、孤独、自由及虚无
➢ 对焦虑的积极忍受,能够使人们产生重要的自我 认识,焦虑是对真正的自我的呼唤。
➢罗洛·梅:人在焦虑面前要有现实意义的 行动
➢焦虑提示着一种冲突,建设性的解决途径 总是有的。要使焦虑具有建设性意义,首 先得坦率地承认焦虑并面对危险的处境, 而不是通过逃避现实来回避焦虑。
完形治疗中的“我负责技术”
(四)克服抉择焦虑
存在心理治疗支持来访者去面对他们长久 以来一直逃避的焦虑,以及协助来访者重新界 定自己与他们的世界,使其更真实地接触生活
(五)寻找人生意义
人们必须单独地赋予自己生命的意义 弗兰克尔的“意义动。人们不应总去追问生命 的意义是什么,而应担负起生命中的任务和责 任,在完成这一使命的过程中,生命的意义将 逐渐呈现
(二)自由说
萨特认为,自由是价值的唯一基础
存在心理治疗主张人具有自由选择的能力,拒绝 接受各种形式的因果关系决定论。
海德格尔:当一个人通过自己的选择探索生存的 可能时,积极的成长就会产生。
弗兰克尔: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是无法被剥夺的, 人有做决定的自由,人有意志的自由,最终的结 果是我们自由选择的结果,我们要为这些选择负 责。
• “死亡不可避免不但不是一种威助,而是我们利 用生命时间达到最大极限的推动力,而不是让构 成生命整体的一次次机遇荒废而过。”
• 尼采:“参透为何,定能接受任何”。(有生存 理由的人几乎可以忍受任何遭遇。)
• 雅洛姆:物质上的死亡毁灭我们的生命,死亡的 意义却拯救了我们。
➢每个人都应追问生命的意义,并且只 有通过承担他自己的生活才能向生命 作出回答,通过成为负责任的人而对 生活作出反应
弗兰克尔:“有限存在的自由就像人是在 限制中的自由,人的自由不是没有条件的, 而是受到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属性的限制, 但是,在选择面对这些条件时人永远是自 由的,总是可以自由的选择他面对这些条 件的态度。”

第十一章 人本-存在主义心理治疗[13页]

第十一章 人本-存在主义心理治疗[13页]
临床心理学
第十一章 人本-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概述 来访者中心心理治疗 格式塔心理治疗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过程-经验心理治疗
第一节 概述
强调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潜能和积极成长、发展的趋势,人们有决定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从而 不需要一个专业治疗师对来访者的体验做出解释,强调让个体对他自己的体验做出结论。
20世纪50年代,“来访者中心治疗”或“以人为中心治疗”,从澄清来访者的情感转移到 强调来访者的现象学世界。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通过对心理治疗的过程与成果的广泛研究继续检验以人为中心治 疗的基本假设,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以人为中心的治疗进一步得到完善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以广泛应用于教育、工业、群体、解决冲突以及对世界和平的研 究为标志。
第三节 格式塔心理治疗 一、基本概述
又称完形心理治疗,由弗里茨·培尔斯创立,主张整体地分析现象。 主要目标:觉察和“领悟”,即知道环境、选择的责任、自我知识、自我接受及接触的能
力等。
第三节 格式塔心理治疗
二、治疗技术
代表人物
K.考夫卡(K.Koffka)
治疗性关系的基本特征
包含 存在 投入对话 对话的生动性
第五节 过程-经验心理治疗
一、基本理论
代表人物
加拿大约克大学的心理学家格林伯格 美国托莱多大学的埃里奥特
反映了来访者中心治疗、格式塔治疗、存在主义治疗与目前关于情绪的研究和理论的相互结合。 情绪图示:通过赋予体验以意义、价值和方向而整合体验。 强调来访者内在的、固有的成长趋势,假设有两种因素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
历史背景:
人本主义:罗杰斯 存在主义:维克多·弗兰克 共同点:都尊重来访者自己的经历,都相信来访者有做出肯定的、积极的、有建设性的选择的能力,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第四节存在主义疗法一、存在主义心理学及相关概念存在主义心理学是哲学上存在主义运动的一个分支。

存在主义运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突起。

与这个运动有关的人物在法国有让.保罗.萨特和阿尔贝.加缪,在德国有马丁.海德格尔和卡尔.雅斯贝尔斯,在瑞士有卢德维希.宾斯万格,在英国有R.D.莱恩,在美国有罗洛.梅和埃德里安.范.卡姆。

存在主义运动影响了像卡尔.罗杰斯和亚伯拉罕.马斯洛这样的美国心理学家的思想。

存在主义心理学可以定义为人类存在的一种经验科学,使用的是现象学分析的方法。

现象学的分析意思是对直接觉察到的经验进行描述,亦即描述一个人心里此刻正在进行什么活动。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是,人想做什么样的人有他自己的自由;所以,只有他对他自己的生存负责。

博斯把他存在主义的心理疗法叫作存在分析。

存在(dasein)是个德文字,后译成用连字符连起来的英文短语“存在于世界中”(being-in-the-world)。

“存在于世界中”或存在构成人的存在的整体;因而才有存在主义心理字这个名字,解释存在分析时须要小心,要用他说的“存在于世界中”的方法来解释个体存在的这种特殊性质。

存在于世界中这是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它表达的思想是,世界与个体是一个整体,离开世界即无个体存在,离开个体即无世界存在。

二者之一既不能独自存在,也不能把它们看成是分开的,它们是相互作用的两个实体。

世界在个体中被揭示,个体揭示世界。

这两种揭示构成存在现象;现象之外再无他物;它们任何一个既不是因也不是果,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

它们是人类存在的全部现实。

其最著名和最明确的倡议是萨特的格言:“存在先于本质”(l'existence précède l'essence)。

他的意思是说,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或体外的灵魂。

道德和灵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创造出来的。

人没有义务遵守某个道德标准或宗教信仰,人有选择的自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和幸福
Emmy van Deurzen 世界心理治疗大会 北京 2008
Emmy van Deurzen
心理治疗与咨询学校主任(伦敦)
•Sheffield大学荣誉教授 •Middlesex大学访问教授 •Schiller 国际大学教授
•“困境咨询”公司主任 (谢菲尔德、伦敦)
关于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以及咨询 的书籍
价值,信念,目的

• •
• • •
在看待冲突、困难以及两难困境的时候, 我们需要发掘这些东西之下更重要的议题。 重新从各个方面回顾那个情境,他们所经 历问题都有着哪些不同的方面? 我们需要建立这样问题之下的价值。换句 话来说,就是:究竟困难在何处? 理解隐藏的假设、价值以及信念。 什么是被阻挠了的人生目标? 有哪些相反的因素需要去整合?

自我世界(Eigenwelt): 阅读和理解关于来访者生活情况的文本,寻找叙述 的中心。他们认为他们自己是什么人?格式塔/自体心理学/自我心理学/个人 中心心理治疗. 精神世界(Uberwelt):确认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个人的人生意义是什么?荣 格学派/心理综合学(Psychosynthesis)/核心流程/超个人的
生理上:
当处于威胁之中时,找到安身之处 相信和关注压力带来的感觉。 找到可以抚慰以及扩展你的视域的自然环境
生与死
• 在生存的地图上,最重要的两极就是生与 死,存在与不存在,在场与缺席。
(存在主义咨询与心理治疗实务,54页)
• 存在主义治疗的目标就是获得对生命的艺 术的控制,这样人生的历练就是可接受和 可享受的,而不是害怕和拒绝的。
问题,并非是答案
• 活着意味着什么?我是谁?我生存的目的是什 么?我们应该怎样活着?我可以期望达到什么? 幸福是可能的吗?别人对我的期望是什么?我 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应该怎样表现?世界上真有 公平存在吗?理解生命以及牢牢掌握它是可能 的吗? 我能找到克服我的麻烦的方法吗?在痛 苦中这样煎熬是必要的吗?我何以变成一个更 好的人,过上更有价值的生活?
对真理的追寻
• 真理往往是自相矛盾的:平等地面对生活 的阳光面与活的阴暗面。 • 不仅仅是健康,而是带着勇气直面负面的 东西和困苦。 • 格式塔治疗(极性),荣格派治疗( 阴 影), 后期弗洛伊德: 死本能(破坏本能) 以及力比多,即生本能。
存在主义哲学家
自由的哲学家
索伦· 克尔凯郭尔 1813-1855 弗里德里希· 尼采 1844-1900 卡尔· 雅斯贝斯 1883-1969
现象学
存在主义
让-保罗· 萨特 1905-1980 莫里斯· 梅洛-庞蒂 1908-1961 阿尔贝· 加缪 1913-1960
后现代
米歇尔· 福柯 1926-1984 保罗· 利科 1913-2005 雅克· 德里达 1931-2004
弗兰茨· 布伦塔诺 1838-1917 埃德蒙特· 胡塞尔 1859-1938 马丁· 海德格尔 1889-1976
生命为了什么? 我是谁?
• 对生命的反思意味着反思我们的种种关联:
• • • • 对世间万物 对其他人 对我们是什么,我们想要成为什么 对我们眼中最为关乎生命本身的部分
布伯的“ 相会”
• 人际(the interhuman): das Zwischenmenschlichen(人之间); 真 正的交流沟通发生在此“间”(inbetween) (布伯,Between Man and Man,《人与人之间》,1929). • 全部现实生活就是相会(如上: 62) • 这就是真理之所在.
2.治疗关系
3.治疗师的世界观 4.生活以及更广阔的观点
关于治疗关系的不同方面
存在
来访者
治疗师
来访者的生活
治疗的目标
• • • • •
帮助人重新发现他们的眼界 看到和看穿认识人生的处境 拓宽视域 提升人生的眼界 一个活的一些观点然后建立新的联系的 机会 • 对人类的生存理解更多 • 鼓励去生活,以及学着存在 • 解放.

克服创伤
精神上:
在世界观上整合所发生的 改进而不是放弃价值观、信念、目标、意义 坚持最真的东西
个人上:
允许这个事件强化你的个性 表达出思想和回忆 ,在与逆境的关系中重获自由感 学会放弃,也要学会坚持
社会上:
尝试去超越由隔离和拒绝所导致的仇恨和毁灭性的关系,直到和解成为可能。 尝试从想法相似的盟友处寻找归属感 交流你的感受,但不要带上责备、 怨恨、苦闷
• 我思(Cogito)
找到一种新的观点
意向性Intentionality
谓 主 体
述 对 象


• 我思 Cogito(主体 subject): 先验还原 • 意象活动 Noesis(过程 process):现象学还原 • 意向相关项 Noema(对象 object):本质还原
I. 先验还原
(Meditations II, 第12页; 中译本,《第一哲学沉思录》,第一个沉思,第14页)
心理学是盏灯塔
• 在当代心理治疗师和他的病人的关系或 许就是一盏灯塔,越来越多的人会发现 他们自己被驱使去跟随,以免精神上被 奴役,或者肉体上被摧毁。
(托马斯· 萨斯 1962:272)
生命这所学校
如果将生命比作一所学校,我们都 是学生。在这里,没有人能够避免 失去勇气或者绝望。
当代存在主义哲学家们
• • 胡塞尔 萨特 海德格尔 梅洛-庞蒂 雅斯贝斯 福柯
埃德蒙特· 胡塞尔 1859-1938
• 现象学 • 本质直观(Wesenschau): 面向事情本身 • 意向性 (弗兰茨· 布伦塔诺). • 直觉:追问自然态度. • 知识由经验开始. • 加括号的假设 (Bracketing assumptions)
假设以及情感

• • •
假设、信念和情感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 系呢? 这里参与到经历的、表达出的或者隐藏着 的情感之中就显得非常重要. 这些情感反之将会引回到价值、信念和目 标,不管是被承认的还是不被承认的。 小心地定位所有这些,与来访者核对什么 才是真正对他们重要的东西.
人类存在的维度以及紧张关系 欲望 肉体上 社会上 个人上 精神上 生之愉悦 爱之归属 同一性之整合 善之目的 恐惧 死之痛苦 恨之疏离 自由之瓦解 恶之无益
突破但不是击垮
• 失去和转换就是旧事物的垮掉。 • 它可以意味着我们突破一些阻碍,并且行 进到下一个层面,而不是被击垮或者变得 抑郁。 • 在过程中我们会变得更强大,对生命更了 然。
辩证法
• 正题,反题以及合题. • 人类进化是伴随着持续的斗争以及克服前 一阶段的向前运动。 • 悖论,矛盾以及两 难的情况是可以整合 以及克服的。
(托马斯·萨斯 1962: 273)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目标
使得来访者能够讲出关于他们 生活以及他们自己的真实状况 充满激情地活着:迈向完满 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陷,并 最大限度的利用他们 学习着用正确的方式去实践、 如何建立关系、思考、感觉以 及存在 找到意义和目的 设定未来的生活
1. 意向活动. 2. 存而不论(Epoche): 悬置假设(suspend assumptions) 3. 描述. 4. 水平化(Horizontalization). 5. 等同化(Equalization). 6. 证实(Verification).
II. 本质还原
1. 意向相关项. 2. 侧显(射映,Abschattungen):侧影. 3. 本质直观(Wesenschau): 寻找本质的东西 4. 遗传构成(对比“不变的”这一观点). 5. 属性背后的诸普遍者
(同上,19页)
• 我们需要面对现实和边缘,或者是决定人 类处境的生活之限制。
致力于:
• 通过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转变你来访 者对他们世界的认知。 • 帮助他们使之在建立关系以及遇到别人 是能够更直截了当,更真实。 • 帮助他们理解他们自己的经历、处境、 两难抉择与目的。 • 帮助他们能面对基本的人类议题、矛盾、 可能性以及限制。
我们生活幻象之上的权威
在这个意义下应该使我们是我们所是。但是如果 我们永远应该使我们是我们所是,我们因此会是 什么呢……?人类就是使得虚无来到这个世界上 的那一种存在。
(萨特, 1943:59; 中译本,《存在与虚无》,2007年第三版修订译本,第92页。)
我们人生的风景
• 理解 生活世界(the Lebenswelt) ——就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
III. 先验还原
– 1. 我思 – 2. 先验自我 – 3. 唯我论的克服. – 4. 意向性的视域(Horizon of intentionality) – 5. 自身(self)作为原点 – 4. 先验的交互主体性( intersubjectivity)
实践的存在主义模型
1.来访者的世界观
浮现出了什么? 重新审视事物: 终止我们的假设, 而是真正看存在的是什么.
现象学的方法
I. 现象学还原(Phenomenological reduction)
• 意象活动 (Noesis)
II. 本质还原(Eidetic reduction)
• 意向相关项 (Noema)
III. 先验还原(Transcendental reduction)
肉体上:
生/死 感知、行动、环境、身体、事物 生存/世界.
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干预
• • 周围世界(Umwelt): 理解物质的潜台词及其具现:一个人与他周围世界的 关系。行为的/生物能(bioenergy)/生物动力/经典精神分析 共同世界(Mitwelt): 描述并且将来访者生活所处的社会、文化以及政治背 景计入考量。客体关系/系统的/沟通分析疗法(TA)/团体/认知行为治疗/阿 德勒学派
• 我如何能够提高我自己在这些议题中的 投入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