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2016年)
湖南大学近年来SCI、EI、SSCI收录论文

湖南大学近年来SCI、EI、SSCI收录论文情况分析发展规划办科学技术研究院二〇一四年三月湖南大学近年来SCI、EI、SSCI收录论文情况分析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SCI),是目前全球公认的衡量一个机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
本文通过研究我校及部分“985工程”高校近年来SCI、EI、SSCI收录论文[1]情况,分析我校科研论文产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湖南大学近年来SCI收录论文情况(一)2001年以来我校SCI收录论文总量2001年以来,我校SCI收录论文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
2001年仅104篇,2004年超过200篇,2007年超过500篇,2012年达764篇。
但2009年以来,收录论文篇数的上升斜率有所下降(见图1)。
图1 湖南大学2001年以来SCI收录论文情况[1] 本文提到的SCI/EI/SSCI收录论文均为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检索报告的某机构为第一作者单位的收录论文。
(二)2001年以来我校理工类学院SCI收录论文情况1. SCI收录论文总量2001年以来,我校SCI收录论文的产出单位主要集中在10个理工类学院[1],前三位的学院是:化学化工学院(1872篇)、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618篇),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562篇),其他学院均在500篇以下(见图2)。
图2 湖南大学各学院2001年以来SCI收录论文总量比较2. 分年度SCI收录论文增长情况2001年以来,我校理工类学院分年度发表SCI收录论文数量见表1,增长趋势见图3。
[1] 因建筑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等学院发表SCI、EI收录论文量太小,在本研究中不作分析。
图3 湖南大学理工类学院2001年以来SCI收录论文增长趋势图3. 2008-2012年理工类学院发表SCI一区论文数量情况2008-2012年,我校发表在SCI一区刊物上的论文共298篇,占总论文数的8.83%。
湖南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附件:湖南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建立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学校内部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服务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学校科研事业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财政部和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教财…2012‟7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技…2012‟14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教监…2012‟6号)等科研政策、专项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及有关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应于纳入我校管理的各类科研项目,包括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第三条我校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不论资金来源渠道,均为学校科研收入,必须全部纳入计划财务处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并按项目单独核算、专款专用。
第二章管理职责和权限第四条学校建立健全“学校、学院、课题组”三级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进行科研经费管理,学校是科研经费管理的责任主体,校长对学校科研经费管理承担领导责任,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学校分管财务、科研工作的校领导对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负责,有关科研经费管理的重大问题应按照有关规定由学校党委常委会或校长办公会进行专题研究决定。
第五条学校和国家认定的校内各类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是科研活动的基层管理单位,基层管理单位要根据学科特点和项目(含课题,下同)实际需要,合理配置资源,为科研项目执行提供条件保障;要监督预算执行,督促项目进度。
学校将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情况纳入基层管理单位负责人的业绩考核范围。
湖南大学科研业绩认定办法2021

湖南大学科研业绩认定办法2021保研主要看前三年的成绩。
1.保研主要以大学头三年的成绩为依据。
免责发生在大四年级的开学九月份,所以推免参考分是你大学三年的全部成绩。
一般而言,免试要求大学头三年不能挂科,加权平均成绩名列前茅,大学英语平均分,以及相应的学术科研成果。
达到以上条件后,可以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研究。
保研,成绩问题,很复杂。
若要保研,请在贵校大班排名前五位。
2.保研所依据的是大学头三年的综合成绩,这个关键取决于你要保研的学校和专业的规定,一般有加试英文和专业课的规定,最好提前与你保研的学校联络,及其学校的师兄、姐,掌握保研所学专业及所学专业的情况和,一般都会有加试英文和专业课的规定,最好事先联络你保研的学校及其师兄、姐,掌握本学校的本科毕业情况和。
3.大一在保证不挂科的前提下,成绩考的最高点,不超过4分,大二继续,大三在以上基础上,成绩达到最高分,再好的成绩也不会挂科,基本保研成绩也不会超过4分。
延伸:保研的综合成绩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研究成绩。
研究成绩是每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有些学校计算 GPA,另一些学校则计算加权平均分。
2、综合成绩,是在研究成绩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政策,看你发了多少论文、获得了多少竞赛奖、参加过哪些学校确定的社会活动得分。
首先,要恭喜你的分数超过了全国95%的考生。
但你思考过未来如何发展吗?继续考研深造,还是加入“社会人大军”?如果要考研深造,你知道【死亡211】吗?提前规划,早做准备,才能让下一个三年更舒心!今天就列举几所比较有代表性的“骨灰级211”,感受一下你就知道了!1、苏州大学2、暨南大学3、郑州大学4、上海大学5、南京师范大学6、北京邮电大学部分内容转载至:知乎湖北大学202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招生工作严格遵守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努力选拔优秀人才。
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推动学院科研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科研的积极性,逐步建立、健全学院科研激励机制,提高学院创新能力和科研实力,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的科研奖励对象为以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署名的学院在编教职工。
第三条科研奖励范围包括论文、著作、获奖成果、研究课题。
第四条同一成果只奖励一次。
若同一成果以多种形式发表,多次获得院外奖项,学院只计最高奖项,不重复奖励。
第五条科研成果奖励每学年评审一次,并实行一次性奖励,以奖金的形式发放。
第六条成果奖励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章学术论文第七条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第一作者为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且第一单位署名为“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或对应外文单位全称的论文。
论文系指3000字以上学术研究论文,不含文摘、诗歌、散文、小说、杂文、通讯报道、作品集等。
第八条学术论文奖励标准:1、凡独立完成,依照上述标准执行;合作完成者,只奖励第一作者,第二、三作者不奖励。
具体级别由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科研委员会认定。
2、艺术作品,报刊杂志上刊登者与上述论文等同;参展获奖者,国家级一等奖奖励3000元,国家二等奖与省部级一等奖视同D类,国家三等奖、省部级二等奖与地市一等奖视同E类,国家优秀奖、省部级三等奖、地市级二等奖视同F类,省部级优秀奖、地市级三等奖视同G类。
在相应的协会组织的活动中获奖者,降一级执行。
具体级别由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科研委员会认定。
第九条各系部对提供的论文内容应进行核查。
教职工进行申报备案时,对于多处发表的内容基本相同或主要观点基本相同的论文要进行筛选,只能选择一篇申报,如果申报多篇,将取消奖励资格。
第三章著作第十条著作范围:由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的,带ISBN书号的专著、译著、编著。
不含单纯的作品集、习题集、论文集、教材等。
第十一条著作奖励标准:(有具体分工任务者,三名以后均为500元奖励;如果没有具体分工,不论参与人多少,只奖励前8名)第四章获奖科研成果第十二条获奖科研成果的界定获奖科研成果指由政府部门、业务主管部门(不含各类研究会、学会及各类征文奖)颁发的第一署名单位是“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或对应外文单位全称的各级各类奖项。
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第一条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提高整体教科研水平,结合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教科研成果奖励每年评审1次,并实行一次性奖励,以奖金的形式发放,原则上每年度核定奖励1次。
第三条教科研成果的奖项设:获奖成果奖、论文奖、著作奖及教材奖、课题立项奖。
第四条凡立项的教研、科研项目的结题、鉴定、报奖等事项,归口科研处统一管理。
各项目负责人有责任和义务配合科研处做好材料整理和归档工作。
第五条教职工公开出版的著作、教材,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等都必须用原件在所在教学系、处室登记,并将原件封面、扉页、前言、目录、版权页、文章、封底等相关复印件交科研处。
未进行登记、非第一作者、未注明或注明第二单位的,不属于我院奖励的范围。
第六条剽窃、侵夺他人研究成果的,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学院科研奖的,由科研处报院学术委员会批准后撤消奖励并通报批评。
推荐部门和个人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他人骗取奖项的,学院给予通报批评。
第七条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各类人员,每人每年必须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刊物上发表1篇论文或参与编写1本公开出版发行的著作、教材,未完成者不得参与当年评优评奖。
第八条评奖程序:(一)报奖人提供成果原件交所在部门初审(交复印件须带原件由科研处审查核实),部门负责人签署初审意见,初审合格的报奖成果由本部门于当年12月31日前统一报科研处。
(二)科研处负责材料汇总与核实,报学术委员会审核及评定。
(三)学术委员会负责全面评审,确定获奖项目和等级。
(四)将学术委员会的评审结果报主管院领导和院长审批后,由学院颁布授奖决定,颁发奖金。
第九条奖励标准:(一)教研、科研成果奖的奖励:成果奖类别包括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省部科技奖、省社会科学成果奖)、省级教学成果奖(湖省高教省级教学成果奖、湖省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优秀成果奖)、市级科技进步奖、市社会科学成果奖和院教学成果奖。
湖南大学教学成果申报、评选与奖励办法

湖南大学教学成果申报、评选与奖励办法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根据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做好我校教学成果奖申报与评选工作,特制订本办法。
一、评审奖励对象与范围1. 对象:在我校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教学辅助人员、教学管理人员。
在同等条件下,长期从事公共课、基础课教学的教师和青年教师取得的成果可优先考虑。
2. 范围:教学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a) 根据培养目标,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在加强思想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开展课程、教材、实验实习和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坚持教书育人,探索教学规律,整合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编撰高质量教材,提高教学质量的成果;b) 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推动教学改革,开展教学评估,加强专业、学科、师资、教风和学风建设,指导学科竞赛,促进产学研结合,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等方面的成果;c) 推广、应用已有的教学成果,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明显成效的成果。
二、成果申报的条件1. 教育思想正确,符合办学方向和教育教学规律,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2. 有明显特色和较高水平,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并经过两年以上实践检验,在一定范围内有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3. 有反映本成果的方案、教材、总结、论文和其他有关证明材料;4. 申请人和主要完成人要为人师表,直接承担教学、教学管理和教学辅助工作,且在相应岗位上连续工作三年以上;5. 集体完成的成果,由成果的主要完成人申请,合作完成的成果,由成果第一负责人所在单位负责预评和向学校推荐,每项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不得超过3个。
三、成果的评审和争议1. 学校成立校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负责校级教学成果的评审和省级教学成果的推荐工作;各院(系)要成立评审小组,负责校级教学成果奖的推荐工作。
湖南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湖南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建立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学校内部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服务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学校科研事业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财政部和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教财〔2012〕7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技〔2012〕14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教监〔2012〕6号)等科研政策、专项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及有关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应于纳入我校管理的各类科研项目,包括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第三条我校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不论资金来源渠道,均为学校科研收入,必须全部纳入计划财务处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并按项目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第二章管理职责和权限第四条学校建立健全“学校、学院、课题组”三级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进行科研经费管理,学校是科研经费管理的责任主体,校长对学校科研经费管理承担领导责任,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学校分管财务、科研工作的校领导对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负责,有关科研经费管理的重大问题应按照有关规定由学校党委常委会或校长办公会进行专题研究决定.第五条学校和国家认定的校内各类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是科研活动的基层管理单位,基层管理单位要根据学科特点和项目(含课题,下同)实际需要,合理配置资源,为科研项目执行提供条件保障;要监督预算执行,督促项目进度。
学校将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情况纳入基层管理单位负责人的业绩考核范围。
湖南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结题报告项目名称:有机锡肟配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Cx1503项目主持人:李璇捷联系方式:所在学校和院系: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指导教师:张复兴职称:教授项目完成时间:2017年5月湖南省教育厅二O一七年制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级别□.国家级■.省级□.院级重点□.院级一般项目名称有机锡肟配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应用研究项目主持人姓名专业所在学院联系电话学号备注(异动情况)李璇捷化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项目组成员梁芳化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颜倩莹化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欧淑芝化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指导教师张复兴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职称教授项目起止时间2015年5月 1 日——2017 年 5 月 1 日二、主要研究成果序号成果名称成果形式作者出版社、发表刊物或颁证单位时间(刊期)1 三(邻甲基苄基)锡和二(间氟苄基)锡硫代水杨酸酯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获奖李璇捷湖南省化学化工学会2016、52 三(邻甲基苄基)锡和二(间氟苄基)锡硫代水杨酸酯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获奖李璇捷湖南省教育厅2016、73 新型氯化三苯基锡(1,4-二氢-2,3-二苯基四氮唑酮)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论文李璇捷《合成化学》2016、84 三(邻甲基苄基)锡和二(间氟苄基)锡硫代水杨酸酯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论文李璇捷《应用化学》2016、85 二[邻(间)氟苄基]二氯化锡的合成和晶体结构论文欧淑芝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2备注:成果形式可以为系列论文、研究报告、实际应用、专利、获奖情况等,成果需以附件形式提供相关资料。
三、项目经费开支情况序号主要开支项目金额(元)备注实验耗材15000分析测试4000其它1000计划经费 20000 元实际支出经费 20000 元四、项目结题报告有机锡化合物有着丰富的反应性和广泛的用途,特别是自Brown[和Crowe]报道有机锡具有抑制癌细胞作用以来,有机锡化合物的研究有了快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2016年)2016-06-1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调动广大科研人员从事高水平、原创性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校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和科研实力,根据学校发展阶段性需求,对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优秀科研成果的我校在编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设立重大成果奖、高水平论著奖。
第二章重大成果奖励第三条对以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重大科研成果奖的科研人员予以表彰和奖励,奖项类别及奖励标准如下:表1 重大成果奖励额度表表2 高水平论文奖励额度表(自然科学类)第十四条对于省、市知识产权局明确给予专利发明人的补助和奖励,学校按省、市知识产权局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各学院或科研基地可以结合本单位学科建设特点制定各自相应的科研奖励办法。
第十六条2016年1月1日以后取得的科研成果按照本办法进行奖励;2015年12月31日之前取得的科研成果按照原《大学科研奖励办法》(湖大科字[2009]11号)进行奖励。
第十七条本办法由科学技术研究院和社会科学处负责解释。
附录:1.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期刊与分类办法2.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分类目录大学办公室20 16年6月8日印发附录1: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期刊与分类办法第一条为全面配合《关于加快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学校“双一流”建设,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从事高水平、原创性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影响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分成A、B、C三类学术期刊,其中,A类期刊为学校进行奖励的期刊,三类期刊均纳入到《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院年度科研工作考核实施办法》中。
第三条高水平论文实施分类奖励,经济学门类、管理学门类、法学门类、统计学学科为一类,其他人文学科为一类;A类期刊分为A1、A2、A3三级。
(一)A1级:《中国社会科学》;权威教育评估机构发布的最新版人文社会学科国外期刊。
(二)A2级:SSCI和A&HCI收录论文(A1级的人文社会学科国外期刊除外);《哲学研究》、《经济研究》、《世界经济》、《金融研究》、《法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教育研究》、《心理学报》、《体育科学》、《文学评论》、《外语教学与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历史研究》、《考古》、《管理科学学报》、《管理世界》、《中国图书馆学报》。
(三)A3级:权威教育评估机构发布的最新版人文社会科学国期刊。
(A1、A2级的人文社会学科国期刊除外)。
第四条B类期刊包括《新华文摘》全文(中国史、世界史学科除外),《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以及除本办法A类以外的CSSCI收录期刊(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颁布的最新版本为准)。
第五条C类期刊包括除本办法A、B类期刊以外的具有刊号的公开发行的期刊。
第六条哲学社会科学的级别认定,本办法只列出纳入到《大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的,包括人民、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科学、三联书店、高等教育、人民教育、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文献、人民文学、外语教育以及经学校认定的国外出版公司。
第七条本办法由社会科学处负责解释。
附录2: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分类目录一、A1级中文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二、A1级外文期刊:教育评估部门发布的最新版人文社会学科国外期刊。
哲学:《Mind》、《Analysis》、《Ethics》、《Philosophical Quarterl y》、《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Nous》、《P 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The Philosophical Review》、《Philosophy East and West》、《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Review of Symbolic Logic》、《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British J 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 phy》、《Religious Studies》、《Historical Materialism》、《Archiv Fu 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Revue De Metaphysique Et De Morale》。
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American Economic Review》、《E conometrica》、《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Journal of Finance》、《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etrics》、《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J 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法学:《Harvard Law Review》、《Yale Law Journal》、《Oxford Journ al of Legal Studies》、《Columbia Law Review》、《Stanford Law Review》。
政治学:《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Foreign Affai rs》、《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Comparative Politics》、《World Politics》、《International Security》、《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社会学:《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British Journal of So ciolog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Current Anthropology》、《American Ethnologist》、《Demography》、《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 ore》、《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民族学:《American Ethnologist》、《Ethnicities》、《Ethnic and Ra cial Studies》。
教育学:《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Harvard Educa tional Review》、《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Oxford R eview of Education》、《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Comparative Education》。
心理学:《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Psychological Review》、《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Psychological Bull eti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Psycholog ical Science》、《Child Development》、《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体育学:《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Sports Medicine》、《Journal of Sports Sc iences》、《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 Sport》、《Internationa 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 ucation》、《Journal of the Philosophy of Sport》、《The Internationa 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中国语言文学:《Language》、《Applied Linguistics》、《Critical In quiry》、《Linguistics》、《Brain and Language》、《Modern Language J ournal》、《Meta》、《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Lingu istic Inquiry》、《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Poetics Today》、《T’oung Pao》、《Acta Orientalia Hungaricae》。
外国语言文学:《Language》、《Applied Linguistics》、《Critical In quiry》、《Linguistics》、《Modern Language Journal》、《Meta》、《Tr 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Linguistic Inquiry》、《New L iterary History》、《Style》、《Modern Fiction Studies》、《Language Learning》、《Target》。
新闻传播学:《Communication Research》、《Journal of Communication》、《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Communication Theo ry》、《New Media & Society》、《Public Opinion Quarterly》、《Journa lism Studies》、《Communication Monograp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