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11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xx学习提示这是一篇讲话,作者时任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这是他在法学院2003届本科生毕业礼上的讲话。
这篇讲话的对象虽然是大学毕业生,但对我们同样有看深刻的启示。
从学校向社会的过程,是一个人从青涩走向成熟、从充满幻想到走向现实的过程。
作者送给即将毕业的同学们两句话。
第一句话是“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校园里,老师们以分数奖你的成功,并且不要求物质回报,而社会更多是一个市场,不能把自己习惯了的校园标准原封不动地带进社会。
第二句话是“要安分守己”,作者告诫大家要恪守自已对于生活和理想的追求,从容坦然面对平凡,勤勤恳恳地为社会和大众服务。
这篇讲话面对现实问题,抓住学生的心理共性、就业特点以及成才、成功的可能性来讲,很有针对性。
在说理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并举出大家熟悉或了解的事例,很有说服力。
课文老师们,同学们:你们好!在这个欢庆你们毕业,欢送一些同学离开校园的场合,我说两句话,作为你们大学生活的结语。
第一句更多是说给马上要走向工作岗位的同学的,一句大实话: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
在校园里,个人努力也起作用,但作用更大的其实是天分。
老师不要求你们的物质回报,只要你考试成绩好,人格上没有大毛病,基本上就会获得老师的欢心,就会获得以分数表现的奖励。
在这个意义上,大学基本是一个“贤人政治”或“精英政治”的环境,更像家庭,评价体系基本由老师来定,以一种中央集权的方式,奖励的是你的智力。
社会则很不同。
社会更多是一个利益交换的场所,是一个市场,是“平民政治”。
评价的主要不是你的智力优越与否(尽管你的聪明和智慧仍然可以帮助你),而是你能否拿出什么别人想要的东西;这个标准不再由中心——老师确定,而是分散——由众多消费者确定的。
因此,尽管定价178元,不到10天,3000册英文版《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在北京新华书店已经脱销,而许多学者的著作一辈子也卖不了这么多,甚至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也因此,才有了“傻子瓜子”年广九,才有了“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才有了IT产业中的退学生现象。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案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理解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个人成长和成熟。
1.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社会的期待与个人成长。
分析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强调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个人成长和成熟。
1.3 教学活动讨论:学生对于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看法。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社会是否有义务等待个人成长和成熟。
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1.4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对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个人成长和成熟的理解。
第二章:个人责任与成长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个人责任对成长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理解个人需要为自己的成长负责。
2.2 教学内容分析个人责任对成长的影响。
强调个人需要为自己的成长负责。
2.3 教学活动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个人责任对成长的影响。
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2.4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对自己成长的责任感。
第三章:自我认知与成长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自我认知对成长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理解自我认知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分析自我认知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强调个人需要通过自我认知来促进成长。
3.3 教学活动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自我认知对成长的影响。
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3.4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对自己成长中的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第四章:面对挑战与成长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面对挑战对成长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理解面对挑战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分析面对挑战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强调个人需要勇敢面对挑战来促进成长。
4.3 教学活动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面对挑战对成长的影响。
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4.4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对自己成长中面对挑战的重要性。
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展望自己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5.2 教学内容鼓励学生为自己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制定目标。
第三课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在北京大学法学院200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苏力
一个人,无论读多少年书,最终还是要步入社会。 那里,竞争激烈,优胜劣汰;那里,充满变数,机 遇与挑战并存;那里,重能力,凭实力,通常不会 也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在社会上跌打爬滚,个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 品味,成功与否,幸福与否,只有自己知道,也只 有自己才能界定。 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安分守己”,这是一 个师长对学子的苦心告诫,也是社会的客观要求。
拓展延伸
聆听了苏教授的谆谆告 诫,你收获最大的是哪一点? 作为职高生的我们又该如何去 努力呢?
职高生应该怎么做
送给大家两句话: 坦然面对琐细而繁重的学习生活,把握现在; 在走进职场之前做好初步的规划,准确定位。
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张雨生
•
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 流着汗水默默辛苦的工作 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漠 也不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是不是像我整天忙着追求 追求一种意想不到的温柔 你是不是像我曾经茫然失措 一次一次徘徊在十字街头 因为我 不在乎 别人怎么说 我从来没有忘记我 对自己的承诺 对爱的执著 我知道 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认真的过每一分钟 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 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认真的过每一分钟 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 跟着希望在动
字词积累
未雨绸缪(chó u mó u )宪章(xià n )琐细(suǒ ) 安分守己(fè n )膨胀(pé ng zhà ng )谦逊(xù n)
识记生字、生词
• • • • • • • •
深闺(guī) 甭(běng) 诉讼(sòng) 膨(péng)胀(zhàng) 琐(suǒ)细 养在深闺人未识:比喻还未被发现的好的人或事物。 格格不入:有抵触,不投合。 短视:眼光短浅。 琐细:细小而繁多的事情。 暗淡:(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鲜艳。 安分守己:规矩老实,守本分。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原文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在北京大学法学院200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苏力老师们,同学们:①你们好!在这次欢庆你们毕业,欢送一些同学离开校园的场合,我说两句话,作为你们大学生活的结语。
②第一句更多是说给马上要走向工作岗位的同学的,一句大实话: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
③在校园里,个人努力也起作用,但作用更大的其实是天分。
老师不要求你们的物质回报,只要你考试成绩好,人格上没有大毛病,基本上就会获得老师的欢心,就会获得以分数表现的奖励。
在这个意义上,大学基本是一个“贤人政治”或“精英政治”的环境,更像家庭,评价体系基本由老师来定,以一种中央集权的方式,奖励的是你的智力。
社会则很不同。
④社会更多是一个世俗利益交换的场所,是一个市场,是“平民政治”;评价的主要不是你的智力优越(尽管你的聪明和智慧仍然可以帮助你),而是你能否拿出什么别人想要的东西;这个标准不再由中心——老师——确定,而是分散——由众多消费者——确定的。
因此,尽管定价178元,不到10天,3000册英文版《哈利波特与凤凰令》在北京新华书店已经脱销,而许多学者的著作一辈子也卖不了这么多,甚至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也因此,才有了“傻子瓜子”年广九,才有了“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才有了IT产业中的退学生现象(大家还记得甲骨文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森2000年在耶鲁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吗?)。
这种“脑体倒挂”,不完美,但也恰恰表明了市场的标准,人类的局限——你甭指望通过教育或其他,把消费者都变成钱锺书或纳什。
因此,我们的同学千万不要把自己16年来习惯了的校园标准原封不动地带进社会,否则你就会发现“楚材晋不用”,只能像李白那样用“天生我材必有用”来安慰自己,更极端地,甚至成为一个与社会、与市场格格不入的人。
⑤尽管社会和市场的手是看不见的,但它讲的却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不讲期货,讲也都是将之转为现货。
你可以批评它短视,但它通常还是不会,而且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案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成长和成熟是个人责任,需要自己努力和付出。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反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社会中适应和发展。
二、教学内容1.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的事实。
2. 个人责任和自我驱动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3. 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的事实,以及个人责任和自我驱动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反省。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讲解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的事实,引发学生思考。
2. 讲解个人责任和自我驱动的重要性:强调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责任,讲解自我驱动的作用。
3. 分析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制约和影响。
4. 讨论应对策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社会环境中适应和发展,提出应对策略。
5. 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悟和行动计划,进行总结和反思。
五、作业与评价2. 评价:根据学生的文章内容,评价其对成长和责任的理解程度,以及行动计划的可行性。
六、教学拓展1. 邀请成功人士分享经验:邀请一位在社会中取得成功的人士来校分享其成长和成熟的过程,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
2. 观看相关纪录片:推荐学生观看一部关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的纪录片,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七、教学实践1.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社会环境中个人成长的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八、教学评估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在课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估,反思自己在成长和责任方面的进步。
2. 同伴评价: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共同成长。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案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的残酷性和个人成长的责任。
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不会等待个人成长和成熟。
1.2 教学内容:介绍社会的发展和个人成长的联系。
强调个人责任感和自我驱动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社会的残酷性和个人成长的责任。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社会的认识和个人的成长经历。
第二章:社会的残酷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的竞争性和挑战性。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适应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社会中的竞争压力和挑战。
讨论如何在竞争中保持积极态度和应对挑战。
2.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社会中的竞争和挑战。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适应能力。
第三章:个人成长的责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个人成长的责任在于自己。
培养学生自我驱动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讲解个人成长的责任和自我驱动的重要性。
分享成功个人成长的经验和方法。
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个人成长的理解和经验。
讲座式教学,讲解个人成长的责任和自我驱动的重要性。
第四章:自我驱动和自我管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自我驱动和自我管理的方法。
培养学生制定目标和计划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自我驱动和自我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分析制定目标和计划的重要性。
4.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自我驱动和自我管理的理解。
实践练习,培养学生制定目标和计划的能力。
第五章:案例分析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培养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自己的成长和成熟负责。
5.2 教学内容:提供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问题和挑战。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5.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和教训的能力。
第六章:社会发展的速度与个人成长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速度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学设计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四单元,主要内容围绕社会对个人成长和成熟的要求展开。
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期待和要求,并从中获得启示和反思。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关键词汇和短语的掌握,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但可能对于抽象思维和较长篇幅的文章理解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并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思考,例如:“你认为社会对个人成长和成熟有什么要求?”让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例子:教师可以请一位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并邀请其他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可以提醒学生关注社会对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要求。
2. 预习课文:教师指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结构,让学生预测一下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例子:教师可以提供课文的标题和几个关键词,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猜测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向全班汇报自己的猜测。
3. 阅读理解:教师带领学生逐段阅读课文,并进行适当的解释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细节信息。
可以使用一些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作者在文章中用了哪些例子来说明社会对个人成长的要求?”“你认为社会对个人成熟的要求合理吗?为什么?”等。
例子:教师可以选择一段课文,读给学生听,并提问学生相关问题。
社会没有义务等你成长和成熟

进一步比较市场与学校对个人的不同要求(第7段) 比较 内容 社会 对个人的要求 不讲“期货”,讲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货”, 它把每个进入社会的人都当做平等的不考虑你刚毕 业,没有经验。
学校 会让你补考,或者到老师那里求个情,改个分数。 如果你有什么素质,有什么潜力,有 比较 什么后劲,你就得给我拿出来,你就 结果 得给我变成实打实的东西。
பைடு நூலகம்
你甭指望通过教育或其他,把消费者都变成钱钟书或纳什。 比较 如果将校园标准原封不动地带进社会 ,就会“楚材晋不 结果 用”,甚至与社会、与市场格格不入。
对社会上曾存在的“脑体倒挂”现象, 元芳,你怎么看?
• 这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由社会对事物的评 价标准所决定的,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 打击大多数脑力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诱 使一部分人为钱不惜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 与责任,另一方面给人们更深的反思
社会没有义务等 待你成长和成熟
苏 力
苏 力
苏力(朱苏力),祖籍江苏 东台,1955年4月1日出生于安徽 合肥。1970年12月入伍,1976年6 月退伍后当测绘工人。1978年考 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5年考入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中国法 律思想史。一年后,赴美自费公 派留学。1992年归国,任教北京 大学法律系,先后聘讲师 (1992)、副教授(1994)、教 授(1996)和博士生导师 (1997)。1998年任法学院学术 委员会主席、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1999年任法学院副院长;2001年 任法学院院长。
学 校
个人表现 个人努力也起 作用,但作用 更大的其实是 天分。 你能否拿 出别人想 要的东西。
社会
基本是一个“贤 基本由 人政治”或“精 英政治”的环境, 老师来 定 更像家庭 是一个利益交换 由众多 的场所,是一个 消费者 市场,是一个 来确定。 “平民政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脚踏实地,积极投入到社会中去。
(二)作者列举了北大一名招生人员的事例,这名招生人员有哪些优秀的品质?作者举这个人的例子是为了讲述什么道理?
明确:安分:勤勤恳恳在平凡岗位上服务;守己:恪守着他学生时代对于生活和理想的追求。
他没有成为一个被纪念的人,甚至没有成为一个被许多人长久记住的人,但是,他是一个另同事和同学们怀念的人。
作者举这个例子是想告诉学生安分守己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做出努力,平平凡凡也是一种成功。
成功不必定与幸福相联系,作者希望学生在离开校园之际,不仅要树立自己的雄心,更要界定自己的成功。
(三)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下面几句话的理解以及所受到的启示(见课后练习五)。
1.在这个意义上,大学基本是一个“贤人政治”或“精英政治”的环境,更像家庭,评价体系基本由老师来定,以一种中央集权的方式奖励的是你的智力。
明确:说明学校和社会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不同,在校园里,个人努力也起作用,但作用更大的其实是天分。
老师不要求你们的物质回报,只要你们的考试成绩好,人格上没有大毛病,基本上就会获得老师的欢心,就会获得以分数表现的奖励。
而社会更看重你是否拿出别人想要的东西。
2.尽管社会和市场的手是看不见的,但它讲得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不讲期货,讲也都是将之转为现货。
你可以批评它短视,但它通常还是不会,而且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明确:每个进入社会的人都是平等的,刚毕业、没经验都不是借口,如果失去一次机会,可能就永远失去了机会,有什么素质,有什么潜力,有什么后劲,都必须拿出来,变成实打实的东西。
3.成功并不必定同幸福相联系,所谓的不成功也未必等于不幸福。
明确:首先,作者在这里用了两个限定词,“不必定”“未必”,这说明作者并不是完全忽略两者之间的联系,而只是力图说明成功与幸福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其次,作者的前句话是为后句话做铺垫的,作者在这里是要告诫广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成功的定位不要盲目,不要期望过高,始终保持对生活的幸福感受。
惟其如此,才能从容面对平凡而琐细的生活。
八、本文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