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读后感

合集下载

《爱莲说》读后感

《爱莲说》读后感

《爱莲说》读后感•相关推荐《爱莲说》读后感11篇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莲说》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爱莲说》读后感1首先,从文章来说作者是从生长环境方面,描绘了莲的高洁和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写了莲的正直和芳香;从风度方面,写了莲的清高。

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直接描写形美,菊和牡丹烘托,作者抒情议论来表现莲的品质的。

君子精神中的君子,是孔子的理想化的人格。

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

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须是仁义,是事业的正当性。

君子处事要恰到好处,要做到中庸。

在孔子看来,君子的反面,即是小人。

《论语》中君子、小人对举者甚多。

孔子将君子、小人对举,是为了通过对照,彰显君子的品质。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也没有达到他心目中君子的地位,孔子对他称赞最多,虽然称赞他“好学”,但只以“仁人”相许。

他甚至觉得自己也达不到这个标准。

孔子说过:“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就这么九个要求,却十分的难以达到。

九思总结起来无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古人把乾当作马,坤当作牛,君子在常人眼中就是龙象,就像刘老师说的欲为龙象,先做马牛。

莲在淤泥中已经做过马牛,出来后才被认为是龙象,人在成为君子前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是君子,肚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天坚强劲健,君子应该像他一样坚强。

所谓地势坤,就是君子要学大地一样宽厚,仁爱,有包容万物之胸怀,厚德载物,大地的千姿百态,五颜六色,高山峡谷,平原江湖,都是天的运行下,形成的,也就是说大地的形成源于天。

那么君子就像大地,学会包容理解。

一个有深厚品德的人,才能成为君子;一个自强的人,才能成为君子,并像天和地一样,学会坚强与包容。

这么看来,莲,为什么能成为君子呢,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可是四君子里为什么偏偏没有莲,花中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确实各有它的特色。

《爱莲说》读后感(通用14篇)

《爱莲说》读后感(通用14篇)

《爱莲说》读后感《爱莲说》读后感(通用14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莲说》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爱莲说》读后感篇1周敦颐的《爱莲说》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众”。

开篇深沉大气,既点明了《爱莲说》之莲也属水陆草木之花,也点明了莲的可爱,只是“甚蕃”者里的之一罢了。

这为他下文的“予独爱莲”埋下了顺理成章的伏笔。

如此开篇,出笔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

接下去周敦颐并没在甚蕃里纠缠,只是直接缩景,一句“晋陶渊明独爱菊”,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接下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

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

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

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

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下句周敦颐就直接进入了正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之语,爱莲之心,喻莲之志,可谓一气呵成,看似是对莲的直观描写,其实字字句句皆是借莲之表像倾诉心衷也。

此运笔之老到,实让人叹为观止。

可说通篇读者都无一丝喘息之机。

语言超凡脱俗,而回味却是隽永绵长,越品越有滋味。

收篇,周敦颐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让人读来也别有一番回味。

《爱莲说》读后感篇2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爱莲说》?这是宋代的哲学家周敦颐的作品,他的这个作品可以说是赞美的莲花中的佼佼者了。

里面更是有着千古绝句,予唯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句话,仔细看上去只是有些古风韵味,可细细读来,思绪万千,深意更是颇多。

爱莲说阅读心得体会范文10篇

爱莲说阅读心得体会范文10篇

爱莲说阅读心得体会范文10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让我们写份读书心得,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爱莲说阅读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

爱莲说阅读心得体会范文1周敦颐的《爱莲说》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众”。

开篇深沉大气,既点明了《爱莲说》之莲也属水陆草木之花,也点明了莲的可爱,只是“甚蕃”者里的之一罢了。

这为他下文的“予独爱莲”埋下了顺理成章的伏笔。

如此开篇,出笔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

接下去周敦颐并没在甚蕃里纠缠,只是直接缩景,一句“晋陶渊明独爱菊”,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接下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

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

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

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

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下句周敦颐就直接进入了正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之语,爱莲之心,喻莲之志,可谓一气呵成,看似是对莲的直观描写,其实字字句句皆是借莲之表像倾诉心衷也。

此运笔之老到,实让人叹为观止。

可说通篇读者都无一丝喘息之机。

语言超凡脱俗,而回味却是隽永绵长,越品越有滋味。

收篇,周敦颐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让人读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予谓菊,花之隐者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此平淡之句接上节“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可谓浑然一体,不着丝毫痕迹。

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而无一言直接指责。

周敦颐通过这样的对比,将自已比喻为君子。

读后感爱莲说的心得体会通用版10篇

读后感爱莲说的心得体会通用版10篇

读后感爱莲说的心得体会通用版10篇s 读后感爱莲说的心得体会通用版精选篇1世间花卉品种繁多,特点各异。

牡丹冠绝群芳,海棠娇艳超凡,水仙雅洁清馨,可宋朝的周敦颐却独钟情于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

起初,我百思不得其解,可读了周敦颐的《爱莲说》后我才恍然大悟。

莲花的外观、精神、修养无一不让我为之动容,无一不让我陷入无尽的感染中。

作者用《爱莲说》这篇文章中对莲的形象和品格的描写,赞美了正直高尚的气节,鄙弃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借以表现出作者自身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对莲花的描写正是作者对文章中心的最好的诠释。

试问,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呢?封建统治时期,那鸣冤的鼓声不绝于耳,可那些所遇的青天大老爷们却在后堂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数着做案人送来的“白花花”的银子。

当今现代,家长掀着大包小包的礼品乐滋滋地叩响老师家门的人也不在少数。

莲花尚且能够做到不愿意隐退,不贪图荣华富贵,坚贞不渝地保持君子的操守,而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当然,所谓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并非是指像刘禹锡那样隐居山林,从此不问世事,这是断然不可取的。

如果不问世事,只关心自己,确实也可称为“洁身自好”,可是换一种方式,这就成了自私只在乎自己,而不管他人死活。

“濯清涟而不妖”也并不是指整天穿着麻衣、布鞋这就叫做“不妖”,社会总在进步,人的思想也不能停滞不前,而是指莲花在清澈的水中不断洗濯、涤荡,唯恐蒙受些微不洁的心态,这便很容易使人想起莲花素净雅致,仪态庄重的本质,而并非思想的止步不前。

《爱莲说》这篇文章教会我们要有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鄙弃追名逐利,趋炎附垫的恶浊世风,要做到真正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这篇文章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读后感爱莲说的心得体会通用版精选篇2宋朝著名的的哲学家周敦颐,又称濂溪先生。

周敦颐的《爱莲说》是古代散文中的脍炙人口的名作。

爱莲说读后感(10篇)

爱莲说读后感(10篇)

爱莲说读后感(10篇)爱莲说读后感1《爱莲说》是宋代的哲学家周敦颐的一个有名作品,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莲花的秀丽与纯净的品行。

而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也写出了莲花的纯净,更使《爱莲说》千古流传,天下皆知,成为世人咏人的经典。

莲花,在盛夏开放,有着水嫩洁净的颜色,亭亭玉立的身姿,还有那淡淡的芳香,令人凉意暗生,惹人怜爱。

周敦颐则通过这篇文章完善地表现出了莲花的美妙以及对莲花别出心裁的感情。

那千古名句更是道出了他眼中的莲花的品质,不虚伪、不做作、虚心、高尚、正直。

不仅仅是描写有娇美外表的植物,也说出了对自己的要求和对人生的看法。

在文章的最终一段,他感叹了世人只爱富贵与秀丽,甘愿随波逐流、不思进取、不重内在的做法,也对这样的社会感到可惜和无奈。

但是他会让自己像莲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成为一个君子,而不是去隐逸,漠视这一切。

周敦颐将莲花喻为花中君子,表达了对莲花的宠爱,更表达了对君子的崇敬。

君子,不仅有着知书达理、正直坦荡的品质,更包含了威猛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气概。

在如今,我们看似不需要成为君子,只要能有钱就行,人们缺少了君子的品质,为了利益同流合污。

假如人们能有君子的品质,那么世上便少了勾心斗角,更少了战斗,多了和平。

所以我们要学习君子的品质,让世界变得更好。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有感受。

有时候,我也意志不坚决,例如我看到别的同学在抄作业,也会忍不住跟着抄,不自己完成作业,对自己要求不严格。

如今我知道我错了。

我盼望自己能变得正直、表里如一,像莲花那样纯净高尚,成为一个老实的人。

爱莲说读后感2古往今来,莲花始终有“花中君子”的美名,追其缘由,一直是出自背诵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

这篇爱莲、赞莲的美文,历经千年,多少文人墨客说诵吟咏。

由此,莲花也不再是亭亭玉立的出水芙蓉,人们给予了它心的生命意义。

读完这篇千古美文,心中存有些许怀疑。

周敦颐爱莲、赞莲,由于它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贵品质。

2024年读《爱莲说》后的心得体会(五篇)

2024年读《爱莲说》后的心得体会(五篇)

2024年读《爱莲说》后的心得体会近日在阅读中,偶遇宋代著名哲学家周敦颐的经典之作《爱莲说》,尽管部分内容尚需深入领悟,但字里行间对莲花的深情赞美仍令人感动。

莲花作为常见的植物,其高洁品质与君子之风却鲜有人能够真正体察。

周敦颐以优美的词句,阐述了对莲花的倾心之情,其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描述,生动勾勒出莲花之美。

莲花盛开时清香四溢,含苞待放之态亦楚楚动人。

晨光中的莲花生机盎然,晚间则显得朦胧而幽香。

无论是近观还是远眺,莲花都宛如一位宁静素雅的少女,或似一群舞动纱裙的少女。

莲花的形象,不仅给人以感官上的愉悦,更带来了心灵的清爽与舒适。

周敦颐在文中借莲花之美,实则寓意着做人的哲理。

他将莲花喻为“花中君子”,象征着道德高尚、品格正直的人。

其中“出淤泥而不染”的表述,不禁令人联想到《悲惨世界》中的主人公冉阿让,其在充满阴谋与欺骗的社会环境中,依然保持善良与纯洁,恰似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我们应当学习莲花的这种高尚品格,相信若人人都能心怀正直与善良,世界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2024年读《爱莲说》后的心得体会(二)作者钟爱莲花,因其具备难能可贵的品质,即使在泥泞中生长,亦能洁身自好,不被污染,清雅而不失风度,堪称花中的君子。

虽然花木不具备语言功能,但其高尚的品质依然显而易见。

梅花在严寒中傲然挺立,不夸耀自己的成就,其谦逊的精神令人敬佩;野草虽然地位低微,却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即便遭受烈火炙烤,春风一来,依然生机勃勃;松柏四季常青,正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最后凋也”,确实名不虚传。

作者最为倾心的植物却是仙人掌。

它原产于沙漠,其叶片原本肥大,然而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竟可收缩成细小的刺,以此降低水分蒸发,展现了其卓越的适应能力。

曾经,作者不慎将仙人掌从高楼摔落,一度以为它已失去生命。

当作者将其拾回并重新栽种后,短短数日,仙人掌便奇迹般地恢复了生机,长出了新的枝叶。

爱莲说读书心得体会例文13篇

爱莲说读书心得体会例文13篇

爱莲说读书心得体会例文13篇《爱莲说》这篇文章教会我们要有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鄙弃追名逐利,趋炎附垫的恶浊世风,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爱莲说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

爱莲说读书心得体会(精选篇1)大家都见过莲花,在文中,作者用婉转的语言表达了对莲花的赞美之情。

文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等,都充分表现出作者对练得爱和欣赏。

这些描写爱莲花的话都看似是对莲的直接描写,其实字字句句皆是借莲之外表倾诉心衷也。

我们通过这篇文章发现了周敦颐的心灵世界。

在当时那个黑暗的社会里,周敦颐希望人们都能像莲一样出淤泥而不染:生活在多么恶劣的环境里,都保持着自己的本心,没有受到侵蚀。

再清涟中不会改变。

莲花没有牡丹高贵,也没有菊花的孤高,但它却有着一种清纯超俗的美。

荷花的美是天然的美、自然的美,没有一丝一毫的人工装饰,从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句诗中就可以看出莲的这一特性。

虽然从污泥中生长出来,但不受污泥之染;若在清水中,也不显得妖媚。

亭亭玉立的荷田中是那么引人注目。

淡淡的清香在空气中飘荡着,在闷热的空气中添加了新的滋味,能让人心旷神怡,俞远俞香。

田田的莲叶,给人的是恬静、旷远、雍容,虽贵而不华,虽傲而媚。

莲花也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

莲藕可供食用,莲子是滋补佳品,花叶能供人们观赏,它的藕节、莲子、荷叶等是中医治病的好药材。

荷花生长的地方,还有净化水质优化环境美化风景的作用。

作者也希望人们能像连一样即便生长在黑暗之中也能无私奉献。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周敦颐是希望我们能向莲一样无论在多么肮脏的世界里都不受污染,同时也把自己的力量奉献给这世界。

同时我们的正能量也能像莲花香一样传播给这世界!爱莲说读书心得体会(精选篇2)与很多同时代的年轻人一样,我第一次接触《爱莲说》一文,是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上。

而今的我,已经为人师表,站在讲台上听到学生们清脆悦耳的读书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心中却是另一番感慨。

爱莲说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

爱莲说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

爱莲说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书籍是历史是故事是文字文章是文化文艺的载体,是思想道路上的明灯,是人生前行的望远镜,是了解过去、认识社会、读懂生活、学习技能、打开世界、通向未来,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爱莲说读书心得体会精选,供大家参考。

爱莲说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莲不比挺拔的松柏,莲不比傲雪怒放的腊梅,莲不比勇斗秋风的黄菊,但莲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爱莲“出污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

漫步荷田之畔,见荷花各式各样,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似娇似羞,惹人遐思;盛开的花儿,似笑似舞,让人驻足;还有的迫不及待蜕去外边的几瓣,中间的莲蓬,让人想起母亲,想起孕育,想起希望。

微风吹来,荷花左右摇摆,翩翩起舞。

莲叶托着荷花,有节奏地跳舞。

莲花衬着莲叶,美丽极了莲的颜色是淡淡的粉红,花瓣上略带点白,给人一种纯洁的感觉。

莲的一生几经磨难,却依旧傲然挺立。

支撑它的一根纤细而又娇嫩的茎,好像一掐就能掐出水了。

一根不起眼的绿茎,把整朵花抬得稳稳当当。

一股狂风吹过,它轻轻地摇曳几下;一阵暴雨打来,它依旧屹立在雨幕之中。

照耀它的不是温柔的春光,而是毒辣的烈日;滋润它的不是甘甜的泉水,而是污泥中的浊水;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一阵阵的热浪。

莲的一生不知经历了多少的磨难,却依旧傲然挺立。

面对挫折,开得更灿烂。

爱莲的文化。

《爱莲说》里,我独爱那一句“予独爱莲之处淤泥而不染”它赢得了多少清高之士的赞许,赢得了多少同感之人强烈的共鸣。

再看看诗人李白称赞荷花,他的眼中,荷花成了艳丽无比的女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顿时散发出无比得绚烂,异常诱人,用“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的诗句形容不足为过。

当然,写荷花的诗句还有很多,比如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成了夏日风景的制造者;比如乐府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爱莲一身的宝贝。

荷花,莲子、莲衣、莲房、莲须、莲子心、荷梗、藕节都可药用。

荷花能活血止血、去湿消风、清心凉血、解热解毒。

莲子能养心、益肾、补脾、涩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爱莲说》有感
晋朝著名诗人陶渊明对菊花情有独钟,曾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脍炙人口的诗篇,自唐朝李氏以来,人们对牡丹又甚为喜爱,把牡丹看成是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象征,除此之外,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是历代文人墨客用来形容清雅淡泊的高贵品质的典型题材,而北宋诗人周敦颐唯独对莲花大加赞赏,写出了《爱莲说》这千古流传的名篇。

寒假,我对这篇《爱莲说》再一次进行了深刻的解读,从中体会到了不少人生哲理。

周敦颐为什么爱莲?不是因为莲的外貌出众,也不是因为莲本身的药用价值,而是他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因此,他把莲看成是“花中之君子”。

诗人以花寓人,可以看出他对生活中同流合污和追逐名利的世态的一种厌恶之情。

纵观古今之像莲之君子,又有几人呢?和珅为钱财由才子变为史上第一贪官,成克杰由于思想蜕变而一步步滑向罪恶的深渊,上海清官陈良宇又因一念只差变为贪官而被世人唾骂……他们曾是国家的高级官员,我们不可否认他们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但是,当他们“近墨者”的时候,却未曾想过要像莲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所以最后他们堕落了。

再看看给人以“铁面无私”印象的朱镕基总理,他一生清正廉洁,一生抓了无数的贪官,不为威逼所吓倒,不被利诱所迷惑,一心为人民群众着想,为国家服务,最后成为了大家公认的“好官”。

学习莲的高洁品质,确实能给我们人生带来一笔宝贵的财富。

但是又有句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今又有多少人能够
克制住自己的欲望,不被身边的环境所影响呢?历史上孟子的母亲为了培养孟子良好的品格,曾经从墓地附近搬家到集市旁边,还是觉得“此又非所以处子也”,最后又搬到了学堂附近。

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我们提倡如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但是真正能养成这个优秀的品格的人是少之又少,因此我们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的自我反省,不断地向有着这种品格的人看齐。

实际上,生活中很多人意志都不够坚定,常常因为别人的想法而改变自身,这就达不到我们所说的莲之“香远益清”的目的了。

所以怎样选择朋友也很重要。

清末名人曾国藩说过:“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我认为,可以选择的朋友有很多种,正直善良的朋友会把你从黑暗的深渊中拉回来,努力上进的朋友会提醒你不要堕落,知心诚实的朋友会和你祸福与共……试看如今的社会,有多少人被所谓的朋友拉进传销队伍里,有多少人被所谓的朋友害得一无所有,又有多少人因所谓的朋友一毁清誉?所以当我们不能养成似莲的品格时,我们可以通过慎重选择朋友来塑造自身优秀的品格。

我们爱莲的清雅,爱莲的高洁,所以我们要努力使自己养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优秀品质,而对于意志力比较薄弱的人来说,可以通过选择环境,选择朋友来达到这个目的。

《爱莲说》还告诉了我,拥有莲的品质很宝贵,但这笔财富需要我们通过很多努力才能获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