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文化述略
湖州的历史文化及名人

湖州的历史文化及名人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部沿海的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素有“文物之邦”、“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更有“文化之邦”、“旅游之乡”的盛名,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化昌盛,自从东晋南朝以来就后来居上,千百年来遥遥领先历史悠久, 积储深厚.,因而浙江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例如湖笔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等等,当然还有很多的历史文化名人,例如龚自珍、王充、陆游、孟郊、南唐后主李煜、骆宾王……当然,历史上湖州籍的名人也不在少数,例如吴均(今安吉县人)、沈约(今德清人)、南朝开国皇帝陈霸先(今长兴人)、孟郊(今德清县人)……而这些文化遗产和文化名人为湖州的历史文化,更为浙江省的历史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然,湖州拥有这样的历史文化和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下面就有我介绍一下湖州的历史地理吧。
湖州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
它因位于太湖南岸而闻名。
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
它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与苏州和杭州这两个古代人人向往的人间天堂相距较近,而且临近海洋。
它位于太湖南岸,世代受到太湖的哺育,可以说太湖就是湖州人的母亲湖。
自古以来,湖州人的生活就很悠闲,每天日出而作日出息,这位湖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可以说湖州的地理位置和历史都是比较优越的,而且这里的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比较适合人们生活。
这样就适合发展文化了,我想,这就是湖州的历史文化这么悠久的原因之一了。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既包括了自古以来的文人何其留下的诗词文章、艺术作品等一系列的物质以及精神财富,还包括了这个地区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说到湖州的文化,首先想到的就是湖笔了。
湖笔:亦称湖颖,是“文房四宝”之一,被誉为“笔中之冠”。
中国的毛笔,起源甚而“湖笔”之闻名于世,当在六、七百年以前的元朝。
元以前,全国以宣笔为最有名气。
探湖州文化

探湖州文化,心系湖州在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上,位于太湖南岸的湖州地域——我的家乡,是一片得天独厚的肥沃土地,山水清秀,舟车交织。
自古以来,农桑繁茂、经济发达、物华天宝、地灵人杰、享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美誉。
此次社会调查报告旨在了解和解读家乡的地域文化,在了解中维护和感悟文化,在感悟中传承和发展文化。
正文:(一)湖州——书画文化之都湖州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域城市,孕育和培养了众多的书画家,形成了颇为浓的书画文化底蕴。
吴昌硕、王一亭、金城、沈尹默、谭建丞、费新我、潘韵等都是湖州著名的书画家,他们的作品对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上东方绘画的发展,都作出过不同程度的积极贡献。
同时他们的作品和简介也可作为一份很好的热爱乡土的爱国主义教材、激励后辈效法他们的精神,为祖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他们各具鲜明个性的艺术作品,可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湖州市历代出现的文艺家数量之多,水平之高,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的。
这些作品更是彰显湖城文化的靓片!还记得小学的时候,我们还专门有一本《乡土教材》的书,里面的内容大多是描写和阐述湖州地区的文化的,可能当时的我们还太小,读过就忘记了,对文化的概念没有深入的了解,只知道这是我们湖州的,这是我们的骄傲,现在想想其实自己的家乡还是一个很有内涵的一片土地。
从这些书画家的作品和处事之道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
其实所有的文化都不仅是那个时代的反映,更是那个地域的见证。
在日军侵略中国时,年过半百的吴昌硕选择投笔从戎,出关抗敌,其他书画家也以诗画作品来表现他们的爱国爱乡之情,这是一种爱国爱乡为民的崇高思想的良好体现。
湖州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特产丰盛、舟车通贯,人多善良纯朴、聪慧伶俐。
因此在书画艺术上,也多表现出一股优雅质朴的气息和内蕴深沉醇厚之味,雄强中蕴藏着劲秀,隽雅中寓现着豪迈,苦涩中显现出希望的香甜。
这就是湖州数家艺术作品中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且又有可贵的鲜明的地域特色。
近期湖州也创办了孤城画廊,把湖州近百年来各书画家的作品一一呈现在大家面前,让大家感受一下“大家”风范,充分感受湖州的书画艺术,领略书画文化之风骚。
湖州传统文化故事总结

湖州传统文化故事总结湖州传统文化故事总结湖州传统文化故事总结太湖南岸的湖州是全国著名的蚕乡,也是世界丝绸文的发祥地之一。
悠久的历史,构成了今日多彩多姿的湖州,也使湖州拥有许多传统的文化故事,使得今日的湖州更迷人。
传说固然带有许多迷幻色彩,当然,也是这些故事让人更加明白湖州的美与独特。
黄龙洞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当地因为两三年没有下雨,草木、庄稼都枯死了,根本见不到水,当地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到处求神祈雨。
老百姓来到白雀寺祭观世音,求观寺音帮助降雨。
她非常善良,观音求玉皇大帝请他帮忙,要求下雨。
玉帝说白雀那边没有安排龙管辖那一片,所以没办法下雨。
观音就来到太湖,里面有一条黄鳝,但他还没有成仙,所谓“千年成龙,万年成仙”,他时间不到。
观音对他说无论如何也得帮忙,黄鳝听了,决定帮她这个忙。
然后到处找水,但找不到水。
有一天,他找到一户人家,发现这户人家的小院里有一个墨池(因为好的砚磨出来的墨水是不会干的)。
于是他决定用墨池里的墨水来降雨。
天下雨了,地上的水都是黑的,水下到了老百姓的厕所里,他们觉得这是一种罪过。
天上查到此事,原来是这条黄鳝触犯了天条,于是要将它斩杀。
黄鳝问观音该怎么办?观音说不要紧。
到那天,你就到我这来。
黄鳝问观音到她那该怎么走,观音叫他只要延太湖南岸走,逢白而上。
到了那天,黄鳝见到一座山石是白色的以为到了,就从地下钻出来,天上的协公看到了,就一个闪电将他斩杀。
黄鳝对观音说:“我是为老百姓做好事,如今却遭害,我死后要将当地老百姓臭死”。
观音对他说不要这样,等他死了风干后,她就给他造成一座龙王庙和一座龙王殿。
于是到现在便有黄鳝死后不腐不臭之说。
黄鳝从地下钻出来的那洞,就是黄龙洞。
我介绍的这个小故事对于湖州这个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城市来说仅仅是九牛一毛。
湖州的文化犹如一杯馥郁香醇的红酒,要细细得品味才能了解其中的奥妙,而其中的传统文化故事就犹如是那一滴滴的香液,令人迷恋。
湖州传统故事给人很多的想象空间,传统文化故事让人明白到一个旅游景点,不仅仅是一个地方,还是一个融入老一辈当地人心血的心灵之家。
浙江湖州的风俗作文六年级下册

浙江湖州的风俗作文六年级下册浙江省湖州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城市,拥许多独特风俗习惯。
些风俗习惯仅丰富当居民生活,也吸引大量游客前体验。
里,你可看传统蚕桑文化、古老民间艺术,及独特节日庆典。
湖州风俗作文六级册,带你领略城市魅力。
湖州蚕桑文化传承可追溯两千多前。
古老丝绸之府,把蚕宝宝当作宝贝一样呵护。
每春天,当居民都举行盛大蚕花节,庆祝蚕桑业丰收。
节日里,孩子穿漂亮丝绸衣物,家家户户都摆放着蚕宝宝,祈求蚕桑业顺利。
作文六级册,将带你走进蚕花节,感受份独特喜悦。
湖州民间艺术同样博大精深,其中最具代表性剪纸、泥塑竹编。
些民间艺术仅传承古老技艺,还融入当民生活。
湖州小巷子里,你可看精美剪纸窗户,感受民间艺术气息。
作文六级册,将带你走进湖州民间艺术世界,领略份巧夺天工技艺。
湖州节日庆典同样独具特色。
端午节期间,当居民举行盛大龙舟比赛,庆祝传统节日。
比赛现场,龙舟队员齐心协力,挥动着船桨,激起一片片浪花。
观众欢呼雀跃,队员加油鼓劲。
作文六级册,将带你走进湖州端午节,感受份热烈节日气氛。
湖州美食同样令陶醉。
里水乡特色美食,让回味无穷。
白墙黑瓦古镇里,一家家美食小店吸引无数吃货。
里,你可品尝鲜美湖州大闸蟹、香喷喷湖州粽子,还独具特色油爆虾。
作文六级册,将带你走进湖州美食世界,让你大快朵颐。
湖州片富饶土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犹如一幅水墨画卷。
里蚕桑文化、民间艺术、节日庆典美食,都让流连忘返。
作文六级册,将带你领略湖州风土情,让你爱美丽城市。
让我跟随作文六级册脚步,一起去探索湖州奥秘,感受城市独特魅力。
里,你可解湖州传统文化,感受里民热情好客。
让我一起走进湖州,感受城市韵味。
湖州蚕桑文化仅体现节日庆典还贯穿当居民日常生活。
湖州,你可看一座座古老蚕桑园,园内绿树成荫,蚕宝宝桑叶快乐成长。
当居民精心照料些蚕宝宝,希望它能茁壮成长,带丰厚收益。
作文六级册中,我将跟随湖州孩子脚步,一起体验养蚕乐趣,解蚕桑文化历史与传承。
湖州民间艺术同样独具魅力。
湖州民俗文化介绍文章

湖州民俗文化介绍文章湖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
在湖州的民俗文化当中,包括了许多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独特的民俗习俗和传统文化,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湖州的民俗文化。
第一步:传统工艺文化湖州作为一个传统的制造业城市,具有丰富的传统工艺文化。
在湖州有着许多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品,例如上塘木雕、南太湖香炉、织锦等等。
这些传统手工艺品体现了湖州的工匠精神和历史文化遗产。
第二步:饮食文化湖州的饮食文化也是其独特之处。
湖州延续着浙南淳朴的饮食风格,注重清新素淡的口味。
湖州有许多美食,例如太湖银鱼、花雕鸡、河蟹、虾爆等等。
湖州的美食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步:节日文化湖州有许多独特的节日习俗。
例如,元宵节时有闹花灯、剪纸等活动,端午节则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活动,中秋节则有赏月、吃月饼等活动。
这些传统的节日习俗是湖州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步:民间艺术文化湖州的民间艺术文化也是十分丰富多彩的。
湖州有江南民间艺术之乡的美称,这里有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例如水袖舞、西施舞、绣旗基等等。
这些传统的民间艺术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韵味,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第五步:民间传说文化湖州的民间传说也是其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湖州有关于白蛇传、孔雀东南飞、李葫芦等许多著名的传说,这些传说附着在湖州的历史文化底蕴之中,使湖州的民俗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湖州的民俗文化是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体现,凝结着湖州人民的智慧和劳动,也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成为展示湖州城市形象和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
湖州文化述略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改“菰城”为“乌程”,以乌巾、 年 秦灭楚, 公元前 菰城” 乌程” 乌巾、 程林两氏善酿得名。置乌程县,属会稽郡。楚亡后, 程林两氏善酿得名。置乌程县,属会稽郡。楚亡后,项羽 与叔叔项梁“避仇于吴中” 项王庙碑阴述》 与叔叔项梁“避仇于吴中”,《项王庙碑阴述》(唐颜真 卿著)中说: 吴中,盖今之湖州也。 避仇期间, 卿著)中说:“吴中,盖今之湖州也。”避仇期间,恰逢 秦始皇东巡经过湖州,项羽就是在湖州城边东北8公里的 秦始皇东巡经过湖州,项羽就是在湖州城边东北 公里的 掩浦偷看秦皇舆并放言“彼可取而代之” 第二年9月 掩浦偷看秦皇舆并放言“彼可取而代之”的。第二年 月, 项梁、项羽在吴中举兵 刺杀太守响应陈胜、 吴中举兵, 项梁、项羽在吴中举兵,刺杀太守响应陈胜、吴广大泽乡 起义。 起义。所举之兵都是他在乌程的宾客及弟子和附近各县收 得的,即所谓八千“江东子弟” 部队号“乌程兵” 得的,即所谓八千“江东子弟”。部队号“乌程兵”。起 兵后在下菰城北建城,这就是项王城 兵屯于今湖州弁山 项王城, 湖州弁山。 兵后在下菰城北建城,这就是项王城,兵屯于今湖州弁山。 其南城墙原址在今天的福来福大酒店 福来福大酒店, 其南城墙原址在今天的福来福大酒店,解放前还留有两个 石狮子,后移到人民公园里去了, 项王城” 石狮子,后移到人民公园里去了,“项王城”也终于淹没 在闹市之中;另有“项王井” 原址在今天的浙北大酒店 在闹市之中;另有“项王井”,原址在今天的浙北大酒店 北面100米处。另据方志记载,湖州出西北之门又叫霸王 米处。 北面 米处 另据方志记载, 弁山则有项王走马埒、饮马池、系马木、 门,弁山则有项王走马埒、饮马池、系马木、磨剑石等古 过去,在湖州城内和弁山等处都有项王庙,后被毁。 迹。过去,在湖州城内和弁山等处都有项王庙,后被毁。 湖州的主山是弁山,项羽被江东父老封为弁山之神。 湖州的主山是弁山,项羽被江东父老封为弁山之神。
湖州简介介绍

CHAPTER 05
湖州社会治理
社会治安状况
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湖州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维护社会治安,包括加强 警务建设、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等,使得社会治安状况 整体稳定,犯罪率较低。
湖州市经济发展稳定,GDP连续多年 保持增长,2022年GDP达到了约 3000亿元。
近年来,湖州市政府加大了对新兴产 业的扶持力度,如新能源、新材料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将为湖州市的经济 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湖州市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其优越的地 理位置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其中制造 业、旅游业和服务业是湖州市经济发 展的重要支柱。
治安管理措施得力
湖州市建立了完善的治安管理机制,通过加强巡逻、设卡 检查、社区化管理等手段,有效遏制了治安问题的发生。
民众安全感较高
由于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民众对安全问题感到较为放心, 大多数人在夜间或外出时不会感到恐惧或不安。
公共安全体系
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
湖州市政府建立了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和应对,确保了公共安全。
人口与民族
湖州市下辖吴兴、南浔两个市辖 区,以及长兴、德清、安吉三个
县,总人口约为290万。
湖州市是一个多民族城市,主要 民族有汉族、苗族、土家族、布 依族等。其中汉族人口占绝大多
数。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湖州市 的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外来人口
也在不断增加。
CHAPTER 02
湖州经济
经济发展状况
传统手工艺
湖州有着丰富的传统手工艺资源,包括竹编、剪纸、泥塑等。这些手工艺品具有 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湖州传统文化

,
,
韵味深厚的 湖笔文化 韵味深厚的湖笔文化
相传,秦国大将军蒙恬, 对毛笔的制作工艺作了重 大改进,首创“纳颖于 管”,并流传至今。至晋 代,湖州笔业已较发达, 唐宋元明清,湖州笔业进 入高速发展期,有“湖颖 之技甲天下”的美称,享 誉海内外。湖笔也被誉为 与书画、京剧齐名,为中 华民族文化之瑰宝。
水 乡 倩 影
谢 谢 观 赏
广为人知的戏曲艺术 ——越剧
越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全
国第二大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 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 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 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 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 江西、安徽等广大江南地区,以及北京、 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 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 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统计,约有280 多个;业余、民间剧团更有成千上万。 建国后,越剧多次随周恩来总理出访各 国,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 众基础。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在周 恩来的指示下,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 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被用来招待外 宾,获得了广泛的赞誉。是影响最广的 地方剧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湖州西部的官话人口是太平天国战
争后的中原移民;客籍方言人口大多为
闽南语,系战后清政府招垦而至的浙南
及福建籍人口。
湖州历代文人荟萃,高士云集,影响甚远,以民国 时最为之巨。湖州名人或在湖州为仕、客居者多 如牛毛,如朱然,陆修静,丘迟,谢安(曾任吴 兴太守),张僧繇,陈霸先,智永禅师(王羲之 七世孙),陆羽(茶圣),孟郊,钱起,张志和 (客居湖州写下“西塞山前白鹭飞”佳句),李 煜(祖籍湖州),张先,苏轼(曾任湖州太守), 姜夔,赵孟頫,沈万三,凌蒙初,潘季驯,戚蓼 生,朱国桢,戴季陶,陈其美(陈英士),张静 江,陈果夫、陈立夫,朱家骅,俞平伯,胡宗南, 钱壮飞,沈家本,钱三强,赵九章,北岛等等。
天上 堂有 中天 央堂 湖下 州有 风苏 光杭
君不见湖州直在太湖东, 香枫成林橘青葱。
—— 清。魏耕 《湖州行》
湖州概况
• 湖州地处浙北,东邻上海,南接杭州,西 依天目山,北濒太湖,与无锡、苏州隔湖 相望,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 市。湖州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 化之邦”的美誉,宋代便有“苏湖熟,天 下足”之说,是中国丝绸文化、茶文化、 湖笔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下辖吴兴、南浔 两区和德清、长兴、安吉三县,计258.50 万余人,统 5818 余里。乡人皆以(北)吴 语为口语,少数山区通行江浙官话方言。
•
夏时(公元前21世纪没(公元前12世纪) 周族吴太伯、
仲雍奔荆蛮,号“勾吴”。吴太
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
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
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
於是太佰、仲雍二人乃饹荆蛮,
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
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
王。太伯之饹荆蛮,自号句吴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改“菰城”为“乌程”,以乌巾、 程林两氏善酿得名。置乌程县,属会稽郡。楚亡后,项羽 与叔叔项梁“避仇于吴中”,《项王庙碑阴述》(唐颜真 卿著)中说:“吴中,盖今之湖州也。”避仇期间,恰逢 秦始皇东巡经过湖州,项羽就是在湖州城边东北8公里的 掩浦偷看秦皇舆并放言“彼可取而代之”的。第二年9月, 项梁、项羽在吴中举兵,刺杀太守响应陈胜、吴广大泽乡 起义。所举之兵都是他在乌程的宾客及弟子和附近各县收 得的,即所谓八千“江东子弟”。部队号“乌程兵”。起 兵后在下菰城北建城,这就是项王城,兵屯于今湖州弁山。 其南城墙原址在今天的福来福大酒店,解放前还留有两个 石狮子,后移到人民公园里去了,“项王城”也终于淹没 在闹市之中;另有“项王井”,原址在今天的浙北大酒店 北面100米处。另据方志记载,湖州出西北之门又叫霸王 门,弁山则有项王走马埒、饮马池、系马木、磨剑石等古 迹。过去,在湖州城内和弁山等处都有项王庙,后被毁。 湖州的主山是弁山,项羽被江东父老封为弁山之神。
新设立吴兴区、南浔区两个行区。现湖州 市行政区域辖两区三县。
湖州方言
• 湖州方言有吴语、官话和客籍三部分组 成。其中本地主体方言是湖州话,它属
吴语区太湖片湖州小片方言,与上海话、
苏州话、杭州话等同属北吴语区,并与
温州话(南吴语)同属吴语区。湖州吴 语通行于湖州市吴兴区、南浔区、 长
兴、安吉(大部)、德清和杭州市部分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为吴王刘 濞封地,今德清县莫干乡境内有刘濞 采铜铸钱遗址。东汉永建四年(129 年),分原会稽郡的浙江(钱塘江) 以西部分设吴郡,乌程属吴郡。公元 266年(三国东吴孙皓宝鼎元年), 置吴兴郡,取吴国兴盛之意,乌程 (湖州)属吴兴郡。隋文帝开皇九年 (589年) 废郡置州,废乌程、武康、 长城(今长兴)等县合置州治,名湖州, 因地滨太湖而名,湖州之名从此而始。 北宋太平天国七年(982),分乌程 县东南十五乡建归安县,取意吴越王 钱氏纳土归宋,时湖州辖乌程、归安、 长兴、德清、武康、安吉六县。明、 清时,设府治,一直沿称“湖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湖州府,把乌 程、归安二县合为吴兴县。
名曾国藩。钮福保取状元后,授翰林 院修撰,掌修国史。道光十九年,出
任江南乡试副主考官。道光二十年,
出任江西乡试副主考官。后转任广西
学政。道光二十五年、二十七年两次
任会试同考官,公允取士。任中允,
(《史记·吴太伯世家》)。 吴地,
史称“三吴”,指苏州、湖州、
吴江,湖州即“三吴”之一,故
属勾吴。勾践灭吴后,又属越,
公元前334年,楚灭越,自此湖州
归楚。
• (楚)考烈王元年(前262年),以黄歇 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考 烈王十五年(前248年)黄歇言之楚王曰: “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 因并献淮北十二县。请封於江东。考烈王 许之。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 名“菰城”(以泽多菰草而名)。春申君 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故湖州称 “菰城”。(《史记·春申君列传》)菰 城遗址今天仍保存在湖州市郊云巢乡窑头 村的稻田、毛竹和桑树之中。
• 1949年4月27日,湖州解放,分设湖州市 和吴兴县,至1983年曾几度分合;湖州又
是解放后浙江省第一专区、嘉兴专区和嘉 兴地区行政中心所在地。1983年7月,撤地
建市,撤销嘉兴地区,分设湖州、嘉兴两
市,实行市管县体制。湖州作为地级省辖
市,下辖城、郊两区和德清、长兴、安吉 三县。1988年,撤销城、郊两区建制, 1993年,又设城区、南浔、菱湖三区。 2003年1月,撤销城区、南浔、菱湖三区,
• 湖州自古就是文人之乡,尤为重视教化, 盛产状元。湖州产生的状元确凿可考者有 贾安宅、范应期、韩敬、严斯我、蔡启僔、 蔡升元、王以衔、姚文田、钮福保 等9人, 另有数人籍贯尚存争议,其数量仅次于苏 州而位居全国第二。清代湖州科举尤盛, 有状元6人、榜眼6人、探花4人。
• 钮福保(1805-1854),字右申,号 松泉,生于嘉庆乙丑(1805)正月 十三日,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 榜名福保。字右申,号松泉。生卒年 不详。清道光十八年(1838)状元。 是科出了几位名人。如:三甲第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