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与背景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图形与背景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图形与背景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U n R e g i s t e r e d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广告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The Degeneration of the Human Nature in Wuthering Heights 2 对《璃琅三部曲》中爱尔兰人的人性分析 3 《夜色温柔》男主人公迪克的精神变化研究 4 A Study of Cultural Influence upon Internet Language 5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女主人公性格浅析 6 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初步研究 7 《快乐王子》中的唯美主义 8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9 《睡谷的传说》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10 面部表情和目视行为的跨文化研究 11 The Use of Body Language in Teaching 12 中西方送礼文化差异分析 13 谈中国唐诗中数字的翻译 14 对比分析中美可乐广告中的文化差异 15 《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16 从《汤姆叔叔的小屋》看基督教对美国黑奴的精神救赎 17 数字在汉英文化中的对比与翻译 18 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分析《日常用品》中三位美国非裔女性的自我迷失 19 超验主义和美国个人主义 20 从四个主要人物的叙述结构来分析《蝇王》的主题意义 21 论旅游指南的翻译 22 分析内战对《飘》中斯佳丽的影响 23 和谐与冲突:弗罗斯特和陶渊明田园诗的比较研究 24 以仪式理论阐释《宠儿》中的“宠儿” 25 用陌生化理论阐述《红色手推车》的悲剧色彩 26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美家庭教育对比 27 中西方婚俗文化及差异 28 商务信函中委婉语语用功能分析 29 《分期付款》中英语长句的分译策略 30 从新闻用语特点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 31 场独立和场依存对不同主题阅读材料的影响研究 32 中西方礼貌用语的差异 33 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视角下的中美家庭观 34 从合作原则看英语广告中模糊语言的运用及解读 35 《看不见的人》的象征意义 36 《弗兰肯斯坦》的主题解读 37 Yellow Peril–the Image of Fu Manchu in the West 38 《荒原》中的神话溯源 39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成长悲剧的成因分析以及对当今青少年的启迪 40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论中文菜单的英译 41 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 42 《远大前程》匹普与《了不起的盖茨比》盖茨比悲剧命运成因之比较

汉语存现句的图形——背景理论分析.

汉语存现句的图形——背景理论分析 摘要:传统的存现句几乎都是以句型、句义来下定义,落脚点显然是句子的语法、语义,而研究句子不能忽视其语用价值,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从存现句的句式结构入手,分析其语用特征,进而揭示存现句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关键词:存现句;图形-背景理论;句式结构 引言 “存在”是一切事物的运行方式和表现形态,势必要占据人类交际活动的中心位置,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话题,人类思维史的研究也表明,“存在”的观念是人类最早必须具备的基本观念之一。作为“存在”的表达方式的存现句也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先驱形式,其广泛通行和频繁使用就在情理之中。存现句作为汉语中的一类特殊而重要的句子,历来受到语言研究者的关注,不过,从前的研究主要是从句法和句义平面进行的。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图形-背景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分析存现句,揭示存现句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图形-背景理论的基本思想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结构是非自主的。人类基本的认知能力和来源于经验的认知模型在语言中有广泛的体现,因此,语言结构为研究基本的认知现象提供了重要线索,人类的认知规律也会影响语言结构的选择。 图形与背景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这两个术语最早来自完形心理学中的形基知觉。图形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出的部分,即注意的焦点部分;背景即为突出图形起衬托作用的部分。这一理论表明,当我们观察外部世界时,都会形成一个认知场,这个认知场就是由图形和背景两部分构成。在认知语言学分析中,图形与背景是认知运作和语义结构重要的和基本的特性。图形就是所要描写的对象,背景是其所处的环境。对图形的选择决定于注意的焦点、移动方向、观察的方位等。图形和背景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位置关系,对象的所处位置、颜色对比、动静对比(易于移动的物体倾向于成为图形,但是在大量移动的物体中静止的物体又倾向于成为图形)、大小对比等都是区分背景与图形的因素,在一个认知场中,得到突显的部分是图形,没有得到突显的部分是背景,图形与背景相比总是更容易识别,更容易引起注意,也更容易记忆,并且更容易建立起一定的意义来。①例如,“毛泽东在蒋介石的右边。”和“蒋介石在毛泽东的左边。”这两句话虽然说的是同一个意思,但前一句中的“毛泽东”是作为图形出现的,因而受到重视,“蒋介石”是作为背景出现的,在人们的感觉中被忽视了;第二句正好相反,充任图形的是“蒋介石”,充任背景的是“毛泽东”。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同一对象会因为充任图形而

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广告翻译

O武七卷总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广告翻译 刘 英1,2 ( 1.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2.华中师范大学外语系,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广告英语作为一种应用语言,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和特点。广告英语用词优美独 到,句法洗练而内涵丰富,以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意义,打动人心,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作为广告英语的翻译就更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本文结合广告英语的特点,探讨在目的论翻译理论指导下如何达到翻译广告英语的三条原则,即忠实性、吸引性和可接受性,从而在广告翻译实践和广告翻译理论之间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广告英语;功能派翻译理论;目的论;广告翻译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31X(2008)01-0036-03 收稿日期:2007-09-25作者简介:刘英(1981-),女,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助教,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研修班在读,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一、引言 广告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随着国际间的商品流通日益频繁,各个国家为了争夺世界市场,竞相向全世界推销本国产品,英语广告作为国际通行广告日益盛行了起来。当前越来越多的国际广告进入中国,如何翻译英语广告,如何实现广告目的语的内容上的忠实性、形式上的吸引性和文化情感上的可接受性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我国翻译理论界在过去的研究中,由于长期受传统“信、达、雅”原则的约束,简单地认为翻译即不同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鲜有学者敢于从理论上冲破藩篱,因而忽略了所译文本的功能,即翻译行为本身的目的性。与文学及其他类型的文本相比较,广告翻译的目的性更为明显,但是,传统理论对广告翻译的研究和解释恰恰忽略了这一点。译文的语言常常一味重形似而轻神似,语言平淡乏味,缺乏艺术感染力。因此,研究广告翻译必须从理论上把广告翻译行为与广告文体的目的性本质联系起来。以目的论来解释和指导广告翻译,其优势在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广告翻译的目的性本质,明确广告翻译的意图,使译者能通过综合考虑各国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来完成广告翻译的商业行为,从而修正了传统的 “信、达、雅”原则,确立了新的广告翻译原则,给广告翻译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实现广告目的语在内容上的忠实性,形式上的吸引性和文化情感上的可接受性。 二、功能派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 功能派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德国,该理论提出“任何翻译都是有一定目的的,或者说都是要实现一定的功能的,而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往往取决于翻译的目的。此外,还要考虑译语与原语在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差异,也即是说,传统翻译理论中居于首要位置的‘信’、‘忠实’或‘对等’都要服从于翻译目的或功能”。由此可见,功能派是以目的论为其核心理论的。目的论最初是由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HansVermeer)提出,其理论确定了翻译应遵循的三个法则:目的法则、 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其中“目的法则”是首要法则。“目的法则”指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此目的法则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概括为三种:“译者的目的(如赚钱)、译文的交际目的(如传递信息)以及某种翻译方法或策略所要达到的目的。 功能派创造性地提出了目的性原则,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要求翻译活动必须依据翻译目的,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同时,它还强调忠实原则(fidelityrule),并提出了翻译标准多元化(poly-criteria) ?工商管理? Journal ofWuhanInstituteofTechnoogy O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八年第第一期(第三十一期)36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 八 年第七卷第一期总第三十一期O O( )

图形背景理论

图形背景理论 【内容】:英语倒装句一种认知方法刘先清硕士英语倒装句;句法语义;语序结构;认知语言学;图形背景理论;英语语言文学西南大学; 句法语义的界面研究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语言的线性特征使人们首先注意到符号排列的前后顺序从语言之初的手势语到人工符号artificialsigns,无一不是按照先后来排列符号的顺序英语倒装句作为一种特殊的语序结构,有其特有的语义语言的这种倒装现象一直受到国内外语言研究者的关注,不过,从前的研究主要是从修辞、句法、语用、语篇功能或信息传递的角度进行的,其中徐盛桓1995,1996、张克定2001,2002,文旭、刘先清2004,Birner1994,1996,Dorgeloh1997,ChenRong2003等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认知语言学是研究建立在我们对世界的经验以及观察和概念化世界的方式基础之上的人类语言的一门新兴学科Ungerer&Schmid,1996,它为我们再认识和理解语言提供了新的模式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探讨了完形心理学家所研究的图形背景理论在语言现象中的现实化,在ChenRong2003关于倒装句的GbF模式和文旭、刘先清2004的研究基础上,运用典形理论和图形—背景理论figure-groundtheory来进一步分析英语倒装句,认为英语倒装句是这样一种机制说话者把常式的认知结构“图形—背景”转化为有标记的“背景—图形”结构这一认知过程在语言中的现实化就是说话者将常式句“主语图形—谓词—补语背景”,转化为有标记句式“补语背景—谓语—主语图形”,说话者的这一主观变化旨在引起听者首先对背景的注意,从而 建立起界标以对有标记图形的焦点注意通过这一研究,本文得出如下四点结论第一,图形—背景理论从人的认知的角度出发,是一种新的有效的阐释传统语言现象的理论第二,倒装句作为一种有标记的句式结构,是图形—背景理论在语言现象中的一种标记性的示例第三,倒装句是一种可引起听者对图形焦点注意的认知机制第四,倒装句不是违背而是遵循了人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双重谓语的认知研究胡艺芹硕士双重谓语;图形背景理论;顺序象似性;信息焦点;认知语言学;英语;英语语言文学南京师范大学; 随着认知科学的蓬勃发展,认知语言学逐渐成为语言学领域的一个新的亮点,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基于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本文对英语中颇有争议的双重谓语进行了分析探究以往对双重谓语的研究主要是从语法角度展开的,且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其争论的焦点在于DP双重谓语的第二成份的句子成分问题本文作者避开来自传统的语法角度所产生的分歧,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重新思考双重谓语根据双重谓语的句式特点,将其分解为一个含有时间状语从句的复合句“在时间事件结构中,较大的,在时间上可包含的事件作为背景较小的,在时间上被包含的事件作为图形”Talmy,1978640并根据复合句中图形背景的包含原则和附属原则及图形背景的相关参数等方面,分析得出DP<,2>是图形,DP<,1>是背景,然而在某些情况下,DP<,1>也可以做图形作者总结得出双重谓语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课堂教学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东台市第一小学缪素萍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从课程目标上对数学活动经验提出了要求,把“基本数学知识”、“数学基本技能”、“数学基本思想”以及“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称作“四基”。课程目标的变化,引起了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活动经验相关问题的思索和探究。反思课堂教学,相对忽视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本身的重视,忽略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的长效性目标。学生学习的经验主要被解题的经验所替代,数学活动经验单一和不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思想守旧。一部分教师对过去所提的“双基”都搞不楚,更何况说现在所说的“四基”基本活动经验的认识不足、理解不透,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手握“旧船票登上新客船”,学生的“伪经历”、“被经历”现象时有存在,使得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常常游离于数学课堂教学的边缘,成为学生“随机而遇”、“碰巧发生”的幸运之物。 应试情结。在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检测的都是显性的知识点,新的“双基”没法考或很少考,因此不去关心什么是“基本活动经验”、不去关注“过程教学”、怎样去实施活动经验的教学。 教学惰性。教材中有很多的操作性的活动(如“摸一摸”、“拼一拼”、“摆一摆”等,像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等,以及概率统计中的可能性内容),都与学生操作活动经验的积累有关,教学时,有的教师怕麻烦怕影响时间怕课堂失控,或一带而过、浅尝辄止,或纸上谈兵、死记硬背。 课程目标的变化,课堂教学的现状,引起了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活动经验相关问题的思索和探究,为此,我们提出了“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课堂教学研究”的研究课题,旨在实践、探索一条“低耗高效”的现代小学数学教

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策略

内容摘要: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广告及广告翻译对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日益重要。本文在阐释功能派的翻译理论“目的论”的基础上,针对广告翻译的本质和特殊性,从目的论视角就“译文的语体、读者感受和译语文化”三个方面阐述了商标和口号语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广告及广告翻译对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日益重要。本文在阐释功能派的翻译理论“目的论”的基础上,针对广告翻译的本质和特殊性,从目的论视角就“译文的语体、读者感受和译语文化”三个方面阐述了商标和口号语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功能目的论;广告;翻译策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日益扩大。伴随越来越多的国外产品进入我国的同时,中国的商品也开始走向海外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面对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所有的厂商都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将自己的产品更好地介绍给目标市场的消费者?对于这样一个问题,企业的营销策略很多,广告便是其中一种重要的策略。一则优秀的广告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拓宽销售渠道,争取更大的效益。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广告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生死存亡。因此,企业广告的翻译就成为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以功能学派的翻译理论“目的论”为指导,探究企业广告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一、目的论 目的论是德国的汉斯·费米尔(hans vermeer)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以功能为导向的翻译理论,该理论是在功能派翻译理论创始人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71年,赖斯提出了理想的译文应该与原文在形式、内容和交际功能上对等的思想。但是在她后来的翻译实践中,这种理想化的对等有时难以达到,甚至是不希望达到的。因而,赖斯又提出了译文的功能特征应优先于对等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赖斯的学生费米尔进一步突破对等理论的限制,提出了功能派的主导理论——目的论,并确定了翻译应遵循的三个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其中目的法则是首要法则。 目的论以人类行为理论为基础,以原文的目的为翻译准则,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目的和意图的,在译者的作用下,以原文文本为基础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费米尔认为,译文的预期目的决定翻译的方略,“翻译时,译者应根据客户和委托人的要求,结合翻译目的和译文读者的情况,从原文所提供的多源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翻译”,即“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手段。” 根据目的论,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强调的原文和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要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即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为此,译者应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目的性为原则,根据各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法。可见,目的论为广告的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开辟了一个新视角。 二、广告翻译的本质和特殊性

基于目的论的英语广告翻译

基于目的论的英语广告翻译 摘要近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正以十分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伴随这一趋势翻译行 为也越来越多元化,传统的翻译理论也不能充分解释日渐复杂的翻译活动,对于广告这种特殊文 体,传统翻译“信、达、雅”三原则也已经不能够适应。功能派翻译理论——目的论,明确指出翻 译是一种有明确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基于目的论的目的性、连贯性和忠实性原则,弥补了“信、 达、雅”原则的不足,进而确立了广告翻译的新原则,达到了广告自身所要求的宣传力度和传播效 果。 关键词目的论广告翻译忠实目的性原则 1. 引言 广告,源于拉丁语advertere,意思是吸引大众,诱导它们聚焦于某一主题的手段,也就是说,广告是利用媒介向一定范围内对象进行信息传播,实现商家推销商品、服务,传输其观念的目的,且建立于付费基础之上。当今社会,空前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已经深入家家户户,同时,它作为商家促销商品的一种重要媒介,重要性日渐显著,伴随而来的广告翻译也显得相当重要。广告翻译,是翻译领域的一个分支,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它地位是不能被忽视的。“信、达、雅”原则,是衡量译文优劣的最高标准。“‘信、达、雅’原则,信,就是忠实,它是评测译文好坏的第一标准,除此之外,译文在忠实原文形式和内容的前提下,要求做到语言流畅优美,也就是严复所提出的‘达’和‘雅’”(张景华,2003)。然而,在纷繁复杂的翻译实践中,“信、达、雅”原则难道就能完全适应?尤其在广告这一特殊文体的翻译中。广告翻译是人类跨文化交际行为,更是译者实现其目的的手段。“广告翻译本身的目的性和复杂性,译者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创译,因此,传统翻译忠实第一和便值得商榷”(黄梨,贾和平,2009)。由此可知,广告翻译在目的论指导下更能体现出其的本质,且基于目的论的基本原则,提出最佳的翻译方法。 2. 翻译目的论 2.1 目的论的形成和发展 “20世纪70年代,《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指出文本功可以作为译文的评判标准”(于卫,2014)。换言之,译文好坏除了包括原语特征的分析结果,还必须将译文在功能上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作为重要考虑因素。基于这一因素,“汉斯?弗米尔(1978)第一次提出翻译目的论,也就是我们所熟悉功能学派理论的核心,他认为翻译是一种人类行为,人类行为都是有明确目的的,所以翻译是目的性活动”(VERMEER,HANS)。“贾斯塔?赫兹?曼塔利认为翻译是“为达到相应目的而进行的相应活动,并把翻译发起者、译者和读者的角色和翻译发生的时间、地点、传播途径列为重点分析的因素”(刘浥泓,2013)。诺德提出了“功能+忠诚”原则。功能指的是译文达到预期的目的与否,忠诚则指符合原文意义。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句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218232633.html,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句法研究 作者:李萍仇伟 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6年第05期 摘要:“图形—背景”理论源于心理学,经由语言学家Talmy的引入,后常被运用到语言 组织结构中,成为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理论之一。文章借由实例着重解读了其在简单句和复合句中的运用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关键词:“图形—背景”理论;简单句;复合句 一、引言 早期国内外语言学家从不同维度对句法的定义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但是,传统的研究仅限于语言本体研究,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认知心理因素对语言的音形义所造成的重大影响。本文将以“图形—背景”理论为基础,重点阐释其在简单句与复合句中的合理运用,体现该理论在句法研究中的强大解释力。 “图形”(Figure)和“背景”(Ground)这一对术语最早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1915)在探讨“脸与花瓶幻觉图”(Face-vase illusion)现象时提出。Koffka(1935)等完形心理学家将该现象运用到知觉组织研究中,后由Talmy引入到认知语言学,他认为“图形”是一个移动或者概念上可移动的实体;“背景”是为突出图形的一个参照体。Langacker在其基础上提出了“射体”和“界标”的概念。Ungerer和 Schmid更是认为简单句中的主语对应图形,而宾语对应背景。学者们一致认为图形是突出的部分,而背景只是衬托部分。 二、“图形—背景”理论与简单句 在简单句中图形和背景的关系常表现为各种方位关系,例如“上下”“旁边”等。如: (1)The bike is near the river. 译文:自行车在小河附近。 (2)The river is near the bike. 译文:小河在自行车附近。 传统语法认为它们的结构一致,表达意思相近,因此是对等句。但是,在“图形—背景”理论的诠释范围内,因为(1)和(2)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因而凸显的图形也不一样。参照Talmy等对图形和背景所持有的见解,可以得知,在(1)中,主语“自行车”是较小的物体, 因凸显程度高即为图形,宾语“小河”作为确定自行车位置的参照物,即背景。在(2)中,与

目的论与广告翻译

科技信息2010年第1期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目的论与广告翻译 严红红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目的论的基本观点、广告的特点,中西文化下汉英广告语的比较,来说明目的论在广告翻译中的适用性。 【关键词】目的论;广告;广告翻译 【Abstract】This thesis aims to show the applicability of skopostheory in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by introducing the main idea of Skopostheor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tisement,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dvertisement and English advertisement. 【Key words】S kopostheory;A dvertisement;C omparison;A d translation 0引言 随着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如何翻译广告,实现广告目的语的内容上的忠实性、形式上的吸引性和文化情感上的可接受性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翻译界在过去的研究中,长期受到传统的“信、达、雅”、“神似”、“化境”等原则的约束,而这些我国传统的翻译理论基本上都是针对文学翻译而言的,讨论的都是如何使文学翻译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完美统一。广告翻译是应用翻译,它不同于文学翻译。应用翻译是一种以传达信息为主要目的、又注重信息传递效果的实用性翻译。(贾文波[M],2004:1)因此,传统的中国翻译理论已不适合指导广告翻译等的应用翻译。 1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要以读者和读者文化为中心,不再把“信”和“忠实”作为首要标准,而是以预期目的来判断译文是否成功。费米尔明确指出,所有的翻译都指向其预定的对象,因为翻译本身是“为的语目的和的语环境中的的语对象创造出的语背景中的文本”。(贾文波[M],2004:47)目的论有三条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忠实性法则服从于连贯性法则,而这两者都服从于目的法则,所以如果翻译的目的要求改变原文功能,忠实性法则就不再有效。 2广告的特点 广告是通过媒体有说服力地向公众介绍商品、报道、服务和文娱节目等的一种方式。比如百事可乐的这则广告: 君饮百事可乐精神爽朗欢乐欲使青春常驻天天喝它一喝从这个广告中可以看出广告的最基本要素:一是面向大众,而不是个人。二是有说服力。此广告介绍可乐说“精神爽朗欢乐,欲使青春常驻”,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三是通过某种媒体,例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等。其中第二点是广告最主要的特点,目的就是向大众推销产品,引起欲望。因此,广告语言必须精炼生动,富有吸引力,符合读者的经验和反应,达到有效传达信息、唤起读者感应和行动的目的。 3中西文化下汉英广告语比较 3.1对自然:天人合一VS.人定胜天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关系,相信天人合一。西方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分别对立的关系,相信人定胜天。这一观念可以在中西广告中反映出来。中国的“璀璨江景,得意人居”、“行云伴流水,悠然入佳境”、“信步闲庭,自然就在呼吸之间”等等这些房地产广告,宣传家居环境来吸引消费者的青睐。还有小糊涂仙酒的广告“难得糊涂”,借用的是郑板桥的话,其含义是对生活的顿悟,对世俗的超脱。与中国文化注重主客交融的精神对立,西方文化通常将自然视作人类人知、改造和征服的对象,强调人对自然的主宰地位,相信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如福特汽车的广告语“Your world,there from boundless”(你的世界,从此无界);日本东芝的广告语“Take TOSHIBA,take the world”(拥有东芝,拥有世界),当中突破自然的束缚,野心勃勃试图征服世界拥有世界的欲望可见一斑。 3.2对人:伦理操守VS.个性追求中国一向以仁义自居,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形成了浓厚而稳固的道德观念:重伦理、讲亲情、注重名族利益、追求整体和谐。这一观念在许多中国广告语中得以体现。舒肤佳香皂“促进健康为全家”,强调家庭;海尔的广告“海尔,中国造”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感。英文广告不像汉语广告那样突出家庭及民族方面的道德伦理意识,它所看重的是个人物质和个性的追求和满足。如“Volvo is never to be a car for any but the discrimination few.(沃尔沃不单是一辆车,它更会让你卓尔不凡)”;摩托罗拉手机“Intelligence everywhere”(智慧演绎,无处不在);索尼“The new digital era”(数码新时代)。 3.3对物:情感含蓄VS.欲望开放在传统观念的制约下,中国人对欲望,特别是个人对物质的欲望主要持压制态度,在表达想法时都比较含蓄。如“六神”化妆品的广告“六神有主,一家无忧”;“洁尔阴”药物的广告“难言之隐,一洗了之”;汇仁肾宝“他好我也好”等等,这些广告语言简洁含蓄,让人心领神会,体现出特有的东方美。而在个人主义高度发达的西方,个人欲望受到肯定,表达想法时也直接开放。如雀巢咖啡“Ask for more”(渴望更多);万宝路香烟“Take time to indulge”(尽情享受吧)等等,都直接表露了对欲望满足的渴望。此观点还可以体现在我们经常听到的经典广告语中,西方的“Especially for you!”和东方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一方强调的是“you”,一方是“大家”。 4目的论在广告翻译中的作用 由于中西文化上存在着一种“不可通约性”,各自对待自然和社会的态度悬殊,双方读者对广告文本的期待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广告翻译中,仅仅做到“信息对等”是不够的,它必须发挥强大的“诱导”功能,达到诱说的目的。翻译目的论者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贾文波[M],2004:46) 同样的日本丰田车,在中国的广告语是“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而在西方是“Not all cars are created equal”。采用了不同的广告语,目的是为了迎合不同文化下的读者的感应。 在许多保健品广告中可以经常听到这样的广告语言:“针对老年人”,如果遵循“忠实”原则,“老年人”理所当然被英译成“old people”。但是西方人对待自我态度决定他们不能接受自己被成为“old people”,给人愚昧无知、老态龙钟的形象;当已成“senior people”时,西方人就能欣然接受,因为这种译法给人一种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地位崇高的形象。 同样的翻译问题也出现在英语广告中译中。耐克运动鞋的广告词“Just do it!”,此中西方人的“个人主义”表露无遗,有人直译成了“只管去做!”,这广告语不能在中国立足,甚至遭到抨击,因为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集体主义”发生了冲突,直到翻译被改成“应做就去做!”才得以平息。 在翻译中,还要注意各种文化下的忌语和联想的意义差别。比如“龙”、“象”、“喜鹊”在中国是大受欢迎的东西,但是在西方某些国家就是忌语,难怪被翻译成“white elephant”的“白象牌”不能在西方市场有立足之地。在中国是高贵典雅象征的“玉”到了西方是过时的毫无品味的东西。所以广告语中的“美如玉”就为了迎合西方口味,巧妙地翻译成“sweet as rose/lily”,而不是忠实于原文翻译成“sweet as jade”。 5结语 广告翻译有它内在的法则。在指导广告翻译中,传统的“忠实”、“对等”理论似乎越来越不能适应,而实践证明“目的(下转第584页) ○外语论坛○ 549

图形_背景的现实化

2003年第4期 外 国 语 总第146期 No.4, July 2003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General Serial No.146 24 文章编号:1004-5139(2003)04-0024-08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图形-背景的现实化  匡芳涛,文 旭 (西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图形-背景论源于心理学,后由认知语言学家用来研究语言结构的意义,尤其是介词的意义。图形-背景分离原则虽是空间组织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但也可用来研究语言,因而也是语言组织概念内容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本文从图形-背景论的基本思想出发,基于英汉语料,探讨了“图形-背景”这一认知结构在语言空间结构和时间事件结构中的现实化,从而增强了这一理论的认知解释力。 关键词:图形-背景;现实化;语言空间;时间事件;认知语言学  Realization of Figure-Ground KUANG Fang-tao, WEN Xu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 Chongqing 400715, China ) Abstract: Figure-ground theory derives from psychology and is used by cognitive linguists to analyze the meaning of linguistic structures, that of prepositions in particular. The principle of figure-ground segregation is one of the basic cognitive principles according to which space is organized, but it can be applied to language as well, and it thus becomes a basic cognitive principle by which language organizes its concepts. Starting from the fundamental ideas of figure-ground theory and based on English-Chinese corpor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gnitive structure “figure-ground” in linguistic space and temporal events, trying to strengthen the cognitive explanatory power of this theory. Key words: figure-ground; realization; linguistic space; temporal event; cognitive linguistics 一、 引 言 图形-背景论(Figure-Ground Theory )是以突显原则为基础的一种理论。“图形-背景分离原则”不但是空间组织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也是语言组织概念内容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本文将从图形-背景论的基本思想出发,探讨“图形-背景”这一认知结构在“语言空间”结构和“时间事件”结构中的现实化,以拓宽这一理论的应用领域。 二、 图形-背景论的基本思想及其语言学涵义  图形-背景论是约一个世纪前由丹麦心理 学家鲁宾(Rubin )首先提出来的[1:157],后由完形心理学家借鉴来研究知觉(主要是视觉和听觉)及描写空间组织的方式。当我们观看周围环境中的某个物体时,通常会把这个物体作为知觉上突显的图形,把环境作为背景,这就是突显原则。完形心理学家对视觉和听觉输入是如何根据突显原则来组织的这一问题很感兴趣。他们认为,知觉场总是被分成图形和背景两部分。图形这部分知觉场具有高度的结构,是人们所注意的那一部分,而背景则是与图形相对的、细节模糊的、未分化的部分。人们观看某一客体时,总是在未分化的背景中看

图形―背景理论在谐音广告中的应用

图形―背景理论在谐音广告中的应用 摘要:谐音广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图形-背景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揭示了人们对周边事物进行识解的规律。其中的“普雷格郎茨原则”(Principle of Pragnanz)能够使谐音在广告中更轻易地达到“凸显”之效果,以更迅速的方法促成商品的交易。文章用此理论对谐音广告背后的运作机制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阐释力和可行性,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关键词:图形-背景理论;普雷格郎茨原则;谐音广告 一、引言 Ungerer 和Schmid把认知语言学看成是研究语言的一 种方法。他们认为,当今的认知语言学主要是由三种方法表征的:经验观(experiential view)、凸显观(prominence view)和注意观(attentional view)。“经验观”认为,语言使用者对事物的描写不只是局限于客观的描写,还会对它们的意义提供更丰富、更自然的描写,也包括隐喻。比如,对一辆小汽车的描写,人们不但会说小汽车的形状像一个盒子,有车轮、门、窗、方向盘、刹车等,还可能会提到小车坐起来舒服,跑得快,是社会地位的象征;有的人甚至会把小车与初恋或曾经历过的车祸联系起来。后面这些特征显然是人们所经历

的部分,远远超出了客观描写。“凸显观”认为,语言结构中信息的选择与安排是由信息的突出程度决定的。例如,要描写一辆车撞在一棵树上这一场景,句子The car crashed into the tree就比The tree was hit by the car更自然,因为在整个情景中,运动着的车是最有趣、最突出的部分,所以我们倾向于把车放在句首。“注意观”认为,我们用语言所表达的实际上只反映了事件中引起我们注意的那些部分。例如The car crashed into the tree只是描写了整个车祸中引起我们注意的一部分,而其他部分,如小车突然转向、冲出了马路等却未表达出来。[1] 本文所选用的图形-背景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正是以凸显原则为基础的一种理论,它源于心理学,心理学家们认为人们的知觉场总是被分为图形和背景两大部分。图形是首先引起知觉者注意的并且有完整结构的那部分,而背景则是与图形相对,细节模糊、未分化的那部分。 二、图形-背景理论的基本内容 图形-背景理论最初是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提出来的,之后又被完形(gastalt)心理学家用来研究知觉场以及描写空间组织的方式。在对某一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时,往往是把此事物当作知觉上凸显的图形,相应地,把周围的环境当作背景,这就是“凸显”原则。实验证明,图形的确定应该遵循“普雷格郎茨原则”(Principle of Pragnanz),即通常

一、观察渗透理论提出的背景

一、“观察渗透理论”提出的背景 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的提出主要针对逻辑实证主义的中性观察来说的,历来许多科学家论述科学理论体系时,往往强调它的感觉基础,即认为科学认识是从感觉开始(包括观察与实验)然后从中概括出概念,概念组成科学判断和推理,得出定律,再进行更高层次的概括而得出理论以至于原理,提出感觉先于理论,后来逻辑实证主义更提出,观察是绝对“中性的”,观察语言是最“公正”、“客观”因而是最“可靠”任何理论语言都必须能还原为观察语言,这才是可靠的理论;否则就是“形而上学”空谈,一律取消!于是他们提出观察语言和理论语言可以绝对分开的基本观点,并由此推演出逻辑实证主义的一系列观点,逻辑经验主义认为观察语言不依赖于理论语言,即对理论语言保持中立;而理论语言则依赖观察语言通过对应规则从观察获得意义,波普尔虽然强调理论先于观察,但对他而言,观察仍然是中性的,汉森反对逻辑经验主义的这一传统观点,并用观察渗透理论的观点与之分庭抗礼。 二、“观察渗透理论”的含义 “观察渗透理论”是汉森的整个哲学思想体系的基石,所以首先要弄清其含义,总的来说,这一理论告诉我们,观察并非对物象“刺激”的消极的机械反应,而是受观察者的理论影响和支配,使不同理论观点的人可能把同一对象观察成不同的样子,其不同的程度相应于他们相互分歧的程度,理论差异小,则观察结果的不同也小,理论如果相对立的,则可能把同一对象看成不同的东西,比如:在他的《发现的模式》的开篇中写到,假定有两位生物学家在显微镜下观察同一张已制备好的玻片,如果问他们看到了什么,他们也许会作出不同的答案,一位把面前的细胞看成一堆异物,比如是一种人为现象或者是一块由于染色技术不合适而产生的凝结物,这块凝结物与体内细胞毫无相关,而另一位生物学家则辨认出这个凝块是一个细胞器官,即“高尔基体”。 观察渗透理论 “观察渗透理论”,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汉森提出的著名命题。这个命题指出了我们的任何观察都不是纯粹客观的,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观察者观察同一事物,会得出不同的观察结果。“观察渗透理论”摧毁了逻辑实证主义所追求的科学合理性。 它重点表征了“先行信息”在人的视角转换中的意义;科学活动中的观察渗透理论是一个关于科学的概念框架的变换问题,而哲学层面考察的则是主体的“先行具有”、“先行掌握”和“先行视见”等精神的本质力量对于现实的认识活动的条件性。 观察和理论的关系问题是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首先,观察依赖于理论,观察渗透着理论。理论决定了观察的目的和对象。在科学的研究中,人们都要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观察对象和范围。科学观察基本上都是有目的的、有计划地进行的。科学观察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作出新的发现或检验已有理论或假说。用观察来检验一个理论,即是看是否能观察到理论所预言的现象。 第二,观察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理论决定了观察到什么。在观察中如果以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理论为指导,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观察的客观性;相反,当不完备甚至错误的理论或观点渗透到观察中时,就会导致错误观察。理论可以纠正一些错误的观察。 第三,任何观察陈述都是用某种理论语言构成的,理论提供了观察语言。一种情况是,有些观察陈述明显地用到一些理论术语,而离开了有关的科学理论就不可能理解这些观察陈述。第二种情况是,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概念,实际上过去曾是科学家在科学探索过

图形——背景理论与语境辨证观

图形——背景理论与语境辨证观 导言 图形-背景论(figure-ground theory)是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Rubin)于1915年首先提出来的,后由完形心理学家借鉴来研究知觉(主要是视觉和听觉)及描写空间组织的方式。认知语言学家Talmy(1978,2000)率先将其引入语言学领域,做出了图形背景的语言学定义,并用于解释空间方位介词(Langacker, 1987)和英语句法结构的研究。本文在简述图形背景理论及其在语言层面的解释力的基础上,讨论了语境的辨证动态观,尝试提出了图形背景理论中图形、背景和后景与语境分类中的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辨证对应。在此基础上得出句法结构(尤其是句子主语的选择)和语境焦点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人的视角、观察方位、注意焦点、识解方式等认知因素。 一、图形-背景的基本观点及其在语言学领域的应用 众所周知,鲁宾著名的“脸/花瓶幻觉”证明的确存在着“知觉突显”。当我们观看周围环境中的某个物体时,通常会把这个物体作为知觉上突显的图形,把环境作为背景,这就是突显原则(prominent principle)。图形和背景的感知是人类体验的直接结果,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会用一个物体或概念作为认知参照点去说明或解释另一个物体或概念,这里的“背景”就是“图形”的认知参照点。例如,当我们看到桌上有本书这样的情景时,“书”通常会被认为是图形,“桌子”是背景,我们可能会说The book is on the desk.或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 而不是相反。根据完形心理学家的观点,图形的确定应遵循“普雷格郎茨原则”(Principle of Pragnanz,即“简洁”),即通常是将具有完形特征的物体(不可分割的整体)、小的物体或容易移动的物体视作图形。 Talmy率先把图形-背景理论用于语言研究。语言类型学研究表明,S-V-O结构人类最优化的语序结构,最符合人类的认知顺序。因为,主+谓+宾结构正分别对应着人类认知视觉中的图形+谓语+背景。Langacker(1987)用图形背景理论对方位介词(under, on ,over…)作了个案研究,如:The balloon is flying over the house. 从而得出“图形和背景可以理解为一种位置关系,这种位置关系常常用来表述命题,或者说,位置关系的命题意义可以理解为图形-背景关系。”(Ungerer&Schmid,1996)。因此,认知语言学家就把图形-背景分离原则看成是语言组织信息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 1.图形-背景的界定及特点 Talmy(2000)给语言中的图形和背景分别列举了定义特征和联想特征。图形没有已知的空间或时间特征可确定,背景具有已知的空间或时间特征。这就是图形和背景的定义特征。而联想特征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描写,如:空间大小、时间长短、动态性、可及性、依赖性、突显性、关联性以及预料性等。其中定义性特征在确定图形和背景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联想特征只起辅助作用。当用

图形—背景理论与语言中的空间结构

图形—背景理论与语言中的空间结构 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被看作语言学研究的新工具。作为一种以突显原则为基础的认知原则,其不仅出现在空间组织中,也出现在语言组织概念内容中。本文主要从图形-背景理论的基本思想出发,探讨图形-背景这一认知结构关系在语言空间结构中的体现。 一、图形-背景理论的基本思想 图形-背景理论是约一个世纪前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首先提出来的。后来,由完形心理学家借鉴并用来研究知觉(主要是视觉和听觉)及描写空间组织的方式,他们提出了图形-背景分离这一观点,也即是视觉和听觉输入是如何根据突显原则来组织进行深入研究。当我们在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某个物体时,常会把这个物体作为知觉上突显的图形,把环境作为背景,这便是突显原则(张妍妍,2011)。心理学家们认为,知觉场总是被分为图形和背景两个部分。图形的知觉场具有高度的结构,是人们所注意的那一部分,而背景则是与图形相对的,这部分知觉场细节模糊、未分化。人们观看某一个物体时,总是在未分化的背景中看到图形,而人类体验的直接结果便是感知到图形和背景的存在,这是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会用一个物体或概念作为认知参照点去说明或解释另一个物体或概念,而这里提到的背景就是图形的认知参照点。(Langacker,1993) 根据“普雷格朗茨原则”,通常是把具有完形特征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小的、容易移动或运动的物体用作图形。这说明图形和背景不能同时被感知和理解为同一个物体。而鲁宾著名的“脸、花瓶幻觉”便证明了图画中的确存在着“知觉突显”。人们不可能同时识别脸和花瓶,总有一个先后秩序,要么先把花瓶作为图形,要么先把脸作为图形,日常生活中也存在大量这样的例子。不过,在具体情况下图形和背景是不允许相互转换的,所以,大多数视觉情景中的图形和背景是相分离的。 二、图形-背景理论及其语言表征 从语言学角度看,研究图形-背景的选择及其之间的关系在语言结构中是如何表征的,不仅是有趣的,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自从Talmy(1978)率先把图形-背景分离原则看成语言组织信息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兰盖克便根据感知突显的程度对图形和背景进行了这样的论述:“从印象上看,一个情景中的图形是一个次结构,它在感知上比其余部分(背景)要‘显眼’些,并且作为一个中心实体具有特殊的突显,情景围绕它组织起来,并为它提供一个环境”(Langacker,1987)。从兰盖克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图形必须恰当地包含在背景中,因此它比背景小。我们也可以将平时的话语理解成一个特定语境,其中,具体的话语是图形,它必定会包含在一个背景中,从而产生一幅完整的图画。但是,我们知道语言中的图形和背景与视觉场中的图形和背景是不太一样的。语言中的图形和背景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可以是方位事件中或空间运动事物中彼此相关的两个事件;而视觉场中的图形和背景则是以具体的实体为图形或背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