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论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论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论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浅析中国近代史(1911-1921)

第一节辛亥革命的“侥幸”

在奔腾不息的人类历史长河中,20世纪是空前伟大的世纪,是变化的世纪。在这近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社会所经历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变革、观念更新、政治动荡以及革命和战争的变幻风云,与中古世界崩溃近代世界形成过程中所曾经历过的巨大变化相比,更加广泛、更加深刻,也更加伟大。正是这涉及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革命性变化,使人类社会告别近代时期,进入现代世界。①

而在世界的东方,小国寡民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顺利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自上而下的改革使其在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后逐渐带上了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色,这也使得其必须通过军事侵略实现资本主义更进一步的发展。显然,老气横陈的中国是日本最合适的战略目标。通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日本的战略野心从幕后走向了前台,也正是这两次战争中日本人的胜利,是中国人逐渐意识到革命的必要性——对于先进的知识分子而言,清政府无疑是直接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腐朽之物”。

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从黄花岗起义到辛亥革命,每一场群众运动的爆发无疑都在摧毁清政府本已风雨飘摇的统治基础。辛亥革命本身就兼具了历史的必然与偶然。以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来看,辛亥革命的爆发是由风险性的,其政治上的胜利可以说是带有侥幸成分的。在一个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得并不算很出色且饱受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摧残的国度,要想通过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推翻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其难度可想而知。

从以往的历史结论来看,四川的保路运动无疑对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也有人认为正是因为保路运动这一“突发事件”导致了辛亥革命得以在武昌首先进行。然而保路运动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

清政府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一方面与列强的侵略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清廷本身的挥霍无度有关。恰如亚当·斯密所言,“就尊严一点而言,一国君主君临于其臣庶,比之共和国元首对于其同胞市民,更要高不可攀,望尘莫及;所以为要维持这较高的尊严,势必要较大的费用。总督或市长的官邸,自然是不能与国王宫廷,比其华丽的。”②这也是人民急于推翻清政府的重要原因,其重要性绝不亚于列强的侵略。慈禧的纸醉金迷不仅葬送了北洋水师,更让中国的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趋尖锐。而清政府自身无力填补国库的空虚,只好“先把猪养肥,再杀猪吃肉”了,所以铁路民营化到铁路国有化的政策转变,催生了保路运动,而群众高涨的革命热情,又使清政府不得不紧急抽调湖北新军,诚如后人所做结论,湖北的兵力空虚是武昌起义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而保路运动所暴露出的清政府的持续腐朽又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增添了必要性。

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将“辛亥革命”定义为1900年到1911年之间爆发的所有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总称。在这个维度上,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但辛亥革命的胜利却是历史的偶然。就当时国内的发展状况来看,汉口并非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当然,如果以GDP之类的指标来衡量,汉口的经济总量的确是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至于作为湖北省府所在的武昌,其政治氛围也并不算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然而,恰恰是因为突发事件提前进行的武昌起义,最终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形式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形态。这应当是历史的偶然

史学界都认为清朝的覆灭是大势所趋,不过这并不能印证辛亥革命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

着眼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南北军力差距,辛亥革命的胜利确有其“侥幸”的一面。或者说,比较客观的结论应该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是基于历史必然的一个偶然。

第二节从南北议和到袁世凯复辟

南北议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伍廷芳和唐绍仪都是北洋派重臣,但在南北议和中,他们竟代表着南北双方,与其说南北议和是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交锋,倒不如说是北洋派权利再分配的政治游戏。袁世凯被作为政治筹码加入到了南北议和的斗争中,其结果是世人皆知的。在《建党伟业》中,当被问及为什么不如孙中山的袁世凯能够当总统时,毛泽东的回答颇具说服力:“因为他手里有枪呗。”

谈到这里,就不得不谈谈“后溥仪时代”王室贵族的生存状态了。对于清政府而言,南北议和中的政治筹码并非只有袁世凯,他们可以退出政治舞台,但并不愿意放弃皇室的尊严,至于皇室尊严的重要性,亚当·斯密已经在《国富论》中论述过了。如果革命军仅仅同意袁世凯当大总统,清政府也是不可能同意“退位让贤”的。

在《清宣统政纪》里,对《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优待皇室条件》有如下记载③:

甲、关于大清皇帝宣布赞成共和国体,中华民国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如左:

一、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二、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岁用四百万两,俟改铸新币后,改为四百万元。此款由中华民

国拨付。

三、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

四、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中华民国酌设卫兵,妥慎保护。

五、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均由中华

民国支出。

六、以前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以后不得再招阉人。

七、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原有之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

八、原有之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

乙、关于清族待遇之条件:

一、清王公世爵,概仍其旧。

二、清皇族对于中华民国国家之公权及私权,与国民同等。

三、清皇族私产,一体保护。

四、清皇族免当兵之义务。

丙、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

今因满、蒙、回、藏各民族赞同共和,中华民国所以待遇者如左:

一、与汉人平等。

二、保护其原有之私产。

三、王公世爵,概仍其旧。

四、王公中有生计过艰者,设法代筹生计。

五、先筹八旗生计,于未筹定之前,八旗病弁俸饷,仍旧支放。

六、从前营业、居住等限制,一律蠲除,各州县听其自由入籍。

七、满、蒙、回、藏原有之宗教,听其自由信仰。

从这些记载中不难看出,清皇室享有的优待不亚于君主立宪政体下的英国王室,而中华民国在制度上却是以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为蓝本,这也反映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清皇室的养尊处优对民国的最大负面影响并不在于经济或外交方面,而在于思想文化方面。对于许多并不愿意步入共和政体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错误的信号——他们会认为皇室仍有继续存在的必要。这为袁世凯和张勋的复辟奠定了思想基础。

袁世凯登上大总统位后对民国的宪法和议会还是很尊重的,只是因为民国政权内部派系争斗不断,尤其是北洋派势力巨大,错综复杂,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政治发展缓慢,才最终使得袁世凯“先选总统,再立宪法”,“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上演“复辟闹剧”,接受“二十一条”,直至“在绝望中死去”。

从中华民国成立到袁世凯宣布复辟,这期间国内的政治环境应该说是相对稳定的,民族资本主义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期间爆发的新文化运动虽是直指袁世凯,但也是以文化革新为主。所以说,袁世凯在维护国家政治安定方面是有一定贡献的。事实证明,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不断爆发战争,政治形势大不如前,究其根源,还是因为缺乏一个像袁世凯这样的“独裁者”。

这是中国历史最具特色的一点——但凡国家出现分裂局面,都是因为缺少一个有魄力的“独裁者”,一旦权力被分配,国家就会陷入动乱。春秋战国如此,南北朝十六国亦如此,五代十国依旧如此。

所以,袁世凯复辟,除了个人野心所代表的历史偶然,也有一定历史必然。

第三节军阀割据的大乱世时代

袁世凯死后不久,段祺瑞和黎元洪的矛盾就不断激化,当然,这两个人都只是棋子,真

正在博弈的是日本和美国。府院之争是最能反映当时中国所有政治丑相的闹剧,无论是张勋、康有为,还是段祺瑞、黎元洪,他们都不是“共和派”,对权力的渴望与追求以及皇权思想的回潮使得他们不可能如孙中山所愿积极维护共和政体。

一般来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在中国近代史中,对政治影响最大的并非是经济,而是意识形态,或者说是思想,经济基础过于薄弱直接导致了国家的动荡,但意识形态的保守与腐朽则直接导致了中国连形式上的共和政体都不可能实现。

在军阀割据时期,段祺瑞的皖系、张作霖的奉系、曹锟和冯国璋的直系、陆荣廷的桂系、唐继尧的滇系是最大的五个军阀集团。这五个集团分别受日本或英美的支持。所以,在抗战爆发前,真正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是日本和英美。随着日本全面扩张,英美在华势力范围逐渐收缩,日本的嚣张也激起了中国人民的不满。然而北洋政府与日本的暧昧关系决定了其不可能全面反击,而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与日本签订的“亡国条约”更是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之典例。

可以说,在当时的中国,没有任何一个中国人能决定中国的命运,中国历史的大趋势已经被列强完全控制。军阀割据也绝不仅仅是权力争夺所致,要想彻底改变中国的社会面貌,必须在上层建筑的问题上有更多新的想法。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第四节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马克思主义有没有借鉴意义是无人知晓的。不过陈独秀、李大钊这些嗅觉灵敏的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还是抱有很大期待的。

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使得五四运动有了爆发的外部条件和群众基础,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起到了先锋的作用,然而其社会影响力的先天不足决定了单靠学生是无法实现五四运动的预期目标的。以当时中国的社会状态来看,工商业从业者才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也是为什么徐世昌在五四运动重心转移到上海后会立即示弱的最重要原因。

五四运动的最大意义不在于使中国代表顾维钧拒绝签字,而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虽然上海的工商业从业者是五四运动的主力军,但不得不说,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北京学术界是使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核心力量。李大钊对俄国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政党和马克思主义的解读显然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从大的历史背景来看,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被广泛传播和接受,起决定作用的却是帝国主义,尽管他们并不愿意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真正引发俄国十月革命、法国巴黎和会、中国五四运动的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利益再分配争端,简单的说,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毁了四大帝国,其中德意志帝国的崩溃导致了中国山东问题的激烈争论,而俄罗斯帝国的倾覆则是沙皇出师不利引发十月革命的结果,而这两件事引发的连锁反应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所以说,五四运动的爆发不单单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历史贡献,更与世界大环境有直接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催生了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第五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都不能很好的维护国家主权,开展经济建设。因此,从清王朝覆灭到新中国成立,这期间中国社会的进步是非常缓慢的。正是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学术界也出现了思想混乱,大量的骑墙派由此产生。不能说这些人是反动的,只能说

这是由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中的传播无疑为中国革命带来了新的希望,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普遍认为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于他们而言,除了名字不同,别无二异。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列强对华人的剥削、官僚和军阀对百姓的剥削,这些在清朝末期就已经存在的东西到了民国末期依然存在。要想彻底改变中国的社会面貌,必须寄希望于马克思主义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

李大钊十分敏锐地意识到要通过建立中国的布尔什维克政党来实现国富民强,再加上陈独秀的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筹备很顺利地完成了。不过,仅仅靠陈、李二人之力,很难实现成立真正的共产党的理想。

就在这时,更为有实力的共产主义组织向两位党的创始人伸出了援手。在列宁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早期的共产党成员不多,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也不深入,很难将之运用到革命实践中去,因此,共产党在早期的政治活动并不能被普通工农很好地接受。

事实上,列宁对中国共产党的成员构成是很不满意的,至少他认为苏俄的共产党是真正的工人阶级的政党,而中国共产党的成员大多是比工人素质更低的农民,这也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虽然俄国也很落后,但经过沙皇改革,俄国的近代化还是要强于中国的,因而俄国的工人阶级比中国的工人阶级更有话语权。小农经济对中国的影响甚至延续到了今日——每年中央的一号文件都是“三农”问题,中国人似乎格外重农。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共产党最终还是成功领导了工农联盟,并通过武力夺去了政权。至于这一点,多半还是历史的必然。资产阶级不仅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还有无限的私欲,这也决定了资产阶级政党很难在中国立足。

从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全过程来看,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穿插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然而在这其中,必然还是主导因素。中国近代史虽然只有不到100年的短暂时长,但对今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以史为鉴,相信中国的下一个100年会更加辉煌!

附录本文所引用学术专著名录

1.《世界通史·现代卷》导言·第1页,第1-7行(人民出版社,1996年修订版)

2.《国富论(下)》第309页,第8-11行,英国,亚当·斯密著(上海三联书店,郭大力、王亚南译)

3.《正说清朝十二帝(增订图文本)》第279-280页,中国,阎崇年著(中华书局,2006年9月版)

历史统一的必然性和秦统一中国的偶然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25514048.html, 历史统一的必然性和秦统一中国的偶然性 作者:史景峰 来源:《中学政史地·初中》2019年第12期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荆轲剌秦王的故事千古流传。虽然历史的假设都不能成为现实,但是我们却可以从假设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如果大胆推测荆轲刺秦王成功,那么历史是否会被改写?一些学者认为即使荆轲刺秦王成功,但是秦统一中国的趋势是不可改变的,只是延缓或推迟秦统一中国的时间。对此,笔者是不认同的。一个钉子可以改变战事的成败,历史上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改变事情的进展。我认为不能以已经成为现实的事情来推论未曾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还原历史的事件进行有益的探讨。 战国时期,强大的国家有秦、齐、赵、楚。有可能统一中国的是秦和齐。齐国文明发达,太史公曰:“吾适齐,自泰山属之琅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其民阔达多匿知,其天性也。以太公之圣,建国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不亦宜乎?洋洋哉,固大国之风也!”齐国在地理上有着很好的自然条件,“自泰山属之琅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自开国以来又十分注重发展经济,太公时期就“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管仲相齐后,又“连五家之兵,设轻重鱼盐之利”,为齐国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在政治文化上,齐国既不像鲁国一样死死拘束于彻底的宗法制,又不像秦、楚早期那样以“夷狄自置”,而是顺应“其民阔达多匿知”的原有文化,有条件地推行宗法制和集权制。假设齐国统一六国,我们的文化底蕴将是另一番情景。但是齐的统一毁于一件偶然的事件。齐灭掉宋国,引起诸侯的猜忌,弱小的燕国率领诸侯几乎灭掉不可一世的齐国。在国家命运攸关的时候,重要人物会发挥一定的作用,影响形势的发展变化。燕国凭借乐毅几乎灭掉强大的齐国,但是伴随重用乐毅的燕昭王的去世,形势逆转,骑劫代替乐毅任将领。齐国的田单凭借即墨一城的兵力击败燕军,随后收复齐国的全部国土。齐国实力大损,已没有统一六国的能力。明代学者张燧说乐毅:“兵久于外,而燕人无怨心,诸侯无异议。其所以镇抚内外,必有道矣……使毅不遭惠王之隙,以燕、齐之众而临二城,磨以岁月,虽田单之智,将何能为乎。” 秦自从商鞅变法,实力大增。后来,秦虽具有统一六国的实力,但是它在统一的进程中也存在不确定的因素。秦发动上党战役,是一件偶然事件,“四十五年,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上党郡守冯亭献上党郡给赵国,秦遂把矛头对准赵国。赵国是四战之地,经过胡服骑射改革,军事实力很强。秦国派大将王龁攻赵,赵国派作战经验丰富的大将廉颇迎战。针对秦国速战速决的思想,“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数挑战,赵兵不出”。廉颇熟知当前敌我的动态,知道如何保存自己,战胜秦军。

关于历史发展必然性的思考

2010年第13期(总第204期)世纪桥Shi Ji Qiao No.13,2010(General No.204) ·哲学研究· 关于历史发展必然性的思考 王彦有 (大庆师范学院 图书馆,黑龙江大庆 163712) 摘要:人们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历史必然性理论具体解释历史问题上存在许多分歧,主要是对历史和必然性以及历史决定性因素、必然性和决定性因素之间的区别等问题上存在教条主义理解和泛化的运用,造成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困难和混乱, 因此有必要澄清在这些问题上的错误认识,还历史本来面目。关键词:历史;必然性;决定性因素 收稿日期:2010-04-06 作者简介:王彦有(1962-),男,吉林农安人,大庆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历史理论、中国近代史。 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 学习和运用这一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时,由于对这一观点的理解不同, 产生了许多的问题。其中主要是对这一观点的教条主义理解,生搬硬套,出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理论困难,败坏了理论的声誉。把人类鲜活的历史变成了僵死 的教条, 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进一步探讨,献一孔之见。一、历史必然性之 “历史”在表述历史必然性的时候,我们通常的叙述是历史发展本身是有规律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那么,对这里的历史做如何理解,就成为我们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从广义的角度, 这里的历史当然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狭义的角度就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自然界发展的历史一般比较好理解,当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问题主要是人类社会的历史,理解起来就大不同了。笔者认为:首先,这里的历史并不是指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某个历史发展阶段,也不是指某个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而是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时空的宏观角度的高度概括。这里的历史只能是从和自然界发展历史相区别的人类历史, 超越这个内在的规定性,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个别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某个历史发展阶段, 个别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和这里的历史是个别和一般的关系。前者呈现出丰富性、多样性和偶然性,后者呈现出规律性、可预测性和必然性。其次,历史必然性之历史,是从哲学的角度对人类历史研究的理论自觉。马克思把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看作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从这里出发,马克思找到了解决历史问题的突破口,比较清晰地揭示了历史发展过程的必然性特征。如果我们把 这里的历史做一狭隘的理解, 去套在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乃至于民族和国家的历史研究,就会出现相当的混乱和矛 盾,就会造成历史决定论的泛滥。个别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某个历史发展阶段,个别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和这里 的历史, 只有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二、历史必然性之 “必然性”关于必然性,一般指事物发展、变化中的不可避免和一定不移的趋势。必然性是由事物的本质决定的,认识事 物的必然性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跟 “偶然性”相对)。历史必然性说明了历史的发展受内在规律的支配,具有可预 测性。这里的必然性也不指具体历史事件的必然性,也就是说不是指因果关系的必然性,因为从因果关系的必然性来观察历史,所有的历史事件都具有必然性,有因必有果。这里的必然性是指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历史前进的基本方向。它不是对历史具体环节的描述,而是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逻辑的理论论证。如果我们把这里的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推广到所有的历史事件的具体研究,就会造成对人类发展的选择性和人的能动性的蔑视。就会把历史变成抽象、空洞的教条。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机械决定论者往往只强调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忽视了作为历史主体人的存在,把人仅仅当作历史的工具;而唯心主义者则否认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夸大主体的意志作用,把历史当做人或神的意志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从人类现实生活的的生产与再生产出发,从实践出发,既承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又承认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的巨大的能动性和选择性。认为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人的活动而已” 。决定性和选择性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是辩证统一的过程。两者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人们只有在尊重历史规律的同时,充分 发挥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才能为我们自己创造出光明的未来。 三、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历史发展决定性因素 面对在历史必然性的理解问题上存在的种种差异,甚 · 24·

重识偶然性和必然性

重识偶然性和必然性 重识偶然性和必然性 【英文标题】A Reunderstanding of Contingency and NecessityPENG Xin-wu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Chinese People's University,Beijing 100872,China) 【作者】彭新武 【作者简介】彭新武(1968),男,甘肃漳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

【内容提要】从伊壁鸠鲁到马克思,从达尔文到恩格斯、莫诺,他们在承认偶然性的本体论地位上,是与现代科学精神相一致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这对范畴并不具有同等地位,偶然性是一种绝对的存在,而必然性则是相对的。二者是多元的辩证统一:在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二者是同一事件在不同存在层次上状态属性即现实性和可能性的辩证统一;在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二者是一般和特殊、具体和抽象的辩证统一;二者相互联结,相互转化,辩证统一于整个世界和人类的历史进程。 【英文摘要】When recognizing the ontology of contingency,scholars of many fields ranging from Epikouros to Marx,from Darwin to Engels.Mono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modern scientific spirit.The two categories of contingency and necessity are not of equal status.Contingency is an absolute existence while necessity is relative.The two are of pluralistic dialectical unity.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things,contingency and necessity are the attributes on different existential level of the same thing,i.e.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realityand possibility.In man's activ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contingency and necessity are of dialectical unity between the general and the particular,the concrete and the abstract.The two combine with each other and change to each other,which form a dialectical unity in the

历史必然性代表什么

历史必然性代表什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历史必然性代表什么 历史必然性代表什么? 刘可非? ?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苦苦探求什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历史唯物主义就提出了“历史必然性”这样一个概念,而且在分析社会发展时,它一直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旧制度的灭亡及其被新制度的替代也是历史的必然,等等。显而易见,“历史必然性”其实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所提出的、用于解释社会发展直接决定因素的概念。正因如此,对这一概念的正确理解便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来分析问题的,所以,在进行后面的分析之前,就必须首先搞清“历史必然性”的精细含义,界定其边界条件。? 应当明确,我们分析的是能动的人类社会而不是自然界,也不是人化自然世界。自然界的规律是纯粹客观必然的,它是自然万物自身相互作用的结果;人化自然世界就因人之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其中而不同于自然界,因而,虽然其规律仍然是建筑于自然规律之上、也具有客观性,但已经表现出与自然规律所不同的形式;人类社会则更不同于自然界,它是直接由人类及其能动实践构成的,是直接处理人类(行为和思想)之间、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正是因为三者内涵的这种不同,其规律的性质也就各不相同。? 自然规律有着明显的客观性和严格性:人们只能认识或利用它却不能改变它,它与自然现象或人化自然现象也基本存在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如:自由落体在真空中必然下落,而且其加速度必然为米/秒2,这根本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化自然世界就有人之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其中,因而,其规律虽不能脱离自然客观规律,但其表现形态与自然现象就有很大不同。如:人造的飞机就可向上飞行,因为它是人之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客观自然界的产物(当然,这种现象也是直接建筑在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之上的)。相对地讲,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由社会三种矛盾、主要是第一矛盾的演化过程决定的,它直接建筑在人类的能动实践和人类的自我意识之上,不能脱离人类的实践和意识而独立发展。因而,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不可能离开对人类实践和人类思想意识的研究。由此可见,社会的能动性就必然地决定了社会规律不具有纯粹的客观性,而且,其严格性也远不如自然规律。若换一个角度,也就是说,社会发展规律并非人力所不可抗拒的,它与社会现象也并不存在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由此,逻辑上必然地就可以得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可能精确地、超越历史地涵盖全部人类社会的所有现象。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所研究的领域愈是远离经济领域,愈是接近于纯粹抽象的思想领域,我们在它的发展中所看到的偶然性就愈多……”(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507页)。就连马克思本人也否认他所揭示的理论和规律是“超历史的”,甚至是对他几乎穷毕生研究而得出的有关资本主义发展运动的规律也是如此,他明确提出,“这一运动(指《资本论》中揭示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关规律----引者注)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地限于西欧各国”。(见《马恩全集》第19卷,第269页)? 有了上述认识,我们就可以发现,与社会发展规律之不同程度的客观性和严

论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论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浅析中国近代史(1911-1921) 第一节辛亥革命的“侥幸” 在奔腾不息的人类历史长河中,20世纪是空前伟大的世纪,是变化的世纪。在这近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社会所经历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变革、观念更新、政治动荡以及革命和战争的变幻风云,与中古世界崩溃近代世界形成过程中所曾经历过的巨大变化相比,更加广泛、更加深刻,也更加伟大。正是这涉及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革命性变化,使人类社会告别近代时期,进入现代世界。① 而在世界的东方,小国寡民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顺利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自上而下的改革使其在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后逐渐带上了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色,这也使得其必须通过军事侵略实现资本主义更进一步的发展。显然,老气横陈的中国是日本最合适的战略目标。通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日本的战略野心从幕后走向了前台,也正是这两次战争中日本人的胜利,是中国人逐渐意识到革命的必要性——对于先进的知识分子而言,清政府无疑是直接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腐朽之物”。 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从黄花岗起义到辛亥革命,每一场群众运动的爆发无疑都在摧毁清政府本已风雨飘摇的统治基础。辛亥革命本身就兼具了历史的必然与偶然。以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来看,辛亥革命的爆发是由风险性的,其政治上的胜利可以说是带有侥幸成分的。在一个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得并不算很出色且饱受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摧残的国度,要想通过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推翻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其难度可想而知。 从以往的历史结论来看,四川的保路运动无疑对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也有人认为正是因为保路运动这一“突发事件”导致了辛亥革命得以在武昌首先进行。然而保路运动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 清政府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一方面与列强的侵略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清廷本身的挥霍无度有关。恰如亚当·斯密所言,“就尊严一点而言,一国君主君临于其臣庶,比之共和国元首对于其同胞市民,更要高不可攀,望尘莫及;所以为要维持这较高的尊严,势必要较大的费用。总督或市长的官邸,自然是不能与国王宫廷,比其华丽的。”②这也是人民急于推翻清政府的重要原因,其重要性绝不亚于列强的侵略。慈禧的纸醉金迷不仅葬送了北洋水师,更让中国的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趋尖锐。而清政府自身无力填补国库的空虚,只好“先把猪养肥,再杀猪吃肉”了,所以铁路民营化到铁路国有化的政策转变,催生了保路运动,而群众高涨的革命热情,又使清政府不得不紧急抽调湖北新军,诚如后人所做结论,湖北的兵力空虚是武昌起义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而保路运动所暴露出的清政府的持续腐朽又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增添了必要性。 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将“辛亥革命”定义为1900年到1911年之间爆发的所有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总称。在这个维度上,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但辛亥革命的胜利却是历史的偶然。就当时国内的发展状况来看,汉口并非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当然,如果以GDP之类的指标来衡量,汉口的经济总量的确是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至于作为湖北省府所在的武昌,其政治氛围也并不算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然而,恰恰是因为突发事件提前进行的武昌起义,最终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形式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形态。这应当是历史的偶然 史学界都认为清朝的覆灭是大势所趋,不过这并不能印证辛亥革命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

关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性研究

关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性研究 摘要: 必然性与偶然性是从本质因素和非本质因素的方面来反映事物间不同类型联系的一对哲学。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本文拟以犬戎灭西周对秦的影响为例试析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整个西周时期,秦人生活于西方边陲,以游牧渔猎为生,发展远远落后于东方诸国,被视为“蛮夷之帮”,难以融入“中国文化圈”,但是公元前771年犬戎灭西周,就使得衰微的周王室不得不求助于秦人的帮助,这样,秦人参与护送平王东迁,成为“勤王之师”,地位提高,同时也揭开了秦人发展的序章,为秦人政治地位的提高、军事能力的增强、经济发展、文化的进步提供了机会。 关键词:西周;犬戎;秦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任何事物、任何关系、任何过程都具有必然和偶然的双重属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别是相对的。从特定层次、特定关系上来看是由非本质的因素产生的偶然联系,从另一种层次、另一种关系上看可能是由本质因素所决定的必然联系。反之亦然。在一定条件下,非本质的因素由于自身的积累和条件的改变会转化为本质的因素,由这种因素所决定的不确定的、偶然的联系就转变为必然的联系;本质的因素也会因自身的演化和条件的改变不再有根本性的意义,由这种因素所决定的确定的、必然的联系就转变为偶然的东西。正确认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对于科学研究和人们的实践活动都有重要的意义。在秦的发展统一历程过程中,既有秦人自身的努力这一必然性因素, 同时也有诸如犬戎灭西周这一外部因素的影响。 秦在西周时被视为“蛮夷之帮”,春秋初期建国,但是经过短短百年的发展,到战国末叶,便以秋风扫落叶之势,一举荡平东方六国,统一天下。其间缘由固然众多,但中国历史历来讲求“天人合一”以及“天时、地利、人和”,笔者认为,公元前781年犬戎灭西周,就为秦人提供了“天时”,使秦人在政治、经济、文化 各方面都得到提高,为秦的强大打下了基础,在秦的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秦人政治环境得到改善,政治地位提高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

1·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时,那么就要通过革命的形式推翻旧有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资本主义社会当生产力高度发达时,资本主义私有制已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必须建立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制度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所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越发达,就预示着资本家为自己挖掘坟墓,即帝国主义就是没落的腐朽的资本主义,这就决定了它必然要走向灭亡。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最终解决,提出了由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要求,就是说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为资本主义想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必要条件。首先,资本主义为建立社会主义准备了物资条件,这就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就是社会化的大生产。其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还产生和锻炼了实现消灭资本主义和建立社会主义历史使命的社会力量。这种社会力量就是无产阶级。第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还为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后管理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了组织形式和可供借签的经验。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剩余价值规律、竞争和无政府状态规律的作用,各个企业、生产部门、各个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平衡的。到了垄断资本主义石器,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了,不平衡现象大大加剧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引起政治、军事实力发展的不平衡。列宁很据当时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加剧的新情况,提出了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世界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环节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根据这一新的科学论断,成功的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方式,表现为缓和、加剧、再缓和、再加剧的过程。社会主义革命是否成功和能否巩固革命成果,取决于当时当地的主观和客观条件。这就是说,社会主义革命既可以发生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时期,也可以发生在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腐朽性垂死性加深的时期,既可以发生在现今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可以首先发生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这样,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代替,就可能是一个长时期的历史过程,是整整一个历史时代。社会主义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存在逻辑上的“扬弃”关系。概括地说,这种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既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否定,有事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继承。具体地说,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都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经济;它们都是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实行生产资料的劳动群众共有是和按劳分配的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是是想资本主义死有事和少数人剥削广大劳动者的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之间的关系,使资本主义经济能够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的一种参照物。社会主义国家也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吸取可供自己借签的新的经验和新的经济形式。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只能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3·所谓社会主义,简单地说,就是使全体国民共同富裕的思想和意识形态。 所谓资本主义,就是经济的发展以资本的发展为主,以资本的发展来带动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和实现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资本主义重在资本。而社会主义,则是以社而社会主义,则是以社会的发展为主,以社会的发展来实现和保障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和全面进步的目标。社会主义重在

必然性与偶然性

必然性与偶然性 biranxing yu ouranxing 必然性与偶然性 necessity and contingency 从本质因素和非本质因素的方面来反映事物间不同类型联系的一对哲学范畴。必然性是指现实中由本质因素决定的确定不移的联系和唯一可能的趋势;偶然性是指现实中由非本质的、互相交错的因素决定的以多种可能状态存在的联系。 客观世界的一切过程都是受因果关系制约的,在影响事物运动变化的诸因素中,有本质的原因和非本质原因的区别。本质的、根本性的原因决定着事物发展过程有确定的、稳定的方向,决定着该事物在给定条件下只能以唯一的方式存在并以唯一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即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但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又有非本质的、次要的原因复杂交错的作用,因而使总体上确定不移的过程在具体环节上又表现出非确定的、不稳固的特点,即现象事件的偶然性。特定的偶然性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可能这样出现,也可能以另外的方式出现。 人们从古代起就开始了对必然性和偶然性问题的探讨。唯物主义哲学家肯定客观必然性的存在,但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如德谟克利特、B.斯宾诺莎、P.H.D.霍尔巴赫却完全否定偶然性,认为世界上一切细小的现象都服从于直接的、绝对的必然性,偶然性只是反映人们无知的主观概念。某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如D.休谟、I.康德断言必然性是由感觉造成的或只是先验的范畴。唯心主义哲学家G.W.F.黑格尔则把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范畴看作是客观精神的产物,但他阐述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一些自然科学家既承认有必然现象也承认有偶然现象存在,但他们却认为一种过程或者只能是必然的,或者只能是偶然的,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完全割裂、绝对对立起来。

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任何人都不可能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做出精确的预言,甚 至连给出框架性的推测亦非易事(即便是在八十年代初,恐怕任何人都未曾预料到数年后社会主义制度在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的崩溃),因为历史不是铁轨上的列车,它没有预定的轨道。历史中总在不断地创生可预测和不可预测的事物,而未来由这些事物共同决定;历史也不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复杂曲线,而是一个庞杂的开放式系统的演化;历史的必然性不是对诸多偶然性的综合或统计,而是其内在的主要矛盾借助偶然性的展开,因而历史一方面具有可预言性,另一方面又不可预言;历史是其自身的不自觉的存在与人对它的自觉改造的统一,历史既创造人们的意识,又被人们的意识所改造,既是社会的基础,又是社会的障碍。 人类的历史本质上是人类改造自然和自身的历史,物质资料(包括生活资料及生产资料)的生产不仅是人类历史的起点和基础,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事实上,人类是通过改造自然来实现对自身的改造的,人类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不得不反映自己的存在和性质,在改造世界的时候不得不改造自己的思想和文化,人类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劳动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展着自己的需要,需要与现实的矛盾推动着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改造,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要与现实的矛盾本质上一方面是人们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与满足那种需要的矛盾,另一方面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矛盾,概括地来说发展生产力或者说改善自己的生活的需要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需要是人们与自然的矛盾及人与社会的矛盾的根本原因。 阶级矛盾本质上不过是被划分为阶级的人们之间在占有物质资料上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本质上也是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实际上应该将之归结为改善自己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人类社会的主体既然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活动着的人,对人类社会演进的说明就不可能不以人(这里的人是具体的处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和社会关系中的人!)为出发点。对历史和社会的说明也就不能不从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矛盾着手。 社会矛盾决定着社会运动的过程,进而决定着历史演进的方向,并且社会矛盾的客观性决定了历史演进的客观性,决定了它的自发的规律性与人类自觉地运用这种规律的对立统一,在这一点上,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并无原则性的不同。但是,历史规律是历史在其演进中的规律,对历史的自觉的改造的结果将影响到历史往后的演进,因而历史规律在偶然性中通向它自己不能决定的方向,人类的自觉能动性对于盲目的历史而言始终是一种外在的偶然性,尽管如此,对历史的自觉干预本质上包含在历史的自发演进中,即特定历史时期对人的创造——对人的反映·反应(

必然性与偶然性问题

关于必然与偶然的问题。偶然性是真的存在还是由于未知?如果事物的内在运行遵循着必然的规律,那么从最初的存在开始,之后的一切就都是必然确定的了,人们总倾向于喜欢确定,确定就心安,否则就忧虑不堪。偶然是一种未知、不确定的状态,它会降低人们从事相应行为的有效性。事实上,自然是全知的,未知只是对于自然中的存在物而言,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正在迈向与自然等价的全知状态,尽管不断地有人宣称要征服自然,且不说人类在物质力量方面面对自然时可以忽略不计,在认知领域虽然比力量上要强些,但仍然不及九牛一毛,离全知状态还长路漫漫。一般情况下,知即确定,确定却可以不必知,知更多的是直观的外在的,确定更多的是间接(需要判定)的内在的,知和确定不能等同,它们涉及不同的范畴,。对于自然本身而言,自然是知道一切确定一切,这是对于自然的客观性,即自然那里没有偶然性;对于人类来说,知道的少,确定的也少,偶然性就经常能够遇到,当人们知道的少,把握又少时,事实上结果已经确定,只不过人类无从得知。自然的意志化——神,自然即一切客观存在,一切事物的客观存在决定了关于这一切事物的一切信息的客观存在,那么会否有一种客观存在恰好知晓这一切信息呢?这一切的呈现都在自然,自然即一切,自然知道一切,到现在为止还都只是一种客观的呈现,当人参与进来时,人便以人的角度看待自然,应该有一种存在,不仅知道一切,还能够控制一切、决定一切,即这种存在在全知的情况下还有自由意志,于是神便诞生了,这种存在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或者说实证和伪证目前为止都不具有决定性,人和自然的结合形成了神,神那里只有必然,没有偶然,这既反映了人类对必然性的终极追求,也反映了人类认知水平的相对有限性。偶然性是唯心的,必然性是唯物的,相同条件下必然产生相同结果,这是必然的,不能,也就是出现了偶然性的结果,那是人不能或没有做到真正的条件完全相同,这是以社会世界是在确定的规律支配下运行为前提得出的结果,当不是这个前提时,那就是混乱无序一片,确定性的依据荡然无存,经验也就不复存在,现实世界是与第一种假设更为符合,于是便得出结论,最初的“1”确定了之后的所有“1”,即必然性是确定的,必然的永恒的不变的,必然性中只有必然性,没有偶然性,偶然性只是相对于人而存在的,在人这里,能够控制所有主要条件的情况下才有必然性,除此之外,必然性中必有皆有偶然性。

辛亥革命的必然性及偶然性

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摘要:辛亥革命的发生到底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只是偶然使然?在辛亥革命的发生问题上,学者们有的坚持偶然发生论,还有的讲推迟发生论。我认为,辛亥革命的发生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偶然性,它们在这个事件里具有相同的重要性。必然性虽然占着统治地位,但是也必须要有偶然性作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二者共同创造了历史。 关键字:辛亥革命必然性偶然性预备立宪思想转变 距离1911年的辛亥革命已经过去100多年了,但是后人对它的讨论仍然很多,很多人在纠结一个问题:辛亥革命的发生到底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只是偶然使然?所以在辛亥革命的发生问题上,学者们有的坚持偶然发生论,还有的讲推迟发生论。所谓的偶然发生论,即辛亥革命是由一些偶然事件造成的,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推迟发生论则认为辛亥革命肯定是会发生的,但是可能不是辛亥年发生,可能会等到时机更成熟一些再发动。 我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既不是单纯的历史必然,也不全是偶然事件。辛亥革命应该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共同作用导致的。 (一)辛亥革命发生的必然因素: 张波先生说过:“近代中国的革命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事件”。【1】毛泽东也说:“中国人民的民族革命斗争,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算起,已经有了整整一百年的历史了;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算起,也有了三十年的历史了。这个革命的过程,现在还未完结。”【2】由此我们

可以将近代中国的革命看成一种过程,而辛亥革命则是中国革命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并不是终点站。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是什么导致革命必须发生的。 1.改良、改革到“革命”的转变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初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上的有识之士提出各种思想、主张,力图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如地主阶级提出的“小变则小革,大变则大革;小革则小治,大革则大治”的改革思想;魏源等人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等,都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改革或改良的思想或活动。 但是,由于清政府和旧中国社会积弊太深,这些改革要求或运动都未能解决当时中国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拿洋务运动来说,整个洋务运动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且有限。洋务运动官员自身的现代化修养不足,对办洋务运动经验不足、管理方法不当,期间中饱私囊现象很多。另外,西方列强不想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洋务派聘请的洋匠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勒索,牟取暴利,使洋务企业难以发展顽固派的百般阻挠也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洋务运动最终终于失败。 甲午战争以后,国人逐渐认识到,光学习西方的技术还是不够的,没有相应的社会制度与之相协调,技术是很难发展的。于是,人们的探索方向转到政治制度上来。他们总结甲午海战中日本胜利中国战败的原因是:日本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而中国没有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性.pdf

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中国之所以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是从这几个方面来认识的:一.从近现代史的演变来看,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 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加深。人民被逼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民族的解放。从康梁的戊戌变法,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是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都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但是,戊戌变法的失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导致了资本主义无法在中国进行下去。人民的生活,也在水深火热中煎熬。 二.中国共产党明确中国的发展道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它主导了中国的革命,明确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共认为中国未来是要走向社会主义的,而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的第一步。新民主主义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本身就处于深刻的变动之中。在这样的变动之中,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三.过渡时期的发展体现了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提出了这一时期的总路线。“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也就是说,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渡道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受到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军事上、外交上的严密封锁以及遏制。中国难以从资本主义国家那里获得必要的援助。当时,只有

社会主义国家和为独立而斗争的国家同情中国,只有苏联愿意和能够帮助中国。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有利于给中国提供经验,帮助中国顺利实现社会主义。这种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五、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并取得一系列的成就。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其实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探索中虽然出现过“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错误,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都很好地解决了。在纠正错误之后,中国取得了重大的显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基本建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医疗、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国际环境不断改善,国际形象日益友好。同时,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在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政治方面提出了若干基本原则。为社会主义的良好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不断彰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经济、文化、政治方面都迈入了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初步展开,农村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农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社会不断发展。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也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被提出。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三步走”等战略形成,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不断完善。改革的突破,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济体制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并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提高了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人民迈入了一个新的生活阶段,人民的利益得到保障。 总的来说,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中

2017考研政治唯物辩证法五大范畴必然性和偶然性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2017考研政治唯物辩证法五大范畴必然 性和偶然性 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我们在考研政治中讲到了唯物辩证法的五大范畴,即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下面为大家讲解必然性和偶然性这对范畴。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实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唯物辩证法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对于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认识,我们可以结合唯物史观中历史人物这个知识点来理解,历史人物的出现或者说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一知识点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关系的一个最好例证。 所谓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任务。在历史人物中,对那些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称之为杰出人物。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的制约。任何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杰出人物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每一时代一定会出现自己的杰出人物,这是必然的;但杰出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出现,由谁来担当杰出人物,则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历史必然性问题的三种观点辨析-文档资料

历史必然性问题的三种观点辨析 文献标识码:A 一、严格必然论 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苏联学者坚持认为,历史规律具有“严格的必然性”,这是“不依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布哈林说,“既然从实质上说一切都是合乎规律地发生的,从无原因意义上讲的偶然的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那末很清楚,历史偶然性也是没有的。”苏琳联科学院院士康斯坦丁诺夫甚至说“科学是偶然性的敌人。”在他们看来。必然性之为自身,是因为它与偶然性是对立的,二者不可共生。 这种“拒斥偶然的必然”一方面被理解为即时性和直接性。似乎前人所揭示的历史规律的实现就是眼前即将发生的事,甚至于在几年、几十年之内就足以解决两种社会形态更替这样重大的历史难题;另一方面,它还带有绝对性,即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和规律已经被少数思想家正确地揭示出来,对规律的认识已经终结。“从被认识了的社会发展规律出发”马克思主义教导说“马克思列宁主义证明”等类似言词在他们的理论宣传中频频出现。人们所要做的事就是耐心地等待资本主义自动垮台、历史规律自动实现的那一天。理论研究的任务也只在于“引经据典”地论证既定的社会主义事实。 显然,上述观点完全是对马克思主义必然性思想的误读。马

克思多次强调必然与偶然之间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否定以往那种排斥偶然性的、机械的必然性。但苏联马克思主义者由于以下两大理论缺陷而始终顽固强调必然性、忽视偶然性的作用:一是他们虽常以“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自居,但却并没有真正把握唯物主义辩证法,而是身陷近代形而上学思维范式的窠臼之中难以自拔:二是他们抛弃了“实践”这一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原则,视而不见现实生活中多元化、民主化时代的到来及由此出现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多的事实,掩耳盗铃地宣称苏联是“严格的一元化”社会,马克思主义则是“严格的一元论”理论。 这一重大失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在理论上,由于疏于对现实生活中众多偶然事件的深入研究,把一切都归于必然。因而导致宿命论、神秘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也因脱离了现实的土壤而逐渐沦为僵化的教条;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看不到现实的无限复杂性及解决问题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以致于常常犯有激进主义、教条主义等错误。 二、偶然论 自由主义者是偶然论的典型代表。从个人自由至上这一最高价值原则出发,自由主义者坚决反对历史必然性,强调多元化社会中不断增强的偶然性、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首先,历史必然性与现代社会多元化、主体性不断增强的事

关于科学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关于科学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大家都听过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一个金秋璀璨的十月,一个青年人坐在一个小树下小憩,突然一个苹果落了下来,正好砸在他的头上。突然灵感出现,是什么拉住它下落,经过沉思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故事可能在我们小学的时候都听过。 我们同样听过这样一个:一天阳光明媚,一个人站在一个倾斜的楼上,让俩个大小一样的但重量不同的球同时落地,然后同时落地,从此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了。这是如此的美妙,如此的完美,如此的巧妙。多么吸引人!但是这些都是没有历史依据的。这些都是教材上的东西。但我们自始至终都在学习者虚无的“历史”,一下子都接受不了这种说法,这很正常。也正如大部分人接受不了为什么不是重的东西先落地。 这样的故事是经过改编的,是具有浪漫气息的。虽然编出这样的故事的初衷是好的,但这样的事件会很容易造成误解。容易认为科学发现是一种偶然性的东西。 即使他们这些事是真的,你也可能认为这些人太幸运了,被他们发现了,如果是我,我也可以。是的,这些东西的确很简单,是个中学生都能明白的东西。只要做个试验就知道了。 或者有人也会说这很难发现,那个时代的人能认识到这一点都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能想到这一点,那么这是所谓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这种思维暂时是正确的。 或者你认为他们都是天才,这种是大家普遍的思维,是的,他们是天才。你肯定听过这样一句话: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说的,所以,大家只记住了这一句话。然而紧接着一句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却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难得。还有一句话:科学只垂青于追逐它的人。这一点是清晰的,但是还有一句:这种人是有这种准备头脑的人。这些断章取义的情况是很多的。 或者说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天才才有的,或者会说那灵感我也会有,苹果落地也能触发我的灵感。但是为什么是牛顿发现了?为什么是伽利略发现了?为什么是爱迪生发明的? 说天才的是唯心的,说爱迪生是天才,这天才从哪儿来?是基因吗?不是,爱迪生的父母都是下层所谓无产阶级的儿子,基因都是来自于他们,比那些教授们的基因,好像是比不了的。法拉第,是鞋匠的儿子,基本上没有一点文化知识。那么是环境吗?不是,爱迪生多次被老师们贬得一无是处,被撵回家。法拉第好像等于也没上过学,牛顿好像在中小学被老师说成是反应迟钝,体弱多病。没什么出息。爱因斯坦被中学老师斥为低能儿。只能移居到别国。这好像跟环境无关的,如果说是家庭教育?也没什么关系。法拉第的父亲只让他当学徒没让他看书啊!如果说法拉第在当学徒的时候没有打开大英百科全书的话,没有吸引他的那些东西,就不会有他那一系列贡献了。那么这么说来,那么科学发现就具有偶然性了。这样说就不对了,如果当时他打开的是其他的科学书籍,那么他也会达到这样对科学的热情。科学家们这只不过是把人类探索的本能发挥出来罢了。他了解的越多,就会对自然越热情,是一个人主动了解的。

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讨论

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讨论 既然要讲对历史的看法,那就得从最基本的讲起,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历史的第二个含义,即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同时从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而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一般来说,历史学仅仅研究前者,即社会史。 我们现在讲的这个词“历史”,学者们的表述是“历史不仅是一种存在,而且是对存在的一种感知和描述。它是一种呈现在史料关系中的虚拟性存在。历史是一种呈现在史料中的摹本存在,它表现为某种史料之间的依存关系。历史是一种被建构起来的可能性存在。反正就是说历史是人类思想的一种建构,内在地关联着一系列不同层次的理论和方法。它是一种呈现在思想关系中的建构性存在”等。这是学者们对历史深层次的挖掘,而我们这里所谓的“历史”(先撇开流行语或调侃的寓意来讲和学者们所说的从主观思想上来看待历史,而是从庄严和史实上讲。)是一种事实存在并发生过的史实。 我们常常可以在人们口中听到“历史”这个词,或许是因为历史是人类创造的缘故。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从适应自然到征服自然的历史。伴随人类活动的蔓延,历史的足迹在平面上遍布各地,在空间上遍布各个时间段。从社会的更替上看,不管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或是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它们都有自己的历史。从朝代的更替上看,它们在历史的关系也是繁多、错综复杂。因此我们可以知道不同的时间段会发生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历史史实在同一个时间上却可能同时发生。从这一点上看就可以证明历史史实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从我们现在的角度上看,也可以说是历史具有不确定性)。那么既然历史有其不确定性,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表述“这是历史的必然性”。这不是很奇怪嘛!既然有不确定性那何以说历史有必然性。 我们历史课本上这样写道:“历史的发展是必然的:封土建国的封建制必然被帝国制度取代;专制的帝国制度通行两千多年后,最终又被共和制取代。中国古代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国近现代史上毛泽东开辟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