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危重症患者应激性溃疡护理

合集下载

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

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

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是指机体在各类严重创伤、危重疾病或严重心理疾病等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胃肠道黏膜糜烂、溃疡等病变,严重者可并发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可使原有疾病的程度加重及恶化,增加病死率。

因而,预防SU是救治危重症患者不可忽视的环节。

SU在内镜下可表现为急性胃黏膜病变、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出血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

定义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是指机体在各类严重创伤、危重疾病或严重心理疾病等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胃肠道黏膜糜烂、溃疡等病变,严重者可并发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可使原有疾病的程度加重及恶化,增加病死率。

因而,预防SU是救治危重症患者不可忽视的环节。

SU在内镜下可表现为急性胃黏膜病变、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出血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

发病率及预后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危重症患者在发病后24 h内即可发生应激相关的胃肠道黏膜损伤,发病后1~3 d胃镜检查发现75%~100%的危重症患者出现胃黏膜损伤,SU并发出血的发生率为1%~17%,平均为8%;SU并发穿孔的发生率约为1%。

出血、穿孔一旦发生,病死率将明显升高,可达50%~80%,为ICU患者常见死亡原因之一。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急性胃黏膜病变已经是我国上消化道出血的第二常见原因。

国际多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CU患者SU并发出血的发生率为4.7%,具有临床意义出血的发生率为2.8%。

我国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显示,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在原发病后14 d内的出血比例平均为12.9%,原发病后第1天的出血比例为6.8%,第7天的出血比例为11.3%,平均的出血时间为原发病后3 d。

应激源和危险因素1.诱发SU的基础疾病称为应激源,其中最常见的应激源如下:(1) 严重颅脑、颈脊髓外伤(又称Cushing溃疡);(2) 严重烧伤,烧伤面积>30%(又称Curling溃疡);(3) 严重创伤、多发伤;(4) 各种困难、复杂的手术;(5) 脓毒症;(6)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7) 休克,心、肺、脑复苏后;(8) 严重心理应激,如精神创伤等;(9) 心脑血管意外等,脑出血量大,出血部位在脑室、丘脑或脑干,收缩压高者发生SU的风险更高。

应激性溃疡及其防治策略课件

应激性溃疡及其防治策略课件

02
应激性溃疡的危害
消化系统并发症
01
02
03
消化道出血
应激性溃疡可能导致消化 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 便等症状。
穿孔
溃疡病灶可能穿透消化道 壁,引起穿孔,导致急性 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幽门梗阻
溃疡病灶可能导致幽门狭 窄,引起幽门梗阻,导致 食物通过障碍。
其他系统并发症
循环系统并发症
应激性溃疡可能导致消化 道出血,引起血容量不足 ,导致循环系统功能障碍 。
发病机制
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神经内分泌失调、氧自由基损伤、炎症 反应等多个方面。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应激性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 吐、呕血、黑便等,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穿孔,甚 至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诊断
应激性溃疡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相关的辅助检 查,如胃镜检查、X线钡剂造影等。同时,还需要排除其他可 能导致消化道溃疡的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癌等。
对于应激性溃疡穿孔的患者,可进行穿孔修补术 。
动脉栓塞术
对于胃十二指肠动脉破裂出血的患者,可采用动 脉栓塞术进行治疗。
05
防治应激性溃疡的护理与健 康教育
护理措施与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 察是否有出血、腹痛等症状, 及时发现并处理应激性溃疡。
饮食护理
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过硬、过热、刺激性食 物,以免加重胃黏膜损伤。
06
应激性溃疡的研究进展与展 望
新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新型抗酸药
研究开发新型抗酸药,提高抗酸效果 ,减少副作用。

《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要点

《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要点

《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要点一、定义应激性溃疡(SU)是指机体在各类严重创伤、危重疾病或严重心理疾病等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胃肠道黏膜糜烂、溃疡等病变,严重者可并发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可使原有疾病的程度加重及恶化,增加病死率。

因而,预防SU是救治危重症患者不可忽视的环节。

SU在内镜下可表现为急性胃黏膜病变、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出血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

二、发病率及预后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急性胃黏膜病变已经是我国上消化道出血的第二常见原因。

三、应激源和危险因素1.诱发SU的基础疾病称为应激源,其中最常见的应激源如下:(1)严重颅脑、颈脊髓外伤(又称Cushing溃疡);(2)严重烧伤,烧伤面积>30%(又称Curling溃疡);(3)严重创伤、多发伤;(4)各种困难、复杂的手术;(5)脓毒症;(6)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7)休克,心、肺、脑复苏后;(8)严重心理应激,如精神创伤等;(9)心脑血管意外等,脑出血量大,出血部位在脑室、丘脑或脑干,收缩压高者发生SU的风险更高。

2.在上述应激源存在的情况下,以下危险因素会增加SU 并发出血的风险:(1)机械通气超过48h或接受体外生命支持;(2)凝血机制障碍或使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3)原有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病史;(4)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合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5)急性肾功能衰竭或肾脏替代治疗;(6)急性肝功能衰竭或慢性肝病;(7)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8)器官移植等;(9)存在3种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出血风险更高。

四、SU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胃黏膜防御机能降低与胃黏膜损伤因子作用相对增强是SU发病的主要机制。

1.胃黏膜防御机能减低:2.胃黏膜损伤因子增强:3.神经内分泌失调:五、SU的临床表现1.临床特征:(1)原发病的程度越重,合并症越多,SU的发生率也越高,病情越加凶险,病死率越高。

(2)患者常无明显的前驱症状(如上腹痛、反酸等),主要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呕血或黑粪)与失血性休克的表现;对无显性出血的患者,若出现胃液或粪便潜血试验阳性、不明原因血红蛋白浓度降低≥20g/L,应考虑有SU伴出血的可能。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中西医预防和护理探讨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中西医预防和护理探讨
中 图分 类 号 : 2 81 文 献 标 志 码 : 文章 编 号 :04 7 5 2 1 ) 10 6 — 2 R4. B 10 — 4 X(0 2 0— 14 0

【 键 词 】 脑 出血 关
应 激性 溃疡
预防
护理
中西 医
应 激 性 溃 疡是 危重 症 患 者 的 常 见 并发 症 。 特别 是脑 血 管 疾 病 滋 生 湿热 , 热 熏蒸 血 络 迫 血 妄 行伤 脾 胃 , 脾 失 健 运 统 摄 , 引 湿 致 而 便 故 软 易 营 的 严 重 并 发 症 , 与脑 血 管疾 病 的 严 重 程 度 有 关 , 血 管 疾 病 病 起 呕 血 、 血 。 饮 食 宜 清淡 、 烂 、 消 化 、 养 丰 富 的软 食式 半 常 脑
21 密切 观 察 生 命 体 征 .
录 。 患 者 出现 血压 下 降 、 如 脉搏 细 弱 , 在排 除 脑 部情 况 外 , 警 惕 是 溃 疡 出血 先 兆 时 ,用 云 南 白药 、三 七 粉 各 1 g 应 . ,用 温 生 理 盐 水 5 否 与 应激 性 溃 疡有 关 , 理人 员 应立 即报 告 医生 并做 好 相关 处 理 。 2mL调 服 , 护 0 昏迷 者 由 胃管 注 入 , 日 3次 ; 生 应 激 性 溃 疡 出血 每 发 22 观 察 先 兆症 状 . 观 察 患 者 有 无 腹 痛 、腹 胀 及 其 程 度 和 持 续 时 , 生 大 黄 , 金 丸 研 粉 , 1 用 左 按 : 1混匀 , 次 6 8 ; 冰 生理 盐 水 每 —g用 时间 , 无恶心 、 吐 , 意呕吐物 、 有 呕 注 胃液 及 排 泄 物 的量 、 质 、 性 颜 色 。上 消化 道 出血 常 有 先 兆 症 状 , 醒 患 者 可诉 腹 胀 、 清 胃部不 适 、

严重创伤及重症患者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防治与护理

严重创伤及重症患者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防治与护理

严重创伤及重症患者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防治与护理蔡新良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08(48)45
【摘要】应激性溃疡是外科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迅速,死亡率高。

我们对55例严重创伤及重症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预防对策及护理经验。

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117-118)
【作者】蔡新良
【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1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骨折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防治及护理 [J], 卢秀叶;赵振平
2.危重症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病因、防治及护理 [J], 郑培;高微;陈莹
3.骨折患者手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防治及护理体会 [J], 刘文凤
4.骨折患者手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防治与护理对策 [J], 马晓华;王梅香
5.骨折患者手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防治及护理体会 [J], 刘文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观察和护理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观察和护理

伤往往 是多脏器功 能不全综 合征 ( MOD ) 早和最 重 的器 官 S最 之一 , 其发 病机制 为 : 出血后 脑组 织受损 , 脑 引起 肾上 腺皮 质
激 素 增 高 , 使 胃酸 及 胃蛋 白 酶 分 泌 增 加 , 感 神 经 张 力 改 促 交
侧 瞳孔散 大 , 识障碍 加深 , 示病情 加重 。脑出血 患者 由于 意 提
维普资讯
第2 O卷 第 2 期 2 0 年 4月 07

夏 医 学
Vo1 2 . 0 No. 2 Apr 20 7 . 0
Ac a M e ii a Si i a t dcn e nc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观察和护理
于双弟 秦慧群。 ,
(. 1 临桂 县五 通 中心 卫 生院 , 西 临桂 广
关 键 词 : 出血 ; 激 性 溃 疡 ; 理 脑 应 护 中 图 分类 号 : 7 . 4 R4 3 5 R4 3 7  ̄ 7 .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1 0 —4 9 2 0 ) 20 6— 2 0 8 20 ( 0 7 0 —3 50
醇时需专 人守护 , 以防引起空气栓 塞 。
2 4 密 切 观 察 患 者 的 意 识 、 孔 及 生 命 体 征 的 变 化 , 现 异 . 瞳 发
临床 以呕吐 咖啡样 物或解 柏油 样便 , 胃液或 大便 潜 血试
验 阳性 者 , 可 诊 断 为 应 激 性 溃 疡 。 均 13 临 床 观 察 . 应 激 性 溃 疡 是 脑 出血 最 常 见 的 并 发 症 ,, 脑 出血量 2  ̄5 ml 1 例 , 0 0 者 8 小于 2ml 1 例 , 0 者 9 大于 5ml 9 。 6 患者 均因突然发病 , 同 0 者 例 4例 不 程度意识障碍 、 失语 、 瘫等 , 偏 于发 病 2 h内入院 。腰穿脑脊液 4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防护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防护
糖、 长期 使用 免疫 抑 制 剂 、 时 间行 机械 通 气 等 S 长 U 高危 患者 , 对不 同病 情 可选用 抗酸 药 ( 针 氢氧 化铝 或 5/ 碳酸 氢钠 ) 抑 酸药 ( 咪替 丁 、 尼替 丁 , 9 5 、 西 雷 也可 用
质 子泵拮 抗 剂 洛 赛 克 或 奥 美 拉 唑 ) 保 护 胃黏 膜 药 、
<3 5 , 出血 的危 险信号 。早期 对 胃液进 行 监 .时 是 ]
2 1 减轻 颅脑 损 伤 的护 理 措 施 有 效 处 理 原 发 性 . 颅脑损 伤 , 减轻 应激 反 应 , 有 效 预 防 S 的前 提 。 是 U 因此 护理 上须 密切 观 察 病 情 变 化 , 时 发 现 颅 内压 及 增 高征 象 , 告 之 医 生 及 时 处理 。尤 其 在 颅 脑 损 伤 并 早期 , 积极 配合 医 生 , 好 行 颅 内血肿 清 除术 、 骨 做 去
其它轻 度 出血 和 中度 出血患 者 因及 时干 预而好 转 。
2 护 理
2 3 胃肠 道 监护 临床 观察发 现 , . 重症 患者 的应激
性 溃 疡 的发生 与 胃液 的 p 值 有 密 切 关 系 , H 监测 胃 液 p 值 对 应 激 性 溃 疡 有 预 警 作 用 。 胃 液 p 值 H H
中 图 分 类 号 : 4 3 6 R 5 R 7. 。 6l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26 7 (0 8 1 一1 3O 10 —9 5 2 0 ) 2l l一2
应激 性 溃疡 ( u) s 即严 重应 激 因素 引起 的 胃、 十 二 指肠黏 膜病 变 , 包括 糜烂 、 疡 、 溃 出血 等 , 是神 经外
有 预 防性 用药 失 败 的病 例 , 过 胃肠 道 监 护 可 弥 补 通

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护理

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护理

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护理(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山东潍坊 262500)【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194-01随着交通及建筑业的发展急性颅脑外伤日益增多,而应激性溃疡出血是颅脑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14%-47%一旦发生出血严重影响预后,死亡率高达30%-50%[1]。

因此如何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及对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控制成为提高颅脑损伤患者愈后的关键因素。

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51例,通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护理,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1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中,男31例,女20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39岁。

51例患者中交通事故29例,摔跌8例,殴打7例,空中坠物致伤4例,其他3例。

ct检查示有硬膜外血肿12例,硬膜下血肿及脑内血肿28例,脑挫裂伤19例,颅骨骨折者31例,有2例患者ct未见任何异常,共有29例患者实施了开颅手术。

2 护理2.1 基础护理: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给予氧气吸入,头部抬高30°,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呕血造成窒息,呕吐时轻拍背部,以利于呕吐物和分泌物的排出,预防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大量出血病人口腔内有血液残留,极易出现细菌繁殖,用生理盐水行口腔护理,每日2次,保持口腔清洁无味,注意口腔黏膜的变化[2]。

2.2 饮食护理:急性颅脑损伤后,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全身代谢平衡严重紊乱,尽早对危重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3],提供足够的热量,避免负氮平衡,增加身体抵抗力。

出血伴剧烈呕吐者应禁食至出血停止后24~48h,期间以静脉营养为主,出血停止后开始进食流质饮食,饮食温度37℃~40℃,量约300~400ml,3~4次/d。

病情好转后改半流质或无渣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少食多餐为原则,禁止食用生拌菜、粗纤维多的蔬菜及刺激性的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危重症患者应激性溃疡护理
【摘要】应激性溃疡是临床危重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在重症监护病房内的发生率高达60%,病情危重,预后凶险,有较高的死亡率,做好预防和护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危重症;应激性溃疡;预防;护理
一、su发病的原因及机制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 又称急性胃黏膜病变,是一种在机体受到严重创伤、重症疾病及严重心理障碍等应激状态下发生的严重并发症。

1.神经内分泌失调
颅脑损伤、脑卒中等引起中枢多巴胺、5-ht、神经降压素、蛙皮素、生长抑素、降钙素、内啡肽及牛磺酸等分泌失调,[2]上述神经中枢及神经肽是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及垂体—肾上腺素轴作用于
靶器官—胃肠,继而引起靶器官内胃酸升高,胃粘膜血管破坏,最后导致su的发生。

2.胃粘膜保护功能削弱
[3]研究发现胃粘液的成分包括胃粘蛋白、水、电解质、肽及脂类,它具有成胶、粘滞、抗h+逆流、保持水分等生理特性,通过其疏水性、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粘液和粘液细胞不断更新,抑制胃液的反流、蛋白酶的自体消化和其他致伤因素的损伤作用,形成胃粘膜保护的重要屏障。

当颅脑严重损伤、脑卒中等致丘脑下部损
害时,则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酸分泌增加,酸度增高;同时,胃蠕动亢进、胃壁张力增高及血管痉挛,引起消化道粘膜缺血、缺氧,继而糜烂、溃疡、出血、甚至穿孔。

严重外伤、大面积烧伤、全身感染、大手术后造成机体血容量急剧下降,使组织的血液供给减少,也可引起胃肠黏膜继发性缺血,削弱胃肠粘膜的保护功能。

3.胃粘膜损伤因素作用相对增强
胃酸的存在是胃黏膜病变的直接原因和必要条件。

患者病情危重时,如严重外伤、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全身感染、颅脑损伤、脑卒中等,机体便处于高度应激状态。

虽然在应激状态下,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可使胃酸分泌受到抑制,但应激状态时,胃黏膜缺血,黏膜屏障被破坏,同时hco—减少更明显。

因黏膜屏障功能减弱,而致实际h+逆向弥散的总量增加。

因此,胃中h+浓度相对仍高,从而导致溃疡发生。

[4]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交感神经兴奋,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及胃泌素增高,导致胃、十二指肠黏膜缺血、糜烂、溃疡,其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

同时,[5]在重伤或重病的治疗过程中大量皮质激素的应用,也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多,加强对胃粘膜的损害,导致胃黏膜受侵蚀最终发展成su。

二、su的护理
1.一般护理
1.1基础护理。

(1)患者应卧床休养,保持安静,同时要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新鲜,减少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刺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防止交叉感染。

(2)做好基础口腔及皮肤护理。

(3)对有应激性溃疡出血倾向的重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必要时吸氧。

1.2病情观察与监测。

临床护理中病情的观察和监测对于su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7]伤后或术后2周内为应激性溃疡的好发时段,伤后或术后1周内为其发生的高峰期,因此在此期间应加强监测。

(1)基础观察:首先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脉搏、心率变化,有无面色苍白、冷汗、烦躁不安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

如出现意识障碍逐渐加深、眼球浮动或震颤、喉痒、恶心、呃逆、肠鸣音增强、腹胀、体温持续升高、心率加快、外周血象白细胞升高等,提示随时有发生su的可能。

(2)密切观察胃管引流液、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量和性质,注意有无出血,准确判断和记录出入量。

胃液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可以有效提示su的可能。

[8]胃液ph值<3.5时,是出血的危险信号。

胃内ph测定适当间隔时间,在开始24 h内每小时测1次,此后如果ph维持在4或4以上,可减为每4 h测1次。

[9]如排黑便量少,每日1次是溃疡逐渐好转的标志;如黑便量每次300 ml以上且次数多,说明出血仍未停止,仍应采取有效护理措施。

1.3合理营养支持。

已发生溃疡出血者在使用止血药的同时,也应
增强机体抵抗力,给予肠道外高营养,深静脉输入血浆、白蛋白、复方氨基酸、脂肪乳等营养液,维持机体营养需要和水电解质平衡。

出血停止24 h后可给予温凉清淡、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低钠流质饮食,这对应激性溃疡患者尤为重要,因进食可减少胃收缩运动并可中和胃酸促进溃疡愈合。

[11]提倡昏迷患者48 h 内留置胃管,既可补充营养,又可监测胃内的变化,早期留置胃管可减轻胃内张力及胃黏膜缺血,还能刺激伤后胃黏膜细胞的增殖与修复,定时观察胃液的颜色,随时发现有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出血;另外,早期进食可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防止应激性溃疡的发生,还能提供胃肠道代谢所需要的能量,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1.4预防用药。

[12]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应用抑酸药使胃内保护因素增强、损伤因素减轻,从而达到增强预防溃疡发生的效果,减少溃疡发生,使已发生的溃疡加速愈合。

su高危患者,早期常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尤其是年龄≥65岁、伴低血压、高血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长时间行机械通气等su高危患者。

[2]山莨菪碱不仅有抑酸功能,还可改善微循环,提高胃肠黏膜血流量,从而使胃黏膜得到保护。

在重症患者的护理中,必须准确遵医嘱用药,并观察用药后的疗效。

由于个体特异性和用药的盲目性,仍有预防性用药失败的病例,通过严密胃肠道监护可弥补其防治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李兆申.重视应激性溃疡发生机制及预防对策研究现状[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9,24:391-393.
[2]李松华,连超.胃粘液的理化性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2,22:4-6.
[3]王亚清,周宇楠,赵立兵.重症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0):187-188.
作者单位:301800天津市宝坻区中医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