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涂装中的常见问题-失光

合集下载

油漆在滚涂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油漆在滚涂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油漆在滚涂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1、滚涂容易起泡的原因u滚涂时由于滚筒在运动中带入大量的空气,导致漆膜容易气泡。

高树脂含量的漆适合于滚涂低树脂含量低的漆可以使用滚涂u溶剂型涂料单次施工膜厚太厚也容易起泡。

u漆膜表干过快,容易起泡。

2、解决滚涂易起泡的途径为了使油漆适合滚涂,需对配方或施工工具进行改进。

u采用流平和润湿优良的树脂和助剂。

u适当提高颜料的比例。

u使用特殊的滚涂工具破泡,如地坪涂料的施工。

u减低单次施工膜厚。

u减低表干速度,延长溶剂释放时间。

u加入特殊或过量的消泡剂。

过多消泡剂的缺陷:成本高、缩孔、附着力不良。

3、滚涂油漆的选择u一般各种底漆和中涂产品可以采用;u高光漆或面漆在使用前应进行施工确认。

u定制适合滚涂的产品。

3、滚涂工具选择注意事项:u滚涂溶剂型涂料时注意选用刷毛、辊轴与所用溶剂不能互溶的毛辊。

u施工粘度小的涂料应选用:刷毛稍长、细而软的毛辊:因为这类毛辊吸浆量大,滚涂过程中不易流淌和不均匀。

u施工粘度大的涂料应选用:刷毛稍短、稍粗、稍硬一些的毛辊:因为这类毛辊在吸饱涂料、滚涂过程中,毛倒下去容易重新立起来,还可保持较好的吸浆量,防止流淌和不均匀。

常见的漆膜弊病及其防治办法⑴、流挂现象:涂料施涂于垂直面上时,由于其抗流挂性差或施涂不当,漆膜过厚等原因而使湿漆膜向下移动,形成各种形状下边缘厚的不均匀涂层。

原因:1、溶剂挥发缓慢。

2、涂得过厚。

3、喷涂距离过近,喷涂角度不当。

4、涂料粘度过低。

5、气温过低。

6、几乎不换气,周围空气中溶剂蒸汽含量高。

7、涂料中含有比重大的颜料(如硫酸钡),在漆基中分散不良的色漆。

8、在旧漆膜上(特别是在有光的漆膜上)涂布新漆时也易产生流痕。

预防措施:1、溶剂选配适当2、对常规涂料一次涂布的厚度控制在20~25μm为宜。

为要获得较厚的涂层,对于热固性涂料可采用“湿碰湿”工艺,或选用高固体分涂料。

3、提高喷涂操作的熟练程度,控制喷涂距离为喷涂大工件25~30cm,喷涂小件15~20cm,并与物面平行移动。

涂膜失光和粉化

涂膜失光和粉化

涂膜失光的原因可能有:(1)涂料配方不合理,例如:组成成分的相容性不好,稀释剂用量太大,颜料中含水分等都会造成失光;(2)被涂装表面相当粗糙和多孔,也会造成涂膜失光;(3)面漆将底漆咬起,影响面漆失光;(4)某些涂料耐光性不好,不适合户外使用,用于户外不久即失光。

粉化是由于漆膜的成膜物质(树脂)被破坏而引起。

某些颜料尤其是钛白颜料的感光作用很强(容易吸收短波的光),使脂肪酸破坏,产生出过氧化物及羟基酸,而羟基酸易吸水而使涂膜破坏,在破坏的涂膜处造成钛白颜料,成游离状态即导致涂膜粉化。

总之,涂膜粉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基料树脂在化学结构上的不稳定性,造成氧化、水分和紫外光波的混合作用而将基料树脂分解破坏所致。

因此在户外使用的涂料,应当选择耐候性好、不易粉化的涂料。

此外,还应注意下列一些易造成涂膜粉化的因素:(1)粉化夏天比冬天明显;(2)漆膜太薄造成早期粉化;(3)锐钛型钛白粉很容易粉化;(4)环氧树脂层耐候性差,一般较易粉化。

常见涂装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

常见涂装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
2. 对于检查出来存在隐患的底面使用合适的封闭底漆做封闭。如:普兰纳 2K 黄底 漆(参见相关使用说明)。
3. 确实了解旧漆的种类, 尽量避免不匹配现象发生。 4. 对于多次修补的漆面,建议尽量使用封闭底漆加以隔离。 5. 按规定使用适当的中间底漆,同时注意按规定使用配套的固化剂及稀释剂等辅
料,并保证产品要求的干燥时间后涂装面漆。 6. 新漆膜,特别是喷涂较厚的新漆膜,必须给予一定的干燥时间。如有条件的,
8、 漆面起泡或痱子 9、 针孔 10、 流挂 11、 渗色与浮红 12、 金属漆发花 13、 涂层的变色与褪色 14、 龟裂
相关说法
剥皮、失去附着力、附着差、脱落
相关说明
此类现象为基底与漆层之间失去附着力,包括面漆与底漆或旧漆之间、底漆和金属 漆之间。
相关原因:
一、 清洁或准备不当。包括: 1、 水磨底漆时使用的水砂纸号数太高,超过 1000#以上,使底漆表面过于光滑, 不利于面漆的附着。 2、 底漆表面研磨后的研磨灰尘或其它表面污染物若未确实彻底清除,则表面 漆层将不能够与底漆层发生适当稳定的接触,以致于造成粘合不良。 3、 底漆水磨后未能使水份完全干燥,或底面在施工前受潮,使其难以正常干燥, 出现粘合不良现象。 4、 使用了不当的材料(如:汽油)作为清洁剂,不但不能去除硅、矽等腊质, 留下一些高沸点的残留物在表面留下一层连续的“油膜”。建议清洁材料使 用 L919 除油剂。 5、 粘尘布使用不当也会造成涂料的附着力降低。使用中必须擦拭速度要快,力 量要轻一些,否则会在表面留下过多的粘性杂质,影响涂料的附着力。
六、封闭材料选择不当。为节约成本,采用硝基色漆打底,烤漆(2K)罩面的施工方 法。此类办法,如处理不当,极易造成面漆的脱落。或者有时在原子灰施工后未 喷涂二道底漆而直接喷涂面漆,也非常容易造成面漆的脱落。

粉末涂层色差和失光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粉末涂层色差和失光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粉末涂层色差和失光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粉末涂层色差是指涂层表面出现不一致的颜色或色差现象。

而失光是指粉末涂层表面失去光泽,看起来暗淡无光。

这些问题会影响涂层的质量和外观,降低产品的价值。

因此,了解粉末涂层色差和失光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对于实现高质量的涂层非常重要。

1.颜料的选择与质量问题:粉末涂料中所使用的颜料种类繁多,如红色、黄色、蓝色、黑色等。

不同的颜料有不同的色彩饱和度和耐光性。

在选择颜料时,应根据涂层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适合的颜料。

解决办法:对于色差问题,通过调整颜料的配方和比例,以及添加适当的外加颜料,可以调整涂层的颜色。

另外,颜料的质量也对色差问题有重要影响,要确保使用的颜料品质符合规定,并且仔细控制颜料的搅拌和混合过程。

2.涂料涂布技术问题:涂料在涂布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均匀性不佳的问题,如涂料厚度不均匀、涂层涂布后出现斑点等。

解决办法:在涂布过程中,可以采用自动涂布设备,确保涂布均匀。

此外,涂布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表面处理,确保基材的平整度和涂料与基材的粘附力。

3.人为操作误差:人为因素也是引起涂层色差的原因之一,如工人在施工时的喷涂角度不一致、涂布厚度不一致等。

解决办法:培训和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确保每个工人能够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涂层施工。

使用专业的涂装设备和工具,可帮助减少人为误差。

1.颜料问题:颜料的选择和质量对涂层的光泽度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颜料的折射率不合适,或者颜料中含有杂质,都会导致涂层失去光泽。

解决办法:采用高品质的颜料,确保颜料的折射率与基材相匹配,并进行筛选和充分搅拌,以防止杂质对涂层造成不良影响。

2.基材表面处理不当:基材表面的油污、氧化物、铁锈等杂质会降低涂层的附着力和光泽度。

解决办法:在涂装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基材准备,包括清洗、脱脂和除锈等工艺。

确保基材表面干净、平整,并具有良好的附着力。

3.涂料固化问题:如果涂层没有得到充分的固化,也会导致失光现象。

解决办法:调整涂料的固化时间和温度,确保涂层能够在理想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充分固化。

喷涂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喷涂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44
咬底/起皱 (4)
预防:
• 每喷涂的漆层要薄而均匀。 • 各漆层间的流平时间要足,干燥温度要适当,烘炉温 场要均匀。 • 只使用推荐型号的稀料。 • 调整涂料的溶剂或催干剂。
修补方法:
首先让漆膜充分固化。缺陷轻微时,打磨、抛光即可。 若缺陷较严重,将漆膜打磨到基底,重新喷漆。
45
腻子印 (1)
13
鼓泡 / 空气陷入(4)
预防:
• • • • 正确地使用原子灰、填眼灰或底漆。 正确制作羽毛边。 避免油漆一次喷涂过厚,保证油漆渗入缝隙和死角。 一定要使用推荐的稀料,并按照正确的喷涂工艺操作。 底漆要喷涂得薄而湿。 • 检查基底有无气孔,特别要注意玻璃钢表面胶层内的 气泡。仔细清除气泡并封闭基底。 • 烘烤漆膜时,防止温度过高。
14
鼓泡 / 空气陷入(5)
修补:
根据气泡的深度将相应的漆膜全部打磨掉,修 补好下层缺陷后,重新喷涂油漆。
15
泛白 / 起雾(1)
16
泛白/ 起雾(2)
原因:水气凝结并陷在湿漆膜内。
• 环境原因:喷漆室温度、湿度高;喷漆房内有穿堂风, 或者空气流动不良。 • 涂料原因:使用的稀料挥发速度太快;溶剂和稀释剂 选配不当,真溶剂挥发过快,造成树脂析出而泛白; 涂料或稀释剂含有水份。 • 喷涂原因:压缩空气的压力太大,喷枪调整不当;用 压缩空气吹拂漆膜,试图加速溶剂挥发;基底温度低 于室温。
喷涂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涂料的施工方式基本上都是喷涂, 这里所讲的问题针对涂料经过涂装成膜 以后所产生的缺陷。在此,特对常出现 的几种问题进行鉴别分析。
1
痱 子 (1)
漆膜表面呈现成片的大小不等、密度不同的气 泡。大气泡直径大于1.5mm,一般成片出现,有时也 会单独出现。小气泡直径一般为0.5mm,其分布蜿蜒 曲折或状似指纹。一般来说面漆层中气泡出现的机会 要比油漆与基底之间的更多。

喷涂涂层常见的弊病及排除方法

喷涂涂层常见的弊病及排除方法

喷涂涂层常见的弊病及排除方法序号弊病种类产生原因排除方法1流挂1、涂料粘度低,涂层过厚。

2、喷涂距离太近,喷枪移动速度太慢。

3、喷枪口径太大。

4、喷涂空气压力不均。

5、涂料中含有密度大的颜料,搅拌不均。

6、被涂物表面过于光滑。

1、调配好涂料粘度、涂层厚度一次不能超过30um 。

2、喷涂距离为150-300mm,并控制适当的喷枪移动速度。

3、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口径的喷枪,一般为1.5-2mm。

4、施工中保持稳定的空气压力。

5、施工中涂料要多次充分搅拌均匀。

6、应保证被涂物表面适当的粗糙度,各层之间应仔细打磨。

2渗色1、底层未干即涂面层涂料。

2、有色硝基底上涂聚酯漆。

3、涂料中有有机颜料,耐溶性差,未封闭处理。

1、底层充分干燥后再涂面漆。

2、底层涂料和面层涂料配套使用。

3、最好选用无机颜料,或先进行封闭处理,再涂其表面层。

3发白1、施工湿度大,温度高,溶剂挥发快。

2、涂料或稀料中含有水分。

3、施工中油水分离器出现故障,水分带入涂料中。

4、稀料溶解能力不够,使涂料的树脂析出变白。

5、手汗玷污工件。

1、调整施工环境中的温度或湿度,并加入防潮剂或慢干水。

2、注意选用正牌产品涂料。

3、修复油水分离器,避免水分进入涂层。

4、选用配套稀料。

5、戴布手套作业,将手汗玷污处打磨干净。

4起皱1、底面干速不一,外干里不干,即易起皱。

2、涂料粘度过大,涂层过厚。

3、涂料配方有问题。

4、采取不易挥发性稀料。

1、注意使用底层快干,面层干速稍慢的涂料。

2、施工中涂料粘度要适中,且控制好涂层厚度。

3、选用合适涂料。

4、选用配套稀料,防止树脂析出。

5桔皮1、溶剂挥发快,涂料流平不好。

2、涂料自身流平差。

3、喷枪嘴口径大,涂料粘度1、合理选用稀料。

2、调配好涂料粘度。

3、选择合适口径的喷枪。

4、空气压力及雾化效果适中,调整好高。

4、喷涂距离不当,空气压力不足,涂料雾化不好。

5、被涂物表面处理不平整,影响涂料流平性。

6、涂料或稀料中吸收有水分。

喷漆的一些原因及处理方法-光泽不良

喷漆的一些原因及处理方法-光泽不良

喷漆的一些原因及处理方
法-光泽不良
有光泽涂层干燥后没有达到应有的光泽或涂装后不久涂层出现光泽下降,表面不均匀,并有轻微纹理,呈雾状朦胧的现象.
1、产生原因
(1)颜料的选择,分散和混合比不适当,树脂的混溶性差,溶剂选择不当.
(2)施喷件表面对涂料的吸收量大,且不均匀.
(3)施喷件表面粗糙,且不均匀.
(4)过烘干或烘干时换气不充分,涂料抗污气性差.
(5)喷涂时有虚雾附着或由补漆造成.
(6)能抛光的涂层未干透就抛光.
(7)在高温,高湿或极低气温的环境下涂装.
2、防治方法
(1)通过试验,选择合适的涂料,选择油漆厂指定的溶剂.
(2)喷涂相应的隔绝底漆,以消除底漆对面漆的吸收或不均匀的吸收.
(3)应仔细打磨(注意打磨手法和砂纸拍好的选择),消除施喷件表面的粗糙度.
(4)严格遵守规定的烘干条件,烤房内换气要适当.
(5)注意喷涂顺序,确保喷涂厚度均匀,减少喷涂虚雾的附着.
(6)抛光工序要在涂层完全干透,熟化后进行.
(7)控制涂装环境.。

涂料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涂料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涂料常见病态及解决方法一、针孔——在漆膜表面出现的一种凹陷透底的针尖细孔现象。

这种针尖状小也就像针刺小孔,孔径在100微米左右。

(一)原因:1、木才表面木眼太深,填充困难,打磨不好;2、边疆喷涂两次间隔时间太短,下涂层干燥不完全,上涂层急速干燥;3、被涂面有灰尘,水分,压缩空气有水、油污;4、油漆配好搅拌后静置时间不够(一般应静放10-15分钟);5、一次性厚涂,表面干燥而底层溶剂继续蒸发而凸起;6、使用不良的涂料稀释剂或错用稀释剂;7、固化剂加入太多,或错用固化剂;8、稀释剂用量太小,涂料粘度过高;9、施工环境温度过高,湿度太大;10、喷涂压力过大或距离太远。

(二)解决方法:1、木材表面应充分填补好,砂光打磨达到要求;2、多次涂装时,延长重涂时间,让下层充分干燥;3、处理好补涂面灰尘和水,打水磨后,应晾置2-3小时以上,净化压缩空气;4、搅拌均匀后静置5-10分钟才能用;5、分两次或多次施工;6、使用配套产品;7、按指定的调漆比例正确调漆,并且充分搅拌均匀;8、增加稀释剂用量,达到施工最佳粘度;9、设法改善作业环境,夏天温度过高,要相应减少固化剂用量,适当选用慢干溶剂(如环已酮、CAC);10、调整好喷涂压力的距离。

二、气泡——漆膜干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突起圆形泡,也叫鼓泡。

(一)原因:1、木材表面木眼深,填充困难,喷涂漆成膜后,白坯的气体向外膨胀顶起漆膜,引起起泡;2、使用过高粘度的涂料;3、喷涂空气压力过高,涂料混入空气过多;4、加热干燥过于激烈;5、物面含水率高,环境温度太高,湿度太大,通风不行;6、空气压缩机及管道带有水分;7、固化剂加入油漆调匀后,放置时间不够;8、采用含水醇高的不良稀释剂刷涂时,溶剂挥发太快;9、一次涂太厚或边疆喷涂层间间隔时间太短。

(二)解决方法:1、刮透明腻子,充分填补木眼,在喷涂前先刷一遍底得宝封闭缝隙,排出木眼中的空气;2、适当调整涂料粘度;3、调整适当的空气压力,减少空气的混入;4、加热干燥时,待溶剂挥发后进行;5、改善施工环境物面应干燥,被涂面打水磨后晾干2-3小时以上;6、使用油水分离器分离,并定期排水,每半天一次;7、搅拌后应静置5-10分钟;8、选用配套稀释剂;9、可加5-10%慢干溶剂(如CAC,环已酮等);10、分多次施工,多次涂装时,延长干燥时间,让下层充分干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涂料涂装中的常见问题-失光
涂料失光,涂料涂膜干燥后,表面发暗、无光或出现光泽下降的现象。

涂料失光的原因分析:
(1)烘烤过度或非对流循环干燥(即烘烤时换气不充分)。

(2)被涂物表面粗糙或涂装前被涂物表面处理不干净,对涂料吸收不均匀。

(3)涂料涂装现场湿度过大,或在极高、极低的温度下涂装。

(4)涂料颜色的选择、分散和混合比不适当,或溶剂不配套。

防止涂料涂膜失光的方法:
(1)严格按照涂装工艺选定的干燥温度和时间,进行对流循环方式干燥。

(2)打磨时不可用过粗纱布或砂纸,以免造成打磨表面粗糙。

(3)涂装前表面处理要达到彻底无油、无锈、无水、无其他灰尘和杂质。

(4)涂装环境应符合要求,温度不低于15℃,相对湿度不高于70%。

(5)选择合适的涂料,并按照涂料厂家指定的溶剂与之配套。

中国新型涂料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