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涂装中常见的问题-橘皮
车身漆膜橘皮的成因分析和控制措施

解决方案:加大雾化压力,调整喷枪距离和角度,少喷多遍。
(2)喷涂设备也是消除橘皮缺陷的重要条件。
(3)喷涂方式不正确也会导致漆膜的橘皮缺陷。
橘皮的另一种定义: 光泽和映象清晰度常用于控制涂层的外观。然而即使光泽度很高 的涂膜,其表面的波动度也影响着整个涂膜的外观,同时认为光泽测 量也控制不了波动的视觉效果,这种效应被称为“橘皮”。橘皮或微波 动是尺寸在0.1~10mm之间的波纹状结构造成的。在高光泽的涂层表 面,人们可看到波状、明暗相间的区域。可以区分2种不同等级的波动: 长波动也称为橘皮,这是在2~3m的距离上能观察到的波动;另一种 叫短波动或微波动,这是间距约50cm处观察到的波动。要指出的是有 时为了遮盖底材的表面缺陷或者获得特殊的涂层外观会有目的地设计 一定的波动度或波纹结构。因此“橘皮”也可定义为“高光泽表面的波状 结构”,其使漆层表面产生斑纹、未流平的视觉外观。
程度的扭曲;流平性好的涂膜外观,可获得清晰的反射光,橘皮也不 明显。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就需要高精准的测量仪器对其做出质量
判断,而通过人眼目测判断橘皮的程度是不完善、不科学的。
3.2、橘皮仪测量法 目前,涂装行业普遍采用橘皮仪来测量橘皮的状况。橘皮按人眼 远看物体和近看物体分成长波和短波,人眼在2.5m的距离能看到35条 0.1mm阔的线条,归纳为长波;人眼在50cm的距离看到35条0.6mm阔
在湿涂膜上形成许多漩涡状的小格,待干燥后就留下不均匀的网纹或
条纹;由于这种对流,造成漩涡状小格中心稍稍隆起,干燥后就行成
橘皮。
三、橘皮的检测方法
3.1、主观测量法
用人眼在涂装车身上找到反射光源(一般是在双管荧光灯下), 定性分析反射光的清晰度,就可以从视觉上评估漆膜的流平效果。在
车身漆膜橘皮的成因分析和控制措施

响涂料的流平性能,导致漆膜橘皮。
(3)在底漆涂膜上喷涂面漆时,如果底漆硬度过高,底漆和面漆 不咬合也会产生橘皮现象。
(4)被喷涂的底材过硬,也会影响涂料的附着力,产生橘皮现象。 解决方案:选择合适的底面漆匹配,底漆的硬度一定不可以大于 面漆,可适量的减少底漆的固化剂配比量降低底漆硬度(附着力OK的 条件下),或在底漆没有完全固化前进行面漆喷涂。
指标,上海通用则使用了橘皮L综O合指G标O。橘皮指标采用BYK公司的激
光橘皮测试仪(Garden-4806)来测试,仪器给出3个数值,分别是:
短波(ShortWaves)、长波(LongWaves)、级数(Rate)。其含义 分别是:长短波模拟人眼观察到的产品表面高低变化的幅度,数值越 大说明指标越差,橘皮越严重。长波模拟的是人眼距离产品表面2.5m 的观察结果,短波模拟的是人眼距离产品表面50cm的观察结果。级数 是另一种评价指标,数值越大指标越好,是长短波的综合值。上述两 公司的要求大致相当,实际上,生产中也是通过长短波的分别控制来 达到最终等级值。
LOGO
3.2、涂装施工环境 (1)涂装施工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过小,涂料在喷涂过程中 溶剂挥发较快,涂膜形成后残留在漆膜中的溶剂量过少,造成涂膜表 面很快封闭,涂料流平性变差,形成橘皮缺陷。 (2)施工环境寒冷潮湿,涂膜易产生流挂现象影响流平性能,导 致橘皮缺陷。 解决方案:调整喷涂黏度或增加流平时间,选择与油漆匹配的相 对慢干的稀释剂。
3.1、主观测量法 用人眼在涂装车身上找到反射光源(一般是在双管荧光灯下), 定性分析反射光的清晰度,就可以从视觉上评估漆膜的流平效果。在 流平性差的情况下,2个荧光灯管看起来模糊,荧光灯的边界线有不同 程度的扭曲;流平性好的涂膜外观,可获得清晰的反射光,橘皮也不 明显。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就需要高精准的测量仪器对其做出质量 判断,而通过人眼目测判断橘皮的程度是不完善、不科学的。 3.2、橘皮仪测量法 目前,涂装行业普遍采用橘皮仪来测量橘皮的状况。橘皮按人眼
摘要:分析了在粉末静电喷涂中出现橘皮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

摘要:分析了在粉末静电喷涂中出现橘皮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实现在涂装生产中橘皮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产品外观质量,加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粉末静电喷涂;橘皮;流平;雾化;流化0前言橘皮是涂装过程中常见又较难克服的流平性问题,影响因素众多,大大地影响到涂膜的平整性。
橘皮状的表面可以说对产品的外观装饰性和有着较大的影响。
橘皮对于粉末涂料的使用厂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粉末涂料中橘皮现象的产生与粉末涂料本身的特性即流平性能及涂装生产中设备的影响和涂装过程中工艺参数的控制都是密不可分的。
1橘皮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1.1粉末涂料自身特性对产生橘皮问题的影响1.1.1粉末涂料中选用树脂分子量的影响粉末涂料合成时树脂的分子量的选择较为重要。
虽然高分子量树脂具有较好的耐候性,但由于粉末在流平时,处在熔融状态的粉末黏度较大,流平较困难,造成了橘皮现象的出现。
从黏度角度考虑,选择低分子量树脂有利于改善粉末涂料的流平性能,但低分子量树脂的耐候性较差,这就需要粉末涂料生产厂家综合考虑合成原料的选择[1]。
1.1.2粉末粒度分布的影响一般来讲,当粒径大于75μm的粉末所占比例过多时,会造成涂膜的流平性能变差,容易产生橘皮现象。
同时减少了粉末单位的喷涂面积,并且在施工过程中粉末涂料的静电效果变差,容易造成脱粉。
当粒径小于10μm的粉末所占比例多时,由于此时粉末涂料的干粉流动性稍差,会造成喷不上粉,粘枪头等喷涂施工问题[2]。
1.1.3流平剂的影响流平剂是粉末涂料生产中的重要助剂,厂家在生产粉末涂料时,都加入流平剂以便改善粉末涂料的流平性能和均涂性能,提高涂膜平整度,减少橘皮现象。
1.1.4粉末稳定性的影响粉末涂料的稳定性说明了粉末涂料在存放条件下分子出现交联反应的现象;粉末的交联反应发生越激烈,粉末的分子量变得越大,反映了粉末在固化温度下的黏度增高、流平特性变差,易出现橘皮。
1.2涂装生产中设备对产生橘皮问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1.2.1喷枪的影响由于喷枪嘴磨损,导致喷枪雾化不良,使得吸附于工件表面的粉末厚度梯度较大,流平较困难,容易产生橘皮现象。
油漆橘皮等级标准版

油漆橘皮等级标准版油漆橘皮是指在涂装表面上出现了与橘子皮类似的凹凸不平的现象。
这是一种常见的涂装缺陷,通常是由于涂装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所引起的。
为了对油漆橘皮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制定了一套油漆橘皮等级标准,以便于检验和比较涂装质量。
1.橘皮大小和高度:橘皮的大小和高度是衡量橘皮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这个指标,可以将橘皮分为不同的等级,如大橘皮、中橘皮和小橘皮等。
2.橘皮分布范围:橘皮的分布范围是指橘皮在涂装表面上的分布情况。
可以根据橘皮的数量和密度来评估分布范围的等级,如全覆盖、局部覆盖和散布等。
3.橘皮形状和形态:橘皮的形状和形态是指橘皮的外观特征,包括凹凸不平的形状、大小和形态等。
可以根据这些形态特征来评估橘皮的等级,如规则型、不规则型和混合型等。
4.橘皮表面质地:橘皮表面质地是指橘皮的表面光滑度和触感等感官特征。
可以通过视觉和触摸等方式来评估橘皮的表面质地,如光滑型、粗糙型和软硬型等。
5.橘皮颜色和光泽:橘皮的颜色和光泽是指橘皮的表面颜色和反光能力等特征。
可以根据颜色的均一性和光泽的程度来评估橘皮的等级,如一致性型、不一致性型和无光泽型等。
油漆橘皮等级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涂装表面的质量,提高涂装效果。
通过对油漆橘皮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可以更好地控制涂装工艺,减少涂装缺陷的发生。
同时,油漆橘皮等级标准也可以作为涂装质量的参考指标,对涂装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
总之,油漆橘皮等级标准是对涂装表面油漆橘皮进行评估和比较的一套标准化指标。
通过对橘皮大小、橘皮分布范围、橘皮形状和形态、橘皮表面质地以及橘皮颜色和光泽等指标的评估,可以对油漆橘皮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划分,以确保涂装表面的质量和一致性。
涂膜常见弊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塑料涂装中涂膜常见弊病及解决办法在涂装中遇到一些涂膜弊病和涂装缺陷等可能是不少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遇到过的了。
不同材质不同物体的涂装中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现象。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掌握足够多的涂膜弊病的处理方法,针对具体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加以修复。
塑料涂装中涂膜是有很多缺陷的,不过针对这个方面的缺陷我们都有相应的对策。
涂料能均匀稳定地涂覆于塑胶件表面的最主要条件,为涂料的表面张力必须小于被涂覆物的表面张力。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 一、橘纹现象橘皮现象是涂装设备涂漆过程中常见又较难克服的流平性问题,影响因素众多,大大地影响到涂膜的平整性。
原因及对策如下:1、在喷涂过程中,由于溶剂挥发太快,湿膜黏度急剧增加,使流平变得困难而产生橘皮。
措施是根据环境季节温度变化来选择合适的稀释剂,例如聚氨酯涂料的稀释剂有冬用和夏用之分。
?2、涂料黏度过大。
涂料粘度大时,涂料雾化性和湿膜流平性都差。
因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兑稀并采用带恒温装置的喷涂设备。
3、环境温度偏高,或闪干时间不足就进行烘烤。
?4、喷涂室内空气流速太快,使湿膜溶剂快速挥发而难以流平。
(2)塑料工件温度太高,使溶剂瞬间挥发,湿膜来不及流平。
?5、喷涂时出漆量太小或喷涂距离太远,表面沉积涂膜太薄,涂装设备流平变得困难。
?6、喷枪雾化不良,漆雾颗粒过大也产生橘纹。
降低出漆量并提高压缩空气输出量,改善雾化性能。
?7、喷涂距离太近。
喷距太近虽然涂膜厚有利于流平,但压缩空气的冲击力使厚涂膜产生更大的橘纹,反而使流平性变差。
二、颗粒现象涂膜表面常见的缺陷是颗粒,严重影响外观。
对于少数微细颗粒,采用1 500目以上水砂纸打磨修饰,颗粒过大时或而积大时用800目水砂纸打磨重新喷涂。
由干塑料涂膜要求外观是非常严格的,因此颗粒现象是塑料涂料涂装过程中返修率高的主要原因,涂膜颗粒关键是要做好预防措施。
三、底漆与清漆层间附着力问题 ?如果第一道底漆的表面张力低干第二道罩光清漆的情况下,那么两层涂层间的附着力不佳,所以塑胶底漆在生产过程中的表面张力不应太低,能与底材咬合最佳为止,并使面漆对底漆的润湿性良好,两层涂膜要有一定厚度的界而层才能有稳定的附着力。
浅谈消除喷粉生产中橘皮不良的方法

浅谈消除喷粉生产中橘皮不良的方法喷粉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印刷领域、家具和装饰品行业、汽车制造和修复行业、机械制造行业、电子行业、建筑业等,各行各业都有需求。
喷粉目的主要是物品表面处理,达到耐用、美观、耐磨损、防腐、抗氧化、防晒等表面效果或者某种工业工艺需要(例如追加导电层、连接层等)。
喷粉工艺及设备各式各样,每种都不一样,但主要原理差不多,现在主要探讨在静电粉末喷涂生产中存在问题点与解决方法。
在喷粉生产中,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外观品质问题,桔皮不良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不良。
什么是桔皮不良,简单点讲,就是喷粉后表面象橘子皮一样凹凸不平,不同于正常的光滑平整的表面。
如果出现橘皮不良,往往可能伴随有其他的不良,例如凹印、针孔、色光泽、粗糙等品质不良,品质不良非常高,将会造成人力、物力等大量浪费,所以在生产中要格外重视,减少不良,提高生产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前段时间,大型机械喷粉公司在接到一个车厂雷达产品的喷粉订单,在试生产中,就出现橘皮、凹印不良等,具体同下图,无法正常生产,也无法交付订单,要至急处理对应,解决生产中品质不良。
部门组织技术骨干召开技术分析会,运用5个Why分析方法,从人机料法环因数,通过鱼骨图工具,列出可能得变化或影响因数,寻找变化点,然后根据变化点,一点点确认,直到找到橘皮不良造成的原因,最终找到解决方法。
从分析图上,可以清晰看到:人:基本变化无。
机:目前主要是喷大型设备表面的,所以喷粉设备特点:①喷枪口径大,上粉大,每次粉层厚度大(30μ以上);②电流设置稍高,上粉快些;③上粉控制精度低。
现在喷涂的物品小,上粉面积小,喷粉厚度要求30μ以下。
所以用现在设备,不作大改善情况下,三次喷粉后,粉层厚度已到90μ以上,更加容易出现橘皮不良。
料:变化影响有三点:①粉料不同,新粉料表面细腻,要求喷涂更均匀;②新产品尺寸小;③产品材质是塑料的,以前产品多数为金属表面。
方法:变化影响有两点:①固化温度升温太快、太高,底层固化不均匀。
涂装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及修补方法

涂装质量缺陷产⽣原因及修补⽅法涂装质量缺陷产⽣原因及修补⽅法A、涂装质量缺陷(涂装⼯艺学)⼀、流挂湿涂膜受重⼒驱动造成的流痕叫作流挂。
1、流挂预防措施产⽣流挂的主要原因是涂膜厚度、涂料粘度。
其中涂料粘度还受温度、溶剂挥发及涂料触变性⽽改变。
下⾯对其产⽣根源和对策分别进⾏阐述:1)喷涂的湿膜太厚的原因A、多次重复喷涂,B、喷枪与⼯件件距离太近,C、⼀次喷涂太厚2)涂料粘度太低3)溶剂挥发太慢4)在光滑的旧漆膜上喷涂⼆、橘⽪、1、产⽣橘⽪的原因及对策橘⽪是涂漆过程中常见⼜较难克服的流平性问题,影响因素众多,⼤⼤地影响到涂膜的平整性。
1)在喷涂过程中,由于溶剂挥发太快,湿膜粘度急剧增加,使流平变得困难⽽产⽣橘⽪。
2)⼯件温度太⾼,使溶剂瞬间挥发,湿度⽆法流平。
3)喷涂时出漆量太少,或喷涂距离太远,表⾯沉积漆膜太薄,流平变得困难。
4)喷枪雾化不良,漆雾颗粒过⼤,也产⽣橘⽪。
5)喷枪距离太近。
6)涂料粘度过⼤。
7)环境温度偏⾼,或闪⼲时间不⾜就进⾏烘烤。
8)喷漆室内空⽓流速太快,使湿膜溶剂快速挥发⽽难以流平。
9)底材粗糙易导致短波橘⽪,10)⾦属底⾊漆喷涂太厚且闪⼲不充分,罩清漆时易造成粗糙不平整。
11)在烘⼲时,上升的热空⽓流和直接的红外辐射作⽤往往使垂直⾯长波纹多于⽔平⾯。
12)飞散漆雾在已喷漆膜表⾯的沉积也是造成橘⽪的⼀个因素。
三、颗粒1、产⽣颗粒的原因1)作业环境灰尘多。
2)涂料没过滤。
3)易沉淀的涂料兑稀前搅拌不充分;或者在兑稀时未按要求逐渐兑稀,造成颜料絮凝返粗。
4)存在溶解性差的树脂,在溶解性差的稀料兑稀时,不溶剂⽽析出,产⽣树脂颗粒;或者破碎的漆⽪残留于涂料中。
5)闪光漆⽣产时,铝粉浆分散不良,喷涂时产⽣很多颗粒。
6)由于尘埃容易被涂层表⾯静电荷吸附,⾯漆喷涂前最好采⽤离⼦化压缩吹净和⽤粘性摸布插净。
四、露底形成露底的原因:1)、选⽤涂料遮盖⼒差,2)、使⽤前,沉降的颜料未被搅起,或搅拌不充分,造成遮盖⼒下降,3)、涂料太稀,喷得太薄,4)、喷涂膜厚不均匀,5)、底⾯漆⾊调反差太⼤,对于⾦属闪光漆,由于底⾊漆喷涂很薄,中涂颜⾊最好与⾯漆相近,五、咬底咬底是上层涂膜喷涂时,涂料中溶剂对底层产⽣严重的溶胀起皱⽽脱离的现象。
汽车涂装漆面橘皮问题的评估方法

汽车涂装漆面橘皮问题的评估方法一、橘皮问题的定义和原因汽车涂装漆面橘皮问题是指在汽车喷漆过程中,出现了表面不平整、凹凸不平、像橘子皮一样的现象。
这种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喷涂时的温度、湿度、喷枪压力不当等多种因素导致。
二、橘皮问题的影响汽车涂装漆面橘皮问题会严重影响汽车外观质量,降低整车价值,甚至可能导致客户投诉和退货。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橘皮问题非常重要。
三、评估方法1.外观检查法通过肉眼观察汽车表面是否有明显的凹凸不平,以及是否有类似于橘子皮一样的现象。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只能检查表面是否存在橘皮问题,无法确定具体原因。
2.手感检查法用手轻轻摸汽车表面,感受是否有明显的凹凸不平或粗糙感。
如果手感不好,则很可能存在橘皮问题。
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辨别出表面质量差异,但同样无法确定具体原因。
3.光线检查法使用特殊的灯光照射汽车表面,观察反射情况。
如果表面存在橘皮问题,则反射会出现明显的起伏和不平整。
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确定表面是否存在橘皮问题,但仍然无法确定具体原因。
4.显微镜检查法使用显微镜对汽车表面进行观察,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微小的凹凸和不平整。
这种方法可以确定橘皮问题的具体位置和大小,并初步判断可能的原因。
5.化学分析法通过对喷涂材料、溶剂等进行化学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喷涂材料不匹配、溶剂挥发过快等问题。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但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橘皮问题的原因。
四、解决方法1.调整温度和湿度在喷涂过程中,合理控制温度和湿度是避免橘皮问题发生的重要措施。
一般来说,温度应该在20℃左右,湿度应该在50%左右。
2.调整喷枪压力喷枪压力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导致橘皮问题的发生。
因此,在喷涂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喷涂均匀、细腻。
3.更换合适的材料如果橘皮问题是由于喷涂材料不匹配导致的,那么需要更换合适的材料。
在选择材料时,应该根据具体车型和环境条件进行选择。
4.控制溶剂挥发速度溶剂挥发速度过快也可能导致橘皮问题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涂料涂装中常见的问题-橘皮
橘皮现象是油漆涂装作业成膜后的一种必然现象。
油漆成膜后都有橘皮,没橘皮物体表面就像镜子一样亮了。
但是油漆的漆膜橘皮数据偏高就会目视效果不好,看的不舒服。
橘皮产生原因:
(1)油漆配方未调至最佳;
(2)施工时粘度过大,涂料舒展流平慢;喷枪口径太小,与工件距离不适合,造成漆雾粒子大,影响了漆的流平;喷涂压力过大,高气压粒子撞击,造成漆膜不平整;
(3)溶剂挥发速度快,过度通风,被涂物的温度高等,妨碍涂料流平;
(4)施工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涂料的流平;温度过高,溶剂挥发过快,不利于流平;过低,液态漆膜内漆料呈高粘度,也不利于流平;
(5)过早地进入高温烘箱内烘干;
(6)被涂物面不光滑,影响涂料的流平或对涂料的吸收。
解决办法:
(1)加入适量流平剂或调整配方;
(2)控制适当的施工粘度(14-18s),喷枪压力(0.3-0.4)×105Pa、排风速度(0.2-0.4m/s)、喷枪与工件距离(20-30cm)等可控条件;
(3)增大稀释剂中高沸点溶剂的比例;控制适宜的施工环境温度(20-30℃)与通风条件,被涂物温度应在50℃以下;
(4)控制好施工温度;
(5)注意施工技巧,正确施工,控制漆膜厚度,保证足够的干燥时间和流平;烘干型漆膜应放置一段时间后,由低温至高温,按规定烘干;
(6)底材应经严格处理,但粗糙度不宜过大;对吸收性强的底层应先涂一层底漆,使其平整光滑;对出现橘皮的漆膜,需用细砂纸将痕迹磨平,除去灰尘后再喷涂一道面漆。
中国新型涂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