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总糖的测定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实验报告1. 引言总糖是指在食品和饮料中存在的所有糖类的总量,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
而还原糖是其中可被还原剂还原为对应醛或酮的糖类的量。
测定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对食品工业以及食品安全监管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究测定总糖和还原糖的方法,并对不同样品中的总糖和还原糖进行定量分析。
2. 实验步骤2.1 样品准备1.收集不同类型的食品样品,如果酱、蜂蜜、糖果等。
2.将收集到的样品进行标记,记录样品名称和来源。
2.2 总糖测定方法1.取适量的样品,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使样品溶解。
2.将溶解后的样品经过滤,得到无悬浮物的溶液。
3.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加入邻苯二甲酸溶液,制备还原糖试剂。
4.将还原糖试剂与溶液混合,加入含硫酸的试剂,进行硫酸铜法测定。
5.根据产生的蓝色沉淀的量,用标准曲线确定总糖的含量。
2.3 还原糖测定方法1.取适量的样品,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使样品溶解。
2.将溶解后的样品经过滤,得到无悬浮物的溶液。
3.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加入费林试剂,制备还原糖试剂。
4.将还原糖试剂与溶液混合,加热反应一段时间。
5.根据试剂的吸收光谱,用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
3. 结果与讨论3.1 总糖测定结果样品A:果酱样品B:蜂蜜样品C:糖果样品总糖含量(g/100g)样品A 50样品B 70样品C 803.2 还原糖测定结果样品A:果酱样品B:蜂蜜样品C:糖果样品还原糖含量(g/100g)样品A 30样品B 40样品C 50根据测定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样品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存在差异。
糖果样品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高于果酱和蜂蜜样品。
这可能是因为糖果中添加了大量的糖分,而果酱和蜂蜜中含有的糖分相对较少。
4. 结论本实验使用了硫酸铜法和比色法测定了不同样品中的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并得出了相应的测定结果。
通过此实验,我们可以了解食品样品中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方法,并获得样品中总糖和还原糖的定量分析结果。
5. 延伸应用1.此方法可以应用于食品行业的质量控制,帮助饮料、甜品等生产企业控制产品中糖分的含量。
总糖检测标准

总糖检测标准
总糖检测标准是一种用于检测食品中总糖含量的标准方法。
通常,总糖检测包括简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双糖(如蔗糖)、多糖(如淀粉)等所有糖类的测定。
下面是一般的总糖检测标准流程:
1. 样品预处理:将食品样品进行研磨、均质处理,以获得均匀的样品。
2. 糖提取:将样品与适量的溶剂(如水或乙醇)混合,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糖的提取。
3. 过滤:将提取液经过滤,去除固体颗粒和杂质,得到清澈的提取液。
4. 糖含量测定:采用不同的测定方法,如酶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红外光谱法等,确定样品中总糖的含量。
5. 结果计算:根据测定结果,计算样品中总糖的含量,通常以百分比或克/100克(g/100g)为单位。
总糖检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可能会因不同地区、国家、组织或实验室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总糖检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标准方法,并遵循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指南。
食品总糖的测定方法

食品总糖的测定方法
食品总糖的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1. 酶法:使用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对食品中的糖进行氧化反应,生成过氧化氢,通过测定过氧化氢的浓度来间接测定总糖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优点。
2. 光学法:使用氨基酸与糖结合后形成的褐色化合物的吸光度来测定总糖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对于含有褐变反应的食品,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3. 高效液相色谱法:将食品中的糖提取出来,然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检测。
这种方法可以同时测定多种不同类型的糖,并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优点。
4. 还原糖法:将食品中的糖还原为相应的糖醇,在酸性条件下测定糖醇含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定还原性糖的含量,但对于不具有还原性的糖,如蔗糖等无法测定。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并结合样品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测定。
食品中总糖的测定国标的方法

食品中总糖的测定国标的方法一、糕点、糖果中还原糖的测定1、直接滴定法1)原理:样品经除去蛋白质后,在加热条件下,直接滴定经标定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还原糖将二价铜还原为氧化亚铜。
以亚甲基蓝为指示剂,在终点稍过量的还原糖将蓝色的氧化型亚甲基蓝还原为无色的还原型亚甲基蓝,根据试样所消耗的体积计算还原糖的含量。
直接滴定法已经过多次改进,只要严格遵守实验条件,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重现性是能够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
2)试剂①费林氏剂甲液:称取15g硫酸铜(CuSO4·5H2O)及0.05g四甲基蓝,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②费林氏剂乙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及75gNaOH,溶于水中,再加入4g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ml,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内。
③乙酸锌溶液:称取乙酸锌结晶21.9g,加3ml冰醋酸,加水溶解至100ml。
④106g/l亚铁氰化钾溶液。
⑤葡萄糖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000g经过96±2℃干燥2h的纯葡萄糖,加水溶解后加入5mlHCl,并以水稀释至1000ml。
此溶液每1ml相当于1.0mg葡萄糖。
3)操作方法①样品处理:准确称取样品(粉碎后的)2.5~5.0g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水50ml,摇匀后慢慢加入5ml乙酸锌溶液,混匀后再慢慢加入5ml亚铁氰化钾溶液,振摇,加水定容并摇匀后静置30min,用干滤纸过滤,弃去初始滤液,过滤液备用。
②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吸取 5.0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5.00ml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10ml,加入玻璃珠3粒,从滴定管加约9ml标准葡萄糖液,使其在2min内加热至沸。
趁热以0.5滴/s的速度继续滴加糖液,直至溶液颜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消耗葡萄糖液的体积。
平行操作3次,得m平均消耗葡萄糖液的体积。
计算每10ml(甲、乙各5ml)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相当于葡萄糖的质量(mg),即m=v×c式中m——10ml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相当于葡萄糖的质量(mg)v——标定时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c——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浓度(mg/ml)③样品溶液的预测定:吸取费林氏甲、乙液各5ml,置于150ml 三角瓶中,加水10ml、玻璃珠2粒,控制在2min内加热至沸,趁沸以先快后慢的速度,从滴定管中加样液,趁沸以0.5滴/s的速度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消耗样液的体积。
反滴定法测定食品中总糖的方法_彭科怀

文章编号:1003-8507(2010)22-4319-03中图分类号:R155.5文献标识码:A【实验技术及其应用】反滴定法测定食品中总糖的方法彭科怀,张坤摘要:[目的]建立食品中总糖的测定方法—反滴定法。
[方法]样品经除去蛋白处理后,加入盐酸,于水浴中将其中的蔗糖水解转化成还原糖,再用葡萄糖标准溶液来滴定加有处理后的样品溶液的酒石酸铜溶液和酒石酸铜空白溶液。
根据空白和样品中葡萄糖标准溶液消耗量不同,计算测得食品中总糖含量。
[结果]本法的精密度实验相对标准偏RSD为0.42%,准确度实验回收率为96.8%~99.0%。
[结论]本法简化了操作步骤、缩短了操作时间、方法完整、简单、可靠、能满足食品中总糖的定量分析要求。
关键词:食品;反滴定法;蔗糖;还原糖;总糖DETERMINATION OF THE TOTAL SUGAR IN FOOD BY BACK TITRATION PENG Ke-huai,ZHANG Kun.(Sichuan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Chengdu610041,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total sugar in food by back titration method.[Methods]After deproteinizing,the sample was hydrolyzed with hydrochloric acid to reduce sugars.The sample in alkaline cupric tartrate solution and alkaline cupric tartrate solution blank were titrated with glucose standard solution.The content of total sugar wa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consumption of glucose standard solution.[Results]The RSD of the method was0.42% and the recovery was between96.8%and99.0%.[Conclusion]The method is simple,reliable and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otal sugar in food.Key words:Food;Back titration;Aaccharose sugar;Reducing sugar;Total sugar糖又称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是食品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人体热能的主要供给源。
食品中总糖、还原糖的测定

食品中转化糖(总糖)、还原糖的测定1安全性评估谨防试剂灼伤:加入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20%氢氧化钠和2%盐酸试剂时,需佩戴一次性乳胶手套。
谨防玻璃割伤:使用前检查玻璃仪器外观完好无损,使用时注意轻拿轻放,清洗时,需佩戴防割手套。
谨防高温烫伤:滴定时,调节滴定管滴定速度的手需佩戴涂脂手套/一次性乳胶手套,且不裸露手腕皮肤,双手不碰及电陶炉表面。
2 目的规范食品中转化糖(总糖)、还原糖的检测流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范围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转化糖(总糖)、还原糖的测定。
4 依据参照GB 5009.7 - 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GB 5009.8 - 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
5 检测原理还原糖(直接滴定法):试样经除去蛋白质后,在加热条件下,以亚甲基蓝作指示剂,滴定标定过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用葡萄糖标准溶液标定),根据样品液消耗体积计算还原糖含量。
转化糖(总糖)(酸水解-莱茵-埃农氏法):试样经除去蛋白质后,其中蔗糖经盐酸水解转化为还原糖,再按还原糖测定,根据样品液消耗体积计算转化糖(总糖)含量。
注:①为消除氧化亚铜沉淀对滴定终点观察的干扰,在碱性酒石酸铜乙液中加入少量亚铁氰化钾,使之与Cu2O生成可溶性的无色络合物,而不再析出红色沉淀,其反应如下:Cu2O↓+K4Fe(CN)6+H2O=K2Cu2Fe(CN)6+2KOH②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应分别贮存,用时才混合,否则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长期在碱性条件下会慢慢分解析出氧化亚铜沉淀,使试剂有效浓度降低。
6 试剂和仪器:实验室三级用水6.1 试剂2 %盐酸溶液,20 %氢氧化钠溶液,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碱性酒石酸铜甲液(以下简称A 液)(硫酸铜+亚甲基蓝)+碱性酒石酸铜乙液(以下简称B液)(酒石酸钾钠+氢氧化钠+亚铁氰化钾),乙酸锌溶液(219 g/L),亚铁氰化钾溶液(106 g/L),葡萄糖标准溶液。
实验七食品中总糖含量的测定

实验七食品中总糖含量的测定1.实验目的掌握蒽酮比色法测糖的原理和方法。
2.实验原理糖类在较高温度下可被浓硫酸作用而脱水生成糠醛或羟甲基糖醛后,与蒽酮(C14H10O)脱水缩合,形成糠醛的衍生物,呈蓝绿色。
该物质在620 nm处有最大吸收,在150 µg/ml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正比。
这一方法有很高的灵敏度,糖含量在30 µg左右就能进行测定,所以可做为微量测糖之用.一般样品少的情况下,采用这一方法比较合适。
3.仪器及材料3。
1仪器可见分光光度计(752型)、可调试移液器或移液管、电子分析天平、水浴锅、电炉子、25mL具塞比色管3.2试剂标准葡萄糖储备液(1。
0mg/ml):称取已在80℃烘箱中烘至恒重的葡萄糖1.0000g,配制成1000ml溶液,即得每ml含糖为1000μg的标准溶液.标准葡萄糖工作液(0。
1mg/ml):100mg葡萄糖溶解到蒸馏水中,定容到1000ml备用。
72%硫酸: 72mL 98% H2SO4加到28mL纯净水中,并不断搅拌.0。
1%蒽酮显色液: 0。
1g蒽酮和1。
0g硫脲,置于烧杯中,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100 ml 72%H2SO4 ,棕色瓶中低温存放两天,最好现配现用。
3。
3材料市售玉米粉4.实验步骤4.1样品处理精确称取玉米粉0。
200g置于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温水充分溶解并定容至1000毫升,摇匀过滤备用. 4.2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取7支干燥洁净的试管,按表1顺序加入试剂,进行测定。
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各标准溶液浓度(mg/ml )为横坐标作图得标准曲线。
表1 蒽酮比色法定糖——标准曲线的制作及样品检测待测葡萄糖溶0123456液标准葡萄糖溶液00。
20。
40。
60.8 1.0 1.2样品滤液1.0/mL蒸馏水/mL补满定容2mL蒽酮试剂1010101010101010迅速浸于冰水浴中冷却,各管加完后一起浸于沸水浴中,管口加盖玻璃球,以防蒸发.自水浴重新煮沸起,准确煮沸l0min 取出,用流水冷却,室温放置10min ,在 620 nm 波长下比色。
食品中糖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糖的测定方法对于糖的测定方法有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类1.物理法,(1.旋光法, 2 .折光法, 3.比重法,)2.物理化学法,(1.点位法, 2极普法,3.光度法,4.色谱法)3.化学方法,(1.斐林氏法. 2.高锰酸钾法. 3.碘量法.4.铁氰化钾法.5.蒽铜比色法.6.咔唑比色法)共计三大种,在测定其他碳水化合物时,往往是使其水解为糖再进行测定。
一. 总糖的测定食品中的总糖主要指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果糖,戊糖,乳糖和在测定条件下能水解为还原性的单糖的蔗糖(水解后为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麦芽糖(水解后为2分子葡萄糖)以及可能部分水解的淀粉(水解后为2分子葡萄糖)。
还原糖类之所以具有还原性是由于分子中含有游离的醛基(-CHO)或酮基(=C=O)。
测定总糖的经典化学方法都是以其能被各种试剂氧化为基础的。
这些方法中,以各种根据斐林氏溶液的氧化作用的改进法的应用范围最广。
在这里我们主要给大家介绍铁氰化钾法,蒽铜比色法,斐林氏容量法。
斐林氏容量法由于反应复杂,影响因素较多,所以不如铁氰化钾法准确,但其操作简单迅速,试剂稳定,故被广泛采用。
蒽铜比色法要求比色时糖液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但要求检测液澄清,此外,在大多数情况下,测定要求不包括淀粉和糊精,这就要在测定前将淀粉,糊精去掉,这样就使操作复杂化,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一)铁氰化钾法1.原理:样品中原有的和水解后产生的转化糖都具有还原性质,在碱性溶液中能将铁氰化钾还原,根据铁氰化钾的浓度和检验滴定量可计算出含糖量。
其反应为下:C6H12O6+6K3[Fe(CN)6] + 6KOH →(CHOH)4•(COOH)2 + 6K4[Fe(CN)6]+ 4H2O滴定终了时,稍过量的转化糖即将指示剂次甲基兰还原为无色的隐色体。
2,试剂1)1%的次甲基兰指示剂2)盐酸(水解作用)3)10%和30%的NaOH溶液4)1%铁氰化钾(贮存特色瓶,临用前标定)标定步骤称蔗糖1.0000g→定容500ml→取此液50ml→于100ml容量瓶→加hcl5ml→摇匀→65-70℃水裕15分钟→取出冷却→用30%NaOH中和→加水于刻度→倒入滴定管中→取10ml1%铁氰化钾于锥形瓶中→加10%NaOH2.5ml加12.5ml的水加玻璃珠颗粒→加热至沸→保持一分钟→加次甲基兰1滴→立即以糖液滴足至蓝色退去为止,记录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糖的测定
试剂的配制
1、0.3g/m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30.0g氢氧化钠溶解后定容100ml。
2、0.01g/ml 甲基红指示剂:称取1.0g甲基红溶解后定容100ml.
3、葡糖糖标准滴定液:称取0.2000g葡萄糖(经100°C干燥至恒重),加蒸馏水溶解后,加入5.0ml盐酸后定容250ml。
4、斐林氏试剂
(1)甲液:称取7.5g硫酸铜及0.025g次甲基蓝于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后,移入容量瓶中,定容500ml。
(2)乙液:称取25.0g酒石酸钾,37.5 g氢氧化钠及2.0g亚铁氰化钾后于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后,移入容量瓶,定容500ml。
斐林氏溶液的标定:分别吸取斐林氏甲液和乙液各5.00ml于三角瓶中,加入蒸馏水10ml,玻璃珠数粒。
从滴定管滴加约10ml 葡萄糖标准溶液后2分钟内加热至沸,趁沸以每2秒每滴的速度滴加葡萄糖标准溶液。
滴定至蓝色退尽为终点。
平衡测定3份。
计算每10ml斐林氏试剂混合液相当于葡萄糖的质量(A)。
计算:葡糖糖的重量g*滴定数(ml)
A(g)== ——————————————
250
化验操作:
(1)称取10.000 g样品,加入约100ml蒸馏水浸泡1---2小时后捣碎后定容250ml。
过滤备用。
(2)吸取10.00ml滤液于三角瓶中,加入30ml蒸馏水及浓盐酸5.0ml,置于68—70°C水浴上10分钟,后取出冷却
至室温后加入甲基红指示剂两滴,再用0.3g/ml氢氧化钠
溶液调至中性,后用蒸馏水定容250ml,注入滴管中备
用。
(3)预备试验:吸取甲乙液各5.00ml于三角瓶中,在电炉上加热至沸,从滴管中滴入转化液至蓝色变为浅黄色为终
点。
正式试验:吸取甲乙液各5.00ml于三角瓶中,从滴管中
滴入转化液(较预备试验少1ml)后在电炉上加热沸腾1
分钟,再以30滴/分钟的速度滴定至浅黄色为终点。
同
时平衡操作2份。
计算结果:
A*6250
试样中总糖含量%==——————————————*100
试样的重量g*滴定数(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