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张潮第二章课后题

合集下载

教育学考研教育心理学分章节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教育学考研教育心理学分章节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教育学考研教育心理学分章节习题及答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2011年教育学考研教育心理学分章节习题及答案5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技能: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些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

产生式: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条件—行动(condition-action condition-action)的规则。

)的规则。

)的规则。

智慧技能层次论:加涅把智慧技能分成五个亚类: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高级规则,这五种智慧技能的习得存在着如下的层次关系:高级规则学习以简单规则学习为先决条件;规则学习以定义性概念学习为先决条件;定义性概念学习以具体概念学习为先决条件;具体概念学习以知觉辨别为先决条件。

反省认知(元认知):个人对自己的思维过程的意识与监控。

具体概念:加涅划分的概念类型,指能够通过观察概念的正反例证获得的概念,检验其是否获得的标准是能否辨别概念的正反例证。

的正反例证。

定义性概念:加涅划分的概念类型,指不能通过直接观察,只能通过概念的定义获得的概念,检验的标准是通过具体情景,论证概念反映的关系。

景,论证概念反映的关系。

变式练习: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关键途径。

在概念学习中,指向学生呈现概念的正反例证让学生进行辨别判断;在规则学习中,指给学生呈现多种有变化的问题情景,要求学生运用规则解决。

规则:加涅区分的智慧技能的一个亚类,指运用表示若干个概念间的关系对外办事的技能。

高级规则:加涅区分的智慧技能的一个亚类,指综合运用几条规则办事并生成新的规则的能力。

概念:加涅区分的智慧技能的一个亚类,指运用概念的关键特征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

规—例法:规则学习的一种形式。

先呈现要学习的规则,而后在举例说明。

例—规法:规则学习的一种形式。

先呈现规则的例子,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和概括出规则。

产生式系统: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

是由控制流联系起来的若干产生式。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 )。

A、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B、1883年霍尔《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文的发表C、1905年,比纳—西蒙两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创建D、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2、教育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C )。

A、系统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分析和综合的原则3、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人物是( D)。

A、霍尔(Hall,G.S.1844—1924)B、鲍德温(BaldwinJ.M.1861—1934)C、詹姆士(James W.1842—1910)D、桑代克(ThorndikeE.L.1874—1949)4、下述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 D )。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问卷调查及相关法D、实验室实验5、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6、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B )。

A、简便易行B、严格控制C、定量研究D、探讨相关关系7、观察法的实施背景应该是( B )。

A.控制条件 B.自然条件 C.以探讨因果关系为目的 D.均衡被试8、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 B )。

A.自然实验法B.观察法C.实验室实验法 D.问卷调查法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C )。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实验法 D.问卷调查法10、学校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是( B )。

A.学生B.教师C.教D.学11、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C )。

A.卡普杰烈夫B.苏霍姆林斯基C.乌申斯基 D.布隆斯基12、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13、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 B )。

教育心理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资料整理第一章绪论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什么?答:学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即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的科学。

理解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要注意四个要点:1)学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学科,它要遵循科学的全部规律,具备科学学科应当具备的要求。

2)学校教育心理学并不研究所有的学与教问题,它主要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

3)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学与教,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与教及其伴随这一过程的有关能力的发展。

4)只有弄清了学生如何学习的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才能知识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

(它以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为核心)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范围有哪些?答:学校教育心理学的范围主要包括:1)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2)学习的基本理论;3)各种类型的学习;4)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5)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因素;6)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和评定等。

3、学校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及其教学论有何关系?答:1)学校教育心理学不是普通心理学加教育实际的例子,否则便没有存在的理由。

学校教育心理学要利用普通心理学所揭示的关于人的心理的一些普通规律,但有自己专门的对象和理论体系。

2)儿童心理学主要研究不同年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特征出发。

然而,学校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儿童年龄特征这一重要因素对学校中学与教的影响,目的是为了解决学与教的性质、过程和结果这一特殊的中心问题。

3)学校教育心理学也不同于教育学及其教学论,虽然它们都要涉及教师和学生,学与教等方面的问题,但各自的出发点、范围和方法都有不同。

教育学及其教学论主要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研究如何根据学与教过程的实质与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去创造适合的学校和社会条件的问题;学校教育心理学主要是从学与教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个体心理性质及其发展变化方面,从微观和中观的角度去研究学与教问题。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CCCBB
多选题
1.ABCE 2.ABCDE 3.ABDE 4.ABCDE 5.ACDE
第十四章(263页)
单选题
ACBBD
多BC 4.ABC
单选题
CADBA
多选题
1.ABCD 2.ABCDE 3.BCD 4.ABCD
第八章(127页-128页)
单选题
ACAAD
多选题
1.ABC 2.ABC 3.ABCDE 4.BCD 5.AD
第九章(151页)
单选题
BACD
多选题
1.ABD 2.CD 3.ABC 4.BCD
第十章(162页)
单选题
BCAD
第四章(59页-60页)
单选题
BCCDD
多选题
1.ABD 2.BCD 3.AD 4.BCD 5.ABCD
第五章(79页)
单选题
BABCD
多选题
1.ABC 2.ABCD 3.ABCD 4.ABCDEF
第六章(97页)
单选题
ABDC
多选题
1.AC 2.BCD 3.ABCDE 4.ABD
第七章(110页-111页)
多选题
1.ABC 2.ABC 3.ABCD 4.BCD
第十一章(186页-187页)
单选题
BDACA
多选题
1.ABCDE 2.ABCD 3.ABC 4.ABC 5.ABCDE
第十二章(213页)
单选题
DCBDA
多选题
1.ABCD 2.ABC 3.ABCD 4.BCDE
第十三章(236页-237页)
单选题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1页-12页)
单选题
ACABCD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考试习题.doc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考试习题.doc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考试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A.自我屮心性B.客体永久性C.守怛性D.可验证性2.()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向我同一性的时期。

A.小学B.初高中C.大学D.成年3.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來的核心力量是()。

A.生理£1我B.社会&我C.心理£)我D. £1我意识4.已柯研究表明,儿童U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A. 2岁B. 4岁C. 5岁以前D. 1〜3岁5.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足()。

A.皮亚杰B.柯尔扪格C.埃里克森D.华牛6.自我意识的成分不包拈()。

7. 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监控D.自我感觉8.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敁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冇稳定区别的()。

9. 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养10.有能力、独立性强、自信、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表现得最成熟,具有以上品质的儿童是在()教养方式K成长起來的。

A.放纵型B.专制型C.民主型D.自由型11.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三种教养模式,以下哪个不是以上的教养模式()。

12.A.专制型B.开放型C.民主型D.放纵型13.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

A.可能性B观察性C.目的性D.可控制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______ ,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2、_____ 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3、_____ 是智慧的最菇表现,因而从逻辑学屮引进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阶段的依据。

4、皮亚杰认为,守恒是_______ 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

5、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耍是____ 和_____ 的分化。

心理学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心理学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心理学作为一门关于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对于理解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练习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解答练习题可以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第二章的一些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读者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感觉?感觉是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的过程。

感觉器官包括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等,它们能够感知光、声音、气味、味道和触觉等各种刺激。

2. 什么是知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外界刺激进行加工和组织的过程。

通过知觉,人们能够对感觉信息进行理解和解释,形成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3. 请解释感觉适应的概念。

感觉适应是指在持续或重复的刺激下,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敏感度逐渐降低的过程。

例如,当我们进入一个强光照射的房间时,最初可能感到刺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眼睛逐渐适应光线的强度,感觉到的刺激减弱。

4. 请解释知觉阈的概念。

知觉阈是指感觉器官能够接收和感知到的最小刺激强度。

在感知过程中,只有当刺激的强度超过知觉阈时,人们才能察觉到该刺激的存在。

5. 请解释绝对阈和差别阈的概念。

绝对阈是指感觉器官能够察觉到的最小刺激强度。

差别阈是指在已知刺激的基础上,能够察觉到的最小刺激变化。

绝对阈和差别阈是感知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我们感知世界的细微变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6. 请解释感知的构造性特征。

感知的构造性特征指的是人们在感知过程中对刺激进行加工和组织的方式。

感知并不是简单地接收外界刺激,而是通过对刺激的选择、组织和解释,形成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不同的个体和文化背景可能对同一刺激产生不同的感知。

7. 请解释感知的选择性注意。

感知的选择性注意是指人们在感知过程中选择性地关注和处理某些刺激,而忽略其他刺激。

由于人们的注意资源有限,无法同时关注所有刺激,因此选择性注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嘈杂的环境中,我们可以选择性地关注某个声音,而忽略其他声音。

2015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第二章】答案及解析

2015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第二章】答案及解析

2015广西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 | 2015广西教师招聘培训课程 2015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第二章】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C。

中公专家解析:心理发展有一定方向和先后顺序。

在认识客体时,是从外部现象向内部本质演变.因此C项错误。

2.B。

中公专家解析:个体动作发展的规律,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体现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定向性。

3.B。

中公专家解析:中学生记忆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青少年时期的记忆力是人生中记忆力的最佳时期。

4.A。

中公专家解析:心理学上将气质类型分为抑郁质、粘液质、多血质和胆汁质等。

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属于典型的抑郁质.故选A。

5.A。

中公专家解析:由心理学常识可知,在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中,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

B、C、D项表述不正确,故选A。

6.A。

中公专家解析: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沉思型认知方式。

题干所指的是冲动型认知方式。

7.B。

中公专家解析: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l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

8.B。

中公专家解析: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

9.B。

中公专家解析: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存在关键期,这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种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但关键期并不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

10.B。

中公专家解析: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二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从此开始,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

二、多项选择题1.ABCE。

2.ABC。

中公专家解析:群体差异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性别、年龄、种族等的差异。

智商分数与同龄团体的差异属个体差异。

3.ACD。

《教育心理学》课后练习题(有答案)

《教育心理学》课后练习题(有答案)

一、选择题:一、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科学,诞生于()。

A.19世纪中叶B.19世纪初C.20世纪初D.18世纪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学习心理规律B.学与教的心理规律C.教学心理规律D.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心理学家()。

A.布鲁纳B.桑代克C.维果斯基D.马斯洛4.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行动研究法D.实验法5.在研究实验过程中应该对被试产生积极性的影响,要避免对被试的身心发展产生伤害指的是()研究原则。

A.客观性B.系统性C.理论联系实际D.教育性二、6.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提出的。

A.皮亚杰B.布鲁纳C.桑代克D.斯金纳7.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的儿童的认知发展处在()阶段。

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形式运算D.具体运算8.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他认为()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A.学前期B.学龄期C.青年期D.成年早期9.皮亚杰认为,当儿童已经掌握了口头语言,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时,儿童的认知发展则处在()阶段。

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10.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时期。

A.学前期B.学龄期C.青年期D.成年早期11.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认知风格是()。

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冲动性D.沉思性12.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D.最新获得的能力三、13.下面哪种情况不属于心理学中对学习的定义()。

A.学解算术题B.手碰到火后马上缩回C.学习游泳D.小孩害怕打针14.学习不是建立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在头脑内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属于()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张潮第二章课后题
(原创版)
目录
1.张潮的教育心理学第二章概述
2.第二章的主要内容: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启示
3.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4.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教育策略
5.总结
正文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生心理发展、学习过程和教育方法的学科。

张潮的《教育心理学》第二章主要探讨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在这一章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在不同年龄段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教育者需要根据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

学生心理发展可以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在幼儿期,学生的心理发展以认知和情感为主,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表现为自我意识的初步形成和同伴关系的建立,教育者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在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发展进入关键时期,表现为生理、心理和认知的快速发展,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的困惑,培养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尊。

在教育过程中,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教育者应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

对于幼儿,教育者要注重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对于小学生,教育者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对于青少年,教育者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张潮的教育心理学第二章为我们揭示了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为我们提供了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