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宗璞简介

合集下载

宗璞

宗璞

宗璞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考版)》2015年第42期【作者简介】宗璞,当代女作家。

她以细密从客的叙述方式,建立起优美温豌的语言风格。

在她的文章中,众多的人物命运和世相心态,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中缓缓展开.起伏有大气磅礴的布局。

她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选文1看不见的光宗璞这座小屋是约翰·弥尔顿一六〇八至一六七四年住过的,至少有三百余年历史了。

据说有一部分重修过,还时常修葺,所以不是很破旧。

但那砖砌的烟囱和窄窗都表现出它的古老。

低矮的门,狭窄的门道,不大的房间,这就是二十年奔走革命以后弥尔顿老人活动的场所。

他四十四岁双目失明,在黑暗中过了二十年。

他的伟大诗篇《失乐园》《复乐园》乖《力士参孙》都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

它们给人怎样灿烂的光辉!有的评论家说,人们常用崇高这一字眼,但真正当得起的,只有很少数的艺术品,弥尔顿的史诗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个诗人,弥尔顿有两个特点,一是有生活,一是有学问。

他用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参加政治斗争,为国为民也为他的教会,积极反对君主专制。

他主张人人生而平等。

最先大声疾呼支持赴决查理一世。

他担任克伦威尔共乖国政府的拉丁文秘书,为共和国政府做了很多宣传方面的工作。

他在《为英国人声辩正续篇》里说:基督教徒不应有任何国王,既已有一个.他应是国民的公仆。

他在《失乐园》里歌颂了撒旦反对上帝的斗争.也对后来成为独裁者的克伦威尔有所批评。

我想这是能写出称得上伟大、崇高作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弥尔顿的政治生活使他取得直接的经验.他的博览群书使他取得间接的经验。

《失乐园》里有这样三行诗:途中,它(指撒旦)降落在塞利卡那。

那是一片荒原,那里的中国人推着轻便的竹车,靠帆和风力前进。

杨周翰先生从这几句诗出发,写了一篇文章《弥尔顿(失乐园)中的加帆车》,文中论及知识与创作的关系。

说弥尔顿的学识使他的作品获得高致。

高致,是看不见的,也不是能够唾手可得的。

只能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渐渐地高起来。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1.宗璞(第4课《紫藤萝瀑布》)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

“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不沉的湖》《知音》等,“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2.沈复(第5课《童趣》)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3年),卒年不详。

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

工诗画、散文。

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作品有《浮生六记》。

3.流沙河(第6课《理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

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

1948年始发表作品,1950年到引JI西农民报》任副刊编辑,1978年到金堂县文化馆任馆员,著名诗作有《就是那一只蟋蟀》。

4.玛丽·居里(1867-1934)(第9课《我的信念》) 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原籍波兰,巴黎大学理学博士。

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又获诺贝尔化学奖。

5.孔子(前551—前479)(第10课《论语》十则)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周游列国,宣传儒家思想,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

删修《春秋》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6.朱自清(1898-1948)(第11课《春》)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7.老舍(1899—1966)(第12课《济南的冬天》)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1937年,发表长篇小说《骆驼样子》。

代表作还有话剧《茶馆》《龙须沟》,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等,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8.何其芳(1912—1977)(第14课《秋天》)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宗璞作者简介

宗璞作者简介

宗璞作者简介1. 引言宗璞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以其深入人心的作品和独特的写作风格而闻名。

他的作品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受到了读者和评论家的一致好评。

本文将为您介绍宗璞的个人背景、创作经历以及代表作品。

2. 个人背景宗璞出生于中国的一个文化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母亲则是一位优秀的小说家。

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宗璞自然而然地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在青年时代就开始创作,并在学校的文学社团中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3. 创作经历宗璞在大学期间选择了文学专业,并在校内的文学杂志上发表了多篇作品,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毕业后,他开始专注于写作,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创作风格。

宗璞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深刻的思考,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精准的笔触刻画出人物形象和情感。

宗璞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也在国际文坛上有一定的影响力。

他曾多次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并荣获了多个国际文学奖项。

宗璞的创作经历丰富多样,从小说到散文,从诗歌到戏剧,他都有涉猎,并且在每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出色的才华。

4. 代表作品4.1 《心灯》《心灯》是宗璞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年轻人追寻内心真实的故事。

小说中,宗璞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细节的关注,展现出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的挣扎。

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和深刻的思考引发了读者对生活意义的思考。

4.2 《漫步人生》《漫步人生》是一本集合了宗璞散文作品的精选集。

这些散文以细腻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思考。

作者在散文中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幸福的追求以及个人奋斗的价值等主题,引发了读者对自己人生的思考。

4.3 《心之旅》《心之旅》是宗璞的一本诗集,其中包含了他多年来创作的诗歌作品。

诗歌是宗璞最为喜爱的创作形式,他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出他对自然、人生和情感的思考。

诗集中的每一首诗都能让读者沉浸在作者的情感世界中,感受到诗歌的美妙之处。

5. 结语宗璞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他的作品以其深入人心的描写和独特的写作风格而广受赞誉。

宗璞作品赏析

宗璞作品赏析

宗璞作品赏析第六章宗璞作品一、作者介绍(一)关于作者宗璞,现代女作家。

原名冯钟璞。

原籍河南省唐河县。

五十年代初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

后来在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家协会等单位工作创作,1960年以后,一直在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编辑和研究。

曾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并出访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

她是创作和翻译并举,小说与散文俱佳,是当代女作家中屈指可数的学者型作家。

她的散文集《丁香结》获全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大奖。

她有其他作家所没有的特点:1、“永远的大家闺秀”。

她生长于世代书香门第--父亲、姑母等都是全国著名的学者。

父亲是大教授--一代大师、北大哲学教授冯友兰,姑母也是教授--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授冯沅君。

2、小说引人注目。

小说主要是现实主义的,早期的成名作是短篇小说《红豆》。

后来是《三生石》、《熊掌》、《丁香结》、《宗璞小说散文选》及长篇小说《南渡记》等。

后来又糅进了现代派的创作手法--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如《蜗居》、《泥淖中的头颅》。

宗璞的小说多以知识分子生活为题材,思想凝重、风格典雅、写法富有变化,善于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营造诗的氛围,文字清新精美、韵致隽永。

(二)关于宗璞的父亲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唐河人。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95岁去世。

1、著作等身。

1923年夏,冯友兰以《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又名《天人损益论》)顺利通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答辩,获哲学博士学位。

是年秋回国后,沿博士论文方向写成《一种人生观》。

1924年又写成《人生哲学》, 1931年、1934年完成《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后作为大学教材,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1939年到1946年7年冯友兰连续出版了六本书,称为“贞元之际所著书”:《新理学》(1937)、《新世训》(1940)、《新事论》(1940)、《新原人》(1942)、《新原道》(1945)、《新知言》(1946)。

从而创立了新理学思想体系,使他成为中国当时影响最大的哲学家。

《紫藤萝瀑布》

《紫藤萝瀑布》
璞 紫藤萝瀑布
宗璞

作者及背景简介
宗璞,女,原名冯钟璞,是著名哲学家冯 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收了中国传 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 特。文章如人,明丽含蓄,隽永如水。代表作 《红豆》、《弦上的梦》、《三生石》等。 宗璞及其家人在“文革”中深受迫害, “焦虑和悲痛”一直萦绕在作者心头。拨乱反 正后的1982年5月,作者弟弟身患绝症,作者异 常悲痛,徘徊庭院中,见一株盛开的紫藤萝, 睹物释怀,从花的盛衰感悟到生命永恒,写成 此文。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侧面烘托出紫藤花引人止步, 眩人眼目的美丽,也引出下文,照 应结尾。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 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说明作者从花中得到感悟,心 中的失弟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 和前进的动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 首尾呼应,结束全文。
拓展延伸
a 、 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引起你的 共鸣?谈谈体会。 b 、 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当 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本文小结:

本文用优美的笔触描绘了盛开 的紫藤萝花,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赞 花之情,阐发了花和人的不幸会时 有发生而生命的长河则永动不息的 人生哲理,表现了作者惜时而行、 焕发活力的积极情怀。
作业
1,抄词 2,课后练习第三题(写在书
上) 3,摘抄3句优美的句子在抄 词本上
6.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 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 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是一个忍 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比喻、拟人。(把盛开的花比 作张满了的帆,把花托比作尖底的、 鼓鼓的舱),形象生动地紫藤萝花 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 (把盛开的花比作忍俊不禁的笑 容),生动形象表现了花含苞怒放 的情趣,抒发了作者喜悦之情(忍 俊不禁:拟人)

紫藤萝瀑布 宗璞

紫藤萝瀑布  宗璞

《1966年夏秋之交的第一天》
花朵背后的故事
不料,本是最年幼的他,竟得了肿瘤, 肿瘤取出来了,有一个半成人的拳头大,一 面已经坏死。我忽然觉得一阵胸闷,几乎透 不过气来——这是在穷乡僻壤为祖国贡献才 华、血汗和生命的人啊,怎么能让致命的东 西在他身体里长呢!《哭小弟》
2、应该如何理解第7段中的“生死谜、手足情”?
用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紫藤萝 花给人传递的喜悦之情。
悟花语
你知道宗璞为什么要写这代表了生命力 的紫藤萝吗?
(我们来读读7、8、9、10段。)
我(宗璞)在昆明是严重贫血,站 着站着就晕倒。后来索性染上肺结核休 学在家。经历了名目繁多的手术。
我活着,随即得了一场重病。偏偏 没有死。许多许多人去世了,我还活着。
通感,是一种修辞手法,即把人 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感官沟通起来,从而起都强烈的 艺术感染作用。
美句赏析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 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这句话连用“挨、接、推、挤”几个动词,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的表现出花的勃勃 生机和烂漫情趣。
美句赏析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紫藤萝瀑布
宗璞
作者简介
宗璞(1928——),当代女作家,原 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 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 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 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 而有余韵。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知音》、《红豆》 等 ,散文集《丁香结》 。中篇小说《三生 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本文选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 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 阳光互相挑逗”

宗璞(1927~),原名冯宗璞,当代女作家,为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

宗璞(1927~),原名冯宗璞,当代女作家,为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
⑺盘虬卧龙: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
7
二、完成学习目标
(一)学习并掌握新字词 (二)理解作者的感悟
.
8
想一想:
1、课文围绕着“花”写了哪些内容? 请在下列横线上各填上一个词。
———花 ———花 ———花
2、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 3、这篇文章是单纯写紫藤萝瀑布吗? 作者由紫藤萝瀑布产生了怎样的感想?
.
20
向日葵
拓 展 迁 移
请你欣赏某一种植物, 发挥联想,想想产生 哪些感悟,托物言志。






赏图言志
畅所. 欲言
爬山虎
21
• 生命就像紫藤萝一样,虽无人欣赏,但仍尽情 开放。
• 生命就像紫藤萝一样,虽历尽磨难,但仍顽强 而快乐的生长。
.
22
五、作业
一、抄写生字词 二、完成《启东》
.
23
(二)理解作者的感悟
(三)体会景物描写的妙处
.
5
二、完成学习目标 (一)学习并掌握新字词
.
6
词语解释
注音练习
迸溅(bè)ng
⑴迸溅: 向外溅出或喷射。 ⑵繁密: 多而密。
忍俊不禁(jīn) ⑶伶仃: 孤独,没有依靠。
⑷挑逗: 逗引,招惹。
仙露琼浆(qió)ng ⑸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盘虬卧龙(qi)ú ⑹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一)学习并掌握新字词 (二)理解作者的感悟 (三)体会景物描写的妙处
.
13
1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
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
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
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
也不见其终极。
将花喻为“瀑”形象地表

2012中考语文 现代文“名家名作”美读与精练之宗璞

2012中考语文 现代文“名家名作”美读与精练之宗璞

2012中考语文现代文“名家名作”美读与精练之宗璞作家简介:宗璞,1928年生于。

原名冯钟璞,当代作家,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

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弦上的梦》等,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宗璞的散文以其独特的意蕴为读者所喜爱。

她的散文抒真情,写真意,素朴无华却又感人至深。

宗璞的感情是细腻柔和的,将满腔的真情用冲淡平和的笔调写出来,发乎情止乎理,于沉静中见其情感的浓烈;在创作中又如行云流水,信手拈来,于细小的生活琐事、平凡的自然景物中去体验、去感受人生,而后将深沉的思索诉之于笔端,足见其思想的独到和深邃。

送春说起燕园的野花,声势最为浩大的,要属二月兰了。

它们本是很单薄的,脆弱的茎,几片叶子,顶上开着小朵小朵简单的花。

可是开成一大片,就形成春光中重要的色调。

阴历二月,它们已探头探脑地出现在地上,然后忽然一下子就成了一大片。

一大片深紫浅紫的颜色,不知为什么总有点朦胧。

房前屋后,路边沟沿,都让它们占据了,熏染了。

看起来,好像比它们实际占的地盘还要大。

微风过处,花面起伏,丰富的各种层次的紫色一闪一闪地滚动着,仿佛还要到别处去涂抹。

没有人种过这花,但它每年都大开而特开。

童年在清华,屋旁小溪边,便是它们的世界。

人们不在意有这些花,它们也不在意人们是否在意,只管尽情地开放。

那多变化的紫色,贯串了我所经历的几十个春天。

只在某某那几年让白色的木香花代替了。

木香花以后的岁月,便定格在燕园,而燕园的明媚春光,是少不了二月兰的。

这花开得好放肆!我心里说。

我家屋后,一条弯弯的石径两侧直到后窗下,每到春来,都是二月兰的领地。

面积虽小,也在尽情抛洒春光。

许多人不知道二月兰为何许花,甚至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也把它画成兰花模样。

兰花素有花中君子之称,品高香幽。

二月兰虽也有个兰字,可完全与兰花没有关系,也不想攀高枝,只悄悄从泥土中钻出来,如火如荼点缀了春光,又悄悄落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

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中共党员,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曾在《文艺报》、《世界文学》编辑部工作,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委会委员、主席团委员,第六、七届名誉委员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蜗居》《我是谁》等。

2018年,其作品《北归记》获得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