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题库

合集下载

诗经的练习题

诗经的练习题

诗经的练习题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记录了周代至春秋时期的各类歌谣、赋诗和颂词,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文化。

作为我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掌握诗经的内容和风格对于扩宽视野、提升审美境界都有很大帮助。

下面是一些针对诗经的练习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传世之作。

练习题一:请选出以下诗句的出处,并解释其意义。

1. "静言思之,躁言夺之。

言有利害,非天子之言也。

"2.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练习题二:请根据所给出的题目,写一首与之相关的诗歌。

1. 长夜杯中酒2. 春风吹醒大地3. 红叶舞秋风练习题三:请结合你对诗经的了解,描述你对诗经的感悟和体会。

练习题四:请以你所设想的方式,将一首诗经中的诗词改编成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

练习题五:请谈一谈你对诗经的评价和重要性。

练习题六:请翻译并解读以下诗经中的句子。

1.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2.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 "彼其之子,邦之忧儿。

"练习题七:请结合诗经中的诗句,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音乐的短文。

练习题八:请选择你认为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经,解读其内涵和艺术特点。

练习题九:请你模仿诗经的语言和风格,写一首表达自己情感的诗歌。

练习题十:请你创作一副诗经题材的国画,并配上一首相关的诗词。

以上是关于诗经的一些练习题,通过思考和解答,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诗经的美妙之处。

希望这些题目能够激发你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这一文化瑰宝。

国学《诗经》题库及答案

国学《诗经》题库及答案

国学《诗经》题库及答案怨刺诗主要保存在 A.大雅B.颂C.国风D.小雅72.多选题《邶风•静女》 A.是一首青年男女约会的情诗 B.以女子口吻来叙述C.女子所赠礼品是一根柔嫩的白毛草D.以男子口吻来叙述1.判断题《玄鸟》是一首赞美打猎者的赞歌。

×2.判断题《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战国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判断题“黍离之悲”出自《诗经•王风•黍离》,指对国家残破、今非昔比的哀叹。

也指国破家亡之痛。

√4.判断题“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中“之子”指的就是这个男子。

×5.判断题《诗经》中《载驰》的作者许穆夫人是中国诗歌史上出现最早的女诗人。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诗经•周南•卷耳》中的“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7.判断题《诗经•召南•甘棠》一诗是为了怀念周宣王的贤臣召伯,也写出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8.判断题“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用生动的夸张来描摹自己的紧张心情,形象鲜明。

×9.判断题“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出自《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10.判断题《诗经•七月》是一首爱情诗。

×11.判断题《诗经》在古时候又叫《诗三百》。

√12.判断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意思是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

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成语“人言可畏”出自《诗经•郑风•将仲子》中的“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14.判断题《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15.判断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贤文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16.判断题《诗经•秦风•无衣》通过士兵们同穿一件战袍来抒发将士们同仇敌忾的慷慨之气。

√17.判断题《周礼•春官》把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六诗。

√18.判断题成语“爱莫能助”出自《诗经•大雅•烝民》中的“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意思是“因为吝惜而没有帮助他”。

国学《诗经》题库与答案

国学《诗经》题库与答案

71.多选题怨刺诗主要保存在A.大雅B.颂C.国风D.小雅72.多选题《邶风•静女》 A.是一首青年男女约会的情诗 B.以女子口吻来叙述C.女子所赠礼品是一根柔嫩的白毛草D.以男子口吻来叙述1.判断题《玄鸟》是一首赞美打猎者的赞歌。

×2.判断题《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战国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判断题“黍离之悲”出自《诗经•王风•黍离》,指对国家残破、今非昔比的哀叹。

也指国破家亡之痛。

√4.判断题“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中“之子”指的就是这个男子。

×5.判断题《诗经》中《载驰》的作者许穆夫人是中国诗歌史上出现最早的女诗人。

√6.判断题“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诗经•周南•卷耳》中的“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7.判断题《诗经•召南•甘棠》一诗是为了怀念周宣王的贤臣召伯,也写出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8.判断题“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用生动的夸张来描摹自己的紧张心情,形象鲜明。

×9.判断题“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出自《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10.判断题《诗经•七月》是一首爱情诗。

×11.判断题《诗经》在古时候又叫《诗三百》。

√12.判断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意思是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

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13.判断题成语“人言可畏”出自《诗经•郑风•将仲子》中的“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14.判断题《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15.判断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贤文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16.判断题《诗经•秦风•无衣》通过士兵们同穿一件战袍来抒发将士们同仇敌忾的慷慨之气。

√17.判断题《周礼•春官》把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六诗。

√18.判断题成语“爱莫能助”出自《诗经•大雅•烝民》中的“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意思是“因为吝惜而没有帮助他”。

精选《诗经》导读全套测试复习题库288题(含答案)

精选《诗经》导读全套测试复习题库288题(含答案)

2020年《诗经》导读全套试题288题[含答案]一、判断题1.根据钱钟书《管锥篇》的观点,《卫风•氓》层次分明,工于叙事。

(√)2.《诗经•国风•邶风•谷风》中的部分诗句与《诗经•小雅•小弁》相同。

(√)3.根据甲骨文“四方风”的记载,北风被写作为“隩”。

(√)4.与印第安人的古老习俗相似,先秦时期中国贵族的舞蹈有头戴羽毛的习俗。

(√)5.《诗经•陈风•宛丘》中的“宛丘”是指中原地区自然形成的丘陵。

(×)6.“采诗观风”有助于保存先秦时期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内涵。

(√)7.《诗经》中《齐风》与《郑风》的诗歌特色完全相同。

(×)8.《诗经》中的所有风情诗都与桑树有关。

(×)9.“无我魗兮,不寁好也”中“魗”今写作“丑”。

(√)10.根据《诗经》的记载,“子都”、“子充”是先秦时期的美男子。

(√)11.先秦时期“三家分晋”是指晋国诸大臣分割了晋国土地,各自为政。

(√)12.《女曰鸡鸣》和《鸡鸣》都勾勒出先秦时期贵族贤妻的美好形象。

(√)13.《诗经•国风•采蘩》透露出先秦时期古老的宗教意识。

(√)14.西周时期的王室宗族祭祀讲究“九鼎四簋”。

(×)错,七鼎配六簋,九鼎配八簋。

鼎装的是肉,簋装的是饭,粮食一类的。

一般偶数,也就是饭都是妇女负责。

15.《诗经•大雅•思齐》的歌颂对象是古公亶父。

(×)《思齐》歌颂的是,周王朝一代代的好妻子,包括江源,大任,大姒等。

古公亶父指的是周太王,太王迁岐。

16.“天生烝民,其命匪谌”并不蕴含任何先秦民本思想。

(×)17.根据天文学家的佐证,《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是周平王时期的作品。

(√)十月之交记录的是前一个月出现“月食”,后一个月出现“日食”的现象,在平王三十五年,出现过这种情况。

18.根据《诗经》的记载,尹吉甫是西周末期的著名政治家。

(√)尹吉甫,西周末期,既是朝廷大臣,又是诗人。

19.“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习俗在中国部落时期即已完善并一直流传至今。

精编《诗经》导读全套完整复习题库288题(含答案)

精编《诗经》导读全套完整复习题库288题(含答案)

2020年《诗经》导读全套试题288题[含答案]一、判断题1.“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中“三岁”是指确切的三年时长。

(×)2.“采葑采菲”中“葑”和“菲”是指供鱼类食用的藻类植物。

(×)“葑”和“菲”——萝卜一类的根茎类蔬菜,腌咸菜。

3.与印第安人的古老习俗相似,先秦时期中国贵族的舞蹈有头戴羽毛的习俗。

(√)4.《诗经•陈风•宛丘》中的“宛丘”是指中原地区自然形成的丘陵。

(×)5.从文献学的角度而言,《诗经•唐风•蟋蟀》是西周初期周公所作的诗歌。

(×)6.《诗经》中《齐风》与《郑风》的诗歌特色完全相同。

(×)7.先秦时期“桑中之喜”是一个褒义词。

(×)8.《诗经》中的所有风情诗都与桑树有关。

(×)9.《诗经》采诗官记载的所有诗歌都是对观察现场的如实记载,并不存在任何文化意味。

(×)10.《诗经•召南•甘棠》寄托了一种国人的淳朴,以及对好政治的一种渴望、期盼和祈祷。

(√)11.根据钱钟书《管锥篇》的观点,《卫风•氓》层次分明,工于叙事。

(√)12.根据《周礼•天官冢宰》的记载,先秦时期的角枕多用于丧葬仪式。

(√)13.西周时期的王室宗族祭祀讲究“九鼎四簋”。

(×)错,七鼎配六簋,九鼎配八簋。

鼎装的是肉,簋装的是饭,粮食一类的。

一般偶数,也就是饭都是妇女负责。

14.《诗经•大雅•思齐》的歌颂对象是古公亶父。

(×)《思齐》歌颂的是,周王朝一代代的好妻子,包括江源,大任,大姒等。

古公亶父指的是周太王,太王迁岐。

精选新版《诗经》导读全套测试复习题库288题(含参考答案)

精选新版《诗经》导读全套测试复习题库288题(含参考答案)

2020年《诗经》导读全套试题288题[含答案]一、判断题1.根据钱钟书《管锥篇》的观点,《卫风•氓》层次分明,工于叙事。

(√)2.《诗经•召南•甘棠》寄托了一种国人的淳朴,以及对好政治的一种渴望、期盼和祈祷。

(√)3.根据考古学和历史学的研究,西周初期畿内诸侯都称“子”。

(×)4.与印第安人的古老习俗相似,先秦时期中国贵族的舞蹈有头戴羽毛的习俗。

(√)5.《诗经•陈风•宛丘》中的“宛丘”是指中原地区自然形成的丘陵。

(×)6.中国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促使古代农民形成了生活节俭的风尚。

(√)7.“采诗观风”有助于保存先秦时期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内涵。

(√)8.《诗经》中的所有风情诗都与桑树有关。

(×)9.《诗经》采诗官记载的所有诗歌都是对观察现场的如实记载,并不存在任何文化意味。

(×)10.根据西周封建制度的设定,先有“尊尊”后有“亲亲”。

(×)11.根据《诗经》的记载,“子都”、“子充”是先秦时期的美男子。

(√)12.“无我魗兮,不寁好也”中“魗”今写作“丑”。

(√)13.《女曰鸡鸣》和《鸡鸣》都勾勒出先秦时期贵族贤妻的美好形象。

(√)14.《诗经•国风•采蘩》透露出先秦时期古老的宗教意识。

(√)15.西周时期的王室宗族祭祀讲究“九鼎四簋”。

(×)错,七鼎配六簋,九鼎配八簋。

鼎装的是肉,簋装的是饭,粮食一类的。

一般偶数,也就是饭都是妇女负责。

16.“无纵诡随,以谨缱绻”中的“缱绻”比喻朝政纷乱不顺。

(√)1《荡》放荡不守法制的样子,讽刺周厉王。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大雅•荡》的诗句?(D)A、疾威上帝,其命多辟B、文王曰咨,咨女殷商C、流言以对,寇攘式内D、于乎小子,未知臧否17.《诗经•大雅•民劳》中的“小康”与《礼记》中的“小康”意思完全一致。

(×)不完全一致18.周文王是西周王朝正式建立后的第一位国君。

(×)19.根据《诗经》的记载,尹吉甫是西周末期的著名政治家。

诗经练习题大全

诗经练习题大全

诗经练习题大全诗经,又称《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记录着先秦时期(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诸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状况。

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被广泛地用于文学创作与教育,并成为现代汉字文化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诗经,下面为您准备了一些诗经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您深入了解这一古代文化瑰宝。

题目一:《诗经》创作背景1. 诗经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作品?2. 诗经记录了哪些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状况?3. 诗经的创作背景是什么?题目二:《诗经》的诗体和特点1. 诗经的诗体有哪些?2. 《诗经》的特点是什么?请分别从内容、形式和语言上进行阐述。

题目三:《诗经》的影响与价值1. 《诗经》在古代文化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2. 《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有哪些方面?3. 《诗经》在当代还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题目四:从《诗经》中选取一首诗进行赏析1. 请选择一首你喜欢的《诗经》中的诗歌,并简要介绍其内容和背景。

2. 请分析该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和艺术特点。

3. 你对这首诗歌有什么感受和思考?题目五:《诗经》的现代意义和应用1. 以你所了解的《诗经》为基础,指出其对当代文学、教育和文化的影响和启示。

2. 在现实生活中,你如何运用《诗经》中的理念和智慧?请举例说明。

题目六:学习《诗经》的方法与建议1. 你认为学习《诗经》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2. 你有什么学习《诗经》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分享?题目七:《诗经》文化传承的现状与挑战1. 就你所了解的情况,诗经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现状如何?2. 现代社会对于《诗经》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哪些挑战?3. 你认为应该如何推动《诗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以上练习题,您可以深入了解《诗经》的创作背景、特点和影响,并探索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和应用。

希望这些题目能够激发您的学习兴趣,促进对《诗经》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注意:以上问题仅供参考,您可以根据个人理解和学习目的来调整和扩展题目内容。

《诗经》试题库完整

《诗经》试题库完整

《诗经》选择题1、《诗经》就是中国汉族文学上最早得一部诗歌总集,它又称(C)A、《民歌》B、《诗歌》C、《诗》D、《诗两百》2、《诗经》中描写地方民间风俗得就是那一部分(A)A、风B、小雅C、颂D、大雅3、《诗经》中主要就是宗庙乐歌得就是哪一部分(C)A、风B、小雅C、颂D、大雅4、《诗经》全书收录了自(C)至春秋中叶得作品A、夏朝B、商朝C、西周初年D、东周初年5、《诗经》得主要采集者并尊称为“中华诗祖"得就是(D)A、王子夫B、姜子牙C、庄子D、尹吉甫6、《风》包括了(B)个地方得民歌A、十四B、十五C、十六D、十七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诗经》中(A)A、国风B、小雅C、大雅D、周颂8、“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A)A、风B、小雅C、颂D、大雅9、“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出自于(B)A、《诗经》B、《楚辞》C、《汉赋》D、《唐诗》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于(A)A、《诗经》B、《楚辞》C、《汉赋》D、《汉乐府诗集》1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出自于(C)A、曹操得《短歌行》B、汉乐府诗中C、诗经D、楚辞12、以下谁对“诗经”做过正乐,整理,加工(B)A、孟子B、孔子C、朱熹D、王夫之13、以下说法正确得就是(A)A、《诗经.召南。

甘棠》一诗就是为了怀念周宣王得贤臣召伯,也写出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得道理。

B、《关雎》选自《诗经.周南》就是一首结婚典礼上得乐歌.C、《关雎》选自《诗经。

周南》就是一首结婚典礼上得乐歌.D、《诗经.卫风。

硕人》写了一位高大健硕得勇士。

14、以下说法不正确得就是(C)A、《诗经》中得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十五国风,雅分为大雅与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与商颂三部分.B、“高山仰止,景行行之”意思就是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表示对德高望重者得敬仰。

C、《诗经。

曹风.蜉蝣》抒发了天地浩瀚与人得渺小之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选择题1《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又称(C)A、《民歌》 B 、《诗歌》C 《诗》D 、《诗两百》2、《诗经》中描写地方民间风俗的是那一部分(A)A、风 B 、小雅C颂 D 、大雅3、《诗经》中主要是宗庙乐歌的是哪一部分(C)A、风 B 、小雅C颂 D 、大雅4、《诗经》全书收录了自(C)至春秋中叶的作品A、夏朝 B 、商朝C西周初年 D 、东周初年5、《诗经》的主要采集者并尊称为“中华诗祖”的是(D)A、王子夫C庄子BD、姜子牙、尹吉甫6、《风》包括了(B)个地方的民歌A、十四C十六BD、十五、十七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诗经》中(A)A、国风C大雅BD、小雅、周颂8、“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A)A、风 B 、小雅C颂 D 、大雅9、“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出自于(B)A、《诗经》B 、《楚辞》C《汉赋》 D 、《唐诗》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于(A) A、《诗经》B 、《楚辞》C《汉赋》 D 、《汉乐府诗集》A、曹操的《短歌行》 B 、汉乐府诗中C诗经 D 、楚辞12、以下谁对“诗经”做过正乐,整理,加工(B)A、孟子 B 、孔子C朱熹 D 、王夫之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诗经•召南•甘棠》一诗是为了怀念周宣王的贤臣召伯,也写出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B《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一首结婚典礼上的乐歌。

C《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一首结婚典礼上的乐歌。

D《诗经.卫风.硕人》写了一位高大健硕的勇士。

1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A、《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十五国风,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B、“高山仰止,景行行之”意思是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表示对德高望重者的敬仰。

C、《诗经.曹风.蜉蝣》抒发了天地浩瀚和人的渺小之感。

D、《诗经.豳风.七月》中以史诗般的气势记述农家的劳作、艰辛,以时间为线索将农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战国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B《君子于役》表现的是对丈夫的怨恨。

C《诗经.曹风.蜉蝣》抒发了天地浩瀚和人的渺小之感。

D成语“夙夜无寐”的意思是早晚都不能入睡,一直在流亡的途中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

16、《诗经》中有目无辞的六篇佚诗,后人称之为“笙诗”,出自(B)A、国风、小雅C大雅 D 、颂17、“死生契与子成说”,“契”的意思是(D)阔,A、弃 B 、得C散 D 、聚18、《史记•孔子世家》关于 -《诗经》编订所持的说法是(C)A、米诗说 B 、作诗说C删诗说 D 、献诗说19、《诗经》大约收集了多少诗歌(D)A 300B 、304C 306D 、30520、《颂》诗主要是:C),这是周王室的宗庙祭祀诗,产生于西周初期(A、《夏颂》 B 、《商颂》C《周颂》 D 、《汉颂》21、《诗经》在我国的地位(A)A、《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B《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C《诗经》是我国汉族文学史上的豪放派的诗歌总集D《诗经》是我国汉族文学史上的婉约派的诗歌总集22、下列关于《诗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DA、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它是整齐的四言体诗歌C它保存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共305首D西周时贵族才能接受教育,所以《诗经》表现的是贵族而不是平民的情感23、《诗经》最晚的作品成于(A)A、春秋中叶 B 、东周C汉初 D 、战国24、请问以下哪一句不是出自于诗经(D)A、交交黄鹂,止于桑B匪汝之为美,美人之贻C.、岂曰无衣?与子同袍D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2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C)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 “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27、下列各句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D)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B、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C、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

D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28、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抱布贸(交换)丝无与士耽(迷恋)俟我于城隅(角落)B、说怿(喜爱)女美匪我愆(改变)期静言思之(说,动词)C、洵美且异(确实)靡(没有)有朝矣彤管有炜(亮光)D信誓旦旦(诚恳)自我徂尔(往、至V)其叶沃(肥大)若29、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组是(A )A、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本想和你白头到老,现在这种想法使我十分痛苦。

B、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故意躲藏不露面,急得我挠头无主张。

C、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婚期就订在秋天吧。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放牧归来送草芽,草芽美丽又稀奇。

30、对下列四句艺术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B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但多ch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C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用了赋的手法,直接抒发对女子的喜爱。

D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无尽头?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D)A望风披糜忧心忡忡即来之,贝U安之世外桃园、B糜糜之音纵横驰聘弥天大谎人才辈出、C兵荒马乱戍马倥偬仓遑逃窜箭拔弩张、D 寻物启事莫名其妙沧桑巨变山清水秀3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A、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

B、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问候C、行道迟迟:很晚D戎马既驾,四牡业业:高大的样子33、下列各组句中,每句都包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C)A、岁亦莫止/我戍未定B、忧心孔疚/我行不来C、彼尔维何/彼路斯何D象弭鱼服/小人所腓34、下列有关《诗经》常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监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艺。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

《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3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指的是(C )A、风流 BC、《诗经》中的《国风》 D36、“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出自(C)A、《鄘风.柏舟》 BC、《小雅.小旻》 D37、《伐檀》与《硕鼠》都出自(B)A、《诗经.卫风》B、《诗经.魏风》C、《诗经.秦风》D《诗经.齐风》38、“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三岁贯女,A、莫我肯顾B、莫我肯德C、莫我肯劳D莫我肯眷40、“君子于役,不日不月,(B )。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A、羊牛下来 B 、曷其有佸C、羊牛下括 D 、苟无饥渴41、《诗经》中有目无辞的六篇佚诗,后人称之为“笙诗”,出自(D)A、国风B、大雅C、商颂D小雅4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出自《诗经》(A 、《卫风.硕、风韵、楚辞中的《离骚》、《邶风.绿衣》、《鄘风.君子偕(C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A、《大雅•荡》C、《卫风.氓》BD人》、《齐风.南山》43、琼瑶的《在水一方》歌词的内谷、意境兀全脱胎于(B)A、《邶风.静女》 B、《秦风.蒹葭》C、《周南.汉广》 D、《陈风.泽陂》44、《毛诗传笺》的作者是(A)A、郑玄 B 、朱熹C、王逸 D 、孔颖达45、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中的“阶”的意思是(D)A、台阶 B 、终止C、遍及 D 、根源46、“信誓旦旦”一语出自下列哪篇作品(D)A《蒹葭》、《离骚》C、《东山》 D 、《卫风.氓》47、兄弟阅于墙,外御其侮”出自《诗经》(CA、《小雅.鹤鸣》 B 、《卫风.氓》C、《小雅.棠棣》 D 、《豳风.东山》48、米米芣苢,薄言米之。

米米芣苢,(B )。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A、薄言掇之 B 、薄言有之C、薄言捋之 D 、薄言袺之4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克”的意思是(B)A、克服 B 、能够C、战胜 D 、重量单位50、“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C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A、云胡不夷 B 、云胡不喜C、云胡不瘳 D 、云胡不怒51、“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B)?” 选出填写止确的一项A、云胡不夷 B 、云胡不喜C、云胡不瘳 D 、云胡不怒52、《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C)来划分的。

A、不同的地域 B 、不同的时期C、音乐的性质 D 、篇幅的长短53、“谁谓河广?(A )。

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A、一苇杭之 B 、在彼中河C、曾不容刀 D 、曾不崇朝54、表现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诗是(D)A、《鄘风.相鼠》 B 、《小雅.巷伯》C、《大雅.荡》 D 、《秦风.无衣》55、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这几句称赞了主人公的(A )A 、道德人品B 、仪容装饰C 、器宇风度D、精神面貌56、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A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 A 、云胡不夷 B 、云胡不喜 C 、云胡不瘳D•云胡不怒57、“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D )。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 A.中心如焚 B .中心如噎 C 、中心如醉D、中心摇摇58、《伐檀》与《硕鼠》艺术特点的相同之处是 (C ) A 、四言诗 B 、比喻贴切 C 、重章叠句D、宗庙祭祀59、“彼黍離離、彼稷之穗。

行邁靡靡、(C )。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 A 、中心如焚 B 、中心如噎60、“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选自《诗经》(A )6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A ) A 、《小雅.车舝》 B C 、《豳风.东山》D62、《诗经.小雅》的第一篇,所谓“四始”之一的诗是 (A )A 、 《小雅.鹿鸣》B 、 《小雅.北山》C 、《小雅.鹤鸣》C 、中心如醉D、中心摇摇A 、《小雅.白驹》B 、《豳风.东山》C 、《陈风.月出》D、《邶风.击鼓》、《小雅.鹤鸣》D《小雅.采薇》64、“彼黍離離、彼稷之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