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与重要性

合集下载

市政道路建设重要性和意义

市政道路建设重要性和意义

市政道路建设重要性和意义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市政道路建设的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改善了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减少了道路拥堵,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陆续开通和扩建,市政道路建设也需要相应地进行配套建设。

例如,应在轨道交通站点周围设置公共自行车点、出租车停靠区域和公交换乘枢纽等。

市政道路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方向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政道路建设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一轮基建热潮的背景下,政府对于市政道路建设也逐渐加大了投入。

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物流和供应链优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促进了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机动车辆数量的增长,市政道路建设能够有效缓解交通压力,提升城市交通效率。

通过规划和建设合理的道路网络,可以实现交通流畅,减少拥堵现象,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市政道路建设需要大量的财务投入,资金是影响市政道路建设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

市政道路建设所需的资金来自多种渠道,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银行等。

资金来源是否充足,直接关系到市政道路建设的进程和质量。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市政道路建设基本原则(一)科学规划,因地制宜1、科学规划。

道路建设应当根据城市规划、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规划等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充分考虑城市交通需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使之更加符合实际需求,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益。

2、因地制宜。

道路设计和建设应该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到当地地形、气候、地质条件等自然环境因素,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城市已有道路网络的配套和扩建,使道路布局合理、紧凑,交通安全、流畅、便捷。

(二)严格控制质量,确保安全1、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
小型 城 市
1 ~5
<1
2 ~3 5 5
2 ~3 5 0
1 ~1 2 5
l 2~ 1 5
2 内分泌 干扰物 的性质
最近 , 一项调查显示 , 日本的 10条河流 、 3 湖泊和港湾 中,3 9%
1 A C 。韩 国也在水体 中发现 6 6种此类 物 从化学结构和化学 、 生物 学等角度 分析 , 内分 泌干扰物 具有 的样品 中发现了 1 种 F3 s 嘉陵江( 重庆段 ) 原水 的有机提取物均具有类雌激素 以下 7个特性 : ) 环结构 居多 , 相对分 子质量 一般 在 2 0 1苯 其 0 ~ 质 。我国长江、 滑性。19 - 20 99年- 02年杭州地 面水 中检 测出多环芳烃 (A l [ 。 P i )J s3 4 0 间, 0之 与一些天然 的蛋 白质 和多糖物质等相 比, 分子结构 比较 珠 江干流河 口 6个水样均检 出有 2 种有机氯农药( lP ) 1 C 、‘。官厅 ( ; 简单 , 分子尺寸也 比较小 。2 分子 结构 的大小与生 体激素相 似 , ) 水库水 中检测出阿特拉津 ( .7t / -3 9肛 / ) ] 06 g L . g L E 。  ̄ 4 所 以这些化学物质能扰乱生体激素的 内分泌活 动。3 脂 溶性 , ) 由 于其 分子结构 中不含有 强的水 溶性基 团 , 易溶于 油脂类物 质。 4 结语 较
体外 。7 高毒性 , ) 极微量 即有显 著效果 , 通过 口腔或 呼吸道摄 人 究课题的内分泌干扰物质这类持久性危害污染物 的控 制研 究 , 考 人体或动物体的极微 量环境 内分泌 干扰物就 可 以扰 乱生体 的 内 察内分泌干扰物质 的转移和存 赋特征 , 行风险评 价 , 时提 出 进 适
分泌系统 的正常代 谢。这些化 学物质 中有一 部分 已被 国际癌 症 技术对策 , 找出适合 当地经济技术水平 的最 有效处理方法是新形 机构认定为人 体致癌物或很可能是人体致 癌物 , 毒性 比较 大。

道路两侧绿化方案

道路两侧绿化方案

道路两侧绿化方案引言道路绿化是现代城市建设中重要的环境绿化工程之一。

通过在道路两侧进行绿化,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道路两侧绿化的意义和目的,并提出一些实施绿化方案的建议。

道路两侧绿化的意义和目的道路两侧绿化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带来诸多实际的利益。

下面是道路两侧绿化的几个主要意义和目的:1.改善空气质量:道路两侧树木的存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并释放出氧气,从而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2.调节温度:树木可以遮挡阳光直射,减少路面蒸发,从而降低周围地区的温度。

这对于炎热的夏季尤为重要。

3.缓解交通压力: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可以起到缓冲和隔离的作用,减少交通噪音和尾气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4.促进生态平衡:树木和其他植物可以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吸引各种动植物栖息和繁衍,促进城市生态平衡的形成。

基于以上意义和目的,我们可以看到道路两侧绿化对城市的重要性。

道路两侧绿化方案为了实施道路两侧的绿化工程,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案。

下面是几个可以作为参考的绿化方案:1. 选择适宜的植被选择适宜的植被是道路两侧绿化的基础。

我们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抗逆能力以及对城市环境的适应性。

常见的适宜的植被包括落叶乔木、常绿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等。

在选择植物时,还需要考虑其树冠形状、枝干高度和根系扩展能力,以确保其与道路和人行道的结构相适应。

2. 考虑生长环境道路两侧的绿化需要考虑植被的生长环境。

我们需要对土壤质量、排水情况、光照条件和水源等进行分析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对土壤进行改良,设置排水设施,并合理安排灌溉。

3. 设计合理的绿化布局绿化布局是道路两侧绿化的关键。

我们可以根据道路的形状和长度,设计出不同风格和功能的绿化带。

例如,可以通过种植不同高度和颜色的植物来营造层次感和美观度。

同时,可以合理设置休息区、景观水体和观赏设施,提供更多的休闲和观赏空间。

4. 规划维护管理措施道路两侧绿化的维护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道路绿化建议书(六篇)

道路绿化建议书(六篇)

道路绿化建议书青年朋友们: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城市交通承受着难以负载的'压力,交通拥堵、空气污染。

特别是在全球能源需求紧张,经济危机日益蔓延的背景下,节能、减排、环保已经成为科学发展的新理念。

广元是全国较早提出低碳发展的城市,是国家森林城市。

“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建设低碳城市”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发展目标,走低碳之路,建低碳广元,是广元___万人民的共同责任。

作为有理想、勇担当的新时期青年,理应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勇于承担保护环境的历史重任。

在此,我们向全市的青年朋友发出如下倡议:一、争做低碳出行文明交通的宣传者我们倡议广大青年朋友通过各种形式认真学习掌握、广泛宣传低碳生活知识,提高低碳意识,树立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积极向群众和亲朋好友宣传开展“低碳健康出行,文明和谐交通”的意义,宣传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带动更多人自觉参与到“低碳出行,文明交通”行动中来,人人争做倡导绿色交通、文明交通、爱护环境的宣传者、传播者、践行者,让我们的家园多一丝绿色,多一路畅通,多一点文明,多一些健康。

二、争做低碳出行文明交通的倡导者我们倡议广大青年朋友充分认识驾驶汽车出行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和交通拥堵问题,倡导“能走不骑,能骑不坐,能坐不开”的出行理念。

倡导“购车族”尽量选择低油耗、低排放、低污染、更环保的汽车;倡导“有车族”每周一天主动放弃使用小汽车,尽可能采取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等低碳绿色的出行方式。

三、争做低碳出行文明交通的践行者我们倡议广大青年朋友带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选择“拼车”结伴而行,或选用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上下班,尽量减少摩托车、小汽车的使用。

特别要把步行和骑自行车出行作为缓解交通压力、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强身健体的有效行动。

大力倡导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按序排队通行、有序停放、文明使用车灯、行人非机动车各行其道、行人非机动车过街遵守交通信号等文明交通行为,共同创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道路绿化带建设与管理

道路绿化带建设与管理

道路绿化带建设与管理现代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城市道路的建设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而如今其建设已经从单纯的交通工具通行设施,逐渐发展成为了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道路绿化带的建设就是城市“美容”的一项重要内容。

道路绿化带建设是指在城市道路两侧、中央以及结合河堤等进行植树、布置花草等环境美化和生态保护的工程,它不仅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形象,还可以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保持城市生态平衡。

一、道路绿化带建设的必要性道路绿化带建设是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

1.提高城市品质不可否认,城市道路绿化带能够极大地美化城市环境,补强城市整体形象,从而提高城市品质和形象的好感。

2.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道路绿化带作为城市内部与外部连接线,对于整个城市可以说是扮演着毡子的角色,绿化带建设可以形成气功带,既可以提供优美的环境,又能为城市带来新风代表浙江信息中医药大学,类似的凉风润物一般。

同时,道路绿化带的建设还可以阻止降水排放道路及地下电缆桥架等设备的占据便于城市环境处理。

3.保护城市生态平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变得越来越多燥热,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减少道路热岛效应,有效的保护城市生态平衡,珍视生态文明生态卫士确定城市向下承载绿色生态发展,可以说是道路绿化带建设的一大必要性和目标。

二、道路绿化带建设需要考虑的因素在道路绿化带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

1.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首先,一个城市的道路绿化带应该根据其自身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情况进行规划,在选择位置时应利用人流量大、整个城市转运量较高的地域段作为绿化带重点的建设地区。

2.气候条件其次,还应考虑绿化带建设地区的气候条件,比如荒漠化、日照时间、气温以及降雨量,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选择不同树种及设施。

3.植被种类及规划设计在道路绿化带建设的过程中,压实场地,为树种的种植确定经纬定位,浅埋桩,进行绑扎,同时以相机定位,在高压线附近进行铺设,和还应该注重植被品种选购的问题,以及规划设计方案的制定。

城市绿化与城市美化

城市绿化与城市美化

城市绿化与城市美化在如今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绿化与城市美化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它们不仅关乎城市的外观形象,更与居民的生活质量、生态环境的健康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

城市绿化,顾名思义,是指在城市范围内种植树木、花草等植物,增加绿色植被的覆盖面积。

这一举措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首先,绿化能够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效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为居民提供更清新的呼吸环境。

尤其是在工业发达、交通繁忙的城市,绿化的空气净化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城市绿化有助于调节气候。

大片的绿地能够吸收太阳辐射,降低城市的温度,减轻热岛效应。

在炎热的夏季,公园、林荫道等绿化区域往往比周围的建筑区域更加凉爽宜人,为居民提供了舒适的休闲空间。

此外,绿化还能减少噪音污染。

树木和植被能够阻挡和吸收声波,降低城市中的噪音水平,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生活环境。

而且,绿化对于水土保持也具有积极意义。

植物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刷,降低洪涝灾害的风险。

城市美化则是在城市绿化的基础上,通过艺术设计和规划,使城市的景观更加美观、和谐、富有特色。

它涵盖了城市建筑的外观设计、街道景观的布置、公共空间的营造等多个方面。

一个经过精心美化的城市能够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个性。

比如,一些历史文化名城通过保护和修复古建筑,保留传统的街道格局和风貌,使其成为城市的亮丽名片。

而现代化的城市则可以通过创新的建筑设计、富有创意的公共艺术作品等,展现出时代的精神和活力。

城市美化还注重色彩的搭配和景观的层次感。

合理运用花卉、树木的色彩和高矮错落,以及与建筑、道路的相互映衬,可以打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

同时,城市中的水体景观,如河流、湖泊、喷泉等,也能为城市增添灵动之美。

然而,要实现城市绿化与城市美化的有机结合,并非易事。

这需要城市规划者、政府部门、设计师以及全体居民的共同努力。

在城市规划阶段,就应当充分考虑绿化和美化的需求。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与重要性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与重要性

32行 道 树绿 带 . 行道树绿带是指布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 种植行道树为主的
绿带 行道树作为道路绿化 的重要组 成部分应 根据道路的使 用性质 设计绿化形式 由于主干道担负了城市 的主要交通. 故行道树绿化时 更应注意增加道路的绿量. 如使用树带式可增加植物对粉尘的吸附量, 从而净化空气 . 大大增加了道路 的绿化面积. 也保护了行人的安全 在 人行道较宽的或作为商业步 行街 的道路.做行道 树配置时应考虑乔 木 、 木、 灌 地被的结合 以造 出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 对于人行道较窄的
◇环保科技◇
科 技 目向导
21 年第 1期 01 l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与重要性
李 一 卓 王 阔然 f 交路 桥 技 术 有 限公 司 中 国 中
北京
10 2 ) 0 0 9
【 摘 要】 阐述 了城市道路绿化的重要性, 包括可 以改善城市道路 环境 常用方法及其特 点; 通过介绍 2 个成功的绿化设计 实例, 出道路 总结 绿化设计中应用的经验 , 以为道路绿化提供参考 。 【 关键词 】 城市道路 ; 绿化 ;全岛的绿化形式 比较简单多 以乔木
与绿篱的形式相结合 景观效果一般. 但能起到不错的安全 防护效果。
34路侧 绿 带 . 路侧绿带布置在人行道外边缘至道路规划红线之间 。 当红线位置
的内、 外范 围靠建筑物一侧 的路侧 绿带距离不到 4米时 , 不宜种植高 大乔木 , 以免影响建筑物的采光和通风 。当路侧绿带宽度大 于 8 米时 可设计为开放型绿地 , 绿地面积不得小于该段绿带 面( 下转第 2 页 ) 1 3
蕊 雾≯ 毒
道 ,多 采 树 式以 加 路 可 行 。 路 数 用 池 ,增 道 的 通 性 则

推行立体绿化的必要性以及意义

推行立体绿化的必要性以及意义

推行立体绿化的必要性以及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随着城市化趋势的加剧,城市人口的猛增和大量人工环境的建成,带来了环境污染、土地资源紧缺等系列负面影响,这些都给人类带来了较大的生存危机,成了阻碍创建和谐社会、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推行立体绿化不但节约用地、投资少、见效快,而且效益十分可观,是实现我国“节能减排”战略和现代化城市改善环境的最佳途径之一,也是打造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一、推行立体绿化的必要性以及意义 (一)、立体绿化的含义。

在《国家卫生区》标准中,多次提到“积极实行立体绿化”、“见缝插绿”、“提倡开展屋顶、垂直等多种绿化形式”,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城区,往往是寸土寸金,人口密集,绿化用地紧张,立体绿化更凸显其重要性、可行性。

立体绿化是地面绿化、墙体绿化、屋顶绿化的总称,是与地面绿化相对应,在立体空间进行绿化的一种方法,就是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在房顶、墙壁、阳台、窗台、棚架等处栽种攀缘植物,以增加绿化覆盖率,改善居住环境。

立体绿化具有占地少,覆盖面大、造价低、见效快的优点,立体绿化不仅能够弥补平地绿化与家庭绿化的不足,丰富绿化层次,还有助于恢复生态平衡,改善不良环境,而且可以增加城市建筑的艺术效果,使之与环境更加协调统。



地面绿化指在城市中植树造林、栽花种草,把裸露的地面覆盖装扮起来。

墙体绿化是指垂直绿化,一般是在建筑物的外墙根处,栽上一些具有吸附、攀缘性质的植物,利用它们的茎叶攀附在墙体表面,逐渐地给建筑物披上一层绿色的外衣。

也可在阳台或屋顶上种植一些向下垂吊的藤蔓植物,逐渐覆盖墙面。

屋顶绿化是指在建筑物的顶面进行绿化。

一般在房顶(多为平面屋顶)铺上一层20厘米至30厘米厚的土,种上花卉、草皮和低矮的灌木,形成一个个"空中花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与重要性
【摘要】阐述了城市道路绿化的重要性,包括可以改善城市道路环境常用方法及其特点;通过介绍2个成功的绿化设计实例,总结出道路绿化设计中应用的经验,以为道路绿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作用
城市人口的剧增和区域交流的日益频繁,城市道路的交通建设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又加剧了城市道路的拥堵和环境的污染,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能被动地等待自然界的恩赐,必须主动改善和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因此,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而通过栽花种草,建设绿色宝库,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和优美的景观效果,可以有效地防治和减轻污染、美化环境。

为此,下面就城市道路绿化进行探讨,以促进其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1.道路绿化设计原则
1.1由于城市道路绿化受地形、地物的限制,较一般公路设计较大的局限性,所以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的规划市政公用设施与绿化树木的空间位置,保证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空间条件,并不影响相邻地物的正常使用。

1.2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水文、地质特性,按绿化植物的形态、习性、适应能力、养护条件的因素,恰当的选择种类与品种。

1.3选择的绿化植物应当考虑近、远期效用,在种植期与生长期具有良好的绿化效果。

1.4道路绿化应不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行车安全,满足道路交通功能及城市环境景观要求。

图 1 城市道路绿化效果图
2.城市道路绿化作用
2.1城市道路绿化可改善城市生态功能
2.1.1净化空气
绿化植物茂密的枝叶可遮挡、过滤、吸附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可分散、吸收空气中各种有害气体,从而是空气得到净化。

2.1.2降噪减振
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噪音污染越来越严重,噪音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的还能危害人们的健康。

利用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可以吸收和隔离噪声。

据测定,在没有树木的高大建筑林立的街道上,噪声强度比两侧种满树木的街道上大5倍以上,可见,城市道路绿化对减少噪音污染很重要。

2.1.3调节气候
道路绿化可以调节气温,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

在炎热的夏季,树木庞大的叶面积可以遮阳,能有效地反射太阳辐射,大大减少阳光对地面的直射,在行驶过程中减小驾驶者的疲惫感。

2.2城市道路绿化可改善城市交通功能
道路中间和两旁的绿化带、环岛中心绿化种植可以给驾驶者以及行人带来距离感、方向感,在夜间行车可以有效遮挡对面机动车造成的眩光。

道路绿化的多样性可以消除驾驶者的视觉疲劳。

2.3城市道路绿化可改善城市景观功能
城市中的高楼建筑使人容易产生压迫感,冷硬感,道路绿化是城市街道空间的色彩添加剂,以植物的自然特性调和了城市景观的单一,融入了大自然的气息,使城市空间更有层次感。

3.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3.1中间及两侧分车绿带
中间分车绿带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合理的绿化方式可以有效地阻止对面车辆的眩光,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

就城市道路而言,一般分车绿带宽度采用2.5~8.0米,最小为1.5米。

两侧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主路与辅路之间或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起到分流导向、保护非机动车的安全。

当两侧绿化带宽度大于或等于1.5米时,宜采用大乔木,小灌木植物,以保证驾驶员和行人的视线高度范围通透、避免视觉死角。

3.2行道树绿带
行道树绿带是指布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

行道树作为道路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道路的使用性质设计绿化形式。

由于主干道担负了城市的主要交通,故行道树绿化时更应注意增加道路的绿量,如使用树带式可增加植物对粉尘的吸附量,从而净化空气,大大增加了道路的绿化面积,也保护了行人的安全。

在人行道较宽的或作为商业步行街的道路,做行道树配置时应考虑乔木、灌木、地被的结合以造出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

对于人行道较窄的道路,则多数采用树池式,以增加道路的可通行性。

3.3交通岛绿化
交通岛指的是为控制车辆行驶方向和保障行人安全,在车道之间设置的高出路面的岛状设施。

包括导流岛、中心岛、安全岛等。

导流岛指的是为把车流导向指定的行进路线而设置的交通岛,导向岛较多采用乔灌结合的形式造景。

中心岛指的是设置在平面交叉中央的圆形或椭圆形的交通岛,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布置成装饰绿地。

立体交叉绿岛应种植草坪等地被植物。

草坪上可点缀树丛、孤植树和花灌木,以形成疏朗开阔的绿化效果。

桥下宜种植耐荫地被植物。

墙面宜进行垂直绿化。

安全岛指的是设置在往返车行道之间,供行人横穿道路临时停留的交通岛。

安全岛的绿化形式比较简单,多以乔木与绿篱的形式相结合,景观效果一般,但能起到不错的安全防护效果。

3.4路侧绿带
路侧绿带布置在人行道外边缘至道路规划红线之间。

当红线位置的内、外范围靠建筑物一侧的路侧绿带距离不到4米时,不宜种植高大乔木,以免影响建筑物的采光和通风。

当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米时可设计为开放型绿地,绿地面积不得小于该段绿带面积的70%。

4.城市道路绿化的种植类型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主要注重景观效果和功能效果。

4.1功能效果
4.1.1乔木在街道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
4.1.2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车行道的边缘与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
4.1.3道路绿化除了可以起到安全功能,还具有自然保护、经济效益的防风、防火的功能
4.2景观效果
结合道路沿边的地貌特点,充分运用植物优美和独特的形态特征及植物的果、叶、色的观赏性,发挥柔化、美化环境空间的作用。

5.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实例
5.1北京市德内大街
2007年德内大街绿化改造工程全面竣工。

道路两侧的民居、店面铺等建筑再现青砖灰瓦的明清风格,5棵古树依次排列在路中央的绿化带上,庆王府西墙、德胜桥、永泉寺等文物古迹恢复了原貌。

5.2前三门大街(城市主干道)
前三门大街的绿化改造范围西起西便门,东至崇文门分车带。

此次改造大量采用新优植物和开花植物,包括改良的彩叶草、万寿菊以及碧桃、连翘、杏花、月季等,并尝试使用8、9月份开花的应时花卉品种,以丰富前三门大街绿化带的层次和色彩,创造具有古都风貌和鲜明时代感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

这是前三门大街上首次大规模使用色块及地被植物。

今后这条大街的不同路段,将出现榆叶梅、红花紫薇等不同花灌木“营造”出的特点分明的绿化效果。

6.结语
建设好道路绿化对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赏心悦目的道路绿化体现了城市蓬勃发展的精神面貌。

精工细琢的园林式的道路绿化是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它所体现的姿态美、意境美、蕴含着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升华,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具有生命力,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的标志。

道路绿化不仅具有景观效果,而且是改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运用植物生态功能的生物措施是取得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循环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黄兴安.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赵景联.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钱东.浅析城市绿化建设[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10).
[4]卢佩坚.关于广州市道路绿化设计的思考[J].广东园林,2006,28(5).
[5]黄小相.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设计与作用[J].广东建材,200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