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化学物质分类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复习 物质的分类

初三化学复习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化合物无机化合物酸碱盐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 无机化合物:碱(金头碱尾) 1.可溶碱:NaOH、Ca(OH)2、KOH、Ba(OH)2
NH3·H2O等
2.不溶碱:Cu(OH)2↓、Fe(OH)3↓、Mg(OH)2↓、Al(OH)3↓等
纯净物:化合物无机化合物酸碱盐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 无机化合物:盐(金头酸尾) 1.可溶盐:NaCl、Na2CO3、NaHCO3、CaCl2、BaCl2、
纯净物: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氧化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 无机化合物:氧化物(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有O) 1.金属氧化物:CaO、CuO、Fe2O3、Fe3O4等 2.非金属氧化物:CO2、CO、H2O、H2O2、SO2等
纯净物:化合物无机化合物酸碱盐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 无机化合物:酸(氢头酸尾) 1.含氧酸:H2SO4、HNO3、H2CO3、H3PO4等 2.无氧酸:HCl、H2S、HF等
初三化学复习——物质的分类
JC 2021.1.31
物质的分类
物质
混合物 纯净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单质 化合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单质
有机物 无机物
有机小分子化合物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氧化物 酸碱盐
混合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举例: 粗盐、煤、石油、天然气、合金、溶液、空气等
纯净物:单质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 1.金属单质:Fe、Cu、Al、Hg等 2.非金属单质:C、P、S、O2、H2、N2等 3.稀有气体单质:He、Ne、Ar等

化学物质分类标准

化学物质分类标准

化学物质可以按照多种标准进行分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标准:
1. 化学元素:最基本的分类是根据元素的不同。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例如氧、氢、碳等。

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例如水 H2O)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3. 混合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物质混合在一起,但它们没有通过化学反应结合。

混合物可以是均匀混合物 溶液)或非均匀混合物 悬浮物质)。

4. 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这是基于化合物中包含的元素类型的分类。

有机化合物通常包含碳,并且通常与生物体相关,而无机化合物通常不包含碳-碳键。

5. 酸、碱和盐:这是基于化合物的酸性、碱性或中性性质的分类。

酸通常释放质子 H+离子),碱通常释放氢氧根离子 OH-离子),而盐是由酸和碱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

6. 物质的聚合状态: 化学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例如,水在室温下是液体,而冰是水的固态形式,水蒸气是其气体形式。

7. 有机物的功能团: 在有机化学中,有机物可以根据其分子中的特定功能团进行分类。

例如,醇、醛、酮等。

8. 金属、非金属和过渡金属: 化学元素可以根据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分为金属、非金属和过渡金属。

9. 同素异形体: 同一种化学元素的不同结构形式被称为同素异形体。

例如,碳的同素异形体包括石墨、金刚石等。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标准,具体的分类方法取决于研究或应用的需要。

化学物质的分类

化学物质的分类

化学物质的分类化学物质是指所有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其中的化合物,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无机物无机物是指不含碳元素或含碳元素但非生物体合成的物质,其有机质含量通常在5%以下。

无机物可以分为酸盐类、氧化物、硅酸盐、金属、非金属元素等各种类别。

其中,酸盐类是指化学中酸和盐的混合物,氧化物是指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物质,硅酸盐是指含有硅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物,金属是指具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延展性、可塑性等特点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指具有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元素。

2. 有机物有机物是指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的物质,它们都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机物可以分为酸、碱、醇、醛、酮、酯、脂肪类、芳香族化合物等各种类别。

其中,酸是指具有酸性的有机物,碱是指具有碱性的有机物,醇是指含有醇基的有机物,醛是指含有羰基的有机物,酮是指含有酮基的有机物,酯是指含有酯键的有机物,脂肪类是指含有长链脂肪酸的有机物,芳香族化合物是指由苯环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3. 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是由许多小分子单体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长链大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分为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两类。

其中,天然高分子包括天然胶、天然橡胶、蛋白质、多糖等,它们可以用作制备橡胶、纤维素、纤维、黏合剂等。

合成高分子包括聚烯烃、聚氯乙烯、聚丙烯酸等,它们可以用作制备塑料、涂料、胶水、橡胶等。

4. 金属化合物金属化合物是指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特点是导电性强、热稳定性好、化学性质活泼等。

金属化合物可以分为金属氧化物、金属酸化物、金属酸盐等。

其中,金属氧化物是指由金属离子和氧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金属酸化物是指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如硫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金属酸盐是指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如磷酸根离子)或羟基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5. 高能化合物高能化合物是指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反应速度的化合物,一般用于爆炸药、火箭燃料和重油等领域。

高能化合物可以分为含氧高能化合物、不含氧高能化合物和共燃合成高能化合物等。

甲乙类化学品分类标准

甲乙类化学品分类标准

甲乙类化学品分类标准
甲乙类化学品是指按照危险性质和程度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分类的标准,以确保对人身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甲类化学品是指具有炸、爆、剧毒、易制毒等危险性质的化学品,主要包括以下五类:
1. 爆炸品:具有瞬间燃烧、爆炸等危险特性的物质,如火药、炸药等。

2. 易制毒化学品:易于被利用合成大麻素、杜冷丁等毒品的化学品,如乙酰丙酮、硝酸锌等。

3. 剧毒化学品:能够对人或动物危害极大的化学品,如氰化物、砷化氢等。

4. 放射性化学品:具有放射性危险特性的化学品,如放射性同位素、铀等。

5. 高度腐蚀性化学品:能够迅速侵蚀和破坏物质的化学品,如浓硫酸、浓氢氟酸等。

乙类化学品是指具有一定危险性质的化学品,如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主要包括以下五类:
1. 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燃气体:容易在接触到火源或高温时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如汽油、液化气、甲醇、丙酮等。

2.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质,能够助长、加速燃烧的物质,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3. 毒性物质:对人或动物有一定的毒性,如汞、铅、酸、碱等。

4. 腐蚀物质:具有腐蚀性质,能够对人体组织和物体造成伤害,如氢氟酸、硝酸等。

5. 其他有害物质:包括放射性物质、致癌物质、致畸物质等。

化学 物质的分类1

化学  物质的分类1

化学物质的分类酸:化学上是指在溶液中电离时阳离子完全是氢离子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化合物。

狭义上也可分为无机酸、有机酸。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是能释放出质子的物质总称为酸。

分类1.根据有机无机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有机酸是指一些具有酸性的有机化合物。

最常见的有机酸是羧酸,其酸性源于羧基(-COOH)。

磺酸(-SO3H)等也属于有机酸。

有机酸可与醇反应生成酯。

2.根据是否含氧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含氧酸(如硫酸H2SO4、碳酸H2CO3等)无氧酸(如盐酸HCl、氢氟酸HF等)3.根据从酸分子中可以电离出H+的个数可以分为一元酸(HCl)、二元酸(H2SO4)、三元酸(H3PO4)4.根据酸性强弱将酸分为强酸,中强酸,弱酸(是否能完全电离)强酸(HCl等) 中强酸(H3PO4等)弱酸(H2CO3等)5.根据是否是中心原子得电子分为强氧化性酸和非强氧化性酸强氧化性酸(HNO3等)非氧化性酸HCl常见的酸的性质①盐酸(氢氯酸)(HCl)大多数氯化物均溶于水,电位序在氢之前的金属及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和碳酸盐都可溶于盐酸中,另外,Cl—还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并且还可与很多金属离子生成配离子而利于试样的溶解。

常用来溶解赤铁矿(Fe2O3)、辉锑矿(Sb2S3)、碳酸盐、软锰矿(MnO2)等样品。

④硒酸(H2SeO4)selenic acid分子量:144.9 白色六方柱晶体,极易吸潮。

熔点(℃):58沸点(℃):260(分解)相对密度:2.95 ×10^3kg/m3,易溶于水,不溶于氨水,溶于硫酸。

主要用途:用作鉴别甲醇和乙醇的试剂,及硒盐制备。

吸湿性腐蚀性强。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具有强氧化性与强酸性(均强于硫酸)。

其水溶液有腐蚀性和强烈的刺激性。

⑤磷酸(H3PO4)磷酸根具有很强的配位能力,因此,几乎90%的矿石都能溶于磷酸。

包括许多其它酸不溶的铬铁矿、钛铁矿、铌铁矿、金红石等,对于含有高碳、高铬、高钨的合金也能很好的溶解。

国标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

国标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
1 过乙酸(含量≤43%,含水≥5%,含乙酸≥35%,含过氧化氢≤6%,含稳定剂) 过氧化二异丙苯(工业纯,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
2 的) 3 过氧化二苯甲酰 4 过氧化十二酰(工业纯) 5 过氧化甲乙酮 6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7 过氧化环己酮 8 过氧化叔丁醇 9 过氧化羟基异茴苯
1 一氧化铅 2 乙二酸 3 乙二酸二乙酯 4 乙二酸二丁酯 5 乙二酸二甲酯
23 3-丁烯-2-酮 24 三乙胺 25 三甲胺(溶液) 26 2,2,4-三甲基戊烷 27 无水乙醇 28 正丁胺 29 正丁腈 30 正丁酸甲酯 31 正丁醛 32 正戊醛 33 正戊胺 34 正庚烷 35 正硅酸甲酯 36 丙烯腈(抑制了的) 37 丙烯酸乙酯(抑制了的) 38 丙烯酸甲酯(抑制了的) 39 丙腈 40 丙酸乙酯 41 丙酸异丁酯 42 丙酸甲酯 43 1-丙醇 44 2-丙醇 45 丙醛 46 石油醚 47 石脑油 48 2-戊酮 49 甲苯 50 2-甲基哌啶 51 甲基丙烯腈(抑制了的) 52 甲基丙烯酸乙酯(抑制了的) 53 2-甲基丙烯醛 54 4-甲基-2-戊酮 55 甲基肼 56 甲酸正丁酯 57 甲酸异丁酯 58 甲酸正丙酯 59 甲酸异丙酯 60 甲醇 61 2-甲基-2-丙醇 62 异丁酸乙酯 63 异丁酸甲酯 64 异丁酸异丙酯 65 异庚烷 67 环己烯 68 环戊胺 71 苯 72 叔丁胺
1 连二亚硫酸钠 2 铪粉(干燥的) 3 黄磷
4 硫化钠(无水或含结晶水<30%) 4.3遇湿易燃物品
1 甲醇钠 2 四氢化铝锂 3 金属钠 4 金属钾 5 金属钙 6 金属铯 7 金属铷 8 金属锂 9 金属锶 10 钠汞齐 11 氢化钙 12 氢化锂 13 钾钠合金 14 锌粉 15 铝粉(未封装的) 16 氰氨化钙(含碳化钙>0.1%) 17 硼氢化钠 18 硼氢化钾 19 碳化钙 20 碳化铝 21 镁粉 22 磷化钙 第5类 氧化剂或有机 过氧化物

危险化学品分类

危险化学品分类

危险化学品分类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放射性物品、有毒品和腐蚀品等8类。

第1类爆炸品本类化学品系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

爆炸品有以下主要特性:1、爆炸性是一切爆炸品的主要特征这类物品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在一定外界因素的作用下,会进行猛烈的化学反应,主要有以下特点:猛烈的爆炸性。

当受到高热摩擦,撞击,震动等外来因素的作用或其它性能相抵触的物质接触,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高热,引起爆炸。

爆炸性物质如贮存量大,爆炸时威力更大。

这类物质主要有:三硝基甲苯(TNT),苦味酸,硝酸铵,叠氮化物,雷酸盐,乙炔银及其它超过三个硝基的有机化合物等。

化学反应速度极快。

一般以万分之一秒的时间完成化学反应,因为爆炸能量在极短时间内放出,因此具有巨大的破坏力。

爆炸时产生大量的热,这是爆炸品破坏力的主要来源。

爆炸产生大量气体,造成高压,形成的冲击波对周围建筑物有很大的破坏性。

2、对撞击、摩擦、温度等非常敏感任何一种爆炸品的爆炸都需要外界供给它一定的能量----起爆能。

某一爆炸品所需的最小起爆能,即为该爆炸品的敏感度。

敏感度是确定爆炸品爆炸危险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敏感度越高,则爆炸危险性越大。

3、有的爆炸品还有一定的毒性例如:梯恩梯、消化甘油、雷汞等都具有一定的毒性。

4、与酸、碱、盐、金属发生反应有些爆炸品与某些化学品如酸、碱、盐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生成物是更容易爆炸的化学品。

如:苦味酸遇某些碳酸盐能反应生成更易爆炸的苦味酸盐;苦味酸受铜、铁等金属撞击,立即发生爆炸。

由于爆炸品具有以上特性,因此在储运中要避免摩擦、撞击、颠簸、震荡,严禁与氧化剂、酸、碱、盐类、金属粉末和钢材料器具等混储混运。

化学物质的分类

化学物质的分类

化学物质的分类化学物质是指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根据其组成成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化学物质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别。

化学物质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分类方法。

一、按化学成分分类1. 无机物和有机物根据化学成分的不同,化学物质可以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

无机物主要是由无机元素组成的物质,如金属、非金属离子和化合物。

有机物则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以及其他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如烃类、醇类、醚类等。

无机物和有机物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用途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 元素和化合物根据化学成分是否为纯元素,化学物质可以分为两类: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如金、银、氧、氮等。

而化合物则是由不同种类的元素组合而成的物质,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

二、按物理性质分类1. 固体、液体和气体根据物质的物态变化,化学物质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其分子之间的排列较为紧密;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分子之间的排列相对较松散;气体则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的排列较为稀疏。

2. 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根据物质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化学物质可以分为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三种类型。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一般呈固态存在;非金属则导电性和导热性较差,可呈固态、液态或气态存在;而半金属则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具有介于二者之间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三、按化学性质分类1. 酸、碱和盐根据物质的酸碱性质,化学物质可以分为酸、碱和盐三种类型。

酸具有酸性,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碱具有碱性,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盐是由酸和碱中和反应所生成的化合物。

2. 氧化物和还原物根据物质的氧化还原性质,化学物质可以分为氧化物和还原物两种类型。

氧化物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具有将其他物质氧化的性质;还原物则是具有还原其他物质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化学物质的分类 (1)交叉分类法
Na 2
CO 3 钠盐 Na 2SO 4 钾盐 K 2SO 4 硫酸盐 K 2CO 3 碳酸盐
[归纳与整理]
1.将事物进行分类时,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

2.在认识事物时,运用多种分类方法,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

交叉分类法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3.对同类事物可以通过树状分类法进行再分类。

(2)树状分类法
提示:氧化物、酸、碱、盐等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一步进行分类,化合物也可以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等。

2.化学反应的分类:
⎪⎪

⎪⎪
⎩⎪⎪⎪⎪
⎪⎨⎧⋯
⋯⎩⎨
⎧⎩⎨⎧⎩⎨
⎧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失氧根据反应中物质得氧或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的多少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
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类别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反应
小总结: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2.在认识事物时,运用多种分类方法,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

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是化学分类中常用的两种分类方法。

1.分散系及其分类
⑴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容纳分散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

[归纳与整理]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归纳与整理]
1.当光束通过Fe(0H)3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而光束通过CuSO4溶液时,则看不到此现象。

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的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

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2.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而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

这说明浊液的分散质粒子比较大。

[归纳与整理]
胶体: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

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在超显微镜下可见)。

胶体的性质具有丁达尔效应
[回顾与总结]
1.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分类可以分为溶液、胶体、浊液三类
4.纳米技术与胶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