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质量检验规范--V-CUT

合集下载

ipc600对于v-cut的定义

ipc600对于v-cut的定义

IPC600标准是关于电子电路板制造和组装的行业标准,它详细规定了电子电路板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各种规范和要求。

其中,对于V-Cut的定义是IPC600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IPC600对于V-Cut的定义进行详细解读。

1. V-Cut的概念V-Cut,又称V-groove、切割槽或折断线,是指在电子电路板上使用切割机进行切割时,形成一条V形或U形槽的工艺过程。

通过V-Cut 工艺,可以将整块电子电路板切割成若干小块,方便后续的组装和使用。

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切割成多层板,或者切割成矩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板材。

2. IPC600标准对V-Cut的规定IPC600标准对于V-Cut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V-Cut的尺寸IPC600标准规定了V-Cut槽的最小宽度、深度和角度。

通过规定V-Cut槽的尺寸限制,可以确保切割后的板材边缘质量良好,不会出现裂纹或变形现象,从而保证后续的组装和焊接质量。

2.2 V-Cut的位置IPC600标准也明确规定了V-Cut槽应该位于电子电路板的哪个位置。

一般来说,V-Cut槽位于电子电路板的边缘位置,以便于后续的切割和组装。

还要求V-Cut槽与电子元件的布局和焊盘的设置相协调,以确保整个电路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V-Cut的质量要求IPC600标准还对V-Cut的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

具体来说,要求V-Cut槽的表面应平整,不得有毛刺或裂缝;槽底应平整,不得有任何凹凸或变形。

还要求V-Cut槽的切割过程应该稳定、精准,不得出现误切或者切割不完全的情况。

4. V-Cut的检验方法IPC600标准中还规定了V-Cut槽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目视检查、量具测量和使用显微镜等方法。

通过这些检验方法,可以及时发现V-Cut槽的质量问题,并及时进行修补或更换,以保证整个电子电路板的质量和可靠性。

5. 总结V-Cut是电子电路板制造和组装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艺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电路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工序操作检验规范

工序操作检验规范

工序操作检验规范一、数冲操作检验规范1.严格执行首检制度2.所有圆孔毛刺不得超过板厚的10%3.所有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更不许存在多孔少孔现象4.冲密孔工件时,应注意材质的选用,以免变形过大5.材质、板厚应符合图纸要求6.工件表面不得有压伤等外观缺陷,拉丝氧化的铝件表面不许有黑点等缺陷7.表面处理为拉丝氧化的工件,其表面划伤深度不得超过0.2mm8.表面处理为电镀的工件,其表面不得有锈斑、划伤等外观缺陷二、折弯操作检验规范1.严格执行首检制度2.折弯角度误差不得超过0.5°3.未注公差要求:公称尺寸为0~300mm ,允许公差值±0.20公称尺寸为300~1200mm ,允许公差值±0.30公称尺寸为1200~3000mm ,允许公差值±0.40 4.材料板厚有误差时,应调整各道折弯尺寸,误差分摊,以免将误差集中在某一个尺寸上,造成工件报废或代用。

5.折弯拉丝件或表面有特殊要求的工件时,应垫上保护膜后再折弯6.加强筋等对称工件,折弯时应将毛刺朝内7.使用拼模并且无避位要求时,应使拼膜贴紧密,以免有刀痕三、拉丝操作检验规范1.注意拉丝方向是否正确2.注意砂带粒度是否符合图纸要求3.进给量不可过大,以免工件单边明显下陷4.拉丝后应去除工件孔内及周边砂带所挤出来的毛刺5.堆放时工件间应用纸垫或气珠胶等隔离,以免表面划伤6.拉丝后工件表面不应有可见异痕四、钳工操作检验规范(一) 冲床1.严格执行首检制度2.冲孔时应保证孔大小、位置公差等符合图纸要求3.冲孔毛刺不得超过板厚的6%4.种钉、种母时注意规格、方向、位置要正确,螺牙要合格5.种钉、种母时应保证牢固可靠,且工件表面无伤痕6.拉丝、电镀及喷涂后工件种钉、种母时注意表面不得划伤或有油污7.冲床冲孔、成形、种钉、种母等加工后工件不得变形8.冲波位、压“Z”形时工件不得有裂痕、冲破等现象9.冲圆角时,应使圆角与棱边相切过茺,不得有台阶(二) 钻床1.严格执行首检制度2.钻孔位置、尺寸公差应符合图纸要求,严禁多边形边或三角形孔出现3.钻孔后应去除孔边毛刺4.沉头孔应注意沉孔方向,深度与相应沉头螺钉试配应水平或略深约0.1mm 5.钻长孔时应保证孔中心与基准面的垂直度(三) 攻丝机1.用螺纹规检验螺牙,绝对不允许有滑牙或无牙现象2.铝氧化件上重要螺牙应先打底孔,氧化后再攻牙3.拉丝氧化件攻牙时注意保护表面,不得划伤、压伤,并尽量减少油污4.攻丝后应将牙孔内废屑去除干净5.攻牙深度应符合图纸要求6.攻牙时应保证螺孔中心与基准面垂直(四) 型材下料1.严格执行首检制度2.下料尺寸应达到图纸公差要求3.下料时应保证断面与型材表面的垂直度4.型材装夹时注意不得划伤、压伤型材表面5.下料后工件应将两端面毛刺去除干净6.工件摆放时应轻拿轻放,工件间最好用纸板隔开(五) 铆接1.工件沉孔角度应与铆钉头角度一致2.工件沉孔深度应使铆钉头与工件表面平或略高0.2mm3.铆接大工件时应将两个工件校平之后再进行铆接4.铆钉长度一般为两个工件板厚之和再加2~3mm为宜5.铆接后应将工件校平,有强度要求时应配后再加铆几个铆钉6.铆接后应使铆接头与工件表面基本平整,工件表面不许有较大凹坑或凸包7.铆接要牢靠,铆钉不应有松动现象五、焊接操作检验规范1.严格执行首检制度2.所有门角接缝满焊,不得虚焊、漏焊3.铁件焊缝高度要求0.5~1.0mm,铝件焊缝高度要求0.5~1.5mm,门板等组件碰焊时要求外表面焊点深度不得超过0.3mm4.整机架组焊外表面的焊缝一般均要求满焊,且焊缝要饱满。

V-CUT作业指导书

V-CUT作业指导书

标题:V-CUT作业指导书生产□人事□品质□维修□工程□计划□包装□仓库□生效日期:1.0目的:规范成型V-CUT岗位操作2.0范围:适用于成型V-CUT工序。

3.0责任3.1部门主管负责依本指引及辅导员工作业。

3.2 V-CUT岗位员工按本指引作业。

3.3品质部负责监控员工操作及生产记录。

4.0岗位职责4.1负责按照本作业指引正确操作并及时如实地填写生产记录表。

4.2负责设备日常保养和维护。

4.3负责本岗位区域的“5S”维护,对本车间进行清扫、清洁。

4.4负责生产物料的合理使用及整理保管。

4.5负责帮、教新进同事岗位知识,努力提高个人生产技能。

5.0作业内容:5.1作业前一定要查阅生产料号MI相同版本资料,留意是否有特别要求.5.2装刀:5.2.1 拆刀主轴:5.2.1.1打开主轴两边门及保护盖。

5.2.1.2松开主轴承压板螺丝,双手平行取出上下装刀主轴。

5.2.1.3将主轴上的刀、啤令、介子取下。

5.2.2 装V-CUT配制:5.2.2.1根据要求的V-CUT深度,选取相应的刀具;一般为20°25°30°或455.2.2.2 V-CUT公差按图示具体要求。

5.2.2.3根据V-CUT尺寸图用游标卡尺选用合适介子、刀具。

5.2.2.4将选好的刀具、介子、啤令按次序安装在滚轴上,调整刀口位置并符合MI工程图纸要求,注意上下刀口须尺寸一致。

上主轴刀口向上,下主轴刀口向下,拧紧装刀主轴螺丝。

5.2.2.5配啤令时检查滑动性,决不允许装上坏啤令使用,会带来V-CUT时板上痕迹,严重造成报废。

5.3调试:5.3.1 上、下主轴务必在轴承两边胶垫向上,防止损坏刀具。

5.3调试:5.3.1 上、下主轴务必在轴承两边胶垫向上,防止损坏刀具;5.3.2将深度调节螺杆调至最松,用两块待V-CUT板放在进料导轨上,使刀口与V-CUT槽位置对齐,拧紧进料导轨的固定螺丝。

5.3.3取出待V-CUT板,打开传送开关,首先用一块废板试刀,检查刀痕是否符合要求,上下刀痕是否对称,并调整至符合MI图纸的要求为止(注意:调刀不合格板必须重新V-Cut)5.4.生产时先V-CUT一块首板交QA确认,合格后方可生产,标题:V-CUT作业指导书生产□人事□品质□维修□工程□计划□包装□仓库□生效日期:5.4.1 接板人需注意,有无螺丝松动、V-CUT偏差,上下刀错位,深度控制,擦花。

质量检验规范(内容)

质量检验规范(内容)

文件编号:WI-QA-11版本:03 修订号:- Page 1of 12说明此质量检验规范是参与GB、IPC-A-600F、MIL等相关标准而制订的工厂质量检验规范,该检验规范之要求若与顾客要求不符时,以顾客要求为准。

本公司IPQC设置工序:开料、钻孔、孔金属化、干膜、蚀刻、绿油、字符、沉镍/金、外形加工、喷锡等。

此规范之说明权及修订权在于广州本立有限公司品质部。

工序:1.0开料工序缺陷名称缺陷描述接收标准检验方法1.1板材厚度不符(板厚、板薄不均)板材厚度不符为板厚未能满足要求的公差范围内。

覆铜板厚度公差覆铜板厚度用千分尺(0.1mm)测量板料的四个角英制公制英制(IN) 公制范围 (mm)0.008 0.2 ±0.0015±0.040.16~0.240.012 0.3 ±0.0015±0.040.24~0.340.016 0.4 ±0.0020±0.050.35~0.450.020 0.5 ±0.0025±0.060.44~0.560.024 0.6 ±0.0025±0.060.54~0.660.031 0.8 ±0.0025±0.060.74~0.860.040 1.0 ±0.0040±0.100.90~1.100.046 1.2 ±0.0050±0.13 1.07~1.330.055 1.4 ±0.0050±0.13 1.27~1.530.059 1.5 ±0.0050±0.13 1.37~1.630.062 1.6 ±0.0050±0.13 1.47~1.730.080 2.0 ±0.0070±0.18 1.82~2.180.095 2.4 ±0.0070±0.18 2.22~2.580.100 2.5 ±0.0070±0.18 2.32~2.680.119 3.0 ±0.0090±0.23 2.77~3.230.126 3.2 ±0.0090±0.23 2.97~3.430.138 3.5 ±0.0090±0.23 3.27~3.731.2 铜箔厚度不符(铜厚、铜薄、铜厚不均)是指板料铜箔厚度未能满足铜箔要求的公差范围内箔重代字标准值箔重百分公差(%)标示厚度″(um)厚度公差″(um) 1.用金相,切片法观察铜箔厚度;2.用专用铜箔测厚仪测量铜箔厚度。

02 工序质量控制检验标准 -31

02  工序质量控制检验标准  -31
工序质量控制是品质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防患于未然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一环。
本标准规定了我公司常用工序、下料、折弯、冲压、电焊、打磨、喷涂、铝氧化、装配以及铝型材加工的工序质量控制的检验标准。
一、下料工序检验标准:
1.来料不允许有严重变形或表面缺陷(影响下道工序加工或严重影响产品外观的变形或缺陷)。
2.冲孔、冲缺、成形等均有方位要求,应与图纸要求一致。
3.安装冲模时,冲床工作台面及冲模的上、下平面均应擦拭干净,以保证装模精度。
4.冲压时,模具工作面应清洁,用高压气枪吹净铁屑。
5.冲好的工件按要求包装、堆放整齐、数量准确,以便于转序。
四、点焊检验标准:
1.点焊焊接牢固,不允许出现未焊透、溶核偏移、烧穿、裂纹及缩孔现象,接头边缘压溃或开裂、脱焊、环形层状花纹等不良现象。
3.严格检验折弯首件外形尺寸符合图纸和工艺要求,并做好首件记录。
4.检验折弯刀及台面是否清洁,板材折弯前应先清除挂料、毛刺,清除钻孔、攻丝等工序遗留的铁屑及杂物。
5.板料折弯处不允许有裂纹、裂缝等质量问题,折弯处表面不得有明显压痕。必要时,折铝板需在刀槽上面加纸皮保护。
三、冲压工序检验标准:
1.冲压使用的模具、工艺、图纸应一致。模具定位尺寸准确。坚持首件必须检测,并做好记录。
4.不允许有咬边、烧穿、焊瘤、未焊点、错边等缺陷。
5. 焊后必须去除焊渣、飞瘤,焊缝磨平后表面粗糙度应为
六、打磨工序检验标准:
1.所有焊缝、焊点均须打磨。
2.工件外表面用手触摸能明显感觉到的划痕、凹坑、压痕均应打磨平整。
3.所有工件因加工而产生的锐边、毛刺必须打磨光滑、倒钝;外角、棱边在打磨后,圆角或倒角应与折弯外圆角相等或相近。
3.铣削:按照图纸和工艺要求加工,工作夹持用软质物品保护。加工后去净毛刺,夹持部位无压痕,铣好的工作摆放整齐,用软质物品保护。

V-CUT检验规范

V-CUT检验规范

判定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 工具
不合格品等级 与处理方法
报废 重工 修理 CR MA MI
·在60W日光
·V-CUT发白与铜皮和线路连接不允许。 灯下,目视检
V-CUT ·V-CUT发白沿垂直V-CUT线方向≤0.5mm 验。
·50倍带
发白 。
·用50倍带刻 刻度放大

·造成油墨脱落不允许。
度放大镜量测 镜
·用千分尺测
量板厚。 ·用深度规测 量上下刀切割
·千分尺 ·深度规

深度。
·用千分尺测
量板厚。 ·用深度规测 量上下刀切割
·千分尺 ·深度规

深度。
江苏伟信电子有限公司
V-CUT IPQC 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 页次
版本(次) 生效日期
EPS-03-Q-033 6/7 B
2010.09.28
不合格 不合格 项代码 项名称
·二次元

量测
V-CUT 上、下 刀错位
·不允许,且任何一边不可切伤铜皮和线 路。
·在60W日光 灯下,目视检 验。
·无

V-CUT 刀角度 ·不允许。 用错
V-CUT 切浅
·须符合工程资料及ERP要求。
V-CUT 切深
·须符合ERP中要求。
·在60W日光 灯下,用带刻 度目镜量测。
·带刻度 目镜

1 .1 2 .适 . 2用 3. .3
.3 .3 .3
4 .名 . 4词
.4 .
4 .
4 .4
5. .5
.5
6 .参 .7 考记 . 7录
.7 .7 .7 .
江苏伟信电子有限公司

工序质量检验规范方案~~V~CUT

工序质量检验规范方案~~V~CUT

1.0目的:1.1通过检验与测试,确保产品品质符合要求2.0适用围:2.1适用于生产的PCB产品V-CUT检验作业3.0 职责:3.1 工程部:负责提供公司产品的相关技术资料。

3.2 制造部:负责完成产品的制造及产品品质符合要求。

3.3 品保部:负责依据工程资料及客户品质要求对产品进行检验与判定。

3.4 计划部:负责生产板的排程与进度的跟踪。

4.0 作业流程:4.1 首件确认时机:4.1.1 凡交接班生产之料号均须进行首件确认。

4.1.2 新料号第一次量产时须进行首件确认。

4.1.3 调整或修复机器生产时须进行首件确认。

4.1.4 机台转换料号生产时须进行首件确认。

4.1.5 工程资料变更后须进行首件确认。

4.1.6 首件判退改善后须重新进行首件确认。

4.2.1 IPQC 将首件检验结果记录于《V-CUT 首件报表》中,若首件NG 时IPQC 需把确认状况记录在首件报表重新确认一栏中, 制造部须重新制作首件部品待首件确认OK 后方可量产。

4.2.2 IPQC 每班针对不同客户取1SET 板进行分开测量单只尺寸,单只尺寸要符合MI 资料方可判定合格首件,并留下相关记录。

4.2.3 巡检:4.2.3.1 IPQC 人员半小时须对正在生产的料号每次巡检3PNL ,NG 时需留重工记录并追踪前后生产的料号直到0K为止。

结果记录于《V-CUT抽检报告》424 V-CUT检验容及标准见本指导书6.0检验标准。

425 IPQC每天须对相关工作条件进行稽查并记录在相应的记录表上。

4.2.6当品质出现异常时,IPQA人员应立即向IPQA组长或主管汇报,由组长或主管依相关程序处理。

4.2.7若检验标准互有抵触时,按下列顺序解释为准:427.1合约(含样品、样品承认书)。

427.2原始工程图。

427.3原始底片。

4.2.7.4客户规。

4.2.7.5 本规。

4.2.7.6参与规。

5.0作业流程图6.0 检验标准项目判定标准检验方法检验工 具/、不合格品等级与处理方法不良图片报废重工修理CR MA MI重工修理NGIPQC全检首件 确认批量生产OKOK转下工序生产部自检合格 口“亠 的首件部品交于 品管部 品质QA 进行检查品质部确认0K 品质部QA 不定 时的进行巡检, 检验发现有异常 部件,作出判定, 在通过返工修理 后的板进行全检OK 方可转出生产自检NGOKNG报废» -SIPQC抽重工报废后生产部根据 首件确认样品漏V-CUT •不允许目视E^7<05iSHkUQS 口^•AIEMVIO A L r 尸■> ■■ r L_________________V-CUT 偏V-CUT切偏不可伤及铜皮和线路。

电子行业IQC标准:PCB板检验规范

电子行业IQC标准:PCB板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版本页次CRI MAJ MIN变形度厚薄规ˇˇˇˇˇ元件孔、贯穿孔孔规ˇ板面游标卡尺ˇˇˇˇˇ防焊油墨附着性3M #600胶纸ˇ防火性明火源ˇ定位孔导通性焊锡性(每个周期抽取2PCS 测试)检查方式目视游标卡尺目视(与样品比较)万用表、目视锡炉(250+/-10。

C ,1.0~1.7m/min)NO.二、外观三、尺寸四、性能五、图片检验项目V-CUT核准审核作成附着性良好,不可有防焊油墨脱落现象防焊油墨附着性差,粘胶脱落移开火源后不可继续燃烧.移开火源后继续燃烧.1.线路不可有断路、短路的现象.线路铜箔断路或短路.2.双面板、多层板和碳膜板的贯穿孔不可有开路现象贯穿孔开路a.焊盘或铜箔不上锡或锡面拉尖.b.防焊油墨起泡.各处焊盘、铜箔吃锡良好,防焊油墨不能有起泡的现象.2.定位孔不可偏斜.定位孔偏斜.元件孔或贯穿孔大小必须符合SIR 要求.元件孔或贯穿孔大小不符合SIR 要求.PCB 的W*H*T 必须符合SIR 要求.PCB 的W*H*T 尺寸超出允许误差.PCB 放置于平台上,单面板弯曲高度不可超过板厚,双面板(或多层板)弯曲高度不可超过板厚的1/4.单面板弯曲高度超过板厚的1/2,双面板(或多层板)弯曲高度超过板厚的1/4.V-CUT 位置偏移,割伤线路.V-CUT 太深而断裂1.定位孔尺寸必须与SIR 或样板相符.定位孔尺寸与SIR 或样板不符.V-CUT 位置必须正确,且不可断裂.材料名称PCB料号所用PCB 共享判定规格要求缺点描述文件名称PCB 检验规范制定日期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责任单位
详细说明
制造部
生产部安装 MI 资料进行生产 作业,制作首件 部品,制作完成 后进行首件部 品自检,自检 OK 后交于生产 组长进行检查
品管部
生产部自检合格 的首件部品交于 品质 QA 进行检

制造部
品质部确认 OK 后生产部根据 首件确认样品 进行批量生产
品管部
品质部 QA 不定 时的进行巡检, 检验发现有异常 部件,作出判定, 在通过返工修理 后的板进行全检


HX-WI-018 HX-QR-048 HX-QR-120
东莞洪兴电子有限公司
CHANGAN JINXIA HUNGHING ELECTRONICS FACTORY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WI-QA(IPQC)-08 制订日期﹕ 2016-10-20 版 本﹕A/1 页 码﹕第 7 页 共 6 页
文件 名称
工序质量检验规范—V-CUT
OK 方可转出
东莞洪兴电子有限公司
CHANGAN JINXIA HUNGHING ELECTRONICS FACTORY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WI-QA(IPQC)-08 制订日期﹕ 2016-10-20 版 本﹕A/1 页 码﹕第 5 页 共 6 页
文件 名称
工序质量检验规范—V-CUT
6.0 检验标准
3.1 工程部:负责提供公司产品的相关技术资料。 3.2 制造部:负责完成产品的制造及产品品质符合要求。 3.3 品保部:负责依据工程资料及客户品质要求对产品进行检验与判定。 3.4 计划部:负责生产板的排程与进度的跟踪。
4.0 作业流程:
4.1 首件确认时机: 4.1.1 凡交接班生产之料号均须进行首件确认。 4.1.2 新料号第一次量产时须进行首件确认。 4.1.3 调整或修复机器生产时须进行首件确认。 4.1.4 机台转换料号生产时须进行首件确认。 4.1.5 工程资料变更后须进行首件确认。 4.1.6 首件判退改善后须重新进行首件确认。
目视
放大镜 √
V-CUT 刀角度用 ·不允许

用卡尺测量刀片
直径及厚度
卡尺 √
·须符合 MI 资料要 用 V-CUT 产残厚 V-CUT
V-CUT 切浅/深 求。
仪测量余厚 残厚仪

Vカット 表裏ズレ
板材
Vカット 溝
横切
面 正常 V-CUT 刀許容具差±选0 . 2择为 20°25°30°35°40°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WI-QA(IPQC)-08 制订日期﹕ 2016-10-20 版 本﹕A/1 页 码﹕第 4 页 共 6 页
文件 名称
工序质量检验规范—V-CUT
流程 开始
首件部品
生产自检
NG 首件 确认
重工
报废
修理
NG
IPQC 全检
OK 批量生产
NG IPQC 抽检
OK
OK 转下工序
重工 报废
文件编号﹕WI-QA(IPQC)-08 制订日期﹕ 2016-10-20 版 本﹕A/1 页 码﹕第 2 页 共 6 页
文件 名称
工序质量检验规范—V-CUT
1.0 目的:
1.1 通过检验与测试,确保产品品质符合要求
2.0 适用范围:
2.1 适用于生产的 PCB 产品 V-CUT 检验作业。
3.0 职责:
45°
东莞洪兴电子有限公司
CHANGAN JINXIA HUNGHING ELECTRONICS FACTORY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WI-QA(IPQC)-08 制订日期﹕ 2016-10-20 版 本﹕A/1 页 码﹕第 6 页 共 6 页
文件 名称
工序质量检验规范—V-CUT
·V-CUT 发白与铜
文件编号﹕WI-QA(IPQC)-08 制订日期﹕ 2016-10-20 版 本﹕A/1 页 码﹕第 3 页 共 6 页
文件 名称
工序质量检验规范—V-CUT
量产。 4.2.2 IPQC 每班针对不同客户取 1SET 板进行分开测量单只尺寸,单只尺寸要符合 MI 资
料方可判定合格首件,并留下相关记录。 4.2.3 巡检: 4.2.3.1 IPQC 人员半小时须对正在生产的料号每次巡检 3PNL,NG 时需留重工记录并
追踪前后生产的料号直到 OK 为止。结果记录于《V-CUT 抽检报告》。 4.2.4 V-CUT 检验内容及标准见本指导书 6.0 检验标准。 4.2.5 IPQC 每天须对相关工作条件进行稽查并记录在相应的记录表上。 4.2.6 当品质出现异常时,IPQA 人员应立即向 IPQA 组长或主管汇报,由组长或主管依
相关程序处理。 4.2.7 若检验标准互有抵触时,按下列顺序解释为准: 4.2.7.1 合约(含样品、样品承认书)。 4.2.7.2 原始工程图。 4.2.7.3 原始底片。 4.2.7.4 客户规范。 4.2.7.5 本规范。 4.2.7.6 参与规范。
5.0 作业流程图
东莞洪兴电子有限公司
CHANGAN JINXIA HUNGHING ELECTRONICS FACTORY
4.2.1 IPQC 将首件检验结果记录于《V-CUT 首件报表》中,若首件 NG 时 IPQC 需把确认
状况记录在首件报表重新确认一栏中, 制造部须重新制作首件部品待首件确认 OK 后方可
东莞洪兴电子有限公司
CHANGAN JINXIA HUNGHING ELECTRONICS FACTORY
作业指导书
目视



V-CUT 上、下刀 ·V-CUT 上、下刀 用 V-CUT 残厚仪 V-CUT
深度差异
深度差≤0.1mm。
测量
残厚仪
·依 MI 资料与现
版本
场作业流程卡
目视

7.0 相关文件
7.1 《V-CUT 作业指导书》。 7.2 《V-CUT 首/抽检报表》 7.3 《IPQA 每日异常稽查报告》
修改内容
修改日期 2016-10-06



序号 分发部门
1 文控中心
受 2 人事部 控 3 工程部 文 件 4 生产部 分 5 计划部 发 6 维修部 记
7 品质部 录
8 财务部 9 业务部 10 采购部
会签 分发份数 接收签名 回收份数 回收签名 回收日期
1

控 1

1



记 1

签 批 准﹕ 陈 美 荣 署 签 名﹕____________ 栏 日 期﹕____________
项目
判定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工 具
不合格品等级与处理方

报废 CR
重工 MA
修理 MI
不良图片
漏 V-CUT
·不允许
目视


V-CUT 偏
·V-CUT 切偏不可
伤及铜皮和线路。 目视或者用二次 二次
元检查或者分开 元、卡 √
·不影响单 PCS 尺 单只尺寸测量


V-CUT 上、下刀 错位
·不允许,且任何 一边不可切伤铜皮 和线路。
东莞洪兴电子有限公司
CHANGAN JINXIA HUNGHING ELECTRONICS FACTORY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WI-QA(IPQC)-08 制订日期﹕ 2016-10-20 版 本﹕A/1 页 码﹕第 1 页 共 6 页
文件 名称
工序质量检验规范—V-CUT
页次 版本 修
7 A/1 全面更新
审 核﹕ 何 兵 兵 签 名﹕__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__
编 制﹕ 田 兴 国 签 名﹕__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__
东莞洪兴电子有限公司
CHANGAN JINXIA HUNGHING ELECTRONICS FACTORY
作业指导书
皮和线路连接不允
许。
·V-CUT 发白沿垂 目视外观,用刻 刻度
V-CUT 发白
直 V-CUT 线方向≤
度尺测量
√ 尺
0.5mm。
·造成油墨脱落不
允许。
·V-CUT 不允许有
溜须现象。
目视外观,用卡
V-CUT 毛边 ·毛边单只尺寸不 尺测量单只尺寸 卡尺

允许超过 MI 要求
V-CUT 叠刀 ·不允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