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思考题解

合集下载

曹龙骐《金融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 货币政策控制

曹龙骐《金融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 货币政策控制

第11章货币政策调控本章思考题1.什么是货币政策?它有哪些构成要素?答:〔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一按时期内操纵某些东西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规定的总和。

它是实现中央银行金融宏不雅调控目标的核心地点,在国家宏不雅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货币政策有三大构成要素:①货币政策东西;②货币政策中介指标;③货币政策目标。

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货币政策东西作用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通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去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由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确实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东西的取舍在很大程度上依存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因而货币政策的三要素之间存在一种逆向制约关系。

2.试述货币政策目标内涵及诸目标之间的矛盾与统一。

答: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般亦称货币政策目标,它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操作而达到的最终宏不雅经济目标。

〔1〕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①不变币值。

在纸币畅通条件下,不变币值就是不变货币购置力,货币购置力是用单元货币所能购置到的商品〔或劳务〕来衡量的,不变货币购置力即指单元商品所能换到的货币数量保持不变。

因为单元商品所能换得的货币数量就是物价,所以,不变币值也就等于不变物价。

②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目标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是指开展速度加快、布局优化与效率提高三者之间的统一。

③充实就业。

严格意义上的充实就业是指所有资源而言,它不仅包罗劳动力的充实就业,还包罗其他出产要素的“充实就业〞即充实操纵。

但人们通常所说的充实就业仅指劳动力而言,指任何愿意工作并有能力工作的人都可以找到一个有报答的工作。

④平衡国际出入。

保持国际出入平衡是包管国民经济持续不变增长和国家安然不变的重要条件,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

〔2〕货币政策目标彼此之间的矛盾与统一①不变币值与充实就业的矛盾与统一。

就统一性看,币值不变了,就可以为劳动者的充实就业与其他出产要素的充实操纵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充实就业同时又可能为币值的不变提供物质根底。

《电机学》习题解答(吕宗枢) 11章

《电机学》习题解答(吕宗枢) 11章

第11章 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11.1 同步发电机感应电动势的频率和转速有什么关系? 在频率为50H Z 时,极数和转速有什么关系?答:频率与转速的关系为:60pn f = 当频率为Hz 50时,30005060=⨯=pn 。

11.2 为什么汽轮发电机采用隐极式转子,水轮发电机采用凸极式转子?答:汽轮发电机磁极对数少(通常p =1),转速高,为了提高转子机械强度,降低转子离心力,所以采用细而长的隐极式转子;水轮发电机磁极对数多,转速低,所以采用短而粗的凸极式转子。

11.3 试比较同步发电机与异步电动机结构上的主要异同点。

答:同步发电机和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结构相同,都由定子铁心、定子三相对称绕组、机座和端盖等主要部件组成。

但这两种电机的转子结构却不同,同步发电机的转子由磁极铁心和励磁绕组组成,励磁绕组外加直流电流产生恒定的转子磁场。

转子铁心又分为隐极式和凸极式两种不同结构。

异步电动机的转子分为笼型和绕线型两种结构形式,转子绕组中的电流及转子磁场是依靠定子磁场感应而产生的,故也称为感应电动机。

11.4 一台汽轮发电机,极数22=p ,MW 300=N P ,kV 18=N U ,85.0cos =N ϕ,Hz 50=N f ,试求:(1)发电机的额定电流;(2)发电机额定运行时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解:(1)A U P I N N NN 6.1132085.010********cos 336=⨯⨯⨯⨯==ϕ(2)MW P N 300= MVA P S N N N 94.35285.0/300cos /===ϕv ar 186527.094.352sin M S Q N N N =⨯==ϕ11.5一台水轮发电机,极数402=p ,MW 100=N P ,kV 813.U N =,9.0cos =N ϕ,Hz 50=N f ,求:(1)发电机的额定电流;(2)发电机额定运行时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3)发电机的转速。

第11章弹簧习题解答

第11章弹簧习题解答

第11章习题1.选择题1)圆柱螺旋弹簧的旋绕比是的比值。

(1)弹簧丝直径d与中径D2(2)中径D2与弹簧丝直径d(3)弹簧丝直径d与自由高度H0(4)自由高度H0与弹簧丝直径d2)旋绕比C选得过小则弹簧。

(1)刚度过小,易颤动(2)易产生失稳现象(3)尺寸过大,结构不紧凑(4)卷绕困难,且工作时内侧应力大3)圆柱螺旋弹簧的有效圈数是按弹簧的要求计算得到的。

(1)刚度(2)强度(3)稳定性(4)结构尺寸4)采用冷卷法制成的弹簧,其热处理方式为。

(1)低温回火(2)淬火后中温回火(3)渗碳淬火(4)淬火5)采用热卷法制成的弹簧,其热处理方式为。

(1)低温回火(2)淬火后中温回火(3)渗碳淬火(4)淬火2.思考题1) 弹簧主要功能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2) 弹簧的卷制方法有几种?各适用什么条件?3) 圆柱螺旋压缩(拉伸)弹簧受载时,弹簧丝截面上的最大应力发生在什么位置?最大应力值如何确定?为何引入曲度系数k1?4) 圆柱螺旋压缩(拉伸)弹簧强度和刚度计算的目的是什么?3.设计计算题1) 试设计一液压阀中的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已知:弹簧的最大工作载荷F max=350N,最小工作载荷F min=200N ,工作行程为13mm,要求弹簧外径不大于35mm,载荷性质为Ⅱ类,一般用途,弹簧两端固定支承。

2)设计一圆柱螺旋拉伸弹簧。

已知:弹簧中径D2≈12mm,外径D<18mm;当载荷F1=160N,弹簧的变形量λ1=6mm,当载荷F2=350N,弹簧的变形量λ2=16 mm 。

第11章习题答案1.选择题1)(2)2)(4)3)(1)4)(1) 5)(2)1.弹簧主要有哪些功能?试举例说明。

答:弹簧的主要功能有(1)缓冲和减振,如车辆中的缓冲弹簧、联轴器中的吸振弹簧;(2)控制运动,如内燃机中的阀门弹簧、离合器中的控制弹簧;(3)储蓄能量,如钟表中的弹簧;(4)测力,如测力器和弹簧秤中的弹簧等。

2.弹簧的卷制方法有几种?适用条件?答:弹簧的卷绕方法有冷卷法和热卷法。

第十一章 植物的抗逆生理思考题与答案

第十一章 植物的抗逆生理思考题与答案

第十一章植物的抗逆生理思考题与答案(一) 解释名词?逆境(environmental stress) 对植物生存生长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

逆境的种类可分为生物逆境、理化逆境等类型。

抗性(resistance) 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和忍耐能力。

包括避逆性、御逆性和耐逆性。

逆境逃避(stress avoidance) 植物通过各种方式,设置某种屏障,从而避开或减少逆境对植物组织施加影响的抗性方式,包括避逆性和御逆性,在这种抗性方式下,植物无需在能量或代谢上对逆境产生相应反应的抵抗。

逆境忍耐(stress tolerance) 植物组织虽经受逆境对它的影响,但它可通过代谢反应阻止、降低或修复由逆境造成的损伤,使其仍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的抗性方式。

胁变(strain) 植物体受到胁迫后产生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可表现在形态上和生理生化变化两个方面。

据胁变的程度大小可分为弹性胁变和塑性胁变,前者指解除胁迫后又能复原,而后者则不能。

渗透调节(osmoregulation,osmotic adjusment) 通过提高细胞液浓度、降低渗透势表现出的调节作用。

逆境蛋白(stress proteins) 由逆境因素如高温、低温、干旱、病原菌、化学物质、缺氧、紫外线等所诱导植物体形成的新的蛋白质(酶)。

冷害(chilling injury) 冰点以上低温对植物的危害。

冷害主要由低温引起生物膜的膜相变与膜透性改变,造成新陈代谢紊乱引起的。

冻害(freezing injury) 冰点以下低温对植物的危害。

冻害主要由细胞间或细胞内发生结冰、生物膜和蛋白质结构被破坏引起的。

巯基(-SH)假说(sulfhydryl group hypothesis) 莱维特(Levitt)1962年提出植物细胞结冰引起蛋白质损伤的假说。

他认为组织结冰脱水时,蛋白质分子逐渐相互接近,邻近蛋白质分子通过-SH氧化形成-S-S-键,蛋白质分子凝聚失去活性,当解冻再度吸水时,肽链松散,氢键断裂,但-S-S-键还保存,肽链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破坏了蛋白质分子的空间构型,进而引起细胞的伤害和死亡。

11 章 思考题 习题答案

11 章 思考题 习题答案

NaBH4
OH O CH3CH2CHCH COCH2CH3
CH3
HCN (5) HC CH
CH2 CHCN
H2O,H+
CH3OH H+
CH2
CHCOOCH3
O
(6)
CH3OH/H+ NaBH4 HO CO2H
CO2CH3
OH
(7)格式试剂与二氧化碳反应 CH3CHCH3 HBr
Mg/醚
1)CO2 CH3CHCOOH
COOC2H5 CH2=CHCH2-C-CH3
COOC2H5
(1) OH-,H2O (2) H3O+
CH2=CHCH2CHCOOH CH3
思考题 11-19 写出反应产物 O + NCCH2COOH CH3COONH4
答案:为活泼亚甲基与酮的 Knoevenagel 反应: O + NCCH2COOH CH3COONH4
CH3CCH3
CH3CHCH3
答案:β-二羰基的互变性。与 2,4-二硝基苯肼反应的为(a)、(b),(a)使 Br2/CCl4
褪色。
思考题 11-17 由乙酰乙酸乙酯合成
O -C-CH3
答案:为乙酰乙酸乙酯合成环状取代丙酮的方法:
OO
OO
CH3CCH2COC2H5
(1)C2H5ONa (2)Br(CH2)4Br
HOCH2CH2CH2CH2OH
思考题 11-15 由对羟基苯胺合成药物泰诺林的有效成分对乙酰氨基酚
答案:为酰胺的制备 HO-
OO -NH2 + CH3COCCH3 吡啶 HO-
O -NH-CCH3
3
思考题 11-16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解答第11章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解答第11章

思考题及练习题11.1记里鼓车是中国古代用于计算道路里程的车,由“记道车”发展而来。

车箱内有立轮、大小平轮、铜旋风轮等,轮周各出齿若干,结构及参数如图所示。

求齿轮4与车轮(齿轮1)的传动比。

齿轮4转一周,木人击鼓一次。

假定要求车行500米,木人击鼓一次,问车轮直径应为多少?答:齿轮1~齿轮4组成定轴齿轮系1412441354100====100183i n z z n z z ×× 如果:n 4=1 r ,则 n 1=100 r设车轮直径为d 1,则11=500d n πd 1=1.59 m车轮直径应为1.59米。

11.2如图所示齿轮系,已知1z =15、2z =50、3z =15、4z =60、5z =15、6z =30、7z =2(右旋)8z =60,若1n =1000 r/min 。

试求:(1)求18i =?(2)蜗轮8的转速大小和方向?答:(1)800215151560306050753186428118=××××××===Z Z Z Z Z Z Z Z n n i习题11.1图(2)18181000 1.25r /min 800n n i === 方向用画箭头方法确定,为顺时针方向。

11.3. 如图所示轮系,已知齿轮齿数1z =30、2z =20、3z =30、4z =20、5z =80 、蜗杆头数6z =1、蜗轮齿数7z =60,齿轮1转速n 1=1200 r/min ,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求齿轮1与蜗轮7的传动比17i ,蜗轮7的转速n 7,并在图中标出其转动方向。

答: 解:235711771246203080602403020201z z z z n i n z z z z ×××====××× 171712005r /min 240n n i === 方向用画箭头方法确定,为逆时针方向。

第11章思考题解

第11章思考题解

《大学物理学》(下册)思考题解第11章11-1 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否会因为其他一些电荷被移近而改变答:不会。

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只与它们自己的电荷呈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与其它物质无关。

11-2 有四个点电荷,电量均为q +,分别放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

问在正方形的中心应该放一个怎样的点电荷'q ,才能使每个电荷处于平衡解:设边长为1,取一个顶点为坐标原点。

如果其他三个顶点的电荷在原点产生的电场,与'q 在原点产生的电场的矢量和为零,则由对称性知,每个电荷都可处于平衡。

如图。

123q q q q ===,'q 待定。

10()4q E i πε=-, 20()4q E i j πε=--, 30()4q E j πε=-, 0'11'()422q E i j πε=-- 平衡时要求 123'0E E E E +++=,其X 分量和Y 分量都要求1'02q q q ---=,于是得:'4q q =-。

11-3 关于电场强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场中某一点电场强度的定义为0FE q =,若该点未放试验电荷0q ,则该点是否有场强,为什么(2)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很大,该点的场强是否也一定很大 (3)有一带正电荷的金属球,其附近某点的场强为1E ,今在该点放一个•OX3E 2E 1E 'E带正电的点电荷1q ,测得1q 所受的力为1F ,若考虑到电量1q 不是足够小,则11F q 是大于,等于还是小该点的场强1E答:(1)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场强度是电场的固有性质,与该点是否存在其它物质没有关系。

试验电荷0q 仅仅是为了测试该点的电场而放置的,如果试验电荷0q 足够小,它不会影响该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既与该点的电场性质有关,也与该电荷的大小有关。

如果该点电场数值很小,但放置的电荷数值很大,该电荷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也会很大。

第11章 杂环化合物答案

第11章 杂环化合物答案

思考题答案思考题11-1 命名下列化合物:(1)2-氯呋喃(2)2-乙酰噻吩(3)5-甲基咪唑(4)3-吡啶甲酸(5)5-氨基-2-羟基嘧啶(6)5-羟基吲哚(7)6-甲基-2-羟基嘌呤(9)8-羟基喹啉思考题11-2吡咯、呋喃、噻吩的硝化、磺化反应能否在强酸条件下进行?为什么?答:不能,因为吡咯、呋喃、噻吩对酸不稳定,容易开环发生聚合反应。

思考题11-3吡咯与乙酸酐反应不形成N-乙酰基吡咯,而形成α-乙酰基吡咯,为什么?答:吡咯亲电取代反应很容易进行。

这是由于环上五个原子共有六个π电子,故π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比苯环大。

换句话说,吡咯环上的杂原子N有给电子的共轭效应,能使杂环活化。

所以,在亲电取代反应中的速度比苯环快的多。

思考题11-4比较苯、吡咯、吡啶环上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顺序,并解释之。

答:吡咯>苯>吡啶。

因为吡咯亲电取代反应很容易进行。

吡咯环上的杂原子N有给电子的共轭效应,能使杂环活化。

所以,在亲电取代反应中的速度比苯环快的多。

而吡啶亲电取代反应很难进行。

这是由于环上六个原子共有六个π电子,吡啶环中氮原子的电负性大于碳原子,使电子云会偏向氮原子,使得环上电子云密度比苯环小,称为缺电子的芳杂环或者少电子的芳杂环。

所以吡啶的化学性质比苯更钝化,发生亲电取代反应更困难。

思考题11-5比较下列化合物的碱性强弱顺序:答:二甲胺> 甲胺> 氨> 苯胺> 吡咯习题答案1.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1)2-甲基呋喃(2)2,3,4,5-四碘吡咯(3)4-甲基-2-硝基吡咯(4)3-噻吩磺酸(5)2-呋喃甲醛(糠醛)(6)3-吡啶甲酰胺(7)N-甲基咪唑(8)8-羟基喹啉(9)2-乙基-4-羟基噻唑(10)2-甲基-5-氨基嘧啶(11)8-甲基-6-羟基嘌呤(12)3-羟基吲哚2.将下列化合物按碱性递增的顺序排列:(1)乙胺>氨> 吡啶> 苯胺> 吡咯(2)六氢吡啶> 吡啶> 嘧啶> 吡咯(3)环己胺> 3-甲基吡啶> 吡啶> 苯胺3.4.呋喃芳香性较差,具有一定的共轭二烯烃的性质5.用浓硫酸洗去6. 生物碱是指从动植物体内提取的具有强烈生理作用的含氮碱性有机化合物,一般存在于植物体内,极少数存在于动物体内,所以也称为植物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物理学》(下册)思考题解第11章11-1 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否会因为其他一些电荷被移近而改变?答:不会。

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只与它们自己的电荷呈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与其它物质无关。

11-2 有四个点电荷,电量均为q +,分别放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

问在正方形的中心应该放一个怎样的点电荷'q ,才能使每个电荷处于平衡?解:设边长为1,取一个顶点为坐标原点。

如果其他三个顶点的电荷在原点产生的电场,与'q 在原点产生的电场的矢量和为零,则由对称性知,每个电荷都可处于平衡。

如图。

123q q q q ===,'q 待定。

10()4qE i πε=-, 20()4q E i j πε=--, 30()4q E j πε=-, 0'11'()422q E i j πε=-- 平衡时要求 123'0E E E E +++=,其X 分量和Y 分量都要求1'02q q q ---=,于是得:'4q q =-。

11-3 关于电场强度,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场中某一点电场强度的定义为0F E q =,若该点未放试验电荷0q ,则该点是否有场强,为什么?(2)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很大,该点的场强是否也一定很大? (3)有一带正电荷的金属球,其附近某点的场强为1E ,今在该点放一个•O X3E 1E 'E带正电的点电荷1q ,测得1q 所受的力为1F ,若考虑到电量1q 不是足够小,则11F q 是大于,等于还是小该点的场强1E ? 答:(1)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场强度是电场的固有性质,与该点是否存在其它物质没有关系。

试验电荷0q 仅仅是为了测试该点的电场而放置的,如果试验电荷0q 足够小,它不会影响该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既与该点的电场性质有关,也与该电荷的大小有关。

如果该点电场数值很小,但放置的电荷数值很大,该电荷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也会很大。

(3)正电荷1q 的存在会导致金属球上原有的正电荷重新分布,它们会尽可能的远离1q 。

原先场强为1E 的那个点的新场强1'E 将会小于1E 。

而111'F E q =。

11-4 根据点电荷的场强公式204r qE e r πε=当所考察的场点与点电荷的距离0r →时,场强E →∞,这是没有物理意义的,对这似是而非的问题应该如何解释?答:“距离0r →时,场强E →∞”,这是宏观规律的数学解释。

而在物理世界里,当场点与点电荷的距离很小以至于进入了微观世界,即接近原子尺度时,宏观电磁规律不再适用,而要用量子电动力学的规律,测不准原理开始发挥作用。

11-5 真空中有A 、B 两块平板,两块平板间的距离为(很小),平板面积为S ,其所带电量为q +和q -,对于该两块平板间的相互作用力F ,下面两种结果是否正确?为什么?(1)2204q F d πε=(2)200q F qE q Sσεε=== 答:两个都不对。

(1)中把两块平板当作两个点电荷来处理;(2)中的0E σε=是两块平板共同产生的场强。

正确答案应该是20022qF qE q S σεε===。

11-6 若通过一闭合曲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零,则在此闭合曲面上的场强是否一定处处为零?若通过一闭合曲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不为零,则在此闭合曲面上的场强是否一定处处不为零?答:都不一定。

“一闭合曲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零”,是指各面元上的电场强度通量的代数和为零,曲面某些局部区域的电场强度通量可正,也可负,也可以为零。

11-7 关于高斯定理有下面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1)如果高斯面上的E 处处为零,则该高斯面内必无电荷;(2)高斯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仅由面内所包围的电荷提供;(3)如果高斯面内有净余电荷,则穿过高斯面的电场强度通量必不为零。

(4)高斯定理仅适用于具有高度对称性的电场。

答:正确的是(3)。

11-8 如题图所示,闭合曲面S 有一点电荷q ,P 为S 面上一点,在S 面外A 点有一点电荷'q ,若将'q 移至B 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q A(1)穿过S面的电场强度通量改变,P点的电场强度不变;(2)穿过S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P点的电场强度改变;(3)穿过S面的电场强度通量和P点的电场强度都不变;(4)穿过S面的电场强度通量和P点的电场强度都改变。

答:正确的是(2)。

11-9 下列几个带电体能否用高斯定理来计算电场强度?为什么?作为近似计算应如何考虑呢?(1)电偶极子;(2)长为l的均匀带电直线;(3)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圆盘。

答:这几个带电体都不能用高斯定理计算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E是未知量,若它在面积分区域高斯面上无均匀性,将无法提取出积分号外。

求解电偶极子可以用两个点电荷的场叠加。

长为l的均匀带电直线,如果很长,忽略边沿效应,当作无限长处理。

靠近l中段,可以用高斯定理求得近似解。

如果均匀带电圆盘的半径很大,忽略边沿效应,当作无限大平板处理。

在靠近盘中心,可用高斯定理求得近似解。

11-10 一点电荷放在球形高斯面的球心处,试讨论下列情形下电场强度通量的变化情况。

(1)若此球形高斯面被一与它相切的正立方体表面所替代;(2)点电荷离开球心,但仍在球面内;(3)有另一个电荷放在球面外;(4)有另一个电荷放在球面内。

答:电场强度通量(1)不变化;(2)不变化;(3)不变化;(4)变化。

11-11 有一带电球体,已知其电荷是球对称分布的,在下列两种情况中,此球表面上的E 是否大于球内各点的E 。

(1)电荷体密度是均匀的;(2)电荷体密度与球半径r 成反比。

解:(1)在球内半径r 处做一高斯球面,由高斯定理230443r E r ρππε=,求得该处的电场强度 03E r ρε= ()r R ≤; 在球面上 03R E R ρε=。

可见R E E >。

(2)设kr ρ= 在球内半径r 处做一高斯球面,由高斯定理2320044433k r E r r ρπππεε== 求得 043r k E e πε= ()r R ≤; 球内是一个匀强电场,直至球面。

R E E =。

11-12 比较下列几种情况下电场中两点电势的高低:(1)正电荷由A 移到B 时,外力克服电场力做正功;(2)正电荷由A 移到B 时,电场力做正功;(3)负电荷由A 移到B 时,外力克服电场力做正功;(4)负电荷由A 移到B 时,电场力做正功;(5)电荷顺着电场线方向由A 移到B ;(6)电荷逆着电场线方向由A 移到B 。

答:(1)B 高;(2)A 高;(3)A 高;(4)B 高;(5)A 高;(6)B 高。

11-13 有人说:“电场线描述空间各点电场的方向,并不表示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质点在电场中受力运动的轨迹。

只有当质点初速度为零时,其运动轨迹才和电场线重合。

”这种说法对吗?请分析。

解:电量为q 的质点在电场中受力为qE ,它的动力学方程为qE ma =即 22(',',')d r qE x y z m dt = 分量式 22(',',')x m d x E x y z q dt =,22(',',')y m d y E x y z q dt =, 22(',',')z m d z E x y z q dt =, 这里只有(,,)x y z 与时间有关,而(',',')x y z 与时间无关。

因为电场强度不随时间发生变化,电场线是固定的。

要从上面三个式子中消去时间参数t 才能得到质点轨道方程。

这里(',',')x y z 与(,,)x y z 无关。

问题就是要求证消去时间参数t 以后,质点关于(,,)x y z 的轨道是否与电场关于(',',')x y z 的轨迹是否一致。

这是一个加速度(22d r qE dt m =)与时间无关但是与位置有关的运动。

求解22d r qE dt m =, 积分 2200t tt t qE d r dt m dt ===⎰⎰,0qE t v v m =-; 再积分0000000()()t t tt t t qE dr tdt v v dt dt v t r r v t m dt ====-=-=-+⎰⎰⎰ 得:200()2qE t r r v t m=-+,设初速度00v =,初始位置也取为原点00r =, 则质点运动方程为 22qE r t m =,写成分量式: 22x qE x t m =,22y qE y t m =,22z qE z t m=轨道方程为222x y z m m m x y z qE qE qE ==,或:x y zx y z E E E ==。

这是一个直线方程。

它与从原点出发的那根电场线的轨迹不一定一致。

可见,只有当电场线为直线时(例如,匀强电场、点电荷产生的电场)才有可能与该质点轨道一致。

一般情况下电场线是曲线。

11-14 已知无限长带电直线的电场强度为202r E e r λπε=。

我们能否选择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0V ∞=),并利用A AV E dl V ∞∞=+⎰来计算“无限长”带电直线附近点A 的电势?答:任何情况下,只有电势的差值才有物理意义。

谈到某点的电势值,前提是定义了零电势参考点。

只有当电荷分布在有限区间时,定义无限远处为零电势点才具有意义。

对于无限长带电直线,只能定义某定点为零电势参考点。

11-15 回答下列问题:(1)电势高的地方电场强度是否大?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是否高?(2)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是否为零?电势为零的地方,电场强度是否为零?(3)电场强度大小相等的地方,电势是否相等?等势面上的电场强度是否相等?(4)电势为零的物体是否不带电?带正电的物体的电势是否为正的? 答:(1)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该点及其邻域的电势随坐标的变化率成正比,而与该点的电势值没有关系。

(2)某点电场强度为零,该点及其邻域的电势是一个常数,不一定为零。

电势为零的地方,电场强度可能为任何值。

(3)电场强度大小相等的地方,电势的变化趋势相等,电势值不一定相等。

等势面上处处电场强度相等。

(4)零电势点仅仅是坐标参考点,可以任意指定,因此电势的正负值也是相对的。

电势是否为零与物体是否带电毫无关系,带正电的物体的电势值也可能为任何值。

11-16 一个人站在绝缘地板上,用手紧握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电极,同时使电极带电产生510V的电势,试问此人是否安全?这时,如果另一人去接触已带电的电极,是否按全?为什么?答:站在绝缘地板上的人如果独自接触电极是安全的,此时他的电势值与电极相同,他和电极之间没有电流,电场不做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