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章2_等倾干涉_等厚干涉(简)介绍

合集下载

光学第12章_干涉和干涉系统-2010精简

光学第12章_干涉和干涉系统-2010精简


这个范围大则空间相干性好;范围小则空间相干性差.
右图中光源尺寸一定, 干涉孔径角即确定,孔 径角内的两点,距离愈 近,相干性愈好;角外 的两点不相干。
S1

S1
S2
S 2
三、光源非单色性的影响和时间相干性
光程差ΔL越大,折射光越落 后于反射光。ΔL过大,将超 过列波长度L。这时a、b光将 无法进行相干叠加。
劈尖
不规则表面
利用劈尖的等厚干涉可以测量很小的角度。
如: 今在玻璃劈尖上,垂直入射波长为 5893Å 的钠光, 测得相邻暗条纹间距为 5.0mm,若玻璃的折射率为 1.52,求此劈尖的夹角。
检查立方体
标 准 角 规 标 准 角 规
被检体
被检体
干涉膨胀仪
装置
C:铟钢作成的,热 膨胀极小; M:被检体。 M
相邻条纹的角间距:
n 1 2 2n' 1N h
反比于角间距,中心条纹疏,呈里疏外密分布。 反比于h,厚度越大,条纹越密。
透射光的等倾条纹
可见度降低,与反射互补
三、楔形平板产生的等厚干涉
(一)定域面和定域深度
油膜上的彩色条纹即为厚度很小时的等厚干涉条纹
(二)楔形平板产生的等厚条纹
在双孔后的空间,是相干光波的交叠区,形成干 涉.这种干涉,相干光波来自同一原子的发光,叫做 自相干.
双光束干涉,干涉场中某点的光强,与该点到两 光源的距离有关.因此,光强有稳定的空间分布. 在干涉场中距离双孔不太近,又不太远的区域, 处处有干涉.这种干涉称为不定域干涉.
2. 屏幕上光强分布规律 屏幕上P点光强为:
2 2 2 2

2 A1 A2 A1 A2
2 2
振幅相等:K=1 目视干涉仪:K>0.75 好 K>0.5 满意 K=0.1 可辨认

大学物理-12章:光的干涉

大学物理-12章:光的干涉

iD
n1
e
A
C n2 n1
B
n1
薄膜干涉
§4 分波面双光束干涉
一、杨氏双缝实验(1801)
装置: 稳定、明暗相间条纹
P
S1
Sd
r1
r2
y o
S2
D
物理分析:
d sin d tg yd
D
P
S1
d
r1
r2
y
o
S2 r2 r1
D
yd D
2k
2 (2k 1)
亮纹
暗纹
2
明、暗纹位置:
k 3, 2n1e / 3 368nm
讨论:
1 2k k 0,1, 2
I I1 I2 2 I1I2
if I1 I2 4I1
光的强度为最大值,干涉极大
I I1 I2 2 I1I2 cos
讨论:
2 (2k 1) k 0,1, 2
I I1 I2 2 I1I2
if I1 I2
0
光的强度为最小值,干涉极小
§3 两列单色波的干涉
2e
n22
n12
sin2
i
2
k
2ne 2 k
4ne 41.301.0107 5.20107
2k 1
2k 1
2k 1
k=1时: 5.20 107 m ----绿色光
k=2时: 1.733107 m
----紫外光,不可见
练习:一油轮漏油(n1=1.2)污染海面,在 海水(n2=1.3)表面形成一层薄油污。
随机变化
cos(2
1)
1
cos(2 1)dt 0
0
I I1 I2 非相干叠加加!

物理光学第十二章 第四节 平板的双光束干涉(楔形平板产生的等厚干涉、斐索干涉仪和迈克尔逊干涉仪)

物理光学第十二章 第四节 平板的双光束干涉(楔形平板产生的等厚干涉、斐索干涉仪和迈克尔逊干涉仪)

根据光的干涉原理组成的一个仪器,通过对这个仪器所产生的干涉 条纹的测量而达到某种测量目的,这样的光学仪器就是干涉仪。干 涉仪的种类很多,在科学研究、生产和 计量部门都有广泛的应用,但各 种干涉仪在光路结构上都存在某 些相似之处,这里了解几种典型 的双光束干涉仪。
(一)、斐索干涉仪 (二)、迈克耳逊干涉仪
kdrrdh?????????811822122激光球面干涉仪11kdn???42211213动态演14示名称用途工作原理干涉条纹性质斐索干涉仪名称用途工作原理干涉条纹性质斐索干涉仪1测定平板表面的平面度和局部误差测定平板表面的平面度和局部误差2测量平行平板的平行度和小角度光楔的楔角测量平行平板的平行度和小角度光楔的楔角3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1使标准平晶的下表面与待检平面构成空气平板使标准平晶的下表面与待检平面构成空气平板2去掉标准平晶可直接利用被测平板上下表面形成双光束干涉去掉标准平晶可直接利用被测平板上下表面形成双光束干涉3将标准平晶换成球面样板使球面样板曲面和待测曲面间将标准平晶换成球面样板使球面样板曲面和待测曲面间构成空气板进行检测1形成等厚干涉条纹2根据检测对象不同干涉光束来自不同的标准反射面和被测面根据检测对象不同干涉光束来自不同的标准反射面和被测面3干涉光反射面选择不同对应定域面位置不同干涉光反射面选择不同对应定域面位置不同典型的双光束干涉系统15率半径构成空气板进行检测迈克耳孙干涉仪迈克耳孙干涉仪1确定零光程差位置确定零光程差位置2进行样品或长度测量进行样品或长度测量3精确测量单色光波长精确测量单色光波长1白光照明时加上补偿板能够同时补偿各色光的光程差以获得零级白光条纹用于准确确定零光程差位置作为精确测量基准白光照明时加上补偿板能够同时补偿各色光的光程差以获得零级白光条纹用于准确确定零光程差位置作为精确测量基准2因为干涉仪能将参考光和测量光束分开所以可将样品放置于测量光路中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

大学物理第12章2

大学物理第12章2



(
k

0,1,2,
)
增透膜的最小厚度:d
4n
光学厚度: nd
4
2、增反膜:把低折射率的膜(MgF2)改成同样光学厚度的 高折射率的膜(ZnS)
—ZnS,折射率2.40
2nd
H
2
L
H
2
L
•多层高反射膜
—在玻璃上交替镀上光学厚度
均为/4的高折射率ZnS膜和低
牛顿环 装置简图
分束镜M
.S
显微镜
平凸透镜
o
平晶

R
r
d
A
干涉条纹
(2)光程差和明暗条纹条件
如果不是空 气劈尖,结 果又如何?
应用 ①测微小角度:

已知:λ、n。测出l。
l
2n
2nl
②测微小长度 已知 :λ、n。测出干涉条纹的总级数 K
d
d 2k 1 (明)d k (暗)
4n
2n
③测折射率:已知θ、λ,测l可得n
④ 检测物体表面的平整度
A
B 若干涉条纹是平行直线,说 明B 面是平的。
n11
n11
=
2 0

=
2 0

2n2d

n1
1
2

§12-5 薄膜干涉
薄膜干涉:光波经薄膜两表面反射后相互叠加所形成的 干涉现象。 薄膜干涉分为:等倾干涉与等厚干涉。
干涉光的获取方法:分振幅法。
一、等倾干涉条纹
1、产生条件
扩展光源发出的不同方向的光,入射到厚度均 匀的薄膜上。 同级干涉条纹对应的光线的入射角相 同,这种干涉称为等倾干涉。

等倾、等厚干涉的研究及应用

等倾、等厚干涉的研究及应用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中文):等倾、等厚干涉的研究及应用(英文):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equal inclinationinterference and equal thickness interference 姓名学号院(系)专业、年级指导教师湖南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年月日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课题名称:等倾、等厚干涉的研究及应用学生姓名:系别:专业:指导教师:2湖南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1、主题词、关键词:等倾干涉、等厚干涉、应用2、毕业论文(设计)内容要求:1)论文应严格遵循撰写规范;2)论文摘要和关键词应反映论文内容;3)论文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理透彻,推理严整,立论正确。

4)内容有创新性,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

3、文献查阅指引:[1]姚启钧 . 光学教程 [M ].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3:33-38.[2]赵凯华 , 钟锡华 . 光学 [M ].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4:146-149[3]薛立范 . 等厚干涉与等倾干涉之比较 [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13(1):225.[4]何熙起 . 牛顿环与等倾干涉条纹比较 [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06,04(2):332-334.[5]邓晓颖 , 刘钟燕 . 用单色光等倾干涉测平板透明体厚度和折射率 [J].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2004,03,17(3):277-279.[6]王巍然 , 王耀辉 . 利用等厚干涉测量 He─ Ne激光的波长 [J]. 大学物理实验,1997,03,10(3):34-35.[7]左则文 . 等厚干涉法测量薄膜厚度的两种方法 [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2012,01,35(1):32-34.[8]张瑛 , 卢杰 , 杨枫 . 用等厚干涉测液体的折射率 [J]. 大学物理, 2005,02 ,24(2):44-45.[9]周菊林 , 李奇云 , 徐旭玲 . 迈克尔孙干涉图样分析及调节技巧 [J].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09,03,20(2):63-66.[10]刁训刚 , 赵莹 , 蔡向华 , 王惠棣 . 迈克耳逊干涉仪实验中的等倾与等厚干涉[J].大学物理实验 ,2003,03,16(3):33-35.[11] 马成 , 徐磊 . 改进的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薄膜厚度[J].光学仪器,2012,01,34(1):85-90.4、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1)、2012 年 11 月 30 日指导教师给学生下达任务书,2012 年 12 月 26 日前完成开题。

大学物理第12章复习提纲

大学物理第12章复习提纲

第12章 波动光学(1) 掌握双缝干涉的形成机理及k 级明、暗条纹对应的位置公式、以及相邻明、暗纹间距公式。

掌握光程的概念。

(2) 掌握等倾干涉(即薄膜干涉)形成的机理及明、暗条纹对应的光程差公式。

掌握增透膜和增反膜的厚度计算。

(3) 掌握等厚干涉(即劈尖干涉)形成的的机理及明、暗条纹对应的光程差公式。

(4) 掌握利用劈尖条纹特点进行的的一系列计算(如直径计算,工件凹,凸程度计算),牛顿环明、暗条纹对应的半径计算。

(5) 掌握单缝衍射半波带分析方法和明暗纹计算公式(6) 掌握光栅方程,会利用光栅方程计算条纹的位置,最大级次。

(7) 掌握利用偏振片进行光的起偏、捡偏、以及马吕斯定理,会用马吕斯定理计算光强。

(8) 掌握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方法,布儒斯特定律。

2.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中从A 沿某路径传播到B ,若A 、B 两点相位差为3π ,则此路径AB 的光程为4.(本题3分)如图所示为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光路图。

当1r 和2r 质中时,中央明条纹位于O 点位置,当在1r 光路中放置一块折射率为1.5,厚度为1mm 的玻璃片时,则中央明纹位置:(A) 在o 点不变;(B) 向ox 正方向移动; (C) 向ox 负正方向移动;(D) 无法确定. []6.如图,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把一厚度为e 、折射率为n 的薄云母片覆盖在S 1缝上,中央明条纹将向__________移动;覆盖云母片后,两束相干光至原中央明纹O 处的光程差为__________________.8. 在空气中有一劈形透明膜,其劈尖角θ=1.0×10-4rad ,在波长λ=700 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下,测得两相邻干涉明条纹间距l =0.25 cm ,由此可知此透明材 料的折射率n =______________________.(1 nm=10-9m)10. 用劈尖干涉法可检测工件表面缺陷,当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时,若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如图所示,每一条纹弯曲部分的顶点恰好与其左边条纹的直线部分的连线相切,则工件表面与条纹弯曲处对应的部分12.波长为 600 nm 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缝宽为a =0.60 mm 的单缝上,缝后有一焦距cm f 60'=的透镜,在透镜焦平面上观察衍射图样.则:中央明纹的宽度为__________,两个第三级暗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1 nm =10﹣9m)14.一束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到一单缝AB 上,装置如图.在屏幕D 上形成衍射图样,如果P 是中央亮纹一侧第一个暗纹所在的位置,则BC 的长度为 (A) λ / 2.(B) λ.(C) 3λ / 2 . (D) 2λ .[ ]16. 一束具有两种波长λ1和λ2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到一衍射光栅上,测得波长λ1的第三级主极大衍射角和λ2的第四级主极大衍射角均为30°.已知λ1=560 nm (1 nm= 10-9m),试求: (1) 光栅常数a +b (2) 波长λ218.将三个偏振片叠放在一起,第二个与第三个的偏振化方向分别与第一个的偏振化方向成45°和90°角. (1) 强度为I 0的自然光垂直入射到这一堆偏振片上,试求经每一偏振片后的光强和偏振状态. (2) 如果将第二个偏振片抽走,情况又如何?20. 一束自然光入射到两种媒质交界平面上产生反射光和折射光.如果反射光是线偏振光光;则折射光是________光;这时的入射角b i 称为____________角.22. 有一双缝相距0.3mm ,要使波长为600nm 的红光通过并在光屏上呈现干涉条纹,每条明纹或暗纹的宽度为1mm ,问光屏应放在距双缝多远的地方? 24. 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双缝相距0.3mm ,以波长为600nm 的红光照射狭缝,求在离双缝50cm 远的屏幕上,从中央向一侧数第二条与第五条暗纹之间的距离。

等厚干涉原理

等厚干涉原理

等厚干涉原理
干涉原理是光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描述了当两束光波相遇时,它们的干涉现象。

在干涉实验中,我们通常会使用一对光栅或两个狭缝来产生干涉效应。

干涉现象的产生源于光波的波动性质。

等厚干涉是其中一种干涉现象,它指的是当两个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玻璃或空气薄膜之间被光所填充时,光在两个界面之间的反射和折射所引起的干涉现象。

等厚干涉主要是由于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而引起的。

当入射光波垂直于两个界面时,会发生垂直入射等厚干涉。

在这种情况下,入射光波在第一个界面上发生反射,并在第二个界面上发生折射,然后再次反射回来。

这两束光波具有不同的光程差,这会导致干涉现象的出现。

干涉现象的强度取决于光的波长、介质的折射率以及两个界面的厚度差。

根据等厚条件,当两个界面之间的厚度差等于光的波长的整数倍时,我们就会观察到明纹或暗纹。

等厚干涉广泛应用于光学领域,例如在干涉测量中,我们可以利用等厚干涉现象来测量薄膜的厚度或者根据干涉纹的形态来判断介质的性质。

此外,等厚干涉还可以用于图像处理和光学元件的设计等方面。

总之,等厚干涉原理是一种重要的光学现象,通过研究光的波
动性质,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光的行为,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ch2-8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

ch2-8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
2n
二、等厚干涉
1. 尖劈
光束入射角θ、波长λ 以及折射率n、n1、n2等保持不变,总光程差Δl 或总相位差
d 仅仅随薄膜厚度h的不同而变化。 干涉条纹形状——同等厚度点的轨迹
干涉图样形成的位置:薄膜表面附近
• 定域在薄膜上表面的干涉条纹。
AB + BC ≈ 2h / cos i2
DC ≈ AC sin i1
d 仅仅随光束入射角θ(或光束在薄膜内的折射角i)的不同而变化。
S
n1
θ
n
h
i n2
单色点光源照明下的等顷干涉
反射光总光程差:
∆l
=
2hn
cos
i
±
λ
2
2hn cos i
n1, n2 < n或n1, n2 > n n1 < n < n2或n1 > n > n2
薄膜面积比光波长大得多,可以应用反射折射定律
四、薄膜干涉的应用
1. 牛顿环实验装置
显微镜 T
L
S
M半透
半反镜
R
r
h
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
工件 标准件
检测透镜质量
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
rm2 = mRλ
r2 m+N
=
(m +
N )Rλ
测出任意两级暗环的半径(或直径),
数出它们的级数差N,则透镜的曲率半径




光 平凸透镜

平板玻璃
(a) 实验装置
(b) 干涉图样
牛顿环
O
R
r h
(c) 条纹半径与球面曲率 半径的关系
光程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