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峰的前沿与拖尾问题

合集下载

色谱峰的前沿与拖尾问题

色谱峰的前沿与拖尾问题

1.产生前沿和拖尾的原因一般有哪些?拖尾:1 干扰峰,优化条件分离2 色谱柱塌陷,更换色谱柱 3 流动相pH不合适,调节pH值 4 管路没有接好,存在较大的死体积,可以重新接一下前沿:1 溶剂选择不合适,选择合适的溶剂 2 样品过载,降低进样量 3 柱温太低,升高柱温4 色谱柱损坏,更换色谱柱5 干扰峰,优化色谱条件分离可能的问题:1.柱子问题2.流动相不恰当3.定容样品的溶剂不合适产生峰前沿的原因:柱过载,柱头塌陷,溶剂选择不对产生峰拖尾的原因:存在杂质未分开,柱污染,柱子选择不对。

拖尾峰与柱子有关,可能是过载,稀释样品再做,或换新柱做吧一般产生托尾峰往往是有机性相近杂质没有分开,可以优化分析方法,或更换柱子试一试;也可能由于柱子使用时间太久柱效下降出现塌陷等原因;再有也会根样品本身性质有关,基团需要流动相中添加能与之结合优化峰形的化学物质,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柱子可能污染了吧,溶剂也可能有,或柱效下降。

图谱前沿和拖尾的原因主要是流动相选择不合适,可以相应调整流动相的极性,或者适当加入酸来调整,可以得到较好的改善。

一般来讲,酸碱在流动相中对于前沿和拖尾影响较大。

柱前沿是可能因为柱超载,拖尾是可能因为样品被污染,选择合适的流动相,调节好PH能够改善这以情况。

液相拖尾峰出现原因及解决办法:1.柱头有空隙。

解决办法:使用填料或玻璃珠填充柱顶部。

2.柱上样品超载。

解决办法:使用更高负载量的固定相。

增加色谱柱内径、减少样品量。

3.单峰- 存在干扰性组分。

解决办法:净化样品;预分离。

4.存在未扫的死体积。

解决办法:减少接头的数量、确保进样器密封垫紧密、确保接头正确固定。

5.碱性化合物- 硅醇相互作用。

解决办法:换成聚合物固定相。

6.碱性基质- 硅醇相互作用。

解决办法:使用更强的流动相或添加竞争碱(例如,三甲胺)。

7.硅胶基- 柱降解。

解决办法:使用特种色谱柱;聚合物柱或空间位阻。

8.溶剂相极性不匹配。

较早流出的峰或靠近溶剂前沿的峰更容易出现拖尾,解决办法:改变样品溶剂。

色谱峰拖尾的原因

色谱峰拖尾的原因

色谱峰拖尾的原因色谱峰拖尾的原因有很多,例如:1.色谱柱本身填装问题,筛板堵塞或填料塌陷;柱坏;2.柱头有污染;3.样品超载;4.样品溶剂不合适;5.柱外效应;6.化学或二次保留(硅羟基)效应;7.缓冲容量不足或不合适;8.重金属污染。

解决方法如下:一、与化学有关的拖尾问题1.流动相中,加入30mM的三乙胺(用于碱性化合物)或醋酸胺(用于酸性化合物),未知化合物加醋酸三乙胺;2.如仍然拖尾,将三乙胺换为二甲基辛胺(或醋酸二甲基辛胺);3.降低进样量至<1μg。

二、与色谱柱有关的拖尾问题1.如柱头处有强保留的样品组分积聚,反相柱可用20倍柱体积的96%的二氯甲烷与4%甲醇,加1%氢氧化铵混合液冲洗;正向柱可用甲醇冲洗;2.使用保护柱。

三、与HPLC系统有关的峰拖尾和峰加宽1.进样体积过大,(通常≤25μL);2.进样阀与色谱柱及检测器之间的管路体积过大(最佳连接管应<20cm,内径为0.007");3.检测器流通池的体积过大。

多数色谱分析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想必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当用反相柱进行酸性或碱性化合物分析时,常常出现峰形拖尾现象,严重降低分离质量和精度,尤其是使用自动数据系统时。

在此,笔者就各种造成峰形拖尾的原因作一次简浅的分析:[柱物理损坏]色谱柱有物理损坏是造成峰形拖尾的根源。

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更换新柱。

[柱内填料污染]流动相和样品中的杂质是色谱柱主要污染源。

流动相所用的各种溶剂至少是分析纯,尽量使用色谱纯试剂。

流动相所用的水最好是超纯水或全玻璃器皿双蒸水。

用前先用0.45um溶剂微孔过滤(器)过滤,除去可能存在的微粒。

流动相建议现用现配,对于含盐的溶液尤其注意长置会产生细菌或出现沉淀。

此外还得保证储存流动相的容器清洁。

复杂样品可选用0.45um溶剂微孔过滤(器)或样品预处理柱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确保样品中不含微粒杂质。

若样品不便处理,要使用保护柱。

柱内填料污染时,可将柱头螺丝卸下,用专用工具挖出柱内前段被污染填料,再以相同的填料重新填入,修复。

色谱峰拖尾或出现双峰的原因

色谱峰拖尾或出现双峰的原因
进样量不一定大,但绝对量很大,色谱图上 的双峰紧靠在一起,基本上齐高,不拖尾。将样 品稀释再进样就可以了,这是由于进样量过大, 色谱柱过载造成的。
Slide 15
3 、样品的特性及pH 值
有些样品由于其化学结构的特点,存在互变 异构现象,这种互变异构体无法分开,而是以一 个动态平衡存在。色谱分析时,在一个特定的条 件下,一种物质将出现双峰,一般双峰靠的很近 ,基本齐高,不拖尾。当 pH 稍一变化,双峰现象 将消失。
塞则反向冲洗色谱柱或更换筛板。
Slide 11
二、色谱峰出现双峰
色谱双峰指的是明明是同一种物质,但 在色谱图中出现双峰,而表明含二种物质。
Slide 12
原因及解决方法
? 1、色谱柱阻塞; ? 2、溶剂极性及进样量; ? 3、样品的特性及pH 值; ? 4、 仪器参数; ? 5、保护柱或分析柱污染。
如果通常色谱柱具有良好的柱效,突然发现 所有的峰均拖尾时,可能是柱子有空隙。先洗脱 出的峰较后洗脱的峰更易受柱空隙的影响。
虽然许多色谱分析者尝试用相同的固定相材 料修补柱子的空隙,但就经验来讲,此法很少能 达到预期的效果。由柱子空隙引起的拖尾最好的 解决方法就是换掉它,这样可以节省时间,金钱 ,减少麻烦。
Slide 18
Slide 19
Slide 9
7 、色谱柱填料表面的惰性不够好引起的拖尾
键合硅胶型填料表面的残留硅羟基或金属杂 质易与待测化合物发生二次作用而导致拖尾。
解决方法:选用高纯硅胶合成填料的色谱柱 以及进行了有效硅羟基封端填料色谱柱。
Slide 10
8 、色谱柱本身填装问题,筛板堵塞或填料塌陷引起的拖尾 解决方法:如色谱柱塌陷,则填充色谱柱;如筛板阻
Slide 3

液相色谱峰拖尾的原因

液相色谱峰拖尾的原因

液相色谱峰拖尾的原因
1.样品组分的不均一性:样品组分的分子量分布不均一性、极性或疏
水性的变化,以及表面活性剂等添加剂的存在,都可能导致峰拖尾现象。

2.色谱柱的选择:柱填充材料的不均一性或不适当的填充剂粒径大小、固定相表面官能团密度、载液的缓冲性能,都会影响到样品的保留与分离,从而导致峰拖尾现象。

3.操作条件的选择:流速过高、柱温过高、pH过高或过低,以及过
高的载液浓度等操作条件都可能导致峰拖尾现象。

4.柱效应:当样品中存在吸附性物质时,这些物质会在柱表面吸附并
难以解吸,从而导致峰拖尾现象。

对于液相色谱峰拖尾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解决和改善:
1.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适合的色谱柱,如使用亲
水性柱或疏水性柱进行适当的尝试和比较。

2.调整操作条件:优化流速、温度和pH条件,适当降低载液浓度或
者添加缓冲剂等。

3.优化样品前处理:对于复杂的样品,可以采取前处理步骤,如溶剂
萃取、样品稀释等,以减少样品中的干扰物。

4.柱前附加剂:可以尝试添加适量的有机溶剂或胶体物质作为柱前附
加剂,以提高样品与固定相的相容性,从而减少峰拖尾现象。

5.使用合适的检测器:采用合适的检测器,如质谱检测器、荧光检测
器等,可以提高检测精度和分离度,从而减少峰拖尾现象的影响。

综上所述,液相色谱峰拖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柱的选择、操作条件、样品处理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

峰形拖尾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汇总

峰形拖尾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汇总

技术报告改善反相 HPLC 中的峰拖尾在反相 HPLC 中峰拖尾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特别是分离碱性化合物和通过HPLC 分析药物成分时是经常产生拖尾缘由。

峰拖尾可以引起分离度降低,灵敏度减弱, 精密度和定量变差。

图 1表明峰之间的分离度和灵敏度与峰拖尾成负相关。

图 2表明准确度和精密度因数据系统无法准确识别峰的起点和终点而受到影响。

图 1 拖尾对分离度和灵敏度的影响当峰拖尾(T ,拖尾因子从 1.0增加到 2.0时,分离度(Rs 从 1.5降到 1.0。

灵敏度(峰高由于峰的体积增大和样品的浓度降低而降低。

图 2 峰拖尾对准确度和精密度的不利影响拖尾峰使数据系统难以准确确定峰的终点, 故而影响准确度和精密度。

在这个例子中,在 B 点测得到峰面积比在 A 点测得的峰面积少约 3%。

峰拖尾的原因,峰拖尾的主要原因有:1、溶解样品的溶剂比流动像更强,2、样品量过载,3、固定相中的硅醇基与胺类物质相结合反应,4、硅胶吸附酸性化合物,5、色谱柱柱床中有空隙。

只要确定了拖尾的原因就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拖尾并消除之。

(表 1表 1 峰拖尾:原因及解决方案原因解决方案样品溶剂极性强于流动相在流动相中溶解样品, 尽可能降低样品溶剂的强度样品量过载减少进样量, 参考表 2中推荐的不同柱型对应的不同进样体积硅醇基与胺类物质的结合调节流动相的 pH<3.0。

2. 增加流动相的离子强度, 25mM ~ 50mM 。

3. 流动相中增加竞争性的胺类, 10mM的 TEA (三乙胺。

4. 选择低硅醇活性的固定相。

参照图 6 C18柱按固定相硅醇活性分级。

5.酸性物质在硅胶上的吸附增加流动相中盐的浓度, 25mM ~ 50mM 。

2. 调节流动相的 pH<3.03. 增加竞争性的有机酸, 1%醋酸或者是 0.1%TFA(三氟乙酸柱子空隙更换新的色谱柱尝试填充空隙很少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一、由于溶解样品的溶剂极性强于流动相而引起的拖尾如果溶解样品的溶剂极性强于流动相, 就会引起宽的甚至是拖尾的峰。

如何解决峰拖尾与峰前延知识总结

如何解决峰拖尾与峰前延知识总结

如何解决峰拖尾与峰前延?峰形对称性的优劣对峰面积和分离度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色谱实践中,大部分的峰形问题都不是色谱柱的问题,仪器参数设定、色谱条件和方法正确与否对峰形有很大影响。

引起峰形异常的因素很多,柱外死体积引起峰形异常有个特点:对先出的峰影响大,对后出峰影响小;柱头塌陷、柱头和筛板污染会引起所有的峰形都异常,而硅醇基次级保留只引起部分峰拖尾。

相塌陷除了引起保留下降外,也会造成峰拖尾。

峰拖尾常见的3种拖尾情况:次级保留引起峰拖尾的机理解析:反相色谱中,通常非极性和弱极性的化合物能获得良好的峰形,而带有-COOH、-NH2、-NHR、-NR2等极性基团的化合物则比较容易产生拖尾,原因是硅胶表面残留硅羟基对极性和碱性样品分子产生次级保留效应。

反相填料表面有残余的硅羟基,具有一定的酸性,其pKa约为4.5~4.7。

根据电离规律,流动相的pH-pKa>2即pH>6.7时,99%以上的硅羟基应该是呈离子状态的,即Si-O- ,而pKa-pH>2即pH<2.5时,酸性环境抑制了硅羟基的电离,99%以上的硅羟基应该是呈分子状态的,即Si-OH,但其极性仍然存在,即Si-Oδ-Hδ+。

Si-Oδ-Hδ+和-Si-O-对于极性化合物之间的作用力则是一种极性的静电作用力,这种作用力比范德华力要强得多。

同时,因为硅胶表面键合了C18长链,由于空间位阻作用,样品分子中能接触到残余硅羟基的机会不多,只有少部分的分子才能与残余硅羟基产生强的静电作用而被推迟洗脱出来,产生后拖。

拖尾严重的程度与样品分子极性大小和残余硅羟基的多少有着直接的关系。

完全硅羟化的硅胶表面硅羟基浓度为8mol/m2,由于空间位阻的作用,通常与C18硅烷基发生反应的仅达2~3.5mol/m2,需要再用小分子的硅烷跟硅羟基反应,如图中的三甲基氯硅烷,使硅羟基中的氢变成了三甲基硅烷的一个惰性基团。

三甲基硅烷还是比氢原子大得多,还是不能将所有的残余硅羟基的活性封闭掉。

气相色谱峰拖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气相色谱峰拖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气相色谱峰拖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果气相色谱峰拖尾,一般是气相色谱仪的原因,与质谱仪或气相色谱仪检测器的关系不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样品的问题1、样品浓度太高样品浓度太高时,样品的色谱峰就会有明显的拖尾,这种情况下可以稀释样品,或者把样品进样的模式由不分流进样改为分流进样,或者把分流进样的分流比调高一些,例如之前设置进样分流比为10:1,根据样品的实际浓度可以设置为100:1等。

2、样品的性质问题①化合物极性太强分析极性化合物或活性化合物时,其活性位点容易与流经途中的位点吸附而呈现出拖尾,这种情况下要求样品分析系统具有良好的惰性,例如使用超惰的衬管、干净的分流平板和惰性好的低流失色谱柱。

②化合物的沸点太低早流出的组分一般是挥发性强、沸点低的组分,这类化合物拖尾严重时,主要原因在于化合物的沸点太低,可能在于溶剂聚焦效应不够,溶剂没有完全冷凝、有部分气化时,样品就进入了色谱柱,这样沸点低的化合物也就先进入色谱柱进行分析了,导致色谱峰拖尾。

这种情况下可以降低进样口的温度、调整程序升温的初始温度在溶剂沸点10-25℃以下,让所有的化合物都在冷凝的情况下,整齐划一地进入色谱柱。

③化合物的沸点太高晚流出的色谱峰一般是低挥发性、沸点高的组分,这类化合物的拖尾现象随着保留时间的增加而严重,主要原因在于化合物的沸点太高,在进样口气化不完全,或者色谱柱和传输线的温度偏低,引起样品在分析的过程中有部分冷凝,进而导致色谱峰拖尾。

这种情况下,应该注意化合物的沸点,可以适当地提高进样口、色谱柱、传输线等处的温度可以改善拖尾现象。

二、进样口的问题1、进样口的温度不合适样品使用气相色谱仪分离时,首先进入进样口,在里面进行气化,所以要求进样口的温度要高于待测化合物的沸点,使化合物在进样口处充分气化。

如果进样口的温度低于待测化合物的沸点,那么化合物就会气化不充分,也会导致色谱峰拖尾。

并且,没有气化的化合物就会残留在进样口,污染进样隔垫和衬管,也可能响到其它化合物的峰形。

色谱拖尾原因及解决办法

色谱拖尾原因及解决办法

【转】色谱拖尾原因及解决办法色谱拖尾原因及解决办法,我查看一些资料来班门弄斧了。

1、当经历维修色谱问题(色谱峰拖尾、灵敏度降低、保留时间改变等)时,切去色谱柱前端的1/2 到1 米。

必要时,更换进样口内衬管、隔垫,并清洗进样口。

保护柱可用于提高色谱柱的使用寿命。

(气相)2、衬管脱活进样口衬管上的活性点可以吸附样品组分并导致出现拖尾峰,并可能损失灵敏度和重现性。

用脱活制剂用来覆盖衬管玻璃表面的活性点或与之发生反应。

脱活程序进行脱活,该程序可以使衬管重现性高、惰性好,且使用寿命长。

对于不分流的应用,或者在必须分析极性很弱的化合物时,应当使用脱活的衬管。

即使使用脱活的衬管开始也会表现出活性,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应当更换衬管。

可以清洁衬管以除去颗粒物或用溶剂冲洗衬管以除去挥发性较低的组分。

但是,选择合适的衬管清洗程序可能较为困难。

某些溶剂可能会除去脱活层,并且工具可能会划伤衬管的玻璃表面,从而导致出现多余的活性点。

新的衬管几乎总比已清洁过并且重新脱活的衬管表现优异- 尤其对于痕量分析。

3、色谱柱、进样口衬管或被污染的金属进样口密封垫所吸收的样品组分使用新的脱活的衬管或清洗旧衬管并更换玻璃毛。

进样针针头撞击,进样口衬管内的填充物破碎。

从衬管中取出部分填充物,或使用无填充的衬管。

色谱柱末端切口不整齐(样品吸附于此)卸下色谱柱。

使用安全的毛细管熔融石英切割工具(例如陶瓷片或色谱柱切割器)将色谱柱切成垂直的齐口,然后重新装入色谱柱。

断裂或破碎的进样口衬管确保进样口中的总流速为40 ml/min以上。

4、色谱柱在进样口中的位置不正确,可能载气流路存在密封垫的颗粒。

5、一支色谱柱上不能装入超过2-3 个接头。

多个接头会造成死体积(拖尾峰)问题。

6、超出色谱柱的温度上限会造成固定相和管表面的加速损坏。

这样会造成色谱柱的过分流失,活性组分形成拖尾,以及/或降低柱效(分离度)。

幸好热损坏是一个很慢的过程,因此,在色谱柱严重损坏之前还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可在高于温度极限的条件下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