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小学自然五年级上册《食物的旅行》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食物的旅行》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食物的旅行》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食物的旅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的身体》第三节《食物的旅行》。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旅行过程以及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掌握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旅行过程。

2. 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增强幼儿的健康饮食意识,使其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消化系统的组成及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旅行过程。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合作能力,增强健康饮食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消化系统示意图)、食物模型、卡片、PPT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食物,讨论食物进入身体后的旅行过程。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通过挂图、PPT等展示消化系统的组成及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旅行过程。

(2)教师讲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根据教师提供的食物模型,模拟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旅行过程。

4. 小组讨论(10分钟)(1)幼儿分组讨论如何保持消化系统的健康。

5. 互动游戏(10分钟)教师组织“健康饮食”互动游戏,引导幼儿正确选择食物。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消化系统示意图、食物旅行过程、健康饮食建议。

2. 板书形式:图文并茂,简洁明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旅行过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不足之处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医院消化科,了解消化系统的更多知识。

(2)开展家庭活动,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制定健康饮食计划。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讲解方式;2.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现;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处理;4. 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食物的旅行》PPT课件(2024)

《食物的旅行》PPT课件(2024)

2024/1/29
谷类
01
每天摄入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
50~100克。
蔬菜
02
每天摄入300~500克,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
水果
03
每天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为佳。
16
各类食物推荐摄入量
01
02
03
04
肉类
每天摄入40~75克,优先选 择瘦肉、禽肉和鱼肉。
概述了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 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以及它们在维 持生命活动和促进健康方面的作用。
31
健康饮食习惯重要性再强调
均衡饮食
强调了摄入各种食物, 确保身体获得所需的各
种营养素的重要性。
2024/1/29
适量饮食
指出了过量饮食对健康 的危害,提倡适量饮食 ,避免肥胖和相关疾病
的发生。
多样化饮食
定时定量饮食
鼓励人们尝试各种食物 ,以获得全面的营养, 同时增加饮食的乐暴饮暴食对 消化系统的不良影响。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性化营养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实现根据个人的基因 特征定制个性化的饮食建议,以满足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 。
可持续食物系统
5
食管:吞咽及蠕动作用
吞咽动作
通过食管上部的肌肉收缩 ,将食物推送至食管下部 。
2024/1/29
食管蠕动
食管下部的肌肉通过蠕动 作用,将食物缓慢推向胃 部。
防止反流
食管下括约肌的收缩可防 止食物和胃酸反流至食管 。
6
胃:消化液分泌与搅拌
胃液分泌
胃壁细胞分泌胃酸和内因子,有助于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024年《食物的旅行》ppt课件

2024年《食物的旅行》ppt课件
背景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不同文化的兴趣日益增长, 食物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关注。食物旅行 结合了旅游和美食体验,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
旅行目的和意义
目的
• 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了解不同地区的饮 食文化、食材来源、烹饪技艺以及与食物 相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
营养过剩或不足对健康影响
营养过剩
长期摄入过多的能量、脂肪和糖等营养素,容易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 慢性疾病的发生。
营养不足
长期摄入不足的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 降、贫血、发育不良等问题。特别是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营 养不足的影响更为严重。
05
食物旅行中可能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法
从埃塞俄比亚的英吉拉、摩洛哥 的塔吉因到南非的烤肉,领略非 洲独特的美食风情。
• 美洲路线
从墨西哥的玉米卷、美国的汉堡 到阿根廷的牛排,感受美洲多元 的饮食文化。
• 亚洲路线
从中国的川菜、日本的寿司到印 度的咖喱,体验亚洲丰富多样的 饮食文化。
时间
根据具体行程安排,每条路线的 时间长度可灵活调整,一般建议 在2-4周之间,以便充分体验和了 解当地饮食文化。
口腔
食管

小肠
大肠
食物在口腔中被咀嚼, 与唾液混合形成食团, 便于吞咽和消化。
食团通过食管进入胃, 食管的蠕动作用有助于 食团的推进。
胃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 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将食物分解为更小的分 子。
小肠是营养吸收的主要 场所,食物在小肠中与 消化液充分混合,被分 解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 物质,如葡萄糖、氨基 酸和脂肪酸等。
认识到食物不仅是满足生理需求的物质,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对食物文 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食物的旅行》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食物的旅行》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食物的旅行》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食物的旅行》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人体奥秘》第三节。

本节课详细介绍了食物从进入口腔开始,经过食管、胃、小肠、大肠,最终排出体外的过程。

内容包括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健康饮食习惯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知道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具体旅行过程,以及消化器官的功能。

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以及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食物模型、消化系统图、卡片、挂图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名幼儿扮演“食物”,通过表演形式展示食物的旅行过程,引发幼儿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关注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食物在口腔、胃、小肠、大肠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幼儿动手操作消化系统模型,加深对消化过程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消化系统的组成: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1)口腔:咀嚼、唾液淀粉酶(2)胃:胃酸、胃蛋白酶(3)小肠:胰液、肠液、胆汁、消化吸收(4)大肠:水分吸收、形成粪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旅行过程,并标注各消化器官的功能。

2. 答案:见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实践:与家长共同观察幼儿的饮食习惯,引导幼儿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2)组织实地参观:参观医院或科研机构,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真实情况。

(3)开展科普活动:邀请专家进行讲座,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人体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食物的旅行》含PPT课件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食物的旅行》含PPT课件
良习惯。
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意识培养
强调粮食的珍贵和来之不易,引 导学生珍惜每一粒粮食。
推广“光盘行动”,鼓励学生将 餐盘中的食物吃干净,避免浪费

通过PPT展示粮食浪费的严重后 果,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和责任
感。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食物的消化过程
学生了解到食物从口腔进入,经过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消化 器官的顺序和功能。
肺部
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参与气体交换和 酸碱平衡调节。
胰腺
分泌胰液帮助消化食物,同时产生胰岛素等 激素调节血糖水平。
皮肤
排泄汗液和皮脂等废物,同时调节体温和水 分平衡。
05
营养健康饮食观念培养
均衡膳食原则推广
强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肉 类蛋类、奶类豆类等食物的均 衡搭配,保证身体所需各种营 养素的摄入。
目的
通过本次公开课,使幼儿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有初步的认识,激发他们对人体奥秘的兴趣,培养幼儿 关注健康、科学饮食的意识。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了解食物在口腔、胃、小肠和大 肠等消化器官的作用及变化;认 识主要消化腺(如唾液腺、肝脏 、胰腺)及其分泌的消化液对食
物消化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PPT课件、参与互动游 戏等方式,让幼儿直观感知食物 在人体内的旅行过程;引导幼儿 学会用简单的图表记录自己的观
讨论法
引导学生围绕饮食健康和 生活习惯等话题进行讨论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 考能力。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提问互动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 答,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饮食健康和生活 习惯的重要性,并分享自己的 见解和体会。

大班科学公开课优质教案《食物的旅行》

大班科学公开课优质教案《食物的旅行》

大班科学公开课优质教案《食物的旅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的身体》第三节《食物的旅行》。

详细内容包括:食物的消化过程,各个消化器官的作用,以及如何健康饮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过程,知道各个消化器官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食物的消化过程,各个消化器官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食物模型、人体消化系统图、PPT课件。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食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食物在我们的身体里是如何旅行的吗?”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播放PPT课件,展示人体消化系统图,引导学生了解各个消化器官。

(2)教师通过讲解和提问,帮助学生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以苹果为例,讲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过程,强调各个消化器官的作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两人一组,根据所学知识,互相讲解食物的旅行过程,加强记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食物的旅行》2. 内容:(1)消化器官: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2)消化过程:咀嚼、吞咽、消化、吸收、排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画图的方式,展示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过程。

(2)简述各个消化器官的作用。

2. 答案:(1)见附件。

(2)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食物的旅行过程和各个消化器官的作用。

但在课堂提问环节,部分学生回答不够积极,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课堂参与度。

2. 拓展延伸:(1)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动物的消化系统。

(3)开展家庭实践,观察家人的消化情况,分享心得。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

小学科学《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优质课件

小学科学《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优质课件
小学科学
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1
一、聚焦
食物进入身体后, 还会经历哪些器官,是按照什么样的路线进行的?
谁有想法?
2
二、探索 食物在人体里的“旅行”路线
3
三、研讨
对照 “科学家研究绘制出的人体消化系统图” 说说自己的合理想法
你现在的 想法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三、研讨食物在人体内“旅行”过的消化器官
(初步消化 ) 口腔 (运输通道 ) 食道
胃(进一步消化)
(吸收营养 ) 小肠
大肠
(吸收多余的水分,
形成、贮存粪便)
5
模模拟拟实实验验
用手捏软管,模拟食道的蠕动 用手揉捏塑料袋,模拟胃的蠕动
6
食物在体内被消化吸收的完整过程视频
7
四、拓展:怎样来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8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 呢?
9
谢谢观看 !
2020/9/11
10

2024年《食物的旅行》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2024年《食物的旅行》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2024年《食物的旅行》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人体奥秘》第三节《食物的旅行》。

详细内容包括:食物的消化过程、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在体内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

2. 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食物的消化过程、消化系统的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消化系统模型、食物卡片、PPT课件。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医生,给小朋友们讲解食物进入人体后的旅行过程。

邀请小朋友扮演食物,模拟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旅行。

2. 例题讲解(10分钟)使用PPT课件,展示食物的消化过程和消化系统的组成。

结合模型,讲解食物在体内的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小朋友们根据所学知识,用画纸和彩笔绘制消化系统。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小组讨论(5分钟)提问环节,检验小朋友们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食物的旅行消化过程: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系统组成:消化器官、消化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食物的旅行路线图。

答案:按照消化过程,从口腔开始,依次画出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答案:示例: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定时定量,保持身体健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小朋友们掌握了食物的消化过程和消化系统的组成。

但在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小朋友表现不够积极,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小朋友们参观医院消化科,了解消化系统的真实面貌。

同时,开展家庭饮食调查,了解小朋友们的饮食习惯,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角色扮演活动。

2. 例题讲解中对食物消化过程和消化系统组成的阐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小学自然五年级上册《食物的旅行》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第二课食物的旅行
食物的旅行
一、教材分析
《食物的旅行》是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们的身体》中第五课。

本节课
主要是让学生在对消化的原有认识、理解基础之上,通过对比消化器官图,猜
想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过程,初步认识主要消化器官的功能,并建立起食物消化
需要多个器官共同参与完成的认识。

本课教学涉及到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摄入体内,分解、消化食物并吸收营养物质。

在前面的课程中,以“食物与营养”为课题,初步
认识了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而本课接上课内容,既
回答了“身体如何获得食物中的营养?”的问题,又提及,为下节课进一步了
解“营养与健康”做铺垫。

《食物的旅行》由“引入”、“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知识巩固与拓展”三个环节构成,既是学习人体四大系统之一的消化
系统的重要部分,同时承上启下,为学生对身体的认识形成整体概念。

二、学情分析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人体的消化系统对于他们而言还是比较陌生的,即
使了解各消化器官都有哪些,也不清楚这些器官是什么样的,都有怎样的功能
和特点,由于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本身就比较枯燥,纯理论的讲解可能达不
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学生
感兴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消化器官作为消化吸收食物中营养成分的重要器官,应该得到学生的重视。

在对消化器官的学习中,应该将学生引导到认识各部分功能的道路上去。

学生
通过认识各部分消化器官的功能,可以初步明确,身体内部有一整套的器官来
分解食物。

不同的消化器官形态不同,作用也不同。

食物进入人体以后是在一
整套消化器官作用下才被吸收利用的。

所以,本课教学中以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自学能力为主要目的,我从食
物导入,利用视频资料,讲述消化系统的组成、功能和食物的变化。

以小组合
作的方式交流信息,自主找寻答案为教学方式,并采取以学生自学、合作学习
为主要形式。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录像、图片等,初步了解人体消化管的组成。

2、通过阅读和模拟食物在胃中的消化,初步了解各消化器官的作用以及食物的消化过程,知道食物只有消化成小分子物质,人体才能吸收。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人体的各个消化器官,初步了解他们的作用。

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五、教学准备:
人体模型、开水、多酶片、蛋清、玻璃棒、录像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的
引入
请学生吃花
生,并思考课件上
的问题。

一边吃花生,一
边思考食物经过
了哪些地方?
了解消化器官的名称和作用
今天,我们就
跟随花生,在人体
内旅行。

引导学生认识
各个消化器官的名
称。

(学生或许会
说出,口腔、咽、
食道。

小肠。


肠、肛门在观看视
频以后略作介绍)
播放视频
完成活动作业

猜测:人的消化
器官包括哪些?
观看视频,了解
各个消化器官。

完成活动作业一
根据下图写出各
标号对应的人体
消化器官的名称
学生了解
各个消化
器官的名
称。

引导请学生说一说,食物在人体内经历的主要过程。

着重介绍小肠、大肠。

根据食物的旅行线路,分别介绍人体消化道的几个器官名称(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发放材料,讲明拼搭消化器官的要求,完成后请学生根据完成的图,来说一说消化的顺序。

指导完成活动作业二
讲解食物的消观察与讨论:
通过模型观察食
物在人体内的
“旅行”,说一
说各个器官的作
用。

认真观察课件并
理解
1)根据食物的旅
行线路,按顺序
说出人体消化道
的几个器官名称
2)了解各个器官
的主要作用。

完成拼搭并交
流。

1、完成活
动作业二
按顺序填写出
人体消化道器

学生了解
食物必须
先经过消
化,才能
被吸收,
口腔、胃
是消化食
物的主要
器官,营
养主要是
靠小肠来
吸收的。

让学
生知道食
物的消化
不仅要靠
在消化道
内被研
磨,还需
化不仅要靠在消化道内被研磨,还需要肝脏、胆囊等器官分泌的消化液帮助消化,所以这些器官也是人体的消化器官。

2、讨论:
除了消化道器
官外,还有哪
些器官也是人
体的消化器
官,为什么?
要消化液
帮助消
化。

模拟食物在胃中的消化演示实验(模拟蛋
白质在胃中的消化
过程)
1)将蛋清拌匀,倒
入沸水中,出现白
色丝状物,说明不
能溶于水。

2)在杯中加入碾碎
的“多酶片”(模
拟胃蛋白酶的作
用),搅拌。

3)观察:丝状物逐
渐消失,说明溶解
在水中了。

仔细观察实
验,理解食物在
消化液的作用
下,进行消化的
过程。

要让学生
了解食物
的消化过
程除了物
理消化主
要是靠消
化液进行
化学消
化。

总结1、根据给出的介
绍,猜出食物分别
藏在哪些器官中?
2、根据PPT中的展
示,将器官名称与
其作用相互连线。

拓展:
如何保护我们的消
化器官?
学生思考并连
线
回顾并总
结课堂上
学习的内
容。

活动手册
根据下图写出各标号对应的人体消化器官的名称,并按食物经过的顺序排序(填编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