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标本合格的标准

合集下载

痰液及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简易操作规程

痰液及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简易操作规程

、痰液及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标准操作流程1 观察标本合格后操作。

一般为晨痰,再留取痰之前刷牙、反复漱口,应从气管深部咳出痰,吐进无菌容器内送检。

涂片白细胞小于10,上皮细胞大于25为不合格痰,相反白细胞大于25,上皮细胞小于10-25为合格痰标本。

2 点燃酒精灯,尽量保证无菌中间。

3 接种环灭菌—待冷却后—取痰液—接种到血平板、中国兰平板(或麦康凯平板上)。

平板划线分离培养:(1)用接种环将标本涂布在平板第一区域并作数次划线,在第二三区依次用接种环划线。

(2)每划一区域应将接种环烧灼一次,冷却后再划下一区域,每一区域得划线应接触上一区域得接种线2-3次使菌量逐渐减少以形成单个菌落。

(3)划线完毕将平板加盖倒置(琼脂平板得底部向上)于35°C培养18-24小时。

4观察菌落特征涂片染色,确定阳性菌、阴性菌、球菌还就是杆菌后鉴定种属。

5 做药敏试验-------报告结果。

便培养标准操作流程1、收取有粘液或脓血、稀水粪便标本。

2、点燃酒精灯,尽量保证无菌中间。

3、接种环灭菌—待冷却后—取粪便—接种到血平板、SS平板、中国兰平板(或麦康凯平板上)。

平板划线分离培养:(1)用接种环将标本涂布在平板第一区域并作数次划线,在第二三区依次用接种环划线。

(2)每划一区域应将接种环烧灼一次,冷却后再划下一区域,每一区域得划线应接触上一区域得接种线2-3次使菌量逐渐减少以形成单个菌落。

(3)划线完毕将平板加盖倒置(琼脂平板得底部向上)于35°C培养。

4培养18-24小时后观察菌落特征涂片染色,确定阳性菌、阴性菌、球菌还就是杆菌后鉴定种属。

5 做药敏试验-------报告结果。

尿培养标准操作流程1 收取晨尿第一泡清洁中段尿。

(把外阴用肥皂清洗一遍,再用清水清洗两遍,待干或用干净布擦干)用导尿管得病号需新换导尿管后取标本2 点燃酒精灯,尽量保证无菌中间。

3 接种环灭菌—待冷却后将标本混匀,用定量接种环取尿液1ul(大约一接种环)—接种到血平板,接种环灭菌---待冷后取标本接种到中国兰平板(或麦康凯平板上)。

合格诱导痰痰液标本的标准

合格诱导痰痰液标本的标准

合格诱导痰痰液标本的标准
合格的诱导痰痰液标本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采集时,受试者需漱口,并深咳出肺部的痰。

同时,采集过程中应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保持饮食清淡,禁止抽烟和喝酒。

在低倍镜下检查痰液时,白细胞应大于25个,鳞状上皮细胞应小于10个,或者白细胞与鳞状上皮细胞的比值应大于2.5。

合格的痰液标本应为黄色、灰色、血性、铁锈色、稠厚、团块状,不应有杂质、清稀、泡沫状。

不合格的痰标本应拒收并重新提取,不可进行培养鉴定。

采集的痰液应立即送检,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在10分钟内送检,以避免痰液内杂菌生长和病菌自溶现象对检出结果的影响。

合格的痰液标本还应满足细胞活力不小于50%,痰液重量应大于等于1克,且调节细胞的悬浮密度应达到1×106个/ml。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1。

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及合格痰的评判标准

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及合格痰的评判标准

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及合格痰的评判标准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以及合格痰的评判标准呀。

先说这采集的注意事项呢。

哎呀呀,在采集之前呀,患者一定要先用清水漱口哦,这是为啥呢?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口腔内正常菌群的污染呀!采集的时候呢,一般是深咳出来的痰才好呢。

可不能随便吐一口就了事呀!如果是使用诱导痰采集的方法,那更得小心谨慎啦。

还有哇,采集痰标本的容器一定要是无菌的呢,这很重要的呀!不然被其他细菌污染了,那检测结果可就不准确啦!
再来说说合格痰的评判标准吧。

哇,合格的痰标本呢,在外观上就有讲究的呢。

一般是脓性或者黏液性的痰液比较好呢。

如果痰看起来很稀薄,像口水一样,那可能就不太合格喽!而且呀,合格的痰里面要有足够多的白细胞和较少的上皮细胞呢。

这是为啥呢?因为白细胞多说明有炎症反应呀,而上皮细胞太多的话,很可能是采集的时候混入了太多口腔或者呼吸道上部的细胞啦,这样的标本可能就不太能准确反映下呼吸道的感染情况呢!总之呢,在进行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这些注意事项来做,这样才能得到合格的标本,检测结果也才会准确呀!朋友们,一定要记住哦!。

临床痰合格标本标准及细菌浓度指示致病菌指标

临床痰合格标本标准及细菌浓度指示致病菌指标

临床痰合格标本标准是及细菌浓度指示致病菌指标肺炎治疗离不开病原体的诊断,下呼吸道分泌物或痰无疑极易受到污染。

有慢性气道疾病者、老年人和危重病病人等,其呼吸道定植菌明显增加,影响痰中致病菌的分离和判断。

在采集呼吸道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时尽可能在抗菌药物应用前采集,避免污染,及时送检,结果起到指导治疗作用。

目前常用方法有:1.痰:采集方便,是最常用的下呼吸道病原学标本。

采集后在室温下 2 小时内送检。

先直接涂片, 光镜下观察细胞数量,如每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10个, 白细胞>25 个,或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 <1:2.5,可作为污染相对较少合格标本接种培养。

痰定量培养分离的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浓度≥107cfu/mL,可以认为是肺部感染的致病菌;≤104cfu/mL为污染菌;介于两者之间建议重复痰培养;连续分离到相同细菌,105~106cfu/mL 连续两次以上, 可认为是致病菌。

2.经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受口咽部细菌污染的机会较咳痰为少,吸引物细菌培养其浓度≥105cfu/mL,可认为是致病菌,低于此浓度则多为污染菌。

3.防污染样本毛刷:细菌≥103cfu/mL,可认为是致病菌。

4.支气管肺泡灌洗:细菌≥104cfu/mL 防污染BAL标本细菌≥103cfu/mL,可认为是致病菌。

5. 经皮细针吸检和开胸肺活检: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好,但由于是创伤性检查,容易引起气胸、出血等并发症,临床一般用于对抗菌药物经验性治疗无效或其他检查不能确定者。

6. 血培养和胸腔积液培养:肺炎病人血培养和痰培养分离到相同细菌,可确定为肺炎的病原菌。

如仅为血培养阳性, 但不能用其他原因如腹腔感染、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解释菌血症的原因,血培养的细菌也可认为是肺炎的病原菌。

胸腔积液培养到的细菌基本可认为是肺炎的致病菌。

7. 尿抗原试验:包括军团菌和肺炎链球菌尿抗原。

8. 血清学检查:测定特异性 IgM 抗体滴度,如急性期和恢复期之间抗体滴度有 4 倍增高可诊断,支原体、衣原体、嗜肺军团菌和病毒感染等多为回顾性诊断。

以下痰液标本符合

以下痰液标本符合

以下痰液标本符合
痰液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样本之一,检测痰标本的合格,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痰标本合格的四个标准:
首先,痰液样本应符合采样标准,即在清晨起床后、未进行口腔卫生和进食的情况下进行采集。

其次,痰样本应采集足够的量,一般建议不少于2ml。

第三,采集后应尽快送往实验室处理,避免过度吞咽和长时间存储对痰液的影响。

最后,样品的温度和湿度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

除了上述标准,我们还需注意痰液样本中的其他影响因素,如血液、唾液和口腔分泌物等,这些因素会干扰检测结果,应加以排除。

因此,在痰标本的采集、保存和检测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应的操作规范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痰液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样本之一,其质量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只有符合痰标本合格的四个标准和相应的操作规范,才能确保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三甲医院痰标本采集标准

三甲医院痰标本采集标准

痰标本采集评价标准科室:姓名:评委:时间:得分:项目考核要点分值扣分得分治疗盘:检验条码、根据检验目的准备标用物不全缺一项扣1分物本容器(检便盒);PDA;速干手消液;下 6 物品摆放不合理扣0.5分(车上、品层:生活/医用垃圾桶。

车下)准处置车脏扣1分备洗手液瓶及架脏扣1分1.仪表端庄,着装整洁、戴帽子(佩戴医着装不合格扣每处扣3分用外科口罩、护目镜)12 头发漏于外面扣1分未佩戴防护用品每处扣3分操2.电脑前双人核对医嘱(办公室),打印检未双人核对扣1分验条码 3 未在办公室核对医嘱扣1分未打印检验条码扣1分3.处置室准备用物未检查手消剂有效期一项扣1分(1)检查手消剂有效期未检查手消剂开封有效期扣1分(2)洗手、戴口罩(3) 检查一次性物品有效期及功能状态(4)PDA扫描核查标本项目,检验条码分10 未一次性物品有效期一项扣0.5分检查不实扣0.5分未用PDA扫描标本项目核对扣1分条码未贴、贴错相应痰标本各扣1别贴在相应便标本盒分(5)洗手,摘口罩未洗手一次扣1分在处置车上方洗手扣0.5分洗手不实扣0.5分(第一次七步洗手法,其余可省略需说明)作4.敲门进病室,携用物至患者床旁,问候患者,自我介绍,PDA扫描腕带(口述扫描成功)双向核对(第一次)患者、腕带、床尾卡,解释说明目的。

10进病室未敲门扣1分未问候患者扣1分未做自我介绍扣1分PDA未处于备用状态(屏幕未亮、扫描时未发出红光)扣1分;未用PDA扫描腕带双向核对患者扣1分未口述扫描成功扣0.5分未查床尾卡扣1分核对不实扣0.5分核对床号、姓名错误一项扣2分说明目的扣1分5. 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有无发热史(近14 天内)异地接触史,取得配合程度。

评估内容不全缺一项扣1分未按流程打开医用生活垃圾桶盖一次扣0.5分后打开医用生活垃圾桶盖而未洗手15扣1分未询问发热史、异地接触史各扣2分要6. PDA机再次扫描腕带(口述扫描成功),未用PDA扫描腕带核对患者姓名、扫描检验标签(核对正确),核对(第二次)患者与检验标签信息是否相符。

痰液及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简易操作规程

痰液及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简易操作规程

.痰液及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标准操作流程1 观察标本合格后操作。

一般为晨痰,再留取痰之前刷牙、反复漱口,应从气管深部咳出痰,吐进无菌容器内送检。

涂片白细胞小于10,上皮细胞大于25为不合格痰,相反白细胞大于25,上皮细胞小于10-25为合格痰标本。

2 点燃酒精灯,尽量保证无菌中间。

3 接种环灭菌—待冷却后—取痰液—接种到血平板、中国兰平板(或麦康凯平板上)。

平板划线分离培养:(1)用接种环将标本涂布在平板第一区域并作数次划线,在第二三区依次用接种环划线。

(2)每划一区域应将接种环烧灼一次,冷却后再划下一区域,每一区域的划线应接触上一区域的接种线2-3次使菌量逐渐减少以形成单个菌落。

(3)划线完毕将平板加盖倒置(琼脂平板的底部向上)于35°C培养18-24小时。

4观察菌落特征涂片染色,确定阳性菌、阴性菌、球菌还是杆菌后鉴定种属。

5 做药敏试验-------报告结果。

便培养标准操作流程1.收取有粘液或脓血、稀水粪便标本。

2.点燃酒精灯,尽量保证无菌中间。

3.接种环灭菌—待冷却后—取粪便—接种到血平板、SS平板、中国兰平板(或麦康凯平板上)。

平板划线分离培养:(1)用接种环将标本涂布在平板第一区域并作数次划线,在第二三区依次用接种环划线。

(2)每划一区域应将接种环烧灼一次,冷却后再划下一区域,每一区域的划线应接触上一区域的接种线2-3次使菌量逐渐减少以形成单个菌落。

(3)划线完毕将平板加盖倒置(琼脂平板的底部向上)于35°C培养。

4培养18-24小时后观察菌落特征涂片染色,确定阳性菌、阴性菌、球菌还是杆菌后鉴定种属。

5 做药敏试验-------报告结果。

尿培养标准操作流程1 收取晨尿第一泡清洁中段尿。

(把外阴用肥皂清洗一遍,再用清水清洗两遍,待干或用干净布擦干)用导尿管的病号需新换导尿管后取标本2 点燃酒精灯,尽量保证无菌中间。

3 接种环灭菌—待冷却后将标本混匀,用定量接种环取尿液1ul(大约一接种环)—接种到血平板,接种环灭菌---待冷后取标本接种到中国兰平板(或麦康凯平板上)。

如何留取合格的痰标本护理科普

如何留取合格的痰标本护理科普

如何留取合格的痰标本护理科普痰为呼吸科住院患者最方便及常用病原诊断学标本,对疾病的诊断和指导用药特别是抗生素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临床微生物标本规范化采集和送检-中国专家共识总则:感染性疾病的正确诊治需要正确的病原学检测作为指导,而正确的病原学检测其前提是采集和送检合格标本。

一、痰是如何产生的?气管支气管的内壁黏膜由纤毛柱状上皮和杯状细胞组成,黏膜下层含较多的黏液腺和浆液腺。

正常情况下,杯状细胞和腺体分泌少量黏液覆盖在黏膜层表面,对黏膜起保护作用,可保持气管黏膜的湿润以便把吸入气管支气管内的灰尘颗粒、细菌等粘附住,阻挡其进入肺组织深处,然后,在借助于纤毛柱状上皮的纤毛摆动,把它们排到气管上端的喉头部位,经口腔咯出即为痰。

二、痰液检查的目的:留取痰液标本检查可以协助诊断某些呼吸系统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肺炎等。

可以确诊某些呼吸系统的疾病,如:肺结核、肺癌、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肺吸虫病等;留取痰液标本还检查痰液中的致病菌,为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观察疗效和预后判断。

三、痰标本质量合格评定标准痰标本的质量判断标准将涂片分为3类:较理想标本,鳞状上皮细胞<10个、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可接受标本,鳞状上皮细胞10~25个、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且细菌种类≥3种;不合格标本,鳞状上皮细胞>25个/低倍视野四、痰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痰标本采集应遵守的一般原则: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痰标本;使用专门的无菌痰培养杯,避免污染。

采集真正病灶部位的标本,避免周围共生微生物的污染。

痰标本的量应足量,应>1ml。

痰标本采集后应在半小时内送检,一般不得超过2小时;延迟送检的标本应该置于4℃保存,保存标本应该在24小时送检;采集过程应有医生、护士的指导。

五、痰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1.自然咳痰法:常规痰液标本采集应以清晨为佳,清晨痰量多,同时含菌量较大;嘱患者予以清水漱口至少三次,以清除口腔固有的定植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痰标本合格的标准
痰标本是临床检验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重要标本之一,因此其合格与否
关系到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为了确保痰标本的质量,需要制定一定
的合格标准。

以下是痰标本合格的标准。

1.采样时间:痰标本的采集应在早晨患者起床后进行,因为这时痰液
最易咯出,且控制饮食、情绪等因素对痰液质量的干扰最小。

2.采样部位:痰标本的采集应从下呼吸道采集,以减少口腔和咽喉的
细菌污染。

常用的采样方法有咳嗽咯痰和纤维支气管镜导管吸引。

3.标本容器:采集痰液的容器应为无菌、干燥、密封,以防止痰液的
外界污染。

一般常用的容器有无菌塑料瓶、塑料袋等。

4.样本量:标本的数量应充足,一般要求不少于5mL,以确保后续检
验能够进行多次的培养和分离。

5.标本外观:痰液应呈黏稠状,颜色为灰白或黄绿色,有时伴有粘液、脓液或血。

6.标本清洁度:痰标本应该是清洁的,避免污染杂质的存在,如食物
残渣、唾液等。

7.标本保存:痰标本应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以防止细菌的数量
和活力的丧失。

在采样后应尽快送到实验室或者冷藏保存,但需避免标本
冷冻。

8.品质控制:对于痰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运送应建立相应的质控程序,确保标本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9.标本信息标示:在标本容器上需要标明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
样本类型、采集时间等信息,以免发生混淆。

10.检测项目:痰标本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测项目,包括病
原微生物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等。

综上所述,痰标本的合格标准包括采样时间、采样部位、标本容器、
样本量、标本外观、标本清洁度、标本保存、品质控制、标本信息标示和
检测项目等方面。

只有满足这些标准,才能够保证痰标本的质量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