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启功的成就是什么
中国当代书画家启功生平简介

中国当代书画家启功生平简介启功,自称“姓启名功”,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
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当代书画家启功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启功生平简介很多人对启功简介感兴趣。
启功顾名思义是姓启名功,不过据说这是他自己说的。
想一下觉得启这个姓是蛮稀少的,我是第一次听说,他是我国的名人,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作为,尤其是在书法这一块。
他出生于1912年,死于2005年,总共在世上活了93年,是一位高龄的名人。
他是满族人氏,他是真正的大家,而且不仅仅是一方面的大家,是多方面的。
启功先生在中国当代的教育、书画、鉴定等方面都有涉及,而且还是行家,另外对古典文学、诗歌等也很有研究。
但他最基本的职位还是教授,他曾经担任过北京师范大学的副教授和教授,教的是语文,总共是当了六十多年的大学老师。
后来也担任了其他好几种职位,例如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
启功先生的一生过得并不是很平稳。
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然后是和自己的祖父一起生活。
为了保他平安,他的祖父让他拜了一个喇嘛为师,所以他在佛学方面也有所涉及。
而且经过了文革等艰苦时期,所以他一生的经历十分丰富。
启功先生一生做过多种职业,一开始他仅仅是一个国文教员;1935年是大学美术系的助教;1938年又任大学的国文讲师;1952年后就身兼多职,例如,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他的职业其实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
启功先生的主要成就是在书画方面,在字体方面也留有著作,如古代字体论稿等。
他自己创造了“启体”,绘画以山水竹石为主。
总之涉猎甚广的他给中国留下了很多东西。
以上就是启功简介,通过启功简介让我们后人了解到了启功先生丰富多彩的一生。
书法家启功怎么谈书法启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他在书法方面有很深的研究,还自创了叫“启体”的书写字体。
所以他关于书法也有很多认识。
尤其是启功谈书法尤为出名。
启功先生字元白

启功先生字元白,又作元伯,满族,1912年7月26日生于北京。
启功先生出身于皇族支系,但根据爵位累降制的规定,他家族逐渐没落。
先生一周岁时,父亲即因病去世,他便随曾祖父和祖父生活。
四岁时即入私塾读书。
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先生自幼即受到严格的启蒙教育和良好的道德熏陶。
不幸的是,1922年先生十岁时,曾祖父和祖父先后去世,同年,家中还有多人故去,家业因偿还债务和办理丧事而破产,先生和寡母及未出嫁的姑姑,只得过起举步维艰的生活。
直到1924年,先生12岁时,曾祖父和祖父的几位门生非常同情他们“霜媳弱女,同抚孤孙”的遭遇,酬资仗义相助,先生才得以插班就读于汇文学校小学部,1926年升入中学,但高中未毕业便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在此期间及之后,由于先生想找到一份喜爱并适宜的职业,曾先后随戴姜福(绥之)先生学习古典文学,随贾羲民(尔鲁)先生、吴镜汀先生学习中国绘画。
其间,为维持生计,先生曾教过家馆。
1933年,经曾祖父的一位门生傅增湘先生介绍,先生得以结识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先生。
陈校长对他的评价是“写、作俱佳”,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
他从此遇到了培育并影响他终生的恩师。
陈校长先安排他到辅仁附中教国文,但不到两年,便被分管附中的某院长以他“中学未毕业就教中学不合制度”为由而辞退。
1935年,陈垣先生又安排他到辅仁大学美术系任助教,美术系的领导仍是那位院长,一年多后,再次以“学历不够”为由将其辞退。
当时正值北平沦陷时期,在日伪的统治下,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为了维持生活,先生只得不辞辛苦,教两处家馆,闲时便集中精力读书,研究书法绘画。
这时他的绘画在社会上已名声雀起,间或可以出售,补贴家用。
陈垣先生坚信启功先生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青年,不应被埋没,便于1938年秋季开学时,请他回到辅仁大学任国文系讲师,教授大一普通国文。
这是陈垣先生亲自掌教的一门课程,于是再也不会有人解聘他了。
从此他再没有离开辅仁大学和教育岗位。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先生在辅仁大学晋升为副教授,先后教授过“国文”、“中国文学史”、“中国美术史”、“历代韵文选”、“历代散文选”等课程。
启功先生和他的几位恩师

启功先生和他的几位恩师作者:赵仁珪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1年第18期“敬老崇文”是中央文史研究馆的办馆方针,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事业和从事这一事业的资深文人的尊重。
这些人在享受这一尊重的同時,也应该身体力行地传承这一美德。
已故的第六任老馆长启功先生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和恩师之间的感人故事就是对“敬老崇文”的最好诠释。
翻检一下启先生所写的各种简历,即使仅仅三四百字,也必定详尽地填上自己从何年、从师何人及何业。
他的解释是:如果没有他们过去的教诲,就没有我现在的启功,他们就是我的大树,就是我的井,就是我学、艺生命的源头。
而在生活中启先生也常在各种场合谈起这些老师:戴姜福、贾羲民、吴镜汀、溥心畬、溥雪斋、齐白石等人,当然还有他的大恩师陈垣先生,并饱含感情地写下很多纪念文章,如《记我的几位恩师》、《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艺术生涯》、《记齐白石先生轶事》及纪念陈垣先生的长文《夫子循循然善诱人》等。
终身不渝的感恩之心作为学生对老师的“敬”与“崇”,首先要保有一颗由衷的、终身不渝的感恩之心,这才称得上人性善、人性美,这才能与那种用之则敬,不用则弃,以致借标榜老师来树立自己的功利之徒、市侩小人判若云泥。
贾羲民(字尔鲁)先生,是启先生学习绘画的第一位老师,贾先生虽在绘画史上没有太高的地位,但他博通经史,尤善于书画鉴定,他的画属于典型的“文人画”。
这种画风对启先生影响至深。
而启先生从他身上受惠最深的当数书画鉴赏和鉴定。
那时故宫每月前三天的门票由一元优惠到三角,贾先生每月都趁机带启先生去看画,边看边讲,启先生自称自己的书画知识就是这样“熏”出来的,并常感慨道:“这就叫‘润物细无声’啊。
”吴镜汀(名熙曾)先生的画名就高得多了。
他的画更注重画理安排和笔墨技巧,在当时被称为“内行画”,尤擅长模仿和解析不同画家的不同笔法,并示范、传授给学生。
在吴先生的指导下,启先生临摹了很多大师的作品,不但在绘画技巧上打下更坚实的基础,而且也大大提高了鉴别能力,因为一看笔法,就知道这是谁的习惯和路数。
启功观后感300

启功观后感300启功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教育家,其艺术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赞赏。
近日,我有幸欣赏了启功先生的艺术作品,深受震撼和触动。
通过观看启功先生的作品,我体悟到了他卓越的创作才华和深邃的艺术思想,同时也对他高尚的品行和崇高的人生态度产生了深深的敬佩。
启功先生的艺术作品以山水画和楷书著称,他的山水画作品堪称经典之作。
启功的山水画境界高超,能够巧妙地运用线条和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山水的壮丽和宏伟。
在他的笔下,群山重叠、江河蜿蜒、云雾缭绕,构成了宏大而磅礴的山水画卷。
而且他善于捕捉大自然景色中的瞬间变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确的构图,将山水的魅力和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观赏启功的山水画时,我仿佛进入了画面中,感受到了山水的宏大和壮丽,也深深感受到了艺术家灵魂的卓越之处。
而启功的楷书则更是闻名遐迩。
楷书是中国传统书法中最为正统的一种,要求字形规整、结构严谨、笔画遒劲有力。
启功先生笔下的楷书达到了极致的境界,每一个字都如同铁石相击,刚劲有力。
他善于运用笔墨的粗细变化、点画的撤补来丰富字体的层次感,使每个字都饱含了浓厚的艺术气息。
启功的楷书给人以庄重和沉稳的感觉,读者在欣赏时也仿佛沉浸在一片肃穆的书香之中。
通过观看启功的楷书作品,我不能不对其创作的精湛技艺和艺术修养赞叹不已。
除了艺术创作方面,启功先生还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
他对于书法和绘画的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
启功先生提倡"先形后神,先写形势,后表神韵"的创作方法,倡导艺术家要不断地学习和钻研,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和创作水平。
他主张艺术家要有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用自己的艺术创作去弘扬中华文化,为祖国的繁荣做出贡献。
启功先生曾创建了启功艺术学院,为后来的艺术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深受学生和艺术界的认可和推崇。
在启功先生的艺术作品和人生观中,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
启功先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的画作和书法融汇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当代最后一位书法大师启功,你怎么评价他的书法作品呢

当代最后一位书法大师启功,你怎么评价他的书法作品呢?头条定义当代最后一位书法大师启功,这是头条艺术评论家对启先生书法最洽如其份的评价,启先生为人:满襟和气春如海,启先生为文:笔端风雨驾云涛!《一》启先生对中国书法有四大贡献(l)汉字黄金分割率:是启先生经过发明六十年的坚辛探索,发明了写字的黄金分割率,提出了普通人怎样写好字的方法论,写出了:用笔何用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
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
(2)书法结字为上论:启先生打破了千年以来,古人认为的写书法柔毫书汉字以‘’用笔为上‘’的定论,提出了‘’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的结字为上的理论,这比苏轼的书法‘’撑上水船‘’蔡邕的‘’书法九势说‘’,子昂的‘用笔为上。
千古不易’论,还有包世臣的‘石工镌字论’都显然进了一大步。
(3)执笔方法:千百年来大小书家谈拿笔方法众说纷纭,1978年启先生给了沙孟海先生一页唐画残片,这是日夲朋友中村不折旧蔵的吐鲁蕃唐画,画中人执笔斜握,还有《五代校书图》《李公麟莲社图》梁楷的《黄庭换鹅图》都是斜拿笔,就象今天拿铅笔一样,更可笑的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何子贞‘’鸡爪执笔法‘’等,总让后学者如入五里云雾云中,启先生拨云见日,(唐朝人的执笔方式)八八年有一次在师大红六楼,启先生拿着学生大楷写字,我问启老怎样用笔好,先生说:用笔没有死规定,你想怎么拿,自已定,别迷信,先生看着我两银发直惊讶不解,就说一个朝代一种方法,宋朝以前你看闫立本校书图是怎么执笔的,宋以后写字高案髙椅,写字姿式和用笔应适应当时的生活用具,启先生用笔观让我们今人茅塞顿开。
(4):《论书绝句百首》是启先生用诗写的中国书法史,先生对流芳百代的各朝书家都有涉猎评价,对流传至今的各种碑帖简椟写经诗书石刻等都有描述,对争论纪年的历代书讼世说都有精论,对贬赵卑唐热捧汉魏师笔师刀等高见频出,如先生写赵子昂:绝代天骄学力深,吴兴字欲擬精金。
纤毫渗漏无容觅,但觉微馀爱好心。
启功:书画碑帖全能的鉴定家

28启功:书画碑帖全能的鉴定家□ 王连起2005年夏,启功先生逝世,我在纪念先生的文章开篇写道:“启功先生逝世,中国失去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国学大师,一位并世少有的伟大教育家,一位独步当代甚至不让古人的大书法家,一位可以说完美继承了中国文人画优良传统的画家,一位才思敏捷而又能入古出新的诗人,一位古书画碑帖全能的权威鉴定家;于我,则从此失去了一位悉心指教关心、爱护我的恩师。
”从1978年至先生逝世,我大概是向先生登门请教最勤的人之一。
每看到各色人等向先生求字、求画,无论春秋寒暑,无休无止,我便不由得想起元代诗人方回写赵孟頫的诗:“不合自以艺能累,天下善书今第一……小者士庶携卷轴,大者王侯掷缣帛。
门前踏破铁门限,苦向王孙觅真迹。
”都是旧王孙,都有各方面超人的艺术才能,正缘于此,先生同赵孟頫还有一个非常相似之处,这就是元诗四大家之一的杨载在赵孟頫行状中说的:“然公之才名,颇为书画所掩,人知其书画而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而不知其济济之学。
”所以,我虽然这里谈的是古书画碑帖鉴定,但行文伊始,还是要把先生的学术和教育成就放在前面的。
最近看到一种分类法,将三位鉴定家老先生各自贴上一个标签:徐邦达先生是技术鉴定,谢稚柳先生是艺术鉴定,启功先生是学术鉴定。
还有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讨论《溪岸图》时的美国的高居翰、方闻和中国的启功,也都各给定了一个什么派,启先生大概是经验派吧。
但中国古代书画鉴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除需要艺术本身各方面的知识外,还需要其他一切有助于鉴定的学问。
术业有专攻,专家各有所长,绝不能偏废,也不能以此代彼,用简单的名派称谓来区分,是不准确的。
徐邦达先生解放初至“文革”结束确实搁置了画笔,但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是成名的画家了,其书法笔法变化之丰富,亦为当代少有。
启功先生早年是为了题画才发愤练习书法的,其画名,特别是书名更是无法否定的。
另外,更有人将传统的书画鉴定方法称之为“眼学”鉴定,而将依靠科技手段检测的方法称为“科学”鉴定,并将二者对立起来。
佛心妙手启功

佛心妙手(启功佛心妙手(启功)《佛心妙手(启功)》讲述一个皇族后裔,学为人师,谦逊豁达,集诗、书、画,鉴于一身,被称为“国宝”的老顽童——他,“坚净翁”启功。
本书由晓莉著。
内容简介他的学术成就似乎难以纳入现有的世界公认的学术价值体系,但他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国学大师”。
他在经史子集、诗书画艺、文物鉴定、语言文字学、哲学、音韵学、训诂学、历史学、文献学、版本目录学、红学等领域,都有独到之处。
北京师范大学评他为“教育家、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他就是启功。
“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是启功珍爱的一方藏砚的铭文,“坚净”二字也就成为他的书斋名。
先生修炼一生,笔耕一生,遭大苦难而“悲天悯人”,心藏“苦情”而博爱众生,“笔随意到平生乐,语自天成任所遭”。
《佛心妙手(启功)》为其传记,记录了其生平事迹。
精彩阅读熟悉《红楼梦》的读者都知道,声名显赫的贾府,百年辉煌之后却无法阻止衰颓的步伐,终于尘归尘、土归土,一切喧闹都在曲终人散之时,化作往日眩惑的彩虹,无影无踪。
这不是故事,而是一段事实。
旁人付诸笑谈,或唏嘘,或感叹;而对其中无辜的主角来说,鲜血淋淋的惨痛,由盛至衰的悲凉,如同大厦倾倒般的凄苦,又岂可一言道尽? 启功的生命,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被孕育出来的,这也注定了他要在衰落的阴影下成长。
一、遥远的爱新觉罗氏爱新觉罗——一个如雷贯耳的姓氏,在中国,它曾经代表着血统高贵、生衔珠玉。
的确,在普通人看来,这是与生俱来的幸运。
享受先人的庇护,承袭前辈的世爵,那些皇亲国戚自然是尽享家族荣华,遍尝人间富贵。
他们是命运的宠儿,是令所有人瞩目的王公贵族。
启功就出生于这样的家族。
严格说来,他是清朝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
雍正皇帝先后得十子,皇长子和皇次子、七子、八子、九子、十子均夭折,皇三子弘时24岁时自毙。
雍正帝临终前,膝下仅有皇四子弘历、皇五子弘昼和圆明园阿哥弘瞻三子,没有女儿。
而弘瞻当时还在襁褓之中,所以在雍正帝跟前的皇子实际上只有弘历和弘昼二人,而弘历比弘昼早出生一个时辰。
启功人物简介

0
0c10f4cd 澳门赌场美女/aomenduchang/amdcmn/
记得上次下雪,两个人在雪夜的路灯下搬完大堆东西,弄得灰头土脸
启功(1912 年——2005 年),满族,当代中 国著名书画家、国学大师、鉴定家、诗人。幼年 失怙且家境中落,自北京汇文中学辍学后,发愤 自学。稍长,从贾羲民、吴镜汀习书法丹青,从
戴姜福修古典文学。刻苦钻研,终至学业有成。
启功先生受业于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专门 从事中国文学史、中国之曾祖父溥良(1854 年-1922 年)年
轻时,请求革去封号、俸禄,参加科举,并考中 光绪六年(1880 年)二甲第三十七名进士,选庶 吉士,散馆授编修。
启功之远祖和亲王弘昼(1712 年-1765 年)
记得上次下雪,两个人在雪夜的路灯下搬完大堆东西,弄得灰头土脸
是历史上有名的荒唐王爷,喜好办丧事,吃祭品, 但亦有历史学家指他其实是为免卷入弘时(雍正 三子)和弘历(雍正四子乾隆皇帝)对皇位的争 夺而以“荒唐”为名韬光养晦。
雍正帝胤禛——五子和亲王弘昼——一子
永璧——二子绵循——三子奕亨——五子载崇 ——二子溥良——长子毓隆——独长子恒同— —独长子启功
启功出生于书香世家,启功之祖父毓隆
记得上次下雪,两个人在雪夜的路灯下搬完大堆东西,弄得灰头土脸
(1872 年-1923 年)幼承家学,在光绪二十年 (1894 年)中甲午恩科二甲 109 名进士,散馆授 编修。
六十余年,在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等方面取 得了突出成就,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古典文学的 教学与研究人才。他为促进祖国教育事业,报答 老师教育之恩,延绵陈垣先生的教泽,用出售字
记得上次下雪,两个人在雪夜的路灯下搬完大堆东西,弄得灰头土脸
画所得 200 余万元,设立了励耘奖学金。启功先 生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画家,他的旧体诗词亦 享誉国内外诗坛,故有诗、书、画“三绝”之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大师启功的成就是什么
启功是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国学大师。
那么启功的成就是什么?下面是本人为你搜集启功的成就,希望对你
有帮助!
启功的成就
首先最应该说的启功的成就自然是在书法方面。
启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字体方正有力,呈现隽逸感,他自创了“启体”,受到很多人的临摹。
而且他也有许多关于对书法看法的书,都记载了他对书法的种种看法与研究。
例如,他的论书绝句对书法进行就很深刻的论述,被很多人传看阅读,而且还对很多书法作品都产生影响。
他对书法史也有所研究,他对于众多书法,他能够与时代相结合,能对众多书法做出提炼,选出与现在相适宜的书法。
然后启功的成就就是绘画方面。
书画不分家,有书必定会有绘画。
启功先生的画风十分严谨,在用色方面也很大胆,十分有色彩感,他最擅长的山水竹石。
这应该和他平淡的性格有关系,是他性格的一种体现。
最后启功的成就就是教育方面。
或许有人觉得这不能作为他的成就,但是就我看来,他从教六十多年,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也是他人生中无法抹去的一大成就。
而且这些人中有很多的高手,例如,他的弟子张世忠、贾鸿声等人,他们在启功先生的教导下,都成为了书法界的高手,为中国书法史又添了彩色的一笔。
其实启功先生的成就何止这些,他涉及的领域甚广,要将其说完恐怕还要很久。
例如他在学术方面也颇有成就,他对文学很有研究,也精通书画的鉴定,这些也是他的成就所在。
启功简介
启功出生于1912年,死于2005年,总共在世上活了93年,是一位高龄的名人。
他是满族人氏,他是真正的大家,而且不仅仅是一方面的大家,是多方面的。
启功先生在中国当代的教育、书画、鉴定等方面都有涉及,而且还是行家,另外对古典文学、诗歌等也很有研究。
但他最基本的职位还是教授,他曾经担任过北京师范大学的副教授和教授,教的是语文,总共是当了六十多年的大学老师。
后来也担任了其他好几种职位,例如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
启功先生的一生过得并不是很平稳。
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然后是和自己的祖父一起生活。
为了保他平安,他的祖父让他拜了一个喇嘛为师,所以他在佛学方面也有所涉及。
而且经过了文革等艰苦时期,所以他一生的经历十分丰富。
启功先生一生做过多种职业,一开始他仅仅是一个国文教员;1935年是大学美术系的助教;1938年又任大学的国文
讲师;1952年后就身兼多职,例如,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
委员等。
他的职业其实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
启功先生的主要成就是在书画方面,在字体方面也留有著作,如古代字体论稿等。
他自己创造了“启体”,绘画以山水竹石为主。
总之涉猎甚广的他给中国留下了很多东西。
启功谈书法
启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他在书法方面有很深的研究,还自创了叫“启体”的书写字体。
所以他关于书法也有很多认识。
尤其是启功谈书法尤为出名。
谈到书法,必定要说用笔,因为这是书法的基础。
启功谈书法时也有谈过关于书法的用笔之事。
他说用笔在书法中很重要,是构成书法艺术的主要的要素。
尤其是隶变之后的汉
字,它们都是由不同性质的基本笔画组成,这些笔画被称为点画,它的种类不多,但是变化多样,所以也很复杂。
书法的书法主要是点画的写法和艺术形态。
这些点画都有属于自己的书写要求,所以点画的写法都有自己的运笔方式和技巧。
这些不同就构成了书法的总体不同,是各种书法的特色所在。
另外启功谈书法时也谈过书法学习的几个问题,主要是反映了书法的重要性。
第一,文字是语言的符号。
写字就是将语言记录下来,而将其记录下来,要让人们共同认出来,出来语句顺序,还有书法,书法的统一也是人们通过文字交流的重要条件之一;第二,书法是艺术又是技术。
之所以称为艺术,是因为书法本身就很奇妙,而且它也很美观,但是要将其写的美观,写得称得上是艺术,那么就必须要有技术;第三,书法
一直在被人们抬高。
书法的重视跟科举有关,后来又有人将书法与其它艺术理论相结合,这就使书法提高了很多,最后甚至是达到了思想潮流的高度。
他又谈论了关于流派的一些问题,这里就不细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