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体构成的表现形式

合集下载

3.1 立体构成的形态造型和组合方法

3.1 立体构成的形态造型和组合方法

弯曲
立体构成中,不同的材料加工造型的技法是不同,但立体形态中的恨过作业形式都是 使用纸张等材料制作完成。我们所说的纸张包括铜版纸、卡纸和板纸等不同类纸。
铜版纸
卡纸
板纸
切割
一切的加工首先从切割开始,切割是纸由平面转化为立体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切割法是指在整张 纸上进行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的切割。切割可以使纸张呈现正负两面的形态。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特点
形态造型和形态组合的方法 加法造型法 除法造型法
减法造型法 分解重构造型法
乘法造型法 变形造型方法
加法造型法
正形
正形
新的形态
减法造型法
乘法造型法
除法造型法
一个形态的标准的 一分为几
一分为二 一分为八
除法造型
分解重构造型法
用加法将分解下来的形态组合在一个空间中
新的形态
使用减法和除法将基本形态
折叠 折叠是利用纸张进行造型最常用的方法,它可以使纸造型成为坚实的 “结构”。
弯曲
强烈紧张感 充满张力
通过拉扯、卷压等方法
弯曲
别插和支撑
别插
两个形态之间的固 定或者支撑
支撑
一个较小的形态对于 一个较大形态的支撑
连接和粘接

不用胶水将两张纸固定和连接的方法
使用粘接剂进行拼合的方法
课程小结
形态造型技法
不同材料加工造型的技法是不同 纸张包括铜版纸、卡纸和板纸等
不同类纸
形态造型技法
切割、折叠、弯曲 别插和支撑 连接和黏贴
THANKS
立体 构成
分解
变形造型法 古代埃及壁画
中国汉代画像石
中国剪纸
木雕
变形造型方法

立体构成基本要素

立体构成基本要素
立体构成基本要素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
无论自然形态或是人工形态,都可以将其看成是形态 基本要素的组合,都有其形态生成的根据。按照形态的外 形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点、线、面、体四个部分。 (立构中的点、线、面有别于几何学中的定义,他们都是 有大小、粗细、厚薄之分)
形态 要素
块:重量感、充实感、 较强的视觉效果,有 如人的肌肉。
有机形体的组合
几何形体的变形和组合
第二节 立体形态感觉
构成训练既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又注重感觉的 培养,因为感觉或直观的判断力是影响作品优劣的关 键。在立体构成中感觉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认知形态的 本质——力感的表现。
力感表现的主要要素有:体量、生命力、进深感 和色彩感。
一.认识体量
体和量是相互依存的。有体必有量,有量也必有体。从 理论上讲,面的轨迹运动(厚度增加)形成体(块)。体 的形状和组成体的面的形状有关。
的作用而产生内力运动 的表现。内力是当外力 起作用时,表现出企图 恢复原状而形成的某种 内在的运动趋势。
2、生长感的表现:旺盛的生命力 是由形态的自身生长来体现的。
3、运动感的表现:凡是运动着的形态都引人注意,意味 着发展、奋进、均衡的美好精神状态,所以运动感能体现 生命力。
4、速度感的表现:有活力、潇洒、流畅 具有现代感和生命力
体在视觉上的感受比面要强烈,它存在于三度空间。通 常体是带有一定实质的空间。有了实质就有重量等具体的 表现。
体:物体的体积(实体) 量:由体造成的“后果” 容积、大小、数量、重量。
不同形状的体和不同程度的量给人的视觉感受是截 然不同的。
量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物理的量:是指形态的大小、多少、轻重等。 2、心理的量:是充满生命力的形体其内在的运动变化在 人们头脑中的反应。 二者之间的联系: 由心理的量表现出来的力度感、重量感和结实感,是通过 形体的气韵和精神构成的一种分量,来作用于人类视知觉 的。心理的量主要强调心理的感受,而不是对象的实际物 理重量。

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

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

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重点、难点 )

四、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指在一个造型中包含着相对的或相互矛盾的 要素。对比要素包括形、色、质的对比,如直与曲、 圆与方、动与静、明与暗、黄与紫等。 调和是指造型要素形、色、质等诸方面之间的统一 与协调。立体形态的调和方法是指两个以上造型要 素形成美的秩序。 1、线性的对比与调和 2、形体的对比与调和 3、方向的对比与调和 4、实体、空间的对比与调和 5、色彩、环境的对比与调和 6、材质的对比与调和
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重点、难点 )

二、多样统一 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辨证法对立统一规 律在艺术中的应用,是所有艺术领域中的一 个总原理。
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重点、难点 )

三、节奏与韵律 立体构成中的节奏表现为基本形按设计好的骨格进 行起伏、交错、渐变、厚薄等有秩序、有规律性的 变化。 韵律是节奏导致的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情感 感受,它没有形式可言,当形态大小、方向、位置、 色彩、光线、排列发生变化时,都可以产生韵律美。 1、渐变韵律 2、交错韵律 3、发射韵律 4、起伏韵律
线材的构成

硬线材的构成 (一)连续构成 选择有一定硬度的金属丝或其它线性材料,做构成 时不限定范围,以连续的线做自由构成,使其产生 连续的空间效果。表现对象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 是具象的。应注意的是: (二)垒积构造 把硬线材料一层层堆积起来,相互间没有固定的连 接点,可以任意改变的立体构成,叫垒积构成。材 料之间之靠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维持形态。特点是易 于承受向下压力,若横向受力则很容易倒塌。
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重点、难点 )
一、重复构成
二、多样统一 三、节奏与韵律 四、对比与调和 五、对称与均衡 六、联想于意境
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重点、难点 )

立体构成的表现形

立体构成的表现形

五、光立体构成



有大小、形状、位置、形式的变化和色彩变化 有光与影的动感变化 分为两类:光固体构成(发光体依附造型本身,固定不动)和投射动 感构成(光以发射、交叉形成,并带有闪烁动感变化)
六、综合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各要素存在相互之间对比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可以做线面结 合、线块结点线结合等等构成 。 所形成的视觉效果也比单一要素的构成更为丰富 要求有形式美感
2、硬质线材



硬质线材有木条、金属条、塑料细管、玻璃柱等 构成方法是线确定好支架,构成完成后在去掉支架,只保留硬质线材 构成的部分。 常见的造型方法有四种:不同层次的结构可以多项组合。利用线形、 条形组成方形或三角扇形的单体造型,作渐变排列并进行变向转体等 多种变化。对条形硬质材料,先在偏侧的部分作支撑点,用白乳胶胶 着,或用金属丝穿透固定在进行转体变形,或预先构成扇形及其他形 式的小型单体结构,在进行重叠等各种造型。将硬质材料先制成框架, 在加以排列组合。

面材通过曲折、压屈、弯曲、切割等方式加工处理可以形成空间立 体造型。 平接粘合:在屈折面的端部留出一定宽度的粘合面,突出的部位应 在其结构的平面展开图上有计划的安排好。 插接粘合:在折面的端部加以适当的接口,可以使不同部分传接在 一起,形成整体造型 榫接结合:连接的一方做出凹口,另一方做出凸样,将凸样榫入凹 口后,粘合 压插结合:在封口的片面上切割出相互咬卡的斜形切口,经挤压咬 合后,能承受一定负重
四、块材立体构成



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实体,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表现形式 构成方法是分割和积聚。 材料种类很多,石膏粉、木板、胶泥、雕塑泥等
块材构成形式

立体构成设计知识点总结

立体构成设计知识点总结

立体构成设计知识点总结立体构成设计是一种以立体形式设计物品或空间的艺术和设计形式。

它涉及到三维空间的探索和利用,使得设计作品可以在各个角度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魅力。

立体构成设计不仅可以运用在建筑、家具、雕塑等实际物体的设计上,也可以应用在平面设计、装饰艺术、艺术表现等各个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立体构成设计需要考虑到形状、结构、材料、光影效果等因素,以达到设计的完美效果。

下面将详细总结立体构成设计的相关知识点。

一、形体构成1. 形状形状是立体构成设计中的基本元素之一,不同的形状组合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感觉和效果。

常见的形状有圆形、方形、三角形、椭圆形、长方形等。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形状来构成作品,以达到设计的目的。

2. 空间关系立体构成设计中,空间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设计师需要考虑物体的位置、方向、大小等因素,以使得作品在三维空间中呈现出合理、协调的关系。

空间关系的合理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具立体感和空间感,增加作品的艺术魅力。

3. 比例比例是立体构成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物体的比例关系,以使得作品在视觉上显得协调、和谐。

不同的比例关系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美学效果,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比例的选择和运用。

4. 体积体积是立体构成设计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物体所占据的三维空间。

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作品的体积大小,以使得作品在空间中呈现出适当的形态和比例。

体积的大小、形状和分布会直接影响作品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

5. 结构结构在立体构成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设计师需要考虑作品的材料、支撑结构、连接方式等因素,以确保作品在实际中的稳定性和坚固性。

良好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作品的实用性和持久性,使得作品更具设计价值。

二、材料选择1. 材料种类在立体构成设计中,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质感、颜色、质地等方面。

常见的材料包括木材、金属、塑料、玻璃等。

立体构成体块课件

立体构成体块课件
建筑空间中的体块划分
运用体块对空间进行划分和界定,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和体验。
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产品形态的体块构成
通过体块的叠加、穿插、旋转等手法,设计出具有独特形态和美 感的产品。
产品结构的体块组合
利用体块的拼接和组合,实现产品的功能需求和结构稳定性。
产品材质的体块表现
运用不同的材质和表面处理手法,表现出体块的质感和肌理。
夸张与变形
通过对体块的夸张处理或变形, 强调其某一特征或打破常规形态,
增强视觉冲击力。
对比与调和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体块之间的差 异,同时运用调和手法使不同体 块之间协调统一。
节奏与韵律
通过体块的重复、渐变、交错等 手法形成空间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增强空间的艺术感染力。
象征与隐喻
借助象征性符号或隐喻性手法表 达特定主题或情感,使空间具有
结构
体块的结构包括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内部结构决定体块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外部结构则影响体块的视觉效果和表现 力。
体块的视觉特性
量感
质感
体块具有量感,即占据空间的大小和 比例关系。不同的体块量感可以产生 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反应。
体块的质感是指其表面的纹理、色彩、 光泽等视觉特征。不同的质感可以赋 予体块不同的视觉感受和触觉体验。
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
04
CATALOGUE
体块的材料运用与工艺
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木材
质轻、强度高、易于加 工和着色,适合构建各
种造型体块。
塑料
重量轻、耐腐蚀、易成 型,可用于制作复杂的
内部结构和细节。
金属
刚性强、稳定性好,可 用于制作需要承重的体
块或骨架。

立体构成的形式

立体构成的形式

块材的构成形式:
(1)块材分割:把一完整形体分 割后可以进行新形态的创造。
(2)块材组合:立方 体形态被切割后形成各 种各样的形,这些立方 体就可以进行组合构成 。可分为相同单体组合 和不同单体组合。
综合材料的构成
在做立体构成过程中,我们发现仅仅使用一种材料并不能完全充分地表达 出作者的表现意图,达不到原先的设计效果。利用一种材料也不是构成的最终 目的。因为一种材料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缺点,并不能表达出任何设计构思。 例如线材较软,要表现厚重、强硬感觉就较困难,而块材若表现轻盈通透的效 果就较勉强。所以我们经常在使用一种主要材料的同时,用另一种材料来弥补 主材料的不足,使两种或几种材料完美地组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优 势,形成统一完整的整体。
(二)肌理应用
肌理是包装造型装饰的 一种手段,肌理有着天然的 形态与良好的触觉,让消费 者能从物品中体验其质感的 视觉与触觉的美感。
(三)材料应用
现代包装设计最重视新材料、新结构与新工艺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可以说包装设计是人们利用材料,通过工具(机械)制造的产品包装形态。各 种新型材料与复合材料的应用,如天然竹材料、陶瓷、塑料、玻璃、金属以及 各种不同复合材料的不同应用,不仅使产品的使用功能得到解决,而且还赋予 产品鲜明的个性。
立体构成的现实运用
立体构成在现实生活中和设计实 践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对提高人们 生活品质、美化生活、美化环境起到 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从应用比较 多的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工业设计 、服装设计、建筑设计、公共艺术设 计等领域做一些简单介绍。
立体构成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广告已经成为和人们生活息 息相关的视觉元素,其形式越 来越多样化。立体构成在广告 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最常见的是在POP广告中 的应用。

第五章 立体构成的构造形式

第五章  立体构成的构造形式

二、单个元素插接或粘贴
以管状或角锥状为单位,集聚在圆心为球体。
三、球体表面的加工
多面体的面数越多,就越接近球体,再经过表面处理可使球体更加漂亮。
四、圆形表面的穿插或粘贴
由单位纸片相互穿插或粘贴形成球体,制作简单,外形独特。
第四节 集聚结构
两个以上的基本形体组合称为集聚构成。集聚结构的组合关系有:叠合、接触、 嵌入、相交及切割等。
集聚构成又可分为单式集聚、渐变集聚、特异集聚和多变集聚。集聚构成可以 将面材、块材、多面体等进行群化,通过重复、渐变、密集等组合方式形成韵律。
第五节 面群结构
面群结构是面材造型的集聚组合。面材造型的集聚形式决定了面群结构的空间 形态,是板式或柱式的另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面材通过一定构成组合之后会形成块 材结构造型,块材经过一定顺序的排列和组合会成为有空间感的构成形式。
第六节 仿生性结构
仿生构成是对自然界中存在的结构的一种模仿,经过夸张、变形、简化等手
段进行重新组合和创作,从而构成新的人工组合形态。
仿生构成可分为直接仿生和间接仿生构成两种。直接仿生构成是对自然界中形象 的直接模仿,包括仿生形态、仿生表面肌理和质感、仿生结构、仿生色彩等;间接仿 生构成是对自然界万物动作、精神、思维等进行深度联想、创作,它包括仿生功能构 成、仿生形式美构成、仿生意象构成等。
面群结构
第三节
球聚结构
第六节
仿生性结构
第一节 板式结构
板式构成又称面构成,是由面到体的转化过程,是用平板素材经过折叠、剪裁加 工而成的立体、半立体构成。常见的材料有白色或有色卡纸、泡沫纸、塑料、金属板、
编织物等。 在制作板式结构作品时应分为三个步骤。首先,设计板材的基础造型;然后,根 据基础造型进行组合构成;最后,可制作装饰框以提升面材立体构成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科技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学前教育美术基础4(1)授课人: 课题立体构成的表现形式课时 2
教学目的

要求目的:了解构成的基础知识,构成的基本原则、形式美法则。

要求:掌握点、线、面的构成原理和规律。

教学重点

难点重点:立体构成在手工制作中的体现。

难点:利用构成法则,提高手工制作的创新力。

教学环节及内容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二、新授课程
1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
(1)点状材料的构成
(2)线材的构成
(3)面材的构成
(4)块材的构成
2立体构成的形式法则美
(1)变化与统一
(2)对比与调和
(3)对称与均衡
(4)比例与分割
三、立体构成作品赏析
通过看图片,了解立体构成要素及形式法则美。

四、教师小结本次学习内容,对重点和学习要求作强调
授课效果分析总结
构成基础
一组织教学
查看学生人数,及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做一个简单介绍。

以图片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导入构成。

二、新授课程
1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
(1)点状材料的构成
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小、最简洁、最基本的形态,它具有形状、大小、位置、虚实、方向、具象、抽象等形式元素。

(2)线材的构成
线的构成可以分为硬线材和软线材两类。

线材在制作中的形态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既可以拉直,又可以绕弯、盘旋、编织。

(3)面材的构成
①半立体构成
②半立体重复构成
③面体插接
④层面排列
⑤透空柱式构成
(5)块材的构成
①多面体构成
②块体构成
2立体构成的形式法则美(1)变化与统一
(2)对比与调和
(3)对称与均衡
(4)比例与分割
三、立体构成作品赏析
通过看图片,进一步了解立体构成要素及形式法则美。

四、小结本次学习内容,对重点和学习要求作强调
1、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有点状材料的构成、线材的构成、面材的构成、块材的构成。

2、立体构成的形式法则美有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分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