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3中西哲学史
2018年厦门大学803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

2018年厦门大学803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
今年这一科目题型没变,和往年一样,但是感觉有点偏。
值得说的是,中哲今年很多题集中在宋明理学那块,而西哲是康德之前的内容。
厦门大学的考研真题自15年开始已经不对外公布了,所以真题只有回忆版的,以下是芙蓉厦大考研网整理收集的2018年厦门大学803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
考生可以专业课资料栏目找到该科目的考研资料,如果考生有其他疑问,可以联系芙蓉厦大考研网的咨询老师。
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周易;
2.独尊儒术;
3.性善情恶论;
4.火本原说;
5.人是机器;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
2.朱熹的理气论。
3.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4.笛卡尔是怎么得出“我思故我在”的结论?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50分)
1.从自我修养角度论程朱理学的影响。
2.洛克对天赋观念论的评价。
初试指定教材:
《中国哲学简史》(295页),冯友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北京-新世纪出版社,2004年版;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赵敦华著:《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或其他西方哲学史教科书。
【专业课不再难】
专业课自主命题,信息少,没教材,真题难,怎么办?
厦门大学考研初试,复试都会涉及到专业课的考察,其中专业课成绩占分比重最大,也是考生之间拉开差距的关键,芙蓉厦大考研网推出专业课一对一通关班,一个对策解决初试专业课遇到的所有问题,你离厦大只有一个通关班的距离!
文章摘自芙蓉厦大考研网!。
2019年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702哲学基础理论与803中西哲学史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

2019年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702哲学基础理论与803中西哲学史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2019年厦门大学考研哲学系复习全析(含真题,共三册)》由群贤厦大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辅导经验,组织教学研发团队与厦门大学优秀研究生合作整理。
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19厦门大学考研同学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2019年厦门大学考研哲学系复习全析》全书编排根据厦门大学考研参考书目:《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插图修订版)《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修订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第五版)本资料将结合提供的往年厦大考研真题内容,帮助报考厦门大学考研的同学通过厦大教材章节框架分解、配套的课后/经典习题讲解及相关985、211名校考研真题与解答,帮助考生梳理指定教材的各章节内容,深入理解核心重难点知识,把握考试要求与考题命题特征。
通过研读演练本书,达到把握教材重点知识点、适应多样化的专业课考研命题方式、提高备考针对性、提升复习效率与答题技巧的目的。
同时,透过测试演练,以便查缺补漏,为初试高分奠定坚实基础。
适用院系: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适用科目:702哲学基础理论、803中西哲学史内容详情本书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内容:Part 1 - 考试重难点与笔记:通过总结和梳理《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插图修订版)、《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修订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第五版)各章节复习和考试的重难点,建构教材宏观思维及核心知识框架,浓缩精华内容,令考生对各章节内容考察情况一目了然,从而明确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
该部分通过归纳各章节要点及复习注意事项,令考生提前预知章节内容,并指导考生把握各章节复习的侧重点。
Part 2 - 教材配套课后/经典习题与解答针对教材《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插图修订版)、《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修订版)经典课后习题配备详细解读,以供考生加深对教材基本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做到对厦大考研核心考点及参考书目内在重难点内容的深度领会与运用。
(NEW)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803西方哲学史(不含现当代)》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 录
2010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803西方哲学史(不含现当代)考研真题
2009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801西方哲学史(不含现当代)考研真题
2008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801西方哲学史(不含现当代)考研真题
200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801西方哲学史(不含现当代)考研真题
2006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西方哲学史(不含现当代)考研真题
2005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401西方哲学史(不含现当代)考研真题
2004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西方哲学史(不含现当代)考研真题
200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西方哲学史(不含现当代)考研真题
200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西方哲学史(不含现当代)考研真题
200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西方哲学史(不含现当代)考研真题
2010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803西方哲学史(不含现当代)考研真题
2009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801西方哲学史(不含现当代)考研真题
2008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801西方哲学史(不含现当代)考研真题。
803西方哲学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初试
自命题考试科目大纲
803 西方哲学史
一、考试目标
《西方哲学史》考试是为招收攻读哲学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考试的结果为哲学系录取硕士研究生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合理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攻读上述学位所必需的基本素质、理论基础和培养潜质。
要求考生比较全面、深入地掌握费尔巴哈之前的西方哲学的基本概念、主要方法、经典理论和主要理论流派的发展脉络,具有一定的概括归纳、抽象思维的能力和分析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方式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满分为150 分,时间为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题型结构与分值
名词解释(40分);简答题(60分);3、论述题(50分)。
三、考试内容
(一)古希腊罗马哲学
1.米利都学派
2.毕达哥拉斯学派
3.赫拉克利特
4.爱利亚学派
5.智者学派
6.原子论者
7.苏格拉底
8.柏拉图
9.亚里士多德
10.伊壁鸠鲁
(二)中世纪哲学
1.奥古斯丁
2.托马斯•阿奎那
3.实在论与唯名论
(三)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
1.培根
2.霍布斯
3.贝克莱
4.洛克
5.休谟
6.笛卡尔
7.莱布尼茨
8.斯宾诺莎
(四)18世纪法国哲学
1.拉美特利
2.爱尔维修
3.卢梭
(五)德国古典哲学
1.康德
2.费希特
3.谢林
4.黑格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了解王充“疾虚妄”之说的基本涵义。
(2)理解王充对谶纬谴告之说的批判。
(3)论述王充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其局限性。
[5]魏晋玄学
考试内容:
魏晋玄学思想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各阶段代表人物中王弼、嵇康、郭象的思想。
考试要求:
(1)了解魏晋玄学产生与发展的一般情形。
(2)理解王弼“得意忘象”认识方法的内容与意义。
(2)论述王夫之的“气”论及“理气观”“道器观”。
(3)理解王夫之的“能所观”与“知行观”。
(4)理解王夫之有关“尊生”“主动”的思想。
(5)论述王夫之的人性论与理欲观。
[10]颜元、戴震
考试内容:
颜元重“习行”的实学思想,戴震重“血气心知”、察“理”明“道”的思想。
考试要求:
(1)理解颜元的“习行”思想。
[2]早期希腊自然哲学
考试内容:
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考试要求:
(1)了解伊奥尼亚派、毕达哥拉斯派、爱利亚派、元素派、原子论者的一般情形。
(2)了解泰勒斯的水本原说、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说、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的基本内涵。
(3)论述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学说”与“辩证法思想”。
(3)理解韩愈、李翱的性情论及其区别。
(4)论述从荀子、扬雄、韩愈、柳宗元至刘禹锡的自然天论的发展过程。
3、宋元明清哲学
[1]宋明理学的问题与发展
考试内容:
宋明新儒学中的学派互动。
考试要求:
(1)了解宋明儒学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2)了解宋明儒学的学派、论域与互动。
[2]张载
考试内容:
张载的本体论、人性论、工夫论。
考试要求:
(1)了解“太虚即气”、“一物两体”、“天地之性”、“气质之性”、“知礼成性”、“变化气质”等思想的主要内容。
(2)论述张载的气本论思想。
(3)理解张载区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人性论思想。
(4)理解张载“知礼成性”“变化气质”的工夫论。
[3]程颢、程颐(二程)
考试内容:
二程的性理观、仁论以及修养工夫论。
(2)理解戴震对“理”的看法,及其对宋明理学家“理”之神秘性的打破。
(3)理解戴震论“欲”“情”“知”的意义。
(二)“西方哲学史”部分
1、古希腊罗马哲学
[1]古希腊哲学的一般情形
考试内容:
古希腊哲学的产生、发展概况及其基本精神
考试要求:
(1)了解古希腊哲学的产生背景和发展概况。
(2)理解古希腊哲学的非宗教精神与思辨精神。
(5)了解后期墨家逻辑学体系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6)理解墨学在汉代之后迅速衰微的原因。理解墨学的历史地位。
[6]子思子
考试内容:
子思的中庸学说。
考试要求:
(1)理解《中庸》“诚”的思想。
[7]孟子
考试内容:
孟子的性善论、仁政学说和人格修养论。
考试要求:
(1)了解战国时期人性问题争鸣的一般情形。
(2)了解孟子的“良知良能”、“四端四心”、“民贵君轻”、“天爵人爵”、“浩然之气”的基本内涵。
(3)了解《易经》的文本构成要素,了解《易经》卦爻辞不成于一时一人,乃长期积累编纂而成,大约成书于商周之交。
(4)理解《易经》中相互联系和变化的思想。
(5)论述在春秋初期出现的“气”与“阴阳”的观念及其对于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意义。
(6)论述五行观念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和”观念的产生。
[2]孔子
考试内容:
(4)论述荀子的天人观。
(5)理解荀子“制名之枢要”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12]韩非子
考试内容: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人性论与历史观。
考试要求:
(1)了解韩非子“法”、“术”、“势”的基本内涵。
(2)论述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以及它与现代法治思想的区别。
(3)理解韩非子心性俱恶的思想。
(4)理解韩非子变化的历史观及其启示意义。
(4)了解毕达哥拉斯的灵魂观与数本原说。
(5)理解克塞诺芬尼对神人同形同性的古希腊神话的批判及对理神论的建构。
(6)了解巴门尼德对“真理”与“意见”的区分。
(7)理解巴门尼德对“存在(是者)”性质的看法以及“存在(是者)”与“非存在(不是者)”之关系的思想,并理解巴门尼德这种思想对于建构西方形上学思想的基石地位。
2、汉唐哲学
[1]汉初的哲学思想
考试内容:
汉初的黄老思想。《淮南子》的思想。
考试要求:
(1)了解汉初哲学的一般特点。
(2)了解汉初黄老道家的渊源与理论实质。
(3)理解《淮南子》的道家哲学思想。
[2]董仲舒
考试内容:
董仲舒的“人副天数”说、天人感应论、人性论与伦理学说。
考试要求:
(1)了解董仲舒对“天”的基本观念和“人副天数”说的主要内容。
(5)理解儒道两家在先秦时期即体现出来的思想方法上的差异。
[4]孙子
考试内容:
孙子的战略战术思想中体现出来的辩证智慧。
考试要求:
(1)了解“经之以五事”的具体内涵并理解它对于孙子“兵法”思想的意义。
(2)理解孙子“知己知彼”方法的基本内涵及其哲学意义。
(3)论述孙子的整体、动态、综合、联系、辩证的战争观。
(3)论述孟子性善论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4)理解孟子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
(5)论述孟子的修养工夫论与人格理想的当代价值。
[8]庄子
考试内容:
庄子的道论、理想人格论与知论
考试要求:
(1)了解庄子“逍遥”、“道通为一”、“是非两行”、“以明”、“真人”的基本内涵。
(2)论述庄子的“道论”。
(3)理解庄子的体道工夫“坐忘”与“心斋”。
考试要求:
(1)了解智者派“智者”的基本内涵,评价古希腊智者运动的功过。
(2)理解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
(3)理解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思想内涵与意义。
(4)理解苏格拉底“德性就是知识”的思想。
[3]老子
考试内容:
老子之“道”的体与用,以及体“道”的工夫与境界。
考试要求:
(1)了解老子其人在历史上的几种不同的说法以及《老子》文本的演变。
(2)从“体”和“用”的角度来论述老子之“道”的哲学内涵与意义。
(3)理解老子“无”与“有”的思想。
(4)论述老子体“道”工夫的种种表现与方法,及其所达到的澄明境界。
(3)理解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
(4)理解郭象的万物“独化于玄冥之境”思想。
[6]隋唐经学与儒家哲学
考试内容:
隋唐经学发展的一般情形。韩愈、李翱、柳宗元、刘禹锡等人的儒家哲学思想。
考试要求:
(1)了解隋唐经学发展的一般情形,《五经正义》、《经典释文》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2)理解韩愈“道统说”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贡献。
(2)理解陆九渊的心本论思想。
(3)论述陆九渊“发明本心”的修养工夫论。
[7]王守仁
考试内容:
王守仁的心本论、知行合一说与致良知说。
考试要求:
(1)了解王守仁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思想的基本内涵。
(2)理解王守仁的心本论。
(3)理解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
(4)论述王守仁的“致良知”思想。
考试内容:
陈亮、叶适的事功哲学。
考试要求:
(1)了解陈亮、叶适的事功哲学思想及其与理学的关系。
(2)理解陈亮与朱熹的“王霸”“义利”之辩。
(3)理解叶适“因物见理”“义利并立”的事功思想。
[6]陆九渊
考试内容:
陆九渊的本体论与修养工夫论。
考试要求:
(1)了解陆九渊的“本心”“心即理”“发明本心”等概念或命题的基本内涵。
(2)论述董仲舒“天人感应”论的主要内容、论证思路及其政治哲学意义。
(3)理解董仲舒的人性论思想,尤其是“中民之性”说的方法论意义。
(4)理解董仲舒的纲常伦理思想。
[3]谶纬之学
考试内容:
谶纬之学的盛行。
考试要求:
(1)了解“谶纬之学”的基本主张。
(2)理解“谶纬多应验”现象。
[4]王充
考试内容:
王充的“疾虚妄”之说,对谶纬感应之说的批判,王充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其局限性
[8]黄宗羲
考试内容:
黄宗羲的社会政治哲学思想。
考试要求:
(1)了解明末清初的时代背景、此一时代中的哲学家们的思想论域及其与宋明理学的关系。
(2)理解黄宗羲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新贡献。
[9]王夫之
考试内容:
王夫之的宇宙观、知行观、动静观、矛盾观、人性论等。
考试要求:
(1)了解王夫之的著述、论域及其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6)论述《易传》的人性论与修养论。
[11]荀子
考试内容:
荀子的性恶论、礼论、天论、正名学说。
考试要求:
(1)了解“化性起伪”、“礼有三本”、“明分使群”、“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制名以指实”等的基本涵义。
(2)论述荀子的“性恶论”思想,并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
(3)理解荀子的“礼论”及其意义。
考试内容:
中国原初文明时代的宗教、政治与道德。《易经》中的思想观念以及气、阴阳、五行、和同等观念产生。
考试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哲学诞生于五帝与夏商周时代“天”“上帝”“帝”“天命”等宗教观念的形成与嬗变。理解这些观念在嬗变过程中的政治与道德内涵。
(2)理解殷周之际以周公等人为代表在思想观念上发生的变化,即把“以祖配天”发展成“以德配天”,以及这种观念变化对于中国哲学思想史之发展走向的意义。
考试要求:
(1)了解朱熹的“太极”“理”“气”“理一分殊”“心”“性”“心统性情”“居敬”“穷理”等概念或命题的基本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