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观后感

合集下载

《西南联大》纪录片观后感

《西南联大》纪录片观后感

《西南联大》纪录片观后感《<西南联大>纪录片观后感》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片——《西南联大》,这片子真的让我感触颇深。

说起西南联大,可能很多人并不太了解那段历史。

但对于我们这些渴望知识、追寻真理的人来说,西南联大就像是一座神圣的学术殿堂。

纪录片里,那一幕幕的场景仿佛把我拉回到了那个动荡却又充满激情的年代。

在战火纷飞中,师生们带着对知识的渴望,辗转多地,坚持办学。

那时候,条件艰苦得超乎想象。

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甚至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成问题。

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西南联大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一位教授在漏雨的教室里授课。

外面下着大雨,教室里也滴滴答答地漏着水。

教授全然不顾,依然激情澎湃地讲解着知识,学生们也听得聚精会神,没有一个人因为环境的恶劣而分心。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仿佛外界的一切艰难困苦都与他们无关。

还有那些学生们,他们住着简陋的宿舍,几个人挤在一张小小的床上。

每天的伙食也只是简单的粗茶淡饭,但他们的脸上却总是洋溢着乐观的笑容。

他们会在课后热烈地讨论问题,为了一个学术观点争得面红耳赤;他们会在夜晚借着微弱的灯光刻苦读书,哪怕眼睛已经酸涩不堪。

记得有一个场景,一位学生为了买到一本珍贵的参考书,省吃俭用了好几个月。

当他终于拿到那本书时,脸上露出的那种满足和喜悦,真的让人动容。

他如获至宝般地把书紧紧抱在怀里,仿佛那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回到宿舍后,他立刻就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当时的联大,老师们也是倾尽全力地教导学生。

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有一位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个复杂的理论,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了各种生动有趣的案例和实验。

他的耐心和用心,让每一个学生都深受感动。

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西南联大的师生们面临着战争的威胁、生活的困苦,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没有放弃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西南联大》观后感700字

《西南联大》观后感700字

《西南联大》观后感700字看完《西南联大》这部纪录片,我简直是热血沸腾,心情激动得就像是在火锅里涮了十八遍的毛肚,那个弹跳力,简直了!这部片子,不仅仅是讲述了西南联大的历史,更是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让我这个现代小青年对那个时代的大学精神佩服得五体投地。

首先得说,西南联大那个年代的学生,简直就是学霸中的战斗机,智慧与勇气的完美结合。

你想想,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不仅能逃过敌人的炮火,还能在简陋的教室里研究学问,这学习劲头,比我玩游戏冲级还猛。

片子里的老师们,一个个都是文武双全的大神级人物。

比如那个陈寅恪,他的学问深不可测,讲课风格独特,我看着他在讲台上挥洒自如,心里直呼:“这哪里是教书,分明是在演绎一场知识的盛宴!”还有那个梅贻琦校长,他的领导力简直是一绝,把一群才华横溢的教授和学生团结在一起,就像是个超级英雄团队,共同抵御外敌,守护学术的自由。

梅校长,您要是活在今天,绝对是管理学界的网红大咖!纪录片里那些艰苦的学习条件,幽默得让我哭笑不得。

学生们在茅草屋里听课,蚊子比老师的声音还大,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

我看着他们,心想,要是换了我,估计早就拿着蚊帐去上课了。

更夸张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们不仅学习好,体育也不差。

篮球打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我看着他们在球场上奔跑,心里想:“这哪里是打球,分明是在用篮球传递抗日精神!”总之,《西南联大》这部纪录片,看得我是心潮澎湃,眼泪汪汪。

它让我这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年轻人,深刻体会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坚韧和毅力。

下次要是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么崇拜老一辈的知识分子,我肯定会说:看了《西南联大》,你会明白,真正的学霸,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发光发热的!这不,我现在都想去图书馆啃几本书,感受一下西南联大的学习氛围了呢!。

213 西南联大观后感

213 西南联大观后感

西南联大观后感
《西南联大》是一部关于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的纪录片,该片通过讲述一群知识分子在战争年代里求知的艰辛历程,以及他们在困境中为国家发展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表达了对知识的崇高敬意和对优秀人才的赞美。

观看完这部纪录片,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观后感:
1. 艰难求知的历程:纪录片中展现了西南联大在战争年代中的艰难求知的历程,包括学校设施的简陋、物资的匮乏、战争的威胁等等。

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学生们追求知识的脚步,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们追求真理的决心。

2. 知识的力量:在纪录片中,可以看到知识分子们在困境中为国家发展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他们用知识和智慧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展示了知识的力量和价值。

3. 敬仰优秀人才:西南联大的历史也展现了对于优秀人才的敬仰和推崇。

纪录片中讲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如学术界的泰斗、战地记者、医生等,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些优秀的人才在纪录片中被高度赞扬和敬仰。

4. 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战争年代中,西南联大的师生们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他们面对战争的威胁和困境,仍然坚持学习和研究,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总的来说,《西南联大》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纪录片,它通过讲述西南联合大学的历史,展现了知识的力量和价值,表达了对知识的崇高敬
意和对优秀人才的赞美。

观看这部纪录片,不仅可以了解历史,还可以感受到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知识的力量。

《西南联大》纪录片观后感

《西南联大》纪录片观后感

《西南联大》纪录片观后感《<西南联大>纪录片观后感》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片——《西南联大》,心里头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片子里展现的那个年代,战火纷飞,国难当头,可就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西南联大却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智慧与坚韧的光芒。

当时的条件,那叫一个艰苦。

学生们上课的教室,简陋得不能再简陋。

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滴答滴答的雨水声和老师讲课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可就算是这样,也没挡住大家求知的热情。

我就特别注意到片子里的一个细节,有个学生为了能听清老师讲课,不顾雨水打湿了衣裳,愣是站在靠近讲台没漏雨的地方,眼睛紧紧盯着黑板,手里的笔不停地记着笔记。

那专注的神情,仿佛世界上只剩下了老师的声音和他手中的笔。

还有啊,住宿条件也是差得让人咋舌。

几个人挤在一间小小的屋子里,床铺挨着床铺,翻身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影响了旁边的同学。

冬天的时候,被子薄得像纸,晚上睡觉都得裹紧了身子,缩成一团。

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同学们晚上还会凑在一起,点着昏暗的油灯,讨论着白天学到的知识,为了一个学术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再说吃的,那更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糙米饭配着一点咸菜,就算是一顿饭。

可即便如此,大家也没有抱怨,反而把心思都放在了学习上。

我记得片子里有个镜头,一个学生端着饭碗,一边吃一边看着手中的书,不小心把饭粒掉到了书上,他赶紧捡起来放进嘴里,还自言自语地说:“这可都是粮食,不能浪费。

”西南联大的老师们,那也是个个令人敬佩。

他们有的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投身到教育事业中。

在课堂上,他们倾囊相授,毫无保留。

记得有位教授,身患重病,还坚持站在讲台上授课。

讲着讲着,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但他依然声音洪亮,思路清晰。

下课后,同学们都围上去,劝他休息,他却摆摆手说:“这点病算什么,只要能把知识传授给你们,我就心满意足了。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西南联大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西南联大观后感一千字

西南联大观后感一千字

西南联大观后感一千字篇一西南联大观后感最近看了关于西南联大的一些资料和纪录片,真的是感触颇深啊!说起西南联大,那可真是一段传奇的历史。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所学校居然能汇聚那么多的大师和优秀的学子,简直就是个奇迹!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个学校嘛,有啥了不起的。

但你要是深入了解一下,就会发现,它真的太了不起了!当时的条件那叫一个艰苦,可能比我们能想象到的还要糟糕。

教室简陋得不行,宿舍也是破破烂烂的。

可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师生们的学习热情却像燃烧的烈火一样,熊熊不灭。

我就在想,要是换做我在那种环境里,我能坚持得下来吗?也许我早就打退堂鼓了吧。

那些教授们,个个都是大牛啊!他们本来可以在更舒适的环境里搞研究、做学问,可却偏偏选择来到西南联大,为培养下一代而努力。

他们的那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点赞吗?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师者风范!再看看那些学生,一个个也是拼了命地学习。

他们心里清楚,国家需要他们,他们得学好知识,将来才能为国家做贡献。

这让我不禁反问自己,我学习是为了啥?是为了应付考试,还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西南联大培养出了那么多优秀的人才,这难道仅仅是因为老师教得好吗?我觉得不是,更多的是学生们自己的努力和对知识的渴望。

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想想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那简直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可我们有时候还不珍惜,还在抱怨学习辛苦。

和西南联大的师生们比起来,我们难道不应该感到羞愧吗?这一路回顾西南联大的历史,我觉得自己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

也许,我们都应该从西南联大的精神中汲取力量,努力前行。

你说呢?篇二西南联大观后感嘿,朋友!你知道西南联大吗?我最近看了关于它的一些东西,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西南联大,这四个字一出来,就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无数人的求学之路。

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让西南联大如此特别?是那些大名鼎鼎的教授?还是那些怀揣梦想的学生?可能都有吧。

《西南联大》纪录片观后感

《西南联大》纪录片观后感

《西南联大》纪录片观后感《<西南联大>纪录片观后感》在观看完《西南联大》这部纪录片后,我的内心像是被投入了一块巨石,激起了层层的波澜,久久无法平静。

这部纪录片仿佛是一台时光机,带着我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却又激情燃烧的岁月。

西南联大,这几个字承载着太多的故事、太多的坚韧、太多的梦想。

在纪录片中,我看到了那破旧的校舍。

想象一下,那简陋的教室,雨天可能会漏雨,风大的时候也许会灌风。

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老师们激情澎湃地授课,学生们如饥似渴地学习。

他们没有因为条件的艰苦而有丝毫的懈怠,反而是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那些木质的桌椅,可能已经磨损得不成样子,但每一道划痕都像是在诉说着曾经的坚持和努力。

当时的学生们,背着破旧的书包,里面装着珍贵的书本和笔记。

他们每天早早起床,走很长的路去上课。

有时候,甚至要饿着肚子,但他们的眼神中始终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我记得有一个镜头,一位学生在昏暗的灯光下,借着微弱的光线看书,眼睛都快贴到书本上了,可他依然专注得仿佛整个世界都只有他和那本书。

老师们也是让人敬佩不已。

他们有的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却站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有一位教授,在讲到关键的知识点时,激动得手舞足蹈,完全忘记了自己身上那件已经洗得发白的长衫。

还有一位老师,因为没有黑板擦,就用自己的袖子去擦黑板,弄得一身粉笔灰,可他毫不在意,继续讲着课。

西南联大的校园里,充满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学生们经常自发地组织讨论小组,大家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

有时候会为了一个学术观点争得面红耳赤,但争论过后,又会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这种纯粹的学术交流,没有功利,没有算计,只有对真理的追求。

纪录片中还提到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尽管生活艰苦,但他们依然充满了活力和乐观。

一场简单的篮球赛,就能让整个校园沸腾起来。

大家欢呼雀跃,为自己的同学加油助威。

还有那小小的文艺演出,没有华丽的舞台和服装,却有着最真挚的情感和最动人的表演。

《西南联大》观后感

《西南联大》观后感

《西南联大》观后感《西南联大》观后感(精选10篇)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西南联大》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西南联大》观后感篇1昨天用了较长时间把中央电视台记录片频道播放的《西南联大》五集看了一遍,有许多感慨。

“回首抗战岁月,中国的大地上,由东向西,真是一场史诗般波澜壮阔的大迁徙,这其中有无数读书人高昂着头颅、挺直着腰板在行走。

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有过如此大规模的文化大转移?世界上有哪个民族遭受过这等苦难?世界上又哪有过这么一群读书人,把大学当作捍卫国家荣誉与民族精神的第二战场”?这就是西南联大带给我们的震撼。

西南联大全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抗战开始后1937年11月1日,由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

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

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在中国教育史上只存在了8年,但因其英才辈出,又产生了无数故事与传奇,成为了中国大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迹。

它存在于中国教育史上的特殊时期,所以那里的师生、那里的精神都很特殊。

感慨一身处逆境而正义必胜的信念。

在谈论西南联大,大家一定会想起从那儿走出来的一批优秀中华儿子,如:闻一多、吴大猷、李政道、邓稼先、钱钟书、费孝通……很多很多,那都是有形的,而最最可贵的是在国家危亡时刻、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所凸显现的中国知识分子高贵精神气质,是硝烟弥漫的战火中,众多师生弦歌不辍,坚持到底,稳定人心的力量。

感慨二精忠报国、为国献身的精神。

一大批联大师生在抗战的艰苦环境下,克服了许多无法想象的困难,坚持教学育人。

1100名学生直接参战,他们有的在前线作战,有的服务保障。

记得有一幕,为了战场需要,一批翻译人员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好多就死在了胡康河谷。

更多的人则在后方支援抗战,用科技支援前线,开展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果。

西南联大观后感

西南联大观后感

西南联大观后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有幸参观了西南联合大学,这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学府。

在这次参观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西南联大的独特魅力,也对这所学校有了更深的了解。

首先,西南联大的校园环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校园内的建筑风格各异,古朴典雅。

尤其是那座古老的图书馆,仿佛承载着无数的智慧和知识,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敬畏和敬重。

校园内的雕塑、园林、建筑无一不展现出西南联大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让人仿佛穿越时光,感受到了这所学校的厚重历史。

其次,西南联大的师资力量令人钦佩。

在参观中,我得知西南联大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他们中既有学术大师,也有教学能手。

这些老师们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造诣,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学生的关怀和教育理念让人印象深刻。

在西南联大,学生们不仅能够接受到优质的教育,更能够得到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教诲,这是一种难得的教育资源和机遇。

另外,西南联大的学术氛围也是令人赞叹的。

学校内部设有多个学术研究机构和实验室,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和实践机会。

在这里,学生们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开拓自己的学术视野,更能够接触到前沿的学术成果和理论,这对于学生的学术成长和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最后,西南联大的学生氛围也是我所向往的。

在校园里,我看到了一群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学生们,他们在校园内自由自在地交流学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在西南联大,学生们不仅能够接受到优质的教育,更能够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总的来说,西南联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所学校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更有着优质的师资力量和学术氛围,这些都让我对这所学校充满了向往和期待。

我相信,在这样的学府中,我一定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西南联大的观后感就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联大》观后感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
看完《西南联大》纪录片后,感触颇深。

是抗日战争的烽火催生了这样一所优秀且特殊的学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它的诞生无疑是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磨难的,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在日本的炮火逼迫下不得不迁校,于是他们联合起来来到了长沙成立了临时大学,最后来到了云南昆明,虽然现在已不在,但这所大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无法抹去的,在云南师范大学里仍有西南联大的旧址与博物馆,供人们来回忆与纪念。

2
这部纪录片共有五集——八音合奏、刚毅坚卓、大学之大、火的洗礼、嘉荫长留,无一不在向我们讲述着西南联大的历史。

三校联合没有任何分歧,由“寡言君子”梅贻琦担任西南联大的校长,他以清华的教学体制来管理西南联大,成果也是显著的。

当然不少优秀的教授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小觑,被称为“好教授”的韩咏华改变院系进入了社会科学院关注教育;国文老
师沈从文教学吸引不少学生愿跨过整个昆明城来听一堂课;闻一多在抗日步行中不忘写生,采集素材;虽有助教但仍亲自批改学生作业的朱自清;吴宓,陈寅恪,郑天挺,吴大猷,华罗庚,杨振宁,邓稼先等一批爱国志士为了中国的胜利在默默的付出。

3
那时候的西南联大并没有太多资金,学习环境也是非常艰苦,一间茅草房就是一间教室,一把羊椅就是书桌与凳子,40多个人一间宿舍,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教学楼,阶梯教室,四人宿舍,多么舒适的环境,可竟很难再出现像以前那样的教授,我们是否该深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而即使如此他们仍坚持着“刚毅坚卓,明德睿智”的校训,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从不懈怠。

在他们那个时代时刻都担心着日本人的突袭,只要警报器一响就拿着装满手稿的公文包到处躲避,而金岳霖在一次空袭中忘记跟着人群躲避,仍在教室里手握笔。

不得不赞叹这些教授们对于文学的态度,没有丝毫怠慢。

曾有人说,那些伟大的教授死去不需要一秒钟,而生产一名这样的人,则需要几十年。

2018年逝去了多少伟大的人,不禁惋惜下一次这样的伟人出现还需要多长时间。

曾有人这样比喻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

西南联大有着这样优秀的大师,也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大师。

4
而新时代的我们不应该是迷失的一代,国家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不应该沉迷于虚拟的游戏世界,应该多思考我们可以为我们的民族做些什么,而不只是在被窝里幻想着今天的计划却从未实行过。

以前的西南联大教学制度也是非常严厉的,大一时期是不分个院系的,所有的学生一起上课,但如果有的科目没有及格就不能升级,而不像我们现在的大学一样,即使有的科目没有过还是可以补考重修。

“千秋万世,长乐未央”。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