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房放液缓解白内障术后一过性高眼压的治疗体会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突发高眼压的处理及原因探讨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突发高眼压的处理及原因探讨常戎;杨继华;胡竹林【摘要】@@ 白内障术中保持眼压正常或略低,有利于手术进行;术中眼压升高将给手术带来困难,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本文回顾所在单位和作者赴医疗队进行白内障手术中眼压突然升高病例,就其表现、处理方法和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期刊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年(卷),期】2012(012)003【总页数】2页(P185-186)【作者】常戎;杨继华;胡竹林【作者单位】云南省玉溪市中医院眼科,玉溪,653100;云南省玉溪市中医院眼科,玉溪,653100;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昆明,650021【正文语种】中文白内障术中保持眼压正常或略低,有利于手术进行;术中眼压升高将给手术带来困难,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
本文回顾所在单位和作者赴医疗队进行白内障手术中眼压突然升高病例,就其表现、处理方法和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2005~2010年共收治709例(709眼)单纯老年性白内障病例,无其他眼病或眼部手术史,体检符合眼部手术标准。
其中男性304例、女性405例;年龄52~86岁,平均67.7岁。
术前行常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前节等检查,眼后节可见者进行眼底检查,A超测定人工晶状体度数。
709眼中,Ⅱ级核60眼、Ⅲ级核410眼、Ⅳ级核213眼、Ⅴ级核26眼,Ⅱ~Ⅲ级核白内障术式为超声乳化术,Ⅳ~Ⅴ级核为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
1.2 方法麻醉均为利多卡因球旁阻滞麻醉,行ECCE者眼球间隙性压迫15~20 min。
记录每个病例手术全过程。
2 结果共有27眼术中出现突然眼压升高,其中ECCE术式20眼、超声乳化术式7眼。
术中突然眼压升高表现:①术中虹膜脱出,且不易恢复;②前房变浅或消失,不易以黏弹剂形成或黏弹剂反复从切口被挤出;③核自行娩出切口;④后囊膜圆弧前隆;⑤球壁变硬;⑥上述表现伴患者诉眼痛、烦躁、出汗或头位回避性动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高眼压患者的护理

托吡卡 胺滴 眼液 ( 1滴/ ) 5 盐酸 去氧 肾 上腺 素 次 和 服液 ( 滴 / ) 1 次 交替滴 术 眼 3次 , 隔时 间 为 5mi , 间 n
以散大 瞳孔 ; 利 多 卡 因 5ml 0 7 布 比卡 因 2 + .5 5ml 1: 0 0肾上腺 素 4滴 混 合 后适 量 行 表 面麻 + 10 醉; 采用 美 国爱尔康 公 司 If i ni t n y型超 声乳化 仪完成 白内障手 术 。作一 3 0mm 的角 膜 切 口, 入黏 弹 . 打
【 ywo d 】c t r c ; h c e li c t n; c lrh p re s n; u sn Ke r s aa a t p a o musf a i o u a y e tn i n ri g i o o
Nu s hnP A,0 0 2 ( 1 ) 1 1-7 4 r JC i L 2 1 ,7 1 B :7 31 1 ] 白内障超 声乳化 联合 人工 晶体植 入 术 目前 已成 为 白内障治疗 的主 要 方法 , 该术 式 切 口小 、 应 轻 、 反
解放 军】 7 l
N r JC i P A,N vmbr 00V 12 , . 1 us hn L oe e 1, o.7No1B 2
白 内障超 声 乳 化术 后 高 眼压 患者 的护 理
赵春 艳 , 王 茜 , 丽 萍 , 陈 张文 娟 , 延 智 桑
Co r s o d n u h r S re p n ig a t o : ANG n z iE— i:a g a Z i 1 3 c r Ya -h , mals n y n h @ 6 . o n
前房穿刺放液术在高眼压持续状态下的临床应用

Hans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眼科学, 2015, 4, 10-14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5 in Hans. /journal/hjo/10.12677/hjo.2015.41002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erior ChamberParacentesis in Patients with Sustained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Haijia Xu*, Ming Chen, Zhuo Chen, Bihua Xie, Yipin Xian, Binghua Tang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engdu, Chengdu SichuanEmail: *haijiaxu@Received: Feb. 26th, 2015; accepted: Mar. 4th, 2015; published: Mar. 11th, 2015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Aim: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nterior chamber paracentesis in glaucoma patients with sustained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Methods: 43 patients with 43 different glaucoma types, after systemic and local ocular hypotensive medication of saturated dose, continued to hold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which did not fall and was in a sustained state.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suf-fering of patients, relieve symptoms and quickly reduce eye pressure to create the conditions for future surgery, urgent measures were taken using anterior chamber paracentesis. In the aqueous release process, tapping and puncture could be stopped when the cornea became clear and intra-ocular pressure was normal. Results: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paracentesis releasing the right amount of aqueous humor, among the patients of different glaucoma types with sustained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intraocular pressure decreased immediately; eye swelling, headache and other symptoms were relieved; visual acuity improved to varying degrees; severe crisis was eased under control; and all patients had no significant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Anterior chamber pa-racentesis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emergency way used after ocular hypotensive medication of satu-rated dose in patients with sustained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which can avoid long-term IOP- lowering drug-induced side effects, quickly reduce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improve vision, re-lieve symptoms to alleviate the suffering of patients, and prevent visual impairment caused by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in order to creat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reoperation.Keywords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Persistent State, Anterior Chamber Paracentesis*通讯作者。
前房放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高眼压

前房放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高眼压黄华国;谢爱宏;李林【摘要】目的:探讨前房放液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高眼压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对我院35例(35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高眼压(眼压28-59mmHg)患者,予以表面麻醉下用一次性1ml无菌注射器针头从角膜侧切口以蜻蜓点水状轻轻压迫后唇缓慢放液治疗,直至眼压降至正常。
结果35例中有21例为黏弹剂残留所致,32例(32眼)行1次前房放液治疗后眼压降至正常,3例(3眼)行2次前房放液治疗后眼压降至正常。
结论黏弹剂是导致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眼压升高的主要原因,只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方法,从角膜侧切口前房放液是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高眼压的一项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6(051)010【总页数】3页(P1099-1101)【关键词】前房放液;高眼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角膜侧切口【作者】黄华国;谢爱宏;李林【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湘雅萍矿合作医院眼科,萍乡 337000;江西省萍乡市湘雅萍矿合作医院眼科,萍乡 337000;江西省萍乡市湘雅萍矿合作医院眼科,萍乡 3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9.66白内障是目前世界上主要致盲眼病之一,也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眼部疾病。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目前白内障以超声乳化术最为常见[1]。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高眼压是白内障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其中相当一部分为一过性眼压增高。
若不能及时降低眼压,缓解症状,势必会造成视神经等相关高眼压的眼部永久损害。
我们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高眼压患者采用从角膜侧切口前房放液治疗,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936例(1029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中角膜侧切口右眼均做在鼻侧角膜缘,左眼均做在颞侧角膜缘。
硬核白内障摘除术毕前房注气术减轻角膜水肿的疗效分析

硬核白内障摘除术毕前房注气术减轻角膜水肿的疗效分析作者:俞平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27期【摘要】目的探讨在硬核白内障摘除术毕前采用前房注气对角膜水肿的影响。
方法将近年来的51例(72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IOL),观察组术毕前采用前房注气术,观察两组的角膜水肿和并发症率。
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段的角膜水肿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能降低角膜水肿发生率和减轻角膜水肿的程度,促进视觉功能的康复。
【关键词】硬核白内障摘除;前房注气;角膜水肿;视觉恢复【中图分类号】R7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7..02白内障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晶状体代谢紊乱,蛋白质变性混浊,阻挡光线投射至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和视力下降,是最常见的致盲性疾病,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1]。
对于白内障最佳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摘除变性的晶状体和恢复视力,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IOL)具有操作简便、创伤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少等优点,已经在基层医院的眼科得到广泛开展,挽救了无数白内障患者的视觉功能。
但是较多老年学白内障患者的病程发展到晚期,晶状体核较大且较硬,增加了手术难度,术后可能增加角膜水肿等并发症率,影响术后视觉功能的康复效果[2]。
近年来,我们对硬核白内障摘除术毕给予注入空气的处理,有效减轻了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核程度。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2020年3月我院眼科收治的51例(72眼)硬核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病史、眼科专科检查和手术确诊,患方知情同意;排除手术禁忌症,内眼手术史,青光眼,智力和精神障碍不能配合研究等。
男29例,女22例;年龄45~78岁,平均63.6±5.2岁;单眼30例,双眼21例;病程0.5~9年,平均3.6±1.8年;Emery核硬度分級为Ⅲ级核49例,Ⅳ级核23例;视力4.1~4.8分,平均4.42±0.13分。
白内障手术后注意事项

些不费劲的家事,如浇花、摺衣服,可以在安全清洁的环境中散步。
1、手术后当天,术眼要包盖,目的是使眼球削减转动,使眼睛得
4、依据医生的`要求,分清晰各种药物,标明其使用次数。点药
到充分的休息。除吃饭、上厕所外,尽量卧床静养,要留意别磕碰术眼, 时要留意卫生,将手洗洁净,年龄大可以让家人关心点眼。
以免造成伤口裂开、前房出血、人工晶体移位等合并症。部分患者术后
白内障手术后留意事项
1.手术后必需要清静休息,不要用力低头,动作要轻,不能用流水 洗脸。避开揉擦、碰撞术眼;限制剧烈活动及负重,若有便秘现象要用
药物关心排便,如开塞露等,以防排便时用力过猛,使眼睛局部伤口 出血和伤口开裂。
2.手术后,假如眼睛明显痛苦,并伴有头痛、恶心等症状,要准 时报告医生以对症处理用药。
补充其它养分素白内障手术患者除了补充维生素外还要从多个方 面摄取对眼睛有益的元素,如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这两种元素具有很强 的抗氧化剂作用,它可以吸收进入眼球内的有害光线,并凭借其强大的 抗氧化性能,预防眼睛的老化,延缓视力减退,到达最正确的水晶体爱 护效果。因此,白内障手术后患者要多吃绿叶蔬菜、南瓜、绿色的豆类 和椰菜等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食品。
忌辛辣食物
一般建议白内障患者在手术后 1 个月不要吃辛辣食物,例如:生 姜、大蒜、洋葱、辣椒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影响患者术眼的伤 口愈合。有些老年人很喜爱吃带味的食物,钠元素存在于食盐中,吃 多了会恶化病情,因此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还是吃淡的食物为好。
魏
第3页共3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病人在术后切记不能揉眼,术后半个月后可以洗澡、洗头,尽 量避开将水溅入眼内。术后一个月内限制剧烈活动。 术后 2 周内洗头 发可以到美发店躺着洗头,若眼睛被水溅湿,请马上回家点药。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高眼压影响因素与护理研究进展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高眼压影响因素与护理研究进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phacoemulsification)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术方法之一。
但是,术后高眼压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时会导致视野缩小,角膜水肿,视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力和患者生活质量。
因此,对术后高眼压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进行研究,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因素:1.手术时间:手术时间长短与术后高眼压的发生有很大关系。
手术时间过长会导致眼球血流改变,虹膜炎症的发生,促进玻璃体积聚,从而增加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
因此,控制手术时间,尽量减少手术时间对预防术后高眼压非常必要。
2.术前眼压:术前眼压是衡量人眼内部压力的指标,高眼压是白内障的常见症状之一,如果在手术前已经存在高眼压现象,则手术后更容易出现高眼压。
因此,在手术前要全面检查眼球内部的压力情况,特别是对于存在青光眼史及其他眼部疾病的患者,更应该重视。
3.手术方式: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于术后高眼压的影响也不同。
目前常见的手术方式主要有超声乳化联合小切口、晶体节省手术等。
其中,超声乳化联合小切口手术因创伤小、恢复快而广受患者欢迎。
但是,该手术对于术后高眼压的发生风险更高一些。
因此,手术方式的选择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4.患者年龄:年龄是影响术后高眼压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年龄越大,眼压越高。
因此,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应该特别注意,加强术后的检查和治疗。
护理:1.术后立即降低眼压:手术后要及时应用降眼压药物,避免眼压过高,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也需要注意口服降压药,控制全身血压,保持稳定。
2.密切观察: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眼压情况和瞳孔大小,及时发现变化并处理,以免出现严重的高眼压后果。
3.结合药物治疗:通过结合使用多种药物,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药物治疗,以达到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此外还应注重营养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4.规范洗眼护理:洗眼是准确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应重视。
术后规范的洗眼护理对于预防细菌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应用前房注气治疗白内障术毕前房不稳的安全性观察

㊃临床研究㊃应用前房注气治疗白内障术毕前房不稳的安全性观察黄勇志,孙 涛,植玉婷,李 丽,颜鲁宁作者单位:(530021)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三医院眼科作者简介:黄勇志,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白内障㊁眼眶及斜弱视㊂通讯作者:孙涛,副主任医师,眼科主任,研究方向:白内障㊁屈光㊁角膜移植.47122475@收稿日期:2015-06-05 修回日期:2015-10-22Safety observation of applying anterior chamber gas injection for unstable anterior chamber at the end of cataract surgeryYong-Zhi Huang,Tao Sun,Yu-Ting Zhi,Li Li,Lu-Ning Yan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the303th Hospital of PLA,Nanning 530021,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China Correspondence to:Tao Sun.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the 303th Hospital of PLA,Nanning530021,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China.47122475@ Received:2015-06-05 Accepted:2015-10-22Abstract•AIM:To observe the surgical effect,complications and assess the safety of applying anterior chamber injection of sterile air to treat instability of anterior chamber occurred at the end of cataract surgery.•METHODS:The cases with unstable anterior chamber occurred at the end of cataract surger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group A(31eyes)received anterior chamber injection of sterile air,group B(27eyes)underwent anterior chamber injection of balanced salt solution (BSS).The anterior chamber bubbles and the stability of anterior chamber,the influence on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visual acuity,and intraocular pressure(IOP),the presence of other complications such as intraocular inflammation,cystoid macular edema were observed.•RESULTS: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ing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IOP between two groups(P>0.05).In group A,preoperative IOP was15.29±0.53mmHg and1d postoperative IOP was 14.58±0.6mHg,with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Preoperative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density between two group2435.71±194.80cells/mm2vs2430.74±191.95cells/ mm2,postoperative between two groups were2400.74±194.00cells/mm2vs2398.22±193.36cells/mm2with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re was no postoperative shallow anterior chamber and intraocular inflammation in the two groups.The success rate of single operation restoring the stability of anterior chamber in group A was94%,group B was33%,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It is safe and effective,simple and quick applying anterior chamber gas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anterior chamber at the end of cataract surgery.•KEYWORDS:anterior chamber gas injection;anterior chamber bubbles;unstable anterior chamber;incision leakage;cataract surgeryCitation:Huang YZ,Sun T,Zhi YT,et al.Safety observation of applying anterior chamber gas injection for unstable anterior chamber at the end of cataract surgery.Guoji Yanke Zazhi(Int Eye Sci) 2015;15(11):1927-1929摘要目的:应用前房注入无菌空气治疗白内障手术结束时出现前房不稳定的情况,观察手术效果㊁并发症,评估安全性㊂方法:回顾性分析白内障手术结束时前房不稳定的病例,将其分成两组,注气组31眼为前房注气组,注液组27眼为注液(平衡盐溶液,BSS)组,观察前房气泡吸收情况及前房稳定性,对角膜内皮细胞㊁视力㊁眼压的影响,有无其它并发症如眼内炎症㊁黄斑囊样水肿㊂结果:两组术前眼压对比㊁术后眼压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气组术前眼压(15.29±0.53)mmHg与术后1d眼压(14.58±0.63)mmHg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两组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对比(2435.71±194.80vs2430.74±191.95个/mm2),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对比(2400.74±194.00vs2398.22±193.36个/mm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两组术后均未出现浅前房㊁眼内炎症㊂术中单次操作前房恢复稳定率注气组94%,注液组33%,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应用前房注气治疗白内障术毕出现前房恢复不稳定情况,安全有效,简单快速㊂关键词:前房注气;前房气泡;前房不稳;切口渗漏;白内障手术DOI:10.3980/j.issn.1672-5123.2015.11.24引用:黄勇志,孙涛,植玉婷,等.应用前房注气治疗白内障术毕前房不稳的安全性观察.国际眼科杂志2015;15(11):1927-19290引言 白内障手术包括超声乳化吸除和囊外摘除术,手术结束时需要恢复稳定的前房,但往往因切口渗漏㊁虹膜脱出㊁眼压偏高等原因,出现前房不稳㊂前房不稳㊁切口渗漏将导致各种严重并发症如角膜内皮失代偿㊁眼内炎㊁术后浅前房无前房㊁继发性青光眼等㊂使用缝线缝合切口导致散光严重影响术后视力效果,当应用前房注气时,切口到达气密状态即可恢复稳定的前房,应用前房注液时,切口需要到达水密状态才能恢复稳定的前房㊂因此我们进行前房注入无菌空气泡快速恢复稳定的前房,减少术中恢复前房的操作,减少缝合切口的几率,未发现明显并发症,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广㊂7291Int Eye Sci,Vol.15,No.11,Nov.2015 Tel:029⁃82245172 82210956 Email:IJO.2000@1对象和方法1.1对象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搜集2014-01/12白内障手术病例873眼,病例初步选入条件:白内障手术结束时注水前房恢复不稳定,观察10~15s 出现前房变浅甚至前房消失的手术病例,排除Phaco 术Ⅳ㊁Ⅴ级手术病例,排除术前有明显的角膜内皮病变㊁Fuch’s 综合征㊁青光眼㊁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及内眼手术病史的病例㊂符合入选条件的术毕前房不稳病例共58眼,按恢复前房方法分为前房注气组(注气组2014-07/12),注液组(注液组,2014-01/06),注气组31眼,男17眼,女14眼,年龄49~85(平均69.94±1.68)岁,超声乳化手术22眼,囊外摘除手术9眼;注液组27眼,男12眼,女15眼,年龄55~84(平均70.52±1.60)岁,超声乳化手术19眼,囊外摘除手术8眼㊂术毕前房形成不稳的原因:切口渗漏55眼,后房及眼后段压力偏高1眼,虹膜松弛容易嵌顿于切口处2眼㊂1.2方法 常规进行表面麻醉下2.8mm 透明角膜切口Phaco+IOL 手术或局部浸润麻醉下上方角巩膜5.5~6mm 反眉弓切口ECCE +IOL 手术,手术结束常规切口注水水化,侧切口注入BSS 液恢复前房1次,观察前房稳定情况,10~15s 出现前房变浅甚至消失现象采取两种方法再次恢复前房㊂注气组前房注气:侧切口注入10层无菌纱布过滤空气,气泡直径不超过角膜直径2/3,观察10~15s 前房无变浅可结束手术,若再次变浅可进行2~3次空气注入,无法形成稳定的前房时缝合切口后再次前房注气㊂注液组前房注液:前房不稳定者再次注水水化切口㊁再次注入BSS,2~3次操作若不能形成稳定的前房时缝合切口㊂ 观察指标:主要观察前房气泡有可能影响手术效果以及导致相关并发症的指标,视力㊁前房稳定性㊁眼压㊁角膜水肿㊁角膜内皮细胞㊁气泡位置及吸收情况㊁气泡遮挡视力情况,切口愈合㊁前房积血㊁人工晶状体位置㊁眼内炎症㊂ 角膜水肿分级:0级:角膜透明;1级:角膜轻微雾状水肿,以上皮及浅基质层水肿为主,虹膜纹理可见;2级:角膜上皮及基质层雾状水肿明显,后弹力层少许皱褶,虹膜纹理隐约可见;3级:角膜全层水肿明显混浊,后弹力层皱着明显,虹膜纹理不可见㊂ 统计学分析:运用计算机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处理,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 ±s )表示,对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和方差分析,对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手术效果 术中单次前房注气/液操作前房恢复稳定率注气组为29眼(94%),注液组为9眼(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161,P <0.05),注液组18眼(67%)病例需要进行2次以上注液操作㊂注气组需要切口缝合1眼(3%),注液组5眼(19%),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㊂2.2眼压 术后两组未发现急剧眼压升高和急性瞳孔阻滞性闭角型青光眼㊂两组术前眼压对比㊁术后眼压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㊂2.3角膜内皮细胞 两组术前㊁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注气组手术前后对比㊁注液组手术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2㊂2.4角膜水肿 注气组0级28眼,1级2眼,2级1眼㊂注液组0级22眼,1级4眼,2级1眼㊂2.5气泡情况 注气组1眼部分气泡移位到玻璃体腔诉表1 手术前后两组眼压对比(⎺x ±s ,mmHg)分组眼数术前术后1d术后2d术后3d注气组3115.29±0.5314.58±0.6313.42±0.6413.48±0.45注液组2714.89±0.5414.00±0.6213.52±0.5113.00±0.41 t 0.5340.6580.1190.484P0.5960.5130.9060.619表2 两组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对比(⎺x ±s ,个/mm 2)分组眼数术前术后1wktP注气组312435.71±194.802400.74±194.00 6.507<0.01注液组272430.74±191.952398.22±193.3612.588<0.01t0.0980.049P0.9230.961下方视野存在近似圆形水影,仰卧位后消失,术后2d 变小,术后3d 消失㊂1眼气泡移位到后房遮挡视力,予以散瞳仰卧位后气泡移位到前房,视力恢复㊂其余所有病例气泡均位于前房,术后1d 气泡大小均小于1/2前房,未遮挡瞳孔中心,所有气泡在3~5d 完全吸收㊂2.6其它情况 注气组㊁注液组术后所有病例前房深度正常,无浅前房,切口愈合无渗漏,人工晶状体位置正,无明显前房炎症反应,未发现黄斑囊样水肿㊂两组术后3d 矫正视力均≥0.6㊂3讨论 白内障手术开展越来越普遍,特别是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手术,手术结束时需要恢复稳定的前房以避免各种严重并发症,如术后浅前房及前房消失,导致角膜内皮细胞损害㊁眼内炎㊁继发性青光眼㊁黄斑囊样水肿㊁虹膜粘连等[1-2]㊂Chee [3]前瞻性研究超声乳化术毕使用50g /L 聚维酮碘滴入角膜观察主切口及侧切口房水渗漏情况,100眼200个切口(包括主切口和侧切口)中有31个切口(16.5%)存在切口渗漏㊂导致术毕时前房不稳定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手术医师制作切口时的缺陷如隧道切口过短㊁内口靠后㊁切口深度太薄,因切口缺陷导致术毕前房不稳定在本组病例占95%,这些因素在初学者发生率较高,当术中患者配合差以及手术操之过急的情况下也会时有发生㊂有虹膜松弛综合征的患眼,虹膜涌动,当器械退出前房时容易脱出在切口处,注水复位后再次脱出,前房变浅,遇到这种情况本组病例均是用虹膜回复器将脱出的虹膜推向眼内,然后从侧切口注入过滤无菌空气维持前房同时将虹膜向后压,效果十分确切㊂另外术中后房压力增加以及患者用力挤眼均使得前房变浅㊂ 前房不稳定可缝合切口提高密闭性,但是缝线引起的散光将明显影响术后视力,另外缝合操作将浪费宝贵的手术时间,术后需要拆除缝线㊂我们采取前房注气进行恢复前房㊂通过观察前房气泡形状可判断切口有无继续渗漏,在切口渗漏病例,前房压力下降,前房气泡扩张,这种现象符合玻意尔定律(Boyle’s law):前房气泡的体积与前房压力反相关[4]㊂通常从侧切口注入空气一次即可,如果注入空气太多,可通过轻压侧切口后唇放出部分气体㊂这样避免了过多的手术操作引起角膜内皮损伤㊂ 眼内注气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应用长效气体填充,与此相似,空气应用于多种手术的前房形成已经很普遍[5-9]㊂学者担心前房注气的安全性,如术后气泡遮挡视力㊁引发瞳孔阻滞性青光眼㊁是否增加眼内8291国际眼科杂志 2015年11月 第15卷 第11期 电话:029⁃82245172 82210956 电子信箱:IJO.2000@炎症的风险㊁对角膜内皮的损害作用㊁是否增加角膜水肿㊁前房稳定性如何? 当需要用前房气泡时,尽管气泡对内皮有一定的损害作用[10-11],但使用后的保护作用远远大于其损害作用[12]㊂当不需要使用前房气泡时,最好使用BSS,特别是角膜内皮已有创伤或角膜内皮不是十分健康如Fuch’s综合征㊁穿透性角膜移植[10]㊂学者研究前房气泡确实对角膜内皮有一定的损害作用,损伤内皮的机制是气泡直接接触内皮以及内皮无法与前房液接触,而不是气体成分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因此长效气体因长时间与角膜内皮接触将导致更大的损害[5],一般很少应用于前房,多应用在玻璃体腔㊂一般来说,直径较小的气泡较安全,因为其可自由移动[10]㊂本组注入空气一般是1/3~1/2角膜直径,当体位变化时气泡在前房内可随意移动,不会对某一区域的角膜内皮起到持续的损害作用,另外空气逐渐缩小,术后1d我们观察到前房气泡已经明显吸收,一般仅占1/4~1/3角膜直径,游动性进一步增强,持续接触某一区域角膜内皮的时间更少,术后3~5d能完全吸收㊂本研究注气组和注液组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wk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这两种前房恢复的方法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无差异性㊂注气组和注液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各自术前术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反应了两组整个白内障手术过程引起的角膜内皮细胞损害㊂因空气的吸收较快,术后第1d未发现气泡遮挡瞳孔影响视力的情况,但由于气泡的游走性,气泡可在瞳孔缩小前进入后房和玻璃体腔,前者因后房空间扁平,少量的气泡即可遮挡瞳孔,可散瞳后仰卧位让气泡回到前房㊂角膜内皮的损害同时表现在术后角膜水肿㊂ 前房注气在稳定前房及促进切口愈合方面是十分确切的㊂术后浅前房及手术切口的愈合在术后1~2d十分重要㊂切口在超过一定眼内压阈值前提下存在自我愈合的能力[3],如果眼内压力低于一定的数值,切口将裂开㊂利用前房气体上浮的力量顶压切口内侧,刚好提供一定的由内向外的压力,有利于切口的愈合㊂现代白内障手术切口均为隧道活瓣式切口,当因外力作用如眼睑的挤压时,眼内压发生波动,眼内压的波动导致切口渗漏和倒吸现象[4,13]㊂在术后最初的几天切口渗漏与眼内炎的发生有很强的关联性[3]㊂Demirci等[6]进行动物实验在兔眼分别注射无菌空气和BSS术后进行裂隙灯检查以及术后6d抽取房水检验一氧化氮(NO)含量,后者是评估前房炎症反应的客观敏感指标,结果表明前房注气能有效减轻眼内炎症反应㊂Mehdizadeh等[14]对兔24只48眼前房穿刺放液后均前房注入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随机分成两组恢复前房,一组前房注入无菌空气,一组注入BSS,结果发现BSS组临床眼内炎发生率为58.3%,空气组发生率为8.3%,有统计学差别,术后7d临床评分空气组平均为2.3±1.2,BSS组为6.8±1.5,有统计学差别,提示前房注入空气泡对于表皮葡萄球菌眼内炎的发展有保护作用,其解释为前房气泡占据空间后增加虹膜表面病原浓度,在病原繁殖前引发抗感染反应,而BSS将病原稀释,延迟了机体抗感染反应㊂前房气泡可随着眼球外压的作用适当变形,保持稳定的眼内压及前房空间,防止了切口的渗漏和倒吸,从而起到保护作用㊂我们观察到经过前房注气后的患者,术后没有发生浅前房,前房稳定性良好,我们没有具体测量手术前后的前房深度进行对比,因为术后前房深度变化主要是因为手术摘除混浊增厚的晶状体而增加空间,前房气泡本身并不会持续性增加前房深度,而是通过提供稳定的眼内压力顶压切口,在切口最不稳定的术后早期有效增加切口稳定性,促进切口愈合来达到稳定前房的目的,避免了缝线的种种缺点㊂ 有学者担心前房气泡会引起眼压升高,这种担心不无道理,特别是前房注射较大气泡时,Flowers等[15]报道1123例白内障术毕常规前房注气引起2例瞳孔阻滞性闭角型青光眼,其原因是注入过大的前房气泡,处理办法可在表面麻醉下轻压侧切口后唇放出部分气体及房水即可快速有效降低眼压㊂评估前房气泡是否引起眼压升高,主要观察术后1㊁2㊁3d,术后3d以后气泡变得很小,几乎不可能引起瞳孔阻滞㊂只要控制前房气泡和前房大小的相对关系,一般建议前房气泡直径在1/3角膜直径左右即可发挥稳定前房和避免继发性青光眼的双重效果㊂ 总之,白内障术毕前房恢复不稳定时应用前房注气维持前房,简单有效,术后观察前房稳定性良好,气泡吸收快,不影响术后视力,未发现角膜内皮损害㊁眼压升高㊁眼内炎症等并发症,其安全性良好,值得推荐㊂参考文献1Cooper BA,Holekamp NM,Bohigian G,et al.Case-control study of end ophthalmitis after cataract surgery comparing scleraltunnel and clear corneal wounds.Am J Ophthalmol2003;136(2):300-3052Haripriya A,Chang DF,Reena M,et plicationrates of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manualsmall-incisioncataract surgeryat Aravind EyeHospital.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12;38(8):1360-13693Chee SP.Clear corneal incision leakage after phacoemulsification-detection using povidone iodine5%.Int Ophthalmol2005;26(4-5):175-179 4Agarwal T,Singh D,Khokhar S,et al.Simple technique for sealing clear corneal wound leaks using a dynamic anterior chamber air bubble. 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11;37(9):17325Lee DA,Wilson MR,Yoshizumi MO,et al.Theocular effects of gaseswhenin-jectedinto theanterior chamberofrabbiteyes.Arch Ophthalmol 1991;109(4):571-5756Demirci G,Karabas L,Maral H,et al.Effect of air bubble on inflammat-ion after cataract surgery in rabbit eyes.Indian J Ophthalmol2013;61(7): 343-3487屈晓勇,何静,谢平.前房注气术在防止小切口白内障术后前房积血中的应用.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158-1598赵秀琴,孙启国,鄂凤文,等.深层巩膜和狄氏膜灼切联合前房注气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研究.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63-659张敏悦,刘金华,彭鹏,等.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毕前房注气的临床应用.广东医学2013;34(10):1559-156110Olson RJ.Air and the corneal endothelium:an in vivo specular microscopy study in cats.Arch Ophthalmol1980;98(7):1283-1284 11Van Horn DL,Edelhauser HF,Aaberg TM,et al.In vivo effects of air and sulfur hexafluoride gas on rabbit corneal endothelium.Invest Ophthalmol1972;11(12):1028-103612Norn MS.Corneal thickness after cataract extraction with air in the anterior chamber.Acta Ophthalmol(Copenh)1975;53(5):747-750 13Sim DA,Wong R,Griffiths MF.Injecting an air bubble at the end of sutureless cataract surgery to prevent inflow of ocular surface fluid.Eye (Lond)2007;21(11):1444-144514Mehdizadeh M,Rahat F,Khalili MR,et al.Effect of anterior chamber air bu-bble on prevention of experimental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endophthalmi-tis.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2010; 248(2):277-28115Flowers CW Jr,Reynolds D,Irvine JA,et al.Pupillary block,angle-closure glaucoma produced by an anterior chamber air bubble in a nanophthal-mic eye.Arch Ophthalmol1996;114(9):1145-11469291Int Eye Sci,Vol.15,No.11,Nov.2015 Tel:029⁃82245172 82210956 Email:IJO.2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房放液缓解白内障术后一过性高眼压的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讨论前房放液缓解白内障术后一过性高眼压的作用效果及操作要点。
方法对我院30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一过性高眼压的患者进行主切口点式放液,观察操作前后眼压及眼部症状变化,并总结操作要点。
结果经主切口前房放液,30例眼压均能降至正常值。
结论只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方法,前房放液是缓解白内障术后一过性高眼压的一项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关键词:前房放液;高眼压;白内障术后
中图分类号:r7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4-00-01
白内障术后高眼压是白内障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中相当一部分为一过性眼压增高。
能否对其进行及时治疗,关系患者术后的视力恢复。
若不能及时缓解症状,降低眼压,势必造成视神经等相关高眼压的眼部永久损害。
既往相关论述的文献有限,笔者通过参考相关报道,结合数年的临床实践和总结,认为正确操作的前房放液,对缓解白内障术后一过性高眼压有确切效果,具有操作简单、作用迅速、无增加眼内感染风险的特点。
同时,笔者也对在既往文献中没有论述的几个方面进行了观察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及相关检查
1.1 对象
观察2009-2011年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一过性高眼压的病例30例。
此30例白内障患眼均为单纯性白内障,
术前不合并青光眼、虹膜炎、高度近视等眼部疾病,未排除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
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72.3岁。
1.2 症状出现时间
30例病例中,其中28例出现眼部症状并报告医生的时间为术后3-7小时,2例为术后一天查房时发现。
1.3 患者症状
9例表现为眼部持续异物感或不适感,无头痛眼痛等表现;19例表现为眼部胀痛、头痛、恶心;2例除眼部症状外,出现呕吐。
1.4 眼部体征
21例角膜雾状混浊,前房尚可窥清,瞳孔中等度散大约5mm,睫状充血(+)。
其中2例可见前房闪辉(+)。
5例角膜水肿明显,前房窥不清,可见瞳孔散大约7-8mm,睫状充血(++)。
4例仅见睫状充血(+),瞳孔轻度散大约4mm,无明显角膜水肿。
1.5 眼压升高幅度
2例眼压为21—30mmhg;12例眼压为31-40mmhg;15例眼压为41-50mmhg;1例眼压为56mmhg。
2 方法
30例患者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主切口为颞侧巩膜隧道3.2mm切口,辅助切口在患眼主切口左侧,并与主切口成60—90°角度的1mm透明角膜切口。
术后切口自行关闭,无缝合。
无结膜下注射,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并眼罩包眼。
前房放液方法:爱尔凯因眼液表麻1分钟后,安多福原液点结膜囊,闭
眼约30秒。
患者头部固定在裂隙灯头架处,嘱患者向主切口位置的相反方向注视,以无菌冲洗针头于主切口缘后约1mm处垂直轻压切口后唇,以蜻蜓点水式根据眼压情况一次或多次按压眼球,使房水缓慢流出。
放液后再次检查眼压。
操作完毕,无菌氯霉素眼水轻轻冲洗结膜囊,无需包眼。
3 结果
3.1 眼压值
经前房放液后,眼压均能下降。
以非接触性眼压计测量,26例眼压值在10-15mmhg之间,3例在16-20mmhg之间,1例为22mmhg。
平均眼压为13.4mmhg。
3.2 眼部体征
角膜水肿均明显减轻。
放液后半小时检查,25例无明显角膜水肿,5例轻度角膜水肿,前房均可窥清,无前房闪辉。
10例无睫状充血,20例仍有轻度睫状充血(+)。
3.3 转归
22例患者表示症状消失,无特殊不适;8例患者表示症状明显缓解,仅有轻度眼胀感和异物感,可忍受。
术后1天检查视力,0.3者2例,0.4-0.6着18例,0.8-1.0者10例。
30例患者均无发生虹膜脱出、眼内感染、黄斑囊样水肿等相关并发症。
4 讨论
一过性高眼压是白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一个主要并发症之一,根据以往报道,其发生率约在2.5%左右,发生时间多在术后3-7小
时内[1]。
及时降低眼压,缓解症状,对患者的视力恢复非常重要。
关于该操作的几个经验点,分别讨论。
(1)在30个病例中,笔者观察到其中16例在放液时,有条状粘弹剂自房角位置飘向瞳孔位置,证明了引起一过性眼压升高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粘弹剂抽吸不干净堵塞房角造成[2]。
前房放液不仅可以降低眼压,同时也可以通过眼内房水流动冲刷房角,带走粘弹剂或堵塞于房角的色素、细胞、炎性渗出等。
(2)在操作中,笔者不选用一号针头而选用冲洗针头,目的在于避免因操作过程中患者不配合转动眼球而可能造成眼球刺伤,这在初学者中尤为重要。
(3)因现今白内障手术多选用水平主切口,故进行放液操作时,为操作方便和患者配合容易,也由辅助切口改成主切口。
由于主切口较辅助切口宽度大,放液量多,为避免虹膜脱出或眼压急速下降的可能,压迫眼球力度必须小。
同时,压迫方法由原来的持续压迫改成点式压迫,使房水流出量在可控范围内。
笔者采取的压迫时间为0.5秒左右。
经过总结,发现每次压迫,可达到降眼压幅度约为12-16mmhg,操作时可根据实际眼压和目标眼压估算压迫次数,避免反复的测眼压操作。
而且,由于压迫力度变小,时间变短,患者耐受性增加,基本可以配合完成操作。
(4)压迫点位于切口后唇后1mm,操作过程并不侵入切口和前方,房水也只单向外流,无倒流现象,可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经典的内科方法降眼压治疗,存在起效时间长、降压幅度有限、受患者全身疾病限制用药等的局限性。
以往并不将前房放液作为首选的治疗办法,原因为此操作有可能导致眼内感染、虹膜脱出等相
关严重并发症,同时,降眼压幅度比较难控制。
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笔者认为,只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方法,前房放液是一项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同时,由于其操作简单可控,作用迅速,缓解症状效果明显,无需进手术室,患者配合容易,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顾虑,是处理白内障术后一过性高眼压的理想方法。
参考文献
[1] 彭秀军,李娜,陈伟,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后高眼压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9,31(07):499-501.
[2] 余洪华,易魁先.改良式前房放液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高眼压中的应用[j].国际眼科杂志,2008,8(2):392-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