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优秀教学设计
智取生辰纲教案10篇.docx

智取生辰纲教案10篇智取生辰纲教案智取生辰纲教案(一):《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认识杨志的思想性格。
2、了解《水浒传》的主要资料。
3、学习作品明暗两条线索的特殊叙事方法。
教学重难点:1、学习作品明暗两条线索的特殊叙事方法。
2、了解认识杨志的思想性格。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水浒传》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作品。
主要思想倾向是官逼民反。
历代正统文人都把农民起义看作是“犯上作乱”,而罗贯中却深刻揭露出农民起义是由于官府的沉重压迫。
小说的局限在于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小说歌颂了一系列英雄。
本文节选的,《智取生辰纲》描述的主要人物杨志也是“一百单八将”之一,节选课文中他还没有'‘造反”。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生平不详,以下仅供参考:苏州人,声于元末,名初为避祸迁于江苏兴化县。
二、学生读书:要求能复述基本故事情节。
思考问题:吴用等人是如何智取的?二、学生读完书,复述故事情节。
之后,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点拨智取生辰纲是吴用的计策。
他就像玩魔术一样,眼见得一桶酒,人家吃没事,杨志一行人吃,却倒下了。
作者把谜底放在最后揭晓,最后才说出人名。
说明计策,上文则隐去人名,就显得扑朔迷离,神奇莫测。
晁盖等七人主动亮出客商的伪装,解除了杨志的戒备心理。
在歌声中,白日鼠挑酒上场,引众军汉买酒。
其实两桶都是好酒,料杨志必然阻止。
晁盖一伙过来先喝一桶。
借舀酒做手脚,前一瓢掩饰,后一瓢下药,白日鼠追这个,夺那个,写不露丝毫破绽。
这一伙痛饮解渴,安然无恙,引得众军汉心痒难耐。
晁盖一伙的做法,完全麻痹了杨志一伙的警惕心理,最后诱其入了套。
搞笑的是白日鼠故意来个正题反作,一个劲不卖,说:“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了。
”论事实,这倒是真话,真可谓“假作真时真亦假” O四、小说中环境描述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从杨志一伙上路起,到杨志自己也喝酒解渴止,反复写气温、写太阳、写树林;直接写“热”的近二十处之多,以“凉”衬“热”也不下十余处。
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五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五篇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说教材《智取生辰纲》列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的有名片段,目的是引发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其创作总体上呈如下特点:(1)注意人物语言、行动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2)情节曲折,故事完整;(3)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是施耐庵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在创作上体现了我国古典小说突出的艺术成就。
而《智取生辰纲》一文,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课文节选部分写了晁盖、吴用等人劫取梁中书生辰纲的经过。
故事围绕“智取”二字逐步展开,悬念一个接着一个,明写护送队伍头领杨志警惕性之高,暗写晁盖等人用计之妙,读来引人入胜,因而很适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斗智,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成教学任务。
二、说学生我教学的是初三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具有执著的探索精神和协作精神。
平时上课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敢说敢做,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这些学生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特别反感,对运用多媒体教学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对声、情、图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更是情有独钟。
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语文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完成学习任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充分体现了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开放性等特征。
三、说教学设想由于语言的时间差距,学生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而课前必须让学生反复自主阅读文章。
为了让学生透彻全面理解杨志失陷生辰纲的原因,还必须把课文节选部分之前的有关杨志的内容印发给学生,从中找到其性格上的弱点,也就找到了他失陷生辰纲的原因之一。
《智取生辰纲》教案2

《智取生辰纲》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心理;(3)能够欣赏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小说中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3)运用想象联想法,感受小说中的场景描写和氛围渲染。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传承意识;(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分析小说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心理;(3)欣赏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古代白话小说的阅读理解;(2)小说中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的深入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智取生辰纲》的作者及作品背景;(2)引发学生对古代白话小说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智取生辰纲》,理解故事情节;(2)学生总结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矛盾冲突;(3)学生思考小说中的艺术特色。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总结学生们的分析成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2)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中的表现;(3)评价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艺术的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价:(1)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2)评价学生作业中对小说情节、人物、艺术的分析能力;(3)评价学生作业中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运用想象联想法,描绘《智取生辰纲》中的一个场景,并简要分析其氛围渲染的作用;2. 选取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智取生辰纲》中“智取”精神的理解。
智取生辰纲优秀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智取生辰纲优秀教案一、教案背景《智取生辰纲》是金庸先生所著的一部武侠小说,通过主人公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两人为追求自由和幸福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本教案将对《智取生辰纲》进行综合性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智取生辰纲》的作者、背景和主要情节;2.掌握小说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和理解小说的情节;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杨过和小龙女是如何通过智慧和勇气智取生辰纲的?并找出小说中相关的章节和句子作为支持材料。
2.整理汇报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汇报讨论结果。
其他小组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补充。
3.小组活动: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杨过和小龙女的两个小组,分别扮演其中一个角色,根据小说的情节和对话进行表演。
4.词汇学习将小说中一些常见的词汇列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和自己的理解猜测词义,然后老师给予解释和讲解。
5.阅读讨论选取小说中的一个章节,让学生在课前阅读,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包括理解、解读和自己的感受。
6.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或书评,表达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提供一些问题作为写作思路,如:小说中哪个角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你认为小说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是什么?四、评价和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写作表现来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包括:参与度、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给予积极的反馈并提出建议,帮助学生提高。
五、延伸活动在教学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讨论《智取生辰纲》中的某个问题或主题。
或者通过观看相关电影、舞台剧或动画片来加深对小说的理解。
六、教学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教师要提前研读《智取生辰纲》的相关内容,熟悉情节和主题,并准备好相关的课文材料和讲解内容。
九年级上册语文《智取生辰纲》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智取生辰纲》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学习生字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领悟小说的写作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析,深入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
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正义感,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把握和人物性格分析。
生字词的掌握和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故事主题的领悟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的理解。
文言文的翻译和阅读。
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水浒传》的相关内容,为新课做铺垫。
2.故事梗概介绍简要介绍《智取生辰纲》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3.生字词教学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
4.故事情节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5.小组讨论a.杨志为何要智取生辰纲?b.故事中展现了哪些人物的性格特点?c.你认为故事的主题是什么?6.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体验故事情节。
四、板书设计1.《智取生辰纲》故事梗概2.生字词列表3.人物关系图4.故事情节分析5.主题思想提炼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生字词的教学较为扎实,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3.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5.不足之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环节略有仓促。
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翻译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学生发言较少,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六、优秀教案展示1.故事梗概简洁明了,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故事情境。
2.生字词教学扎实,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
3.故事情节分析和人物性格分析深入,有助于学生理解故事内涵。
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教案、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并分析杨志、吴用等人物形象的特点,不少于200字。
2.选择课文中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片段,进行详细解读,可以从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不少于300字。
2.作业完成后,进行自我检查,确保内容完整、观点明确。
3.家长协助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
4.教师将针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点评,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3.人物分析: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关于杨志、吴用等人物的描述,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观点。
4.情节概括: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主旨,概括出智慧和勇气的重要性。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提高表达能力。
5.文学鉴赏: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相关的文学鉴赏知识,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互评练习题,教师点评并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出故事中体现的智慧和勇气的重要性。
2.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关注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绘等方面的鉴赏,提高文学素养。
3.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水浒传》其他篇章,拓宽知识面,提升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语、成语及典故,特别是与时代背景相关的词汇,如“生辰纲”、“乔装改扮”等,这些词汇的理解是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
2.分析杨志、吴用等人物形象,把握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这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
九年级语文《智取生辰纲》教案(精选7篇)

九年级语文《智取生辰纲》教案(精选7篇)九年级语文《智取生辰纲》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品评人物,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
2.引导学生赏析环境描写,理解作者铺设情节的匠心。
过程与方法:1.任务驱动法:以“帮杨志再闯一次关”的任务来推动学生深入阅读课文,揣摩人物,品评人物,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
2.导读导议:以设置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读、思、辩、悟。
3.合作探究:学生先分组讨论,互相启发,再全班交流,形成较完善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启发学生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品评人物。
2.理解农民起义的可贵之处和局限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探究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众人的言行。
2.赏析精妙的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农民起义的可贵之处和局限性。
三、教学策略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导读导议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辅助以多媒体影视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导语:这一天正是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酷热难当。
南山北岭,崎岖小径之间,一行十五人押着十一担金珠宝贝,走上黄泥冈。
就是此时,就在此地,光天化日,在众位看官的眼皮子底下,一场八个人打劫了十五个人的好戏就这么发生了。
这就是令无数读者拍案叫绝的一场著名劫案:“智取生辰纲”。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背景介绍1.因为这篇课文是长篇小说《水浒传》的节选,所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水浒传》。
2.根据小说的相关内容,我们来看看“这场劫案的背景资料”。
(1)什么是“生辰纲”?纲,为运送大批货物而编的队,如茶纲,盐纲。
“生辰纲”指成批运送的生日礼物,是梁中书给他的岳父蔡京送的生日礼物,价值十万贯的金珠宝贝。
在这之前,杨志曾经押送丢失了花石纲。
宋徽宗皇帝要盖万岁山,差遣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赴京交纳。
杨志押送花石纲走黄河水路上京时,被大风把船吹翻了,丢失了花石纲,杨志因此畏罪逃跑。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12篇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12篇《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12篇《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1【教学创意】《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中的名篇。
其故事情节波澜迭起扣人心弦,人物刻画细腻入微形象生动,环境描写逼真简练恰到好处。
课文前一层次主要写杨志与众人的矛盾,为生辰纲被劫埋下伏笔。
后一层次主要写杨志与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
作为名著中名篇,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品味,真正走进名著,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中充分利用后人对名著的精彩品评,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和实际教学的需要出发,筛选与教学有关的资料进行助读,从而达到以评促读,为名著欣赏营造氛围,奠定基础。
在此基础上,对多种阅读方法作出合理的选择和灵活运用,创设恰合的阅读情境,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方法、增强阅读效果的目的。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概括课文大意。
2.多角度地处理课文信息,优化阅读情境,品评欣赏名著。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初读:了解杨志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概述杨志事迹。
明确:①原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②沦落东京,因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泼皮牛二,流配东京大名府充军;③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杨志,安排比武,杨志斗武出色,被提拔做管军提辖使;④受梁中书重托,押运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⑤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
过渡:对于杨志的故事,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有专门的点评。
请看资料:资料助读一:杨志的故事一共只有三回书,一万五六千字,首尾三大段落:卖刀,得官,失陷生辰纲。
在结构上,杨志的故事和林冲故事是不同的。
林冲的故事先提出全篇主眼,然后一步紧一步向顶点发展,杨志的故事却是把失意、得志、幻灭这三部曲概括杨志的求官之梦,从结构上看,高潮在中段。
在权贵高俅那里,杨志触了霉头,但在另一权贵梁中书那里,杨志却一开始就受到提拔,似乎可以一帆风顺了,但在权贵门下做奴才也并不容易。
奴才中间有派别,经常互相倾轧。
梁中书用人不专,注定了杨志的幻灭。
同时也注定了黄泥冈上杨志一定要失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取生辰纲
教学目标
1、了解与《水浒传》有关的文学常识。
2、扫清字词障碍。
3、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扫清字词障碍。
2、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及目标。
二、作者作品简介。
三、字词检测。
四、速读课文,合作完成。
1、中心事件?
2、线索:
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
会合于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暗线:晁盖智取生辰纲
3、故事情节
(1----7)段:开端:
杨志押送金银担,军汉天热行路苦
(8----11)段:发展:
黄泥冈军汉歇凉,黑松林吴用下药
(12---13)段:高潮:
众军喝酒巧中计,好汉智取生辰纲
14段:尾声:
补叙人物身份,智取原因
3、人物形象
(1)、杨志
为确保安全,杨志采取了哪些措施?
形象:精明、谨慎、多智、粗暴
(2)、众好汉
采取了哪些措施?
天时、地利
人和(计谋):
扮客商(消除疑心)
佯争酒(引诱对方)
巧下药(麻翻对方)
4、为什么失纲?内外原因
5、自然环境:
烘托酷热难忍的氛围,刻画杨志粗暴等性格,为下文杨志内部矛盾激化,军汉休息喝酒失纲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6、社会环境:
交代时代背景,人物的生存环境:朝政腐败、社会动荡、官民对立。
7、人物绰号:青面兽------杨志托塔天王------晁盖
智多星------吴用入云龙------公孙胜
赤发鬼------刘唐白日鼠------白胜
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
活阎罗------阮小七
8、主旨:人物、故事、形象、社会?
六、小结。
杨志:精细能干,但刚愎自用,对部下蛮横,粗暴。
其失败的根源在于内部的分化。
吴用:足智多谋,智用天时,地利,人和。
其成功的根源在于内部的团结。
七、课堂总结,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