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著名藏书家敬业精神及学术成就考
古代敬业的人物事迹

古代敬业的人物事迹
敬业是指一种高度负责、专注职业的态度。
古代历史上有许多敬业的人物,他们不仅在各自的领域中表现出色,而且对职业充满热爱和执着,深受后人的推崇和敬仰。
孔子是古代敬业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一生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为后世的儒家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孔子在学术研究上极为执着,一生追求道德和真理,对于《易经》和《诗经》等典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创立了儒家学派,培养了众多的学生,成为了后世儒家思想的奠基人。
庄子是古代哲学家和文学家,他倡导宁静自省,鼓励人们守正思考、清心寡欲。
庄子一生努力追求人生的真谛,他的著作《庄子》主张开阔眼界、摆脱俗念,呼唤人们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的平和。
他著作的内容深入浅出,语言诙谐幽默,给人以深刻启发和启示。
张衡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一生致力于天文、地理、物理等多个领域的研究。
他发明了浑天仪,成功预测了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成为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他对于科学研究具有极高的敬业精神,随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实验的精神,为后世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这些古代的敬业人物为后世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敢于探索、不畏艰苦,培养了极为坚韧的精神品质和职业精神,对我们今天的工作和生活仍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巴金藏书的典故

巴金藏书的典故古人有一句谚语:“心无旁骛,事出精良”。
但是,在很多时候,只有努力着朝着一个目标而努力,才能实现心中的梦想。
比方说,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叫做“巴金藏书”,它让老年人为自己的梦想持之以恒的精神令人动容。
巴金藏书的故事发生在明朝时期。
当时,有一个叫做巴金的老人,他曾经是一位文人,但是他老了之后,没有收入,只能靠拾荒来维持生计。
每天,他都会拾荒,但是拾荒带回家的又多又杂,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啥子算宝贝,像萝卜,竹子,艾叶,瓦片等等。
一天,他拾到一本很厚的书,他立刻把它放到自己床头柜上,晚上就睡在上面。
他很疑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本书可以拾荒?有一件事他发现了,那就是这本书的上面被褶皱了,被烧灼的痕迹,他一打开,里面却充满了珍贵的文字。
巴金老人惊奇了,赶紧就把书搁到他的身边,每天仔细读,慢慢地就能把书里的文字搞清楚,也就明白了这本书的价值。
这是一本记载明朝历史的书,可以说,这是一本宝贵的书,它让这位老人发现了自己曾经掌握的文化秘密,他又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
但是,巴金老人有一个梦想,就是把这本书藏下来,不让人家发现,因此他把书编起了绳,封起来藏在院子的一角,把院子的大门关起来。
他在书本里写了一首诗,意思是:“牵连千古智慧,藏书有其价值;寸寸地因心情,若能把它出卖”。
虽然巴金老人这么做,但也让许多知识分子以及收藏家失望,因为没有人能够得到它。
但是,这件事也让人们深深感动,它说明了一个人可以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拼搏,纵然他走到老,也要把自己的梦想实现,而以果断的行动去把它藏起来。
巴金藏书的典故,代表了古人的传统精神,即在晚年时,仍然拥有把东西做出来的能力和勇气。
虽然他只是一位拾荒者,但他的精神却能够激励后人们去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正如此句箴言所说:“心无旁骛,事出精良”。
因此,“巴金藏书”的故事,教会了我们不管多么困难,只要有目标,勇于拼搏,决心不放弃,就一定可以实现梦想,走向成功。
16位图书馆学者事略与著述考录

dctnf b rnh } i olri p 攻习法科 , 执教于东南大学 国学院和无锡国学专修 euao ri a asi 等。 谭卓 垣 (90—15 ) 英 文 名 T A C E K 10 96 , A M, H U 学校 。他 通 晓 日英 法 德 国文 字 , 目录 、版本 、校 在 勘等领域 造诣颇 深 , 著述亦 富 , 《 书艺 文志讲 有 汉
中 者 。本 文拟 就文 中所 列 的缪 荃孙 、 实 、 志 骞 、 顾 戴 谭 副馆 长和代 理馆 长 、 国银 行人 事室 主 任 兼 代 总 秘 并 卓垣 、 邢云林 、 蔡莹 、 陈天鸿 、 喻友信 、 杨立诚 、 胡庆 书等 职 , 赴 欧 美 考 察 图 书 馆 管 理 和 教 育 行 政 。
杂志部 长 , 鲁 大 学 图 书馆 代 理 馆 长 等 职 。他 对 图 等 。论 文有 《 人 与 图 书馆 》、 调 查 北 京 各 图书 馆 齐 军 《 书编 目工 作 、 刊 和世 界 图书馆 事业 颇 有研 究 , 期 主要 报告》 《 、浙江省立 图书馆概况》 《 国女子与 中国 、美
drteC igdns ,64—1 1 ) 13 e h’ yat 14 h n y 9 1 ,95年商 务 印
我国古代藏书家的优良特质及其卓越贡献

关 键 词 :古代 ,藏 书 家 ,特 质 ,贡 献
l i u l . h y k p n e db o sn v r ru n a n at b ig p r f a n a i g fw e i s Al t e e f n mo sy T e e ta d r a o k e e u s i gF mea d we l , e n u eo e  ̄ a d h v n e d s e . l h s a p h h r
第2 0卷 第 1 2期
20 0 8年 1 2月
农 业 图 书情 报学 刊 Junl f irr n fr t nS i csnAgiutr o ra o ba adI oma o ce e T l e L y n i n i c u
Vo .O. 12 NO.2 t De . 0 8 c 2 0
s e il h r c e s r p l h i i z t n o u o nr n l o e ewo l . p c a a a t r o e ecv l a i f rc u t a d al v r rd c p t i o o y h t Ke r s a ce t o kc l c r ; p c a h r c e s c n r u in ywo d : n in o o l t s s e i l aa t r; o t b t b eo c i o
b o sb e s r g e e ywo d T e r lo d l e t n e o i n . h y d n t da dln o k e e o sya dma — o k ym a u n v r r . h y aea s i g n d d v idwr g T e o a e n t o s n r u l n g i i a i t e b g
我国古代书院的藏书制度

“ ; 人”他的继乐 罔 代政事 , 又负责保藏政府 艾献 史记》 太祖赵匡胤说,宰相须川渎 1 , 《
就 是 周 王 窜 有 目 的 地 收 藏 图 书 档 案 的 地
书院几乎遍及各省通都大邑 , 以至 穷乡僻壤 , 这一时期 出现 rபைடு நூலகம்代 比 。
.
夏代 为小国藏 } 5 之始 。 嗣后 , 殷商时代开
三 彳小 始有 rJ式 的史官 , 称为“ 作册 ” 史”他 官请教 。 代帝 1 直接谈说读 忙械 1 或“ , 们是 窄文献 拟 者和保藏者 。《 尚书・ 多 多 , 史帝 曹丕 说 :盖 文 事 , l 魏 “ 绛 叫之 I,
是 界 史 最前,个 史 以 , 世 历 上 早这 历 可 麾 追溯 到i 下多年 的夏朝 。傅 璇 人
细 英
官员后 , 秦代也有 门藏书处叫 率 . . 及
汉 ,武帝置太史公 , “ 命大 下汁 先 f太史,
副 上宰相 , 歼献书之路 , 臀写 书之官 , 外仃 久 常、 太史 、 博十之藏 , 内有延阁 、 J秘率之 广1、 人 府。”《 (隋 》 3{ 卷 2经籍忠》魏晋南J 设 ) 匕
“ ” 始见于《 ・ 书‘ 藏一 书 词 韩非子 , 唐 1
,
口
有如许好处 , 焉能不重视减 ?J , 更多的 朝代则是以实际行动说明 对减 } ; 的霞
继 周代 有 藏 书 的“ 窜 ” 有执 掌 减 f 藏 , 5 之 【 的
所有 是国 藏则该制 共,我 辜应 J 但 萼书 古 代
面 , 创 了 成 套 导 引 的 先 河 , 为后 世 导 引 连年不断,汉书・ 开 这 些优 秀进 步 的 思想 还 受 《 匈奴传》 中有这样 的描述 : 社 会 的基本 形 念 ,一
中国古代典籍藏书考试模板

中国古代典籍藏书考试(100分)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
《典籍里的中国》1、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之称的是()。
【单选题】(3分)A.《春秋》B.《尚书》C.《史记》D.《吕氏春秋》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尚书》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美誉。
它不仅是研究虞、夏、商、周历史的重要史料,也是一些专门学科或学说的源头性典籍。
2、我国第一本编年体史书是()。
【单选题】(3分)A.《诗经》B.《尚书》C.《春秋》D.《资治通鉴》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春秋》又被称为《春秋经》。
目前现存的《春秋》,是从鲁隐公记述到鲁哀公。
从二百四十四年开始记载,一直到哀公十四年停止,一共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一共记载了十二位,全书一共有一万六千多字。
《春秋》是按照年,月,日,依次按照顺序记载的,用春秋代表四时,开创了编年体的首例。
3、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是()。
【单选题】(3分)A.《史记》B.《汉书》C.《左传纪事本末》D.《通鉴纪事本末》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纲,按类组织史料。
克服了编年体一事而隔越数卷,首尾难稽和纪传体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辨的缺点。
南宋袁枢首次使用此体例,将《资治通鉴》改编为239个专题的《通鉴纪事本末》。
4、我国第一部神话集是()。
【单选题】(3分)A.《易经》C.《山海经》D.《搜神记》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中国第一部神话集是《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搜神记》是我国第一部神话志怪小说集。
5、我国最早的字典是()。
【单选题】(3分)A.《尔雅》B.《辞源》C.《康熙字典》D.《说文解字》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说文解字》由东汉许慎编撰,是我国最早的字典,6、我国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是()。
中国古代藏书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贡献

中国古代藏书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贡献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无数弥足珍贵的历史典籍。
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是兼有经济价值和精神力量的物品,即一般人所称的物质和精神的结合体。
我们将视角固定在图书典籍方面,追溯古代藏书家所承载的厚重的藏书文化,不难发现,藏书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贡献,集中体现在对中国历代典籍的保存、传播及推动学术发展等方面。
一、典籍的保存中国古籍浩如烟海,很难举出一个确切的数字。
对这些历史的重要典籍的收集与保存,藏书家作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
应该看到,在古代的中国藏书不易。
一是政治的原因,数千年漫长的封建统治,历代统治者常视文化典籍为异端,害怕读书人一旦掌握知识,会动摇其统治,故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摧残藏书事业。
肇其始者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继之者有隋之焚纬书及两宋时蔡京、秦桧等权臣禁书;至明清时,文字狱迭起,藏书家为藏书甚或有性命之虞及灭族之祸;二是由于兵燹战乱,自汉晋而隋唐五代,迄至宋之明清,长期兵祸战乱,史不乏书;近代由于帝国主义武力入侵,《永乐大典》蒙受英法联军之劫即是一例,余皆历历可按。
三是私家藏书还要有充足的资金保证,时常面临家道中落,后世子孙不能继其业以及天灾人祸、水火灾害等毁灭性打击。
可以说,藏书家就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经千辛万苦,历百难千劫,矢志不变初衷,犹如传递接力棒一样出现了一幕幕藏书家购置、传抄、互借、收藏图书的画面,痴心护藏着中国传统文化。
典籍的保存始现于秦汉时期。
综观历代藏书之损毁,往往皇帝内府藏书要比民间私家藏书的损毁更为惨重,因为集中性收藏更易遭集中性损毁。
私家藏书由于收藏的分散性,其损失相对来说较小一些。
比如,秦始皇当年焚书坑儒,活埋儒生数百人,取缔私学和采取严厉禁锢政策,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使古文化典籍遭受第一次大规模损毁,而&&《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史记·八国年表》)。
中国古代藏书家论读书

中国古代藏书家论读书阐述了我国古代著名藏书家关于“藏书”“读书”“治学”的思想,重点辑录了他们的读书心得和体会。
中国古代藏书家大都酷嗜读书,怀有深深的读书情结,他们把读书看作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读书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人生最大的乐趣,并认为书籍是永不枯竭的知识财富,藏书的目的是为了研读,读书应善于思考,学以致用。
标签:藏书家;藏书;读书;中国;古代中国古代的藏书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具有较渊博的知识和学问,不少人甚至是一代有影响的大学问家、大文学家。
关于“藏书”“读书”和“治学”等,他们都曾身体践行并有不少精辟的论述。
他们在藏书和读书过程中闪现出的思想火花,对我们今天的读书治学仍然是大有裨益的。
一、读书是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一种精神享受古代藏书家大都酷嗜读书,怀有深深的读书情结。
宋代大藏书家杨万里云:“绝甘屏荤,而以诗礼为膏粱;捐绮■缟,而以文史为襟带;去丝远竹,而以简编为笙镛。
”宋黄庭坚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自觉语言无味,对镜亦面目可憎。
”《增修复古编二卷》中有这样一枚藏书印:“寒可无衣,饥可无食,至于书不可一日无。
此昔人诒厥之名言……”。
这里“昔人”是指宋代著名藏书家尤袤。
他曾对朋友杨万里说:“吾所抄书今若干卷,将汇而目之。
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
”清人叶昌炽曾写诗感叹尤袤的爱书精神:“饥当肉兮寒当裘,足消孤寂遣幽忧”。
无独有偶,明代著名藏书家胡应麟谈起读书时也有同感。
他说:“我一生于他无所嗜,所嗜独书。
饥当以食,渴当以饮。
诵之可以当韶■,览之可以当夷施。
忧藉以释,忿藉以平,病藉以起。
”明代藏书家祁承非常喜欢书,爱读书,甚至达到了典衣废食的地步。
他也说,人欲求见多识广而不肯读书,那就好比“求饱而懒营馔,取暖而懒裁衣。
”“个人好久不读书,便有尘俗生于胸,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乏味。
”又说:“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古代著名藏书家敬业精神及学术成就考
陈少川
【期刊名称】《河北科技图苑》
【年(卷),期】1998(042)004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研究和了解我国历代的藏书家,是我国学术史、文化史以及文明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历史上有名可查的藏书家就有万人之多.由于我国封建文化历史的特殊性,我们一般将藏书事业分为"官藏"和"私藏".考证、探讨了王世贞、胡应麟和朱彝尊三位在我国藏书史上留下过辉煌一页的私家之藏的藏书家.他们嗜书、爱书,为求书而终身奔波,并作出了很大的牺牲,他们充分利用藏书进行精心研读,学术造诣深厚.对于他们,清末学者叶昌炽曾有诗赞誉,其诗刻画了三位藏书家的敬业精神.
【总页数】4页(P56-59)
【作者】陈少川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图书馆,山东省青岛市,266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
【相关文献】
1.濮阳古代藏书家考述 [J], 刘学文
2.虞山派藏书家的藏书思想及学术成就 [J], 胡松庆;曹培根
3.浅谈清代藏书家、校勘学家钱泰吉的学术成就 [J], 郑思恒;吴晓云
4.中国古代书院学术功能及科研成就之考述 [J], 詹昌平;
5.东北古代著名藏书家——耶律倍和他的藏书楼 [J], 王声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