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故里
去新郑轩辕故里的感想

去新郑轩辕故里的感想
新郑轩辕故里,一个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
当我踏入这片古老的土地时,心中充满了敬畏与期待。
一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雄伟的黄帝像。
它屹立在广场中央,庄严肃穆,仿佛在诉说着远古的传说。
站在黄帝像前,我仿佛能感受到那股源远流长的历史气息,它穿越了时空,将我与古人紧密相连。
漫步在轩辕故里的古道上,我仿佛穿越到了五千年前。
这里是有熊氏的族居地,轩辕黄帝就诞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我想象着黄帝小时候在姬水河畔玩耍的情景,感受着那份古朴与纯真。
在轩辕故里,我还看到了许多传统手工艺人的身影。
他们用古老的工艺制作着精美的工艺品,每一件都充满了匠人的心血和智慧。
这些工艺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此外,我还欣赏到了古代音乐、舞蹈的演奏和表演。
这些传统艺术形式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
在这里,我还结识了许多和蔼可亲的当地居民。
他们热情地向我介绍着轩辕故里的风土人情,让我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温暖和亲切。
总的来说,新郑轩辕故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不仅是一个旅游胜地,更是一个文化宝库。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我相信,在未
来的日子里,轩辕故里将继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吸引着更多的游客前来探访。
伊尹到底是哪里人

伊尹到底是哪里人伊尹被公认为烹饪界的鼻祖,已无太多异议,但是,伊尹到底是什么地方的人,却大有争议。
下面是给大家说说伊尹到底是哪里人,供大家阅读!伊尹到底是哪里人夏朝末年生于空桑(一说今河南杞县,一说今河南伊川县[9-10] ,一说山东曹县,一说陕西合阳),因其母居伊水之上,故以伊为氏。
伊尹为中国商朝初年著名贤相丞相、政治家、思想家,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
他也是中华厨祖,中原菜系创始人。
约公元前16世纪初,伊尹辅助商汤灭夏朝,为商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理论来治理天下,就是老子所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
他任丞相期间,整顿吏治,洞察民情,使商朝初年经济比较繁荣,政治比较清明,商朝国力迅速强盛。
伊尹人物生平伊尹,名挚,又称阿衡、保衡为官名者,夏末商初人。
《列子;天瑞》称:“伊尹生乎空桑。
”《墨子;尚贤》称:“伊尹为有莘氏女师仆。
”师仆就是奴隶主贵族子弟的家庭教师,这可以和古希腊教育史上以教仆身份任奴隶主子弟的家庭教师相媲美。
在甲骨文中有大乙(即商汤)和伊尹并祀的记载。
可以说伊尹是中国第一个见之于甲骨文记载的教师。
伊尹出生后,被有莘国庖人收养。
耕于莘野,乐尧舜之道。
因后被商汤封官为尹(相当于宰相),故以伊尹之名传世。
传说,他的父亲是个既能屠宰又善烹调的家用奴隶厨师,他的母亲是居于伊水(今洛阳伊河)之上采桑养蚕的奴隶。
他母亲生他之前梦感神人告知:“臼出水而东走,毋顾”。
第二天,她果然发现臼内水如泉涌。
这个善良的采桑女赶紧通知四邻向东逃奔20里,回头看时,那里的村落成为一片汪洋。
因为她违背了神人的告诫,所以身子化为空桑。
巧遇有莘氏采桑女发现空桑中有一婴儿,便带回献给有莘王,有莘王便命家用奴隶厨师抚养他。
这一神话传说曲折地反映了伊尹是依水而生的,故命名为伊,而他的母亲就是那个采桑的女奴。
伊尹自幼聪明颖慧,勤学上进,虽耕于有莘国之野,但却乐尧舜之道;既掌握了烹调技术,又深懂治国之道;既作奴隶主贵族的厨师,又作贵族子弟的“师仆”。
历史趣闻《商汤见伊尹》讲述了什么 伊尹放太甲的典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商汤见伊尹》讲述了什么伊尹放太甲的典故导语:伊尹生于公元前1649年,名挚,“尹”是官职名,等同丞相,也就是他后来担任的职位。
伊尹是生于夏朝晚期,后辅佐商汤讨伐夏朝,建立商朝,是伊尹生于公元前1649年,名挚,“尹”是官职名,等同丞相,也就是他后来担任的职位。
伊尹是生于夏朝晚期,后辅佐商汤讨伐夏朝,建立商朝,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据记载,伊尹在商朝为相长达五十余年,死时正好100岁高龄。
伊尹出生于有莘国,是一个奴隶。
从小聪颖好学的他,一边田间劳作,一边学习尧舜的治国之道,是贵族子弟的老师。
商汤听说伊尹后,求贤若渴多次带着厚礼前来聘请,可惜有莘王一直不答应。
直到商汤娶了有莘王的女儿,伊尹才得以成为商汤的臣子。
伊尹来到商汤身边后,成为了他的老师继续着自己的教育事业。
伊尹教商汤的主要就是尧舜之道,就是仁德的治国执政理念,此外为他策划了之后讨伐夏朝拯救黎民百姓的战略。
等到夏桀的暴政使他众叛亲离成为独夫后,伊尹便辅佐商汤开始伐夏,最后建立了商朝。
伊尹建下大功,被封为尹,就是右丞相。
从此以后,伊尹在商朝为相五十余年,经历了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这五代君王,不但辅佐他们,也可以说是他们的老师。
伊尹在担任商朝的尹的期间,他主张以“调和五味”等烹饪方面的方法来治国,把商朝治理得很好,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可谓国力强盛。
因此,伊尹被后来的老子评价为“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贤相。
伊尹100岁时逝世,被以天子之礼安葬在商汤的陵墓旁边。
商汤见伊尹《商汤见伊尹》是一篇短文,讲述的是商汤听到伊尹之名后想要前生活常识分享。
古有莘国在合阳

古有莘国在合阳发布日期:2016年11月22日【秦地文化研究】摘要:古代有莘国在合阳,商代大政治家伊尹的出生地在合阳,由于年代久远,没有文字记载,各地说法不一。
但是各朝代的文献,特别是古代方志,还有历史遗迹以及民间传说都能够证明古代有莘国在合阳,伊尹故里也在合阳。
作者简介:田海龙,男,陕西合阳伊尹村人。
渭南市公安局副调研员,渭南地方文化研究专家。
笔者故乡在合阳县百良镇尹庄,相传这里是商代大政治家伊尹的出生地,尹庄因此得名。
年幼时我就常听乡人讲家乡地处古代的有莘国及伊尹耕于此地的传说故事和历史遗迹,目睹过村东的“伊尹塔”和村西的伊尹墓地及伊尹庙的戏台。
孟子言伊尹“耕于有莘之野。
”由于年代遥远,有莘国在哪里?伊尹的出生地和故里在哪里?商代没有文字记载,后人所记载的史料,各地也是说法不一。
史上有合阳说、陈留说、曹县说、伊川说等等。
其中古有莘国在合阳,伊尹的出生地和故里在合阳之说在众多说法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从方志记载,历史遗迹和民间传说分析认定古有莘国在合阳都有令人信服的依据。
官方编篆的方志是记述地方情况的史志,是研究历史及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关于古有莘国和伊尹故里在合阳,古今合阳县志均有记载。
笔者近期专程在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查阅了一些古代地方志史料,力图从县志范围外搜寻历史资料,以志为据,从浩瀚的古代方志中找寻到一些古有莘国在合阳的史志资料。
从笔者搜寻到的古方志史料看,古有莘国和伊尹故里在合阳无疑。
在合阳县百良镇的东乡一带有许多关于古有莘国的传说和遗迹,这里上年纪的人都知道一些关于伊尹出生在尹庄、耕作于此地的传说,也有不少研究伊尹的民间爱好者(北尹的王建全、王军汉、南尹的姚掌生、姚振财、姚发现、李家庄的许生亮、东宫城的曹亦斌、莘村的马育森、张庄的吉广存、合阳餐饮名人李军)。
《合阳县志》记载:伊尹出生在这里的尹庄,亦有历代祭祈之元圣祠于尹庄。
《合阳县志》亦载:在莘村村南的旧秦庄,有伊尹墓地(“文革”时被毁)。
三聘台和顺王庙

三聘台和顺王庙周希泉王广民三聘台、顺王庙是有关伊尹出仕于嵩县的重要文化遗存。
关于伊尹出仕,自古至今众说纷纭。
有墨家的成汤视伊尹为治国的“良医善药”,御驾亲临拜见,并得而举之,授之政,立为三公(执掌军政大权),西土服之说;有杂家的汤闻伊尹贤,以请娶有莘氏女为婚,使伊尹成为陪嫁之臣的妙计,继而举伊尹于庖厨之说;有伊尹是有莘国一个部落首领,汤王与其联合伐夏之说;有儒家的迎聘之之说。
而且《孟子正义》又明确指出:“伊尹入朝应以三聘为确。
”伊尹故里嵩县所留下来的三聘台、顺王庙等,正是汤王三聘伊尹的颇具儒家思想特色的文化遗存,而且仅为嵩县所独有。
三聘台位于空桑涧西,距伊尹出生地赤土坡仅数里,同位于嵩县八大景之一的七峰山下。
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世称风水宝地。
三聘台是儒家“三聘说”的重要遗址、遗迹,是伊尹出仕于嵩的重要历史见证。
伊尹是出生、躬耕于嵩县古有莘国之野的一位贤士。
孟子说:“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
”从而修养成为治国平天下的谋士而闻名遐迩。
立志伐夏兴商的诸侯王成汤得知后,随之宵旰求贤询治策,殷勤莘野聘师儒,三请伊尹出山。
相传一聘之地在今饭坡乡曲里村汤池沟,二聘之地在今库区乡被陆浑水库淹没的原牛寨村。
此两聘,因伊尹避而不见未果,仅留下了汤王在曲曲湾湾的小山沟中饮水沐浴和伊尹弃牛而逃,汤王见状,无可奈何地叹之曰,“牛在人不在”等有趣传说。
此两地曾建有汤王庙各一座,以示纪念。
古《嵩县志》有“汤聘伊尹停骖处”和“汤聘伊尹停骥于此”的记载。
第三次聘请,汤王追寻到今纸房乡高村后山麓一个平兀如几的山岗上,才得以面见伊尹。
见面之后,汤王随向伊尹详细叙说夏桀肆虐成性,民不聊生,国将不国的情况之后,特在此设台(或因台),聘请伊尹入朝治国,故此地命名为“三聘台”。
伊尹在此台,为汤王礼贤下士、至诚至敬之情所感动,就一改“耕莘乐道”的处仕之心,当任不让,欣然应聘。
正如孟子所云:伊尹说,“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
洛阳揽胜:嵩县伊尹祠

洛阳揽胜:嵩县伊尹祠
伊尹祠又名元圣祠,位于嵩县纸房乡龙头村,是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贤能相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元圣(第一个圣人)、中华食祖——伊尹的重要场所。
伊尹是夏末商初人,古史记载,他出生于伊洛河流域古有莘国的空桑涧,后人为纪念伊尹,在这里建伊尹祠。
关于伊尹的出生地、生卒年月等,史书上没有具体记载,学界对此也尚无定论,如今,开封杞县,商丘虞城县,洛阳的伊川、嵩县等地都有伊尹祠,也都声称为伊尹故里。
据传,是嵩县伊尹祠始建于商周时期,秦、汉、唐、宋、明等朝代均有重修。
有碑文记载的是明宣德二年(1427年),礼部尚书胡淡所建。
现存伊尹祠系清道光年间依旧制建成的……现有正殿五间,左为一德堂,右为三聘台,另存有道义门一座。
2008年6月,嵩县伊尹祠被公布为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当前,正在对伊尹祠进行修缮,一座木结构的大殿建设中原文发表于2022.2.24,微卫星新浪博客。
中华厨祖“伊尹”的坟墓在哪个地方?有多处吗?

中华厨祖“伊尹”的坟墓在哪个地方?有多处吗?伊尹墓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谷熟镇南三公里处,周围一片古柏环绕,古柏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最大的直径3米多,墓前有伊尹祠。
墓冢高3米、周长50米,周围一片古柏环绕。
古柏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最大的直径3米多。
这些古柏四季葱茏茂密,遮天蔽日,蔚为壮观。
另外,山东省菏泽市境内也有伊尹墓。
伊尹,名挚,未仕前耕于有莘之野。
《孟子·万章上》上载:有莘之墟在今河南省商丘虞城县店集乡魏固堆村。
伊尹生活于夏末商初的社会大动荡时期,原为有莘国的奴隶,善烹饪。
他想投靠商汤,一直找不到机会。
后来有莘国君的女儿嫁给了商汤为妃,伊尹被当做媵臣随去,才如愿以偿。
伊尹利用给商汤作厨的机会,得以亲近商汤,向汤陈说天下大事,劝汤积蓄力量以取天下。
商汤发现他的才干,遂破格提拔了他。
墨翟说:伊挚(伊尹),有莘氏女之私臣,亲为疱人,汤得之,举以为相。
后来,商汤被夏丘于夏台,伊尹闻讯,便搜集珍宝、美女进献,使商汤获释。
他多次献计,征伐诸侯国,并以假相迷惑夏,使其放松警惕,后时机成熟,汤伐夏,夏灭亡,汤取而代之,建立商朝。
伊尹做为商朝的开国元勋,汤去世后,历位外丙、仲壬,及太甲。
因太甲破坏商汤法制,不理国政,被伊尹放逐于桐宫。
三年后,太甲悔过,伊尹便迎其复位。
沃丁八年,伊尹卒,葬于曹县城东南二十里楚丘。
伊尹一生,历经坎坷。
他助汤灭夏,扶君治国,对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至今为炎黄子孙所称道。
伊尹墓趣闻据说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宰相和烹饪鼻祖,为显示其与民相同的遗训,伊尹的墓一直是有墓无树。
说起现在这些柏树林,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隋朝末年,瓦岗寨聚集了一支起义的队伍,为首的是一班子结拜兄弟,老大魏征,老二秦琼,老三徐茂公,老四程咬金。
他们南征北战后投奔唐王李世民。
李世民礼贤下士,喜才爱将,把魏征当做自己的一面镜子,把秦琼、程咬金等封为元帅、大将。
不料魏征早亡,他死后就埋在魏堆村附近。
伊尹的故里在哪里

伊尹的故里在哪里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49年),伊姓,名挚,小名阿衡,“尹”不是名字,而是“右相”的意思。
本文是伊尹的故里地址,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就已有历史文献来看,伊尹出生在有莘国,具体说是空桑。
有一个传说,里面空桑是指伊尹的生母肉身化成的空心的桑树。
但也有更多的人认为,这是一个地名,具体如何现在无从所知。
现在一般认为,伊尹故里是在河南,不过只河南省就有三个地方有伊尹故里,都在争抢这个名头,其中洛阳有两处。
洛阳嵩县认为自己是伊尹故里的证据是,那里的伊尹祠一个尹姑冢,此外明清时期也有一些史料文献提到当地与伊尹的关系。
洛阳伊川县则是根据伊尹母亲生活在伊水的故事为判断,而伊河全流域都在洛阳境内。
相比上面两个,开封杞县的伊尹故里被认为最符合实际情况,最具有可信度。
当地有一个空桑村,有关这个村是伊尹出生地的历史记载有不少,还记载当地原来有一座伊尹庙可惜早就被毁坏。
此外,据说当地有一条河流古时候就叫做伊水。
杞县还有一个别人无法比较的证据,那就是伊尹的后裔以及他们的家谱。
后代至今已经传了有140代,每一代都在家谱上有清楚的记载。
各地争抢伊尹故里的现象,除了历史本身成迷外,更多的是当地在牵强附会甚至弄虚作假,目的为了提高知名度或者发展旅游业。
伊尹个人资料伊尹是夏朝末年生人,后来辅佐商汤伐夏建商,被封为尹,之后在商朝为相五十余年,共教育并辅佐共五任君王,死时已有100岁。
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在教育、思想、医学、厨艺等多个方面颇有建树。
伊尹名挚,小名阿衡,“尹”是他在商朝时的官职名,位同右丞相。
为相时,他实施德政,整顿吏治,使得商朝建立后迅速恢复经济和国力。
除了丞相,伊尹还是一个帝师,他在被商汤聘请之前就是贵族子弟的老师,之后成为了商汤以及他之后几位的皇帝。
伊尹以尧舜之道为主要教育内容,注重他们在道德修养方面的培养,而他主要的教育方式就是通过传达上天的旨意,此外他也十分重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说伊尹故里
在嵩县饭坡乡洛沟村,有一座巍峨的大青山,据说它与上古的皇帝大禹有关。
相传大禹治水时想用此山堵住黄河决堤口,可后来想到治水重疏而不在堵,所以就把此山留在这里,此山因而得名禹皇山。
在禹皇山的半山腰有一个古朴美丽的小山村——伊庄,这就是商代名相伊尹故里。
相传伊尹母亲当年到村边小河里洗衣服,期间从上游漂来一个又大又红的蟠桃,她顺手捡起并吃了下去。
此后还是黄花闺女的她竟怀孕了,这事是小山村沸腾了,伊尹的外祖父一怒之下把“败坏家风”的闺女赶出了家门,就在伊尹母亲走投无路时,一座石洞出现了,内有石桌、石凳、石碗、石筷等起居用品。
伊尹母亲认为吉人天相,自此以顽强的毅力挑战命运,一年之后,伊尹在此诞生,伊尹母亲费尽艰辛把他养大,并教他读书识字。
伊尹长大后,一天夜里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经过,不久,商汤王便委以国政,后来成了商朝历史上的一代名相。
从此,小山村便得名伊庄了。
当伊尹母亲去世时,伊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把母亲葬在石洞附近的一个土丘之下,还在此栽种了松柏,这就是伊庄村有名的闺女冢,并且在土丘附近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较小的土冢,人传丫鬟冢。
伊尹故里的传说够动人吧,但更诱人的是那里还有秀美的青山绿水、淳朴的民风民俗。
春暖花开时,到那里,你会领略到世外桃源之美。
半山腰错落有致的民居间桃红柳绿、花开花落。
走在各家门外,坐在门前的石凳上,“盈盈桃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村中的女人们坐在门前说着笑着纳着五颜六色的鞋底更是如画的一景。
至于吃饭喝水,你不用上心,到了哪家,都会饱尝一桌地地道道的农家饭。
临走时还会让你带上一些山货野味。
夏天,这里绿树成荫、山泉叮咚,更是囊中羞涩者的避暑妙处。
到这里,你能放下所有的压力,忘记一切的喧嚣与烦恼,真真正正看太阳落山、月亮升起之美,享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闲自适。
你可以到山上当一次放牛娃,到小河里捉鱼摸虾,真正体验农人之乐。
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你到来时,漫山的苹果、梨儿、山核桃等等你尽吃尽捎,淳朴的村民给你的永远是热情、是笑脸、是真诚、是和谐。
白雪皑皑的寒冬,这个小山村就像在白雪里睡着了一样,但你若到了一农家,你会发现那里暖意如春。
你会和主人一家围着个熊熊燃烧的大火盆,听老人讲着那动人的传说、讲这片土地上曾经的故事,间或还会炒点花生、大豆之类打打牙祭,晚上主人留宿时,你千万留下来,感受一下睡着的世界,偶尔牛铃叮叮当当的声音才会让你知道这里多么的安静,睡到第二天天大亮公鸡打鸣时,你才知道太阳已升的老高了,原来这就叫睡觉睡到自然醒。
置身伊尹故里,你才会发现世上竟有这样一块温润的宝地、这样一个好玩的世外桃源,优美的传说让你心驰神往,秀丽的风景让你流连忘返,热情的村民、淳朴的民风让你乐不思蜀。
朋友,来吧!这里的山水可以荡涤你灵魂中的污垢,这里的清风可以吹走你心头的阴霾,这里的人们可以掠去你在喧嚣中积淀的浮躁。
来到这里,你会放下所有的压力与苦恼,真正享受到古朴、安静、快乐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