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1)
【热门推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防

【热门推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今天笔者就来给大家介绍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和预防知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Ⅰ 视网膜有微动脉瘤或并有小出血点(+)极少量,易数 (++)较多,不易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今天笔者就来给大家介绍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和预防知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Ⅰ 视网膜有微动脉瘤或并有小出血点(+)极少量,易数 (++)较多,不易数Ⅱ 视网膜有黄白硬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极少量,易数 (++) 较多,不易数Ⅲ 视网膜有白色软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极少量,易数(+ +)较多,不易数增殖型Ⅳ 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和/或玻璃体出血Ⅴ 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Ⅵ 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并发现网膜脱离其中Ⅰ、Ⅱ、Ⅲ期统称为单纯型视网膜病变,Ⅳ、Ⅴ、Ⅵ期统称为增殖型视网膜病变,表现为视网膜微血管瘤,视网膜出血斑,软性及硬性视网膜渗出物,视网膜动脉病变和视网膜静脉病变。
所谓增殖型视网膜病变指病变至少有部分向内延伸超过内界膜,表现为新生血管、纤维性增殖和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防由于病变损害的不可逆性,预防是最重要的一环,而且早期预防的花费要远远低于晚期治疗的费用,疗效也更佳。
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重要的措施是严格控制血糖。
对于 1 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需要植入胰岛素泵来减少血糖的大幅度波动,但是,多数 1 型糖尿病患者还没有条件植入胰岛素泵;而 2 型糖尿病患者由于无症状未被发现,或自觉症状轻微而治疗不彻底,或只能做间断性治疗,因此,能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的患者<20%,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存在视网膜病变的潜在威胁。
1 型糖尿病患者发病 5 年后应每年检查 1 次,2 型糖尿病患者从发病起应每年检查 1 次。
如有眼部异常感觉,则应缩短眼科随诊时间,如每3 个月或 6 个月检查1 次。
什么是糖尿病眼病(一)

什么是糖尿病眼病(一)引言概述:糖尿病眼病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是由慢性高血糖导致的眼部疾病。
它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和糖尿病性青光眼等眼部疾病。
本文将通过分析糖尿病眼病的定义、病因与发病机制、症状与诊断以及预防与治疗的方面,全面介绍什么是糖尿病眼病。
正文:1. 定义a. 糖尿病眼病是指由于慢性高血糖对视觉系统产生损害而引起的眼部疾病。
b. 它主要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和糖尿病性青光眼等。
2. 病因与发病机制a. 高血糖对眼部血管的损害:高血糖导致视网膜血管病变,包括微血管炎和视网膜缺血。
b. 高血糖对晶状体的损害:高血糖使晶状体蛋白糖基化和糖酮体积聚,导致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生。
c. 高血糖引起眼压升高:高血糖可导致房水排泄减少和房水生成增多,进而导致糖尿病性青光眼。
3. 症状与诊断a.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模糊、视力减退、眼中黑影等是常见症状,眼底检查是诊断的关键。
b. 糖尿病性白内障:视力减退、眩光感、色素沉积等是常见症状,眼底检查和白内障评估是诊断的关键。
c. 糖尿病性青光眼:视力模糊、眼痛、出现虹视等是常见症状,眼压测量和视野检查是诊断的关键。
4. 预防与治疗a. 控制血糖水平:早期确诊并进行紧密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和治疗的基础。
b. 定期眼科检查: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病变,及时治疗。
c. 药物治疗:包括注射抗VEGF药物、光凝治疗、激光治疗等。
d. 手术治疗:如白内障手术和青光眼手术等。
e. 生活方式改变:戒烟、饮食调理和合理运动等有助于预防和缓解糖尿病眼病。
总结:糖尿病眼病是一种由慢性高血糖引起的眼部疾病,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和糖尿病性青光眼等。
高血糖对眼部血管和晶状体的损害是其主要病因,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血糖的控制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
定期眼科检查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对糖尿病眼病的预防和患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1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护理分析

1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护理分析一、患者护理诊断1. 疼痛依从性:TA可能会出现各种头痛、眼痛等,包括眼疲劳、眼部痆疼不适等,表现为抗拒感觉或可能使用眼部疏通药物缓解病情。
2. 疾病抑郁:由于某种护理措施的影响,TA可能会感到失望和抑郁,从而引发其他病理症状。
3. 神经系统功能障碍:TA可能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障碍、错误判断等。
4. 生活习惯调整障碍:TA可能无法适应与糖尿病相关的生活习惯,因而无法调节病情。
二、护理措施1. 开展恰当的视力保护。
要定期检查患者的眼睛,维持眼压和眼睑状态,以减少视力损失。
2. 根据患者的视力状况,改变护理方式,及时给予补充护理,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
3. 鼓励患者正确理解疾病,通过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并发症的危险性等,来增强患者的应对能力。
4. 提高患者心理及道德素质,应注重眼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加强愉悦心理教育,使患者乐观面对疾病,积极配合疗程。
5. 加强护理,关注患者的饮食、运动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和并发症的发生。
6. 指导护理抗病毒,深入了解病毒病的发病机制,为患者提供抗病毒护理,以控制病情。
7. 持续监测血糖及尿糖,以及其他相关护理指标,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病情,保持患者处于安全的护理状态。
8. 主动参与护理知识学习,定期查阅糖尿病相关材料,持续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能够有效地把握患者生活习惯。
三、总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复杂的眼部疾病,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的增加,其发病率也相应增加。
由于其病变可能会伴随着头痛、眼痛等症状,护士需要恰当地把握患者的护理过程,维护患者的眼功能,防止眼部损伤。
因此,护士应该加强与患者的交流、给予适当的护理措施,同时要注重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护理水平,确保护理的安全与有效性。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症状现象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病症现象糖尿病并发症1.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
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
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开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
但积极适当的干预措施能明显减少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尤其在病程早期干预治疗效果甚佳。
2.糖尿病眼部并发症(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临床上根据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为标志,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或称单纯型或背景型),而将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2)与糖尿病相关的葡萄膜炎大致上有以下4种情况:①与糖尿病本身相关的葡萄膜炎;②感染性葡萄膜炎,糖尿病患者发生内源性感染性眼内炎的时机较正常人明显增加;③伴有一些特定的葡萄膜炎类型,但二者是偶然的巧合,抑或是有内在的联系;④内眼手术后的感染性眼内炎或无菌性眼内炎。
多发生于中年人和老年人糖尿病患者。
(3)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在血糖没有很好控制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
多为双眼发病,开展迅速,甚至可于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开展为完全混浊。
3.糖尿病足足部是糖尿病这个多系统疾病的一个复杂的靶器官。
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病症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关节病和神经病变性骨折。
实际上类似的病理改变也可以发生在上肢、面部和躯干上,不过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
4.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心脏和大血管上的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
冠心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大血管并发症,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死亡风险比非糖尿患者群高3~5倍。
糖尿病眼睛并发症分几期

糖尿病眼睛并发症分几期
一、糖尿病眼睛并发症分几期二、糖尿病眼睛并发症的病变预防三、糖尿病眼病患者的饮食
糖尿病眼睛并发症分几期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程可分为六个时期
一期:出现微动脉瘤或小出血点,但出血点较少,临床表现一般不明显,患者往往没有特殊感觉。
二期:有黄白色“硬性渗出”并可见出血点,临床表现轻微,患者有时可感到轻微眼部不适,或在视线中突然出现黑影、“蜘蛛网”、“飞蚊”等现象。
三期:有白色“软性渗出”并可见出血点,开始出现轻微视力下降或视野异常。
四期:眼底有新生血管生成并发生玻璃体出血,视力下降明显。
五期:眼底有新生血管生成和纤维增生,视力和视野都有明显影响。
六期:眼底有新生血管生成和纤维增生,并发生视网膜脱离,视力受损严重,甚至失明。
如果进入六期仍然没有得到合理的治疗,则有可能继续发展,成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造成剧烈疼痛。
2、糖尿病眼病的介绍
糖尿病眼病也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主要的致盲疾病,然而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及时发现并且尽可能早地获得规范的治疗的话,决大多数是可以摆脱失明的危险的。
几乎是所有的眼病都可能发生在糖尿病患者的身上。
就好比如眼底血管瘤、眼底出血、泪囊炎、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浑浊、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视网膜脱落等。
而且总的来说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浏阳集里医院生之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证之一。
临床上根据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为标志,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或称单纯型或背景型),而将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1.结膜:毛细血管扩张,微血管瘤2.角膜:知觉减退,上皮剥脱3.虹膜:虹睫炎,新生血管青光眼4.晶体:白内障。
(加速白内障的进展,以I型糖尿病多见)5.眼肌:眼球运动神经麻痹6.一过性屈光不正7.视神经:糖尿病视乳头病变、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乳头新生血管形成、多因素性视神经萎缩。
(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疾病,程度可与视网膜病变不相关,并可先于视网膜病变出现)8.玻璃体:玻璃体出血•视网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流行病学•四个主要致盲眼病之一糖尿病人群:视网膜病变占51%,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约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与病程有关•I型糖尿病:病程10年,50%发病15年以上,80%发病随年龄逐渐升高II型糖尿病:<10 年眼底大致正常< 15年26%>15年63%随年龄逐渐降低•与年龄/性别关系不大与全身情况/血糖水平关系密切及时的全视网膜光凝视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损害最有效的手段,因此早期筛查及糖尿病患者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糖网病的高危人群1.糖尿病病程超过15年发现时间,不是患病时间2.血糖控制不好3.同时伴有高血压(妊娠促进NPDR加重或发展为PDR)4.已经出现糖尿病性肾脏并发症(蛋白尿的出现是PDR加重的信号)5.高血脂会引起DM患者硬性渗出沉积一种独立损害视力的危险临床表现:一.症状:早期眼部多无自觉症状,病久可有不同程度视力减退,眼前黑影飞舞或视物变形,甚至失明。
二.眼底表现:微动脉瘤、出血斑点、硬性渗出、棉绒斑、静脉串珠状、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IRMA),以及黄斑水肿、新生血管、视网膜前出血、玻璃体积血等。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症状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症状
糖尿病是个进展性疾病,对身体的健康有不良作用。
眼睛的变化能显示全身疾病,特别容易引起病理生理学的损害,经常出现在糖尿病中。
眼科医生告大家:糖尿病有关的5种主要的眼睛并发症有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闭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症状有三方面:
1.视力障碍,视力突然或逐渐视力下降,看远(近视眼)或看近(远视或老视眼)看不清楚,视物变形(黄斑疾病)、变小、变色、夜盲、复视、视野缩小,眼前固定或飘动的黑影等。
2.感觉异常,如眼部刺痛、胀痛、痒、异物感、畏光等。
眼部刺激症状为眼疼、眼红(非眼部刺激症)及畏光流泪、眼睑痉挛,常见角膜炎症、外伤、急性虹膜炎或急性虹膜睫状体炎、青光眼等。
3.外观异常,如充血、出血、分泌物、肿胀、新生物等。
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糖尿病的病程逐渐延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
因此,糖尿病患者万万不可忽视眼部病变。
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主要有角膜炎、虹睫炎、白内障、青光眼、眼外肌麻痹、屈光异常及视网膜视神经病变等。
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糖尿病性白内障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
尿病性白内障的临床特点为白内障进展迅速,可于数日内完全成熟,血糖控制不佳时尤为常见。
以上是关于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症状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邯郸爱眼医院在张院长的带领下,已经成为冀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好、公益最多的民营非营利医院,为冀南地区的百姓带来的真正的福音。
如果还有疑问,请点下面的在线专家进行咨询,即可得到专家答复。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ppt课件

重度NPDR
黄斑水肿
PDR
PDR
PDR
PDR
棉絮斑
视 网 膜 光 凝 术 后
国际临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病变严重程度
无明显视网膜病变 轻度NPDR 中度NPDR 重度NPDR
散瞳后眼底所见
无异常 仅有微血管瘤 轻度~重度NPDR之间 以下各项中任一项 四个象限中任一个象限有20个以上视网膜内出血点 两个以上象限中有明确的静脉串珠样改变 一个以上象限中出现明确的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 此外,无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体征 具有下列各项中一项或多项 新生血管形成 玻璃体、视网膜前出血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糖 尿 病 性 视 网 膜 病 变 (diabetic retinopathy, DR)
DR是全世界导致视力缺损和失明的第二大因素(世界卫生组织) 糖尿病>10年,DR约10% >15年,DR约50% >25年, 高达90%
DR的临床表现
视力减退,视物变形,视野缩小,对比敏感度下降 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渗出,新生血管,纤维增生,玻璃体 积血,视网膜脱离
糖尿病患者接受眼部检查的时间间隔建议
糖尿病类型 建议的首次检查时间 1型 发病后5年 2型 确诊时 妊娠前 妊娠前或妊娠头 (1型或2型) 3个月的早期 建议的随诊时间 每年一次 每年一次 无病变至轻或中度NPDR: 每隔3~12个月一次 重度NPDR或更严重: 每隔1~3个月一次
DR的治疗
控制血糖、血压、血脂 视网膜光凝:减轻视网膜缺血,抑制新生血管
病程——最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糖程度——可逆的关键性危险因素 高血压 年龄、DM类型、凝血因子、肾脏疾病、ACEI应用等——尚未得 出一致意见
预防和早期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眼病保健食疗
限制主食量;
要少食多餐; 忌食各类糖及甜食品; 多食茎叶类蔬菜、粗纤维低脂肪膳食; 禁止饮酒,特别是烈性酒。
中医治疗
可用杞子、山药、荠菜煎汤代茶,经常服用,能降低 血糖、凉血止血,也有降低血压作用。
健康知识问答
1、全世界范围内导致失明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糖尿病 眼病吗?
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首要是,治疗糖尿病,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这是根本;
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人20年后有80%以上发生视网膜病变 血糖控制良好的病人只有10%左右出现视网膜病变
无论血糖控制怎样 都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1型糖尿病发病5年后每年检查一次, 2型糖尿病发现糖尿病后就要每年检查一次眼底,如有眼睛出现视力 下降,随时进行眼科检查。
2、糖尿病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有哪些? 3、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吗? 4、糖尿病眼病保健食疗应注意些什么?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常见表现
1 视物不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
2 眼前云雾感 3 更换眼镜,视力改善不明显
治疗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
白内障摘除后,植入人工晶状体,大部分患者可恢复 有用视力的80%左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正 常 眼 底
正常眼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表现
早期患者可能全无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 视力减退,视野缩小等。
视网膜病变发展到最后,会出现新生血管性增殖膜、 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最终失明
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
期 单 纯 型 增 殖 型 别 视 网 膜 表 现 Ⅰ期 微血管瘤或并有小出血点 Ⅱ期 有黄白色硬性渗出或并有出血点 Ⅲ期 有白色软性渗出或并有出血点 Ⅳ期 眼底有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出血 Ⅴ期 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 Ⅵ期 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并有视网膜脱离 ( + )较少,易数 ( ++ )较多,不易数 ( + )较少,易数 ( ++ )较多,不易数 ( + )较少,易数 ( ++ )较多,不易数
眼底荧光造影:最准确的方法,静脉注射造影剂后,用专门的造 影仪精确的观察视网膜病变程度,能对视网膜病变进行准确分期。 并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激光光凝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规律
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为21%~36%,糖尿 病约10%的患者在起病后5-9年便可发生视网膜病变, 15年后约50%的人发生,25年后有80%-90%的人 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主要眼部并发症
可导致的:
如角膜溃疡 青光眼 玻璃体积血 视神经病变等 最常见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白内障 青光眼
4
糖尿病性白内障
糖
尿
病
与
白
内
障
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情况
不论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发生白内障的危险性 均明显增加。
特别是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白内障的发展会更加迅 速。 一个人得了白内障,就像是一驾照相机的镜头不透明 了似的。
糖 尿 病 视 网 膜 病 变
糖 尿 病 视 网 膜 病 变
糖 尿 病 视 网 膜 病 变
糖尿 病视 网膜 病变
增殖 期
糖 尿 病 视 网 膜 病 变 微 血 管 瘤
糖 尿 病 视 网 膜 病 变 毛 细 血 管 无 灌 注
治疗-激光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药物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晚期: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可以在门诊进行,简单方便,效果可靠,但 为了减少激光治疗的反应,一般分次进行(通常4次), 每次间隔1~2周。
当糖尿病病友有下列表现时应尽快找眼科医生检查眼 睛:
视物模糊、视力减退、夜间视力差、眼前有块状阴影漂浮、 双眼的视力范围(视野)缩小
常用检查方法包括
视力:是最简便的方法,但许多早期视网膜病变并不影响视力, 因此单凭视力检查不能准确评价视网膜病变。
眼底镜检查:最常用的方法,点散瞳药后,医生用眼底镜直接观 察眼底视网膜的改变,可以初步评价视网膜病变的程度。
糖尿病性白内障成因
1 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高
2 通过房水渗透到晶状体中的糖浓度增高。 3 由于醛糖还原酶的作用,晶状体内山梨醇通路被激 活,从而产生相当多的山梨醇。 4 这些山梨醇不能很快转化成果糖,并且不易渗透出 细胞膜,因而不能通过弥散被清除,而在细胞内积聚, 产生高渗作用,吸收大量的水分进入晶状体,使晶状 体纤维肿胀,失去其透明性变得混浊, 5 最终发展成为白内障。
浅谈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眼科一病区 汪啸虎
中山南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4.10.17
糖尿病的危害
眼睛
脑血管
心脏 多食 肾脏
神经系统
足 血管系统
2
眼部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一旦发生糖尿病眼病,患者视力会明来自减退,甚至失 明。失明率是正常人的25倍。 全世界范围内导致失明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糖尿病 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