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体罚)教育在各国

合集下载

西方各国惩罚孩子的方法

西方各国惩罚孩子的方法

西方各国惩罚孩子的方法容忍孩子的不良行为,甚至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寻找诸如“他累了”、“他没有午睡”、“他情绪不好”之类的借口,都是父母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

适当的惩罚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孩子行为的有效手段。

惩罚远远不是打孩子小屁屁几下那么简单的事情。

新西兰:惩罚是一门艺术。

在新西兰,打孩子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父母一般都不会体罚孩子。

如果儿子在公共场所闹腾,只要不影响到别人,家长一般都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孩子,比如随他闹去。

如果影响到别人,家长会将孩子抱走,将他放在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让他继续闹,直到他闹够。

家长认为,“孩子闹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他的某些目的。

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效果,他自然会选择放弃。

孩子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不懂事,他只是控制能力差一点而已,因此,父母要把孩子当成人看,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教他学会承担责任,学着约束自己”。

日本:给孩子留下尊严。

对日本家庭来说,父亲是绝对的权威。

正是因为习惯了服从,所以日本人才成为最守纪律、最富于集体主义精神的民族。

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日本父母会采取各种措施惩罚孩子。

比如取消孩子外出玩的计划,甚至让孩子饿上一顿,或者进行适度的体罚等等。

但是,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犯错,父母一般不会当众处罚孩子,他们认为在公共场所处罚孩子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而且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

因此,他们会在回家之后再对孩子的表现进行点评,或者给孩子一些惩罚。

英国:惩罚——养育智慧的摇篮。

英国父母基本是爱孩子的典范。

他们对孩子的爱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又绝对不溺爱孩子。

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对孩子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孩子一般也会比较绅士,很少在父母面前撒泼。

每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英国父母也会采取一些惩罚措施。

但是他们的惩罚十分耐人寻味,他们要让孩子在“惩罚”中得到体验与锻炼,并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同时也让孩子明白必须对自己所有的行为负责任的道理。

世间百态看各国父母是怎么惩罚自己孩子

世间百态看各国父母是怎么惩罚自己孩子

世间百态看各国父母是怎么惩罚自己孩子新西兰:把小孩当成人随他意愿,教他学会承担责任约束自己新西兰Bernny 亲小孩2岁半,女儿半岁在新西兰,打小孩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父母一样都可不能体罚小孩。

假如亲小孩在公共场所闹腾,只要不阻碍到别人,Bernny一样都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小孩,比如随他闹去。

假如阻碍到别人,Bernny会将小孩抱走,将他放在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点,让他连续闹,直到他闹够。

Bernny认为,小孩闹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他的某些目的。

假如小孩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成效,他自然会选择舍弃。

有段时刻,老大总喜爱往花园的鱼池里扔鹅卵石,同时屡教不改。

Bernny会对亲小孩说:“你看看,你把小鱼砸痛了,把水池弄乱了。

水池不漂亮了吧?”然后Bernny会要求亲小孩把水池里的石头捡出来。

有的时候,亲小孩可能也会耍赖,不肯去捡石头。

假如亲小孩耍赖,Bernny一样可不能强迫他去,他会自己下去把石头捡出来给亲小孩看。

假如正好碰上亲小孩闹着要跟爸爸玩,Bernny就会借机对亲小孩施行教育:“你看看,你把石头扔进水池了,现在我要去捡石头,没有时刻陪你玩。

”这时候,亲小孩会体验到他不良行为的后果。

因此,他会明白,他确实不能把石头扔进水池。

Bernny认为,小孩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不明白事,他只是操纵能力差一点而已,因此,Bernny主张父母把小孩当成人看,从小孩小的时候起就教他学会承担责任,学着约束自己。

日本:不要当众批判小孩,给他留下威严日本TsukuBa 亲小孩2岁半对日本家庭来说,父亲是绝对的权威。

正是因为适应了服从,因此日本人才成为最守纪律、最富于集体主义精神的民族。

假如小孩犯了错误,日本父母会采取各种措施惩处小孩。

比如取消小孩外出玩的打算,甚至让小孩饿上一顿,或者进行适度的体罚等等。

然而,假如小孩在公共场所犯错,父母一样可不能当众处罚小孩。

TsukuBa像大多数的日本父母一样,她认为在公共场所处罚小孩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而且也会损害小孩的自尊。

各国父母惩罚孩子的方式

各国父母惩罚孩子的方式

各国父母惩罚孩子的方式中国父母借鉴:各国父母惩罚孩子的方式(资料图)容忍孩子的不良行为,甚至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寻找诸如“他累了”、“他没有午睡”、“他情绪不好”之类的借口,都是父母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

新西兰父母冷处理:让孩子体验后果新西兰Bernny儿子2岁半,女儿半岁在新西兰,打孩子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父母一般都不会体罚孩子。

如果儿子在公共场所闹腾,只要不影响到别人,Bernny一般都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孩子,比如随他闹去。

如果影响到别人,Bernny会将孩子抱走,将他放在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让他继续闹,直到他闹够。

Bernny认为,孩子闹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他的某些目的。

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效果,他自然会选择放弃。

有段时间,老大总喜欢往花园的鱼池里扔鹅卵石,并且屡教不改。

Bernny会对儿子说:“你看看,你把小鱼砸痛了,把水池弄乱了。

水池不漂亮了吧-”然后Bernny会要求儿子把水池里的石头捡出来。

有的时候,儿子可能也会耍赖,不肯去捡石头。

如果儿子耍赖,Bernny 一般不会强迫他去,他会自己下去把石头捡出来给儿子看。

如果正好碰上儿子闹着要跟爸爸玩,Bernny就会借机对儿子施行教育:“你看看,你把石头扔进水池了,现在我要去捡石头,没有时间陪你玩。

”这时候,儿子会体验到他不良行为的后果。

于是,他会明白,他真的不能把石头扔进水池。

Bernny认为,孩子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不懂事,他只是控制能力差一点而已,因此,Bernny主张父母把孩子当成人看,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教他学会承担责任,学着约束自己。

日本父母避免当众处罚:给孩子留下尊严日本TsukuBa儿子2岁半对日本家庭来说,父亲是绝对的权威。

正是因为习惯了服从,所以日本人才成为最守纪律、最富于集体主义精神的民族。

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日本父母会采取各种措施惩罚孩子。

比如取消孩子外出玩的计划,甚至让孩子饿上一顿,或者进行适度的体罚等等。

看看国外对犯错学生的惩罚

看看国外对犯错学生的惩罚

看看国外对犯错学生的惩罚------------------韩国:几年前,韩国通过了《教育处罚法》,准许使用长度不超过100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的戒尺,如对女生打小腿5下,打男生小腿10下等,规定十分详细而明确。

美国:在美国一些地方,如果学生不努力读书,要判刑入狱,曾有7名学生因学业成绩差,被判刑坐牢两个月。

同样是在美国,学生如果将学校认为不宜带进的东西带进学校内,学校将一律没收,并且不再还给学生。

美国教师的惩戒权包括:言语责备、剥夺某种特权、留校、惩戒性转学、短期停学、开除。

美国有23个州规定了学校可以对学生实施体罚,但法律还对体罚规定了许多明确的细则:(1)学年开始时,家长和学校签订一份声明,表明是否同意对学生实施体罚;(2)必须在其他教育方法都无效的情况下才可以实施体罚;(3)不许当着其他学生的面体罚某个学生;(4)体罚时必须有证人在场,以确保体罚依法进行;(5)刚刚与要受罚的学生发生过冲突的老师不得实施体罚;(6)体罚必须考虑学生的性别、年纪以及身体状况;(7)有些地方规定体罚时必须打孩子身上肉比较多的部位,比如屁股。

瑞士: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如果有人无故旷课,瑞士法院就要对他提出诉讼,因为学习是学生应尽的义务。

对旷课的学生,一般都要处以罚款。

法国:中学对学习极差的学生,经班级理事会(成员由校长、教务长和该班所有任课老师组成)****决定可给予留级处分;犯了严重错误的会受到开除处分;对于打架斗殴、迟到、旷课等小错误,犯错者将受到节假日必须到学校反省补课或做作业的处罚。

英国:教师的惩戒权包括:罚写作文、周末不让回家、让校长惩戒、停学。

英国中小学生如无故旷课,不仅会受到严厉批评,还将对其父母处以5000英镑以下的罚款。

教师体罚学生方面,一些地方教育部门规定了具体的要求。

例:用鞭子或皮带必须是经过认可的标准,必须备有惩罚记录,年龄在8岁以下的儿童禁止体罚,打手心时每双手不得超过三下,鞭打男生臀部不得超过六下等。

世界各国体罚制度纵览

世界各国体罚制度纵览
到 任 何 “ 法 ” 说 。
助 英教 堂 防 ¨ 飞贼 ¨
英 国媒 体 8 2 月 3日报 道 . 国 多 座 教 堂 英 正利用纳米技术对抗 在教堂屋顶偷盗金属饰 物 的 “ 贼 ” 飞 。
莫 恩 的辩 护律 师说 , 官去 年 法 宣布对 本案 判决结 果 时 , 没有 提到 莫 恩 的名字 。在对 其他 3 的判决 人 结 果宣 布后 , 负责此 案 的法 院官员 就转 到其他地 方工 作 , 恩便 被遗 莫
眼 的机会 。据悉 , 次 比赛 吸引 了众 多 本
水” 记录下的信息找到相关线索 。
近年来 , 因金 属在废 品交易 市场上 的价 格 持续 飙升 , 飞贼 ” 瞄准通 常配有金 属饰 “ 便 物 的老 教 磬F手 , 甚至用 “ 谷歌地 球” 定作 锁
女 囚犯参加 , 大家都 想借 此逃离 单调 乏 味 的监牢生 活 。但 作为应 急预 防 , 管 监 人 员 和监 狱 的工 作人 员 都将 在 现 场 布
¨ 明水 ¨ 聪
近4 年的时光 , 却仍在等候审判。现
俄 监 狱 选 美 获 胜 者 提 前 出 狱
日前 , 俄罗 斯一 家监 狱举行 了一 场
年 3 岁 的仑 ・ 1 莫恩 20 年 1 月涉嫌 05 0 伙 同另 外 3 人偷 窃手机 , 其他 3 已 人 先后 获释 或获 刑 , 而莫 恩却 没有 得
管 理这些特别广告员 的克里斯 - 菲奇 说 ,
他 曾在学 生 时代 做过扒手 , 直到被 捕后 才 改 过 自新 。菲奇 还 与 警方 和 社 区合 作, 向人们寅传 防范扒窃的知识。
( 菊 玲)
人的衣袋 或手包 内偷 偷放入 5 英镑 至 2 O
英镑不等的现金以及公司的广告卡片。 到 目前 为 止 , 种善 意 的广 告行 为 这 柬埔寨一名 涉嫌偷 窃价值仅 1 5 美元手 机的男子 已在监狱 中度过将

外国法律规定打骂孩子(3篇)

外国法律规定打骂孩子(3篇)

在现代社会,儿童权益保护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

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

其中,关于打骂孩子的法律问题,各国法律的规定各有差异,但都体现了对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视。

本文将探讨外国在打骂孩子方面的法律规定,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参考。

一、欧洲地区1. 德国德国法律规定,禁止对儿童进行任何形式的体罚。

根据《德国刑法》第226条,对未成年人进行体罚的行为可能构成虐待儿童罪。

如果情节严重,将被判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罚金。

2. 法国法国法律同样禁止体罚儿童。

根据《法国刑法》第227-13条,对未成年人进行体罚的行为可能构成虐待儿童罪。

如果情节严重,将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罚金。

3. 英国英国法律对打骂孩子的行为也有明确的规定。

根据《英国儿童法案》第58条,父母或监护人如果对儿童进行身体或心理上的虐待,将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外,英国还设有“儿童保护服务”,负责调查和干预可能存在儿童虐待的情况。

二、美洲地区1. 美国美国各州对打骂孩子的法律规定不尽相同,但普遍禁止体罚儿童。

例如,加利福尼亚州《家庭法》第6200条规定,父母或监护人不得对儿童进行身体惩罚。

如果违反该规定,将被判处罚款或社区服务。

2. 加拿大加拿大法律禁止对儿童进行任何形式的体罚。

根据《加拿大刑法》第268条,对未成年人进行体罚的行为可能构成虐待儿童罪。

如果情节严重,将被判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罚金。

三、亚洲地区日本法律对打骂孩子的行为也有明确规定。

根据《日本刑法》第202条,对未成年人进行体罚的行为可能构成虐待儿童罪。

如果情节严重,将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罚金。

2. 新加坡新加坡法律禁止对儿童进行体罚。

根据《新加坡刑法》第354A条,对未成年人进行体罚的行为可能构成虐待儿童罪。

如果情节严重,将被判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罚金。

四、非洲地区1. 南非南非法律禁止对儿童进行体罚。

根据《南非刑法》第16A条,对未成年人进行体罚的行为可能构成虐待儿童罪。

各国教育惩戒法规

各国教育惩戒法规

各国教育惩戒法规韩国:几年前,韩国通过了《教育处罚法》,准许使用长度不超过100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的戒尺,如对女生打小腿5下,打男生小腿10下等,规定十分详细而明确。

日本:日本法律规定,必要时可以依据监督机关的规定,对学生实施惩戒,但不得实施体罚,并对哪些行为属于体罚做了较明确的说明。

美国:在美国一些地方,如果学生不努力读书,要判刑入狱,曾有7名学生因学业成绩差,被判刑坐牢两个月。

同样是在美国,学生如果将学校认为不宜带进的东西带进学校内,学校将一律没收,并且不再还给学生。

美国教师的惩戒权包括:言语责备、剥夺某种特权、留校、惩戒性转学、短期停学、开除。

瑞士: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如果有人无故旷课,瑞士法院就要对他提出诉讼,因为学习是学生应尽的义务。

对旷课的学生,一般都要处以罚款。

法国:中学对学习极差的学生,经班级理事会(成员由校长、教务长和该班所有任课老师组成)****决定可给予留级处分;犯了严重错误的会受到开除处分;对于打架斗殴、迟到、旷课等小错误,犯错者将受到节假日必须到学校反省补课或做作业的处罚。

英国:教师的惩戒权包括:罚写作文、周末不让回家、让校长惩戒、停学。

英国中小学生如无故旷课,不仅会受到严厉批评,还将对其父母处以5000英镑以下的罚款。

教师体罚学生方面,一些地方教育部门规定了具体的要求。

例:用鞭子或皮带必须是经过认可的标准,必须备有惩罚记录,年龄在8岁以下的儿童禁止体罚,打手心时每双手不得超过三下,鞭打男生臀部不得超过六下等。

最近又专门制定法律,允许教师以身体接触的方式去惩罚学生。

新加坡:根据新加坡关于体罚学生的《指导原则》规定,在辅导、留校的惩戒方式不能奏效后,校长、副校长和纪律事务长有权用藤条对违规学生进行体罚,但对象限于男生,部位限于手心和屁股,必须有见证人在场,体罚后写成书面报告,并立刻通知家长。

澳大利亚:在澳洲,有一些公立学校设立了警戒室,学生违反了校规校纪,会被叫到警戒室,由专门的教师依照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惩戒,或者被送到农场从事体力劳动,最严重的是开除,如果再不起作用,就会被送到特殊学校。

国外对学生违纪的处罚

国外对学生违纪的处罚

国外对学生违纪的处罚韩国:几年前,韩国通过了《教育处罚法》,准许使用长度不超过100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的戒尺,如对女生打小腿5下,打男生小腿10下等,规定十分详细而明确。

日本:日本法律规定,必要时可以依据监督机关的规定,对学生实施惩戒,但不得实施体罚,并对哪些行为属于体罚做了较明确的说明。

美国:在美国一些地方,如果学生不努力读书,要判刑入狱,曾有7名学生因学业成绩差,被判刑坐牢两个月。

同样是在美国,学生如果将学校认为不宜带进的东西带进学校内,学校将一律没收,并且不再还给学生。

美国教师的惩戒权包括:言语责备、剥夺某种特权、留校、惩戒性转学、短期停学、开除。

瑞士: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如果有人无故旷课,瑞士法院就要对他提出诉讼,因为学习是学生应尽的义务。

对旷课的学生,一般都要处以罚款。

法国:中学对学习极差的学生,经班级理事会(成员由校长、教务长和该班所有任课老师组成)****决定可给予留级处分;犯了严重错误的会受到开除处分;对于打架斗殴、迟到、旷课等小错误,犯错者将受到节假日必须到学校反省补课或做作业的处罚。

英国:教师的惩戒权包括:罚写作文、周末不让回家、让校长惩戒、停学。

英国中小学生如无故旷课,不仅会受到严厉批评,还将对其父母处以5000英镑以下的罚款。

教师体罚学生方面,一些地方教育部门规定了具体的要求。

例:用鞭子或皮带必须是经过认可的标准,必须备有惩罚记录,年龄在8岁以下的儿童禁止体罚,打手心时每双手不得超过三下,鞭打男生臀部不得超过六下等。

最近又专门制定法律,允许教师以身体接触的方式去惩罚学生。

新加坡:根据新加坡关于体罚学生的《指导原则》规定,在辅导、留校的惩戒方式不能奏效后,校长、副校长和纪律事务长有权用藤条对违规学生进行体罚,但对象限于男生,部位限于手心和屁股,必须有见证人在场,体罚后写成书面报告,并立刻通知家长。

澳大利亚:在澳洲,有一些公立学校设立了警戒室,学生违反了校规校纪,会被叫到警戒室,由专门的教师依照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惩戒,或者被送到农场从事体力劳动,最严重的是开除,如果再不起作用,就会被送到特殊学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弹琵琶——教育过程中不能缺少惩罚焦作市许衡实验学校郜卫军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焦作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再次强调的时候,我斗胆提出这样的观点有些不合时宜了。

可是回顾参与教育几十年来的见闻,我感觉惩罚(记忆更深的是体罚)总是存在于教育的角角落落,甚至对为师者的处罚乃至刑罚都未能使之决断。

究其原因,还是大家(注:精通教育之大家)都未能静下心来、深入进去揣度一下教育到底该怎样做?惩罚教育到底应不应该存在于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当然,“惩罚”作为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活灵活现的体现在实施“惩罚”的犯了错的教师身上。

——写在前面的话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刑罚中对罪犯的惩罚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即由注重对肉体的报复逐渐转变为对灵魂的改造。

当今教育领域以学生人权为中心,对惩罚方式进行的改革也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变化的影子。

但教育的这次改革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人类教育理念进步的同时,废除了教育者的惩罚权。

面对当今教育领域中对惩罚改革的矫枉过正现象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如何在尊重学生人权的同时又能恰当地实施惩罚,是我们每个人都应思考的问题?教育领域并不存在是否需惩罚的问题,惩罚的存在对维护规范、建立秩序还是很有必要的,教育惩罚是符合教育心理学原则的。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称之为“负强化”。

教育惩罚分精神类和行为类两类。

精神类有扣品德操行分、责令做公开检讨、警告、记过等。

行为类就更多,针对不同的具体事件会有不同的具体行为:罚面壁思过,罚做体力活,罚抄写单词……合理的惩罚既是天经地义的伦理常情,也是教育常规手段。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力,而且是一种义务。

”没有惩罚的教育势必滋长恶的本性,同时也就削弱了善的力量。

惩罚会让学生知道是非曲直,让学生知道犯了错误就要承担责任,让学生受到民主精神、法治观念的教育,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培养正义感和抵抗恶的诱惑的能力。

惩罚,甚至体罚在我国有久远的历史,它不仅在学校教育中存在,在家庭教育中更为普遍。

如今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日本等在一些学校中至今还明确实行体罚。

教育其实就是诛心。

惩恶念扬善心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即使是惩罚乃至体罚,如果最后在孩子的脑海里明确的只有疼痛伤心,违背了教育的初衷,那么,不用说惩罚即使是赞美,也应该让我们所有关注教育者深恶痛疾。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了小时候爸爸妈妈打过我总要问:亏不亏,以后还敢不敢了?这就是最原始的惩罚教育了吧,直到今天我仍然感激我的爸爸妈妈,感激那些给我爱、给我知识、给我是非、给我整个世界的师长。

思念!怀念!!缅怀当然,我们都痛恨那种异化了的惩罚。

可理性的来看惩罚发生异化,其实有一个重要缘由——教育者不知道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惩罚手段。

教师们学习研究的都是怎样鼓励孩子,引导孩子。

从来没有一个教育的主管部门告诉我们,该怎样惩罚孩子;从来没有一个权威告诉我们,怎样的惩罚就像“高效课堂”“学思结合”“合作探究”一样能让学生们终生受益。

很多异化惩罚发生的时候,实际上是教育者内心在发生变化,是“怒”打开了理智的铁笼,使得“恶”在短时间控制了他们自己的行为。

因此,作为教育者一定要特别注意培养特殊情况下的理性和克制能力,善待学生,善待受教育的对象。

善根很深善念很重的人,是很难对学生进行伤害性惩罚(体罚)的。

话近尾声,我想和那些想要支持我的同僚们共同认识一下惩罚所带来的一些戕害:一、惩罚损伤自尊心;二、惩罚妨碍自我意识的正常发展;三、惩罚扼杀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四、惩罚使人呆傻,不敢追求真理;五、惩罚使人屈服压力,形成奴隶性格;六、惩罚助长以势压人,以强欺弱的歪风;七、惩罚使教师和家长威信扫地。

明代教育家王守仁也有精彩的论述:“鞭打绳缚,若待拘囚。

彼视学舍囹圄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壁掩复,以遂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

偷薄庸劣,日趋下流。

是盖趋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附:各国教育惩罚面面观中国教育遭遇的尴尬:体罚和变相体罚——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所有惩罚的总称了,在我国,早在解放区的学校已废除体罚。

建国后政府曾多次明令严禁体罚学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省市实施的有关条例上都明确规定了“严禁体罚”的条款。

广州市越秀区一名小学校长表示,“体罚”这个字眼对于老师来说,是不敢提的,现在家长有很强的维权意识,只要老师拍拍学生肩膀,学生一不高兴回家告状,家长就会找到学校来了,老师要当面向家长、学生道歉,校长还得不停地做协调。

该校长同时表示,体罚除了通过身体接触管束学生外,还有一层含义,就是不能骂学生,否则就会被冠以“精神虐待”的罪名。

“现在有部分家长是矫枉过正了,动不动就去告学校,尽管有时出发点是好,但家长未必认可。

”英国教育惩罚:英国一项新法律2006年4月1日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正式生效,规定老师有权通过身体接触管束不守规矩的学生。

这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在法律上给予老师“体罚”学生的权力。

即允许父母对子女作温和的惩戒,但不得导致子女身体红肿或留下伤痕。

这项新举措出现在《2006教育和检查法》中。

过去英国法律允许老师和父母管束孩子,不过4月1日生效的新法律明确规定,老师有权通过身体接触管束学生。

当其他学生或老师有可能遭遇伤害时,老师可以用“合理的力量”制止争斗,或让不守秩序的学生离开教室。

新法律还把老师这一权力的适用范围从学校内延伸至学校外,比如当学生乘坐公共交通或在购物中心时。

此外,新法律规定,当老师怀疑学生用手机发短信“恐吓”其他人,或是拍摄其他学生遭袭击的画面时,有权没收手机等物件。

英国教育大臣艾伦•约翰逊说,这一权力对消除校园暴力和不守规矩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明确了学校约束学生的权限。

韩国教育惩罚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于2006年6月26日公布一项名为“学校生活规定预示案”的方案,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允许教师在规定范围内进行一定程度的体罚。

该方案自公布以来,在教育界引起激烈争论。

这项方案适用对象包括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及所有初、高中学生。

方案对体罚的对象、程度、方式都做了详细规定。

预示案提出的可进行体罚的情况包括:不听老师的反复训诫和指导,无端孤立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超过学校规定的罚分等。

实施体罚的场所要避开其他学生,在有校监和生活指导教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实施体罚之前要向学生讲清理由,并对学生的身体、精神状态进行检查,必要时可延期进行。

方案甚至对实施体罚的工具也做了具体规定,对小学、初中生,用直径1厘米、长度不超过50厘米的木棍;对高中生,木棍直径可在1.5厘米左右,长度不超过60厘米。

并同时规定教师绝对不能用手或脚直接对学生进行体罚。

关于体罚的部位,男生只能打臀部,女生只能打大腿部;实施体罚时,初高中生不超过10下,小学生不超过5下,程度以不在学生身体上留下伤痕为准,受罚学生有权提出以其他方式如校内义务劳动等,来代替体罚。

日本教育惩罚:日本政府考虑恢复体罚,加强校园纪律和保护老师。

但内阁发言人强调不会恢复打鞭,顶多是让闹事的学生罚站。

日本政府委任的学校教育改革委员会呼吁当局,重新检讨于1947年被禁止的学生体罚制度。

当年的体罚方式包括逼使学生公开罚站、鞭打等。

该委员会的其中一名成员义家广之表示,目前的禁令让教师觉得“绑手绑脚”。

他说:“我们必须立刻检讨有关的指导原则,在避免滥用权力的情况下,合理的在学童身上使用体罚。

”不过,内阁发言人强调,“体罚不会包括拳打脚踢,它顶多是让闹事的学生罚站,或在他们的头上轻拍一下。

”该报告也建议,大刀阔斧改革学校制度,包括增加更多的上课时间、强制学生参与公共服务,以及把每年从4月开始的新学年改成从9月或10月开学。

日本正重新考虑容许学校施行体罚,以管教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保障教师安全。

日本政府教育改革会议向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了这份建议报告,安倍对建议内容大表支持。

政府强调,这并不是准许教师鞭打学生或施行其它严厉的体罚方式。

负责这份提案的内阁官员说:“体罚不包括拳打脚踢,只是要让顽劣学生罚站,或轻轻拍打他们的头部。

”日本二战后一直禁止学校对学生施行体罚,要求学校推行“宽松教育”。

迄今为止的教育基本法是在约60年前日本法务省制定的,对体罚的规定比较严格,如果将课堂上喧哗的学生逐出教室就算“体罚”。

此次教育改革会议提出修改教育基本法的“体罚”基准,是为了让教师能够恰当地应对越来越严重的学生妨碍老师正常教学的现象。

据日本文部省统计,2004年由小学生制造的校内暴力事件多达1890件,比上次调查增加了18.1%。

更令人不安的是文部省还发现,不仅小学生之间的暴力事件有所增加,小学生对老师实施暴力的事件也多达336起,比上次调查增加了32%。

日本京都一名高中教师连续3年获赠“特级教师”头衔。

他获此头衔的原因竟是靠体罚学生提高排球队成绩。

这名教师现年52岁。

因对学生“身体攻击”,包括向他指导的排球队员扔椅子,他1997年至2001年间3次遭到申斥。

但是,就因为这种“严格”的教学方法,他的排球队成绩不断提高。

当地教育部门授予他“特级教师”头衔。

因“指导排球队获得显著成绩”他被教育部门树立为教师榜样。

日本学校的教育体系一直处于政治争论的焦点。

一些官员要求学校制定包括苛刻的惩罚方式在内的严格纪律。

反对者则认为,繁重的课业负担、严格的考试制度和频繁的校园暴力,已使日本学生承受巨大压力。

美国教育惩罚:公立学校体罚在当今美国仍然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1977年英格瑞罕诉莱特案中,联邦最高法院基于对宪法修正案第八条和第十四条的解释,确认了体罚的合宪性,赋予各州自行决定体罚政策的权力.这一判决不仅在司法上构成类似案件的先例,更直接造就了各州法律对体罚存废态度不一的现状.保护儿童权利的诉求使得废除体罚运动开始兴起,并与美国学校体罚的传统产生了激烈冲突.在二者相持不下的局面下,一种主张改革学校教育以逐步消除体罚的实践开始出现,为消除体罚难题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