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介孔材料应用

合集下载

有序介孔材料在分离科学中的应用

有序介孔材料在分离科学中的应用

T ransition metal ox ides 氧化铌( niobium oxide) , 氧化钽( tantalum o xide)
非硅
磷酸盐: 磷酸钛( titanium ox o phophate) , 磷酸铝( aluminophophate) , Phophate磷酸锆( zirconium pho phate)
有序介孔材料由于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均一可调的介孔孔径、均一的传质、高的吸附容量等特性而 作为吸附剂和色谱填料逐渐应用于分离科学。例如, 根据蛋白质电荷和尺寸大小不同, SBA- 15( Santa Barbara No. 15) 可分离纯化蛋白质[ 3] ; 功能化的 MCM ( t he mobile com posit ion mat erial) 和 SBA( Santa Barbara) 型有序介孔材料用于环境水的净化, 能够成功的分离出重金属[ 4] 和有毒阴离子[ 5] 。
纯硅: M CM , SBA, M SU- n
S il ica
掺杂: Al, T i, V, M n, F e, B, Cu, Co, Ga, Zn, Cd
Dop ed
有机分子修饰 :
硅基 Silica based 改性
Or ganic molecular :
m od if ied
M odified
( 2) 对一给定骨架结构的材料, 优化其合成过程, 开发新的合成体系和路线。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 是利用表面活性剂作为模板剂, 与无机源进行界面反应, 以某种协同或自组装方式形成由无机离子聚集 体包裹的规则有序的胶束组装体, 通过适当方式除去模板剂后, 保留无机骨架, 从而形成多孔的纳米结 构材料。使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 由于合成机理不一样, 将得到不同结构的产物[ 11~ 14] 。随着合成方法 的发展, 聚合物胶乳小球[ 15] 、细菌[ 16] 、嵌段聚合物[ 17] 、纳米微粒[ 18] 及蛋白质[ 19] 等非表面活性剂作为模 板剂也用来制备有序介孔材料。同时, 由于单一表面活性剂所表现出的结构导向功能各有优缺点, 混合 体系应用于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也得到了重视[ 20, 21] 。

有序介孔材料在催化剂中的应用

有序介孔材料在催化剂中的应用
校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得到功能化的介孔分子筛,该功能性介孔
分子筛去除水中微量的三氯甲烷等效果显著,去除率高达97% 有序介孔材料在分离和吸附领域应用
温度为20%-80%范围内,有序介孔材料具有可迅速脱附的特性,而
且吸附作用控制湿度的范围可由孔径的大小调控。采用有序介孔材料不 需要特殊的吸附剂活化装置,就可回收各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废液中 的铅、汞等重金属离子
有序介孔材料在催化剂中的应用
一. 多孔材料介绍及分类
二.有序介孔材料的发展
三.有序介孔材料的性能优势


四.有序介孔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五.有序介孔催化剂的应用
六. 有序介孔材料发展趋势
一.多孔材料
多孔材料是一种由相互贯通或封闭的孔洞构成网络结构的 材料,孔洞的边界或表面由支柱或平板构成。多孔材料在 工业中用作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材料
介孔碳是一类新型的非硅基介孔材料, 2nm<孔径<50nm,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
和孔体积,非常有望在催化剂载体、
储氢材料、电极材料等方面得到重
要应用,因此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有序介孔碳材料CMK-03
2.生物医药领域
酶、蛋白质等的固定和分离 实验发现,葡萄糖、麦芽糖等合成的有序介孔材料既可成功的将酶固 化,又可抑制酶的泄漏,并且这种酶固定化的方法可以很好地保留 酶的活性
多孔材料分类[1] • 微孔:孔径小于2nm • 介:孔径在2~50nm之间 • 大孔:孔径大于50nm
多孔材料
二.有序介孔材料的发展
微孔材料中最出名的一类为分子筛
,仍然涉及到大分子反应物时,必须 使分子筛扩孔,此时介孔材料成为最 佳选择。 有序介孔材料的提出
1969年一部专利文献中首次提出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是以表面活性 剂形成的超分子结构为模板,组装成孔径在 2~30nm 之间孔径分布 窄且有规则孔道结构的无机多孔材料。

有序介孔分子筛材料

有序介孔分子筛材料

有序介孔分子筛材料
有序介孔分子筛材料是一种具有有序介孔结构的分子筛材料。

它们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能够提供更大的表面反应活性区域和更好的质量传递性能。

这些材料具有均匀的孔道尺寸和分布,能够控制分子的扩散和吸附行为,因此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有序介孔分子筛材料通常基于柱状硅酸盐结构,通过模板剂方法制备。

在合成过程中,有机表面活性剂被用作模板剂,调控孔道的尺寸和形貌。

合成后,利用高温烧结等方式去除模板剂,得到有序介孔结构。

有序介孔分子筛材料在催化、吸附、分离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例如,它们可以用于催化剂的负载,增加活性组分的分散度和接触程度,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

此外,它们还可以用于分子吸附和分离过程中的分子筛材料,由于其较大的孔道尺寸,在分离和富集目标物质时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效率。

总之,有序介孔分子筛材料是一类重要的纳米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们通过控制孔道结构和尺寸,能够优化催化、吸附和分离等过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机会。

有序介孔材料的研究

有序介孔材料的研究

appliquer—¿有序介孔材料的应用?
介孔材料的应用:
(2)电化学能量储存与转化。该应 用主要涉及介孔碳材料,介孔碳 材料可直接作为超级电容器或锂 离子电池等的电极材料。拼介孔 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同时, 具有更大的孔径,可以明显促进 电解质离子的传输,从而促进双 电层在其界面快速形成,提高器 件的功率性能。特别是在大电流 充放电情况下,大的介孔孔径对 电解质离子的快速迁移具有更加 明显的优势,能提高电极材料性 能的稳定性。 (3)催化。人们最初研究介孔 分子筛就是为了克服传统沸 石分子筛对大分子传输的限 制,从而开发石油裂化的新 型催化剂。在介孔材料中引 入一定的催化活性组分,可 以得到多种针对不同反应类 型的良好催化剂材料。
形貌提出了要求,因此微粒形貌的控制是 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synthèse—¿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
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过程示意图:
synthèse—¿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
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
化学或物理方法,将催化剂组装或引入到介孔材料的孔 道、孔壁或孔壁骨架中,实现催化剂的高度分散和固定 得到了以介孔材料为载体的高效催化剂。 刻蚀法 硬模板剂法 溶胶-凝胶法
催化剂载体 →氧化/还原 ; 氢化 ;酸性催化 ;碱催化 ;卤化 ;生物催化 ;聚 合 ;光催化
固体杂多酸是一种新型的催化 材料,具有超强酸的性质,它不但对环境友 好,而且有低温高活性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人们一般将其负载于适宜的 载体上,有序介孔材料的孔径较大,有利于杂多酸阴离子进人而达到充分分 散效果。
Bref—¿为什么研究有序介孔材料?
有序介孔材料的应用优势:
1.有序介孔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相对大的孔径以及规整的孔道结构, 可以处理较大的分子或基团,是很好的择形催化剂。 2.有序介孔材料直接作为酸碱催化剂使用时,能够改善固体酸催化剂上的结 炭,加快产物的扩散速度,转化率可达90%,产物的选择性达100%. 3.由于有序介孔材料窄的孔道分布和组成灵活等特点,可在有序介孔材料骨 架中掺杂具有氧化还原能力的过渡元素、稀土元素或者负载催化剂,更好地进行 选择性催化。

有序介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有序介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有序介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近年来,有序介孔材料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它可以用于许多应用,例如催化反应、污染物的捕集和分离,分子筛、吸附剂,纳米催化剂等。

有序介孔材料具有优异的表面积、空体积、比表面积等优异性质,在催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以“有序介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为主题,综述有序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研究。

一、有序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序介孔材料主要是通过改变溶液的组成、配比和温度等条件来调节其表面形貌以及孔径的大小。

它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包覆沉积法、溶剂脱附法、催化法、热处理法等。

1、包覆沉积法包覆沉积法是一种沉积对有序介孔材料的表面形态和孔径的控制方法,利用有机溶剂和有机物的混合漆,通过改变粒度大小,温度和湿度等条件来控制孔径大小,并利用包裹溶解原分子的能力来控制表面形态。

2、溶剂脱附法溶剂脱附法是一种分离类似有序介孔材料结构的方法,对具有不同孔道结构的材料,利用其对溶剂的吸收特性,使其具有不同的表面形态和孔径大小。

3、催化法催化法是利用催化剂、活性剂改变材料组成,以形成有序介孔结构的方法。

通过改变活性剂的浓度、分子量以及在反应中配位和参与反应的物质等条件,可以制备出不同形状、大小的有序介孔材料。

4、热处理法热处理法是改变溶液中物质组成来形成有序介孔材料的方法。

通过调节温度和pH值,以及添加不同类型的抗剂来调节溶液的性质,从而形成具有空体率和比表面积的有序介孔材料。

二、有序介孔材料的应用研究有序介孔材料具有优异的表面积、空体积、比表面积等性质,近年来已经被用于许多应用领域,有序介孔材料是大孔吸附剂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类,它们可以用于吸收和分离污染物,如:镍、硒、多氯联苯等。

另外,它也可以用于催化反应,例如燃料电池中的氢气转化,生物柴油及其他脂肪酸类化合物的制备以及氧化反应等。

另外,有序介孔材料还可以用于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它可以加速化学反应,具有高效能、高可靠性、稳定性良好等优点,近年来也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来纳米分子机器、能源转换等领域。

介孔材料的应用

介孔材料的应用

介孔材料的应用
介孔材料是一种具有高度有序孔道结构的材料,其孔径在2-50纳米之间。

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点,介孔材料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就介孔材料在催化、吸附、药物输送等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

介孔材料在催化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介孔材料具有大量的孔道结构,能够提供更多的活性表面积,增加催化反应的效率。

此外,介孔材料的孔径大小可调,可以用于不同尺寸的反应物分子。

这使得介孔材料在催化反应中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和活性,有望取代传统的催化剂,成为未来催化领域的重要候选材料。

介孔材料在吸附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介孔材料具有高度有序的孔道结构,可提供大量的吸附位点,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和高速的吸附速率。

这使得介孔材料在气体分离、水处理和废水处理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例如,介孔材料可以用于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等,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和再生性能。

介孔材料还可以应用于药物输送领域。

介孔材料具有可调控的孔径大小和表面性质,可以用于载药和控释药物。

介孔材料可以将药物载入其孔道中,保护药物不被分解和降解,延长药物的血药浓度和作用时间,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因此,介孔材料在药物输送系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被用于治疗癌症、炎症和感染等疾
病。

介孔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催化、吸附和药物输送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介孔材料的结构设计和功能化将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为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相信未来介孔材料将会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引言有序介孔材料是一类具有高度有序孔道结构的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广泛应用于吸附、催化、分离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一、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1. 模板法模板法是制备有序介孔材料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选择不同的模板剂,可以控制材料的孔径和孔道结构。

常用的模板剂包括硬模板剂和软模板剂。

硬模板剂通常是一些具有有序孔道结构的材料,如介孔二氧化硅、氧化铝等。

而软模板剂则是一些具有高度可调性的有机分子,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等。

模板法的优点是合成过程简单,但模板的去除工艺较为复杂。

2.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无模板法制备有序介孔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溶胶的凝胶过程形成介孔结构。

溶胶通常是由一种或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溶液,凝胶过程中,溶胶中的成分在凝胶剂的作用下形成固态材料。

溶胶-凝胶法的优点是制备过程简单,可以制备出各种形状的材料。

3. 硬模板转化法硬模板转化法是一种通过模板剂的转化制备有序介孔材料的方法。

首先,选择一个具有有序孔道结构的硬模板剂,然后通过模板剂的转化过程,使其转化为无机材料。

硬模板转化法的优点是可以制备出具有复杂孔道结构的材料。

二、有序介孔材料在吸附领域的应用1. 气体吸附由于有序介孔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因此在气体吸附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例如,将有序介孔材料用作气体分离材料,可以实现对不同气体的高效分离。

此外,有序介孔材料还可以用于气体储存和传感器等领域。

2. 液体吸附有序介孔材料在液体吸附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将有序介孔材料用作吸附剂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此外,有序介孔材料还可以用于药物吸附和催化剂的负载等方面。

三、有序介孔材料在催化领域的应用有序介孔材料在催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从而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有序介孔材料

有序介孔材料

有序介孔材料
有序介孔材料是一类具有有序排列孔道结构的材料,其孔道直径范围在2-50
纳米之间。

这类材料具有高度有序的孔道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因而在催化、吸附、分离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有序介孔材料在催化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由于具有高度有序的孔道结构,有序介孔材料能够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提高催化剂的效率和选择性。

此外,其较大的比表面积也能够提供更多的反应场所,增加反应物质的接触机会,从而提高催化效果。

其次,有序介孔材料在吸附和分离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由于孔道结构的调控能力,有序介孔材料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孔道大小和表面性质,实现对特定分子的选择性吸附和分离。

这使得有序介孔材料在气体分离、溶剂回收、废水处理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此外,有序介孔材料还在药物输送、光催化、电化学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例如,利用其孔道结构可以实现对药物的控释,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在光催化领域,其高度有序的孔道结构能够提供更多的光反应场所,增强光催化效果;在电化学领域,其高比表面积和导电性能使得其成为优秀的电极材料。

总的来说,有序介孔材料具有高度有序的孔道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因而在催化、吸附、分离、药物输送、光催化、电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序介孔材料必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J. Pinnavaia:采用非离子取代先前的CTAB或CTAC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合成了无序的介孔分子筛HMS与MSUG. D. Stucky:SBA-n系列分子筛篇篇都上Nature和Science,霍启升,赵东元,Yang Peidong。

介孔材料的合成机理上(和霍一起干的),以及三篏段共聚物为模板合成水热稳定的介孔材料(和赵一起的,特别是SBA-15)。

Ryoo:韩国这边Kaist,介孔碳分子筛介孔薄膜的合成:无疑sol-gel 的大师人物该出来说话了。

其中Brinker C. J.和Sanchez C.无疑是最杰出的。

Brinker搞有机硅的溶胶凝胶出来的,工作当然主要集中在介孔SiO2薄膜上有序介孔材料直接作为酸碱催化剂使用时,能够改善固体酸催化剂上的结炭,提高产物的扩散速度,转化率可达90%,产物的选择性达100%。

除了直接酸催化作用外,还可在有序介孔材料骨架中掺杂具有氧化还原能力的过渡元素、稀土元素或者负载氧化还原催化剂制造接枝材料。

这种接枝材料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择形性,这也是目前开发介孔分子筛催化剂最活跃的领域。

有序介孔材料由于孔径尺寸大,还可应用于高分子合成领域,特别是聚合反应的纳米反应器。

由于孔内聚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双基终止的机会,延长了自由基的寿命,而且有序介孔材料孔道内聚合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也比相应条件下一般的自由基聚合窄,通过改变单体和引发剂的量可以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

并且可以在聚合反应器的骨架中键入或者引入活性中心,加快反应进程,提高产率。

在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用于降解有机废料,用于水质净化和汽车尾气的转化处理等。

在高技术先进材料领域,用于贮能材料用于功能纳米客体在介孔材料中的组装。

国际上纳米领域:王中林,夏幼南,杨培东1. 介孔材料的诞生--1992年MS41系列分子筛(典型的是MCM-41,MCM-48,MCM-50)的合成(严格来讲,应该是1991年日本人合成出来):Nature. 1992, 359, 710-712(J. S. Beck)J Am Chem Soc. 1992, 114: 10834-10843(J. S. Beck)Science. 1993, 261: 1299-1303(霍启升)2.介孔材料制备的另一里程碑--1998年赵东元合成了SBA-15Science. 1998, 279: 548-552(赵东元)J. Am. Chem. Soc. 1998, 120, 6024-6036 (赵东元)3.通过硬模板法合成炭基介孔材料,也是一大重要成绩--1999年由韩国人刘龙完成:J Am Chem Soc. 2002, 124: 1156-1157( Ryoo R.)介孔相关的几个牛人的课题组:/mrl/info/publications/(G. D. Stucky)/~pinnweb/(Thomas J. Pinnavaia)/staff/GAO/flashed/menu.htm(Ozin's group)/~dyzhao/(赵东元)http://rryoo.kaist.ac.kr/pub.html (韩国刘龙(R. Ryoo)).sg/~chezxs/Zhao/publication.htm(新加坡赵修松Xiusong Zhao)http://www.ucm.es/info/inorg/inv... iones/2001/2001.htm (西班牙M. Vallet-Regi 首先把介孔材料应用到药物缓释)因为以前不小心把自己的收藏夹弄没了,所以有还有几个课题组现在没有了链接,但是其课题负责人还是记得:台湾的牟中原和他的弟子林弘平;上海硅所的施剑林;吉林大学的肖丰收和裘式伦;大化所的包信和(涉及得不多)推荐几篇介孔材料重要的综述:Chem. Mater. 1996, 8, 1147-1160 Surfactant Control of Phases in the Synthesis of Mesoporous Silica-Based Materials(Stucky和霍启升表面活性剂的堆积参数和结构的关系)Chem. Rev. 1997, 97, 2373-2419 From Microporous to Mesoporous Molecular Sieve Materials and Their Use in Catalysis(主要介绍介孔作催化载体的应用)Chem. Rev. 2006, 106, 3790-3812 Advances in the Synthesis and Catalytic Applications of Organosulfonic-Functionalized Mesostructured Materials(有机官能化介孔的合成及在催化中的应用)Acc. Chem. Res. 2002, 35, 927-935 Structural and Morphological Control of Cationic Surfactant-Templated Mesoporous Silica(牟中原具体谈论介孔形貌的形成)Angew. Chem. Int. Ed. 2006, 45, 3216–3251 Silica-Based Mesoporous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Materials(Frank Hoffmann 所著,非常好)Acc.Chem.Res.2005, 38,305-312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Periodic Mesoporous Organosilicas-The PMOs(O'zin 重点介绍周期性介孔)NATURE 2002 417 813 Ordered porous materials for emergeing application(大牛Davis所著)Chem. Mater. 1999, 11, 2633-2656 Tailored Porous Materials(Thomas J.)介孔分子筛的应用:介孔分子筛吸附氨基酸:Carbon 44 (2006) 530–536 Adsorption of L-histidine over mesoporous carbon molecular sieves(印度人 A. Vinu)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48 (2006) 197–201 Amino acid adsorption onto mesoporous silica molecular sieves (首篇)介孔分子筛吸附蛋白质(酶)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B- Enzymatic 2(1996) 115- 126 Enzyme immobilization in MCM-4 1 molecular sieve(首篇)J. Am. Chem. Soc. 1999, 121, 9897-9898 Mesoporous Silicate Sequestration and Release of Proteins(stucky)J. AM. CHEM. SOC. 2004, 126, 12224-12225 Protein Encapsulation in Mesoporous Silicate-The Effects of Confinement on Protein Stability, Hydration, and Volumetric PropertiesJ. Phys. Chem. B 2003, 107, 8297-8299 Adsorption of Cytochrome C on New Mesoporous Carbon Molecular Sieves(Vinu, A)介孔分子筛负载催化剂J. Phys. Chem. B 2006, 110, 15212-15217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esoporous Co3O4 core-mesoporous silica shell nanocomposites(典型的core-shell结构)CHEM. COMMUN., 2003, 1522–1523 Ultra-thin porous silica coated silver–platinum alloy nano-particle as a new catalyst precursor 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308 (2006) 19–30 Carbon oxide hydrogenation over silica-supported iron-based catalysts Influence of the preparation routeChem. Commun., 2005, 348–350 Metallic Ni nanoparticles confined in hexagonally ordered mesoporous silica material介孔分子筛在药物可控释放方面的应用Chem. Mater. 2001, 13, 308-311 A New Property of MCM-41, Drug Delivery System(Vallet-Regi 首篇)Nature 2003, 421, 350 – 353 Photocontrolled reversible release of guest molecules from coumarinmodified modified mesoporous silica(第一次只能化)J. AM. CHEM. SOC. 2005, 127, 8916-8917 Fabrication of Uniform Magnetic Nanocomposite Spheres with a Magnetic Core-Mesoporous Silica Shell Structure-support(施剑林所谓的“药物分子运输车”)Angew. Chem. Int. Ed. 2005, 44, 5038 –5044 Stimuli-Responsive Controlled-Release Delivery System Based on Mesoporous Silica Nanorods Capped with Magnetic Nanoparticles(Victor S.-Y. Lin* 在智能介孔药物释放方面是贡献巨大)介孔分子筛吸附废水阳离子Chemosphere 59 (2005) 779–786 Heavy metals removal from electroplating wastewater by aminopropyl-Si MCM-41Environ. Sci. Technol.2000, 34,4822-4827 Surfactant-Templated Mesoporous Silicate Materials as Sorbents for Organic Pollutants in Water Ind. Eng. Chem. Res. 2004, 43, 1478-1484 Highly Selective Adsorption of Pt2+ and Pd2+ Using Thiol-Functionalized Mesoporous Silica介孔分子筛在色谱中的应用Chem. Commun., 2002, 752 - 753 Biomolecule separation using large pore mesoporous SBA-15 as a substrate i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phoresis 2006,27,742–748 Large-pore mesoporous SBA-15 silica particles with submicrometer size as stationary phases for high-speed CEC seperation介孔分子筛作为硬模板Adv. Mater. 2001, 13, 677-681 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s(Ryong Ryoo)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 63 (2003) 1–9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pherical carbon and polymer capsules with hollow macroporous core and mesoporous shell structures介孔分子筛复合材料(实现光学性能,比如掺入二氧化钛,量子点)J. Phys. Chem. B 2005, 109, 12309-12315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 titania Particles Embedded in Mesoporous Silica with Both High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and Adsorption CapabilityChem. Mater. 2005, 17, 1269-1271 Preparation of Mesoporous Titania Thin Films with Remarkably High Thermal StabilityJ. AM. CHEM. SOC. 2006, 128, 688-689 Magnetic Fluorescent Delivery Vehicle Using Uniform Mesoporous Silica Spheres Embedded with Monodisperse Magnetic and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