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糖实验文章

合集下载

烧白砂糖实验作文600字

烧白砂糖实验作文600字

烧白砂糖实验作文600字英文回答:Burning white sugar is an interesting experiment that can be done at home. To conduct this experiment, you will need a small amount of white sugar, a heat source such as a candle or a lighter, and a metal spoon. Here's how you can do it:1. Take a small amount of white sugar and place it on the metal spoon. Make sure to use a small amount as it will burn quickly.2. Hold the spoon with the sugar over the flame of the candle or the lighter. Be careful not to get too close to the flame to avoid burning yourself.3. As the sugar is exposed to the heat, it will start to melt and eventually turn into a liquid. This is because sugar has a low melting point.4. Keep heating the sugar until it starts to change color. Initially, it will turn yellow and then gradually darken to a brown color. This is due to the caramelization process.5. Once the sugar has completely caramelized, remove the spoon from the flame and allow it to cool down. The caramelized sugar will harden and become brittle.The burning of white sugar is a result of the process called combustion. When sugar is exposed to heat, it undergoes a chemical reaction known as pyrolysis. This reaction breaks down the sugar molecules into smaller compounds, releasing carbon dioxide and water vapor. The heat from the flame provides the energy needed for this reaction to occur.中文回答:烧白砂糖是一个有趣的实验,可以在家里进行。

科学实验白糖作文

科学实验白糖作文

科学实验白糖作文
上个星期四的科学课上,我们全班都做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小实验——燃烧白糖。

需要的材料有:蜡烛或酒精灯、铁勺、火柴和白糖。

第一步,我们把白糖倒一些在铁勺内,然后点燃蜡烛。

我们组的同学使劲地划着火柴,但它丝毫没有着的意思。

我看着有写不耐烦了,夺过火柴,用力一划。

没想到,我那么一划,火柴居然着了,我心里有一点骄傲。

接着,我把蜡烛点燃,把装着白糖的铁勺,放到火上加热。

渐渐的,白糖慢慢融化了︰它先是变成了红色,冒着气泡,然后又变成了黑色,黏糊糊,是糖浆。

随着时间的流逝,白糖已经全都不见了,都融化了,变成了糖浆。

而气泡也越来越多,很像在煮毒药,颜色黑得吓人,那种气泡,也让人不敢去碰它。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糖浆,慢慢又从液体转化成固体。

等了好长时间,我心里想:还要等多少时间那!我都没有心思观察了。

只听“噗”地一声,糖浆着火了,火苗立刻窜了上去。

火灭了,糖浆变成了灰色的东西,非常清脆,用耳朵听,还有声音呢!我用铅笔挖了挖,原来它表面的一层是脆脆的,但是里面的东西却比较硬,真有趣啊!
这次试验真有趣,它让我们知道。

要做好一件事,必须要用心去观察,否则有可能会漏掉细节。

第一次科学实验——燃烧白糖

第一次科学实验——燃烧白糖

科学书上说,白糖会燃烧,我们一听就奇怪了,心想:白糖怎么会燃烧呢?我们一想到这,好奇心就促使我们追根究底
我和死党奕熙(芯怡),在她家做实验,奕熙(芯怡)拿来一个金属勺,一勺糖,一个打火机、一柱蜡烛和一个蜡烛架。

我们先拿起金属勺,倒上糖,拿起打火机,把蜡烛架在蜡烛架上,点燃蜡烛,金属勺热得滚烫极了。

过了2分钟,奕熙(芯怡)迫不及待地说:怎么还没融化?好慢哪!加大火力!嗯嗯快点,快点吧!我也有点迫不及待了。

过了5、6分钟,白糖真的融化了,它好像受不了这酷热的火焰似的。

这时,勺边出现微微的红色,糖水沸腾起来了。

后来,我们把蜡烛吹灭了。

奕熙(芯怡)看了看勺底,惊讶地说:怎么回事,好像被抹了墨水般。

怎么办?没事,这个我有经验,擦得掉的。

我装作什么都懂的样子,回答道。

说着,我们就立刻立即马上地把勺底的墨水斑擦掉,真的如我所说,被擦得一尘不染。

奕熙(芯怡)小心翼翼地用牙签挑,她说,怎么变硬了;又用手去触,她说,真的,好像塑料啊。

我摸了摸,还真的,和塑料没两样。

她说:惨了,这勺没救了!
我做了这个实验以后,深深地感到科学的奥妙无穷。

燃烧的白糖-做实验作文600字相关作文

燃烧的白糖-做实验作文600字相关作文

燃烧的白糖-做实验作文600字相关作文
为了让我们进一步观察和了解物质的变化形态,所以科学老师让我们带上白糖、勺子、蜡烛、筷子和科技袋,说是要让我们做一次实验。

上课了,老师一进教室,就在黑板上写上了五个巨大的字——“物质的变化”。

为了我们的安全,老师先为我们一一点上了蜡烛。

实验开始了。

老师让我们把白糖放在蜡烛上加热。

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异样变化,一直都是白糖。

但到了后面时,白糖竟化成了糖浆。

闻到那白糖的香,忍不住一口喝下去,感受那犹如吃十个棉花糖的香与甜。

老师笑着说:“继续加热,把看到的现象写在书上。

”我继续加热,糖浆变得沸腾起来,颜色也越来越深,成为了深褐色,成为了人们喝咖啡时,可以加入的美味焦糖。

这时有些同学瞪大双眼,惊奇着;有些人却垂涎三尺,恨不得一口咬下去;有些人在按老师的要求认真记录。

在大家正兴趣高涨的时候,有人大叫一声:“变色了!变色了!”大家的眼神顿时全盯着那向黑色转变的焦糖。

这时,只听老师说,“这就是糖的最后形态——糖碳!”老师叫我们吹熄蜡烛,给我们讲解了糖的化学物理原理,揭示其中的奥秘。

老师说,这时因为高温而让固体变为液体,有些液体还能变成气体,如冰变为水,水化为水蒸气……这就是物质的变化。

哦!我们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以前白白的糖,如沙状的软软的物体变得像这样的黑黑的糖碳。

就在这时,有一个同学说他要尝尝。

他扳下一小块放进嘴里,只见他脸色突变,立马吐出来,还不停地说:“苦!苦!”我们大家都被他给逗笑了。

这种科学课让我印象深刻,而且既不枯燥还很有趣。

这次实验也让我了解了物体变化的科学原理及现象。

六年级科学白糖加热实验作文

六年级科学白糖加热实验作文

六年级科学白糖加热实验作文
咱今儿就来说说这六年级科学课上,白糖加热实验那点事儿。

这实验啊,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咱得先把那白糖搁到个铁勺子里,再放到酒精灯上慢慢加热。

一开始啊,那白糖还是白乎乎的,跟平时吃的没啥两样。

可随着火苗的跳动,白糖就开始慢慢有变化了。

先是啊,白糖变得有点黏糊糊的,就像咱小时候吃的棉花糖似的,软绵绵的。

然后啊,颜色也开始变了,从白色慢慢变成了黄色,再然后啊,就成了棕褐色,看着就像咱平时吃的焦糖似的。

这时候啊,得特别注意了,因为白糖已经开始熔化了,温度也越来越高。

你要是稍微不留神,那勺子里的白糖就可能会着起来。

不过啊,也别怕,只要掌握好火候,这实验还是挺安全的。

最后啊,等白糖全都熔化完了,你会发现勺子底部留下了一层黑黑的、硬硬的东西。

这就是白糖加热后留下的残渣,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焦碳”。

这实验啊,虽然看着简单,但里头可是有不少科学道理呢。

它告诉咱们,物质在加热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变化,就像这白糖从白色变成棕褐色,再变成焦碳一样。

所以说啊,同学们在做这实验的时候,可得认真观察,仔细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好了,今儿就说到这吧,下回咱再聊点别的。

烧白砂糖实验作文600字

烧白砂糖实验作文600字

烧白砂糖实验作文600字
那天,我闲着没事,就琢磨着做个小实验。

家里的材料不多,
我看到了一包白砂糖,心里立马蹦出一个点子——那就烧烧看白砂
糖吧!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这烧白砂糖可真是个“刺激”的玩意儿。

我找了个不锈钢的勺子,把一勺白糖倒了进去。

接下来,我就点燃
了一根蜡烛,小心翼翼地用勺子在蜡烛火焰上方晃悠。

刚开始,白
糖只是微微有点融化,然后就开始冒泡了,就像一锅刚开的热汤。

随着温度的升高,白糖的颜色开始变化。

从最初的白色,慢慢
变成了淡黄色,然后越来越深,变成了棕色。

这时候,一股香甜的
气味开始弥漫开来,让我忍不住想尝尝看。

但理智告诉我,这玩意
儿现在可是高温的,不能乱碰。

突然,勺子里的白糖“嘭”的一声,冒起了一股烟。

我吓得差
点把勺子给扔了。

原来,白糖烧得太热了,开始碳化,冒出了火花。

我赶紧把勺子拿远一点,看着那些火花在黑暗中跳跃,感觉像是在
看一场小小的烟花表演。

实验结束后,勺子里的白糖已经变成了一堆黑乎乎的残渣。

我拿起勺子,仔细看了看那些残渣,心里想着,原来,这就是白糖在高温下的变化啊。

虽然这个实验看起来很简单,但却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

这次烧白砂糖的实验,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的乐趣,还让我明白了做实验时要小心谨慎的道理。

以后有机会,我还想尝试更多有趣的实验,探索更多的科学奥秘。

白糖在火上烤的实验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的作文

白糖在火上烤的实验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的作文

白糖在火上烤的实验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的作文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突发奇想,打算做一个白糖在火上烤的实验。

首先,我从厨房的橱柜里翻出了一袋白糖,又找来了一个不锈钢的小勺子,还准备了一个打火机。

一切准备就绪,我的内心充满了期待和好奇,就像即将开启一场神秘的冒险之旅。

我来到了阳台上,找了一个空旷安全的地方,蹲了下来。

我小心翼翼地打开白糖袋子,用小勺子舀了满满一勺白糖,那白糖颗粒晶莹剔透,像极了细碎的小钻石。

接着,我拿起打火机,“咔嚓”一声,淡蓝色的火苗蹿了出来。

我把火苗凑近小勺子的底部,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有些紧张,手都有点微微颤抖,生怕火烧得太旺或者不小心把白糖弄撒了。

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靠近火苗的白糖开始慢慢地变色,从原本的雪白色逐渐变成了浅黄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颜色变得越来越深,就像是被阳光晒久了的皮肤,从浅黄变成了深黄,又从深黄转向了焦糖色。

白糖颗粒也不再是一颗颗分明的,它们开始融化,黏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小滩浓稠的液体。

那液体在勺子里咕噜咕噜地冒着小泡泡,就像一锅正在沸腾的热汤。

这时候,我闻到了一股甜甜的香味,那可不是普通的甜香,而是带着一丝焦香的味道,有点像焦糖布丁的香气,又有点像烤红薯的甜香,闻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我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勺子,一刻也不敢移开,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

紧接着,那滩浓稠的液体颜色变得更深了,变成了深褐色,甚至有点发黑。

小泡泡也冒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噗噗噗”地往上涌,就像一群顽皮的小精灵在欢快地跳舞。

我心里有点忐忑,心想:这不会烧焦了吧?但又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想要继续看看会变成什么样。

然后,我发现勺子里的液体开始变得浓稠起来,不再像之前那样稀稀拉拉的。

原本晶莹的白糖,现在已经完全变成了一种黑乎乎的、浓稠的糖浆。

我用小勺子轻轻地搅拌了一下,感觉它的质地有点像蜂蜜,黏黏糊糊的。

就在我以为实验要结束的时候,更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黑乎乎的糖浆突然开始膨胀,就像吹气球一样,越鼓越大。

蜡烛烧白糖实验作文

蜡烛烧白糖实验作文

蜡烛烧白糖实验作文
今天,秦老师要带我们做白糖在加热后有哪些变化的实验,我十分兴奋,也很好奇,迫不及待地等到了心爱的科学课。

开始实验了,我先按下打火机,点燃了摆放好的蜡烛,蜡烛开始燃起来了,我把放好糖的铁勺拿起来,开始加热。

糖晶莹晶莹,真让人想吃一口。

过了一会儿,糖开始渐渐融化,变成了糖浆,颜色也不知什么时候从白到黄,中间还有血一样的红色呢,怪吓人的。

教室里闹哄哄的,套用老师的台词:“真像一个菜市场”。

这时糖开始翻滚起来,产生许多气泡,接着沸腾了起来,仿佛一锅大火烧开的热汤。

颜色又变成了黑色,还冒着“缕缕炊烟”,班里有很多“缕缕炊烟”,别人不仔细看,还以为在抽烟呢!仔细看,铁勺里还有少许糖没融化,啧啧,而且味道很臭,却略带糖味。

最后糖开始凝固,而且一凸一凹的。

靠近细听,似乎还有“吱吱”的爆炸声。

同桌捏起勺子,笑嘻嘻地对我和后面的说:“看,我们烧出了新物质,它叫煤!”
收拾好,我才发现蜡烛上的一滴蜡油已经凝固,挂在“半腰”,铁勺底“惨不忍睹”,黑不溜秋的,好像有人故意拿黑油漆把它抹了似的。

科学,其实非常有趣,科学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蔗糖燃烧成蛇”的实验摘要:蔗糖的熔点为185~186摄氏度,着火点为410摄氏度。

由于着火点为410摄氏度较高,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会熔融膨胀、炭化,先生成焦糖后生成碳,同时释放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不易燃烧。

蔗糖热值较大,为16490kJ/kg,最小点火能量为30mJ,蘸了催化剂的蔗糖易燃烧。

据此,苏教版高中选修教材《实验化学》提出“蔗糖燃烧”探究实验,但教材无实验操作方案也无结论。

本组成员对蔗糖燃烧实验作了具体的探究。

关键词:蔗糖燃烧成蛇正文:一、研究背景,收集资料蔗糖是有机化合物,分子量342.3。

无色晶体,具有旋光性,但无变旋。

蔗糖容易被酸水解,水解后产生等量的D-葡萄糖和D-果糖。

不具还原性。

发酵形成的焦糖可以用作酱油的增色剂。

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广泛分布于植物体内,特别是甜菜、甘蔗和水果中含量极高。

蔗糖是植物储藏、积累和运输糖分的主要形式。

平时食用的白糖、红糖都是蔗糖。

蔗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脱水形成,较难溶于乙醇,甜味仅次于果糖。

溶解性:极易溶于水、苯胺、氮苯、乙酸乙酯、酒精与水的混合物。

不溶于汽油、石油、无水酒精、CHCL3、CCL4水中的溶解度:每克水可以溶解 2.1 g蔗糖即溶解度为210g(25℃). 是一种高溶解度的糖类。

熔点: 186℃。

能量密度: 17 千焦/立方米蔗糖极易溶于水,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蔗糖属结晶性物质。

纯蔗糖晶体的比重为1.5879,蔗糖溶液的比重依浓度和温度的不同而异。

本实验实际上是对蔗糖的燃烧进行探究的实验。

蔗糖具有热分解作用。

结晶蔗糖加热至160℃,便熔化成为浓稠透明的液体,冷却时又重新结晶。

加热时间延长,蔗糖即分解为葡萄糖及脱水果糖。

在190—220℃的较高温度下,蔗糖便脱水缩合成为焦糖。

焦糖进一步加热则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醋酸及丙酮等产物。

在潮湿的条件下,蔗糖于100℃时分解,释出水分,色泽变黑。

蔗糖溶液在常压下经长时间加热沸腾,溶解的蔗糖会缓慢分解为等量的葡萄糖及果糖,即发生转化作用。

蔗糖溶液若加热至108℃以上,则水解迅速,糖溶液浓度愈大,水解作用愈显著。

煮沸容器所用的金属材料,对蔗糖转化速率也有影响。

例如:蔗糖溶液在铜器中的转化作用,远比在银器中的大,玻璃容器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二:自主学习,设计方案根据书本以及互联网提供的描述与介绍,蔗糖及小苏打的混合物蘸上催化剂的蔗糖在熔化、碳化的同时会燃烧膨胀,形成蛇状。

我们着手于探究燃糖成蛇的催化剂以及蔗糖与小苏打的质量比进行探究,欲获得最佳实验效果的条件。

又经过一系列的资料搜集,我们得知如稻草灰香烟灰蚊香灰这种灰烬对蔗糖燃糖成蛇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在蔗糖与小苏打质量比为8/1时催化效果最佳。

事实会不会是这样?真理是要用实践来证明的。

我们进行了细致探讨后,制定了以下实验探究方案:实验器材:天平、石棉网、三脚架、钥匙、尺、酒精、研钵、火柴、小苏打、烟灰、面粉、蔗糖、稻草灰、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1.取一张新的石棉网,在石棉网上放上不同的催化剂,摊平成一个直径为6cm,厚约为3mm 的圆形。

2.按不同的质量比称取白砂糖和小苏打,放在研钵中研磨,混合均匀。

3.将研磨后的混合物置于催化剂上,堆成圆锥状。

4.用滴管汲取1~2ml酒精滴在混合物四周的催化剂上。

5.点火引燃酒精,使蔗糖随之开始燃烧,观察现象。

6.测量“蛇”的长度,并同现象一同记录表格。

(注解:上述固体试剂和蔗糖及小苏打要干燥,酒精灯是加在催化剂上,不能加在蔗糖堆上,每次实验的催化剂仍可以循环使用)另外,我们也凭借自己的想法设计出一张探究实验表,附表如下:实验探究表:催化剂蔗糖与小苏打质量比(蔗糖始终1g)灰“蛇”长度反应现象反应程度火焰位置其他稻草灰稻草灰稻草灰稻草灰面粉蚊香灰三:实验探究,实际操作经过自主学习后,我们开始了真正的实践探究。

关于实验催化剂我们搜集到了蚊香灰,烟灰,面粉以及稻草灰等四种催化剂(由于烟灰量过少,之后的实验把探究烟灰对燃糖成蛇的催化作用探究实验取消,故表格中无烟灰一栏),并准备好了相机方便实验过程中的记录。

在实验室中我们取得了实验所需的天平、石棉网、钥匙、火柴、尺、酒精、研钵以及胶头滴管,但未发现三脚架,于是我们用铁架台代替了三脚架,对之后实验未产生太大影响。

实验过程小记录:我们首先去实验器材室准备器材,经过仔细寻找搜集了所有需要的器材和药品,在这个工作之前,我们已经让王俊杰搜集到了一大袋实验所需的稻草灰,帮忙要到了一袋白糖。

之后回实验室做实验,一开始决定只用0.1g的糖,但是量太少,测量不准确,因此我们把量加到了0.4g,组员们各有各自的分工,如和负责量取药等同学负责实验操作,负责摄影,负责测量,而负责实验记录。

整个过程井然有序,这保证了实验最后的顺利完成。

四:总结数据,得出结论这是我们实验小组最终记录的表格催化剂蔗糖与小苏打质量比(蔗糖始终0.4g)灰“蛇”长度反应现象反应程度火焰位置其他稻草灰 2/1 4cm 点燃后十多秒时间,蔗糖表面有黑色小泡突起,紧接着反应变剧烈,燃烧几次的经验来看,黑色小泡先沿三个方向膨胀,延生,之后整堆糖会膨胀升起,形成黑色柱状蓬松的“蛇”整个过程持续两至三分钟,最后火慢慢熄灭,底部有一些未反应完全的糖呈现黄色。

整条“蛇”的体积是原来蔗糖体积的数十倍,非常轻,质地软,剖开内部发现内部有亮闪**四周向中间无稻草灰 4/1 5.5cm *** 无稻草灰 8/1 12.5cm ***** 无稻草灰 16/1 6.7cm *** 无面粉 8/1 3.2cm 的白色结晶状物质(遗憾未检测其成分)* 无蚊香灰 8/1 7.5cm *** 无注:燃烧程度中星号的多少表示燃烧程度,越多越剧烈。

总的来说,现象基本都是开始酒精被引燃,数十秒糖堆引燃,同时还有熔化、炭化、膨胀等现象,爬出一条黑色的“蛇”,一段时间后火熄灭,反应停止。

我们从总共的七组实验发现,蔗糖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中,随着蔗糖的比重的增加,蛇的长度先增大后减小,当蔗糖与小苏打质量比为8:1时实验效果最好,采用稻草灰对于蔗糖燃烧成蛇的效果最好,并且蛇的长度随着混合物的量增多而增加(事实上我们最后尝试用4克的蔗糖与小苏打做了一次实验,结果蛇长近四十厘米!但此为补充实验,未精确测量,表格中也本无该项探究)五:归纳小结,反思收获对于该实验的机理,我们找寻资料后未发现较为权威的解释。

这些蔗糖未全部燃烧,因此可能生成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多种碳物质,涉及到的反应方程有如下C12H22O11+12O212CO2+11H2O ;C12H22O1112C+11H2O;2 NaHCO3 ==△== Na2CO3 + CO2↗+ H2O等等。

蛇之所以膨胀,就是因为实验有气体产生,另外一个类似蔗糖燃烧成蛇的实验是“法老之蛇”,用的是硫氰化汞。

由于硫氰化汞受热易分解,且体积膨胀很大,曲曲折折生长成蛇形。

其化学反应大致如下:4Hg(SCN)₂=4HgS + 2CS₂+ 3(CN)₂↑ + N₂↑正是由于气体的帮助,使混合物膨胀,最终由有蛇的效果。

关于为什么灰烬会对蔗糖有催化的效果,国内外都对其进行过探究。

日本的《化学の教育》有一文指出:烟灰中含有碳酸盐,碳酸盐是上述实验的催化剂。

文中还介绍了一个用碳酸钾溶液在纸上写字,干燥后用蚊香引燃,结果有字迹处火星会迅速蔓延。

说明其有催化作用。

美国的中学化学期刊也有一文介绍说,烟灰里含有稀土元素,稀土元素对蔗糖的燃烧有催化作用。

我国的中学生也研究过该课题,经大量实验后提出:烟灰中含有多种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氧化钙、氧化锰、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氧化铅等等,这些金属氧化物,对蔗糖的燃烧有催化作用。

化学书对其分析可能的机理有两种:1.灰烬中稀土元素对蔗糖燃烧起催化作用;2.灰烬中金属氧化物盐类起催化作用。

这两种解释可以说明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锰)的催化原理,难说明活性炭的催化作用。

炭灰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酒精引燃蔗糖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形成蓬松状蔗糖残体的同时,与蔗糖炭化形成的焦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气体在糖表面形成易燃气体包围层,燃烧并促进碳酸氢钠进一步分解及蔗糖炭化,支持反应持续进行,于是火焰也始终停留在蔗糖和稻草灰的交界处。

而不少人赞成是烟灰中的金属氧化物对蔗糖燃烧起着催化作用的观点。

撇开理论方面的反思与归纳,就我们自身——完成这一实验的主体来说,我们也有所反思。

由于实验组数不够、称量测量的不精确、实验操作不规范,如用手拨游码、分析不彻底、思考有漏洞或不彻底等,致使我们的实验并不是十分严谨。

但正是这些不严谨,增强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因为只有实践才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这也正是我们探究这一实验的意义之一。

与此同时,我们每一个组员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有所思考。

(组员感悟见下)Ⅰ、上了这门化学研究性学习,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实验的知识,并且也亲身参与了一次课题研究。

我们小组的蔗糖燃烧成蛇的实验,并且非常成功,主要是我们组长的英明带领以及组员的倾力合作。

这让我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我学到了很多化学知识,让我受益匪浅。

选择了化学研究性学习,我感到很荣幸,因为在选修课上,我们学习到了许多做化学实验时的规范,之后轮到我们自己设计方案再研究时,大家群策群力。

在多种方案多种选择的情况下,最终确定了最佳反方案。

从最初的“水果电池”、“蓝色妖姬的前世今生”、“侯氏制碱”到最后的“燃糖成蛇”。

再之后,我们准备材料,集体操作,资料查询,方案设计,我为我们的组员而骄傲。

Ⅱ、第一次参加化学研究性学习,自己设计了实验,并且感受到了思维和团体的力量。

人的思维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我们的思维也随着学习的深入而得到不断提升。

从最初按照课本完成实验,到现在自己思考设计实验,就是一个思维发展和上升的过程。

我们的能力也在思维的发展中得到提升。

本次研究性学习,我们曾考虑过探究水果电池、蓝色妖姬的制作原理、侯氏制碱等方案,但最终由于实验原理、材料、能力等各方面实际因素的制约,这些方案都被否决,最终我们决定探究蔗糖燃烧成蛇的实验。

我们组的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任务,有的同学负责查询资料,有的负责准备材料。

在实验过程中,大家相互配合、团结合作,始终发挥着团体的力量和作用,最终成功完成了实验。

我想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团体总是比个人离成功更近一点。

Ⅲ、选修了这门化学研究性学习,我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许多的化学知识,还体验的一次化学实验。

我们组的实验是蔗糖燃烧成蛇,做得很成功,这要归功于我们大家一起的努力和组长的合理分工。

当然,最让我感到欣喜的是我们实验成功的现象——一条长蛇从火焰中不断变长。

我认为我选择这门选修课是正确的,它不仅让我学习到了许多化学知识,还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