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和努力程度对外语学习成绩的影响
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和成绩的关系研究

在动机对其 外语学 习行为和成绩具有积极作用 。 研究 将积极学习行为和消极学习行为的差值作为后续分 l 者对我 国学生的研究发现 , 中国学生 的内在动机和认 析中学生英语学习行为的指标 。 中负值表示学生的 I 其 同调节动机对学习成绩有 消极影响 , 而学生 的外部调 积极行 为少于消极行为 , l 正值表示学生积极行为多于
增 加学 习行 为指标 。本研究将 以 自我决 定理论 为基 为一 . 和一. )与投射调节动机不存在显著相关。 l 0 9 01 , 3 8
础, 以英语学习行为 、 学习成绩 为指标 , 考察英语学 习 。 2 中 英 学 行 、习 绩 英 学 动 I . 生 语 习 为学 成 对 语 习 初 动机对学生学 习的作用 , 从而进一步揭示内在与外在 机 的 回 归分 析 l 动机对于中国学生 的意义 , 为中学英语教学实践提 也 { 为了考察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对学生英语学
节动机 可以正 向预测学生 的学 习努力程度 和学 习成 消极行为。 l 以学生上半学期的英语期末考试分数作为
绩[] 3。 1 4
I 学生英语成绩的指标。 为了排除不同班级中英语试卷
一
这些研 究结果 的差异使人们 开始思考 内在 动机 和英语教 师评定标准的差异 , 将学生的分数在班级 内
对 于中国学生的意义。我 国教学主要 以考试为导向 , 进行了标准化 。 l
强调学生之间的竞争 , 这种体系可能鼓励学生学 习表 l 层知识 , 不认可或奖励创造性结果。 这样 , 具有外在动 l
一、 相关分析的结论 1 中生英语 学习动机 和学 习行 为、 . 初 学习成绩 的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学习动机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
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其学业成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旨在揭示学习动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并为大学生提供一些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的方法。
一、学习动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学习动机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
学生的学习动机高低与其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关系。
一般来说,积极的学习动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投入度,从而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如个人的兴趣、期望和需求等。
外在动机则是指学生受到外部奖励或惩罚的驱动,如取得好成绩、得到老师的表扬或避免挨批评等。
研究表明,内在动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更为长远和持久。
内在动机的学生更能够主动地掌握学习内容,思考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术自信心,这些积极的学习行为能够直接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
二、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学习动机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差异、家庭环境、学校氛围和教师影响等。
首先,个体差异是影响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人在学习动机上存在着差异,有的人天生对学习充满热情,而有的人则对学习缺乏兴趣。
此外,个体的性格特点和自我效能感等也会对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因此,了解自己的学习动机类型,并适当调整和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的关键。
其次,家庭环境对学习动机的塑造至关重要。
家庭的学习氛围、家长的期望和支持、兄弟姐妹的示范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重要影响。
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学习氛围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
此外,学校氛围和教师的影响也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重要影响。
学校应该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态度、动机影响英语学业成绩的机制研究

总第 2 卷 1
生大学英语期末考试分数 ,作为英语学业成绩的指标 。所有
数据都用 S S 1 . L S E 87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 P S 30和 IR L .
中图分 类号 :H 1 . 3 3 9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7 — 9 2(0 ) 2 0 3 — 4 2 0 6 2 1 0— 0 50 6 0
一
、
研 究 背 景
至 希望成为该 群体 中的一员 ,这 种动机就 属于融 合性 的 。 P vek a l o对不同动机 因素的研究发现 ,融合性动机对语言学 n 习的影响作用 大于工具性动机 【。B re 8 uk 的研究也得 出了相 】 同的结论 [。 9 1
第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 2期 1
VOL. N O. 21 2
广 东外语 外 贸 大学 学报
J OURNAL OF GUANGDoNG . I ⅡVERS Y OREI n OF F GN TUDI S ES
21年 3 00 月
M a. 0 0 r2 1
态度 ◆动机 影 响英语 学业 成绩 的机 制研 究
2 世 纪 中 期 开始 的 “ 0 认知 革 命 ”席 卷 了心 理 学 、语言 学
等众多研究领域 ,但经过 了认知狂 热期后的研究者们发现 , 不受主体 因素影响的 “ 客观 ”认知并不足 以解释 学习过程和 结果中的诸多问题 。显然 ,人脑并不能等同于电脑 ,人的心 理和行为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 非认知因素的影响 。因此 ,态 度和动机等情感因素对学习行 为和学业成绩 的影响又重新 引
的 因素 【。 】
在影响外语学习的情感因素中 ,另外一个重要的变量就 是动机 。E r n和 O fr hma xod的研究发现 ,在认知能力 、学习 策略 、学习风格 、人格 、焦虑和动机等诸 多变量中,动机与 外语学业成绩 的相关仅次于认知能力 [。国内研究也表 明, 4 】 学习动机与英语 学业成绩显著相关 【【。动机 可分为工具性 5 】】
影响英语学习的的因素

影响英语学习的的因素语言是人类重要的沟通工具。
近些年来,随着贸易往来、资讯传递、文化沟通等全球化时代的来临。
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主要通用语言在我们我国的地位日益突出。
学好英语,就等于打开了世界的一散窗户,我们可以准时广泛地学习英语的乐趣。
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与深化,中国加入WTO、北京2022年奥运会的举办,英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对大多数人来说,英语是一门很难学的学科,我们始终无法攻克它,其实,影响英语学习的个人因素主要有两大类,其一是智力因素,其二是非智力因素。
其中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
本文将重点对着两大因素进行深化分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1. 一、智力因素智力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熟悉力量,是各种熟悉力量的总和。
智商是用来反映一个人的智力水平的比值,它体现了一个人的观看力、留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方面。
不行否认,智力水平对学习有肯定的影响。
假如单从智力来说,一般存在这样的倾向:超常同学能够达到较高的学习水平;中等智力水平同学能够达到中等水平;弱智同学只能达到较低的学习水平。
然而,这种影响不是确定的。
实际上,智力水平主要是为一个人的英语学习供应物质基础和胜利的可能性,而最终能否有5.5要留意因材施教;为了提高教育的效果,就应当照看同学已有的性格特点,例如:对于自卑心较重的同学,老师不应过多地苛求,要通过示意、鼓舞等方法逐步增加其自信念。
5.6加强心理品质方面的教育。
给同学开设心理学基础学问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让他们初步把握肯定的心理学规律和自我心理调整的方法;对有心理障碍或学习障碍的同学要进行特地的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
三、结论(一)美国心理学家Glaser把非智力因素开发称为“新力量”讨论。
“新力量”概念的提出,转变了关于人类力量的理论内涵。
学习者学习外语的力量应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大部分。
讨论非智力因素开发的途径亦成为外语老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非智力因素开发,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作用是巨大的。
动机因素对大学生外语学习效果的影响

家 里家 长 也不 能 在学 习上 给予 指 导 , 与读写相 比 ,他 们英语听说能力很 弱 , 因而 ,在 学习 大学英语 阶段 ,不 容易 听懂 老师 用英语讲 的课 ,参 与课 堂讨
论 困难 更 多 。 二 、 学 生 缺 乏 外 语 学 习 动 机 的 原 因分 析
调查 采用 整 体抽 样方 法 ,从 河南 商专 0 级 商 秘系 商务 英 语 专 业 和 0 7 8 级旅游管理系酒店管理专业共抽 出 15 1
穷 地 区 ,那 里师 资 不足 ,设 备 缺乏 , 英 语 教学 基 本上 没 有得 到 保 障 。 听 、
说 训练几 乎为 零 。大 学英语 的教 学是 建 立在 中学 的基 础上 的 ,中学英 语课 本 每学期 只有 一本 书 ,而 大学英 语有 精 读 、泛 读 、快 速 阅读 、听力 、语法 与练习 五本之 多 。由于基 础差 ,学 生 往 往感 到要学 习 的东 西太 多 ,各 方 面
教师 提 出了问题 :学生 们为 什 么会 丧
目的是为 了 以后 就业 ,反 映 出我 国人 口多 、就业 压力 大 、择业 竞 争严 峻形 势 对 青 年 一代 学 业 学 习 的 巨大 影 响 。 5 2%的学 生选 择学英语是 因为感兴趣 ,
失学 习的兴趣 ? 如何重 新唤起学 生学 习英语 的热情 ? 让 我们 从课堂教学上 找一下原 因。 河南农业 21年第 1期( ) 01 1 下
量学 生来 自农村甚至老 、少 、边 、山 、
三 、 结语
探讨 学 习动机 的最终 目的是要 用 于 教学 实 践 ,促进 教 学 质量 的提 高 。 兴趣 的培养 是多 渠道 的 ,可 以在 学 习 过程 中通过 努力 加 以培 养 ,也可 以通 过外 界 的刺 激 ,充分发 挥外部 因素 的 作用 来推动 内部 的学 习动机 ,从 而激 发起 兴趣 。大学英 语教 师只 有激 发学 生不 同层次 的学 习动机 ,才 能有 效地 提 高英语教 学质 量 ,避 免仅 仅把 英语 教学 放在应 试 的层次上 ,从 而真 正实 现英 语教学 的 目的 ,提 高学 生 的英 语 实际运用能力 。 参考文献 :
动机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及对策

R 研究ESEARCH OCCUPATION2013 06124摘 要:动机因素对二语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速度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研究动机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探索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的方法,对外语教学来说将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动机因素 二语习得 影响 对策动机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及对策文/周晓阳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人际交往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人进行二语学习,以英语学习为代表的二语学习最为突出。
动机因素对二语习得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动机因素与成功的二语习得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对外语教学来说是个重要的启示,教育者可以通过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加快学习者二语习得的过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动机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学习动机是学习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在二语习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学习成功者都具有很强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较强的学习者在学习语言时积极主动,自愿付出更多努力,积极抓住各种机会学习外语。
因此,对于外语教学者来说,找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激励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成功教学的重要一步。
1.动机对学习态度的影响在动机对学习态度影响的研究中,加德纳和兰伯特曾提出采用“态度动因指数”来测定动机的强弱。
他的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态度有显著的影响。
学习动因不强、态度不端正的学习者,即使他有好的学习策略、环境,由于其缺失学习动机,也会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学习效率低,学习成绩受到很大影响。
反之,学习动因强、态度端正的学习者,学习方法虽有缺陷,但却也可以改进,并且由于动机的支撑,学习态度端正,并能坚持不懈,学习效果明显。
2.动机对学习策略的影响Oxford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动因的强弱是唯一对学习策略有最强影响的因素,学习者的目的有可能决定其策略的使用。
”Oxford指出,在通常情况下,英语学习成功者更频繁地运用不同形式的学习策略。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动机对其学习和掌握二语的影响非常大。
_影响二语习得的个体因素

_影响二语习得的个体因素二语习得是指人们在习得了第一种语言之后所进行的第二种语言习得。
由于学习者在进行第二语言学习之前,已经掌握了本族语的语言机制和本民族的心理文化特征,母语迁移现象不可避免。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从一出生就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扩大,这种差异也体现在二语习得中。
二语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因素有很多,如认知风格、个体智商、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性别差异、年龄因素、文化背景和社会心理等,但最基本的差异因素是学习风格、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
三种个体差异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二语习得的效果。
一、影响二语习得的主要个体因素(1)年龄。
年龄在二语习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事实已经被大家普遍接受。
有观点认为: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习得第二语言,他们更容易模仿当地人的语音语调,迅速地融入当地的语言群体,比成年人更容易适应这个语言的社会。
然而,一些研究者并不同意这个观点。
首先,什么是“更好的学习者”? 如果说学习速度是首要的衡量标准,那么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在这个方面其实并没有优势。
另外,儿童和成人在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中也有也会各自的优势。
在诸如语言娴熟度方面的语言学习任务上儿童较有优势,但成人往往在形态学和句法学上学得更多。
(2)学习风格。
1954年,美国学者Herbert Thelen 首先提出学习风格这一概念。
该概念源于心理学中的认知风格,又与心理学中的潜在特质理论有诸多共通之处。
潜在特质理论认为,人类行为存在着相对持久的、可以确定的方面,如风格、特征和类型等,同时,由于特质的相对稳定性,因而是一种可靠的预测人类行为的方式。
后来,通过Gestalt心理学中场独立和场依赖两个对立的概念,学习风格被引入到第二语言的学习研究中来。
不同的学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和理论框架下,都试图给出一个完整的定义,每一个习得者个体也会体现认知风格上的差异,如场独立和场依赖、分析与综合、冲动与思考、具体顺序学习和抽象随机学习之间的差异与对立等。
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

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近年来,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学习动机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业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
首先,学生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和目标。
学生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
内在动机是指学生基于兴趣和自我期许而参与学习活动,外在动机是指学生为了获得外在奖励或避免惩罚而参与学习活动。
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
其次,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关系,即学生的学习动机越高,其学业成绩越好。
内在动机的学生更倾向于深度学习,注重理解和运用知识,而外在动机的学生更倾向于表面学习,只注重记忆和应试。
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有效提高其学业成绩。
另外,学校和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学习帮助、建立奖惩机制等措施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提高其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
总之,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学校和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积极的引导和激励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有效提高其学业成绩。
只有在学生学习动机得到有效激发的情况下,他们才能更好地获得学习的乐趣,提升自我学习动力,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
希望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能够更加重视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做出更为有效的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5-03-28作者简介:马广惠(1957-),男,河南浚县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外语习得及语料库语言学。
学习动机和努力程度对外语学习成绩的影响马广惠(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46)摘 要:关于动机和努力程度对外语学习成绩影响的一项研究表明:1)努力程度对外语学习成绩有直接影响;2)动机作为一种心理倾向,未必能直接导致外语学习成绩的发展,而是需要通过努力才能对外语学习成绩产生影响;3)成绩动机对努力程度和其他动机有负面影响,似乎是一种消极、单一和排他的动机,不适合在外语教学中提倡。
关键词:动机;努力;外语学习成绩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22X (2005)0420037205The Effects of M oti va ti on and Effort on Fore i gn Language Ach i evem en tMA Guang 2hui(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Nanjing Nor mal University,Nanjing,J iangsu Pr ov .,210046,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 resents a study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motivati on and eff ort on f oreign language achieve ment .The research finds:1)learning eff ort has direct effects on foreign language achieve ment;2)motivati on as a p sychol ogical tendency may not have direct effects on foreign language achieve ment but may exert its influence via eff ort;3)test 2oriented motivati on has negative effects on both learning eff ort and other motivati on variables,and as it see m s t o be passive and exclusive,it should not be encouraged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Key words:motivati on;effort;foreign language achieve ment 0.引言无论是外语教师还是外语习得研究人员,都会认为动机是影响外语习得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Ellis,1994;D rnyei,2001)。
D rnyei 认为,“99%真正想学会一门外语的学习者,也就是说真正有动机者,无论他们的学习能力如何,都能至少掌握一定的实用的外语知识。
”(2001:2)正因为如此,动机是人们研究最多的学习者变量之一(Ellis,1994)。
然而,正如Ellis 指出的那样,以往的动机研究有其局限性,一是它们局限于融入动机和工具动机对外语习得的影响,没有考虑其他有关因素,如内在兴趣动机对外语习得的影响,动机与努力程度的关系等;二是以往的研究有些相互矛盾,如有的研究发现,动机可以预示外语习得的结果,有的研究却发现动机和外语习得的结果之间没有相关性;三是在方法上,过去的研究主要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而相关分析是对变量间共变关系的泛泛的描述,不能精确描述一个变量的变化会引起另一个变量多大的变化,更不能反映多个变量之间的影响方式和程度。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语习得研究领域对学习动机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介绍和引进国外的动机理论,探讨它们对外语教学的意义(武和平,2001);第二个方面是用实证研究和因子分析的方法,或对动机类型进行新的分类,或建立动机因子模型(秦晓晴、文秋芳,2002;高一虹等,2003);第三个方面是研究动机和其他因素的关系,如动机与自我认同的关系,动机与努力程度,动机和外语习得的关系等(王晓为,2003;高一虹等;2004;杨小虎等,2004)。
但是,总体来看,在动机和外语发展之间的关系方面,还需要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以获取普遍性的结论。
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分析的方法研究动机和努力程度对外语学习成绩的系统影响。
1.理论框架动机是一个非常宽泛和高度抽象的涉及人类行第28卷 第4期2005年7月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Journal of P 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Vol .28 No .4July 2005为的概念,所以给动机下一个纯粹的理论定义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综合D rnyei(2001)对动机理论的介绍,可以说动机是人类行为的心理原动力,包括人类的各种本能、需要、意愿、期望、价值取向和目标等。
张日新给动机下的定义是:“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主观原因,是个体发动和维持其行动并使该行动向一定目标进行的一种心理倾向。
动机是促使人行动的动力,这种动力以人的需要为基础。
”(2001:31) Tre mblay和Gardner(见武和平2001:118)构建的动机理论模式,阐释了态度、动机与外语习得的关系。
在他们的模式中,动机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包括了态度因素、目标性、学习效能、动机行为等因素。
各种动机因子可以直接影响外语习得结果,也可以通过动机行为间接影响学习结果。
动机有各种分类,常见的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融入动机和工具动机。
高一虹等人(2004)采用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归纳出7种动机类型,包括内在兴趣动机、成绩动机、学习情景动机、出国动机、社会责任动机、个人发展动机和信息媒介动机。
内在兴趣动机指对目标语和目标语文化的喜爱;成绩动机指对外语学习成绩的需求;学习情景动机的要素是个人对外语课程、教师、教材和班级的期望值;出国动机指学习者出国的意愿;社会责任动机指学习者的社会责任感,实现社会价值的心理倾向;个人发展动机类似于传统的工具动机,即学习者利用外语作为工作、事业或人生的一个工具;信息媒介动机指学习者希望利用外语获得信息的心理倾向。
高一虹等人的研究和分类的可取之处在于,一是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动机理论,二是经过实证研究检验,三是比较符合中国外语学习者的实际情况。
因此,本研究总体采用她们对动机的分类体系,并依据Tre mblay和Gardner的动机理论模式,进一步探讨动机、努力程度对外语学习成绩的影响。
2.研究设计研究对象是南京师范大学2004级的291名学生,其中女生192人,男生99人,分布在6个英语教学班,每个班49人左右。
动机和努力程度的测量工具是高一虹等(2003)编制的问卷。
问卷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有关学生个人情况,第二部分是问卷的主体。
问卷主体包括三个部分:动机类问题、努力程度问题和自我认同变化问题。
动机类有30个问题,努力程度有11个问题,自我认同变化有24个问题。
本研究采用了动机类和努力类的41个问题。
调查在2004年9月底研究对象入学的第一次英语课上进行。
英语学习成绩情况的测量工具是期中和期末英语测试卷。
测试卷由5部分组成:听力、构词、词汇结构、阅读和写作。
其中构词和词汇结构部分是对所学教材内容进行的测试。
数据分析工具使用的是“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和“线形结构方程语言”(L I SREL)。
数据收集工作完成后,首先,对30个动机问题和11个努力程度问题进行了因子分析,以验证采集的数据是否能够达到和高一虹等人一致的结果。
因子分析的目的是通过提取显性变量间的共性部分,把众多显性变量归纳为少数更加抽象的潜在变量,便于简化研究问题。
因为本研究假设动机间存在相关关系,所以在进行因子分析时,采用的旋转方法是斜交旋转的Pr omax法。
Pr omax法允许因子间存在低度相关。
因子分析的结果应该说大体和高一虹等人的一致。
但是,本研究中构成每个因子的问题项,与高一虹等人的研究不完全相同。
本研究根据因子分析得出的每个问题项的因子系数(fact or l oading),以及对问题项的主题词分析,最后归纳出7个动机变量和一个努力程度变量(见表1)。
表1.因子分析结果因子因子描述因子系数努力程度 课外学习英语的时间一般在每周15小时以上对英语课从不应付对不明白的英语问题,总是花精力搞懂01455 01516 01534语言偏爱动机 对英语一见钟情对学语言有特别爱好喜欢英语语言本身01641 01783 01808工具动机 学习英语是因为它是非常有用的交流工具学好英语将来可找一份好工作英语是人生前进道路上的一块重要的敲门砖01672 01555 01648・83・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 出国动机 学习英语是为了出国寻找更好的教育或工作机会学习英语是为了出国体验文化学习英语是为了移民01874 01845 01726成绩动机 学英语主要是为了升学考试学英语是为了获取大学毕业证书学英语是为了取得好成绩01557 01832 01764学习环境动机 学英语取决于是否喜欢老师学英语取决于英语课的质量学英语取决于教材学英语取决于班级01642 01609 01689 01698社会责任动机 学英语是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学英语是能更好地为中国的富强尽力学好英语才能不辜负父母的期望01639 01837 01591文化兴趣动机 学英语是因为对英语国家的人及文化感兴趣学英语是因为对英语歌曲/电影的爱好学英语是因为对英语文学作品的爱好01681 01398 01484 3.研究结果与讨论311相关分析结果在所有的研究变量确定后,进行了相关分析(表2)。
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努力程度与期中和期末学习成绩,都存在显著的低相关(r=01153, p<0101;r=01174,p<0101)。
所有的动机变量都与英语学习成绩不相关,但几乎所有动机变量都与努力程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0112~0138,p<0105)。
这表明,动机本身作为一种心理趋向,并不一定能直接带来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它需要付诸行动,需要通过努力这个媒介,实现对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
实际上,动机和学习的关系,孔子在几千年前就用“思而不学则殆”的话做了高度的概括。
学习者可以有强烈的学习愿望,从内心想学好外语,但从不付诸实施和努力,也就不可能提高外语水平。
表2.成绩、努力程度、动机因素相关系数表(N=291)期中期末努力程度工具动机出国动机成绩动机语言偏爱动机文化兴趣动机社会责任动机期末166033努力程度115333117433工具动机-1007-1018129933出国动机10791059115733144933成绩动机-1033-1071-124133-1016-1023语言偏爱动机10911084137833156733130833-129333文化兴趣动机1003-1030122733147333137433-123433162433社会责任动机1074101311183148133131633-11473142333145633学习环境动机-1017-1035-1064105812283311163-10201089-1034 注:33表示相关显著水平小于0101;3表示相关显著水平小于0105;无3号表示显著水平高于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