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新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芪 、 味 子 、 参 、 参 、l 萸 、 杞 子 、 实 、 丝子 、 五 玄 人 t茱 l 枸 枳 菟 车前 子、 丹皮、 牡 白术 、 地 黄 、 麻等 。 生 升 3 辨 证 论 治
伍新林n 将 D N分为 4型。 阴虚 内热药用党参 2 , 0g石
膏 3 , 母 1 , 花 粉 1 , 参 1 , 门 冬 1 , 0g知 5g 天 5 沙 g 5g 麦 5g 石
认为 D N以脾 肾亏 虚 为 本 , 瘀 互 结 为标 。正 虚方 面 病 机 演 痰
子 1 , 2g 山茱萸 1 , 0g 甘草 6 , 益母草 2 。 霓芝等[ g 5g 杨 “将 D N分为燥热 阴虚、 气阴两虚、 肾气 ( 虚、 脾 阳) 阳衰湿浊瘀阻 4型 , 分别治 以 白虎人参 汤加味 、 脉散合六 味地黄 汤加 生
及多方面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现状进行 了论述 。D 的治疗宜采用现代医学的有关治疗方法 , N 结合 中医药, 通过辨证
与辨病相结合 , 辨证论治和专方专药 结合 , 相 药疗与其他疗法相 结合等 方法 , 更好地控制糖尿病 , 延缓 D 进展 , N 改善 肾脏功能, 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有着广阔的前景。
2 治 疗 大 法
陈皮、 法半夏 、 大黄 、 桃仁 、 泽泻 、 何首乌、 益母草等) 且每型 ,
与 D 变 的各 期 相 对应 , N改 应用 于 临 床 施 治 , 果较 好 。 庚 效 张
将O N分为气阴两虚型 , 以益气养 阴活血: 肾阳虚 治 脾
型 , 以温 肾健 脾 , 水活 血 ; 肾 阳 虚 型 , 以益 气 养 心 , 治 利 心 治 泻 肺 利 水 ; 阳两 虚 型 , 以 补 阴 阳 , 气 固 肾 ; 毒 内阻 阴 治 益 浊 型, 治宜 清 热解 毒 , 降浊 和 胃。杨 小红 ¨ 1 治疗 D 患者 在 用 s N .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累了丰富 的经验 ,对 预防 D 的发生 ,阻断病情进展, N
型,方用真武 汤加味 。
2 基础 方治 疗 董正华等[用通络益 肾汤治疗 D 0例 ,获得较 好 8 】 N3 效 果 。基 本 处 方 :桃 仁 、 水 蛭 、 酒 大 黄 、生 地 黄 、 山 萸
延缓慢性 肾功能衰竭的进程 有着独特 的疗效 , 尤其在早、 中期效果更为 明显 ,本文将今年来 中医药治疗糖 尿病肾
血 瘀 水 停 、脾 虚 痰 瘀 、肾 虚 血瘀 、气 虚 血瘀 、瘀 血 阻滞 。 詹 锐 文 [ D 分 为 6型 : 阴 两 虚 型 ( 当 于 早 期 D 5 】 N 将 气 相 N,
阴阳两虚加菟丝子 、补骨脂 、熟地黄、冬虫夏草 :口渴 燥热加天花粉 、知母、芦根 ;皮肤瘙痒加蒺藜 、地肤 子、 蝉蜕 、土茯苓 。四黄汤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范冠 杰 [】 ∞等用糖 肾消方 ( 生黄芪 3 g 0 ,生地黄 2 g 0 ,山药 3 g 0, 川芎 2 g 0 ,丹 参 2 g 0 ,莪 术 1g 0 ,芡实 1g 5 ,金樱子 3 g 0) 治疗 ,临床观 察能纠正肾血流动力学异常 ,降低尿微 量 清蛋 白,提 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调节血 糖及血脂 ,减 轻
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降 浊和 胃。 同 时伍 以活 血 化 瘀 法 。 时振 声 认 为 ,
早期 DN 的中医辨证分型为肝 肾阴虚 、脾肾气虚及气阴 两虚 3型论治;临床 DN则 以气 阴两虚为主 ,肝肾阴虚 或脾 肾气虚大都转化 为气 阴两虚 ,并可夹水湿 、湿热 、 气 滞 、瘀 血 等 而 论 治 。陈 彼 云 等 【 为 6型 :热灼 津 亏 、 4 J 分
主 ,但 收 效 并 不 显 著 ,而 中 医药 治疗 本 病 源 远 流 长 ,积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肾足细胞损伤的研究进展

织及肾足细胞的损伤,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病情发
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扌舌楼瞿麦汤可以改善脂代谢,
增加血清脂联素含量,降低瘦素含量以及维持NephWn 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刘春燕等[14]的研究结果显
示,金匮肾气汤干预糖尿病肾病模型小鼠12周后,小 鼠24 h尿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系膜基质增生程度
减轻,肾小球内Podocin蛋白呈线样分布、荧光强度 增强,肾足细胞足突倒伏、足突融合明显好转,大部分
[5] 师 朗,杨克举,刘 阳,等.自噬活性在糖尿病肾病患 者肾组织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研究[J].疑难病杂志, 2018,17(12) :1324 -1327.
1101 -1103.
[3 ] Manda G, Cheche/ta AI, Comanescu MV, ct at. Redox sognaiongon doabeiocnepheopaihy: hypeeieophyeeesusdeaih
choices in mesangial cells and podocytes [ J ]. Mediators Indamm,2015 ,2015 :604208.
现,抗肿瘤药物顺钳对大鼠肾足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
的抑制作用,而当归、黄罠超滤物能保护由顺钳导致
的肾足细胞损伤&
2.2 中药复方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肾足细胞损伤 2.2.1经典方药:叶太生等[12〕认为,当归补血汤能明
显减轻肾系膜增生,上调肾足细胞标志蛋白NephWn 的表达水平,促进肾足细胞自噬体形成,抑制微小
肾足细胞足突呈指状分布在肾小球基底膜外 ,提示金
可改善糖尿
小 足 损 ,从
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 2.2.2经验用方:吕建珍等[15]研究发现,壮药复方
糖尿病肾病的中药治疗进展

糖尿病肾病的中药治疗进展糖尿病肾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在长时间高血糖的情况下出现的肾脏受损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多种因素,包括糖尿病的持续时间、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因素。
传统中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肾病的中药治疗现状和进展。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慢性病,对患者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传统的西药治疗方法虽然可以控制病情,但也有一些副作用,比如肝功损害、低血糖等。
相比之下,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中草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过程中能调整肾脏内部环境平衡,提高肾脏康复能力,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2、中草药是自然药物,具有药物低毒、低副作用的特点,对身体不会造成太大的负担,同时也有效控制糖尿病所引起的一些症状,如尿频、口渴等。
3、中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使用的实践经验,是中医药学传统的优势,因此中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1、中草药治疗根据中国医学思想,糖尿病肾病是肝肾阴虚或肝肾亏损的证候,因此治疗时应根据中医病因病机分析进行中药组方。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常用中药方包括六味地黄丸、真武丸、复方丹参等,在用药过程中应配合其他药物。
中药外敷针对的是以糖尿病足和慢性浅表性糖尿病肾病为主的病症。
将研制好的中药配制成药膏,涂于患者皮肤表面,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痛等作用。
目前,对于糖尿病肾病的中药治疗,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均在逐步推进。
1、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有研究证明,天麻地黄汤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与西药治疗比较是一样的。
在治疗方面可以起到缓解肾脏疼痛和控制尿糖、尿蛋白的作用。
2、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技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技术等现代技术在中药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得到了不少成功的解决方案。
3、中药注射剂的开发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多药物联合治疗时,采用中草药注射剂可增强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缓解症状。
1、应由中医医师根据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2、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配伍和剂量,防止药物不当、不良反应等情况。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进展

II 中医病 因病 机 .
络 病 气血 阴 之 中医学观点 的正确 。 林 兰等 …认 为 虚 , 脉 瘀 阻为 主 ; 变 晚期 ,
D N的主要病 位在脾 、 与肺 、 肾, 肝等 脏 阳俱 虚 , 腑功 能受 损 , 脏 浊毒 内停 , 水 2 临床 治 疗 . 亦密切相关。病机 基本 按照气 虚或 阴 湿潴 留, 证蜂 起 。成 玉 彬 等 通 过 2 I 辨证 分 型论 治 吕仁 和等 从 变
虚一气阴两虚一 阴 阳两 虚规律 动态 发 对 中文科技数据库 中入选 的 1 篇文献 临床实 际 出发 , 3 以尿 白蛋 白、 蛋 白、 尿 展。此外还兼 杂瘀 血 、 湿、 浊等 标 进行分析 , 水 痰 发现 D N分型具有 以肾为 中 血肌酐为主要指标 , D 将 N分 为早 、 中、
5型( 肾气 血两虚型 、 肾气阴 肝 脾 终。欧阳忠兴 尊崇 “ 消渴病 以肾为主 , 腑受 损 , 夹 有瘀 血 、 湿 、 浊等 实 定候 , 并 水 痰
其本 在肾” 的观点 , 同时 重视肝 、 , 脾 认 邪 , 是正虚邪实 的共 同结 果。 为D N总属 病久 肾 亏渐 极 , 脾两 伤 , 肝
证。刘怀 珍 等 认 为 D N的基 本 病理 心 , 相关 脏 腑 阴 阳气 血 复合 虚损 的特 晚 3期 , 中早 期分为 2级 , 其 中期 分为 糖尿 病 肾 病不 是 某 一 3 。 级 晚期分 为 2级 。又根 据 D N本 虚 变化是 以肺 、 ( 、 脾 胃) 肾三脏气 阴亏损 点。 由此 可见 , 以正虚 分 型, 以邪 实 为主 , 络瘀 阻 为 主要 兼 症 而伴 随 始 脏腑 病变的结果 , 是病 程迁延 , 脉 而 多脏 标实的病机特 点 ,
维普资讯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晶 高建东 2 山东中医药大学二附院 ,山东 50 4 .
【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 ;慢性肾衰竭 ;中医 【 中图分类号 】R8. 57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o 8 1 (00 1 03 — 1 67— 57 2 1)1 — 12 0
2 06, 1 0 2.
[ ]李锋 ,等.肾小球硬化的中医病机初探 [ ] 3 J .中国医药学报 。 0 1 6 2 0 。1
( ) 0—5 . 2 :5 2
虚水泛型。李桂 芝等 辨证 分为 3型。① 肾 阳不 足型 ,治
以温 补 肾 阳 、 固摄 肾 气 。② 肾 阴 亏 虚 型 ,治 以 滋 阴 降 火 、
[ ] 任 爱 华. 糖 尿 病 肾 病 三 焦 辨 治 [ 山 东 中 医 杂 志,20 ,1 4 J. 3 02 9
( :38 6) 2 .
补肾固摄 。③气 阴两虚 型 ,治以滋 阴益 气。吴家瑜 [ 辨 证 9 分为 4型。①脾虚湿盛型 ,治宜温 阳健脾 。②肝 肾阴虚型 , 治宜滋补肝 肾。③ 肾虚水停 型 ,治宜补 肾温 阳利 水 。④ 浊 毒血瘀型 ,治 宜益气活血 、祛毒降浊。 3 单昧 中药及其提取物治疗 施萍等 观察黄芪对 D N尿 微量 白蛋 白 ( A ) 的影 U E 响。结果治疗组 2 h U E值显 著低 于对照组 。钟警等¨ 4尿 A ” 通过观察葛根素对 D N内皮 素表达 的影 响,结果显 示葛 根 素能降低糖尿病 大鼠的尿 素氮 、血肌 酐。崔海 月[ 1 等发现
糖尿病 肾病 ( N) 是糖 尿 病 常见 的微 血 管并 发 症 , D 5 专方 验方 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 的主要原 因之一 l 。随着 胰岛素 、抗 1 j 张国山等 ” 拟益 肾活 血方 ( 地黄 、山茱 萸 、山药 、 熟 生素的广泛使用 ,糖 尿病患者 因急性 并发症 而死亡 者 已显 黄苠 、丹参 等 )治 疗 肾虚 血瘀 型 D 1 0例 ,总有 效 率 达 NO 著减少 ,慢性并发症 则成 为此类 患者 的重 要致死病 因 。糖 9 % 。 高建 东 _ 用 加 味 地 黄 汤 ( 地 黄 、山 药 、茯 苓 、丹 8 l 生 尿病人早期 即有 肾脏损害 ,随着年龄增长及病 程延 长,糖尿 参 、黄芪等 )治疗 D N蛋 白尿 收到显著疗效 。胡建 萍 采 病患者形成 D N的危 险因素 也随之 增高 ,而一旦 出现持 续 用 活血 化 瘀 、健 脾 益 气 之 法 , 自拟 丹 芪 益 肾 汤 ( 参 、黄 丹 性蛋 白尿 ,则 肾功能 持续 性减 退 直至终 末期 肾功能 衰竭 。 芪 、党参 、生 地 黄 、山萸 肉、泽泻 ) ,随 证加 减 治 疗 4 8 因此 ,如何 有效 防治 D N,延缓肾功能减退 的进程成 为一项 例 ,结果显效 1 ,有效 3 0例 1例。 重 要 的 临 床 课题 。 6 小结 1 病 因病 机 中医药治疗 D N,在改善临床症状 、延缓 肾功 能恶化等 南征、朴春 丽等 认为 毒 损 肾络 是 D N的病 机 关键 , 方面 ,均显 示 出其加 减组 方 灵活 、副作 用小 等独 特 优势 , 邪 阻 肾 络 , 久 蕴 毒 ,深 滞 于 浮 络 、孙 络 , 肾 元 亏 虚 。于 临床实践证实养 阴益气 活血法是 本病 的有效 治法。但 同时 郁 致 世家 认为 D N发 病 以虚 为本 ,既有气 阴两虚 ,又有 阴 阳 也存在一些不 足 , 临床 报道 的研究 多为 小样 本观察 , 目 如 两 虚 ,病 位 以 脾 肾二 脏 为 主 ,兼 及 五 脏 , 同 时 又 以 湿 浊 内 前 仍 无 统 一 的辨 证 分 型 标 准 ,今后 应 当 加 强 这 方 面 的 工作 , 停 ,瘀 血 为 标 。 李 锋 等 认 为 ,血 瘀 、湿 浊 是 导 致 肾 小 球 并不断采用新技术 ,总结 、整理各种 治疗 D N有 效的 中药 , 硬化的主要 因素 。任爱华等 认 为,三焦心脾 肾阳气不足 , 探 明其作用和机制 ,提 高治疗 D 的总体水平 。 N 决渎失职是 D N的基本病机 。侯荣会 认为 D N的病机演变 过程主要是脾 肾气虚或 肝 肾阴虚 ,进而气 阴两虚 ,最后 发 参 考 文 献 [ ]朴春丽 ,姜 吉 吉,南征. 从毒 损 肾络探讨 糖 尿病 肾病 炎症 发病 机制 1 展为阴阳俱虚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山 西 中 医 2021年3月第37卷第3期 SHANXI J OF TCM Mar.2021 Vol .37 No .3·55·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郑良璐 夏晓晓 常秀君 马晓雨 韩蕙竹 韦秀萍 吴 穹摘要: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整理7年来有关糖尿病肾病治疗的相关研究资料,显示目前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辨证论治、自拟方、中药注射液、外治疗法、食疗等方面;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其以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有独特的优势,可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思路提供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药疗法;综述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156 (2021) 03-0055-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编号:81860762) ;青海省2018年科技计划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编号:2018-ZJ-721) 。
作者简介:郑良璐,女,在读硕士研究生,青海大学 (西宁 810016) ;夏晓晓、常秀君、马晓雨、韩蕙竹、韦秀萍、吴穹,单位同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吴穹,E-mail:139****************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慢性微血管病变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肾病基本病理特征是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多,基底膜增厚和肾小球硬化。
目前糖尿病肾病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认为糖尿病肾病与遗传、代谢、血流动力学改变、激素、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氧化应激、炎症及足细胞损伤等因素有关,通过改变患者生活方式及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方式可延缓病情进展。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取得一定进展,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综述。
1 病因病机先天不足、饮食失节、七情失调、劳逸等为该病主要致病因素。
如 《灵枢经·五变》 篇谓:“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此人薄皮肤而目坚固以深者,长冲直扬,其新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冲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进展

糖 尿 病 。 的病 因 病 机 , 以 往 认识 的本 虚 标 实 、 实 夹 杂 肾病 在 虚 基 础 上 , 数 医 者认 为瘀 和 毒 亦 为 糖 尿病 肾病 的重 要 病 机 特 点 。 多 马 东 明 等 认 为糖 尿病 肾病 的 主要 病 机 为 肾络 瘀 阻 , 渴 日久 , 消 致 肾之 气 阴 两 虚 , 络 亏 虚 , 脉 失养 , 内生 痰 浊 , 血 等病 理 肾 络 而 瘀
・
9 ・ 2
中 国中 医急 症 2 1 0 2年 1 第 2 月 1卷 第 1 期 J T M.a . 0 2 V 12 , o1 E C Jn 2 1 , o. 1 N .
・
综
中医药治疗糖 尿病 肾病进展 水
范艳艳 王 旭
( 南京 中医药 大学 , 江苏 南京 2 0 0 ) 10 0
21 专 病 专 方 .. 2
何 泽 等 E运 用 消 渴 肾安 汤 ( 芪 、 寄 生 、 8 ] 黄 桑 大
黄、 参、 花、 竭、 兰) 丹 红 血 泽 与糖 脉 康 胶 囊 及 洛 汀新 对 照 , 床 症 临
状 、空 腹 血 糖 、糖 化血 红蛋 白 、血 液 流变 学 、尿 白蛋 白排 泄 率
肿”“ 浊”“ 、尿 、 肾劳 ” 等范 畴 。 文 就 中 医药 治 疗 糖 尿 病 肾病 的最 本
新 研 究 进 展综 述 如 下 。
1 病 因病 机
( A R)2 h尿 蛋 白定 量 与 治 疗 前 比较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U E 、4
且 治疗 组 改 善 情 况 优 于 中 、 药 物 对 照 组 。李 庆 祥 [ 用 糖 肾 康 西 9 使 方( 羊藿 、 淫 肉苁 蓉 、 螵 蛸 、 地 黄 、 桑 熟 山药 、 山茱 萸 肉 、 樱 子 、 金 菟 丝 子 、 盆 子 、 蒡子 、 丹 皮 、 苓 、 泻 、 母 草 、 蛭 、 七 ) 覆 牛 牡 茯 泽 益 水 三 治疗 早 期 糖 尿 病 肾 病 4 8例取 得 较 好 临 床 疗 效 。 志敏 _研 究 益 侯 J o ] 气通络 汤( 芪 、 精 、 莲 草 、 子参 、 地黄 、 药 、 苓 、 黄 黄 旱 太 生 山 茯 泽 泻 、 蛭 、 龙 、 粉 、 根 、 茱萸 肉、 丹皮 ) 水 地 花 葛 山 牡 治糖 尿 病 肾病 患 者6 O例 ,.2 88 %患 者 完全 改 善 ,1 3 5 . %患 者 取 得 显 效 ,3 9 4 3 . %患 6 者 有 效 ,.7 9 %患 者 未 见 明显 加 重 。许 友 明 【 应 用 双 须 滋 肾 汤 7 l 1 ] ( 地黄 、 地黄 、 米须 、 须 草、 骨皮 、 贞子 、 参 、 芽 、 生 熟 玉 猫 地 女 丹 麦 天花粉 、 仲、 杜 山茱 萸 肉 、 蜕 、 兰 、 母 、 洋 参 ) 疗 糖 尿 病 蝉 泽 知 西 治 肾病 8 O例 , 发现 双 须 滋 。 能有 效 治 疗 糖 尿 病 肾 病 ( 期 ) 肾汤 早 。 21 .3 单 味 中药 及 其 提 取 物 目前 .已有 学 者 研究 了单 味 中 药 . 及 其 提 取 物 联合 降压 药 或 利 尿剂 在治 疗 糖 尿 病 肾病 方 面 的疗 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新进展 The harder you work, the luckier you are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新进展Diabetic Nephropathy,DN即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是1型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其5-10年的发生率为30%-50%;而在2型糖尿病中,是糖尿病心、脑、肾三大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严重性仅次于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其10-20年的发生率为15%-20%;其临床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水肿以及氮质血症;到目前为止,现代医学尚缺乏特效疗法,而病人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难以逆转,呈进行性发展直到肾功能衰竭;因此,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理和治疗的研究倍受关注,中医药疗法在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现将近年来的研究做一综述;1.病因病机研究早在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指出:“其久病变,或发痈疽,或成水疾”,杂病源流犀烛·三消源流中记载:“有消渴后身肿者”,圣济总录云:“消渴病久,肾气受伤,肾主水,肾气虚衰,气化失常,开阖不利,水流聚于体内而出现水肿”;中医学将其归属于消渴病继发“水肿”、“胀满”、“尿浊”“关格”等范畴;戴京璋、吕仁和等1认为,消渴病久治不愈,气阴耗伤,痰热郁瘀互结,阻于络脉,形成微型症瘕,徵瘕积聚导致肾体受损,肾用失司,封藏、主水功能失调而出现尿浊、水肿;病变持续进展,则肾体衰用竭,精血不生,元气衰败,浊毒内停,更伤气血,循环往复,成为关格重症;时振声2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基础是阴虚,因而病机演变为阴虚到气阴两虚最后阴阳两虚,标实则有风寒、风热、湿热、水湿、气滞、瘀血、浊毒等;程益春3认为,糖尿病肾病乃消渴日久,脏腑阴阳气血进一步虚衰而致;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肾亏虚,标实主要责之瘀血、水湿、浊毒三者;早期病变多为气阴两伤,肝肾亏虚,瘀血阻络;病情发展可致阴虚及阳,脾肾俱虚,致水湿潴留,泛溢肌肤,气虚阳损,又可使血行不利而加重瘀阻;晚期因肾阳衰败,湿浊内停,可出现浊毒上攻、犯胃凌心之危重证候;高彦彬4认为本病发病初期以阴虚为本,涉及肝脾,日久阴损耗气,导致气阴两虚,而气虚血瘀贯彻本病始终.并指出,在整个过程中,可伴有肝郁气滞、肺胃燥热、下焦湿热、痰湿阻滞、血虚失养等兼夹证候;宋述菊等5认为,脾虚是关键.肾虚是易感因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或外邪侵袭,致脾失健运,生痰贮干肺和百脉,脉道痰阻血瘀,痰瘀交结,阻干肾络,久致气、阴、阳俱虚,精微失固,此为糖尿病肾病因实致虚;肾虚五脏皆柔,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蒸化,水液潴留,泛溢而肿,此为糖尿病肾病因虚致实;屠伯言等6通过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观察,发现无论是脾肾阳虚还是肝肾阴虚均挟有瘀血证,但主要还是肾虚挟瘀”;张宗礼等7认为糖尿病肾病病机为虚、瘀、湿、逆,而肾虚血瘀则贯穿始终;陈筱云,赵莉娟8认为“瘀”是糖尿病肾病形成的关键,其原因为热灼津亏而成血瘀,肾虚血瘀,气虚血瘀,痰瘀互结,瘀血水停等;2.常用治法研究李仁柱等9用补肾化瘀解毒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结果治疗组39例总有效率%与对照组39例总有效率%相比,差异非常显着;高瑞东10采用益气活血散结法治疗糖尿病肾病35例,有效率为%,而巯甲丙脯酸组25例有效率为%,差异显着;周婷11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28例,总有效率为%,其中气阴两虚型效果较好,阳阴两虚型效果较差;胥伟等12采用益气通阳、散寒利水法治疗糖尿病肾病65例,并设西医对照组,结果示治疗后两组血糖均明显降低;两组GFR、UAER均下降,但治疗组更为明显;尿β1-MG均下降,但两组无显着差异;张书明13采用益气化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白蛋白尿85例显效2例,好转69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84%;王世彪等14采用以补肾活血为治法的糖肾康合剂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总有效率100%,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是在肾气虚损的基础上合并血瘀;王莹15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62例,总有效率为%,认为气阴两虚是本病的病理基础,瘀血内阻贯穿本病病机的始终,宜以益气健脾补益,活血化瘀为原则;赵玲等16采用益气养阴、温阳固肾、祛瘀化浊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认为糖尿病肾病与消渴病的病机演变同样遵循着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这一规律,而气阴两虚是贯穿整个病程的基本病理变化,且瘀浊内阻贯穿疾病的始终,治疗上要倍加重视益气养阴、祛瘀化浊的作用;卜擎燕17采用清热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认为本病以阴虚为本,热瘀为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3.辨证分型论治徐延等18将33例糖尿病肾病病人分为三型:肝肾气阴两虚型,治以滋补肝肾、益气养阴,兼以活血;脾肾气阳两虚型,治以补益脾肾、利水消肿,兼以活血;心肾气阳两虚型治以益气养心,通阳利水,兼以活血;邓经林将19糖尿病肾病分二型论治:①水肿型:脾肾阳虚证,治宜健脾温肾,利水消肿,佐以和胃降逆,方用实脾饮加减;心肾阳虚证,治宜温肾强心,化气行水,佐以镇静安神,方用苓桂术甘汤加减;②无水肿型:阴虚阳亢证,治宜滋阴潜阳,镇静安神,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脾虚胃逆证,治宜益气健脾,和胃降逆,方用四君子汤合二陈汤加减;林兰20参考现代医学分期将糖尿病肾病分为8型:肺胃两虚型I、Ⅱ期,心脾两虚型Ⅱ、Ⅲ期,脾肾气虚型Ⅲ、IV期,肝肾阴虚型继发肾性高血压,脾阳不振、水湿逗留型IV、V期,肾阳亏虚、水湿泛滥型V期,阳虚水泛、浊毒上逆型尿毒症和肝肾阴竭、虚风内动型肾脑综合征;赵进喜在伤寒杂病论基础上提出三阴三阳辨证,是辨体质、辨病、辨证“三位一体”辨证模式;如阳明体质的人,易患阳明病,可表现增液承气汤证;少阳体质的易患少阳病,可表现为加味逍遥散证;太阴体质的易患太阴病,可表现为理中汤证;少阴体质的易患少阴病,可表现肾气丸证;厥阴体质的易患厥阴病,可表现连梅汤证;4.辨证分期论治吕仁和21在参考丹麦学者Mogensen糖尿病肾病分期意见的基础上,根据糖尿病肾病各期证候表现和不同病机特点,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持续在20--200μg/min或30--300mg/24h;中期: GFR <130 ml/min,而≥70ml/min;晚期:包括终末期肾功能衰竭:GFR < 70 ml/min,血肌酐、尿素氮增高,伴严重高血压、低蛋白血症和水肿等;并以正虚定证型,以邪实定证候,将糖尿病肾病分为五型肝肾气阴两虚、脾肾气阳两虚、肝肾气血阴虚、脾肾气血阳虚、心肺脾肾气血阴阳俱虚.十候肺胃燥热、肝郁气滞、血脉瘀结、湿热中阻、腑实便秘、外感热毒、膀胱湿热、肝阳上亢、浊毒伤血、血虚生风;程益春22将糖尿病肾病分为早、中、晚三期,①初期:脾肾两虚,宜用健脾益气、补肾固涩法;自拟糖肾康加减:生黄芪、白术、人参、肉桂、芡实、金樱子、补骨脂、山药、益母草、水蛭等;肝肾阴虚,宜用滋养肝肾、清火安神法;以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黄、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麦冬、五味子、炒酸枣仁、栀子、制何首乌、当归、丹参等;②中期:脾肾阳虚宜用温补脾肾、利水泄浊法;方选真武汤加减:熟附子、桂枝、白术、茯苓、车前子、淫羊藿、冬葵子、水蛭、生姜、益母草、白芍等;脾肾阳虚,治宜益气通腑活血法;自拟益气通腑活血汤:人参、黄芪、益智仁、大黄、肉桂、水蛭、益母草、牡蛎等;③晚期:多为阴阳两虚;选用济生肾气丸、苓桂术甘汤、大黄附子细辛汤;孙伟等23参照丹麦学者Mogensen提出的糖尿病肾病五期分法将糖尿病肾病分为①微量蛋白尿期,此期以阴虚燥热为主,可用人参白虎汤合消渴方加减,常用药有太子参、细生地、生石膏、知母、山药、天花粉、沙参、黄连、麦冬、石斛等;②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此期以湿瘀阴伤为主,方宜用知柏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知母、黄柏、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丹参、桃仁、红花、川芎、石韦、白花蛇舌草、马鞭草、益母草等;③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此期以肾虚湿热、湿毒内蕴为主要病机,方用真武汤合二陈汤加减,药用生黄芪、潞党参、苍白术、仙灵脾、菟丝子、炒陈皮、法半夏、六月雪、生牡蛎、制大黄、炒当归、益母草、蒲公英、泽兰、泽泻等;张玉璞24等将本病分为初、中、晚三期:初期以肝肾气阴虚、络脉瘀阻为主,治以滋补肝肾、活血通络、益气养阴,药用熟地、麦冬、太子参、葛根、玄参、山茱萸、桑葚子、川芎、丹参、茯苓、泽泻;中期以脾肾两虚、络脉瘀阻为主,治以益气健脾、温补肾阳、活血化瘀,药用人参、茯苓、附子、肉桂、泽泻、猪苓、山药、泽兰、淫羊藿、丹参、牛膝;晚期以气血阴阳两虚为主,兼水湿瘀毒潴留,治以攻补兼施化瘀逐水,药用附子、肉桂、巴戟天、茯苓、白术、山药、熟地、黄芪、当归、猪苓、丹参、车前子、竹茹等;5.常用方剂研究王立新等25用益气健脾补肾,活血利水渗湿方:黄芪30g、党参30g、茯苓15g、白术15g、砂仁6g后下、仙灵脾15g、半夏12g、泽泻15g、桃仁10g、红花6g、丹参15g、陈皮6g,结合中药结肠透析和口服专科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其中治疗组39例,总有效稳定率%,与西药对照组33例总有效稳定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尤以糖尿病肾病代偿期和氮质血症期患者疗效为好;常淑玲26自拟“益肾汤”熟地30g.山萸肉10g,泽泻15g.黄精15g,黄芪15g,山药10g,丹参15g,益母草20g治疗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总有效率87.5%;高瑞东27用糖肾平散黄芪、山药、山楂、丹参各3og,茯苓、麦冬、川芎、当归、莪术、大黄、水蛭、苦瓜各10g,治疗糖尿病肾病,有效率为%;李仁彬等28用补肾化瘀解毒汤主要药物有黄芪、益母草、娱蚣、杜仲、鸡血藤、牛膝、桃仁、菟丝子、冬葵子、金刚刺等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总有效率84.61%,有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等综合作用;薛丽辉29用自拟益气养阴活血汤黄芪50g,生地15g,黄精10g,丹皮15g,女贞子、枸杞子、山茱萸各20g,淫羊藿、丹参、赤芍各15g,泽泻15g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浮肿加大腹皮30g,益母草20g肢麻加鸡血藤20g,三七粉3g,症状改善率为65%;周婷30采用自拟益气养阴活血汤党参、白术、生地黄、益母草各15g炙黄芪、淮山药各30g,麦冬、干地龙、菟丝子各10g,五味子5g;辨证分型治疗糖尿病肾病28例,总有效率为89 3%,其中气阴两虚型效果较好;陈培智31采用叶任高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基本方生地黄15g,丹参9g,黄芪15g,党参15g,枸杞10g,丹皮15g,苍术10g结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患者64例,总有效率%,中西医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代谢明显改善,较西医组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降低;于庆滨等32采用益肾汤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丹皮、泽泻、茯苓、泽兰、丹参、玉米须、菟丝子、覆盆子治疗糖尿病肾病,总有效率为%,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马健等33采用固肾汤黄芪、太子参、生地黄、黄葵各30g,茯苓、山药、白术、泽泻、丹参、当归、赤芍、川芎各15g治疗糖尿病肾病56例,总有效率为893%,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提示益气活血利尿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张胜容34自拟保肾方生黄芪30g,生地30g,当归尾10g,炒山甲10g,制水蛭3g,生蒲黄10g,泽泻15g等对49例病人进行了治疗,发现该方对糖尿病肾病高凝状态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可改善和保护肾功能;宫伟星等35用糖肾通宝饮含人参、大黄各10g,葛根、丹参、益母草、蝉蜕、芡实各15g,川芎、山茱萸、五味子、泽泻各12g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2例,发现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刘星等36观察到保元汤生黄芪6g,太子参15g,玄参20g.葛根30 g,生地15g,益母草12g,淡竹叶6g,柴胡6g,丹参30g,当归20g能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TXB2、ET水平,升高6-K-PGF1α,从而使尿AIb明显下降,肾功能改善;孙幼薇等37采用自拟通脉降糖保肾汤太子参、黄芪各15g,生地20g,丹参30g,当归、赤芍各10g,葛根30g,川芎15g,黄连10g,茯苓、益母草各30g.泽泻、牛膝各15g治疗糖尿病肾病186例,有效率为%;赵玲等38以益气养阴、温阳固肾、祛瘀化浊为组方原则,用糖肾康人参、黄芪、草果、玄参、大黄、水蛭、肉桂等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总有效率达90%.并有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血糖、调整脂质代谢紊乱、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的作用;于敏等39自拟益气养阴化瘀汤人参15g,黄芪30g,黄精15g,枸杞子20g,女贞子20g,丹参30g,水蛭粉3g,甘草10g,发现该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糖和脂类代谢以及蛋白尿等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作用;罗霄山等40采用自拟益肾化瘀方黄芪30g,太子参20g,丹参15g,益母草15g.山茱萸12g,熟地12g,茯苓15g.泽泻12g,大黄10g治疗66例糖尿病肾病病人,总有效率为%,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而且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肾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另外,还有报道用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方剂治疗糖尿病肾病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41-426.展望综上所述,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是目前的研究证候学不规范,缺乏统一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判定标准;其次,缺乏多中心、前瞻性、分层、随机、平行、大样本对照研究,无法进行科学客观评价;目前,由赵进喜教授主持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防治优化方案正在进行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期的中医证候学研究,以期制订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和证侯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成果,充分借鉴现代医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方法,遵循糖尿病肾病的“微型症瘕”形成病机和化瘀散结、化浊解毒治法,强调中医辨证论治,开展多中心、随机、平行、分层、设盲、对照研究,以期取得更科学、可信的成果;参考文献1戴京璋,吕仁和,赵进喜,等.糖尿病肾病中医证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5:65-66.2冯建春.时振声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学术思想和经验.第2届糖尿病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033尹义辉,牟淑敏.程益春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4:283-2844高彦彬,易京红.中医药辨证论治糖尿病100例临床分析.J中医杂志,1991,327:315宋述菊,牟宗透.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及辨治探讨.J山东中医杂志.1999,184:147-1486屠伯言,俞中康,郑敏宇,等.糖尿病肾病用补肾活血法治疗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1:17张宗礼,司福全.中药配合西医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42例J四川中医.2001,1912:33-348陈筱云,赵莉娟.从“瘀”论治糖尿病肾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2002,87:53-549李仁柱,钟春生,王建生,等.补肾化瘀解毒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J.淮海医药.2002,205:363-36410高瑞东.益气活血散结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四州中医.2002,208:26-2711周婷.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28例J.山西中医.2002,181:11-1212胥伟,周韩军.益气通阳法治疗糖尿病肾病65例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2,171:5213张书明.益气化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白蛋白尿85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2,16316914王世彪,周孝德,王向东,等.补肾活血法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35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2,193:16-1715王莹.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62例J.吉林中医药.2002,224:1716赵玲,李磊,唐掀,等.益气养阴、温阳固肾、祛瘀化浊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信息.2002,195:38-3917卜擎燕.清热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12:715-71618徐延,徐京育.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33例J.四川中医,2002,206:3819邓经林.48例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J.江西中医药,2001,325:2920林兰.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M.1999,395-40721吕仁和,高彦彬.戴京璋,等.糖尿病肾病诊治·糖尿病消渴病中医诊治荟萃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415-42122尹义辉,牟淑敏.程益春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4:283-28423孙伟,何伟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中医药治疗体会J.江苏中医药.2002,235:18-1924张玉璞,刘玉英.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J.河北中医.1999,215:292 25王立新,杨霓芝,卢富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39例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2,187:77526常淑玲.自拟益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J.北京中医杂志.2002,214:225-22627高瑞东.益气活血散结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四州中医.2002,208:2628 李仁彬,钟春生,王建生,等.补肾化瘀解毒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J.淮海医药.2002,205:36329薛丽辉.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3:15430周婷.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28例J.山西中医.2002,181:1131陈培智,陈绍辉,李树浩,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33:14532于庆滨.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2,243:633马健,徐慧先.固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56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02,194:3534张胜容.保肾方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高凝状态干预的研究J.北京中医杂志.2002,213:13735宫伟星,徐国安.糖肾通宝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及血液流变学改善作用的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2,341:3036刘星,夏跃胜.保元汤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及内皮素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36:34937孙幼薇,王琴.通脉降糖保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186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9:54738赵玲,李磊,唐巍,等.益气养阴、温阳固肾、祛瘀化浊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中医药信息J.2002,195:3939于敏,张波,王颖,等.益气养阴化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理探析J.2002,205:69540罗霄山,孔祥荣.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66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11:65441艾淑珍,郭金荣.血府逐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6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2,346:3242马永泽,刘小渭.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肾病42例临证报道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38: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