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资料整理

合集下载

珊瑚主要成分

珊瑚主要成分

珊瑚主要成分珊瑚是一种生长在海洋中的生物,主要由钙质构成。

它是一种珍贵的海洋生物,具有美丽的外观和重要的生态功能。

本文将从珊瑚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形成原理、生态功能和保护意义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珊瑚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珊瑚主要由钙质构成,其中包含大量的钙碳酸盐。

钙碳酸盐是一种无机盐类,化学式为CaCO3。

它是珊瑚骨架的主要成分,赋予珊瑚坚硬的结构和稳定的形态。

此外,珊瑚骨架中还含有一些有机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

这些有机物质对于珊瑚的生长和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

珊瑚的结构主要分为珊瑚多孔体和珊瑚体两部分。

珊瑚多孔体是珊瑚骨架的外部,由一层层的钙质构成,形成了珊瑚的多孔结构。

珊瑚体是珊瑚骨架内部的组织,由珊瑚动物和共生藻类构成。

珊瑚动物生活在珊瑚骨架的表面,通过珊瑚多孔体的孔洞进行进食和呼吸。

共生藻类则生活在珊瑚动物的体内,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

二、珊瑚的形成原理珊瑚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它起源于珊瑚幼虫的释放和沉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生长,最终形成了完整的珊瑚礁生态系统。

珊瑚幼虫是珊瑚的繁殖阶段,它们通过性繁殖或无性繁殖的方式产生。

一些珊瑚动物会释放出大量的珊瑚幼虫,它们随着海水的流动散布到周围环境中。

当珊瑚幼虫找到适合生长的底层基质后,它们会开始沉积,并分泌钙质构建自己的骨架。

随着时间的推移,珊瑚幼虫的骨架逐渐增长,最终形成了完整的珊瑚骨架。

三、珊瑚的生态功能珊瑚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

珊瑚是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珊瑚骨架为许多海洋生物提供了生长和繁殖的场所,同时也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许多鱼类、海葵、海胆等海洋生物都依赖珊瑚礁生态系统生活。

珊瑚对海洋环境的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珊瑚骨架的多孔结构可以吸附和沉淀大量的有机物和微粒,起到过滤和净化海水的作用。

同时,珊瑚骨架还能吸收二氧化碳,缓解海洋酸化的问题。

珊瑚还具有护岸和防止海洋侵蚀的功能。

珊瑚的习性

珊瑚的习性

珊瑚的习性
珊瑚是腔肠动物门珊瑚纲动物的通称,珊瑚绝大多数群体生活,组成群体的每一单体称为珊瑚虫,虫体顶端及周围有许多触手的口,向下连接消化腔,腔壁上有肌肉,并可生成生殖腺。

群体中所有个体的消化腔均为共肉连通。

灰质(矿物成分为方解石)来建造自己的躯壳。

珊瑚在生长过程中,为了能更多
粉红色、橙红色。

红色是由于珊瑚在生长过程中吸收海水中1%左右的氧化铁而
折光率1.48-1.66。

硬度3.5-4,密度2.6-2.7g/cm3,黑色珊瑚密度较低,为
珊瑚的品种、评价与选购。

珊瑚的品种有红珊瑚(国外称“牛血”、“天使面”)、黑
颜色要求美丽、鲜艳而纯正。

块度越大越好。

珊瑚的价值还受到各个地方习俗的影响,如阿拉伯人偏爱鲜红色,而欧洲流行粉红色。

圆状构造,无不均匀条纹,用棉签沾丙酮擦拭,棉签上呈现红色。

(2)粉红色玻璃:玻璃光泽,含有气泡,贝壳状断口,遇盐酸不起泡。

(3)粉色塑料:不具备
状结构,密度2.45g/cm3,较天然珊瑚小。

尿。

有质量好的珊瑚!
芽或分裂生殖形成,每一群体所含的个体数目不一。

珊瑚的资料

珊瑚的资料

珊瑚的资料
是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它以捕食海洋里细小的浮游生物为食,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

每一个单体的珊瑚虫只有米粒那样大小,它们一群一群地聚居在一起,一代代地新陈代谢,生长繁衍,同时不断分泌出石灰石,并粘合在一起。

这些石灰石经过以后的压实、石化,形成岛屿和礁石,也就是所谓的珊瑚礁。

由于珊瑚虫具有附着性,许多珊瑚礁的底部常常会附着大量的珊瑚虫。

珊瑚是非生物,属刺胞动物门,当中也包括水母、水螅、软珊瑚、海葵等动物。

珊瑚由很多珊瑚虫造成。

每一珊瑚虫都有一个中空而底部密封的柱型身体,它的肠腔与四周的珊瑚虫连接,而位于身体中央的口部,四周长满触手我们通常把珊瑚分为石珊瑚,八放珊瑚及水螅珊瑚,它们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除了生物学分类外,我们亦可按生态功能,把珊瑚分为两大组。

那些有共生藻(即虫黄藻) 的珊瑚称为可造礁珊瑚,而那些没有共生藻的则称为不可造礁珊瑚。

珊瑚的特点

珊瑚的特点

珊瑚的特点
珊瑚的特点表现在组织结构、繁殖方法、生长形态和生长环境等方面,珊瑚是海深无脊椎动物,可有性繁殖,也可无性繁殖,珊瑚的外形类似树枝,颜色鲜艳美丽,常生长在水深100-200米的岩礁、平台和凹缝中。

珊瑚有什么特点
1、组织结构
珊瑚属于刺胞动物,是一种海生无脊椎动物,具有石灰质、角质或革质的骨骼,珊瑚主要由2个胚层组成,分别为内胚层和外胚层,没有神经中枢,只有弥散神经系统。

2、繁殖方法
珊瑚可以有性繁殖也可以无性繁殖,珊瑚的繁殖能力较强,当珊瑚虫的卵和精子排入海水中,数日或数周后,受精卵会固定在海水中的固体表面,逐渐孕育成水螅体,并不断形成新芽。

3、生长形态
珊瑚的外形如同树种,分枝较多,颜色绚丽,红宝石级别的珊瑚有红色、黑色、粉红色以及橙红色,其中红色是由于在生长过程中,吸入海水中的氧化铁成分而形成的,而黑色是由于水中存在有机物质,导致珊瑚变色。

4、生长环境
珊瑚主要分布在温度高于20度的赤道以及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通常在海洋中水深处于100-200米的地方生长,一般珊瑚会附着在岩礁、平台、斜坡、凹缝以及崖面上。

珊 瑚 知 识

珊 瑚 知 识

珊瑚知识
珊瑚是一种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名叫“珊瑚虫”。

在白色幼虫阶段便自动固化在先辈珊瑚的石灰质遗骨堆上。

珊瑚依靠自己的触手来捕捉食物,并分泌出一种石灰质来建造自己的躯壳。

珊瑚在生长过程中,为了能更多地捕捉食物和吸收阳光,除向上生长外,还向前后、左右扩展,形成在三度空间似树枝状的生物群体,随意取出一束即婀娜多姿,美丽动人,是天然艺术品。

珊瑚的品种包括红珊瑚、黑珊瑚、蓝珊瑚、地中海珊瑚、日本珊瑚、喀麦隆珊瑚、中国海南珊瑚等。

珊瑚的质量相差无几,颜色和块度是经济评价与选购的依据。

有颜色的比白色的品质高,颜色要求美丽、鲜艳面纯正,块度越大越好。

珊瑚的价值还受到各个地方习俗的影响,如阿拉伯人偏爱鲜红色,面欧洲流行的粉红色。

珊瑚的保护。

因为珊瑚的化学成份是CacO3,化学性质不稳定,夏天炎热人体流汗时,不宜久戴珊瑚项链,因汗液中的盐和酸性分泌物会腐蚀珊瑚。

珊瑚不宜多接触化妆品、香水、酒精、食盐、油污和醋等。

珊瑚的结构不致密、有孔隙、易弄脏,清洗时可用中性肥皂水。

珊瑚产于温暖海洋地区,造礁珊瑚虫在近岸相当浅的暖海中生长,通常距水面30米生长最旺盛。

地中海是著名的珊瑚宝石英钟产地,非洲的红海素以多珊瑚礁著称,另外,西班牙、日本小笠原群岛至硫球群岛海区、中国台湾基隆和澎湖列岛均有大量优质珊瑚。

珊瑚

珊瑚

珊瑚珠宝网百度百科部tougao@目录珊瑚概述........................................................................................................................... 珊瑚的成分和物理性质..................................................................................................... 珊瑚的产地 ....................................................................................................................... 珊瑚颜色的形成................................................................................................................ 珊瑚的采捞方式................................................................................................................ 如何区别真假珊瑚 ............................................................................................................ 珊瑚之最........................................................................................................................... 珊瑚的保养和保存 ............................................................................................................ 关于阿卡、么么和沙丁.....................................................................................................【珊瑚概述】珊瑚,既非植物也非矿物,而是生活在海洋中的腔肠动物,是海生珊瑚虫分泌的碳酸钙骨骼。

珊瑚的五种分类

珊瑚的五种分类

珊瑚的五种分类珊瑚,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多细胞动物,它们以自己的分泌物而形成硬质外壳。

珊瑚在海洋中经历了大约5000-6000万年的演化过程,常被称为“海底花园”,是近海的重要生态系统。

珊瑚拥有多种不同的形态和颜色,按照珊瑚的特征,可以将珊瑚分为以下五种分类。

一、石珊瑚石珊瑚是珊瑚礁最大的群体,有硬骨骼,又称真珊瑚,是珊瑚礁中数量最多、多样性最高的一类珊瑚。

石珊瑚有单生、分枝、菌蕈等不同的生长形态,各种形态的石珊瑚共同构成了珊瑚礁的主体。

石珊瑚分布范围广泛,生活在温带和热带的海域中。

二、软珊瑚软珊瑚,是以柔软的纤维素为骨架而形成的,又称为角质珊瑚。

它们没有硬骨骼,构造松软。

软珊瑚生活在木质或石质基底上,通常分布在珊瑚礁的边缘和较浅的海域中。

软珊瑚的特点是生长速度快,而且颜色丰富,有多种形态,如丝状、叶状、粗壮状等,种类较多。

三、珊瑚藻珊瑚藻,是在珊瑚、贝类和其他海洋动物的外壳表面形成的一种矿物质结构。

珊瑚藻生活在具有许多缝隙的硬质表面上,长时间生长后便会形成坚硬的外壳。

珊瑚藻虽然没有骨骼,但在大自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生长在珊瑚、贝类和其他海洋动物的表面上,形成大片覆盖面,构成了人们所看到的珊瑚礁。

四、金钟金钟是珊瑚的一种生长形态,又称钟形珊瑚或瓶型珊瑚,它们形状独特,主要以夜间捕食,白天收缩。

金钟生长迅速,可在几个月内长成一片礁。

金钟分布范围广泛,数量也比较多,在珊瑚礁群落中是比较重要的生态群体。

五、蓝珊瑚蓝珊瑚是海洋中一种珍贵的珊瑚,通常生长在深水中。

蓝珊瑚的骨骼坚硬,密度大,特别的是成长速度比普通珊瑚慢得多,需要几千年或几万年才能生长成完整的个体。

蓝珊瑚因为生长缓慢,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慢的动植物”,也因此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受到了人们的保护。

动植物物种知识:奇妙的珊瑚

动植物物种知识:奇妙的珊瑚

动植物物种知识:奇妙的珊瑚珊瑚是一种迷人的生物,它们生长在海底,形状各异,色彩斑斓,被誉为“海底花园”。

珊瑚不仅令人惊叹,也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珊瑚的种类、生长环境、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珊瑚的种类珊瑚分为软珊瑚和硬珊瑚两种。

软珊瑚通常呈灰色或棕色,外形呈唇形或球形,不像硬珊瑚那样呈分叉状。

它们生长快,但不像硬珊瑚那样结实。

比起硬珊瑚,软珊瑚更容易生长,但也更易遭受外来入侵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硬珊瑚的形状各异,有树形、角形和球形等。

它们具有坚硬的钙质骨架,因此更耐久。

这些骨架难以分解,因此可以保存多年。

生长环境在自然环境中,珊瑚通常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浅海底,半深海区域及珊瑚海岸。

珊瑚依赖光合作用,因此只生长在光线充足的海底。

它们需要清澈的水质、适度的水流和适宜的水温。

珊瑚是真正的夜行性动物,夜间可以恢复和增加自己的能量。

生活习性珊瑚是复杂的生物体系,有许多种生活方法,但是它们都依赖光合作用。

珊瑚可以从水中吸取矿物质、微生物和营养物质,通过合成物质将其转化为食物。

软珊瑚以浮游生物、小型甲壳动物和其他微小的生物为食。

硬珊瑚则靠通水管道吸收食物。

珊瑚被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视为美食,常被它们吞噬。

由于珊瑚对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其数量和种类的破坏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损害。

重要作用珊瑚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种,它们在生态系统保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珊瑚可以为海洋物种提供栖息地。

由于珊瑚具有坚硬的骨架,它们可以形成完整的珊瑚礁,成为许多海洋动物的栖息地,并提供了食物、躲避和繁殖的场所。

此外,珊瑚还参与了海水温度、水质和氧气分布的平衡,维持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结论珊瑚是一种奇妙的生物,不仅美丽迷人,还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体系。

珊瑚提供了许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是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的关键环节。

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珊瑚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保护珊瑚,也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及其相关的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珊瑚资料整理
上篇珊瑚
一、珊瑚综述
珊瑚是一种动物,生长在海水环境中,其真身或者基本组成单位是珊瑚虫。

由于珊瑚虫形态各异,又称“花虫”。

珊瑚属腔肠动物门珊瑚虫纲,是腔肠动物门中最大的一个纲,有7000多种,均为海产。

从古至今,珊瑚都称得上是海洋动物中的一个庞大家族。

珊瑚从寒武纪就开始存在,到今天已经有5-6亿年历史了,和水母是同期生物。

我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珊瑚的国家之一,据传大禹治水时就开始利用珊瑚了。

我国文献中最早出现对珊瑚记载的是先秦时期的《山海经·海中经》,中有:“珊瑚出海中,岁高二三尺,有枝无叶,形如小树。

”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有“腰下宝珠青珊瑚”的诗句。

珊瑚形态多样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珊瑚虫(个体)的多样性、珊瑚群体的多样性、珊瑚群聚的多样性。

二、珊瑚的分类
1.从外部形态进行划分:团块形、分枝形、叶片形、表覆形、柱形、游离形。

2.从骨骼性质进行划分:软珊瑚、硬珊瑚。

软珊瑚属八放珊瑚亚纲的软珊瑚目(八放珊瑚即触手和隔膜是6或6的倍数的珊瑚,下同),因身体柔软而得名,具有美丽的形态、鲜艳的色彩及亮丽的外观,是海底建造珊瑚礁和水下花园的重要种类。

硬珊瑚又称“石珊瑚”,大部分属于六放珊瑚亚纲中的石珊瑚目,因为具有分泌碳酸钙形成坚硬群体骨骼的能力而得名。

硬珊瑚是构成珊瑚礁体最主要的部分,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

目前,石珊瑚有700多种。

石珊瑚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分枝形、叶形、团块形、桌面形。

3.从骨骼的颜色进行划分:白珊瑚、粉珊瑚、红珊瑚、黑珊瑚、金珊瑚、蓝珊瑚。

其中,吸附的元素以镁为主,珊瑚石的颜色就是白色;以镁元素为主,配以少许铁元素则会形成粉红珊瑚或粉白珊瑚;吸附的元素以铁为主,珊瑚石的颜色就是红色。

4.从生态功能的角度划分:造礁珊瑚和非造礁珊瑚。

从生态功能的角度来讲,造礁珊瑚对其他海洋生物的贡献最大也最突出。

5.从生存和生长过程是否需要阳光的角度进行划分:喜阴珊瑚、喜阳珊瑚。

喜阴珊瑚不需要光,喜阳珊瑚则需要光。

6.从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相似程度进行划分。

三、珊瑚的生长条件及环境(以造礁珊瑚为例)
影响珊瑚生长的因素: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沉积物、基底条件与波浪作用、金属与海水污染、其他海洋生物。

1.温度
造礁珊瑚喜欢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域,尤其是在南北纬25度之间,纬度越低生长越繁盛。

造礁珊瑚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3℃-28℃,低于18℃或高于30℃均不利于其生长。

只有海水的年平均温度不低于20℃的珊瑚虫才能造礁。

季节性的水温变化,会在珊瑚的骨骼上留下轮纹,这种轮纹和树的年轮一样,可以用来推断古代的气候变化。

2. 二氧化碳浓度
其影响是通过海洋酸化和温室效应造成的。

由于酸化影响,造礁石珊瑚和其他造礁生物钙化率降低甚至溶解,同时,石珊瑚幼体补充和群落恢复也变得更加困难。

海洋酸化就意味着珊瑚礁走向灭亡。

3. 光照
光照对珊瑚的影响是间接的。

4. 基底条件与波浪作用
珊瑚幼虫一般只能附着在坚硬的底质上,例如岩石、礁块、珊瑚骨骼等。

如果在泥沙或小碎石等不稳定的底质,它们无法顺利附着,即使附着也会因为底质的搅动或泥沙的覆盖而死亡。

大多数的珊瑚固着在底质上生活,需要适度的水流给它们带来食物、交换氧气和带走废物,因此在水流缓慢或停滞的环境中,珊瑚就很难生长。

过强的海流和波浪又会对珊瑚造成机械性的伤害,例如使珊瑚体的分枝折断或者脱离底质等。

四、珊瑚的营养
珊瑚的营养来源主要有两种方式,异养和自养。

异养是指通过触手捕获猎物;珊瑚虫是动物食性的。

自养则主要是通过虫黄藻进行其体内实现的。

珊瑚的颜色主要来自于体内的共生虫黄藻,虫黄藻通过光合作用向珊瑚提供能量。

珊瑚白化指的是珊瑚颜色变白的一中现象,也是珊瑚的一中状态。

如果共生藻离开或死亡,珊瑚就会变白,如果不能及时恢复,珊瑚就会最终因为失去营养供给而死去。

共生藻存在与否,也常被当做区别造礁珊瑚和非造礁珊瑚的标准。

五、珊瑚的繁殖方式
主要有两种方式,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常见的无性繁殖有:断裂生殖、出芽生殖、珊瑚虫脱逃、无性系实囊幼虫等。

有性繁殖分为孵育型、排放型。

根据性腺存在方式,珊瑚分为雌雄同体或雌雄异体两大类。

六、珊瑚的生存现状
虫黄藻
珊瑚 提供营养 促进珊瑚骨骼钙化 促进珊瑚骨骼生长
造成珊瑚白化和死亡的原因:全球气候变化、海洋酸化、珊瑚礁病害频繁发生、陆源沉积和滨海污染、过度捕捞及其他不合理开发方式等。

珊瑚的天敌有棘冠海星、核果螺等。

下篇珊瑚礁
七、珊瑚礁综述
珊瑚骨骼是组成珊瑚礁的主体部分,除此之外,珊瑚礁的组成部分还包括沉积物、胶结物。

珊瑚礁的建造是一个长期且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是造礁珊瑚和其他许多生物经过沉积、侵蚀、搬运和胶结等复杂过程而建造起来的地形构造。

八、珊瑚礁的分类
1.根据外形分为台礁、点礁、平顶礁、月牙礁等。

2.根据地理分布的不同分为深水珊瑚礁、热带珊瑚礁。

3.根据礁体与岸线的关系分为岸礁、堡礁、环礁,达尔文的“沉降说”很好地解释了这
三大礁石的形成。

岸礁,指紧密连着大陆或岛屿的珊瑚礁,在退潮时可以看出岸礁好似海岸向外延伸的一个平台,又称“裙礁”,就像给海岸穿上了裙子。

堡礁,又称堤礁,是离岸有一定距离的堤状礁体,它在大洋与大陆架的浅水之间形成了一个屏障。

堡礁可能是因为大陆下沉由岸礁演化而来。

环礁,是由珊瑚礁形成的环状或部分环状岛屿,中间围绕着泻湖。

由于形成过程与环境的变异,环礁的轮廓除了圆形之外,也有椭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

九、珊瑚礁的意义及价值
1.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珊瑚礁的生物多样性是最为丰富的,它为各种海洋生物提供了理想的居住地,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

2.保护海岸线。

珊瑚礁能保护脆弱的海岸线免受海浪侵蚀。

健康的珊瑚礁就像自然的防波堤一般,能够对海浪的冲击进行吸收或使其减弱。

另外,珊瑚礁本身会有自我修补的力量,死掉的珊瑚会被海浪分解成细沙,这些细沙可以丰富海滩,被誉为“海上长城”。

3.维持渔业资源。

许多具有商业价值的鱼类都由珊瑚礁提供食物来源及繁殖的场所,保存了珊瑚礁,就同时确保了渔业发展、渔民的工作及食物的稳定供应。

4.提供药物。

科研人员在研究珊瑚礁生物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珊瑚礁中的海藻、海绵、软体动物和某些珊瑚体内都含有高效抗癌、抗菌的化学药物。

5.减轻温室效应。

珊瑚在造礁过程中,通过体内虫黄藻,吸收大量二氧化碳,从而减轻了地球的温室效应。

6.吸引游客观光。

珊瑚礁多变的形状和色彩,把海底点缀得美丽无比,因而是一种可供观赏的难得的旅游资源。

7.兴起了珊瑚文化。

由于珊瑚礁的突出特点,越来越多人投入到珊瑚礁的研究中,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珊瑚研究学派。

有从古籍中探寻珊瑚的人文价值的,也有从科技中发展珊瑚的经济价值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