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接待礼仪

合集下载

国际对外接待礼仪

国际对外接待礼仪

国际对外接待礼仪国际对外接待礼仪一、维护形象在涉外活动中,我国公民要注意维护自身形象。

其中,尤其要注意下列两点。

1.国家形象对于外事人员而言,维护自己伟大祖国的形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都是第一位的、最基本的要求。

那么怎么才是真正的维护国家形象呢?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政府。

2.个人形象公民在涉外活动中维护形象,首先要从维护好其自身形象着手。

要做到仪表堂堂,落落大方。

在涉外场合,公民必要注意修饰仪表,检点举止,使自己形象上乘,风度翩翩,无愧于炎黄子孙的称号。

二、不卑不亢不卑不亢,是外事礼仪的一项基本原则。

它要求每一个参与外事活动时,都必须意识到,自己在他国人民眼里,是代表自己国家、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单位。

要做到从容得体、堂堂正正。

不应该畏惧自卑,低三下四,也不要自大狂傲,放肆嚣张。

三、热情有度待人热情不仅意味着自己对待交往对象具有诚意,也能体现对对方充满了友好、关怀与热诚。

但是,作为外事人员对人热情相待,必须有一个“度”,注意“热情有度”。

四、尊重隐私尊重隐私,实际是上述“热情有度”的顺理成章的推论。

所谓尊重隐私,主要是提倡在国际交往中主动尊重每一位交往对象的个人隐私,不询问其个人秘密,不打探其不愿公开的私人事宜。

目前,在国际社会里,尊重隐私与否,已被公认为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方面有无个人教养的基本标志。

在涉外交往中,尊重隐私实际上具体表现为人们在交谈中的下述“八不问”。

1.不问收入支出。

2.不问年龄大小。

3.不问恋爱婚姻。

4.不问身体健康。

5.不问家庭住址。

6.不问个人经历。

7.不问信仰政见。

8.不问所忙何事。

接待准备1.了解客人基本情况为做好接待工作,首先要了解客人的姓名、性别、国籍、民族、职业、级别、年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信息;其次要掌握其来访的目的与要求;第三要了解客人抵离的具体时间与地点。

2.制订接待方案接待方案是指接待规格和主要活动安排的日程。

外事接待礼仪

外事接待礼仪

外事接待礼仪外事接待礼仪5篇外事接待礼仪1在外事接待工作中,许多礼节性语言是通过翻译来表达的。

翻译人员的外表、技巧、态度等,对交往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

翻译人员,特别是口译人员,会经常参加不同的外事活动。

在不同的场合,翻译人员不仅要凭借自身扎实的语言功底、丰富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还要注意遵守适当的外事礼仪。

基本礼仪要求在国际社交场合,个人着装形象不仅代表了自己本身的形象,它还代表了国家的形象。

所以,翻译人员的着装显得尤为重要。

在国内参加对外活动时,男士可穿西装、中山装或各民族的服装。

对于女士而言,依据季节与活动性质的不同,可穿西装、民族服装、中式上衣配长裙或长裤、旗袍和连衣裙等。

在外事接待中的任何场合,翻译人员的服装都要保持清洁、整齐、挺直。

衣服袖口要干净,皮鞋要上油擦亮。

穿中山装要扣好扣领、领钩、裤扣。

穿长袖衬衣时,要将前后摆塞在库内,袖口不要卷起,长裤也不要卷起。

女士穿袜子时,要注意袜口不能露在衣、裙之外。

行为举止要求翻译人员的举止要落落大方,端庄稳重,表情自然诚恳,蔼然可亲。

站立时,身子不要歪靠在一旁,不要半坐在桌子或椅子背上。

坐下时,腿不摇,脚不跷。

坐在沙发上不要摆出懒散的姿态。

在公共场所不要趴在桌子上,躺在沙发上。

走路时,脚步要轻,遇急事可加快步伐,不可慌张奔跑。

谈话时,手势不要过多,不要放声大笑或高声喊人。

在隆重的场合,如举行仪式、听讲演、看演出等,要保持肃静。

自身素质在外事活动中,每一名外事翻译既是专职翻译,又是外事工作者,在这种特殊的身份下,外事翻译者不仅要具备专职的翻译素质,而且需要具备外事工作者的素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立场要坚定在外事活动中,每一名外事活动翻译者都必须具有坚定的、正确的政治立场。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站稳立场。

要做到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政府。

②掌握政策。

对于我国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我国的外交、外事政策,外事翻译不仅要及时了解,认真学习,而且还应当深入体会,全面理解。

接待外宾的礼仪是什么

接待外宾的礼仪是什么

接待外宾的礼仪是什么接待外宾的礼仪是指在接待外国客人时应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行为准则。

这些礼仪规定旨在展现主人的热情好客、尊重和关注客人的文化背景等特点。

1. 会面礼仪在会面时,务必要有美好的笑容和热情的问候,向客人示意他们的重要性。

可以轻轻握手并表示欢迎。

会见前要了解客人的姓名、职务和称谓,以避免犯错。

2. 客人确认在接待外宾时,应当确认客人的预定信息,包括姓名、职务以及所需的接待安排。

可以通过邮件或电话与客人进行确认,以确保一切安排妥善。

3. 空间布置主人应确保接待场所的布置整洁、大方。

可以使用鲜花、装饰品等装饰物增添活力和美感。

同时,在接待场所提供舒适的座椅和桌子,确保客人的舒适度。

4. 提前熟悉客人的文化背景接待外宾时,了解客人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非常重要。

这有助于减少误解和冲突的可能性。

例如,如果客人来自伊斯兰国家,要确保提供无酒精饮料和合适的食物。

5. 保持礼貌和尊重接待外宾时,主人应保持礼貌和尊重。

做到不发表侮辱性、歧视性言论。

尽量避免争论和敏感话题。

同时,要尊重客人的隐私,不过分问询个人问题。

6. 提供翻译和翻译设备为确保交流的顺利进行,提供适当的翻译和语言支持非常重要。

可以雇佣专业的翻译人员,或提供翻译设备如耳机和翻译机供客人使用。

7. 提供导览服务如果客人对当地景点和文化感兴趣,可以提供导览服务。

导游需要具备良好的知识和服务意识,为客人提供有趣的解说和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8. 礼物的赠送适当的礼物可以是对客人的尊重和感谢的表达。

选择礼物时应考虑其文化背景和喜好。

要确保礼物合适、有价值且不会引起误会。

9. 用餐礼仪接待外宾时,用餐礼仪显得尤为重要。

了解客人的饮食偏好和禁忌,并提供适宜的餐食。

同时,主人要示范正确的用餐礼仪,以免出现尴尬。

10. 结束礼仪接待的最后,要向客人致以感谢和告别。

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赞赏,希望他们有愉快的旅程和愉快的回忆。

如果适用,可以提供送行服务或帮助整理行李。

外事礼仪接待基本流程

外事礼仪接待基本流程

外事礼仪接待基本流程外事礼仪接待流程迎送在涉外活动中,到机场、车站迎接或送行客人,也是一种礼节。

迎接时,须在飞机或火车抵达之前迎候。

外宾出机场或车站时,应按照身份高低站成一列,经礼宾工作人员介绍,主动与外宾握手问候,表示欢迎。

为外宾送行时,应在外宾登机或上车之前到达机场或车站,按照身份高低排成一列与外宾握手告别,并表示良好祝愿。

在机场送行时,一般说“祝你一路平安”(不说一路顺风)、“欢迎再来”等祝愿话;在车站(站台)送行时,要等到火车开动后挥手告别,直至走远时方可离去。

陪同陪同作为一种礼遇,一要按照“对等原则”(对外交往有两个原则,另一个是“国际惯例原则”),视外宾的职务、身份而定陪同人员。

二要,依据“谁迎送谁陪同”的要求,确定专人陪同外宾的全程活动,不应频繁调换陪同人员。

在陪同外宾活动时,应该注意乘车(轿车或出租车)时的规矩:即上车时要请外宾从后面的右车门上车,主人从后面的左车门上车。

这样一是外宾上下车方便(距离目的地最近),二是为了外宾安全。

如果外宾先上了车,并坐到了主人的位置上,可不必让外宾调换位置。

会见会见是外事礼仪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内容。

它是指有身份、有地位或上级领导(如市长)出面给来宾的一种礼遇。

安排会见,要注意三点事项:一是,要按照来访外宾的身份、地位和内容来确定由什么样的人出面会见,一定不要过多、过滥;不可“小题大做”,也不应“降格以求”。

二是,要事先确定好会见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

在时间上,一定要比外宾先到,做好事先的有关事宜。

当客人到达时,参加会见的人员要按身份或职务站立一排,一一同客人握手致意,表示欢迎。

在地点上,要讲究环境和气氛:会见场所要宽敞、明亮、整洁而有特色,桌子(或茶几)上应摆放鲜花,甚至可摆放国旗(对官方人员)。

在参加人员上,要遵循对等原则。

这里的对等指人员的身份、职务、专业的对等,也指外方与我方人数上的对等。

外宾6人以下的,我方参加人员对等,6人以上的,我方人员可少于对方。

外事接待礼仪

外事接待礼仪

外事接待礼仪外事接待礼仪之所以在目前逐步为大家所接受并积极学习,主要是因为大家意识到了她的重要性,外事接待礼仪有哪些?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外事接待礼仪之乘车✎1、外宾乘坐的车辆、应根据接待计划规定予以安排。

✎2、参加接待外宾的车辆,应事先进行安全检查试车,有重要外宾或因人数多组成车队时,要事先察看路线,并要有前导车和备用车。

✎3、我方陪同人员和外宾同车时,尽量把外宾让在自己的右侧,除外宾自己要求外,一般不宜让外宾坐在司机的并排。

✎4、大型车队行动时,团长车上的人员上齐后,前导车即可始缓行,以免主车等候过久。

行车时注意掌握速度,以防止后面的车辆掉队。

如外宾坐错了车,可于下次进行调整,当场不必急于纠正。

前导车与主宾车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5、接待单位的工作人员应在主人和外宾全部上车后,再行上车,注意不要漏掉主人和客人。

如我方人员因故未能赶上车,不要在车队后面呼喊追赶,可另安排车辆赶上。

✎6、参加接待外宾的车辆要在各项活动开始前十分钟到达指定地点,并要按顺序排好。

✎7、外宾准备乘车时,司机应将右侧车门打开,并用手示意,防止客人头部碰撞车篷。

待外宾坐好后再关车门,应注意防止夹了客人的手足。

✎8、餐后有驾驶任务的司机,禁止喝酒。

行车期间不得吸烟或与他人交谈。

外事接待礼仪之见面与谈话与外宾见面时,通常应先将我方人员介绍给外宾;会见的座位,一般是外宾坐右边,我方人员坐左边。

如事先不知女宾是否已婚,可称其为女士,年轻的可称小姐,不冒称夫人或太太。

见面介绍时,妇女通常不起立,仅点头致意即可。

当女主人介绍时,必须起立。

谈话前应先了解对方情况,并对谈话内容做必要的准备。

谈话要自然大方,热情诚恳,注意不要自吹自擂、强加于人。

谦虚要适当,称赞对方不宜过分。

注意内外有别,严守国家机密。

自己不清楚的事,或与自己身份不相称的事不要随意表态。

外宾提出的各种要求如无确实把握,不要允诺,但要及时研究,向上级反映;已经答应的事情应设法兑现。

外事接待中的注意事项与礼仪规范

外事接待中的注意事项与礼仪规范

外事接待中的礼仪规范
(1)迎客、送客时的规范
迎客时,要准时到达接客地点,不得延误,一般应提前30分钟到达。

与外宾握手时,一般主人先向客人伸手,身份低的不要主动向身份高的伸手,男同志不要主动向女宾伸手。

送客时,在外宾乘坐的汽车、火车开动时,送行人员应挥手致意。

在机场送客一般应在飞机起飞后方可离开,以应付临时变化情况。

在离开机场、车站时,应与同时送行的外国工作人员告别(如使馆人员),并让外国人员的车辆先走。

(2)宴会、聚会中的规范
宴请是国际交往中常见的外事礼仪活动。

当我方举行宴会时,参加人员应提前一刻钟到场。

在宴会上不要随便脱衣或解开衣服纽扣。

如确需宽衣时应先征得主人的同意。

在宴会上应尽可能普遍地与同桌外宾交谈,不要只和自己人谈话,冷落外宾。

用餐时,主人不得将自己用的筷子给外宾挟菜,对女外宾要照顾周到,敬酒时,对外宾敬酒要适可而止,自己不要饮酒过量。

用餐时,不要向桌子远处取食物或菜肴。

需要时,应请邻座客人代为传递。

喝汤要用汤匙,不要用嘴就着碗或盘子边沿喝。

吃菜或喝汤时,嘴里都不要发出太大的声音,汤和食物如太热,不要用嘴使劲吹,应待到稍凉时再用。

当主人或外宾祝酒或发表讲话时,应暂停进餐,也不要交谈。

不可中途退席,如果因事必须退席,应向本席主人告辞,并向本席客人点头示意,方可离去。

(3)衣着方面的规范
接待外宾时,服装要整洁,衣服上不应有污渍和绉痕。

夏天参加外事活动时,男人可穿短袖衫,但不能穿短裤和赤脚穿凉鞋。

雨天不要穿橡胶雨鞋和雨靴入场。

有关接待外宾的礼仪

有关接待外宾的礼仪

有关接待外宾的礼仪了解和践行接待礼仪,对于做好接待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接待外宾的礼仪,希望各位客官喜欢!接待外宾的礼仪1、邀请的方式外宾来访,通常要由东道国先发出邀请,这既是礼节,也是一项必要的手续。

邀请一般应以局面方式进行,被邀者在接到后,应及时给予答复,并据此办理有关的手续。

邀请函除表示欢迎之意外,也表明被邀请者的身份、访问的性质以及访问的日期和时间等内容。

有时,为了表示客气,也可请被邀者在他认为"方便的时候"来访,或将时间留待以后"另行商定".有些国家对邀请外国领导人来访,做出了某些规定。

例如,我国规定,应邀来访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访华天数一般以5天为限,最长不超过7天。

其抵京日期,应避开中方的节假日和星期天。

如因航班等原因实难避开,则抵京当日中方不安排正式活动。

关于接待外宾的费用,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是,来访者的国际旅费由来访者自己负担,在抵达东道国国境后的住宿交通等,由东道主招待。

告别宴会或答谢宴会的费用,由来访者自理。

但费用问题也可由双方通过协商决定。

例如,对某些外宾安排自费来访,东道主除付设宴招待的费用外,全部住宿交通费均由来访者自行负担。

还有的国家因财力所限,对来访代表团有人数限制,或在邀请时,即言明邀请的人数,超出部分的人员,费用自理。

据俄罗斯《消息报》1995年月日1月3日报道,外国总统访俄,俄方只负担12~15人的费用,俄总统出访,对方也是这么办。

随领导人来访的企业家、记者等的费用一般自理;专机机组人员的费用,除双方民航有互惠协定外,一般亦应自理。

接待外宾的礼仪2、接待事前准备为了搞好接待,在外宾抵达以前,就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搞清楚来访外宾或代表团的基本情况。

例如,来访外宾的总人数,是否包括主宾和其他人员的配偶,来访人员的职务、性别、礼宾次序等情况,这些均可请对方事先提供。

重要国宾来访,其随访人员中,有正式随行人员(或代表团团员)和工作人员之分,而正式随行人员中有的还是政府的高级官员。

外事礼仪礼节相关常识

外事礼仪礼节相关常识

外事礼仪礼节相关常识外事礼仪礼节是指在国际交往中,按照一定的规范和仪式进行的行为举止。

它是国家间友好交往和互信的基础,也是展示一个国家文化底蕴和形象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介绍外事礼仪礼节的核心内容,包括招待、交流、礼品赠送等方面,以增进读者对国际外交的了解。

一、招待礼仪在招待方面,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礼仪规范,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招待礼仪:1. 客人到达:作为主人,应该提前安排好接待事宜,包括接机、安排住宿等。

迎接客人时要热情洋溢,微笑并握手表示问候。

同时,提供干净整洁的住宿环境给客人。

2. 用餐礼仪:在用餐时,主人要注意客人的饮食习惯和禁忌,以避免尴尬情况的发生。

遵循餐桌礼仪,包括用餐姿势得体、不大声喧哗、不讲究份量等。

3. 礼仪用语:言辞要文雅、客气,避免使用不合适的话语或调侃他人。

对于各种不同场合,要用不同的礼仪用语,例如祝酒词、道别等。

二、交流礼仪在国际交往中,交流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交流礼仪的常识:1. 问候礼仪:遇到外宾时,可以使用握手、微笑等方式表示问候。

同时,要了解对方国家的问候习惯,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引起误解。

2. 语言交流:在与外宾交流时,要使用国际通用语言或对方母语进行沟通。

如果有语言障碍,可以找翻译或使用简单明了的手势和表情来进行交流。

3. 身体语言:姿势要端正得体,不要乱动、扭曲或嘴巴张大。

此外,要与对方保持适当的目光接触,表现出尊重和关注。

三、礼品赠送礼仪在外事礼节中,礼品的赠送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和友好行为。

以下是一些礼品赠送的常识:1. 选择合适的礼品:要根据对方的背景、文化和个人喜好选择礼品。

同时,要注重礼品的包装和质量,表达自己的心意。

2. 送礼的时机:要注意送礼的时间与场合,避免显得不合时宜。

一般情况下,在正式会晤或特定节日时赠送礼品更为合适。

3. 送礼的方式:礼品可以亲自送达,也可以通过邮寄等方式送出。

无论哪种方式,都要以谦逊和关怀的态度来表达。

结语外事礼仪礼节在国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事接待礼仪一、一般常识1、接待外宾要热情友好,不卑不亢,谦虚谨慎,落落大方。

2、参加一切外事活动,必须严守时间,不要迟到;因故不能出席时,要提前通知主办单位。

3、服装要整洁,衣袋里不可放过多的东西。

衣扣、裤扣、裤带要系好。

头发、胡须、鼻毛、指甲应加以修整。

4、室内活动,要脱帽。

有存衣处的地方,应将大衣、帽子、围巾、雨具等存放起来,不要带入活动室内。

5、接待外宾前,不要吃带刺激味的食品,如葱、蒜等。

6、陪同外宾走路、入座乘车一般应注意让外宾位于自己的右侧,以示尊重。

7、走路时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主陪人员不要走在后面,非主陪人员也不要抢前。

如有女宾应让女宾先行。

乘车、乘电梯时,要让女宾先上,但下车、下楼时,男士应先下。

8、坐、立姿势要端正,不要晃腿晃脚,在外宾面前,不要做修指甲、剔牙、抠鼻孔、掏耳朵、搓泥垢、搔痒、脱鞋撩裤腿、挽袖子、伸懒腰等动作。

9、路遇熟识的外宾,一般应主动打招呼,对外宾不要指手划脚进行议论。

见有人失足跌倒等情况,应迅速趋前扶助,切勿在旁讥笑。

如碰了外宾或踩了外宾的脚应表示歉意。

10、在公共场所应保持清洁,不要随地吐痰、擤鼻涕;吐痰、擤鼻涕时,应该用手帕掩住口鼻,用过手帕不要打开来看。

打喷嚏、呵欠时应用手帕掩口鼻面向一旁,避免影响身旁的外宾。

11、在外宾面前不要争吵或争论。

在宾馆内不要大声交谈、呼喊或者慌张奔跑。

夜晚走路脚要放轻,开关门不要用力过重。

12、如遇意外情况,不可惊慌呼喊,应保持镇静,服从统一指挥。

13、不要私自与外宾收授礼品,更不要暗示外宾送礼。

14、与外宾合影时,应事先做好准备和组织工作,不要让客人站等时间太长。

一般要注意排好秩序,不要抢镜头。

二、陪同1、陪同人员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工作,要熟悉本部门情况和有关方针政策,熟悉省、市概况,熟悉参观单位的主要情况和特点。

2、陪同人员应自始至终注意了解外宾的思想状况,把接待工作的全过程作为调查研究的过程,通过外宾的谈话、提问、要求、情绪等,掌握外宾的思想脉搏,同时,也可以有目的地向外宾提一些问题,了解对方情况,有针对性地多做工作和积累资料。

3、外宾到参观单位后,接待工作以参观单位为主,陪同人员应注意掌握情况,配合参观单位做好工作。

对于参观单位在对外宣传中的不足之处或不妥之处,可视情况在当时或事后相机补充或纠正。

4、地方陪同人员应同全程陪同密切配合,及时交流情况,研究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三、翻译1、为保证外事活动顺利进行,各单位应选派称职翻译人员。

2、翻译在工作中要忠实原意、原文、不得任意增减或更改,话谈内容没有听懂时,一定要问清楚后再译。

如发现我方人员讲话内容有明显错误或不妥可提醒主谈人更正或补充。

如情况不许可,可不按愿意翻译,但事后应立即报告。

3、口译声音要适度,以在座人员都能听清为宜,不要过高或过低。

在人数较多的社交场所进行一般性交谈时,要适当压低声音,不要干扰他人交谈。

4、在外事活动中,翻译人员要跟随接待单位主要接待人员一起活动,及时翻译,不能独自活动,更不要喧宾夺主四、迎送与会见1、正部级或相当于正部级和重要的经济团组来访,接待部门应有一位领导人迎送;副部级或相当于副部级和其他重要团组来访接待部门应有一位领导人或处级干部迎送;一般团组来访接待部门应有一位处级干部或工作人员迎送。

2、接待重要外宾应组织迎宾客人员提前20分钟到达机场或车站预定地点(如有省级领导人出面应备休息室)。

待客人下飞机或火车时,及时组织迎宾人员前往迎宾,握手问候并介绍认识,尽快引导宾主按预先安排乘车,同时向客人或全陪索要行李卡,当面点清交行李员领取行李,如安排献花,应组织儿童在主迎人同主宾握手后及时献上。

如安排主人陪车,应有意识地让主宾坐在陪车人右手一侧,翻译坐在前排。

3、会见。

会见人、时间、地点确定后,尽早通知双方参加会见人员、有关工作人员和记者。

会见厅应提前做好准备,必要时工作人应提前检查落实。

我方参加会见的人员应提前一定时间抵达会见厅。

陪同人员应陪同客人准时到达会见地点。

会见时,我方参加会见的领导人按身份高低顺序在会见厅内迎接客人,一一握手问候,如系初次见面,地方主陪或礼宾人员应将我方参加会见的领导人一一介绍给客人。

遇有客人较多,坐定后可再次介绍给全体客人,必要时也请客人作一一介绍。

宾主握手后,及时引导双方人员按礼宾顺序就坐。

主翻通常坐主要会见人背后。

会见前后安排合影,礼宾工作人员应尽快引导双方参加会见的人员按礼宾顺序和要求站好,以便合影。

会见结束后,我方会见人应将客人送到会见厅门口,一一握手告别。

如会见后紧接宴会,宾主双方同步进入宴会厅。

五、见面、谈话1、与外宾见面时,通常应先将我方人员介绍给外宾;会见的座位,一般是外宾坐右边,我方人员坐左边。

2、如事先不知女宾是否已婚,可称其为女士,年轻的可称小姐,不冒称夫人或太太。

3、见面介绍时,妇女通常不起立,仅点头致意即可。

当女主人介绍时,必须起立。

4、谈话前应先了解对方情况,并对谈话内容做必要的准备。

5、谈话要自然大方,热情诚恳,注意不要自吹自擂、强加于人。

谦虚要适当,称赞对方不宜过分。

6、注意内外有别,严守国家机密。

自己不清楚的事,或与自己身份不相称的事不要随意表态。

外宾提出的各种要求如无确实把握,不要允诺,但要及时研究,向上级反映;已经答应的事情应设法兑现。

7、谈话内容应根据接待工作的需要确定,一般说,要谈彼此都有举的事情,不谈双方不愉快的事情(对外谈判和交步在此例)。

8、不要随便打听外宾的私事,特别是年龄、收入、衣饰质量和价格,婚姻情况等,对服装奇异、相貌特殊的外宾不可指点议论不要以某人的生理特点为话题,更不要给外宾起绰号。

9、谈话不要总是自己讲,或只是我方人员相互交谈,要给外宾充分说话的机会。

外宾说话时,不要轻易打断,但我也应相机主动谈话,不可只是外宾讲,而我一声不吭。

10、外宾谈话时要注意倾听,不可闭目养神或作看表等动作。

11、同外宾交谈时,如果没有听清楚,可以再一遍。

如发觉外宾对我方谈话有未领会的神情,应通过译员解释清楚。

12、外宾之间交谈时,不要随意插话或趋前旁听,如必须和外宾说话,应打招呼。

13、吸烟要克制,在规定不准吸烟的公共场所,不要吸烟,在女宾旁吸烟要先征得同意,向外宾敬烟时,应拿烟盒,让外宾自取,不能捏着香烟过滤咀递给外宾,更不要乱扔。

14、对外宾的反常言行,要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如系我方问题,应向对方表示歉意,并及时纠正;如系对方误解,我应加以说明;如属政治观点分歧,则应多做工作,求同存异;如对方蓄意挑衅,应据理驳斥,严正表明立场,但不予纠缠,事后要立即上报。

六、宴请1、各单位安排人员参加宴请活动时,应从对外工作需要出发,切勿为照顾内部关系而派无关人员参加;参加活动人员不得将司机、子女、朋友、同事、同学等未被邀请人员带入宴请活动场所;身体不好或者有病的同志不要出席。

2、服装应整洁大方。

男同志最好着西服,着西服时须系领带,夏季可穿硬领短袖衬衫系领带或质地较好的短袖敞领衫;女同志应按季节与活动性质的不同,可穿西装、民族服装、中式上衣配长裙或长裤、旗袍或连衣裙等,夏季也可穿长、短袖衫配裙子(长裙或过膝裙)或长裤。

参加正式外事活动,不能穿茄克衫、牛仔裤、超短裙、旅游鞋、布鞋、长筒靴。

3、见面时,应握手问好。

如系节日宴请,要致节日祝贺。

离开时,要握手告别并致谢,不要人多排长队而不辞而别。

握手时不要戴手套,不要侧目他视;握手后,不要当对方的面擦手。

4、仪表要端庄,举止要文明,姿势要端正。

站时不要东倚跷靠;坐时不要跷二郎腿、晃腿;交谈时不能用手或刀叉匙筷子指着对方。

5、进餐时要细嚼慢咽;喝汤时不要呼噜出声;饮酒量不得超过本人酒量三分之一。

可以敬酒,但不要劝酒,绝对禁止酗酒。

6、参加自助餐招待会,应在正式开始后方能取食物。

取食时文明、谦让,不能争先恐后,抢吃抢喝,不要将汤水、渣沫溅到他人身上。

每次取食不要太多、如不够吃,可取第二次。

7、参加招待会、酒会时,要多同外国人接触,不要仅限于和中国人在一起交谈,更不能几个人将餐桌团团围住,一味吃喝、抽烟、贻笑于外人。

8、在活动过程中,对招待食品的数量和质量不要议论或流露不满;离开时,严禁带走香烟等剩余物品。

9、参加活动前,严禁吃葱、蒜等浓烈气味的食物。

10、尊重有关国家的宗教、风俗习惯。

11、严禁随地吐痰、抛烟蒂及火柴梗、扣烟灰、扔牙签。

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把嘴捂住,剔牙时要注意捂嘴。

要注意外事宴请活动场所能否吸烟,如未放烟灰缸,表示不能吸烟。

12、请帖要妥善保管,不得丢失和转让。

13、如遇重要或异常情况,应向组织汇报,并告我方主管部门。

附:宴会座次安排参考图七、参观1、外宾的活动日程,庆根据接待方针、外宾的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安排。

活动日程方案应先同全程陪同的同志交换意见,然后再同外宾商谈。

对外宾提出的合理要求,只要条件允许,应尽可能予以满足,如不能满足,应向外宾做好解释。

2、日程确定后,应通知参观单位和有关部门,加以落实。

如无特殊情况不要随意改变。

接待单位应尊重参观单位的意见,如日程必须变动时,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

3、参观单位的宣传工作,要有针对性,要讲究方式和效果。

介绍情况和回答问题,要谦虚谨慎,留有余地,口径一致,内外有别,注意保密,不说假话,不讲过头话。

4、接待工作人员应将了解到的外宾情况、特点、要求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时通知参观单位,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

5、游览市容和游览路线应事先确定,必要时事先检查。

在游览过程中,可结合沿途情况,介绍城市历史、经济建设成就,或根据外宾提出的问题相机进行宣传。

6、外宾在参观访问中,要求拍摄电影或录音时,凡我主动安排的参观项目,原则上应予同意。

不准拍照的地方或因特殊情况不宜拍电影或录音时,应设置不准拍照的标志或事先向外宾说明,以免引起误会。

7、接待外宾要注意保密,介绍情况要在接待人员中统一口径。

应保密的内容不要对外宾介绍。

对外宾、专家或实习生等向我提出索要保密技术资料或产品样品时,要请示主管部门处理,不要随意许诺。

8、参观单位不要自行悬挂对外表态的标语口号、外国国旗及领导人像。

接待环境要按外事部门统一要求安排,没有要求的,就不要做特殊布置。

9、外宾人数多时,可分组参观,便于解说介绍,必要时可在几个参观单位之间,或一个单位的几个参观项目之间交叉参观,避免拥护。

参观进程中,陪同和解说人员要同翻译密切配合,分别照顾外宾。

10、参观单位最好能备有中外文介绍材料供外宾索取。

需要广为介绍和推销的产品,应有图文并茂的介绍资料,任外宾自取。

这样可以缩短一般口头介绍时间,给客人更多了解情况的机会。

八、会谈、签字仪式1、会谈(谈判)。

会谈系接待中的主要活动内容,应提前做好充分准备,组织好参谈人员,明确主谈人,备齐会谈资料、文具、布置会谈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