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1996-1979有关闽语论文

合集下载

闽南话论文

闽南话论文

学年论文题目:闽南話姓名:林永钜所在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专业班级: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4班学号:1013111034 指导教师:王建設日期:2012年05月16日闽南話摘要:阐述闽南話的起源。

关键词:闽南話福建。

闽南話是屬於漢族中七大方言之一。

在台湾亦称为台湾话、台语、河洛语等,另外也有福建话的称呼,属于汉语闽语的一种,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闽语。

其中的泉州話是闽南方言中的一個次方言,歷史上曾經是闽南話的代表。

一、闽南話的起源闽南话是什么语言呢?有人说是“福佬话”也有人说是“貉獠话”远在1500年以前,甚至更早,黄河、洛水一带的中原汉民族为了躲避战乱,辗转到河南光州,汉民族的文化也就这样由其子孙带到此处,此后再迁至闽南,最后跨越海峡,到了台湾。

闽南、台湾等地传承此一文化的语言,正是我们现在习称的“闽南话”,在祖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闽南话所蕴含的意义在于我们的先祖在大迁徙中避开了中原民族融合所造成的语言改革,完整地保留了两汉时代的古汉音,也就是中原标准音,如今让我们受用不尽的闽南话经典不是别的,下是《三字经》、《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以及唐诗等民族智能的结晶,其中的《论语》,蕴含着极丰富的人生哲理。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用来翻译佛经的语言,正是唐初年“切韵”系统的中原汉语,而闽南话所用的“河洛话文音”正是唐朝中原汉语的“母语”。

后来佛经由日本留学生用片假名记音传到日本而没用至今,今天日本人诵读佛经,呤唱诗词时,与闽南人用闽南话汉音诵读佛经,呤唱诗词在发音上几乎是一样的,这足以说明为什么许多佛经中音译或意译使用普通话无法了解其意旨,而用闽南话却好理解;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法师常常感叹,闽南话汉音之失传对诵读佛经的人是极大的损失。

令人自豪的是,如今的闽南话已经成为地球60种主要语言的代表之一,它还被录制在美国1997年发射的“放行者”号宇宙飞船的镀金唱片上,到广漠无垠的星河中寻觅知音了。

方言(福州话)选修结业论文

方言(福州话)选修结业论文

方言选修课结业论文——福州话经过一学期的对福州方言的学习,我对福州话的表达更加准确,对福州本地文化也有了更多地了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相互往来与交流也日益频繁,作为人类交际与信息传递最重要的工具——语言,也逐渐突显其重要性。

普通话是当之无愧的全民语言,不管在城镇还是乡村,山区或者平原,越来越多的民众选择学习普通话,并习惯在日常用普通话交流,普通话的地位日益提高,与此同时,方言却渐渐被人遗忘。

在沿海的诸多城市,就比如我们所在的福州地区,由于大量外来人口移入,现象尤为突出,并且越年轻一代越为明显,从不会说,到听不懂。

方言正正是一个人的母语,更能充分地表达一个人的思想感情,方言同样蕴含着地方文化与特色,也是我们作为地方人的一种象征,对于学习而言,这也算是一门语言课程。

因此,作为福州人,作为生长在福州这片温润土地上的我们,更应该主张维护福州话的生存,甚至维护福州话的纯洁性。

福州方言是汉语的八大方言之一,在唐末五代期间就已定型,在福建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福州方言是闽江下游的旧福州府"十邑"的共通语,整个闽东地区划代表性方言。

福州方言是多来源的。

其底层应当是古闽越族的语言。

魏、晋之前的早期移民带来古吴语和古楚语,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也明显地留存于福州话中,近代普通话中的新词更是大量地进入福州话,甚至外国语如日语、英语等也都进入福州话,共同构成这一方言。

近300年来,福州话无论是在语音的声韵母、音变规律、字音的变读方面,还是在词汇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但这种变化又是极其缓慢的。

正因为如此,福州话具有自己的特色。

从音类来说,古时同一个音类的字在福州话中常有多种读法,这些不同读法往往反映不同时代的语音特点。

从字音来说,一个字有几种读法现象在福州方言中是常见的,其中有的属于文白读,有的是因为在不同时代构词分别读为不同层次的音,有的是为区别字义而变读。

从语言结构来说,由于语音系统自身条件及词汇语法的制约,福州话的语音包含着一系列的语流音变,包括变声、变韵、变调、轻声等。

方言学论文

方言学论文

关于福州方言的声母系统相关问题摘要:福州方言是汉语的一种方言,也是闽方言的重要一支。

作为“闽都”的福州历来是福建的政治文化中心和闽东北地区的商业经济贸易中心。

因此,福州话在闽东方言区中一直都很具代表性,本文将从福州方言的声韵调系统的研究状况来进行概述。

关键字:福州;方言;声母;声母音变正文福州方言在福建省内具有广泛影响,通行范围仅次于闽南方言。

除闽东地区外闽中、闽北还有不少人说福州话。

福州方言的基础应该是古闽越族的语言,此外古吴语、古楚语、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也明显地留存于福州话中。

近300 年来,福州话无论是在语音的声韵母、音变规律、字音的变读方面,还是在词汇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单字音声母根据以往发表的资料循《戚林八音》的传统福州话属于闽语十五声系统,连同零声母共有十五个声母分别为(一)n、l的分和传统来讲福州话声母系统应该有十五个声母,但是现在在福州市区及闽侯、长乐、连江三个郊县绝大多数人已不辨n、l,大多数人只有“n”没有“l”。

因此现在研究者有两种处理方法,或照顾传统,仍分立两个声母,再附上对现状的文字说明,或立足于共时平面,合并为一个声母,再附上对其历史来源的文字说明。

声母[n l]在(戚林八音》中分别属于日母和柳母。

现在大多数人不分,[n l]无辨字作用,依今福州大多数人的读音,凡是标注[n]声母的音节都可读作[l]声母,反之也成立,文中不再说明。

[n l]在鼻音韵尾后面一定都是n],[1]词典正文直接注[n]。

声母[h]是一个喉清擦音,发音部位略前,但不到舌根清擦音[x]。

[Ø]表示没有声母,没有声母在计算上也应该看作一个声母,叫做零声母。

连读时第一个字的声母一律不变,后字声母变化。

连读音变中出现两个新的声母〔ȠƷ〕〔Ʒ〕(二)其他声母的发音特征1、舌尖前音声母[ʦ-][ʦʰ-][s-]与齐齿和撮口呼的韵母相拼时发生颚化,但是颚化的程度因人而异。

鄂化程度高的实际上已接近舌面前音,但也有人仍然为舌尖音。

变异中的闽方言

变异中的闽方言

变异中的闽方言闽方言一直被视为古汉语的“活化石”,闽方言的保守似乎已成为人们一致的印象。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语言趋同的大趋势下,地域间隔被打破,有的方言逐渐萎缩,甚至出现濒危局面。

而作为东南方言中重要的、富于特色的方言之一——闽方言,也随着语言生态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异,与人们一贯的保守印象相背离。

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语音的变异和新的音位产生从声母看,闽方言的共同特征之一是声母的“十五音系统”,可以说是汉语方言中声母数量最少的方言。

其存古性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在声母上,与普通话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没有f和卷舌声母。

而现代闽方言在声母系统中出现了f。

从新派发音看,f的来源有的对应于普通话的声母h,有的来源则可能是其他擦音声母。

例如,闽东一带(如福清)新派就出现将原本闽方言声母s读成f的现象。

此外,闽方言原来是尖团划然有别的,即中古精组和见系字在细音并不会出现类似普通话的j、q、x的混同。

但部分地区新派发音出现了细音前的混同,如一些新派“修”读音与“休”同。

在韵母方面,闽方言韵母一般比较多,闽南话达80多个。

除了有主元音音值差别之外,鼻音韵尾和塞音韵尾使得韵母数量比较庞大。

新派语音出现了韵尾不同程度的合并,使原本有区别的几套韵母出现合流现象,韵母数量也随之减少。

除此之外,元音的语音特征也发生剧烈变化。

原先以元音开口度大小、圆展与否、高低前后不同作为区别特征的韵母,出现了大量合并的现象。

例如,闽东方言韵母的特征之一是圆唇前元音韵母居多,而现代新派出现央化趋势,元音高低区别也随之消失。

复合元音与单元音的对立消失,如,ei和e合并为一个元音。

闽方言的声调通常为7至8个。

相对而言,闽东和闽南新派声调数量变化不大,但闽北的声调出现归并现象,原本调值相近的几个声调,新派口中部分已失去辨义功能。

从语音结构看,随着声韵调的变化,音节组合也发生很大的改变,总体来说是向减少的方向发展。

此外,声母中原本存古的特征在部分字音中有所减少。

浅谈闽南方言与闽南文化

浅谈闽南方言与闽南文化

浅谈闽南方言文化据记载,大约1500年以前(甚至可能比记载的时间更早),黄河、洛水一带的华夏民族为了躲避战乱,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等地辗转到福建,此后再迁至闽南,因为很完整地保留了唐、魏及五代十国等时代的古代中原河洛音,故称河洛语。

闽南语又可称为“福佬话”,闽南方言的早期代表是泉州话,但随着现在厦门经济和影响力的提升,已经让位给厦门话。

但不得不说的是,泉州话的影响力仍然很大,闽南早期梨园戏仍是以泉州话为标准音。

不懂闽南语和闽南文化的外地人以及国外朋友可能会疑惑台湾话和闽南话是不是一样呢,毕竟听起来会有不同。

这里主要的区别是音调的变化。

台湾话发源于福建省闽南地区的闽南方言。

但是,台湾经过西班牙、荷兰、日本的殖民统治,在本来的方言基础上会增加很多外来语,以此跟原来的闽南话就会有差异。

比如,香港人讲的粤语与广东人说的粤语,听起来就感觉会有明显差别。

粤语有自己特别的“粤语歌”。

闽南语也有自己擅长的“闽南语歌”。

虽然大部分闽南语歌大众可能并不熟悉。

但家喻户晓、众所周知的《爱拼才会赢》,想必大众一定会很熟悉。

这首1988年叶启田用闽南语所唱,1988年,正逢台湾经济低迷,台湾许多人因为面临失业的危机而倍感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这首歌的歌词极具时代特色,它鼓励人们,无论遇到多么大的挫折,都要勇敢前行的乐观态度。

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已经成为20世纪台湾闽南语流行歌曲的经典之作。

此歌曲词曲结合的特色,歌曲音乐旋律及结构的特点,以及歌曲的思想、精神内涵,认为其不仅代表了台湾闽南语歌曲柔媚、亲切的风格特色,而且传播和弘扬了中华民族闽南文化和民族精神,突出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在台湾闽南语歌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首短小、典型而优秀的中国民族音乐结构思维的闽南语励志歌曲代表作。

闽南方言的使用范围之广泛是大众为之惊讶的。

从地理范围来看,闽南文化以福建的厦门、泉州、漳州三市和台湾省为核心区,包括广东、海南的一些区域,以及浙江、广西、江西、江苏等省区的一些分散的讲闽南方言的县、镇、村,此外,香港、澳门也有近200万人使用闽南方言,在某种意义上也属于闽南文化区域。

闽南语文章

闽南语文章

闽南语文章咱闽南这地方,山青水秀,人杰地灵。

自古以来,闽南人就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创造出灿烂的闽南文化。

闽南语,作为这片土地上的独特语言,承载着闽南人的历史、文化和情感,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语,又称福佬话、河洛话,源于中原古汉语,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演变,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语言体系。

在闽南地区,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闽南语都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

说起闽南语,就不得不提闽南语歌曲。

闽南语歌曲以其独特的韵律和深情的歌词,深深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那些经典的闽南语歌曲,如《爱拼才会赢》、《酒干倘卖无》等,不仅传唱于闽南地区,更在海内外华人中广为流传。

每当听到这些熟悉的旋律,总会让人心中涌起一股浓浓的思乡之情。

除了歌曲之外,闽南语还广泛应用于戏剧、电影、电视等领域。

闽南语戏剧如歌仔戏、高甲戏等,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和贴近生活的故事情节,深受观众喜爱。

在闽南地区,每逢节日或庆典,总能看到人们围坐在戏台前,津津有味地欣赏着精彩的闽南语戏剧表演。

这些戏剧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传承了闽南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

闽南语还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它有着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表达方式,能够生动地描绘出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和情感。

在闽南人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家长里短,都可以用闽南语来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种语言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准确地传达出说话者的情感和意图,让人感受到一种亲切和温暖。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普通话的普及,闽南语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许多年轻人因为学习和工作的需要,逐渐疏远了闽南语,甚至有些人已经不会说闽南语了。

这种现象让人深感惋惜,因为闽南语不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纽带。

为了保护和传承闽南语,许多有识之士开始积极行动起来。

他们组织各种闽南语学习活动,推动闽南语在媒体和教育领域的使用,甚至创作了许多以闽南语为主题的文艺作品。

这些努力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和关注闽南语,为闽南语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梦韵闽南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梦韵闽南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梦韵闽南梦韵闽南闽南是一个自古以来就有丰富文化传统的地方。

这里的土地孕育了一种独特的方言——闽南方言,这个方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正是这种方言赋予了闽南人独特的精神特质和魅力。

我曾经有一次机会亲身体验了一下这种闽南方言的魅力,让我深深着迷。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和父母来到了闽南的一个小村庄。

这里的风景如诗如画,让人心旷神怡。

我们来到了当地一个闽南方言表演的场所,只见场内人头攒动,喧声四起。

音乐响起,舞台上出现了一位老人,他身着传统的闽南传统服饰,一头白发飘逸,颇具风采。

开始表演了。

他的表演是一种叫做“耍猴”的闽南方言艺术形式。

通过各种形式的表演,使人们感受到了闽南方言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随着音乐的节奏,老人开始用闽南方言唱起了歌曲。

这首歌曲的歌词凄美动人,让人听了不禁掉下了眼泪。

和普通话相比,闽南方言的语调更加抑扬顿挫,更富有韵律感。

听着老人的歌声,我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感受到了闽南方言的独特情感表达能力。

随后,老人又开始讲起了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闽南一位古代英雄的传奇故事。

老人用生动有趣的表演方式,将故事内容展现出来。

虽然我并不完全理解他所说的每一个词语,但是通过他的表情和动作,我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角色的变化。

这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让我更加喜欢闽南方言,也更加向往闽南的文化。

在闽南方言的艺术表演之后,我和家人在当地的一家小吃店里享受了一顿地道的闽南美食。

这些闽南小吃的味道浓郁而独特,让人留连忘返。

在吃的过程中,我发现当地人之间说话的频率特别高,他们用那独特的方言交流着。

有的人正在讨论着当地的一些情况,有的人正在交流一些琐碎的日常事务。

我默默地听着他们的交流,仿佛听见了一首首清雅的诗,这些诗词不藏山露水,不落坛经楼阁,而是来自闽南方言之美。

回到家后,我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学习了一些闽南方言的基本词汇和句子。

虽然在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困难,但是我充满了热情和动力。

闽南语研究小论文

闽南语研究小论文

泉州闽南语与古文言渊源浅谈初语1201 4号炉小云闽南语属于汉语闽语的一种.语言学的分类上,是一种汉语方言。

大陆地区主要分布:台湾,粤东部分地区,福建绝大部分部分地区等。

众所周知,泉州是我国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我国著名的侨乡的汉族同胞的祖籍地。

形成闽南语与古文言联系密切的大致原因是北方汉人大规模入闽带来中原河洛文化所以泉州人民日常生活中原汁原味的闽南语则能显而易见与古文言极有渊源。

本文将以一些典型泉州闽南语为探讨的切入点,研究其与古文言切不断的联系。

希望对于闽南语文化的初步了解和对于闽南语的保护和传承有一定促进作用。

一种语言代表一种文化及思想模式,每一种语言皆负载文化价值的无声架构,在无形中影响人们的自我意识,认同人与人的关系。

不了解彼此的语言便丧失了相互理解的机会,也失去了了解异种文化的机会。

一、闽南语称呼与古文渊源1、吾(读作wa)=我,汝(读作li)=你,伊(读作yi)=他/她;这三个常用人身代词只是最普通的称呼代词,已经可以发现与古文言的人身称呼代词如出一辙。

2、更多称呼:兄=哥,姊=姐,妗=舅妈;这是几个较有代表性的亲戚称呼我从大家耳熟能详的《花木兰》里摘句比较“啊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啊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在现代日常生活中,“哥”与“姐”才是大家日常的称呼,而《聊斋志异公孙九娘》中“儿少受舅妗抚育,尚无寸报。

”“舅妗”就是舅母,舅父妻子。

闽南语依然在沿袭此叫法。

3、翁妇(读作ang bbo)=夫妻。

在《古乐府陌上桑》“使君自有妇,罗敷有夫。

”和《太平广记》卷483《獠妇》“称为产翁。

”都有关于夫妻的叫法的记载现在绝大部分人早已不甚了解更何况使用呢?闽南语却依旧以此叫法表示夫妻。

4、姨丈=姨父,“丈”是古时对长辈男子的尊称,丈人=岳父,大姑=婆婆,古语中“姑”有“婆婆”的意思,今日“姑”读成“家”也是闽南语沿用古读音。

生=老师,如“张生”=“张老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福州方言词典》引论冯爱珍 199603
2.粤西闽语语音特点及内部差异林伦伦199601
3.建阳方言否定词探源罗杰瑞199601
4福州方言的方位词郑懿德199602
5 浙南闽语的语音特点温端政199603
6闽南方言常用指示词考释张惠英199403
7福建南平方言同音字汇苏华199401
9闽南方言的“屣”字
10连城(新泉)方言的疑问代词项梦冰199302
11漳州方言同音字汇马重奇199303
12福州方言的入声冯爱珍199303
13漳州方言词汇(三)
14连城(新泉)方言的指示代词项梦冰199204
15漳州方言词汇(二)
16漳州方言词汇(一)
17连城(新泉)方言的人称代词项梦冰199203
18厦门方言同音字汇】周长楫199102
19江山方言中类似闽语的成分罗杰瑞199004
20福清方言韵母与《广韵》韵母的比较冯爱珍199004 21福清方言声母与《广韵》声母比较冯爱珍199003 22闽南方言的“相”和“厮”李如龙1989
23福州方言的“囝”字梁玉璋1989
24客家方言声调的特点续论黄雪贞;1989
25连城(新泉)话相当于北京话“的”字的语法成分项梦冰1989
26闽语的分布和人口
27客家方言声调的特点黄雪贞;1988
28福建省福清方言的语音系统黄雪贞1988
29福州方言形容词重叠式郑懿德198804
30闽北方言“第九调”的性质平田昌司198801
31福建永春方言词汇(二) 林连通198801
32福建永春方言词汇(一) 林连通198704
33福建省顺昌县境内方言的分布冯爱珍198703
34客家话的分布与内部异同
35邵武方言的归属罗杰瑞;张惠英;198702
36福建省顺昌(城关)方言的连读变调冯爱珍198602
37福州方言的“有”字句郑懿德198504
38闽语的分区(稿)
39福建永定(下洋)方言语音构造的特点冯爱珍198503
40浦城方言的南北区分
41闽语的特征
42福建省龙岩市境内闽南话与客家话的分界
43福州方言连读音变与语义分别梁玉璋198303
44漳平(永福)方言的连读变调
45闽语里的古方言字 JERRY NORMAN;198303
46永定(下洋)方言词汇(二)冯爱珍 198303
47厦门方言的“熊”字李熙泰;198201
48福州方言的“切脚词”梁玉璋198201
49厦门方言的一种构词法李熙泰;198104
50闽语人字的本字
51闽语词汇的时代层次(英文) JERRY NORMAN;197904 52闽语里的“治”字(英文) JERRY NORMAN;197903
中国语文
53闽北方言弱化声母痛苦和第九调199406
54吴棫韵补和宋代闽北建瓯方音199505
55建瓯话中的衍音现象199403
56建瓯话的声调199002
57福建建瓯方言的古语词举隅198606
58闽北方言的第三套清塞和清塞擦音1986.
59闽西北来母字读s的研究198304
60邵武方言的入声198302
61从邵武方言几个语言特点性质看其归属《语言研究199601》
62洋口话语音系统梁玉璋《龙岩师专》19860702
63从闽方言看切韵一二等韵的分合《语言研究》19891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