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高速压力机发展现状概况
国外近十几年液压机及大型锻件生产发展概况

国外近十几年液压机及大型锻件生产发展概况国外近十几年液压机及大型锻件生产发展概况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向是,新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和国际化的步伐加快,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发达国家不仅在产品上,还在资本和技术上寻求向外扩张。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是表明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我国的大型锻件生产也将推向国际化,大锻件生产的技术含量很高,要参与国际竞争,实质就是质量,品种,成本和投资深化的竞争,也就是先进生产技术的竟争。
了解国外大型锻件生产发展水平,行业生产技术发展状况,才能探讨加速我国大型锻件生产的技术改造,在提高自给率的同时开发国际市场,这是当前十分重要的问题。
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由于发达国家重工业生产不景气,成套设备市场处于饱和状态,造成大型锻件市场紧缩,竞争激烈,再加上油价上涨,劳动力不足,严格执行环保法规,这些辣手问题困扰着大型锻件的生产发展。
另一个难题是随着大型机械产品和重大成套设备技术不断发展,对大型锻件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适应市场的高要求,再加上近十几年出现不少新钢种,冶金技术和锻压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世界性大型锻件生产行业的大改组,大投资和生产技术的大提高,以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要求。
在20世纪60〜70年代,国外生产大型自由锻件的国家通过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结构调整,关闭和新建一批液压机,重新进行分工,经过几年逐步走向合理。
如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关闭10多家大型铸锻件生产厂,关闭,拆除10多台60MN以上自由锻水压机,其中美国有60MN,120MN,140MN,英国有2台60MN,90MN和德国有2台60MN,80MN意大利,120MN等。
(一)近十几年大型锻件生产技术的发展特点锻造用钢锭质量直接决定锻件毛坯的质量,而锻件产量与锻压设备性能和辅助设备配置有关,为此,国外大型锻件生产企业主要抓冶炼质量及水压机性能和辅肋设备的配置。
国内外液压机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液压机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液压机技术是目前工业自动化中最关键的技术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外液压动力
传动技术普遍采用的技术。
本文就液压机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液压机本身的原理并不复杂,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却有
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场景。
从市场上来看,目前国内外液压机技术上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不仅有着大量的型号可供用户选择,也有着标准化的安装和安全险的使用方法。
摆脱传统的液压机安装过程,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的时间成本及成本。
其次,液压机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电控的,即在供油系统、供电系统甚至控制和
监控系统上大量采用了电子元件和电机,大大提高了液压机的整体技术水平。
例如在近几年看到的液压操控技术。
它可以使企业在更高的效率上实现目标性能和质量,更 timeout 快更精准,甚至可以实现半自动化操作,在控制方面有着更大的优势。
最后,当今液压机技术的发展也不局限于机械结构本身,在标准化的过程中也
大大提升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在关键零部件上采用可靠的零件,可以有效的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和使用成本。
受益于电控技术的发展,液压机也开始采用新型智能化控制系统,使得企业缩短了安全控制的周期,使得液压机技术发展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综上所述,当今液压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发达,从标准化、安全性、可靠性、
以及智能化控制系统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为行业的腾飞注入新的动力。
浅析国内外工程起重机械行业的现状及发展(最新版)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浅析国内外工程起重机械行业的现状及发展(最新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浅析国内外工程起重机械行业的现状及发展(最新版)一、国际现状欧洲作为工程起重机的发源地,也是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代表轮式起重机的最高水平,最负盛名的生产企业有利勃海尔、德马克,同时还有森内博根、德国格鲁夫、多田野·法恩、波塔恩、奥米格、里格、PPM等著名企业,该地区主要现状为:主要生产全地面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紧凑型轮胎起重机,也生产少量汽车起重机。
其中全路面起重机、履带起重机以中大吨位为主;紧凑型轮胎起重机则以小吨位为主;汽车起重机一般为通用底盘组装全地面上车,即以改装为主。
其产品技术先进、性能高、可靠性高,产品遍布全球。
美国工程起重机相对落后于欧洲水平。
近年来,通过收购和合并的手段,先是格鲁夫收购了欧洲老牌起重机企业克虏伯公司,然后特雷克斯收购了德国德马克;随后,马尼托瓦克兼并了包括美国格鲁夫公司在内的国内大部分工程起重机企业,使美国工程起重机行业得以蓬勃发展。
目前该地区主要生产轮胎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全路面起重机和汽车起重机。
主要生产企业为马尼托瓦克,特点是技术较先进、性能较高、可靠性能高,其中汽车底盘技术和全路面技术领先于欧洲,产品主要销往美州地区和亚太地区。
日本作为二战后崛起的经济强国,轮式起重机开发生产虽然起步较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但发展很快,很受亚太市场的欢迎;同时,日本通过收购的手段来更新技术,加快发展速度,如日本多田野收购德国法恩底盘公司来发展其全路面技术。
国内外液压机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解读

国内外液压机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日期: 2010-5-4 22:16:56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作者: 佚名
摘要本文首先概述液压机应用场合 ,工作原理 ,分类及特点 ,然后对国内外液压机的技术现状进行了综述 ,最后对液压机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一概述
液压机是制品成型生产中应用最广的设备之一.自19世纪问世以来发展很快 ,已成为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由于液压机在工作中的广泛适应性,使其在国民经济各部门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如板材成型管、线、型材挤压粉末冶金、塑料及橡胶制品成型胶合板压制打包人造金刚石耐火砖压制和炭极压制成型轮轴压装校直等等.各种类型液压机的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各种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液压技术等的发展和普及应用,液压机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摘要:本文对我国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对产业区域分布情况和代表性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关键词:数控机床产业发展特点分析1、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发展优势分析1.1 中国已成为世界机床第一大产销国近年来我国每年推出高端数控机床新品种数百个,数控机年产量平均递增高达30%左右。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复合机床等高档机床已经逐步实现国产化。
中小型数控机床用激光器产量居全球第一位,大型工业激光器产量居亚洲第一位。
国产数控软件已经占国内总销量的70%左右。
同时,我国还涌现出了一批数控机床产业基地。
依托这些基地,一批本土数控机床加工企业初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沈阳机床、大连机床连续多年处于世界机床企业排名前列,并逐步提高。
另外,在近几年里,沈阳机床、北一机床等国内多家大型机床企业参与国际并购,对机床强国的多家机床生产企业实现收购或控股,这对提高国产数控机床技术水平,提升中国数控机床企业的国际影响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2 数控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中国数控技术近20多年来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开发和产业化等阶段,产品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尤其是数控系统,近年来取得了重大突破,涌现出华中数控、大连光洋、广州数控等企业,形成了一系列高端产品,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使国产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实现了飞跃式发展。
例如华中数控以通用工业微机为硬件平台、以DOS、Windows为开放式软件平台的技术路线,从而避开了制约中国数控系统发展硬件制造可靠性的瓶颈,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现在该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高端数控系统采用基于PC 的新一代开放式体系结构,具有6 轴联动、全闭环控制、高速高精度加工和网络通讯等功能,并已成功配置在桂林机床股份公司的5 轴联动数控龙门铣床上,这一重大技术突破迫使国外放松了对中国5 轴联动数控系统的限制。
2、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虽然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优势明显,但未来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我国冲压设备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冲压设备的现状与发展【摘要】介绍了国内冲压设备的现状和技术水平,并根据国内外的科技发展趋势和锻压机床的市场动态,展望了我国冲压机床的发展方向。
锻压机床作为工业基础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交通运输、冶金化工等重要工业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尤其是近年来,以汽车为龙头的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大大推动了我国冲压生产的进步。
国产大型精密高效的成套设备、自动化生产线、FMC、FMS 等高新技术,以及高附加值的冲压装备正在装备着我国的制造业。
一、冲压设备现状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和家用电器领域,需要大量的金属板壳零件,特别是汽车行业要求生产规模化、车型个性化和覆盖件大型一体化。
进入21 世纪,我国汽车制造业飞速发展,面对这一形势,我国的板材加工工艺及相应的冲压设备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1. 重型机械压力机及其覆盖件生产线、大型多工位压力机汽车覆盖件是标志汽车质量的最重要钣金零件,是大型冲压件的典型件,其生产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由多台大重型机械压力机配以自动化机械手,组成自动化柔性冲压生产线;二是应用大型多工位压力机生产。
( 1) 单机连线自动化冲压生产线为满足自动化冲压生产线的需要,国内知名压力机生产企业在20世纪末期,就大力进行了高性能单机连线压力机的研制生产。
其中以济南二机床集团公司、上海锻压机床厂、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等为代表,先后研制了J47—1250/2000型闭式四点双动拉深压力机、S3P—630 型闭式四点压力机、PE4 - HH- 600 - 2TS 四点单动压力机、PD4- HH - 800/ 600 - 2TS 四点双动压力机、30000kN 闭式双点汽车大梁压力机、成系列多连杆传动单动压力机及其他规格的大型双动拉深压力机。
由它们组成的自动化冲压生产线具有大吨位、大行程、大台面,以及大吨位气垫、机械手自动上下料系统、全自动换模系统和功能完善的触摸屏监控系统,生产速度快、精度高。
2023年中国压力机行业全景速览

2023年中国压力机行业全景速览内容概述: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压力机设备也在不断创新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当前的压力机设备吨位由小发展到大,技术越来越先进,逐渐朝着数控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据统计,截至2022年我国压力机市场规模约为434.8亿元,市场均价约为30.8万元/台。
关键词:压力机行业政策、压力机行业产业链、压力机产量、压力机需求量、压力机市场规模、压力机市场均价、压力机发展趋势一、压力机行业概述压力机(包括冲床、液压机)是一种结构精巧的通用性压力机。
具有用途广泛,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压力机可广泛应用于切断、冲孔、落料、弯曲、铆合和成形等工艺。
通过对金属坯件施加强大的压力使金属发生塑性变形和断裂来加工成零件。
机械压力机工作时由电动机通过三角皮带驱动大皮带轮(通常兼作飞轮),经过齿轮副和离合器带动曲柄滑块机构,使滑块和凸模直线下行。
机械压力机在锻压工作完成后滑块程上行,离合器自动脱开,同时曲柄轴上的自动器接通,使滑块停止在上止点附近。
压力机主要有以下四个类别:二、中国压力机行业相关政策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多项压力机行业相关发展支持政策,2023年3月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重点提升立/卧式加工中心、五轴联动加工中心、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重型数控机床、大型压铸机、液压/伺服压力机、激光焊接与切割装备、真空热处理炉、增材制造等工业母机,大型高端智能农机、丘陵山区小型适用农机等农机装备,工业机器人等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我国压力机行业相关政策主要有:三、压力机行业产业链压力机行业产业链上游环节通常包括原材料供应商,提供各种用于制造压力机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这些原材料可能包括金属材料、电子元件、润滑油等。
原材料供应商为压力机制造商提供所需的基本材料。
下游环节包括最终的用户和市场,这些用户可能是各种行业和应用领域的企业和个人。
压力机通常用于压缩、成型、剪切、冲床等工业应用,因此下游用户可以包括制造业、建筑业、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制造等各种领域的企业。
2023年热锻压力机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热锻压力机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热锻压力机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成形设备,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军工、能源等行业。
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热锻压力机行业市场呈现以下特点:首先,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对高性能金属零部件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热锻技术可以制造出高强度、高精度的零部件,因此热锻压力机的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尤其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高端制造业领域,对热锻压力机的需求更为迫切。
其次,技术升级推动市场发展。
随着科技进步和制造工艺的改进,热锻压力机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断加强。
新一代的热锻压力机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更好的形变控制能力和更高的产品质量,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再次,环保要求逐渐提高。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保政策的加强,热锻压力机行业也面临着环保要求的压力。
热锻压力机产生的噪音、振动以及废气等污染物都需要得到有效控制,以提高生产环境的质量和员工的健康安全。
此外,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热锻压力机市场的快速发展,国内外企业纷纷进入该市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国内企业需要加大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提高竞争力。
同时,国际市场的开拓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国内企业可以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合作、技术引进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
最后,政策支持促进市场发展。
政府对于先进制造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热锻压力机行业的发展。
例如,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广应用新技术、加强人才培养等,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热锻压力机行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技术创新、环保要求、市场竞争等挑战。
只有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加大创新能力、满足市场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并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