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九课一、生字预习:幼 Y yòu 幺 2 左右幼儿|幼苗滩 T tān 氵 10 左右沙滩|海滩侦 Z zhēn 亻 6 左右侦查|侦察嘲 C cháo 口 12 左右嘲笑|嘲讽啄 Z zhuó口 8 左右啄食|啄木鸟企 Q qǐ人 4 上下企鹅|企图|愚 Y yú心 9 上下愚笨|愚蠢蠢 C chǔn 虫 15 上下愚蠢|蠢人返 F fǎn 辶 4 半包围往返|返回拦 L lán 扌 5 左右拦路|拦击鸥 O ōu 鸟 4 左右海鸥|银鸥帽 M mào 巾 6 左右礼帽|草帽吁 Y yù口 3 左右长吁短叹|气喘吁吁彻 C chè彳 4 左右彻底|彻夜二、生词。
lǚ yóu yòu guī shā tān zhēn chá qǐ tú旅游幼龟沙滩侦察企图qíng yuàn chǔn shì fǎn huí hǎi ōu bǔ jiù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zhēng xiān kǒng hòu ruò wú qí shì jiàn sǐ bù jiù争先恐后若无其事见死不救yú guàn ér chū yú bù kě jí qìchuǎn xū xū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xiǎng chè yún xiāo响彻云霄三、形近字比较。
幼(幼龟)滩(沙滩)侦(侦查)嘲(嘲笑)啄(啄食)幻(幻想)摊(摊子)贞(忠贞)潮(潮水)琢(琢磨)企(企图)愚(愚蠢)蠢(蠢人)返(返回)拦(拦住)肯(肯定)偶(偶然)椿(椿树)版(出版)栏 (栏杆)欧(欧洲)帽(帽子)宇(宇宙) 砌(砌墙)鸥(海鸥)冒(冒出)吁(呼吁)彻(彻底)四、背诵内容;(一)多音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扁鹊治病》导学案

孟辛庄小学语文导学案 我的学习我做主,我的课堂我精彩 审核人: 小主人姓名:
小组:
课题
扁鹊治病
新授课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课时
1
1、学习《扁鹊治病》 ,我能认识,会写生字。我能正确读写“拜 教学目标 见、理财、肠胃、汤药”等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到任务的看法,体 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别人正确的意见。
3、扁鹊几次拜见蔡桓公想为他治病? 扁鹊 拜见蔡桓公想为他治病。
4、 蔡桓公的病情是怎样发展的?分别在什么时候?扁鹊有何方法 医治?蔡桓公的态度?结果又是如何? 第二关 名医出诊
(望、闻、问、切)
次数
时间
病情发展
医治方法
蔡桓公的态度
结果
4、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5、说一说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了这则寓言我们知道了要 要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扁鹊治病》能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 于听别人正确的意见。 我在行动 ( 昌 ( 刺 ( 鹊 ( 肠 ( 剂 扁鹊 肠胃 拜见 敷汤 ) ( 汤 蔡桓公 汤药 医治 扎针 高明 理财 无能为力 ) ) ( 蔡 ( 胃 ) ) ( ) ( 绑 ) ( 睬 ) ) ( 妻 ) ( 扁 ) ) ( 刺 ) ) 小贴士
穿越时空的对话:
,不
。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 6、把你要对蔡桓公所说的话写下来。
( huì jí jì yī ) 讳 疾 忌 医 疾:疾病。
讳:忌讳。隐瞒疾病, 不愿医 Nhomakorabea。 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fá ng wēi dù 防 微 杜
jiàn) 渐
防:提防,防止; 微:事物的苗头; 杜:杜绝,堵塞; 渐:事物的起始、发展。 第三关 继续深造 扁鹊 (公元前 407—前 310) 名秦越人, , 春秋战国时代名医。 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 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发明创造: 《内经》和《外经》 ,四诊法(即望、闻、问、切) 扁鹊看病行医有“六不治”原则: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 的人不治;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的人不治;三是暴饮暴 食,饮食无常的人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医的不治;五是身 体虚弱不能服药的不治;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的不治。 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总结出望 (看气色) 、 闻(听声音) 、问(问病情) 、切(按脉搏)的诊断疾病的方 法。在这四诊法中,扁鹊尤擅长望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的 切脉技术高超,名扬天下。 比喻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11课《蝙蝠和雷达》导学案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11课《蝙蝠和雷达》导学案人教版新课标四班级下册第11课《蝙蝠和雷达》导学案教材分析: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隐秘,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平安飞行的问题。
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学问短文,叙述思路清楚,规律性强,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平安飞行的问题,这是全文要说明的主要问题。
其次自然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次部分: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协作起来探路的。
第三部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平安飞行。
这项讨论告知人们,讨论生物可以对人类的缔造创造有所启示。
学情分析:每一个同学都有奇怪心和求知欲,老师抓住同学这一天性引导同学大胆的质疑问难,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同学能够自主学习,做课堂真正的主人。
教学目标:1、熟悉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获、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动前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平安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喜爱科学、乐于观看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能大致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知道蝙蝠夜间飞行时不会遇到障碍物的缘由。
3、明白蝙蝠和雷达在夜间探路的原理。
教学资源:蝙蝠和雷达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质疑引入新课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熟悉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日,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
二、自主学习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课文主要叙述了科学家通过反复讨论,解开了蝙蝠夜间飞行隐秘,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飞行平安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3、合作完成下表试验次序预备工作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横七竖八地拉了很多绳子;系着很多铃铛。
导学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1

铜都双语学校人本跨界大课堂四年级发展共同体语文学科登山型学道班级:40 姓名:编号:008 日期:3、9 编制人:四年级语文组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课题4、《七月的天山》【自研课导学】晨读主题(15分钟)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七月的天山》,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自由朗读第一单元的课文,巩固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检测:住院呢在组长处过关背诵课文。
预习主题(20分钟)1、作者描写了七月天山的哪些景物? 2、结合句子理解“五彩斑斓、荡漾、绵延、矫健” 3、摘抄你喜欢的句子,并写一写喜欢的理由。
4、发挥想象,结合“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深山深处”这些词语用自己的语言把天山的美写出来。
资料准备:1、天山的相关资料。
学习主题(1分钟):通过自读自悟交流展示,我能了解天山景物的特点,并体会天山的美。
【展示课导学】(时段:上午)【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课堂元素导学流程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随堂笔记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内容、形式、时间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重点摘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品读课文感受美景内容:品读语言,感受美学法: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1、用“()”划出文中描写的景物。
2、用“——”划出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并旁注自己的体会。
(提示:A、可以从美词雅句上体会B、运用的修辞手法中体会C、可融入自己的情感,发挥想象)(完成随堂笔记一)(预时:7分钟)交流与分享两人帮辅对:针对自研成果给予等级评定,并互读第三自然段。
(预时:4分钟)挑战与冲刺五人互助组:小组长主持,循环研讨以下问题:文中的哪些比喻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预时: 5分钟)准备与预展十人共同体:⑴抽签:教师给出抽签顺序,确定本组展示方案。
⑵预展:大组组长负责。
A、结合展示方案,有效分工(板书组、预展组、过关组)B、各组规划板书、做好组内展示。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3天窗优质课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3天窗优质课导学案科目: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课型:预习+展示+讨论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学习难点: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天窗的神奇。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展示汇报学习程序一、自主学习:(10分钟)1.自读课文,读通句子。
2.自学生字:藉、蝙蝠、霸、宙3.理解词语。
(能读课文并利用学习工具理解词语意思。
)4.画出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字词和句子,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二、小组合作学习(15分钟)(小组整理课前各自提出的问题,汇集有价值的问题。
)重点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合作交流:1.为什么说“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2.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3.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4.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呢?5.小组合作完成展示部分的内容。
三、汇报展示(10分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你的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有感情地读一读。
(师引导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1.当夏天阵雨来了时,我们真想、真想,可大人们偏就不许,于是,我们被关在,这时候,。
透过这小小的天窗,我们可以看到、也可以看到,还可以想象到,我们想象到的威力比我们真实看到的要大十倍百倍!这小小的天窗会使我们的想象活跃起来!啊唷唷!这小小的天窗是多么!2.当晚上我们被逼着上床休息时,我们忘不了、忘不了,于是,我们偷偷地从账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我们可以从想象到,也会从那想象到,这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一切,。
啊唷唷!这小小的天窗是多么!四、自我检测(5分钟)1.通过预习,我知道“慰藉”这个词的意思是我能用“慰藉”写一句话:2.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天窗是这篇课文写的是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抓住“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的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乐趣。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3-16课及语文园地四导学案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表格式全册)

课后反思:本课教学是按照运用插图和老师的导语进入诗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
—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
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感受南方自然风光的美。
在学习《忆江南》这首词时,拓展了另两首,学生对这首词的了解更深入。
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分角色,在对话中巩固词义。
课后反思: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
读完全文,学生
课后反思;启发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收获,在相互交流对话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课后反思: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
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这样,“足不出户,也可以游遍千山万水”。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16)

⼈教版四年级语⽂下册导学案(1-16)⼈教版四年级下册导学案1、《古诗词三⾸》学习⽬标:1、认识2个⽣字,会写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三⾸古诗词。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度边想象画⾯等⽅法,感知诗词⼤意,⽤⾃⼰话说说诗句意思。
重难点:重点:品位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
难点: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的情感。
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学法:质疑探究法、体验法教学准备:⽣字卡⽚、教学挂图、⼩⿊板。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独⾃⼀⼈坐在敬亭⼭上,以⼭为伴,抒发了孤独寂寞之情。
(A. 李⽩B、.杜甫)2、夜,经过洞庭湖,看见优美的洞庭湖夜⾊,即赋诗⼀⾸。
(A、夏刘禹锡B、秋刘禹锡)预习检查:1、选择正确的读⾳风景旧曾谙(yīn ān )潭⾯⽆风镜未磨(m?m?)众鸟⾼飞尽(jìn jìng )⽩银盘⾥⼀青螺(l?u lu?)2、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累()()廷()()⾳()()覃()()3、恰当解释我会选厌:①憎恶②满⾜③因过多⽽不喜欢⑴、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
()⑵、这个游戏我们早玩厌了。
()⑶、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不该厌弃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同学。
()合作学习:1、(鸟飞⾛了,云飘远了。
)诗⼈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敬亭⼭似乎也⼀动不动地看着诗⼈。
2、填写修辞⽅法我来试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
()②遥望洞庭⼭⽔翠,⽩银盘⾥⼀青螺。
()③⽩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④能不忆江南?()迁移训练: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曾:谙:2、“”⼀句是对江南风景总的赞美。
与“”⼀句相呼应。
表达出作者对江南景⾊的与之情。
拓展探究:宋代诗⼈苏轼曾写过⼀⾸赞美杭州西湖风景的诗,请写出苏轼的这⾸诗。
2、《桂林⼭⽔》学习⽬标:1、认识8个⽣字,会写11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全⽂。
3、感受桂林⼭⽔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好河⼭、热爱⼤⾃然的感情。
课前预习:1、读准字⾳,通读课⽂。
2、学习⽣字11个,积累四字词语10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1、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学习重点:1、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提示:本课分别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诗词,可采用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他们的诗,按知诗人——读诗句——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进行学习。
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学习准备:收集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句。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一)、我能正确地读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1、瞧,本课的生字我都会写了!jìng tíng shān dòng tíng hútán miàn qīng luójiùcéng ’ān( ) ( ) ( ) ( ) ( )2、我能辨别下列形近字,并组词。
谙()镜()孤()厌()暗()境()狐()压()3、我能正确地朗读这三首古诗词,并结合注释了解古诗词的主要内容,知道这三首古诗词分别是诗人___、____和____所写,他们都是__朝的著名诗人。
4、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xiàng ()huó( )相和xiāng ()hè()he ( )5、我有几点疑问想与同学交流。
疑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学习探究。
阅读提示:反复地诵读古诗词,结合注释和句子,展开想象,边读边想,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感情。
跟我学阅读批注:(1)、读《独坐敬亭山》这首古诗把诗中描写的事物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吧。
(2)、把对这首诗的理解、感受、体会的理由批注在这首诗的空白处,注意言通字顺,字迹美观。
例如:“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可批注你对带点词的理解,以及整句话意思的感受。
(3)、诗人笔下的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用喜欢的线条画出表达作者心情的诗句,批注上你体会到的诗人的心情,想象批注此时如果你就是李白你要对敬亭山怎么说。
(4)、自己试着阅读批注《望洞庭》、《忆江南》两首古诗。
(5)、别忘了和同学互相交流学习经验,补充批注。
(三)、和同学挑战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
三、拓展训练黄鹤楼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腾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
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
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
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
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
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
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
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黄鹤楼的形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
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
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
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
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1、“江南的三大名楼”指的是2、重修后的黄鹤楼,在建筑方面有什么特点?在文中用“——”画出。
3*、抄写崔颢写的《黄鹤楼》这首诗,并说一说这首诗的大意。
(带“*”的为选做题)四、推荐积累1、古诗词三首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黄庭坚满川风雨独凭栏,绾(wǎn)结湘娥十二鬟(huán)。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注解〗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满川:满湖。
绾结:将长形的物体盘绕起来打结。
湘娥:湘夫人,传说为湘水女神。
十二鬟:刘禹锡《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两句是说:湖上风雨不停,我在此时登楼,独自凭栏远眺;看那群山众峰,恰似湘水女神盘结起的十二个发髻。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当:正对着,指在湖上面对着湖水。
银山:喻白浪。
这两句是说:真是可惜,我不能在湖风扑面白浪掀天的波心浪峰上细细观赏那青翠的君山。
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春游湖[宋]杨万里[宋]晁冲之毕竟西湖六月中,双飞燕子几时回?风光不与四时同。
夹岸桃花蘸水开。
接天莲叶无穷碧,春雨断桥人不渡,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舟撑出柳阴来。
2、以下是白居易《忆江南》中的另外两首词。
忆江南[唐]白居易一二江南忆,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其次忆吴宫。
山寺月中寻桂子,吴酒一杯春竹叶,郡亭枕上看潮头。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2、桂林山水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玩赏、无暇、扩散、攀登、登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学习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体会课文语言的美,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法提示:多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风景美;边读边想课文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美。
学习准备:搜集桂林山水方面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我能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填字、读通课文。
我一定扫清文字障碍,能做以下试题:①我能把生字写正确美观,难写的字多写几遍。
②我能根据要求填空。
A.跟“兀”同音的字有()()()。
B.跟“瑕”同音的字有()()。
C .攀登的“攀”共有( )笔,第12笔是( )。
D .跟“绵”形近的字(都有“帛”字)有( )( )。
E .跟“骆驼”偏旁相同的字有( )( )( )( )( )( )。
③我能判断对错。
A .“波澜壮阔”的“澜”读l án ,不读lu án 。
( )B .“峰峦”的“峦”读l án ,不读lu án 。
( )④下面这些词语,我把能理解的词写在下面,词语意思批注在课文的相关词语旁: 波澜壮阔 水平如镜 峰峦雄伟 拔地而起奇峰罗列 色彩明丽 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2.桂林山水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我还知道了课文先以 为总起句,概括了桂林山水的景色堪称天下第一,接着具体写了桂林山 的特点和漓江水 的特点,最后以 一句总结全文,充分表达了作者赞美桂林山水之情。
3.读《桂林山水》一文,我发现:4.我有几点疑问想与同学交流:疑问一: 疑问二: 5.我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是:二、挑战自我如果你学有余力,可以尝试完成以下内容,把你的思考批注在课文的空白处。
1.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思,并思考:作者引用这两句话要说明什么?2.课文第二段和第三段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背诵课文。
三、拓展延伸 黄 山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我也有幸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有看见过这“云奇山异”想象词语表达的景象真好!的黄山。
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的,而是能工巧匠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一座座山峰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往下一看,云在脚下(漂浮飘拂),人在山上好像仙人那样,能腾云驾雾,悠然而去;黄山可真险啊,我有生以来还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峭,山石横如断,几乎九十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胆寒,似乎一失足即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见过马尾似的卷云,山峰似的积云,更常看见飘在天空中的浮云,却从没看见过像滔滔流水似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
黄山的云可真白啊,白得像一匹白锦缎,又犹如刚下的雪,那么纯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长啊,长得无法用眼睛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缥缈恍惚,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引起美感。
这真是“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难怪从黄山归来的人都说:“黄山云海是一个奇观。
”的确(名不副实名不虚传)啊!这样的云环绕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______的霞,山顶的松林,山间的枫树,山下的清泉,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
这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舞山间。
奇山异树云中裹,天下美景归黄山”。
1.用“√”画出文中括号里能与上下文搭配的词语。
2.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能与上下文搭配的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
A.红叶似火B.五彩缤纷C.淙淙作响D.郁郁葱葱3.黄山“山”的特点是、、;黄山“云”的特点是、、。
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黄山的特点是。
4.文中画横线的诗句,是根据____朝诗人_____的《》改写的,诗的原句是:,。
,。
5.这篇文章与《桂林山水》,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请列出几点。
四、相关链接:(一)桂林山水简介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
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瑰丽壮观;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
(二)赞美桂林山水的诗二首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
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
漓江春水绿悠悠,细雨昊天结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