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亚里士多德文艺思想及其在文艺理论史上的作用与影响
论亚里士多德的文艺思想

论亚⾥⼠多德的⽂艺思想古希腊哲学是西⽅哲学发展的最初形态,是⼀个⾃称为海伦后代的⼩民族给予欧洲和全⼈类的精神宝藏。
它探究宇宙的来源,追索万物的真实,并诘问⼈⽣的⽬的,内容丰富,⽓象万千,为⼈类的理论思维开辟了道路,给以后的西⽅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亚⾥⼠多德就是古希腊哲学的极⼤成者。
所谓⽂艺思想也叫⽂艺观,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流派⽂艺思想都是有差异的。
在古希腊的古典时期,新旧交替的动乱时代所提出的多⽅⾯问题,加上丰富⽽深厚的希腊⽂化遗产,便培养和造就了亚⾥⼠多德这样百科全书式的天才⼈物。
亚⾥⼠多德历来被认为是最博学多才的科学天才和最伟⼤的思想家,⼀⽣著述宏富,学术活动极其⼴泛,⼏乎涉及当时所有的知识学科。
他的⽂艺思想即对⽂艺现象的总的看法和主张,犹如⼀轮皓⽉在西⽅⽂学史的天空绽放着⽆限的光芒。
“如果真有所谓⼈类导师的话,就应该认为亚⾥⼠多德是这样的⼀个⼈。
”⿊格尔:《哲学史演讲录》第⼆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380页“吾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
”亚⾥⼠多德继承了泰勒斯以来古希腊的哲学成就,特别是柏拉图的思想成果,然⽽他的继承是以批判为基础,以创新为⽬的。
在思想观念上,他既不像毕达哥拉斯和赫拉克利特主要从⾃然科学的观点去看⽂艺理论问题,也不像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侧重从社会科学的观点去看⽂艺理论问题,⽽是兼容并蓄,采取学科的视⾓,吸收多学科的观念。
在《诗学》中,他⽤⽣物学的有机整体概念来论述戏剧情节;⽤⼼理学的感情净化概念来解释悲剧功⽤;⽤⼈类学的模仿本能来推断⽂艺的起源;⽤历史学的演进变化概念来阐明戏剧发展……亚⾥⼠多德与他的⽼师柏拉图之间有着深深地友谊并爱戴着他,但是爱戴⼀个⼈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反对他的观点,亚⾥⼠多德没有⼀味的盲从他的⽼师,当他发现⾃⼰的观点与⽼师不同,并坚信⽼师的观点不正确时,他毅然不为尊者讳,不为师长讳,毫不客⽓的批判柏拉图的观点,因为他更爱真理。
据说“柏拉图经常称亚⾥⼠多德为⼩驹。
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对古代文学艺术影响【摘要】亚里士多德(前384年—前322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自然科学家,西方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奠基者。
从古代希腊哲学的发展史看,进而从全部西方哲学史来看,亚里士多德是一位承上启下的哲学家。
在古希腊文论中,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涉及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构成以及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等问题,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对后世文艺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西方文论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古代时期亚里士多德摹仿说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的把握亚里士多德摹仿说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摹仿说;文艺理论;影响一、亚里士多德“摹仿说”的认知1.亚里士多德“摹仿说”的内涵艺术是摹仿,在古希腊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观念。
在《诗学》第一章中,亚里士多德说:“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摹仿。
”亚里士多德继承了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以及柏拉图的关于文艺是摹仿的说法,但是对其理论含义做了新的开掘,比此前哲学家对文艺本质的认识更为深刻。
他从批判柏拉图唯心主义的机械“摹仿说”着手,建立了自己能动的现实主义的“摹仿说”。
他针对柏拉图将本质和现象相割裂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指出一般寓于个别之中,本质就在实物之中。
作为对现实的摹仿,艺术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事物,而且能够反映现实事物的本质。
他认为,艺术对现实的摹仿并不是柏拉图照镜式的“摹拟”,而是创造性的“摹拟”。
亚里士多德也指出,这并不等于艺术可以脱离现实事物的个性而直接摹仿普遍相,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普遍寓于个别之中,只有通过现实事物的个性才能表现真理,故艺术既不能拘泥于个别事物的外在特性,又不能脱离现实事物的个性。
因此,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肯定了艺术的创造性,强调诗人应该按照现实事物的本质与发展规律来描写事物,而反对拘泥于的外在特征与凝固状态。
亚里士多德纠正了柏拉图唯心主义的虚幻“理式”概念,把文艺摹仿的对象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并明确说明艺术的摹仿对象不仅是自然还有人的生活因而主张摹仿人的行动。
阐述亚里士多德文艺思想及其在文艺理论史上的作用与影响新选

阐述亚里士多德文艺思想及其在文艺理论史上的作用与影响学院:西北大学现代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1004班姓名:王亚军学号:20100001402 里士多德(前384年4月23日-前322年3月7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他的著作包含许多学科,包括了物理学、形而上学、诗歌(包括戏剧)、生物学、动物学、逻辑学、政治、政府、以及伦理学。
和柏拉图、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老师)一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是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
作为一位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无人可比。
但他的成就远不止于此。
他还是一位真正哲学家,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
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
他的研究课题之一搜集各国的宪法,并依此进行比较研究。
里士多德文艺思想:1、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是柏拉图的学生,一生著作丰富,主要著作有《形而上学》、《物事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修辞学》等。
2、《诗学》是第一部较为完整的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理论专著。
3、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文艺的本质是模仿,各种艺术的公共本质在于模仿,其中的差别有三点:一是模仿的手段不同,二是模仿的对象不同,三是模仿的方式不同。
4、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创造性的模仿说。
5、亚里士多德认为形象优于现实。
6、在《诗学》第25章,亚里士多德列举了诗人所要模仿的三种对象:一是事物过去和现在实有的面貌,二是人们对事物的传闻或设想,三是事物应有的面貌。
他最赞赏的是模仿第三种对象。
7、《诗学》的论述重点在悲剧方面,它颇为深入的探讨了悲剧问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悲剧理论,它提出西方戏剧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悲剧定义。
8、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情节:首先,情节必须严肃;其次,情节必须完整;第三,情节的长度必须适当;最后,情节必须单一。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对比解读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对比解读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文艺理论的重要代表,他们对文艺理论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柏拉图的文艺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具有一种美学价值,即它应该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美的特征。
柏拉图认为文学作品应该通过美的形式来表达真理的含义,并通过美的感受来提升人类的精神境界。
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则强调文学作品应该具有教育意义,即它应该能够对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正面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作品应该通过教育的方式来提高人类的道德和智慧。
柏拉图强调文艺作品应该具有美学价值,而亚里士多德则强调文艺作品应该具有教育意义,柏拉图认为美学是文学作品的核心,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是一种教育工具。
柏拉图注重文学作品对人类精神境界的提升,而亚里士多德强调文学作品对人类道德和智慧的提升。
此外,柏拉图认为文学作品应该通过美的形式来表达真理的含义,并通过美感来提升人类的精神境界,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和智慧教育意义。
总的来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在思想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但都对古希腊文艺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有着明显的不同,但也有共同之处。
首先,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文艺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其次,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文艺是一种技能,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总之,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有着明显的不同,但也有共同之处。
他们都认为文艺是一种艺术形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并且都认为文艺是一种技能,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他们的文艺理论对文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文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亚里士多德《灵魂》对其文艺学美学思想影响论文

论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对其文艺学美学思想的影响摘要:《灵魂论》是亚里士多德探讨人的内在精神与心理的著作,本文认为其中对人的主体性、感觉、情感、通感以及想象的论述与他的文艺学美学思想有着很深的关联,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其文艺创作“模仿论”、文学欣赏论以及悲剧“净化”论等一些重要观点的提出与成熟。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灵魂论;关系;想象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4-0059-02总的说来,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是一部自然科学著作,其在在书中着力探讨的是灵魂为何物、有何性质的问题,这与社会与人文学科似乎并无什么瓜葛。
但是正如我们所熟知的达尔文的进化论之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不容忽视的影响,自然科学领域的突破往往能在人文学科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飓风效应。
况且更为重要的是亚里士多德在此探讨的灵魂并非是仅仅局限于生理层面的神经剖析,在生命科学尚不发达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更多的是采用了逻辑推理与臆想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灵魂学说。
如此一来,他的灵魂便从生命意义上的神经系统中超脱出来,近似与人的精神活动了。
本文认为《灵魂论》中对于人的内在精神与心理的分析必然与其文艺学美学思想关系紧密,理清两者的关系对于我们更加充分的理解和体会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大有裨益。
不过遗憾的是至今没有学者对此做专门的梳理,故而笔者在此撰文以述之,以期读者能对其文艺理论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一、灵魂与身体的合一与文学创作论(一)灵魂元素说的破灭和身体与灵魂的结合在《灵魂论》中,亚里士多德否认了先贤德谟克利图、琉基浦、柏拉图等人的灵魂元素说。
他认为按照柏拉图等人的同类相识原则,元素根本构不成作为复合体存在的神、人、肌肉、骨骼等事物,并且随后指出指出灵魂与人的理性相联系,具有联结躯体与精神的黏合剂作用,“物身之能合成一个整体,毋宁说是有赖于灵魂;灵魂一离其寓躯,物身随即消散于大气之中,而终于衰坏。
”在其后的论述中,亚里士多德将灵魂定义为抽象于实物之上的形式,这虽然与先贤讲的灵魂相似,同是虚无缥缈、不可琢磨的,但却存在本质的不同。
浅析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文艺思想

浅析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文艺思想一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
众城邦中雅典处于最重要地位,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奠定基础,后经克利斯梯尼和伯里克利的改革,逐步形成了希腊的民主政治。
浓郁的民主气氛,追求自由的精神既体现在生活环境中,也体现在文学作品中。
人们的文化观念中更是体现着民主和自由的精神。
古希腊经济以农业为主,同时商品货币经济也较发达,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都已出现。
古希腊经济既有维护奴隶主自然经济,又有对商品货币经济的探索。
发达的交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融,使希腊文化获得了发展。
希腊人的哲学观念脱胎于宗教观念,而对文学艺术的自觉意识又受着哲学思想的影响。
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演变历程,正反映了文论的演变历程,它们各自在后来的不同历史时期都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二古希腊的文艺理论,有着丰富的遗产。
早在柏拉图前,希腊的思想家、文艺家们就曾对文艺提出过自己的见解,而这些许多都是柏拉图以来思想的源头。
荷马在他的史诗“序曲”中曾祈求诗神缪斯给他灵感,并在史诗中多次论及诗要给人以快感。
色诺芬尼责备荷马把神写成与人一样有道德败坏的行径。
这一点,被柏拉图所继承和发扬。
哥奇亚斯认为悲剧通过神话传说和情感描写使观众坠入迷魂阵中,所以能迷人的悲剧比不能迷人的画更高明,而被迷的观众比不被迷的更聪明。
哥奇亚斯从观众心理的角度探索文学艺术的效果,对亚里士多德有一定的影响。
德谟克利特对文艺的看法,主要包括灵感说和摹仿说。
他从经验论的角度总结出文艺和人的其他活动是起源于摹仿的。
关于灵感,德谟克利特继承传统的看法,承认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并把灵感的来源归结为神。
苏格拉底也继承了当时流行的摹仿说。
主张艺术不但是对对象形象的忠实描绘,而且还是对人物心灵和性格的表现。
苏格拉底还强调天才和灵感,认为诗人处于灵感状态,自己不知其所以然。
他的文艺思想得到了弟子柏拉图和徒孙亚里士多德的发扬。
三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出身于雅典的贵族家庭,早年受到过很好的教育,并就学于苏格拉底八年,直到苏格拉底逝世。
亚里士多德诗学论述

亚里士多德诗学论述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西方文艺批评史上的里程碑之一,涉及戏剧和史诗,是一部系统阐述希腊古典文艺理论的重要著作。
以下是《诗学》的一些要点:
1. 艺术与模仿: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一种模仿的形式,艺术家通过模仿现实世界的形象和行为来营造艺术作品。
他指出,艺术家的模仿具有更高度的真实感和普遍性,可以揭示人类的本质和真理。
2. 戏剧:亚里士多德将戏剧分为悲剧和喜剧两种形式。
他认为,悲剧是一种通过悲剧性主角的遭遇来引发观众的恐惧和怜悯的艺术形式。
而喜剧则通过滑稽的情节和喜剧性主角的行为来引发观众的笑声和喜悦。
3. 情节:亚里士多德认为,情节是戏剧的灵魂,是戏剧的核心。
他提出了“始末必有连续关系”和“有必然性或可信性”等情节构
建原则。
情节要有起承转合的结构,情节的发展要合乎逻辑和现实的可能性。
4. 角色:亚里士多德认为,角色是戏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角色应该具有一定的品质和性格特点,要有所行动和发展。
他强调,角色的行动要与情节结构相吻合,不应该是突兀的。
5. 节奏和音节:亚里士多德讨论了诗歌的节奏和音节问题。
他认为,节奏和音节的使用应该符合诗歌的主题和表达目的,要根据语义和音响的要求进行调整。
总的来说,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探讨了戏剧和史诗的核心要素,对于文艺创作和文学批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对后世文艺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对于文学创新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科学家和诗歌理论家,他对于文学创新的观点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在他的著作《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详细论述了他对于文学创新的观点,以及他的观点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本文将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理论出发,探讨他对文学创新的看法,以及这些观点对现代文学创作的启示。
一、亚里士多德的文学理论基础亚里士多德的文学理论主要集中在《诗学》一书中,他在这本著作中系统阐述了他对于诗歌、戏剧和史诗的看法,其中包括对于文学创新的看法。
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是一种模拟和表现生活的艺术,它具有表达情感、塑造人物、展现故事情节的功能。
在他看来,文学创新不仅仅是追求新奇和创意,更重要的是要符合人类生活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二、亚里士多德对文学创新的观点亚里士多德对文学创新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文学创新要符合真实性和合理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创新不应追求空洞的创意和装饰,而是要符合人类生活的真实和合理。
只有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揣摩,创作出符合人性和逻辑的作品,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创新。
2. 文学创新要注重情感和人物塑造。
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作品的创新不仅仅是在情节和题材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要在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上有所突破。
他强调人物形象要栩栩如生,情感要令人共鸣,这样的创新才能真正打动读者。
3. 文学创新要注重结构和语言的优化。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文学作品的创新还包括对结构和语言的优化。
他主张作品的结构应该紧凑合理,节奏要有张有弛,语言要简练清晰。
只有这样,作品才能在形式上具有创新的特点。
三、亚里士多德对现代文学创作的启示亚里士多德的文学创新观点对于现代文学创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亚里士多德对真实性和合理性的要求,提醒了现代作家不应过分追求创新而忽视了作品的情感共鸣和人物性格的塑造。
亚里士多德对情感与人物塑造的重视,也提示现代作家要重视对人性和情感的把握,而非仅仅追求惊艳的情节和题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阐述亚里士多德文艺思想及其在文艺理论史上的作用与影响
学院:西北大学现代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1004班姓名:王亚军学号:20100001402 里士多德(前384年4月23日-前322年3月7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他的著作包含许多学科,包括了物理学、形而上学、诗歌(包括戏剧)、生物学、动物学、逻辑学、政治、政府、以及伦理学。
和柏拉图、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老师)一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是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
作为一位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无人可比。
但他的成就远不止于此。
他还是一位真正哲学家,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
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
他的研究课题之一搜集各国的宪法,并依此进行比较研究。
里士多德文艺思想:
1、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是柏拉图的学生,一生著作丰富,主要著作有《形而上学》、《物事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修辞学》等。
2、《诗学》是第一部较为完整的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理论专著。
3、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文艺的本质是模仿,各种艺术的公共本质在于模仿,其中的差别有三点:一是模仿的手段不同,二是模仿的对象不同,三是模仿的方式不同。
4、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创造性的模仿说。
5、亚里士多德认为形象优于现实。
6、在《诗学》第25章,亚里士多德列举了诗人所要模仿的三种对象:一是事物过去和现在实有的面貌,二是人们对事物的传闻或设想,三是事物应有的面貌。
他最赞赏的是模仿第三种对象。
7、《诗学》的论述重点在悲剧方面,它颇为深入的探讨了悲剧问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悲剧理论,它提出西方戏剧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悲剧定义。
8、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情节:首先,情节必须严肃;其次,情节必须完整;第三,情节的长度必须适当;最后,情节必须单一。
9、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主角必须具备如下四个条件:第一,他必须出身于名门望族;其次,悲剧的主角的本性必须善良;第三,悲剧主角犯有错误;第四,悲剧主角必须由顺境转入逆境。
10、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应当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情感得到陶冶,产生好的影响和作用。
11、亚里士多德认为文艺创作应该“按照人本来的样子来描写”、“按照人应当有的样子来描、“利用似是而非的推断”、“把谎话说得圆”。
12、模仿艺术的创造性表现。
(1)形象优于现实。
模仿的过程就是弥补现实的不足,对现实进行理想化的过程。
在《诗学》第25章,亚里士多德列举了诗人所要模仿的三种对象:一是事物过去和现在实有的面貌,二是人们对事物的传闻或设想,三是事物应有的面貌。
他最赞赏的是模仿第三种对象。
(2)艺术必须有惊奇。
所谓惊奇,就是为避免平淡而使用奇字、奇句和奇情所形成的一种惊人的形态。
首先表现在用字方面,诗是语言艺术、文学语言是由文字组成的,文字的奇最有助于文学语言风格的惊奇。
其次惊奇表现在造句方面,奇特的句子可以造成奇特的呼吸节奏,形成奇特的情感背景。
13、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功用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的人格是全面发展的人格,所以他在其巨作《诗学》中从文艺的心理
基础方面论证了文艺的社会功用。
文艺本身既出自人的天性,又满足了人天性的需要,所以让人感到快乐。
(1)艺术家能够满足人的求知欲。
(2)文艺给人带来了快乐。
(3)文艺激发善心,培养德性。
亚里士多德文艺思想作用与影响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博物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
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最早论证地球是球形的人。
亚里士多德集中古代知识于一身,在他死后几百年中,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对知识有过系统考察和全面掌握。
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他的思想曾经统治过全欧洲,他的思想改变了几乎全西方的哲学家。
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
被誉为“百科全书”式学者。
《诗学》的地位和影响
1、古希腊进步文艺思想的结晶。
柏拉是唯心主义文艺思想的最大代表,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则代表着唯物主义文艺思想的最高成就。
文艺的真实性,认为摹仿必须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存本质和规律,强调有机整体概念;社会作用,指出创作的心理概要降理智过程,破除神秘的命运观。
2、他的理论是西方主要美学概念的根据。
《诗学》总结了最高成就,建立了具有规范作用的理论,在西方文艺思想界具有法典的椐,成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产生以前,主要美学概念的根据,为西方文艺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西方文艺思想的万流之源。
《诗学》在欧洲产生大约起于15世纪末叶。
十六世纪,《诗学》在意大利流行。
《诗学》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最为系统的美学和艺术理论著作,它对西方后世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其中的有些观点曾被近代新古典主义奉为金科玉律。
亚里士多德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对文艺的起源,创制手段还有它的社会功用作了一个比较详尽的论断。
较之于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理念学说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有些观点他还是徘徊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但对于文艺于现实的关系他已经站在了唯物主义,现实主义的立场上。
由于他放弃了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认识到普遍与特殊的统一,这就使他能批判柏拉图,肯定文艺的客观真实性。
他主张模仿是要揭示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和必然性,诗的灵魂在于它的内在逻辑要表现某种人物在某种环境所言所行,都是必然的,合理的,普遍性的。
还肯定了文艺的要求是一种自然的要求,因此,就有了它存在理由以及它的社会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