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学案

合集下载

第八课__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案

第八课__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案

第八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二.重点: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产生出巨大的推动力迅速改变着世界的面貌难点:理解垄断组织的出现的必然性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自主学习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四.同步训练.1.世博会被称为“经济奥林匹克盛会”,是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集中展示地。

世博会的历史,就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编年史。

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举办时间 举办城市 主要展品 1851年 英国伦敦 ① 1878年 法国巴黎 ②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③A .①火车机车、留声机;②电话、汽车;③蒸汽引擎、飞机模型B .①火车机车、蒸汽引擎;②电话、留声机;③汽车、飞机模型C .①蒸汽引擎、汽车;②留声机、电话;③火车机车、飞机模型D .①蒸汽引擎、飞机模型;②火车机车、电话;③留声机、汽车2.某同学在搜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

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 )A .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B .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C .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巴黎举行。

为迎接这次盛会,巴黎修建324.79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

下列关于这次盛会与埃菲尔铁塔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铁塔上有可能采用电灯照明技术 ②展品中可能会有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③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 ④人们可以采用电话这种快捷方便的方式进行联系。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4.《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多数情况下,要完成大批订单,就需要有备用贷款以购买原材料和支付工资。

这时,银行通过友大批储户和投资者的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这些金融需求。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2022年课标】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及主要成就;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及影响。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启发学生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的道理。

【学习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及影响。

【学习难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

【教学过程】一、追根溯源:英国何以能一马当先?(探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活动探究:阅读下面材料,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会首先发生在英国?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稳定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政治前提: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积极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世界各地廉价的原料、资源不断运往英国,英国积累了巨额的原始资本……海内外市场不断扩大,有一个英国的手工工场主声称:“我生产的呢绒供不应求,订单都排满了。

”经济条件1:材料三:(英国)圈地运动使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给租地农场主打散工,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

经济条件2:材料四:1687年,牛顿出版了力学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实现了自然科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为机械发明准备了知识。

理论依据:二、一马当先:英国一马当先的表现?(探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工业革命前(手工工场)工业革命后(机器工厂)生产方式生产组织形式三、响者云集:英国之后为何响者云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根据下面材料,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材料二: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机的轭具下……——《受雇于曼切斯特棉纺工人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1832年)新生的工业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业无产阶级,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设计】

课题: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目标】1.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1.瓦特改进蒸汽机;工业革命及其影响【预习导航】政治前提:17世纪末,英国建立,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背景直接原因:随着的不断扩大,迅速增长的需求,刺激了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展。

含义:生产部门纷纷发明、制造,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人们把的这种变化称为工业革命。

时间:英国世纪中期-世纪中期1765年,发明纺纱机,将它命名为。

动力机器:1785年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工厂制度:19世纪,传统的逐渐被替代。

交通运输:1825年,由设计的拖着车厢载着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的开始。

影响: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进入了。

扩展:世纪后期起,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图一( ) 图二 ( ) 图三( )【新课导学】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需要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材料二: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三:工业革命的展开是由一系列发明所引发的,而这些发明又很快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

……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化大生产加速了社会分工,给广大劳动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使他们逐步取得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由此改变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人们看到了科技所蕴藏的巨大动力,由此焕发了他们学习科技、接受教育的巨大热情。

……1851年英国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其中英国的产品超过一半。

——根据任海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民众观念嬗变》等整理材料二 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

这年6月,臭气熏天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就连河边议会大厦的窗上也不得不挂起一条条浸过消毒药水的被单。

九年级历史上学案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九年级历史上学案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给广大劳动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使他们逐步取得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由此改变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人们看到了科技所蕴藏的巨大动力,由此焕发了他们学习科技、接受教育的巨大热情。

……——根据任海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民众观念嬗变》等整理5.结合以上材料和本课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6.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工业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环节四:巩固训练1.()英国在近代曾引领了西方世界的两个潮流。

这两个潮流是:A.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B.资产阶级革命和新航路开辟C.文艺复兴和英国工业革命D.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2.()工业革命的含义和实质是:A. 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重大改革B. 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重大变革C.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D. 雇佣关系代替依附关系的重大变革3.()阅读右面《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蒸汽机的作用是:①用机械力取代了自然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②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③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④确立起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格局⑤出现了机器化大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A.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⑤4.()下面是某同学根据14~19世纪上半期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示意图。

图片①②③④分别代指的历史事件是:A.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B.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艺复兴——工业革命D.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A.医疗技术水平不断下降B.农业衰退导致食物短缺C.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恶化D.人口膨胀致使工人贫困10.()“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

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附答案)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附答案)

2018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附答案)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掌握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手摇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知识。

2.通过阅读教材,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3.通过合作探究,找出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4.通过学习工业革命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富强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及影响。

学习过程:一、纺织技术的革新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4页,完成下列问题:1.工业革命开始的背景;2.纺织技术革新的表现。

合作探究1:阅读材料,探究为什么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开始?材料一: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材料二: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

”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业……材料三: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足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材料四: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和原料……英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技术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合作探究2:如果当时珍妮机发明出现在中国,情况会怎样?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4-95页,了解下列史实:1.瓦特改良蒸汽机;2.蒸汽机广泛使用的意义。

合作探究三、火车与铁路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6页,了解下列史实:1.史蒂芬森发明火车机车及其意义;2.工业革命的意义;3.工业革命的发展。

合作探究4: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课堂达标检测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是()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C.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D.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2.工业革命完成标志是()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D.生产高速增长取代缓慢增长3.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英国的许多棉纺织厂陆续从交通不便的河谷地带搬到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城市附近。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七单元 课题二十二 两次工业革命 学案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七单元 课题二十二 两次工业革命 学案

课题二十二两次工业革命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背景(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2)条件:①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②资本: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③技术:手工工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市场: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海外市场广阔。

2.过程(1)起止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

(2)核心内容①生产手段从手工操作到机器生产。

②生产组织从手工工场到工厂。

(3)完成标志: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

1840年前后,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3.重要发明(1)纺织: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2)动力: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交通: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4.影响(1)积极影响:①生产力:生产力极大提高,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生产组织形式: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③国民经济结构:农业所占比重相对减少,工业作用日益重要。

④城市化进程: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⑤社会关系: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⑥上层建筑:西欧各国纷纷进行社会变革和革命,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⑦经济思想:自由主义即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⑧对外政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⑨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消极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巨额财富。

但利润的绝大多数被资本家占有,工人阶级受到剥削,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导致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社会的阶级矛盾激化。

同时,环境污染、人文精神缺失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5.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基本条件:①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二单元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识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过程和影响。

2、初步形成本课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预习内容1、从第一个子目中找出下列问题:⑴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⑵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时间、部门、主要成就。

2、从第二个子目中找出下列问题:⑶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

⑷找出工业革命引起的产业结构、城市化进程、阶级结构、内政外交四个方面的变动表现。

b5E2RGbCAP3、从第三个子目中找出下列问题:⑸工业革命的扩展表现。

⑹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标志。

⑺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条件、时间、影响。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归纳整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时间、部门、主要成就。

2、认识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以及工业革命引起的变动表现。

3、掌握工业革命的扩展表现,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时间、标志,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条件、时间、影响。

学习重点是工业革命所产生的影响。

学习难点是完整地把我本课的知识体系。

二、学习过程1、课前预习检查,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

指名学生阅读回答预习所列问题。

2、合作探究探究一: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讲解:⑴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也扩大了对英国商品的市场需求。

p1EanqFDPw⑵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⑶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⑷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成为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

蒸汽机的应用对人类社会有何影响?讲解:⑴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根本改变了交通运输技术的面貌,直接导致的蒸汽机车、轮船的发明,带动了铁路的出现。

DXDiTa9E3d⑵带动了许多工业部门的发展。

⑶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⑷推动了生产方式的进步。

蒸汽机的应用为实现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的变革提供了强大杠杆。

初中 工业革命 教案

初中 工业革命 教案

初中工业革命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工业革命的定义和背景。

2. 掌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3. 认识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点:1. 工业革命的成就和影响。

2. 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难点:1. 工业革命的原因和过程。

2. 工业革命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图片或图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工业革命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 出示图片:展示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工业革命的环境和情景。

二、工业革命的定义和背景(5分钟)1. 讲解工业革命的定义:工业革命是指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以英国为中心,工业化生产方式逐渐取代手工业生产方式的一场社会经济变革。

2. 介绍工业革命的背景:人口增长、市场需求增加、科学技术进步、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等。

三、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15分钟)1. 展示图片:展示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和成就,如蒸汽机、纺织机、铁路、轮船等。

2. 讲解成就:介绍这些发明和成就的作用和影响,如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商品流通、加速城市化进程等。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10分钟)1. 社会结构的变化:讲解工业革命对阶级结构的影响,产生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对立。

2. 生活方式的改变:介绍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如城市化、家庭结构的变化等。

3. 环境问题:指出工业革命对环境的影响,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五、工业革命的意义(10分钟)1. 推动经济发展:强调工业革命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提高生产力、促进贸易等。

2. 促进社会进步:介绍工业革命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如科技发展、教育普及等。

3. 改变世界格局:讲解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如西方国家崛起、东方国家衰落等。

六、小结与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课程标准】1.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2.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重点、难点】1.掌握两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时间、范围、原因和条件、领域、技术表现、影响。

2.理解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影响等各个环节之间不是孤立关系,而是互为因果。

【学法引领】1.站在人类历史角度分析工业革命造成人类社会大转型的2.全面认识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部分,其成长发育过程与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密切相关,应结合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分析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3.自主梳理,小组探究学习,学会用辩证方法分析历史问题,学会用不同史观分析历史现象。

课前预习案概念释疑: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

它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

圈地运动: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出现在14、15世纪。

在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是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是通过商品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

它发端于15世纪末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形成于19世纪中叶。

其形成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势力从欧洲扩张到全世界的历史,就是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到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

课后练习1.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

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

这一材料主要说明()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这段话说明()A.蒸汽机发明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B.工业革命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C.工业革命对欧洲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起到重大作用D.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3.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

女王的自信和骄傲主要来自()A.“光荣革命”成功 B.君主立宪制完善C.日不落帝国建立 D.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

”作者在这里强调()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D.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知识梳理】【预习自测】1.1995年长春出版社出版《蒸气机打出的天下——英国工业革命》,在这本书中不可能出现的内容是()A.通信电缆开始铺遍全世界各个主要地区 B.英国确立了自己的世界霸权地位C.其他国家纷纷从英国引进机器和技术 D.亚非拉地区也开始受到工业革命的2.19世纪初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

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A.极大地冲击了社会关系B.扩大了社会交往的范围C.改变了落后的社会制度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3.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下图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① 珍妮纺纱机②蒸汽机③电灯④汽车4.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工的服装有所简化。

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A.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 B.民主运动的推动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D.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课堂探究案【合作探究】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思考下列问题:探究一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原因材料1: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材料2.: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英国还在劳动力供应方面占优势;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3: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材料4:早在1624年,英国议会就制定专利法,规定,第一发明人对其新发明拥有正当的财产权利。

(1)英国为何领先世界开始工业革命?结合所学,同一时期的中国为何没有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探究二 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1:世界工业增长指数 时间 1850年 1860年 1870年1880年 1890年1900年指数91320264159材料2:英国农村人口比例:1811年35.2℅,1851年22℅,1901年9 ℅英国农村绝对人数:1851年205万人,1871年181万人,1901年147万人。

材料3:图五: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材料4: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人让路。

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则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 材料5:16世纪的手工工场 18世纪的纺织工厂 20世纪的垄断大企业 材料6:19世纪末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2)请同学们结合上面6段材料,归纳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探究三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工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数是由科学家作出的。

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

不过到了1870年,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3)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探究四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材料1: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2: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

——《共产党宣言》(4)根据所学知识理解材料1中1500~1763年全球通过哪些途径走向统一的?(5)根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对亚非拉地区的落后民族有何影响?课堂巩固案1.下列《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说明了什么:①工业化程度越低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②国际联合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出现推动了人口的流动③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④除英国外其他国家还没有开始工业化进程()2.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其特点有①同时发生在几个工业发达的国家②科学成了技术进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③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④重要发明来源于发明家的经验积累⑤重要发明来自于科学家的实验室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大企业时代到来。

恩格斯说:“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已经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对上述材料的准确理解是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已成了计划经济B、垄断组织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C、垄断组织消灭了私人生产D、垄断组织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4.19世纪30年代,印度书店中的英文版书籍畅销,教科书社在两年内售出英语书籍达3.1万册。

这表明当时A.印度社会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 B.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C.欧洲启蒙思想在印度影响广泛 D.英语已成为印度人的主要语言【体验高考】1.(2012年安徽文综)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2.(2012年海南单科)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

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课后延伸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