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作文

合集下载

赞美史可法作文600

赞美史可法作文600

赞美史可法作文600篇一:史可法作文梅花岭上的忠魂“我中国男儿,安肯苟活,城存我存,城亡我亡!我头可断而志不可屈!”他,与城共存亡,至死都是为了扬州,我们以他为傲!梅花岭上的忠魂——史可法史可法从小学习刻苦勤奋,不仅熟读儒家著作,而且熟读历史。

不仅习文,而且练武,可谓“文武双全”。

后担任当地的小官,在他管辖的几年里,做了不少好事。

深受部下及人们的爱戴。

当他到扬州时,更是与人民同仇敌忾,很快稳定了扬州的混乱局面。

他与士兵同甘共苦,“诗不饱先不食,未授衣不先御”,受到将士们的喜爱。

南明朝昏君奸臣们沉醉声色,排斥异己,而“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骄兵悍将争权夺利,相互倾轧。

面对清兵南下,各地守军或望风而逃,或争先迎降,甚至“为王前击”的紧急局势,史可法一帜独耀,时刻以抗强虏收复国土为己任,虽被朝廷排挤,丧失兵部尚书实权,仍自愿督师江北,并决心驻守扬州,以身殉国。

多铎兵围扬州,见军民遭清兵屠戮,即挺身而出,大呼“我史督师也,万事一人当之,不累满城百姓。

”于是被捕。

但因为多铎十分敬佩史可法的为人,多次劝降,许高官俸禄。

但,史可法不为所动,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即使碎尸万段,他也在所不惜!就这样,这位忠心报国的名族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梅花数点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他,有梅花般的坚毅;他,有明月般的高洁。

如今,史可法逝世已经370年了。

虽然他去世了,但是他的精神却是流芳百世的。

他至死都是为了扬州,我们为他骄傲!篇二:史可法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梅花岭记(清)全祖望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①围急。

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

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

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

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

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

史可法纪念馆参观感悟

史可法纪念馆参观感悟

参观史可法纪念馆,我深深被史可法的忠诚、刚烈和英勇所感动。

史可法纪念馆坐落在扬州广储门外的梅花岭,是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的衣冠冢所在地。

这里庄严肃穆,充满着对忠烈先贤的崇敬和缅怀。

在参观过程中,我首先感受到了史可法对国家的深厚感情。

他身居要职,却心系国家,始终坚守民族大义,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外侮。

他的忠诚和坚定,让我深感敬佩。

同时,我也看到了史可法在战争中的智慧和谋略。

他在坚守扬州城时,善于利用地形,制定战略,以少胜多,使敌人陷入困境。

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让我深感敬佩。

在深入了解史可法的生平和事迹后,我更加感受到了他的伟大。

他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和牺牲精神,不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永远的骄傲。

参观完史可法纪念馆后,我深刻认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

历史是我们前行的灯塔,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创造未来。

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英雄人物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正是有了像史可法这样的英雄人物,我们的民族才能历经磨难而不倒,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要学习和传承他们的精神,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想说,参观史可法纪念馆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

在这里,我不仅了解了历史,也认识到了英雄人物的价值。

我会把这次参观的经历铭记在心,以史为鉴,更好地面对现在和未来。

史可法(梅 香 正 浓 )

史可法(梅  香  正  浓 )

梅香正浓我自幼酷爱诵读中华民族英烈们所给我们遗留的诗文,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夏完淳、秋瑾……也酷爱诵读他们的同代人或后人关于他们的记述。

只要有可能,我都要去探访他们的故居、墓地和留有他们血迹及深深脚印的土地。

我以为和他们相关连的风物倍加亲切,虽然每一次都有一种悲愤苍凉的思绪久久不能释然,我还是要去寻觅、登临,并感念他们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伟大气概。

人,知炎凉、知利害,易;知耻,却难;知耻而后洁身至死,更难。

我想在这里披露一件我9岁时遇到的一件事。

我出生在河南省信阳市,就是京剧里的宋士杰住的那个信阳州,他的小旅店开在西门之外,我家住天西门之内。

1939年,苦难中原已经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了一年。

一个深秋的傍晚,一小队日本宪兵牵着一个浑身血污的年轻抗日志士,押往西门外的乱尸岗,那里是历朝历代行刑杀人的屠场。

一群无知的顽童(其中也有成人)呼啸着尾随在这些刽子手的背后去看热闹,我被这股愚味、无聊和癫狂的冲动所吸引,被卷进他们的行列。

刚刚走到西邻豆腐坊王大娘的门前,我的胳膊突然被一只非常强有力的手抓住,一把就将我从那群人中间拉了出来,我差一点被摔倒在臭水沟里。

抬头一看,是王大娘。

她怒不可遏地问我:“你去哪儿?……你起什么哄?你爹被他们活埋才几天?……你!怎么能这样……”她的话如同当顶霹雳,使我在一陈颤栗之后失去了知觉。

在以后的很长一个时期,我都不敢在街坊邻居们面前抬头,我开始知耻了。

每当我在多乖命运的途中走近污秽泥潭的时候,那位可敬而严厉的王大娘就出现在我的眼前,并及时伸出有力的手把我牢牢抓住。

今年我才有机会访问苏北文化名城扬州,5月的最后一个上午,当我登上扬州广储门外的梅花岭,站在高大的银杏树下,立即想起我曾熟读过的两篇散文。

一篇是清桐城学派的创始人方苞写的《左忠毅公逸事》;一篇是清乾隆年间因文字狱治罪幸而免死的学者全祖望写的《梅花岭记》。

前者并未直接记述史可法,写的是史可法的宗师、明末东林党人左光斗。

参观史公祠作文

参观史公祠作文

参观史公祠作文“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带着对这句诗背后故事的好奇,我走进了史公祠。

一进史公祠的大门,就感觉像是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史公祠的建筑风格很是古朴,青瓦白墙在绿树的映衬下,透着一种说不出的庄重。

就好像这些建筑也知道自己守护着一位伟大的英雄,所以一个个都站得笔直,不敢有丝毫懈怠。

我首先看到的是史可法的塑像。

他端坐在那里,眼神坚定得就像两把火炬,仿佛在凝视着远方的敌人,时刻准备冲锋陷阵。

我站在塑像前,心里满是敬意,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他在扬州城率领军民抵抗清军的画面。

那时候的扬州城,一定是充满了喊杀声、金戈交鸣声,而史可法就像定海神针一样,在风雨飘摇中坚守着。

我心里想,他当时得有多勇敢啊,那勇气估计比我吃了十颗壮胆丸还大呢!祠里有很多关于史可法事迹的介绍。

我一边看,一边在心里默默地拼凑出那段壮烈的历史。

史可法本可以有很多选择,但他为了心中的忠义,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保卫扬州城,哪怕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也没有丝毫退缩。

这就好比是一个人面对一群饥饿的野狼,却毫不畏惧地举起了手中的木棍,这种英雄气概,真的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片幽静的小院。

院里种着几株梅花,梅花盛开的样子特别美,花瓣粉嫩粉嫩的,像是小姑娘害羞的脸蛋。

可我一想到那句“数点梅花亡国泪”,就觉得这些梅花仿佛也在为史可法哭泣,为那个逝去的明朝落泪。

在这个小院里,我静静地站了一会儿,好像能感受到史可法当时的心境,那种壮志未酬、家国沦陷的悲痛。

再往前走,有一些史可法的手迹展示。

我凑近一看,那些字写得真是刚劲有力,一笔一划都像是刻在石头上一样。

我在想,他在写字的时候,是不是也把自己的信念和力量都灌注到了笔墨之中呢?这字就像他的人一样,坚毅、不屈。

参观完史公祠,我慢慢地走出大门。

回头望去,史公祠依旧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这次参观就像是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让我深刻地认识了史可法这位英雄。

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中,也照亮了我心中对忠义和勇敢的理解。

史可法守扬州

史可法守扬州

史可法守扬州清朝虽然迁都北京,可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它的势力还没有达到。

所以,多尔衮下令向南方进军,以便彻底扫清明朝的残余势力,实现在全国的统治。

这时候,南方的形势也很紧张,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和崇祯皇帝自杀的消息传到江南以后,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明朝的陪都南京,自然成了政治中心。

在这里的文武官员们商议拥立新皇帝的事,不久,他们宣布由万历皇帝的孙子福王朱由崧即位做皇帝。

这个小朝廷拥有淮河下流和长江以南广大地区,掌握着五十万大军。

实力还是相当雄厚的。

可是,它一心一意要报君父之仇,不但不设法抵御清军,还派使臣携带黄金、白银和绸缎到北京酬谢清军入关杀贼。

又从海上运大米和白银奖赏吴三桂借兵破贼。

清朝收下礼品,派了一个大臣对福王使臣说:我们发兵为你们报仇,你们不发一兵,反倒突然私下立了皇帝,是何道理?福王使臣分辩说:当今皇帝是万历皇帝的嫡孙,深受臣民的拥戴,现在正整练兵马,令我们前来邀请你们,共同发兵讨贼。

清朝大臣听罢哈哈大笑,说:不用邀请了,我们已经发兵下江南了,你们还是早降顺我们大清朝吧!清军已经南下,可是福王政权还在那里闹内讧呢!大学士马士英仗着拥立福王的功劳,把持朝政。

他重用臭名远扬的阉党(明朝依附于太监的官僚集团)恶棍阮大铖,大卖官爵,搜刮民财。

即便是目不识丁的人,只要有钱,就要以买个官爵,在大街上招摇撞骗,骚扰百姓。

老百姓恨透了马士英,就连三尺童子,都站在街上唱:职方贱如狗,都督满街走;扫尽江南钱,填塞马家口。

镇守武昌的总兵官左良玉痛恨马士英贪赃枉法,就率兵沿长江东下讨伐马士英,提出要清君侧。

这时候,清朝大将多铎已经率兵逼近扬州了,马士英却让镇守扬州的大学士史可法从前线调兵抵挡左良玉。

史可法派人劝福王说:左良玉并不敢与朝廷为难,可清失一来,国家就要灭亡了。

福王也对马士英说:左良玉虽然不该进逼南京,但我看他的奏章,不是要造反。

现在还是守淮南要紧。

马士英两眼一瞪,大声呵斥说:清兵来,还好商量议和;左良玉来,他们做大官,咱们君臣还能活吗?以后谁再敢说守扬州,斩首不赦。

游史可法纪念馆作文

游史可法纪念馆作文

游史可法纪念馆作文你知道吗?前几天我去了史可法纪念馆,那可真是一场独特又让人感慨万千的经历呢。

我刚到纪念馆的门口,就感觉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

那大门就像是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迈进大门,就像是走进了历史的长河,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安静起来,仿佛能听到历史的低语。

里面的建筑古色古香的,一砖一瓦都透着岁月的痕迹。

我沿着小路慢慢走,眼睛就像扫描仪一样,不想错过任何一个角落。

在院子里,有绿树成荫,那树的枝叶随风轻轻摇曳,就好像它们也在缅怀史可法这位英雄呢。

我走进陈列馆,墙上挂着一幅幅关于史可法的画和介绍。

看着那些画,史可法的形象在我眼前渐渐清晰起来。

他是那么的英勇无畏,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面对强敌,他坚决不低头。

我仿佛看到他穿着铠甲,手持兵器,眼神坚定地站在战场上,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和敌人拼死搏斗。

那时候,我心里就在想,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啊,不像现在有些电影里的超级英雄,他可是实实在在地为了正义和民族大义在战斗。

再往前走,有一些史可法的遗物展示,那些破旧的衣物和兵器,虽然已经锈迹斑斑,但却像是在无声地呐喊着当年的壮烈。

我凑近了看,感觉自己就像穿越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能感受到史可法心中的那份热血和执着。

我当时就忍不住和旁边的小伙伴说:“你看,这就是英雄的东西,比什么游戏里的装备都酷多了。

”馆里还有一些关于史可法事迹的文字记载,我仔细地读着,越读越觉得这个人了不起。

他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还坚守扬州城,那股子骨气真是让人敬佩得五体投地。

我想,如果我生活在那个时候,能不能像他一样勇敢呢?可能我早就吓得腿软了吧,可是史可法没有,他就是那么坚定地守护着自己的信念。

在纪念馆的后面,有一个安静的小花园。

我坐在花园的长椅上,心里还在回味着刚才看到的一切。

这个小花园和前面的陈列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面是热血和壮烈,这里是宁静和沉思。

我想,这也许就是纪念英雄的意义吧,让人们在感受完他们的伟大之后,能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生活,思考我们从英雄身上能学到什么。

游史可法纪念馆作文

游史可法纪念馆作文

游史可法纪念馆作文“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扬州城啊,可不光有那柔美的瘦西湖,还有充满英雄气的史可法纪念馆。

我这一游啊,就像是穿越时光,跟一位大英雄来了一场灵魂对话。

刚到纪念馆门口,那股庄严肃穆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门不大,却透着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就好像在轻声诉说着:“门里可有一段壮烈的历史呢。

”走进院子,感觉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周围的绿树像是站岗的士兵,守卫着这里的一切。

我看到了史可法的雕像,他就站在那儿,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那眼神里写满了忠诚和不屈。

我站在雕像前,心里就想啊,这就是那位在扬州城生死存亡之际,坚守到底的英雄啊。

当时的扬州城,就像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而史可法就是那个紧紧握住船桨,不肯放弃的掌舵人。

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文物和资料,看着那些泛黄的纸张和带着锈迹的兵器,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战争场面。

史可法带领着扬州的军民,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敌军,毫不畏惧。

他们就像一群勇猛的狮子,即使知道敌人很强大,但也绝不退缩。

我在想,当时的战斗肯定是喊杀声震天,史可法站在城墙上,一定是身先士卒,挥舞着兵器,大声地鼓舞着士气:“兄弟们,咱们扬州城绝不能丢!”在一个角落里,有一幅画还原了当时扬州城被攻破后的惨状。

那画面可真让人揪心,到处是残垣断壁,百姓们流离失所。

可就是在这样的绝境下,史可法的气节更加显得熠熠生辉。

他宁死不屈,这种骨气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黑暗的历史天空中闪耀着。

再看看现在的扬州城,一片繁荣景象。

高楼大厦林立,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我想啊,这一定是史可法想看到的。

他当年的牺牲,就像一颗种子,种在了扬州这片土地上,如今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庇护着这里的人们。

我在纪念馆里慢慢地走着,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历史的琴弦上,弹奏出一曲悲壮而又激昂的乐章。

这次游史可法纪念馆,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英雄气概,什么是忠贞不屈。

这一趟,可真是没白来,我就像带着一份英雄的力量,走出了纪念馆,感觉自己都变得更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了呢。

精选史可法作文【3篇】

精选史可法作文【3篇】

史可法作文【精选3篇】放假妈妈帮我报了书法班,因为我的字写的很丑,希望我可以写漂亮的字。

第一次上课,老师教我们怎么写横,怎么写竖,要回峰收笔,还有什么悬针竖,我一点都没听明白,但是还是按照要求写了,老师夸我写的很不错,希望我开学以后字可以写的好,我会努力写的更好的。

《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托夫勒有句耐人寻味的话:“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一个人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仅占一生中所学知识的10%,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交钥匙”。

教育家叶圣陶也说,“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

《九年义务教育历史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反对注入式;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能力。

现在的教学要面向21世纪,这是时代的需要。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再从主观愿望出发,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学导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是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符合这一要求的。

学导法源于发现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但学导法也不完全是发现法,它要求教师应像乐队指挥那样,因势利导,和学生共同演奏出一曲美妙、和谐的音乐。

课堂教学是双边活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必须有机结合。

因而,学导教学法在实践中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一、提出问题。

这是学导教学法实施的前提和条件。

在这一环节中,要求学生认真预习教材,熟悉内容,在自学过程中,将自己发现的问题提出来。

学生能否发现问题,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是直接关系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大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仅要做获取现成的知识的“收获者”,而且要主动参与知识的“生产”,使其聪明才智得以发展。

在历史教学中,应根据学科的特点,要求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学习、钻研教材。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要学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历史事件要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不能孤立静止地看待历史事件,主观片面地评价历史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花岭上的忠魂
“我中国男儿,安肯苟活,城存我存,城亡我亡!我头可断而志不可屈!”他,与城共存亡,至死都是为了扬州,我们以他为傲!梅花岭上的忠魂——史可法
史可法从小学习刻苦勤奋,不仅熟读儒家著作,而且熟读历史。

不仅习文,而且练武,可谓“文武双全”。

后担任当地的小官,在他管辖的几年里,做了不少好事。

深受部下及人们的爱戴。

当他到扬州时,更是与人民同仇敌忾,很快稳定了扬州的混乱局面。

他与士兵同甘共苦,“诗不饱先不食,未授衣不先御”,受到将士们的喜爱。

南明朝昏君奸臣们沉醉声色,排斥异己,而“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骄兵悍将争权夺利,相互倾轧。

面对清兵南下,各地守军或望风而逃,或争先迎降,甚至“为王前击”的紧急局势,史可法一帜独耀,时刻以抗强虏收复国土为己任,虽被朝廷排挤,丧失兵部尚书实权,仍自愿督师江北,并决心驻守扬州,以身殉国。

多铎兵围扬州,见军民遭清兵屠戮,即挺身而出,大呼“我史督师也,万事一人当之,不累满城百姓。

”于是被捕。

但因为多铎十分敬佩史可法的为人,多次劝降,许高官俸禄。

但,史可法不为所动,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即使碎尸万段,他也在所不惜!就这样,这位忠心报国的名族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梅花数点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他,有梅花般的坚毅;他,有明月般的高洁。

如今,史可法逝世已经370年了。

虽然他去世了,但是他的精神却是流芳百世的。

他至死都是为了扬州,我们为他骄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