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科斯定理-ZGL0317
资源协调科斯定理ppt

结论是,只要有人分配到产权, 结论是,只要有人分配到产权,有效的解决方案 与谁获得产权无关。这意味着产权一旦确立, 与谁获得产权无关。这意味着产权一旦确立,就不需 要政府干预来处理外部性问题。但是, 要政府干预来处理外部性问题。但是,至少有两个原 因使得社会不能总是依靠科斯定理来解决外在性问题: 因使得社会不能总是依靠科斯定理来解决外在性问题: ① 定理要求交易成本为零,不会阻碍双方协商以 定理要求交易成本为零, 找出有效率的解决方法。但是, 找出有效率的解决方法。但是,像空气这样的外部性 牵涉到成百万的人, 牵涉到成百万的人,很难想象能以足够低的成本让他 们理
科斯定理-张五常

第一章:高斯定律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定相同。
这分离是大话题,有百多年的争议,曾经波涛起伏,一九六○年高斯发表了他的鸿文后开始平静下来,但今天还是余波未了。
简单地说,一个人的行为是按自己个人的利益与成本作决策的,外人或社会受到的影响他可能不管,或者要管也管不来。
这个人的行为可能对社会有利,但不一定收到回报;他的行为可能对社会有损,但也不一定要负责任。
举个例。
我到某机构讲话,有酬金,收到的酬金私利是机构愿意付的,在边际上我的利益与机构的利益没有分离。
但如果我讲话时有记者在场,内容发表于报章上,社会可能得益,但我不获回报。
没有回报,从社会的角度看,在边际上我讲话的供应是太少了,传统认为是无效率,违反了柏拉图情况。
这是指在边际上,社会产值(social product)与私人产值(private product,我的私人回报)有分离,前者高于后者,政府是应该补贴我多讲的。
这是传统之见。
反过来看问题也类同。
如果我的讲话在报章发表后对社会有害,但我却不需要赔偿给社会大众,那么在边际上,我的私人成本(private cost,这指准备与讲话时间)是会低于社会成本的──我的私人时间成本加社会受损的成本。
从社会的角度看边际,因为我不需要赔偿给受损的,我是讲得太多了,于是无效率,违反了柏拉图情况。
政府应该强逼我赔偿给社会,或要抽我讲话税。
这也是传统之见。
传统之见,是如果在边际上社会的产值高于私人的产值,或社会的成本高于私人的成本,市场是失败了。
在这些情况下,政府应该干预,以补贴或抽税的方法(或其它方法)来修改上述的产值分离(divergence between private and social products)或成本分离(divergence between private and social costs)。
最早提出近于上述的分离概念的,应该是英国的卓域克(E. Chadwick)。
此君于一八二九年发表了一篇关于警察或公安的文章,指出盗窃或抢劫的行为对社会有害,犯罪的不需要赔偿给受害者,对社会无效率,所以政府要设立公安或警察管治。
科斯定理

yB
mB
0 OB
无效率和负外部性
烟 烟
1
1
0 OA
yA
mA
yB
mB
0 OB
无效率和负外部性
烟 烟
1
1
有效 配置
0 OA
yA
mA
yB
mB
0 OB
无效率和负外部性
假设是钱和烟的水平无法交换。 参与者A最偏好的配置是什么? 这种配置有效吗?
无效率和负外部性
烟 烟
1
1
有效 配置
0 OA
yA
1
1
sB
sA
sA sB
0 OA
yA
mA
yB
mB
0 OB
外部性和产权
是否存在这样的情况:不论产权规定给
哪个参与者,均衡时候的烟量都是一样 的?
外部性和产权
烟 p(sA) p(sB) 烟
1
1
sA = s B
0 OA
yA
mA
yB
mB
0 OB
外部性和产权
烟 p(sA) p(sB) 烟
1
1
sA = s B
污染的成本。 如果钢厂需负担任何污染的外部成本, 它的利润函数是 s ( s, x ) p ss cs ( s, x ) 面临的问题是
生产外部性
max s ( s, x ) p ss cs ( s, x ).
s, x
利润最大化的 一阶条件是
生产外部性
max s ( s, x ) p ss cs ( s, x ).
s, x
利润最大化的 一阶条件是 c s ( s, x ) ps s
经济学讲义-科斯定理

经济学讲义-科斯定理(之一)从这一讲起,就从传统经济学领域进入新制度经济学的范畴。
传统的经济学着重于关注资源使用与收入分配,缺少了制度安排这重要的一环,这是因为忽略交易费用的存在——《交易费用》一讲已解释了广义的交易费用就是制度费用。
其实即使在前面的讲义中,交易费用已频频亮相,所以要把新制度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完全地割裂开来是不可能的,只是传统经济学一般将从这一讲开始的内容归入新制度经济学的范畴而已。
但另一方面,“现代”的经济学教科书往往都会在所谓的微观部分也涉及一些新制度经济学的内容,却是把它划入“福利经济学”之内。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一讲的最后已经批判过福利经济学的问题所在,在后面的具体分析中还会再次提到。
此外,新制度经济学的名称来自于它关注制度安排,而所谓制度,说得更具体就是合约,因此所谓制度安排就是合约选择。
这样,广义地看,“合约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是同一回事。
同样广义地看交易费用就是制度费用,所以交易费用经济学也与新制度经济学是同一回事。
还有一个“产权经济学”的范畴,则是专注于产权界定与保护。
产权有足够清晰的界定,并得到足够有效保护时,就可以使用价格准则来决定竞争的胜负,可以消除租值消散所带来的交易费用增加。
当然,要界定与保护产权,也要付出交易费用的代价。
这样来看,“产权经济学”是新制度经济学或合约经济学或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一个子集。
科斯定理的第一个版本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是交易费用的概念,而在交易费用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重要理论,是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其实有三个版本,教科书通常教授的是第三个版本。
下面逐一介绍。
第一个版本,是科斯在《联邦传播委员会》(Th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的文章中提出的:权利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必要前提。
(The delineation of right is an essential prelude to market transactions.)中国的经济学界在引入新制度经济学时曾有过一场争论:是先有产权界定、再有市场交易,还是先有市场交易、再有产权界定。
西方经济学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由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提出的一种观点(并非真是一条定理),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
给从未涉及过科斯定理的学生上科斯定理课的教师,都亲身感受了科斯定理所引起的惊叹和佩服,但科斯本人却从未将定理写成文字,而其他人如果试图将科斯定理写成文字,那很有可能是走了样的,或成了同义反复。
被称作科斯定理的命题或命题组,源于一系列案例。
科斯像法官一样一直拒绝把他初始论文中的论点加以广泛地推广。
投资乘数理论简介投资乘数理论,普遍理解为:在有效需求不足,社会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可以被利用的情况下,投入一笔投资可以带来数倍于这笔投资的国民收入的增加,因而投资乘数理论是关于投资变化和国民收入变化关系的理论。
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尽管劳动市场有职位空缺,但人们因为没有所需的技能,结果继续失业,也就是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1)摩擦性失业是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是市场制度本身决定的,与劳动力供求状态无关,即使实现充分就业也要有摩擦性失业。
劳动者流动过程包括劳动者的新老交替、人们出于资源配置优化和判断的原因而转移就业职位等。
它是市场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不可缺少的条件和代价。
2)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其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大体相当,但却存在着结构性的供求矛盾,即在存在失业的同时,也存在劳动力供给不足。
(3)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整个经济周期波动造成劳动力总需求不足产生的失业。
由于结构型失业和摩擦性失业是市场经济的常态,所以我们把二者形成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
其受劳动力结构、政府政策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
差别定价(Price Discrimination)又称“弹性定价”,是一种“以来顾客支付意愿”而制定不同价格的定价法,其目的在于建立基本需求、缓和需求的波动和刺激消费。
科斯定理与产权理论

牛每次吃掉、 牛每次吃掉、 踩坏的禾苗
每棵禾苗的平 均产量进行加 总,统计出牛群 损害谷物的数字
折算赔偿费用
如果牛群对谷物的损害不是成片发生,而是很小 而不显眼,并且连续几个月,那么,要准确统计牛 群损害谷物的数字就需要双方付出很高的代价。如 果统计牛群给谷物造成的损害费用比牛群给谷物造 成的损害费用还高,那么,对牛群给谷物造成的损 害进行统计这件事就是不合算。
正如科斯所说:采用一种替代性的经济组织形 式能以低于利用市场时的成本而达到同样的结果, 这将使产值增加。企业就是作为通过市场交易来组 织生产的替代物而出现的。在企业内部,生产要素 不同组合中的讨价还价被取消了,行政指令替代了 市场交易。那时,毋需通过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 讨价还价,就可以对生产进行重新安排。
产权理论
科斯定理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 基础,其实质在于强调了产权、制度对资源配 置的重要意义。一般认为,科斯定理由第一、 第二定理及其推论构成。 而我们所讲的就是一些我们国内一些经济学 家对科斯第一、第二定理得一些表述
科斯第一定理是说:如果定价制度的运行 毫无成本,最终的结果(指产值最大化)是不 受法律状况影响的。其含义是:在市场交易 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产权制度安排对资源配 置没有什么影响。 因为,只要是重新安排产权能够增加产值 的最大化,就可能通过市场交易或人们之间 的讨价还价改变最初的权利界定,使资源实 现优化配置。
具体内容 讲51页左 边
边际成本与市 场卖价相等
即在两种情况下,养牛者都只养3头牛,农 一样的。这就证明了 科斯第一定理。
科斯第二定理有两层含义: 科斯第二定理有两层含义
1) 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 2) 权利的调整只有在有 现实世界,产权初始分 利于总产值增长时才会 配状态不能通过无成本 发生,而且必须在调整 的交易向最优状态变化, 引起的产值增长大于调 因而产权初始界定会对 整时所支出的交易成本 经济效率产生影响。 时才会发生
科斯定理与外部性经济问题

科斯定理与外部性经济问题科斯定理是针对外部性经济问题提出来的。
所谓的外部性讲的是一个经济单位的活动对另一个经济单位的影响。
不管是生产还是消费活动都会对别人产生影响。
积极的影响、有益的影响、正面的影响叫外在经济;反之,负面的影响、消极的影响、有害的影响叫外在非经济。
外在经济的标准例子是果园旁边的蜜蜂养殖场,蜜蜂在果园里四处飞舞采集花蜜,不仅使养殖者得到收益,而且也为果树传播了花粉,从而提高了果园的产量。
外在非经济的标准例子是沿着一条河建立的化工厂和养鱼场,化工厂排放的废水给河流带来了污染,使下游的养鱼场产量下降。
因此,化工厂给养鱼场带来了损失,产生了外部非经济性,而且化工厂的产量越大,给养鱼场带来的外部非经济性亦越大。
外部性问题被经济学界所关注已经很久了,这一问题最早是由西奇威克提出来的,后来马歇尔又有所阐述,系统讲述这个问题的是庇古。
自从庇古1920年将环境污染作为外部性问题分析以后,又有一些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延伸研究,如G·哈丁著《公地的悲剧》:"中世纪英格兰宣布公共牧地为一股公众自由使用。
请想一想,如果一个牧民在他的畜群中增加一头牲畜,在公地上放牧,那末他所得到的全部直接利益实际上要减去由于公地必须负担多一个牲口所造成整个放牧质量的损失。
但是这个牧民不会感到这种损失,因为这一项负担被使用公地的每一个牧民分担了。
由此他受到极大的鼓励一再增加牲畜,公地上的其他牧民也这样做。
这样,公地就由于过度放牧、缺乏保护和水土流失被毁坏掉。
毫无疑问,在这件事情上,每个牧民只是考虑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他们的整体作用却使全体牧民破了产"。
外部的非经济行为,即一个人的行动对别人所产生的破坏作用也许很小,但当每一个人受到引诱采取类似的行动时,外部的非经济行为总作用可导致毁灭。
既然外部的非经济性对人们的影响很大,那么如何消除外部性、合理配置资源,就成为外部性理论的基本课题。
从历史上看,这一研究是按照直接行政干预、征收环境税费和实行产权交易三个层次展开的。
第三章科斯定理

政府干预的可能导致寻租活动。
4/4/2019
New Institutional E新思路
传统思路不一定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原因是传 统思路没有考虑到外部侵害问题具有相互性。 允许甲侵害乙,乙受到损害;禁止甲侵害乙,甲受 到损害。关键是避免严重的损害。
4/4/2019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13
在1959年的《联邦通讯委员会》一文中:
权利的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最 终结果(促进产值最大化)与法律判决无关。
在1960年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
“没有权利的初始界定,就不存在权利转让 和重新组合的市场交易。但是,如果定价制 度的运行毫无成本,最终的结果(指产值最 大化)是不受法律状况影响的。”
4/4/2019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24
1、养牛者对牛给农夫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的情况 这种初始产权安排,养牛者必须赔偿农夫谷物损失, 还要支付相应的交易费用。 养牛的边际成本=养牛本身的边际成本(MCp)+谷物的 边际损失(MD)+边际交易费用(MCtc)。 通过谈判,产权重新调整后,最优的牛群规模是多少? 净产出(社会福利)增加多少? 由表3—3可知:最优牛群规模为2头。 净产出(社会福利)增加: 140*2-(60+70)-20*2-(40+50)=20
•二、解决外部性的传统思路及评价
(一)传统思路
1、正外部性:补贴或奖励
P A C MC MRp+ME
Px
B
D
d=MRp
0
4/4/2019
Q*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养牛者对牛给农夫造成的损失不 承担责任的情况
• 要使养牛者减少牛的头数,以降低牛群对谷物的损害, 农夫必须向养牛者进行补偿。要使补偿交易达成,农 夫既要知道养牛者每增加一头牛给自己谷物造成的边 际损害,也要知道养牛者每增加一头牛带来的边际净 收益,还需要付出谈判等交易费用。 • 养牛者不养第9头牛,农夫避免了谷物损失120元,养 牛者不养第8头牛,避免了110元的谷物损失,到养牛 者只养3头牛时,农夫避免的谷物总损失是570元 (120+110+100+90+80+70),扣除农夫支付给养牛者 不养牛的补偿金150元(0+10+20+也是420元。
第三章 科斯定理
学习目标
• 掌握解决外部性的传统思路及其评价
• 熟悉科斯第一、二、三定理及其推论
• 了解从谈判力量、财富分配角度对科斯
定理的批评 • 懂得科斯定理的意义
2
第一节 外部性及其解决思路
一、外部性及其后果 二、解决外部性的传统思路及评价 三、科斯解决外部性的新思路
3
图片1
图片2
问 题
• 从外部性的影响效果可分为:正与负
• 从外部性的产生领域可分为:生产与消费
• 从外部性产生的时空可分为:代内与代际
• 从外部性影响的范围可分为:公与私
• 从外部性的方向性可以分为:单向、双向与 交互
9
(二)外部性的后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经济的外部性不
能为市场所涵盖,它必然导致市场机制在
资源配置领域产生种种扭曲,其结果是整 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 状态。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31
1.养牛者承担责任的情况
在养牛者对牛给农夫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的 情况下,养牛者没有权利让牛群损害农夫谷 物,如发生损害,则养牛者必须向农夫赔偿 谷物的损失。 根据表3-1的数字,如果牛的市场价格为每 头140元,养牛者会将牛群数目增加到3头, 因为第3头牛的私人边际成本80元加上外部 损害60元正好是140元。
科斯:“我倾向于把科斯定理(即第一 定理)当做对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经济进 行分析的道路上的垫脚石,以便进一步 分析一个有正交易费用的经济。”
39
(二)科斯第二定理的说明
• 科斯第二定理说的是,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现
实世界,产权初始界定会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 影响。 • 问题是,产权的初始界定是如何影响资源配置 效率的?换一句话说,将初始产权界定给外部 性双方当事人中的这一方或那一方,为什么会 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效果?
P A Px E** B C Q** Q* E* MCp+MD
MCp
d=MR
0
Q
16
(二)对解决外部性传统思路的评价
在与公众有关的决策中,并不存在根据公共利 益进行选择的过程,而只存在特殊利益之间的 “缔约”过程。 即使政府能成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干预经济活动, 但由于下列原因,也可能导致其干预失效。 政府干预不是没有成本的。 外部性的多样性。 政府干预的另一个代价是围绕政府活动可 能产生寻租活动。
32
2.养牛者不承担责任的情况
养牛者将牛群数从8头增加到9头时,所增加 的私人边际成本是140元,这头牛增加给农 夫造成的谷物损失是120元,社会边际成本 是260元,养牛者所赚的钱为零。在交易费 用为零时,农夫可给养牛者1元,要求养牛 者不养第9头牛。在此情况下,养牛者不养 第9头牛是合算的,而农夫却减少了120元的 谷物损失,扣去1元的支付,仍然有119元的 净收益。农夫还可用同样的办法让养牛者减 少养牛数目。
29
(二)第一定理的说明
假设一个农夫和一位养牛者在两块相邻的土地上经 营,由于用栅栏圈围土地的成本太高,因而两块土 地之间没有栅栏相隔,结果,养牛者所养的牛群常 跑到农夫的农地里去吃谷物。养牛者得利,而农夫 则遭受了损失,这就是负外部性。由于交易费用为 零,农夫和养牛者都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他们是谷 物价格和牛肉价格的接受者。现假设谷物价格为每 斤1元,每头牛的价格为140元。
50
2.科斯第三定理的重新表述
35
二、科斯第二定理
(一)第二定理的含义与地位
(二)第二定理的说明
(三)第二定理的推论
36
(一)第二定理的含义与地位
37
1.科斯第二定理的含义
• 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现实世界,产权初
始分配状态不能通过无成本的交易向最 优状态变化,因而产权初始界定会对经 济效率产生影响。
38
2.第二定理的重要性
33
图示说明
P MCA+MD PA E F MCA MD MRA
G
0
Q**
Q* NMRA
Q
34
(三)第一定理的政策含义
• 在交易费用较小的情况下,在解决外部 性问题时,政府并不要进行直接的干预 (如征税或补贴),而只要进行产权的 界定,在产权明晰的情况下,外部性的 双方当事人完全可以通过产权的交易自 己解决好外部性问题,实现资源的优化 配置。
45
波斯纳定理
• 美国法经济学家波斯纳(1973)给出了协议
中权利安排应遵循的一般性规范:“如果市
场交易成本过高而抑制交易,那么,权利应 赋予那些最珍视它们的人。” • 波斯纳还归纳出这一定理的对偶形式,即在 法律上,事故责任应该归咎于能以最低成本
避免事故而没有这样做的当事人。
46
第二定理的第二个推论
1.正外部性与资源配置不足
MC P E** MRp+ME
Px
E*
D=MRp
ME
0
Q*
Q**
Q
11
2 .负外部性与资源配置过多
MCp+MD MCp Px E** E* d=MR MD
P
0
Q**
Q*
Q
12
二、解决外部性的传统思路及评价
(一)解决外部效应的传统思路
(二)对解决外部性传统思路的评价
13
(一)解决外部效应的传统思路
对产生正外部性的生产者,政府应提供 相当于外部收益的财政补偿,以使私人 收益接近社会收益。 对于负外部性,可以通过修正性税,使
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一致。
14
1.给正外部性经济主体补贴或奖励
P A MC
E**
MRp+ME
Px
E*
B
D=MRp
0
Q*
Q**
Q
15
2.对造成负外部性主体征税、罚款
• 一旦初始权利得到界定,仍有可能通过 交易来提高社会福利。但是,由于交易 费用为正,交易的代价很高,因此,交 易至多只能消除部分而不是全部与权利 初始配置相关的社会福利损失。
47
三、科斯第三定理
(一)第三定理的表述 (二)第三定理的说明
48
(一)第三定理的表述
49
1.其他学者的表述及评价
• 其他学者的表述 • 评价
41
1.养牛者对牛给农夫造成的损失 承担责任的情况
• 农夫要得到养牛者的牛给他造成的损害赔偿,必须 了解养牛者每增加一头牛给他的谷物造成的边际损 害到底有多大,显然这是需要付出信息费用的。农 夫要和养牛者达成赔偿协议还需要付出谈判费用等 等,这些都是交易费用。
• 现在来看养牛者为了避免赔偿农夫而主动减少牛群 规模带来的产值增长。他从养9头牛减少到只养3头 牛,使农夫的谷物总损失从720元减少到只有150元, 避免了570的净损失,扣除他少养6头牛带来的边际 净收益150元(第9头牛的边际净收益为0元,第8头 10元,第7头20元,第6头30元,第5头40元,第4头 50元,共150元),总共是420元。
17
寻租问题
P
P0 D C
Pm
B
Pc
A
LAC
1954年, 哈伯格《垄 断和资源配 置》一文提 出衡量垄断 的社会成本 模型。
Q
0
Qm
18
Qc
X非效率理论
• 莱本斯坦1966年认为,垄断的社会成本仅 为价格和数量扭曲引起的哈伯格三角形, 忽视了企业从竞争转入垄断后,失去竞争 压力的企业将会出现X非效率。 • X非效率是指独家垄断下企业经营目标偏 向于守成而非进取,从而造成效率低下。
23
三、科斯解决外部性的新思路
• 科斯认为,解决外部性的传统思路不可能使资 源配置达到最优化。 • 科斯运用可交易的产权概念,把造成负外部性 的行为看成是一种可交易的权利。他认为,在 交易费用为零以及产权得以界定的条件下,私 人之间所达成的自愿协议,可使经济活动的私 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一致,从而实现资源的帕 累托最优配置。这就是著名的“科斯定理”的 主要思想。
27
两点说明
• “定价制度的运行毫无成本”指的是市 场交易费用为零。 • “最终的结果”是指经过产权重新配置 后的资源优化配置状态。这个“最终的
结果”不考虑成本和收益的分配。
28
第一定理的含义
如果市场交易费用为零,权利的初始安排 向新的安排转变(即人们交易产权)不存 在代价和阻力,即使初始安排对于实现资 源配臵的帕累托最优来说是不合理的,市 场机制也会无代价地改变这种安排,将资 源配臵到需要的领域和最有用的人手里, 以解决外部性,实现资源的最优配臵。
润额的资源成本。
21
寻租导致的社会成本
P P0 D
Pm
C
Pc
B
A
LAC
0
Qm
Qc
Q
22
寻租与设租
• 在寻租过程中,政府扮演的角色并不是被动的。 由于政府官员也是由各种经济人构成,他们也 可能“设租”。 • 寻租是社会中的个体利用合法非法手段获得特 权以占有租金的活动。而设租是权力个体在政 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阻止供 给增加,形成某种生产要素的人为的供给弹性 不足,造成权力个体获取非生产性利润的环境 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