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学习与学习迁移共60页
教学课件第十章学习迁移

2 、 共同要素说
相同要素说,后来被伍德沃斯修改为共同成分说,意指只 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 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迁移。例如在活动 A12345和活动B45678之间,因为有共同成分4和5,所以 这两种活动之间才会有迁移出现;又如物理中含有数学成 分,所以学会数学有助于物理的学习。用桑代克的话来说, “只有当两种心理机能具有共同成分作为因素时,一种心 理机能的改进才能引起另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所谓共 同的心理机能指什么呢?尽管桑代克认为包括经验上的基 本事实(如通过不同组合一再重复的长度、颜色和数量)、 工作方法乃至一般原理或态度,但由于他对学习持联结主 义观点,实际上,所谓共同的心理机能,只是共同的刺激 和反应的联结而已。
迁移% 率 ) 控 控 ( 制 制组 组错 错 实 实 误 误 验 验 次 次 组 组 数 数 错 错 10 误 误 % 0 次 次
三 关于学习迁移的传统理论及研究
1、形式训练说 对学习迁移现象最早的系统解释,是形式训练说提出的。形
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 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乃是官能心理学。官能心理学认为, 人的心(mind)是由“意志”、“记忆”、“思维”和 “推理”等官能组成的。心的各种成分(官能)是各自分开 的实体,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如利用记忆官能进行记忆和 回忆,利用思维官能从事思维活动。各种官能可以像肌肉一 样,通过练习增强力量(能力)。这些能力在各种活动中都 能发挥效用。比方说,记忆官能增强以后,可以更好地学会 和记住各种东西。不仅如此,由于心是由各种成分组成的整 体,一种成分的改进,也在无形中加强了其他所有官能。可 见,从形式训练的观点来看,迁移是通过对组成心的各种官 能的训练,以提高各种能力如注意力、记忆力、推理力、想 象力等而实现的。而且,迁移的产生将是自动的。
教师资格证学习迁移_学习与学习理论_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教师资格证学习迁移_学习与学习理论_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第⼗章学习迁移第⼀节学习迁移概述⼀、学习迁移的概念⼀种学习对另⼀种学习的影响。
例⼦:数学好的⼈物理、化学也好。
学完英⽂字母不会读拼⾳。
举⼀反三。
触类旁通。
闻⼀知⼗。
⼆、学习迁移的分类(选择,次重点)(⼀)根据迁移的性质划分:正迁移和负迁移1.正迁移:关键词:积极的促进作⽤。
例⼦:读书多了,作⽂写的好会骑⾃⾏车能促进学骑摩托车。
2.负迁移:关键词:消极的阻碍作⽤例⼦:会会⾃⾏车的⼈不会骑三轮车。
中式英语:this is what?(⼆)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顺向迁移、逆向迁移1.顺向迁移:前⾯学习影响后⾯的学习。
2.逆向迁移:后⾯学习影响前⾯的学习例⼦:长⼤去看⼩时候的课⽂,发现⾥⾯全是⼈⽣。
初中学了英语字母,⼲扰了对拼⾳的发⾳。
可与正迁移、负迁移进⾏组合:1.顺向正迁移:例⼦:先学习数学,能够促进后⾯对物理的学习。
2.顺向负迁移:例⼦:先学习⾃⾏车,会⼲扰学习三轮车。
3.逆向正迁移例⼦:初中学的阅读理解,能深化对⼩学课⽂的理解4.逆向负迁移:初中学的英语字母,会⼲扰对拼⾳的发⾳。
(三)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平:⽔平迁移、垂直迁移1.⽔平迁移(横向迁移)关键词:同⼀概括⽔平。
例⼦:先学习⾦丝雀的概念,能够促进对鸵鸟的学习2.垂直迁移(纵向迁移)关键词:不同概括⽔平/难度的经验的影响。
不同概括⽔平:例⼦:先学习鱼的概念,能够促进对鲤鱼的理解。
不同难度:例⼦:先学习加减,能够促进学习乘除。
(四)根据迁移的内容划分:⼀般迁移、具体迁移1.⼀般迁移:关键词:原理、⽅法、策略、态度例⼦:学会⾃⾏车,很快学会骑摩托车。
考研刷题通过,考别的考试也同样刷题。
认真听课的⼈,做作业也认真。
2.具体迁移:关键词:具体的、特殊的经验例⼦:动作直接拿来⽤:将跳⽔的基本动作运⽤到空翻中字与字的影响:⽔→淼⽯→磊。
第三节迁移与教学⼀、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学习情境的相似性—触景⽣情(⼆)学习材料的性质(三)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四)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五)年龄特征(六)智⼒⽔平⼝诀:原来智龄多材情⼆、促进迁移的教学(简答)(⼀)精选教材—原理+例⼦(⼆)合理安排教材内容—由易到难(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先教的要促进后教的(四)教授学习策略,提⾼迁移意识性⼝诀:教材编成册第⼗⼀章学习与学习理论第⼀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学习产⽣的条件:1.经验—后天2.⾏为和⾏为潜能的变化—当下能表现出来的,以后能表现出来的。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三)经验类化学说(又称概括化理论) 经验类化学说(又称概括化理论) 1、贾德通过实验认为,在经验中学到的 、贾德通过实验认为, 原理原则是迁移发生的主要原因。 原理原则是迁移发生的主要原因。 2、实验:“水中击靶”—他把小学高年 、实验: 水中击靶” 他把小学高年 级学生分成A、 两组练习水中击靶 两组练习水中击靶。 级学生分成 、B两组练习水中击靶。对 A组被试先教以光在水中的折射原理而后 组被试先教以光在水中的折射原理而后 进行练习; 组则只进行练习 尝试, 组则只进行练习、 进行练习;B组则只进行练习、尝试,而 不教原理。 不教原理。当他们达到相同的训练成绩 以后,增加水中目标的深度, 以后,增加水中目标的深度,结果继续 打靶时,学过原理的A组的练习成绩明显 打靶时,学过原理的 组的练习成绩明显 优于未学过原学习的迁移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什么是学习迁移: 一、什么是学习迁移: 1、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迁移不仅指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也包 、迁移不仅指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行为规范和态度的迁移。 括行为规范和态度的迁移。 3、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 、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
贾德认为:这是因为学过原理的 组已经 贾德认为:这是因为学过原理的A组已经 把折射原理概括化, 把折射原理概括化,从而对不同深度的 靶子都能很快作出调整和适应, 靶子都能很快作出调整和适应,把原理 运用到不同深度的特殊情境中去。 运用到不同深度的特殊情境中去。 关系转换理论( (四)关系转换理论(又称格式塔关系 理论) 理论) 要点:实验证明—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 要点:实验证明 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 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 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 实验: 实验:
二、迁移的种类 依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一)依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1、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 、正迁移: 极影响。 极影响。 2、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 、负迁移: 极影响。 极影响。 从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的不同, (二)从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的不同, 可分为: 可分为: 1、水平迁移(横向迁移):相互影响的经验 ):相互影响的经验 、水平迁移(横向迁移): 是并列的逻辑关系。 是并列的逻辑关系。 2、垂直迁移(纵向迁移):相互影响的经验 ):相互影响的经验 、垂直迁移(纵向迁移): 是上下、下上的逻辑关系。 是上下、下上的逻辑关系。
学习与迁移

如果分析能力差,往往只能根据表面特 点进行猜测,盲目尝试,或死套公式,影响 迁移。
第一章 绪论 第六章 学习的迁移
4.定势的影响
• 思维定势把某些知识的运用,解题的方式固定
化,在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对问题的解决有积
极的促进作用,产生正迁移;
• 当情况发生变化时,定势对问题的解决则有消
极的干扰作用,产生负迁移。
第一章 绪论 第六章 学习的迁移
下次学习内容
品德的学习
第一章 绪论 第六章 学习的迁移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 第二节 早期的学习迁移理论及其概述 • 第三节 学习迁移的当代理论 • 第四节 促进学习迁移的条件与教学
第一章 绪论 第六章 学习的迁移
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
一.迁移的一般概念
–学习的迁移(transfer of learning)是指 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对 新的学习的影响。 简言之,迁移就是一种 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迁移的另一个定义是:把在一个情境中学到 的东西迁移到新情境的能力。
第一章 绪论 第六章 学习的迁移
卢钦斯的量水实验
• 给参与者提供三个大小不同的容器,
要求他们每次用给定的容器按要求量出一
定量的水。
〓
第一章 绪论 第六章 学习的迁移
5.影响迁移的其他因素
•情境
•问题表征
第一章 绪论 第六章 学习的迁移
二、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与编排教学程序 – 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教学技巧 – 学习方法的传授与训练 – 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学习与学校的积极态 度
第一章 绪论 第六章 学习的迁移
三、概括化理论
–人物
《学习的迁移》课件

关系转换说
总结词
强调认知结构的改变
总结词
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详细描述
关系转换说认为,学习迁移的发生是因为认知结构的改变 ,通过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重新组织知识结构,可以更 好地实现学习迁移。
详细描述
关系转换说认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影响学习迁移的 重要因素,只有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更好地实 现学习迁移。
03
学习的迁移的影响因素
学习材料的特性
要点一
学习材料的抽象性
学习材料的抽象性越高,学习者越容易进行迁移。例如, 学习数学公式时,理解其抽象意义并能够灵活运用,有助 于在其他情境中迁移应用。
要点二
学习材料的组织结构
良好的组织结构有助于学习者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迁移 的可能性。例如,在阅读文章时,有逻辑地组织观点和论 据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内容。
《学习的迁移》ppt课件
• 引言 • 学习的迁移理论 • 学习的迁移的影响因素 • 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 学习的迁移的应用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介绍
学习的迁移:指一种 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 影响。
学习迁移的原理:认 知结构、同化顺应、 平衡化。
学习迁移的分类:正 迁移和负迁移。
学习的迁移定义
形式训练说
总结词
强调学习方法的掌握
详细描述
形式训练说认为,学习迁移的关键在于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 的学习效率和迁移能力。
形式训练说
总结词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详细描述
形式训练说认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迁移的重要前提,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才 能更好地实现学习迁移。
3第三章 学习的迁移

概念
也称永久记忆。在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
长时记忆的信息是以意义编码为主。
意义编码两种形式:语义编码;表象编码。它们又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
特点
容量无限;信息保持时间长久。
长时记忆可以按时、日、月、年乃至终身计算,在理论上认为是永久存在的。一般认为长时记忆的出现的遗忘现象主要是由于信息受到干扰,而使提取信息的过程发生了困难导致的。
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先前的联系而形成的定势影响影响到后面问题的解决,使解题速度加快,问题变得比较容易,这种定势是正迁移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但是,这种定势同时使他们思想僵化、因循守旧、难以灵活应用其他更加简便有效的经验来解决问题。因此表现一种负迁移。
关键要使学习者首先能意识到定势的这种双重性。具体分析学习情境,既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积极的定势解决问题,又要打破已形成的僵化定势,灵活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后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压抑(动机)说
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提取失败说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遗忘是一时难以提取出要求的信息。一旦有正确的线索,经过搜索,那么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这是遗忘的提取失败理论。
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
同化性迁移: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原有认知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顺应性迁移: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Eg:学生头脑中有一些日常概念,当这些前科学的日常概念不能解释所遇到的事例时,就要建立一个概念性更高的科学概念来标志某一现象或事物,新的科学概念的建立过程也是一种顺应的过程。
《学习迁移》课件

相同要素说
总结词
强调学习内容之间的相似性
详细描述
相同要素说认为,学习迁移的发生是因为学习内容之间存在相似性,相似的学习 内容更容易产生迁移。
概括说
总结词
强调对学习内容的概括和归纳
详细描述
概括说认为,学习迁移的关键在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概括和归纳能力,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概括和归纳,可以更好 地实现学习迁移。
THANKS
感谢观看
跨文化学习迁移的挑战与机遇
语言障碍
01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差异可能影响学习迁移的效果,需要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取适当的翻译和解释措施。
文化差异
02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可能影响学习迁移的效果,需要尊重和适应不同文化。
全球化机遇
03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跨文化学习迁移的机会越来越多,有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 路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学 习迁移的效果。
在线学习与学习迁移
在线学习平台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 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迁 移的发展。
虚拟现实与学习迁移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模拟真实情境,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学习迁移的效果。
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总结词
强调认知结构对学习迁移的影响
详细描述
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对学习迁移具有重要影响,通过优化学生的认知 结构可以促进学习迁移的发生。
03
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
相似性
目标任务与先前学习任务的相 似性影响学习迁移的效果。
相似性越高,学习者越容易将 先前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 新情境中,实现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理论》课件

目录
• 学习迁移理论概述 • 学习迁移理论的发展历程 • 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 • 学习迁移的应用 • 学习迁移的促进方法 • 学习迁移的未来展望
01
学习迁移理论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 的影响,即已获得的知识、技能、方 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解 决新问题所产生的影响。
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多学科的 理论和方法,全面揭示学习迁移的本质和规 律。
借鉴其他领域迁移研究成 果
借鉴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领域的迁移学习 研究成果,为学习迁移理论提供新的思路和
方法。
学习迁移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与推广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开发新型教 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的效 果和质量。
共同要素说
概括说
认为只有当学习者对所学的知识进行 概括,才能实现普遍迁移。
认为只有当两种学习具有共同成分或 要素时,一种学习才能对另一种学习 产生影响。
现代的迁移理论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迁移中的作 用,认为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 对新知识的学习和保持具有决定
性的意义。
元认知迁移理论
认为学习者对学习策略、学习任务 的元认知知识以及自我监控能力对 迁移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比较清晰、完整,能够将新旧知识 联系起来,就更容易实现学习迁移。相反,如果学习者的 认知结构比较混乱或缺乏联系,就会影响学习迁移的效果 。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学习策略对学习迁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 者能否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来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培训内容
根据学习迁移理论,企业培训应注重实践操作和 案例分析,帮助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